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22页)_2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22页)_2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精读揣摩
“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 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 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 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理解本文论证方法。 3、了解本文议论的思路。
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 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 山东省,实验物理学家。1975年被 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 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 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精读揣摩
你能根据刚才对问题的分析,为全文列出结构提纲吗? 一(l-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3-12):分析问题。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_2-ppt 优质说 课稿

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1张PPT)

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1张PPT)
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
极其重要。同学然学科
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比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
人人动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
气。而有一位同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目 录
1 2 3 4
导 入 新 课 学 习 目 标
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解析事例 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5
6
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导 入 新 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 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 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 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 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
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小组活动
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 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 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本文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1—2段):提出论 题,即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3—12段):针对 (第13段):解决问题。
论题进行回答分 析。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 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第2部分
(3—12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
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1
(3—5段):分析中国 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的社会根源。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 4.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课文研读
•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 么弊端?
•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 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出希望。
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出文章脉络 分析问题:第二部分(2~12)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从正 反两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 第一层(2)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 第二层(3~5)从反面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 • 第三层(6~12)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
•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 照,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知识链接
•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 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 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 “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 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
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22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22页)
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拓展延伸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 《孟子》升经,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 语》《孟子》配合。至淳熙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章句集 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 级标准书。
对实验的态度是误将“探察外界”和“探讨自己”两种完全不 同的活动等同,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从而证明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
客观世界。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疑难探究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理清文章的结构
1 提出观点
3 得出结论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2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2 分析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4.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 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 学实验精神。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从文中找出阐释“格物致知”含 义的句子。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考虑一下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 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
A、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 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 学的观察。
B.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11段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 好不会做研究。
C、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 是什么论证?
阅读6-12自然段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 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朗读: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
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 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12.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讲授新知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
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
实验得到知识。
讲授新知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 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 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第四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讲授新知 5.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会失败?
这位先生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
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 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
讲授新知
7.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新的知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 是积极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丁肇中的故事。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
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 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 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 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 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4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4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法探究
❷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观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2)举例论证。如列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探听侦察;察看。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研究讨论。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知,知识、认识。
格物致知:
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谈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❶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 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3.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案】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 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 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 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初读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题是?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论题的? 2.“格物致知”出自?意思是?目的是?举了怎样的例子? 3.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4.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哪些弊端?作者是如何验证这些弊端的? 5.“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其真正意义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6.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能否把握文章的结构,并进行层次划分?
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 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字词积累
丁肇(zhào)中 瞭(liào)望 彷(páng)徨(huáng)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课文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话题(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心论点
3、“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 致知精神?
3、 “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 物致知精神?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归纳:不一样。《大学》里讲的目的是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丁教授讲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4、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 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 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 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目的是不正确。
一、作者:丁肇中(1936—)美国
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 伯 。 1962 年 获 哲 学 博 士 学 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 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 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 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 了证明什么观点?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 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 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引论 (提出论点)
本论 (阐明道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只有具备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求到新的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感受演讲情怀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 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
我此的,父我亲想,借这我个写机了会《向怀大念家》谈这谈篇学文习章自。然多科年学来的,中我国在学学生校演应里讲该接怎触词样到特了不点解少自中五然国科学学生。,因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 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 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
一个适当的⑥目—标,⑩以强作调为整实个验探索精过神程在的向科导学。上至于的这重目标要怎性样。选定,就要靠
丁肇中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 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 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了解演讲背景
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 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的获奖文章是《怀念》, 主要写在丁肇中走上实验物理学研究之路中,父亲对他的重 大影响,让他在宽松的氛围下读书,给他讲述物理学大家的 相关知识和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赞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
认识演讲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 省日照市。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 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 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形似的英文字母 “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 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 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奖。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感知课文
目的
‘作
格者
物所
致说
知的

意义
从实践中得到知识
学习任务2——议论性演讲论证的结构
再读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层次,理清演讲 者的演讲思路,把握演讲层层推进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第1段)
分析问题(本论)
(第2—12段)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 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 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了解文体

叙事 型

说理 型

抒情 型
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 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 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 被埋没的原因。
举例论证
1.借王阳明“格”竹苦思,结果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 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2.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3.借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时却束手无策的事例, 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 动手的现状。 4.借作者的亲身体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 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字词过关
liào
瞭望
jiǎn
检讨
miǎn
缅怀
pánɡ huánɡ
彷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13)
总结全文,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并对中国的新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5
理清文章的结构
1 提出观点
3 得出结论
2 分析问题
6
品味第一部分 1.第1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1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 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 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14
疑难探究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主要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 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列举的事例为:一 是第④段举了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以失败而告终的事例。二是第 ⑫段中举了“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的事例。王 阳明的事例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淹没 了的观点。“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 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 观点。两个事例都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
8
1.文中举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传统儒家 对实验的态度是误将“探察外界”和“探讨自己”两种完全不 同的活动等同,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从而证明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 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 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 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 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11
5.文中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 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 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 教育的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3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 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2) 提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部分(3—12)
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病(一是中国学生存在 的问题,二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实 验精神的重要性。
2.“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7
品味第二部分 阅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一层(3—5):阐述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不重视格物致知, 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当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现身 说法,深刻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表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0
4.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 言的准确严谨性。“大都”指大部分,强调了中国学生轻视实验、不 愿动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都得近一百分”突出了中国学 生考试成绩好;“常常”“不知所措”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 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字词梳理
丁肇中( zhào )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朱熹( xī )
论语( lún ) 儒家( rú )
袖手旁观( xiù ) 测量(liánɡ) 埋没( mò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探索( suǒ )
2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瞭望:登高远望或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缅怀:怀念或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 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12
品味第三部分 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3
疑难探究
1.演讲者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 客观世界。
9
3.“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的“眼光”“勇 气”“毅力”三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 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 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15
疑难探究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一开始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 物致知”的意思;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传统中国教育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淹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以实 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分 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 个意义,总结全文。
16
主旨归纳
本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培养真正 的格物致知精神。
17
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
论——结论)”的结构进行论证。本文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 的弊端以及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最后揭示“格物致 知”的真正意义,并表达美好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