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疏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学科历史年级初一

任教班级初一1-5班教师郭霞审批(签字)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2012年2月

初一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1、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及学习兴趣

今学期本人担任初一(1-5)班的历史课的教学,通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2班3班5班,表现突出。上课时各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大多数同学都能当堂掌握所学的内容。但也有个别同学的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对历史学科丧失了兴趣。

2、学生的基础知识

从上学期的几次学业水平测试来看,学生的整体基础比比较扎实,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厌学,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发现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另一方面,要及时辅导,精简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3、学生的智能因素

大部学生对历史学科比较感兴趣,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能够积极自主学习,善于合作交流,初步学会了历史学科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历史思维能力,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4、学生的学习方法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但有少部分同学,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致使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吃力,这需要教师进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5、教师本人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水平

本人从教初中历史教学十多年,对课程标准、教材有一定的理解,具有一些教学经验,对“三环节教学”也有了较好的把握,重点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上还不够熟练,教学方式的转变还不够灵活。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新课程标准,把握素质教育脉搏,搞好“三环节教学”。加强对学生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的是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计3

稿)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板块中的第五至第七个学习主题完全一致,与新课标特点相辅相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除两节文化课文外,教科书以《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两课对应“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来“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三、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具备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和小组探究意识;

(3)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形成归纳分析、判断的逻辑方

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5、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6、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7、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8、加强研讨,发现问题及时研讨,发挥备课组的整体优势。

9、结合本校实际,继续推行和深化“三环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