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2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2](https://img.taocdn.com/s3/m/cf4d683867ec102de2bd891b.png)
• 黄>-55dBm(>52dBuv) • 蓝>-75dBm(32-52dBuv) • 红<-75dBm(<32dBuv)
ADTB-T与DVB-T上海现场对比试验
---虹桥广播大厦单点覆盖接收成功率
ADTB-T 95.13%
绿:100% 蓝:>95% 黄:>90% 紫:>85% 红:<85% DVB-T 61.17%
-78.2
-73.3
-90.7
-73.0
序 号
测试 地点
测试项目 信号电平(dBm)
广电总局 1 规划院
A1 -72.8
A2 -72.7
A3 未测
工作模式 B1 B2 -71.8 -71.8/-60.2
B3 未测
C -73.1
接收情况 接收失败 接收失败 --最低接收电平(dBm)
信号电平(dBm) -51.9 正常 -52.0 正常
上海崇明固定覆盖测试结论
• 通过崇明向化发射站45、46频道发射端的测试,证明“神州家家通” 系统已实现单个频道23Mbps的传输容量下可传输10套SDTV,表明该系 统具有高效的传输能力;45、46数字频道和47模拟频道连续三个频道 采用多工器共用一套天馈系统,证明该系统具有优越的抗数字、模拟 邻频的性能,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接收情况 接收失败 接收失败 --最低接收电平(dBm)
信号电平(dBm) -66.3 -66.6
正常 86.6
-65.5
正常 -75.0
-63.9
接收失败 ---64.3
正常 -87.2
-64.3
接收失败 --65.3
接收情况 最低接收电平(dBm)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d80ad2d15abe23482f4d66.png)
块 基 本数据块插 ^系统信息 后并经过 帧体 数据 处理 形成帧
地 面数 字 电视 国家标
准包 含 了单载 波和 多载波 模 式 .标 准 支 持 在 8 H 电 M z
视带宽 内传输483 ̄ s 11 p~ V
码
臣 卜
基
帧
带
奄
丑罾
回
似 后 上射 出 州 据 侦 理 频 输 复 敝 组 处 变 鲡 '
3 系 统 介 绍
( ) 随 机 化 1
图 2F EC编 码 框 图
为 了保 证 传 输 数 据 的 随 机 性 输 入 的 数 据 码 流 数 据 采 用 扰 码 进 行 加 扰 。 家 标 准 中 采 用 的 扰 码 是 一 个 最 大 长 度 的 二 国 进 制 伪 随 机 序 列 扰 码 序 列 周 期 为 2 生 成 多 项 式 定 义 一
标 准 还 支 持 多频 网 和 单 频 网 的 组 网 模 式
2 标 准概 述
【 关键 词】 地 面数 字 电视 传输 标 准
蝙码 映射 交织 帧 结 构
随机 化
前 向纠 错
国 家 标 准 发 端 系 统 包 括 随 机 化 . 向 纠 错 编 码 {E .星 座 前 FC1 映射 和交织 复 用 帧 体 数 据 处 理 组 帧 基带后处理 和正
全 面 的 介 绍 与 现 有 国 际 三 大 地 面 数 字 电 视 传 输 标 准 l 国 .A S 、 美 T C 欧 洲 .O B 以 及 日 本 :ID T V T S B 】类 似 . 面 数 字 电 视 传 输 地
支持包 括固定接 收和移动 接收在 内的多种接 收模式 此外
表 1F C E 码参数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b5bf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3.png)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是指数字电视信号在地面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数字电视信号的清晰度、稳定性和覆盖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方式。
目前,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地面波传输和卫星传输两种。
地面波传输是指通过地面信号发射台将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至用户家中,而卫星传输则是通过卫星信号发射器将信号传输至用户家中。
在制定地面传输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其次,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还需要考虑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式。
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式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当前常用的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方式有MPEG-2、MPEG-4等,而调制方式则包括QAM、COFDM等。
在制定地面传输标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码和调制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的需求,并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和高清晰度播放。
此外,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还需要考虑信号的频率规划和频谱利用。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数字电视信号频率规划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地面传输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地区间的频率协调和频谱利用,以避免信号干扰和频谱浪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以确保用户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都能够接收到稳定的数字电视信号。
总的来说,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信号传输方式、编码调制方式、频率规划和频谱利用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数字电视信号能够稳定、清晰地传输至用户家中。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面传输标准,才能够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dd9ec8376baf1ffd4fad04.png)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杨知行〔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授〕国标DTMB技术方案及性能指标国标DTMB提供的地面数字多媒体业务包括HDTV、音频、视频、数据播送和交互多媒体等,重要特性包括:★高信息容量:为HDTV节目提供大于24Mb/s的单信道码率。
★高度灵活的操作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地址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固定、便携、步行或高速移动接收。
★高度灵活的频率规划和覆盖区域:使用单频网和同频道覆盖扩展器/缝隙填充器的概念,通过选择不同保护间隔的工作模式可构建16公里和36公里覆盖范围的单频网。
★支持不同的应用: HDTV、SDTV、数据播送、互联网、消息传送等。
★支持多个传送/网路协议,例如 MPEG2 和 IP 协议集。
易于与其他的播送和通信系统连接。
★在OFDM 调制系统〔TDS-OFDM〕中实现了先进的信道编码和时域信道估计/同步方案,降低了系统 C/N 门限,以便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现有模拟电视节目的干扰。
★支持便携终端低功耗模式。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已经实施的局部工作模式,详见表1〕。
传输速率可选范围5.414~32.486 Mbps;调制方式可选QPSK、16QAM、64QAM;保护间隔可选55.6ms、125ms;内码码率可选0.4、0.6、0.8。
图1 国标DTMB的传输数据率〔Mbps〕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国标DTMB方案构成如图1所示。
电视节目或数据、文本、图片、语音等多媒体信息经过源编码、信道编码后,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射机发射出去,覆盖一定区域。
根据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播送的效劳需求、传输条件和信道特征,国标DTMB传输系统采用了创新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单多载波调制方式。
这种调制方式,主要针对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播送传输信道线性时变的宽带传输信道特性〔频域选择性与时域选择性同时存在的传输信道〕所设计。
由于TDS-OFDM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传输信道,因此其同样适用于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播送以外的其他宽带传输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b0b2b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8.png)
配套标准对用户的影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实施,提高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为 用户提供了更加清晰、稳定的画面和音质。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推动了数字电视业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频道选择和内 容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提高了数字电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 私保护。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 DTMB: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具有高传输效率、高图像质量、高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它采用 OFDM调制方式,支持多种传输模式。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比较
DVB-T与DTMB
两者都采用OFDM调制方式,具有 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主要 区别在于频谱利用率和调制参数等方 面。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了高效的信道编码 和调制技术,可以在同一频道内传输更多 的节目和数据,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促进多媒体业务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 如高清电视、互动电视、视频点播等,满 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 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 和完善。
ATSC与DTMB
ATSC采用单载波方式,而DTMB采用 OFDM调制方式。两者在调制方式和 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03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
发射机标准
01
02
03
发射机功率
规定发射机的功率范围, 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 质量。
发射频率
规定发射机的频率范围, 确保与接收机匹配,避免 干扰。
影响
配套标准的实施情况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是国家为了 规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而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包括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传输帧结构、信道传输速率等方面的规
dtmb标准
![dtmb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26ae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5.png)
dtmb标准DTMB标准。
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是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06年颁布的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标准。
DTMB标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标准,旨在提供更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以及更多的交互式服务和多媒体应用。
本文将对DTMB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DTMB标准采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能够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DTMB标准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能够支持高清、超高清等高质量的视频传输。
同时,DTMB标准还支持多路信号传输和多频点网络,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群体的需求。
在应用领域方面,DTMB标准已经在中国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业务外,DTMB标准还支持数据业务的传输,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应用。
此外,DTMB标准还可以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媒体广播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体验。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DTMB标准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DTMB标准可以与5G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速率、更低时延的传输,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DTMB标准还可以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应用。
总的来说,DTMB标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标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下,DTMB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广播服务。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DTMB标准能够不断创新,与新技术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348a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1.png)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是一种用于在数字电视传输中传送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国际标准。
DVB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协议,用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
DVB标准是由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项目组组织制定的,并得到了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认可。
DVB项目组的成员包括广播电视运营商、电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政府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
DVB标准涵盖了多种传输媒介,包括卫星、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等。
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适用于不同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使得数字电视节目可以以高质量和高效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DVB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规范。
它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如MPEG-2、MPEG-4和H.264等,以及多种音频编码格式,如MPEG-1 Audio Layer II和Advanced Audio Coding等。
DVB标准还规定了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如程序指南、数据广播、互动电视和高清电视等。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平台,可以支持多种电视服务和应用,如电视直播、点播、录制和互动等。
DVB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种接收设备的支持,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和电视卡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DVB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以确保能够正常解码和显示数字电视信号。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
它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比率和更好的图像质量,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总之,DVB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的国际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规范。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DVB标准的实施对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电视广播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进行数字电视节目的交流和互通。
同时,DVB标准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选择。
国家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读
![国家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3d2caa0d1f34693daef3e43.png)
广播 与电视技术
2j
维普资讯
St n a d n a n n a d r sa d Pl n i g
理论研 究表 明
一 个 B H ( 6 ,7 2 C 72 5 )
码 块 能 够 纠 正 1比 特 误 码 。
处
图 1发端 原理框 图
刊 20 年 第9 《 面数 字 电视 传输 国 家标 ; 述 》 06 期 地 住概
一
如 图 1 示 . 统 首 先 对 外 部 输 入 的 MP G S ( 8 所 系 E 2 T 包 1 8
文 ) 作 者 再 次 撰 文 对 地 面 数 字 电视 传 输 国 家 标 ; . 住
扰 码序 列 生成 多项 式 移 位寄 存 器 的初 始相 位 为 :
1 01 01 00 0 01 0 000 0
.
如 图 2 示 。 见 .国 家 标 准 采 用 的 扰 码 所 可
序 列 生 成 多 项 式 以 及 初 始 相 位 与 欧 洲 数 字 电 视 地 面 广 播
20 0 7年第 5 期
的射 频 信 号 。收 端 处 理 流 程 则 是 针 对 上 述 过 程 进 行 逆 变 换 。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本 标 准 的 数 据 输 入 接 口 支 持 GB/T
1 9 5 1 2 0 信 息 技 术 运 动 图 像 及 其 伴 音 信 息 的 通 用 编 码 第 7 — 0 0 7 1 分 : 系统 。 为 了 对 本 标 准 输 入 数 据 的 复 用 和 接 口进 行 明 部 确 定 义 . 目前 地 面 数 字 电 视 传 输 流 复 用 和 接 1 术 规 范 》 : 3技
帧 头
【 要 】 2 0 年 8月地 面 数 字 电 视 传 输 国 家 标 ; 正 提 06 住的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分析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a54a3b700abb68a882fb6a.png)
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解读分析摘要:文章以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为中心,通过对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介绍,及时对相关技术详细解读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相关技术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输入TS码流格式;随机化处理;前向纠错编码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的深入解读分析,能够为广电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并且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的创新升级。
数字电视作为基础公共服务建设内容,其传输方式主要涉及到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有线数字电视,第二种为卫星数字电视,第三种为地面数字电视。
相较于其他两种,地面数字电视类型不管是从成本方面还是从使用推广方面都具有更多优势。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对于建筑施工或者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广播电视建设范围不断扩展,但是我国并没有实现广播电视无线传输的全覆盖。
通过对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分析,为带动广电行业发展以及资金充分利用,以及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介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DTMB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首次出现是在2001年,通过对地面数字电视进行了全方面测试,并且及时制定了相关的电视标准建议书,随即将其投入至深圳、上海等城市进行了试点,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2006年正式颁布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标准文件为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1]。
经过对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分析,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清华大学作为主要承接单位,加大对DTMB技术的研究,并且以已有情况进行测试创新,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成果,增加了仿真系统环节,根据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技术需要,及时检验软硬件情况,创建了软硬件验证平台,由此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得到改进。
当前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已经非常完整,并且成为第四个国际电联的指导标准[2]。
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
![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452e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e.png)
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
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是指在数字电视领域内,国家制定的用于规范数字电视
地面传输系统的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传输质量,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首先,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技术
参数和传输方式。
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数字电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保障用户的利益,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整体质量。
其次,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的制定也是为了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会考虑到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促进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另外,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可以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有效防止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出现故障和安全隐患,保障用户的观看体验,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发展和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技术参数和传输方式,保障用户的利益,还可以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整体质量,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数字电视地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参与标准的
制定和修订,促进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健康发展,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持续繁荣。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优秀标准出台,为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发展和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4642252551810a6f4248627.png)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组成 发端调制技术
数字信号源 有线/卫星节目源
本地节目 数据业务
数字发射系统
编码器
地 面
地 面
复用器
调
发
制
射
天馈、发射塔
数字电视显示 独立显示 一体显示
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地
信源
面
解码
解
调
收端解调技术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国标中其它选项有:交织深度、载波模式、帧头循环、导频插入。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我们已实现的国标参数介绍
总体思路: 继承单载波系统在固定覆盖上的优势,突破单载波系统支持移动接收、单频网的技术瓶颈,进一步 考虑多模一体机的实现完成多载波系统的研发。
• 帧体数据处理:C=1 或C=3780 • 典型帧头格式为PN595,该种格式结构简单,更适合快速同步与均衡,并且保证了低的峰均比 • 三种信道编码码率(0.4、0.6、0.8)均可支持,同时也提供了仅使用0.8码率编码就可以支持高、中、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本标准采用了时域符号卷积交织技术以提高抗脉冲噪声干扰能力。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本标准采用了WALSH序列扩频保护的系统信息传输方式,用于识 别载波模式、LDPC码率、映射方式、交织深度
4个帧体模式符号
32个调制和码率等模式符号
3744个数据符号
国标支持的传输数据率(Mbps)
PN420 PN595 PN945
内码码率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4c553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将推动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进程。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
03
各国之间的数字电视技术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数字
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 准介绍
2023-10-27
目 录
• 引言 •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概述 • 配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核心内容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 未来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引言
背景介绍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传输系统应支持灵活的节目传 输和数据广播,满足不同业务 需求。
传输系统应具备灵活的组网能 力和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升级 和扩容。
传输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标准
传输信号应具有高 质量、高清晰度和 高可靠性,满足用 户需求。
传输信号应具备稳 定的传输性能,保 证信号不丢失不失 真。
传输信号应采用先 进的调制解调技术 ,提高信噪比和抗 干扰能力。
传输设备的性能和兼容性标准
传输设备应具备高性能、高可 靠性和高稳定性,保证传输系
统的正常运行。
传输设备应支持多种接口和协 议,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和互
通。
传输设备应具备可维护性和可 维修性,方便后期维护和管理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 推广和应用
推广策略和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社交 平台等,向公众普及地面数字 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重要性和
兼容性问题
不同厂商和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协 议,导致兼容性问题,需要加强技术交流和合 作,促进标准化发展。
安全和隐私保护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EmbracingChi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EmbracingChi](https://img.taocdn.com/s3/m/8430fb2cdd88d0d232d46a96.png)
PN595单载波+双导 频
-7.1
12.9
•注:测试值越小,表示系统的抗同频干扰能力越强。
•均衡LMS算法能够驱动 均衡器成为窄带凹陷的 滤波器,保证均衡输出 的信号时“平”的。所 以自适应的对付单频干 扰。
•模拟电视信号实际就是 3个单频信号。
PPTmbracingChi
•数字发射系统
•编码器
•地 •面
•地 •面
•复用器
•调
•发
•制
•射
•天馈、发射塔
•数字电视显示 •独立显示 •一体显示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地
•信源
•面
•解码
•解
•调
•收端解调技术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EmbracingChi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EmbracingChi
•ATSC:单导频同步,不鲁棒;传统均衡器,无法对付强多径信道和 动态信道
•DVB-T:循环段前缀+导频同步,频谱效率低;频域信道估计,难 以支持高速移动接收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EmbracingChi
国标技术优势-高斯门限
• 高斯门限反映了系统的综合性能,特别是信道编解码的性能
国标 ATSC DVB-T
– 3类帧头:PN420, PN595, PN945,全部采用单载波调制
• 使用先进的LDPC码信道编码
– 3种码率:0.4,0.6,0.8;
• 抗衰落的系统信息保护
– 直接序列扩频保护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EmbracingChi
国标支持的传输数据率(Mbps)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6816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1.png)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数字电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传送电视信号,实现高清晰度、多频道、互动性和移动性等功能的电视服务。
而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则是指在数字电视技术领域中,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制定的相关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主要包括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三种类型,这些标准在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是指利用地面传播技术进行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标准。
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采用的是GB 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地面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编解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技术规范,为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其次,有线数字电视标准是指利用有线传输网络进行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标准。
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标准采用的是GB/T 20090.1-2006《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第1部分,总则》,该标准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总体要求、信号传输、接口规范、安全性等内容,为有线数字电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指导。
最后,卫星数字电视标准是指利用卫星传输技术进行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标准。
中国的卫星数字电视标准采用的是GB/T 20090.2-2006《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第2部分,卫星数字电视系统》,该标准规定了卫星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信号接收、天线安装、信号解码等内容,为卫星数字电视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总的来说,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在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三个方面都有着详细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在地面、有线和卫星数字电视领域都有着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
![6.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d5ae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5.png)
节
信
信
载
目
源
道
波
源
编
编
调
码
码
制
通传 道输
载
信
信
显
波
道
源
示
解
解
解
装
调
码
码
置
数声 字音
附数 加据
加多 性径 噪干 声扰
数声 字音
附数 加据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
• 今年8月,我国正式颁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 标准。
• 全球目前共三个标准: • 美国 ATSC 95年,单载波 • 欧州 DVB-T 97年,多载波 • 日本 ISDB-T 99年,多载波 •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研制发布过程: • 1996年,国防科工委成立高清工作组进行高
•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强制性 标准)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数字电视系统
非线编
视频
摄像机
切 编码器 换 台 音频
复 用 业
录像机
编码器
务
集
数据
成
CA SI EPG
卫星
有线网 地面
接收
无线接入 互联网接入
C=3780
比特 分组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随 机 化
外码 BCH 762 752
内码 LOPC 0.4 0.6 0.8
符号
卷积
频率Βιβλιοθήκη OFDM组B=52
符号
M=240
帧
交织
形成
帧
M=720
体
形 成
形 帧头 420/595/945 成
dtmb标准
![dtmb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c070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5.png)
dtmb标准DTMB标准。
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是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的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标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旨在提供更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和多媒体互动服务。
DTMB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于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DTMB标准在技术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它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能够在同一频段内传输多路信号,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降低了传输成本。
同时,DTMB标准还采用了先进的视频编码和声音编码技术,能够实现高清晰度的视频和立体声音效。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DTMB标准在数字电视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能够满足用户对高质量视听体验的需求。
其次,DTMB标准在服务方面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
除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传输外,DTMB标准还支持互联网数据传输和交互式业务,能够实现电视购物、点播节目、在线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这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再者,DTMB标准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推动作用。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标准,DTMB标准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芯片设计、设备制造到应用开发,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DTMB标准也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应用,为中国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DTMB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于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还在服务和产业方面具有丰富性和推动作用。
随着数字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DTMB标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视听体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0eeac21eb91a37f1115cfe.png)
管理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特别工作组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播科学研究院、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 学、国防科技大学)
Framing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ystem
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DTMB)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PN
DFT
PN
DFT
序列
序列
(减掉已知的 PN 序列)
PN 序列
PN 序列
零填充
DFT
零填充 11
DFT DTMB DTV Technology R&D Center
特点2. LDPC+BCH纠错编码技术
继Turbo码之后又一种可以逼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 前向纠错编码由外码(BCH 码)和内码(LDPC,Low Density
➢ 具有信号覆盖半径不少于16/35公里的单频组网能力;
➢ 整体性能指标应优于或相当于相应的国外现有标准的性能。
➢ 支持传输HDTV、SDTV、音频、数据、短信息等多媒体业务;
➢ 具有实现定时接收和双向交互业务以及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等系 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产业要求:
➢ 自主性:能自主的传输标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技术壁垒。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d278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4.png)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标准背景与意义•标准技术解析•标准应用场景•标准产业化现状与趋势•标准解读对产业的启示•标准解读对研发的指导目录标准背景与意义01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推动数字化进程地面传输标准的空白需要填补标准制定的背景标准实施的意义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提高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标准推广的难点与挑战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经济成本及市场接受度标准技术解析02该标准支持多路径接收,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建筑物遮挡等环境。
传输技术的特点多路径接收为适应快速移动的接收设备,该标准采用了时间分片技术,允许在单个传输时间间隔内传输多个数据包。
时间分片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和空间分集技术,标准提高了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空间分集标准采用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前向纠错编码多载波调制时域跳频该标准支持多载波调制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和需求。
通过在时域上跳频,标准增加了对多径干扰的免疫力。
03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0201该标准支持空时自适应调制(ASTDMA),这是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根据信号环境和接收设备条件动态调整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
空时自适应调制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标准实现了空间复用,增加了频谱利用率。
空间复用智能天线技术同步技术该标准采用同步技术,确保接收设备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
时间戳技术标准支持时间戳技术,用于同步和定时处理。
同步与定时技术标准应用场景03城市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该网络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收视需求。
在城市覆盖网络建设中,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采用了先进的调制技术和高效编码方式,使得电视信号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稳定传输,并且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
农村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dtmb标准
![dtmb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6c9f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7.png)
dtmb标准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是中国国家标准,也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的一种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DTMB标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无线电和电视广播技术朝着数字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广播和电视观看体验。
DTMB标准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政府部门联合研发,并于2007年正式发布。
DTMB标准是我国独立研发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其优势在于适用性强、覆盖广泛、信号质量好等特点。
DTMB标准采用了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技术和多层分集技术,可以在有干扰和衰落的环境中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
相比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广播技术,DTMB标准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强的传输效果,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清晰、更稳定的电视节目和音频服务。
DTMB标准不仅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还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视、宽带互联网电视和高清电视等多种广播方式。
它能够提供多种分辨率的视频节目和优质的音频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观看选择。
此外,DTMB标准还支持多语言、多字幕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DTMB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观众对于高清晰度、高信号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DTMB标准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
同时,DTMB标准还提供了一种统一标准,推进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整合和发展。
DTMB标准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自发布以来,DTMB标准已被纳入多个国际标准组织,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建议标准。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DTMB标准,包括越南、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
总的来说,DTMB标准作为我国的国家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OO七年元月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组成框图
节
信
信
载
目
源
道
波
源
编
编
调
码
码
制
通传 道输
载
信
信
显
波
道
源
示
解
解
解
装
调
码
码
置
数声 字音
附数 加据
加多
性 噪
径干
声扰
数字 声音
附 加
数 据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
• 今年8月,我国正式颁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 标准。
• 全球目前共三个标准: • 美国 ATSC 95年,单载波 • 欧州 DVB-T 97年,多载波 • 日本 ISDB-T 99年,多载波 •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研制发布过程: • 1996年,国防科工委成立高清工作组进行高
点间距离受到限制。适合大范 挥高山台站大面积覆盖的优势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主要参数
• TS码流,标准:MPEG-2,AVS • 包长:188或204个字节。 • 以下以永川台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为例 • 前向纠错:BCH+LDPC • BCH:外码 • LDPC:内码,奇偶校验码或低密度校验码,三种编码效率。
• 在16QAM映射条件下,码流如下:
• LDPC:0.4 11.746mbps
清晰度电视样机研制,1998年完成国际标准 高清样机研制,99年10月,国庆阅兵用样机 进行显示和传送。
• 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决定研制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
• 2001年,国标委委托标委会在全国征集标准 方案,4月份收到清华工作组、浙大、上海交大 、西安交大、成都电子科大以及广播电视科学院 研制的标准。01年进行测试,由于当时的研发 水平和制式问题,认为几个标准达不到地面数字 电视传输的要求,决定重新研发。并且由全国各 地专家成立了数字电视系统实验室。
•
0.6 16.243mbps
•
0.8 21.586mbps
• 视频压缩1.6mbps
• 音频压缩128kbps
• 单套码流 1.6+0.128=1.8mbps
• 播8套节目总码流:8x1.8=14.4mbps
• 星座映射:16QAM
• 交织:宽度,B=52,
•
深度,M=720,抗干扰能力强。
• 帧头PN序列
•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数字电视系统
非线编
视频
摄像机
切 编码器 换 台 音频
复 用 业
录像机
编码器
务
集
数据
成
CA SI EPG
卫星
有线网 地面
接收
无线接入 互联网接入
C=3780
比特 分组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随 机 化
外码 BCH 762 752
内码 LOPC 0.4 0.6 0.8
符号
卷积
频率
OFDM
组
B=52
符号
M=240
帧
交织
形成
帧
M=720
体
形 成
形 帧头 420/595/945 成
正 交 上
变
滤
频
比特 卷积
交织 M=240 或720
NR准
比特
3780
正交
分组和
编码
映射
波 组
帧 导频
系统信息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系统框图
• 420,延时55.6us,300x55.6=16.8km 1/9
• 595,延时78.7us,300x78.7=24km
1/6
• 945,延时125us,300x125=37km
1/4
• 信息帧,500us
• 单频网: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码元同步站 围移动接收。需购买网络适配器和GPS。
• 多频网:站点间距离不受限制,可以充分发 ,适合定点接收,移动接收可用机顶盒切换,几秒钟。
• 2003年,国家工程院对清华大学多载波、上 海交大单载波数字电视标准进行再次测试,认为 各有优势。
• 2004年,由国家11所大学组成联合工作组,就两个标准研制一个融合性的方案 ,吸收两者的优势,最终形成国家标准。样机(激励器)由北航研发。
•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于2006年5月-7月形成融合性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委 会对激励器样机进行测试,确认标准研制成功。2006年8月18日,标准经国家 批准,8月30日正式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