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图、编辑、建模、渲染等。

3. 学生能了解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如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对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加工路径的生成和仿真,具备基本的加工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CAD/CA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CAD/CAM课程,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能认识到CAD/CAM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结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CAD/CAM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CAD/CAM发展历程及趋势2. 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介绍-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三维建模与渲染3. 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加工路径策略及参数设置- 加工仿真与优化4. 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编程与加工- 产品设计与创新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行业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第二周: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第三周: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第四周: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一章:CAD/CAM概述《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二章:CAD软件操作《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三章:CAM软件加工《CAD/CAM技术与应用》第四章:CAD/CAM应用实例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CADCAM技术试验报告(5篇可选)

CADCAM技术试验报告(5篇可选)

CADCAM技术试验报告(5篇可选)第一篇:CADCAM技术试验报告CAD/CAM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好:日期:CAD/CAM技术试验综合报告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设备及所用软件三、试验原理(说明CAD/CAPP/CAM各自的作用及怎样利用其相关的理论进行集成制造的)四、试验内容(一)CAD造型1.CAD软件(CAXA)学习及草图绘制(自选图形进行练习,简要说明绘制草图的过程)2实体及曲面的三维造型(用曲面裁剪法完成鼠标的三维造型,并简要说明其过程)3自由曲面的绘制(用曲面法绘制五角星的三维图形或可口可乐瓶底的曲面造型,并简要说明造型过程)(二)CAM与数控加工1.CAXA制造工程师加工模块中毛坯的定义方法有哪些2.数控加工切削方式3自由曲面的数控编程及加工(利用加工中心模拟软件对利用CAD设计的五角星造型进行数控指令生成和可视化加工模拟。

简要说明其操作步骤)。

五、说明CAD/CAM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六、实验收获第二篇:CADCAM技术1.CAD/CAM技术是以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系统软件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几何、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人机工程、控制理论电子科技学科等知识,以工程应用为对象,实现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工程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数控加工编程、仿真模拟、信息存储与管理等相关功能。

2.广义、狭义CAD/CAM技术【广义CAD/CAM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及与之直接或者间接的活动【狭义CAD/CAM技术】是指利用CAD/CAM系统进行产品的造型、计算分析和数控程序的编制。

.CAD/CAM系统主要有有关的硬件系统和相应的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主要有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组成,包括主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生产加工设备登;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撑和应用软件。

4.CAD/CAM系统分类①根据使用的支撑软件的规模大小【CAD系统,CAM系统,CAD/CAM集成系统】②根据CAD/CAM系统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及其信息处理方式【主机系统,工程工作站系统,微机系统】③根据CAD/CAM系统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单机系统,网络化系统】5.【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数字化仪,图形输入板,触摸屏,扫描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生产系统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通信电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应用软件】在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专用领域的需要而研制的软件 6.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产生,操作,处理图形对象的学科,图形对象可能是矢量图形也可能是点阵图形图形生成技术与算法【线段】DDA法、Brcsenham法,逐点比较法【圆弧】DDA法、逐点比较法、正负法【区域填充】简单递归填充算法、扫描区域填充法【自由曲线和曲面插值】曲线或曲面的拟合、曲线或曲面的插值7.几何建模几何建模就是以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几何实体进行确切的定义,赋予一定的数学描述,再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形式对所定义的几何实体加以描述,从而在计算机内部构造一个实体的模型。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综训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班号学号姓名年月日第一章造型1.1 题目(自拟图)1.2 零件的造型过程造型特点:飞机的机身是流线型曲面,这种结构可以先利用导动面建立空间曲面,然后再建立草图拉伸到面来实现。

飞机机翼为平面可以通过草图拉伸增量来实现,飞机的尾翼顶部和低部是相同的轮廓可以通过放样增量来实现。

步骤1.1:构造如图1空间飞机机身曲面,利用双导动线,单截面线建立空间曲面。

图1 图2步骤1.2:在X,Y平面建立草图其尺寸如图2。

步骤1.3:退出草图将草图线框对图A曲面进行拉伸到面如图3,从而得到飞机机身如图4。

图3 图4步骤2:在X,Z面建立草图尺寸如图6并对其进行旋转增量如图7图6 图7进行如上操作后得到整个飞机的机身如图8图8步骤3:在X,Y面建立草图并绘制草图线框的到如图9尺寸的草图。

图9退出草图并对其进行拉伸增量图10步骤4:以X,Z面为草图基准面建立草图并按图11尺寸绘制草图并对其进行旋转除料如图12,图11图12步骤5:分别以X,Y平面向上偏移35和向上偏移8为基准面建立草图绘制尺寸如图13、14的草图线框。

图13 图 14再对两个草图进行放样增量如15图图15步骤6:对成型机体进行圆角过度最终形成完整机体,圆角分别两机翼上周边R5,尾翼顶部和跟部圆角过度为R2如图16。

图16第二章零件加工的刀具轨迹和工艺参数2.2 毛坏尺寸与加工路线2.2.1 毛坏尺寸选择零件毛坯尺寸为150X85X30。

2.2.2 加工路线1、“平面区域粗加工”对毛坯上表面进行粗加工。

2、“平面区域粗加工”对凹腔区域进行粗加工。

2、“平面轮廓精加工”对凹腔轮廓进行精加工。

2.3刀具轨迹和工艺参数2.3.1平面区域粗加工,对毛坯上表面进行粗加工。

毛坯轮廓形如图1。

刀具参数如图2。

加工参数如图3,加工路线如图4,其于均为默认值。

图1 图2图3 图42.3.2平面区域粗加工,对凹腔区域进行粗加工。

刀具参数如图5,加工参数半圆区域顶层高25低层高10如图6。

CADCAM实验报告

CADCAM实验报告

二叉树的遍历实验一、实验名称:二叉树的遍历实验。

二、实验目的:1、掌握CAD/CAM系统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概念、存储结构以及二叉树遍历技术。

2、熟练应用C语言编写二叉树的建立,以及用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方法遍历二叉树的程序。

三、实验内容用TC或VC编程,将图2-14所示的二叉树建立链表存储结构,并分别用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方法遍历该二叉树α1、程序流程图2、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malloc.h>struct btree{ char data;struct btree *lchild,*rchild;}*node[9];void pre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printf("%c",node->data);preorder(node->lchild);preorder(node->rchild);}void in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inorder(node->lchild);printf("%c",node->data);inorder(node->rchild);}void post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postorder(node->lchild);postorder(node->rchild);printf("%c",node->data); }void main(){int i;for(i=0;i<9;i++){node[i]=(struct btree *)malloc(sizeof(struct btree));node[i]->data='A'+i;node[i]->lchild=NULL;node[i]->rchild=NULL;}node[0]->lchild=node[1];node[0]->rchild=node[2];node[1]->lchild=node[3];node[2]->lchild=node[4];node[2]->rchild=node[5];node[3]->lchild=node[6];node[3]->rchild=node[7];node[4]->rchild=node[8];printf("按先序遍历:");preorder(node[0]);printf("\n按中序遍历:");inorder(node[0]);printf("\n按后序遍历:");postorder(node[0]);getchar();return 0;}实验结果如下: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C++语言环境)实验二数表的程序化处理一、实验名称:数表的程序化处理二、实验目的1、掌握对工程手册和设计规范中的各种数据表格(包括数值、数表、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一(样例)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一(样例)
《机械 CAD/CAM》实验一
课程名称
机械 CAD/CAM
实验题目
实验一 表面建模
姓名
学号
年级
机械设计
专业名称 制造及其
层次
自动化
开放本科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实验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 Pro/E 软件进行表面建模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表面建模的方法 掌握拉伸建模方法与旋转建模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 求 完成如下
图 3-8 旋转曲面对话框 →单侧→开放终点→完成; →选择前面(FRONT)为绘图平面,选择向屏幕内(即-Z 方向)创建曲面; →选择顶面(TOP)为参考面;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3-9 所示的剖面,单击绘图工具条中的√,完成划绘剖面 的绘制;
图 3-9 草绘剖面
图 3-10 旋转曲面特征
→360→完成;
三、实验过程、数 据记录和有关计算
主要绘图步骤如下:
一、 用拉伸(Extrude)方式创建曲面特征 步骤一:创建文件名为 extrude.prt 的新零件。 步骤二:以 Extrude 的方式创建曲面特征。 特征→创建→曲面→拉伸→完成,弹出如图产 3-4 所示曲面拉伸对话框;
图 3-4 曲面拉伸创建拉伸曲面 →单侧→开放→完成; →选择顶面为草绘参考面;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3-5 所示的剖面。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完成草绘剖面的绘 制。
图 3-5 草绘剖面
图 3-6 拉伸曲面特征
步骤三:输入特征的深度,完成拉伸特征创建。
→输入特征深度 50,单击√完成。
→在拉伸特征对话框中确认相关拉伸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拉伸特征创建。完
成的特征如图 3-6 所示。
步骤四:以文件名 extrude.prt 存储文件。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10页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10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10页CAD(Computer-Aided Design)和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两种技术,它们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提高了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针对CAD与CAM实训的内容,分别介绍实训的目的、实训的具体内容、实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将来的展望。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CAD与CAM实训的目的。

CAD与CAM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CAD与CAM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建模和设计,并且通过CAM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制造工艺。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实训的内容。

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CA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CAD建模的技巧和规范、CAM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以及CAM的工艺分析和优化等。

在CAD的实训中,学生需要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绘图、修改、缩放等,同时还要学习CAD建模的技巧和规范,比如构建几何体、应用曲线和曲面等。

在CAM的实训中,学生需要学习CAM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导入CAD模型、选择加工工艺和工具路径等,同时还要学习CAM的工艺分析和优化,比如进行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模拟和分析,以及对工艺参数的优化。

通过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CAD和CAM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

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在实操中提高了我们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实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CAD与CAM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技能,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在实训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中解决了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工合作。

通过实训,我们还发现了CAD和CAM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巨大优势。

cadcam修复实验报告

cadcam修复实验报告

cadcam修复实验报告CAD/CAM修复实验报告引言: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来制作高精度修复体的先进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CAD/CAM技术制作修复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CAD/CAM设备、牙模、修复体材料等。

首先,使用口腔扫描仪对牙模进行扫描,获取牙齿的三维数据。

然后,将扫描得到的数据导入CAD软件,进行修复体的设计。

设计完成后,将数据导入CAM软件,利用数控机床进行修复体的加工。

最后,对加工完成的修复体进行评估。

结果与讨论:通过CAD软件的设计,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修复体的设计。

修复体的形状与牙模相符,且与周围牙齿的咬合关系良好。

CAM软件的加工过程也非常顺利,修复体的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滑。

在对修复体进行评估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适合性、生物相容性、强度和美观度。

首先,适合性是指修复体与周围牙齿的配合度。

通过对修复体与牙模的比对,我们发现修复体与牙齿的形状非常相似,咬合关系良好,适合性较高。

其次,生物相容性是指修复体对人体组织的刺激和反应。

我们将修复体植入到模拟口腔环境中,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患者没有出现不适感和过敏反应,说明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再次,强度是指修复体的抗破坏能力。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冲击测试和疲劳测试等。

结果显示,修复体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不易破裂。

最后,美观度是指修复体的外观效果。

我们对修复体进行了颜色匹配和表面光洁度评估。

修复体的颜色与周围牙齿相近,并且表面光洁度良好,美观度较高。

结论:通过CAD/CAM技术制作的修复体具有良好的适合性、生物相容性、强度和美观度。

该技术能够提高修复体的制作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修复效果。

然而,CAD/CAM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将会逐渐解决,CAD/CAM技术将在口腔修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CAD CAM实验报告

CAD CAM实验报告

CAD/CAM实验报告班级:0903111 34 姓名:刘洋一.实验项目:1、零件设计实验2、产品设计及工程图设计实验3、曲面设计实验二、实验名称:1、典型零件三围建模装配体零件三维建模2、装配体装配及工程图生成3、简单曲面设计三、实验目的:1、通过该实验掌握CATIA软件的零件设计模块基本操作;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技术以及CAD/CAM建模技术在软件中的实现与应用;掌握构建三维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2、掌握CATIA装配模块,工程图模块的主要功能。

并用该模块建立装配体三维模型,并生成相应的零部件工程图。

3、掌握CATIA曲面设计模块的基本操作。

并能够构建简单的曲面。

四、实验要求:1、(1)完成典型零件的三维建模。

(2)完成装配体零件的三维建模。

2、将实验1所建立的装配体零件的三维建模调入产品设计模块中,按各构建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添加装配的约束,形成产品的三维模型,并生成相应的零部件工程图。

3、简单应用曲面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曲面。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1:实验内容:在本实验中一共完成了14个零件的三维设计。

包括:轴(图号:L1),套筒(图号:L2),卡盘(图号:L3),主轴架(图号:L4),阀体(图号:LSD-01),阀门(图号:LSD-02),弹簧(图号:LSD-03),垫片(图号:LSD-04),弹簧托架(图号:LSD-08),阀盖(图号:LSD-09),螺杆(图号:LSD-11),罩(图号:LSD-13),连杆(5-1)。

实验步骤:进入零部件设计模块,运用拉伸,切除,开槽,建立平面后切键槽,加工螺纹,倒角,镜像,切环形槽,钻孔,阵列,旋转,抽壳等操作完成零件的三维设计。

实验2:实验内容:装配安全阀(图号:LSD-00)以及装配体的工程图生成实验步骤:进入装配设计模块,将实验1中设计的零件打开。

点击坐标轴进行移动,运用相合约束,接触约束,偏移约束,和角度约束进行装配,即可得到装配体。

点击进入工程制图模块,点击工程制图,点击主视图后点图形即可。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实训(一)》上机实验报告第 1次实验名称:UG Nx6.0软件安装及环境界面实验目的:1.掌握UG NX6.0安装过程及其注意事项2.熟悉UG NX6.0基本环境3.掌握UG NX6.0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内容:1.UG NX6.0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1.1首先把安装包复制到F盘的根目录下。

1.2打开UG6.0文件夹,以记事本的方式打开其中的nx6文件如图1-1所示。

1图1-11.3右键单击计算机选择属性选项如图1-2。

之后再属性对话框里,选择高级系统设置选项,接着在高级系统设置对话框里,选择计算机名选项,把计算机全名后面的一段表示本台计算机名称的字符复制下来如图1-32图1-23 4图1-31.4在以记事本打开的nx6文件下把SERVER后面的一段字符用刚才复制的本机的计算机名称替换掉。

需要替换的字符串如图1-4所示,注意字符串前后的空格不要删除掉。

替换之后的结果如图1-5所示。

5图1-46图1-51.5打开Launch应用程序如图1-6所示。

7图1-61.6在安装 NX和license server之前现在UG6.0的文件夹下新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NX和license server,如图1-7所示。

8图1-71.7安装license server软件,注意将文件安装在F盘的UG6.0文件夹里的license server文件夹下如图1-8所示,之后点击下一步,就到了使用许可证这一步时,点击浏览,选择F盘的UG6.0文件夹下的nx6.lic文件如图1-9,后面就没有什么要注意的,接着就可以完成license server文件的安装。

9图1-810图1-91.8安装NX软件,在安装类型对话框里选典型选项,注意将文件安装在F盘的UG6.0文件夹里的NX文件夹下,如图1-10所示,点击下一步,进入到许可对话框,注意28000后面与你的计算机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不用做修改,如果不一致就要改成与你的计算机名一致,如图1-11所示,接下来在NX语言对话框选择简体中文,之后就可以完成NX软件的安装。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_实习总结_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_实习总结_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实训是学生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提高巩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篇一:一、实训目的学习掌握UG软件的CAD模块的基本操作。

二、实训准备准备UG软件、U盘、CAD基本操作基础。

三、实训要求1、通过实例讲解,抓住机械制图“形体分析法”,进一步学会正确分解三维实体模型,以有利于学习理解、掌握UG的基本操作。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3、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及自学内容,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书写。

4、遵守实训作息时间,保证实训进度。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完成任务按步骤图的顺序大体分为如图1-1所示的操作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求差”,圆柱底面的大孔(直径78,深12.5)与圆台上的孔做法相似。

(注意也可以直接打沉头孔)6、在圆台上放置一直径为16高度适当的圆柱,与圆台求差做孔。

如图1-5所示。

(注意:指定矢量为Y轴的反方向。

指定点:ZC轴方向为48。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

机械CADCAM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机械CADCAM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学习CADCAM系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操作,能够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和加工。

实验原理:CADCAM系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两部分。

CAD是通过计算机绘制出一幅图的过程,而CAM则是将绘制好的图形通过计算机让机床进行加工的过程。

CADCAM系统使得机械制造的效率和精度都比传统的手工制造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验内容:1. 绘制基本图形:直线、圆、矩形等。

打开CADCAM系统,选择新建图纸,在画布上绘制直线、圆和矩形等基本图形,学习如何控制线宽、线型、颜色等绘图属性。

2. 绘制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等。

通过将基本图形进行组合和加工,绘制出立体图形,学习如何使用复合命令、拉伸命令、旋转命令等。

3. 编辑零件:修剪、延伸、旋转等。

对绘制好的零件进行编辑,学习如何使用修剪命令、延伸命令、旋转命令等对零件进行变形和修正。

4. 设计工程图:视图、尺寸、注释等。

通过对零件进行投影和标注,制作出工程图,学习如何使用视图组合、尺寸标注和注释等功能。

5. CAM加工:生成刀路、设定加工参数等。

将工程图导入CAM软件中,生成刀路并设定加工参数,最终完成零件的加工。

实验步骤:1. 打开CADCAM软件,选择新建图纸,设置图纸大小和画布大小。

2. 绘制基本图形,如直线、圆、矩形等,学习如何控制线宽、线型、颜色等绘图属性。

3. 通过将基本图形组合和加工,绘制出立体图形,学习如何使用复合命令、拉伸命令、旋转命令等。

4. 对绘制好的零件进行编辑,学习如何使用修剪命令、延伸命令、旋转命令等对零件进行变形和修正。

5. 制作工程图,学习如何使用视图组合、尺寸标注和注释等功能。

6. 将工程图导入CAM软件中,生成刀路并设定加工参数,最终完成零件的加工。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CADCAM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会了绘制基本图形和立体图形、编辑零件、制作工程图和CAM加工等技能。

CADCAM软件实践报告

CADCAM软件实践报告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告一、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随着CAD/CAM/CAE软件及其他应用软件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产生的各种类型、格式各异的数据资料,如市场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信息、加工图纸、零件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仿真测试结果分析及各种说明书等,迅速增加。

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异构数据资料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PDM系统作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可对企业的各种产品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在产品整个的开发过程中协助管理者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与产品过程相关的各个地方均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对产品数据进行一定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这种产品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使得新产品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大为缩减。

“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CAD/CAE/CAM/PDM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CAD/CAM/CAE品牌软件。

华天软件、中创软件与日本最大的CAD/CAM软件公司UEL合作,结合日本工业界最佳实践,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开发完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软件SINOVATloNV1.0。

这标志着我国在三维CAD/CAM软件研发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SINOVATIoN软件是三维CAD/CAM一体化的应用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最先进的混合型建模、参数化设计、丰富的特征造型功能。

提供了经过业界验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M加工,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应用技术。

特别适合汽车、汽车零部件、机床、通用机械、模具及工艺装备等行业的设计及加工应用。

SINOVA.TIoN冲压模具设计解决方案为专业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经过业界验证的CAD解决方案组合,包括高效的冲压工艺设计、精确的冲压回弹补偿和专业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等功能。

SINOVATION注塑模设计与加工解决方案是根据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经验,将产品成形工艺与工程分析软件相结合,开发的适用于注塑模具设计专用的软件包。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实训报告

《CAD/CAM实训(一)》上机实验报告第1次实验名称:UG Nx6。

0软件安装及环境界面实验目得:1、掌握UG NX6、0安装过程及其注意事项2、熟悉UG NX6。

0基本环境3。

掌握UG NX6.0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内容:1。

UG NX6.0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1、1首先把安装包复制到F盘得根目录下。

1。

2打开UG6、0文件夹,以记事本得方式打开其中得nx6文件如图1—1所示。

1图1-11。

3右键单击计算机选择属性选项如图1-2。

之后再属性对话框里,选择高级系统设置选项,接着在高级系统设置对话框里,选择计算机名选项,把计算机全名后面得一段表示本台计算机名称得字符复制下来如图1-32图1-23 4图1-31。

4在以记事本打开得nx6文件下把SERVER后面得一段字符用刚才复制得本机得计算机名称替换掉。

需要替换得字符串如图1—4所示,注意字符串前后得空格不要删除掉。

替换之后得结果如图1—5所示。

5图1-46图1—51。

5打开Launch应用程序如图1-6所示、7图1-61.6在安装NX与licenseserver之前现在UG6、0得文件夹下新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NX与license server,如图1—7所示。

8图1—71。

7安装licenseserver软件,注意将文件安装在F盘得UG6。

0文件夹里得license server文件夹下如图1—8所示,之后点击下一步,就到了使用许可证这一步时,点击浏览,选择F盘得UG6。

0文件夹下得nx6。

lic 文件如图1-9,后面就没有什么要注意得,接着就可以完成license server 文件得安装、9图1-810图1-91、8安装NX软件,在安装类型对话框里选典型选项,注意将文件安装在F盘得UG6、0文件夹里得NX文件夹下,如图1-10所示,点击下一步,进入到许可对话框,注意28000@后面与您得计算机名就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不用做修改,如果不一致就要改成与您得计算机名一致,如图1—11所示,接下来在N X语言对话框选择简体中文,之后就可以完成NX软件得安装。

CADCAM实验报告4

CADCAM实验报告4

学生实验报告(理工类)课程名称: CAD/CAM 专业班级: M12机械(专转本)学生学号: 1221408020 学生姓名:刘江所属院部:龙蟠学院指导教师:时维元20 13 ——20 14学年第一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验项目名称:综合设计实践(二)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工科楼C- 306 实验日期:2013-11-12(1-2)、2013-11-14(7-8)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时维元批改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应用PRO/E软件进行零件的建模,掌握零件建模的一般过程。

2.熟练掌握二维草绘的各种命令的使用。

3.掌握尺寸标注,文字标注方法。

4.熟练掌握特定零件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

5.掌握装配图创建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电子计算机、鼠标器、键盘、局域网络。

2.PRO/Engineer 5.0应用软件,局域网教学软件。

3.自备存储设备如软盘、优盘等。

三、实验过程1、实验要求:1)提交作业时注写学号姓名。

2)设置图形背景颜色,选择适合打印要求的背景颜色。

3)创建零件图和装配图及其爆炸图。

4)在总装配图上创建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2、建模过程: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将绘制完成图形文件附于文件夹“chilunzhou”内,再附于文件夹“学号+姓名”。

2.设计的零件模型如下(分别列出):(1)zhou(2)chilun(3)zhoucheng(4)zhoutao(5)zhoutao3. 装配图及分解视图(含偏距线)如下:(1)装配图(2)分解视图4.齿轮轴的工程图(含断面图、尺寸)如下:。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CAD、CAM课程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CAD、CAM课程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CAD、CAM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机械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练掌握机械CAD/CAM软件的基本绘图、建模和加工工具。

3. 初步了解数控机床程序语言。

4.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一机械CAD基本操作实验1. 熟悉AUTOCAD软件界面和常用绘图工具;2. 熟悉AUTOCAD常用绘图命令;3. 练习使用AUTOCAD绘制各种基本图形及图形组合。

实验二机械CAD建模实验1. 熟悉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 掌握SolidWorks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实体建模和曲面建模;3. 掌握SolidWorks模型在不同视角下的观察方法;4. 练习使用SolidWorks完成简单的零件建模。

实验三机械CAM基本操作实验1. 熟悉MasterCAM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命令;2. 掌握MasterCAM的基本绘图、编辑和加工命令;3. 学习如何对零件进行加工路径规划;4. 练习使用MasterCAM对简单零件进行NC程序生成和仿真加工。

实验四数控机床编程实验1. 学习数控机床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2. 熟悉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方法;3. 练习根据加工路径规划生成数控机床程序;4. 学习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程序输入、机床调试和加工操作。

【实验设备与器材】1. 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AUTOCAD、SolidWorks、MasterCAM等机械CAD/CAM软件的计算机;2. 装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

【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必须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规定格式撰写。

2. 实验报告需详细记录实验过程、数据、结果及分析,报告内容需真实、准确、完整。

3. 实验报告需按时提交。

实习总结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

实习总结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实训是学生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提高巩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篇一:一、实训目的学习掌握UG软件的CAD模块的基本操作。

二、实训准备准备UG软件、U盘、CAD基本操作基础。

三、实训要求1、通过实例讲解,抓住机械制图"形体分析法",进一步学会正确分解三维实体模型,以有利于学习理解、掌握UG的基本操作。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3、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及自学内容,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书写。

4、遵守实训作息时间,保证实训进度。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完成任务按步骤图的顺序大体分为如图1-1所示的操作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求差",圆柱底面的大孔(直径78,深12.5)与圆台上的孔做法相似。

CAD,CAM制图实训报告

CAD,CAM制图实训报告

CAD/CAM制图实训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台灯的零件图的组装图一画图步骤:1.打开proe制图界面,画灯壳。

选择front面,绘制灯壳的剖视图。

如下图所示,画好点击功能栏右下角的对号确认,在点击界面右下角的对号完成操作。

2.在front面画四条线拉伸50mm,如图所示造型,点击确认完成。

4.进行边界混合,如图所示:5.对边界进行修剪、混合,如下图所示:6.对混合界面进行合并,如图所示:7.以right面为对称面镜像,如图所示:9.对二者进行合并,如图所示:然后进行拉伸,拉伸厚度为30mm,如图所示:11.将此与灯壳外部进行合并,如图所示:12.在front面绘制如图形状,然后进行偏移,偏距为2mm,如图所示:13.草绘如图形状,进行偏移,偏距为 1.5mm,如图所示:14.在front面绘制下图形状,如图所示:15.建立基准点,进行阵列,如图所示:16.绘制草图进行偏移,偏距为0.5mm,然后进行阵列,如图所示:17.建立基准面,以top面为参考平面,偏移52mm,在基准面上草绘,拉伸23mm,如图所示:18.进行合并,操作如图所示:19.将灯壳的尾部与灯壳的接触处做R5的倒圆角,选中全部图形进行加厚,厚度0.5mm,操作如下图所示:20.在front面绘制直径d=7mm的圆,拉伸,穿透灯壳,孔与灯壳面的斜度为1.50。

在front面打孔,直径为2mm,高度为1mm,在再此打孔直径为4mm的通孔。

最后进行镜像,如下图所示:21.重复上个步骤,如图所示:22.在front面绘制直径d=6mm的圆,拉伸,穿透灯壳,孔与灯壳面的斜度为20。

23.在front面打孔,直径为2mm,高度为1mm,在再此打孔直径为4mm的通孔。

最后进行镜像,如下图所示:24.绘制如下草图,拉伸,厚度为6mm,如图所示:25.在front面绘制草图,拉伸,穿透底壳,如下图所示:26.绘制草图,尺寸如图所示,拉伸,高度为3mm,去除材料,如图所示:二top_cover1零件图:三CAD/CAM制图实训总结通过一周的CAD/CAM制图实训,使得我更加了解Proe4.0的操作步骤,以及功能菜单键的应用及其应用途径,和程序当中的指令的定义和应用途径。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通用3篇)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通用3篇)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通用3篇)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篇1一、1、通过实习了解CAD/CAM设计方法,完成由CAD到CAM的设计任务。

2、熟练使用UG NX软件建模、装配、仿真和制图模块,具备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

3、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一步熟练UG NX加工模块中车、铣、点位加工的基本操作。

二、实习内容1、按照图纸要求完成减速器各部分零部件的建模,并完成装配和仿真,同时生成装配图纸。

2、在CAD实习(减速器的建模与装配)的基础上,完成减速器的四个主要部件(齿轮轴(包括大轴、小轴)、变速箱机盖、变速箱底座)的数控加工,生成数控代码。

三、实习步骤零件一:调整垫片画草图零件二:小通盖画草图然后拉伸;在底园上建三个凸台在顶园上画草之后进行拉伸在底面上进行打孔之后进零件三:M6螺钉:建个多边形进行拉伸;在再画一个圆拉伸圆并边倒圆与拉伸多边形进行求差,在原来的多边形上拉伸并与上一步形成的框架求差,分别拉伸原来的`多边形和圆至另一端;边倒圆求差同上进行求差,建凸台进行螺纹;零件四:齿轮轴:创建底圆,再底圆上建凸台建立基准平面在基准上进行腔体形成下图,草图画圆然后进行拉伸求差最后进行进行螺纹零件五:大封盖:建立和零件二基本相同啊零件六:建立同零件三;零件七;建立底圆和凸台,在建圆柱与之求差,然后进行打孔边倒圆;零件八:与零件四基本相零件九:建立长方体边倒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篇2通过实训,我学到了如何给汽车轮胎做保养,首先是将轮胎拔下来,检查一下刹车片有没有故障,是否可以继续用下去,假设磨损较大,就应换新刹车片,然后把车轮上的轴承取下来用汽油清洗干净,抹上新的球子油,然后放回原位,装好轮胎,装上半轴,同时检查半轴是否有打坏的迹象,如有:应换新的然后装上,就这样轮胎的维修,保养就做好了。

除了给轮胎做保养以外,还要给车的底盘打黄油,车的底盘下,有许多的黄油嘴,有的在半轴上,怎样才算给汽车底盘打好黄油呢开始我也不知道:我只看到师傅在底下弄,后来我产生了好有于是我间师傅,师傅细心的为我一一解释。

CADCAM实习报告

CADCAM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实习是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之后的实验性实习,在两周的实习时间中,通过实习巩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用CAD/CAM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且熟悉部分具体的操作过程。

增强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2.1布置实习任务2.1.1分组及选定对象在郑淑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熟悉了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实习小组(本组人员:周骁、李建龙、尹文兴、董成林、何文峰和石云飞)的分组,选定了实习主体(外形为小象的节能灯)。

图1-1 节能灯2.1.2学习设计方法我们这次选用的是反向设计的方法,也称逆向设计,是指设计师对产品实物样件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利用可实现逆向三维造型设计的软件来重新构造实物的CAD模型(曲面模型重构),并进一步用CAD/CAM系统实现分析、再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过程。

图1-2逆向设计的流程示意图在数据采集这一步,我们采用的是三维扫描的方法。

Roland pix-30 PICZA 机械式三位扫描仪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准确、迅速地测量出物体的基本几何形状,如平面,圆柱面,球面等。

其缺点是:探头易磨损,测量速度慢,接触探头在测量时,接触探头的力将使探头尖端部分与被测件之间发生局部变形而影响测量值的实际读数。

图1-3 扫描设备: Roland pix-30 PICZA机械式三位扫描仪而曲面模型重构阶段我们使用的软件是Geomagic Studio 10。

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多边形曲面的拼接、组合和修复,使5个扫描视图面最终合成为三维曲面模型,最终导出为ASCII 文件用于成型加工。

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技术综合了机械工程、CAD 、数控技术及材料科学技术,设备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根据零件的CAD 模型,采用材料精确堆积(由点堆积成面,由面堆积成三维实体)的方法制造原型或零件。

图1-4 加工设备: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机,型号Inspire S250,软件版本5.042.2零件反求及设计2.2.1零件反求经郑老师许可,我们将实习主体送到CAD/CAM 实验室扫描,以获取Auto CAD 图形交换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叉树的遍历实验
一、实验名称:二叉树的遍历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CAD/CAM系统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概念、存储结构以及二叉树遍历技术。

2、熟练应用C语言编写二叉树的建立,以及用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方法遍历二叉树的程序。

三、实验容
用TC或VC编程,将图2-14所示的二叉树建立链表存储结构,并分别用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方法遍历该二叉树α
1、程序流程图
2、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malloc.h>
struct btree
{ char data;
struct btree *lchild,*rchild;
}*node[9];
void pre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
printf("%c",node->data);
preorder(node->lchild);
preorder(node->rchild);
}
void in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
inorder(node->lchild);
printf("%c",node->data);
inorder(node->rchild);
}
void postorder(struct btree *node) { if(!node) return ;
postorder(node->lchild);
postorder(node->rchild);
printf("%c",node->data);
}
void main()
{
int i;
for(i=0;i<9;i++)
{
node[i]=(struct btree *)malloc(sizeof(struct btree));
node[i]->data='A'+i;
node[i]->lchild=NULL;
node[i]->rchild=NULL;
}
node[0]->lchild=node[1];
node[0]->rchild=node[2];
node[1]->lchild=node[3];
node[2]->lchild=node[4];
node[2]->rchild=node[5];
node[3]->lchild=node[6];
node[3]->rchild=node[7];
node[4]->rchild=node[8];
printf("按先序遍历:");
preorder(node[0]);
printf("\n按中序遍历:");
inorder(node[0]);
printf("\n按后序遍历:");
postorder(node[0]);
getchar();
return 0;
}
实验结果如下:
三、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C++语言环境)
实验二数表的程序化处理
一、实验名称:数表的程序化处理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对工程手册和设计规中的各种数据表格(包括数值、数表、线
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2、熟练应用C语言或VC金星编程数据处理程序。

三、实验容
用TC或VC编写一个线性插值程序,以下表为基本节点参数,插值计。

算90°-160°围任意角度的包角修正系数K
α
1、程序流程图
2、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void main()
{
int i,j;
int a[8]={90,100,110,120,130,140,150,160};
double
k[8]={0.68,0.74,0.79,0.83,0.86,0.89,0.92,0.95};
double m;
for(;;)
{
do
{ printf("请输入包角值:(包角围为90°至160°)\n");
scanf("%d",&j);
if(j<90||j>160)
{
printf("包角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n");
printf("按回车键继续查询,按Ctrl+C键退出\n"); getchar();
getchar();
system("cls");
}
}while(j<90||j>160);
for(i=0;i<8;i++)
{
if(j==a[i])
m=k[i];
if(j>a[i]&&j<a[i+1])
m=(k[i+1]*(j-a[i])+k[i]*(a[i+1]-j))/(a[i+1]-a[i]);
}
printf("包角为%d°的包角修正系数为%.3lf\n",j,m);
printf("请按任意键继续查询,按Ctrl+C键退出\n");
getchar();
getchar();
system("cls");
}
}
实验三机械零件三维造型一、实验目的
四、了解三维造型技术的基本原理;
五、熟悉三维造型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六、掌握用三维造型软件构造三维实体零件的步骤。

二、实验容
用ProE构造支架零件
三、实验报告
1、三维零件模型
2、零件构成过程是CSG树
实验四排料图编程绘制
3、实验目的
七、熟悉AutoCAD中的二次开发工具AutoLISP的各项功能函数;
八、了解AutoLISP的编程过程和方法;
九、掌握在AutoCAD下实现排料图的绘制技术。

4、实验容
已知板材尺寸为L×B,在该板料上气割若干个半径为R的圆板,如果不计割缝,按实验图中排版方式,问用这块板最多可以割下多少块圆板?
编程绘制出排料图。

说明:
1.L=2000,B=1000,R=(班号*10).学号,如2班3号,R=20.03。

2.圆板数用CN变量表示。

3.输出圆板数,并绘制排料图。

5、实验报告
1、画出程序流程图
2、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出程序结果
(1)实验程序
(defun c:PL()
(setq L (getreal "\n请输入板料长度L:"))
(setq B (getreal "\n请输入板料厚度B:"))
(setq R 50.17)
(setq CL (fix (/ L (* 2 R))))
(setq CB (fix (/ B (* 2 R))))
(command "zoom" "w" '(0 0) '(L B))
(setq p1 (getpoint "\n输入绘图基点p1"))
(setq p2 (polar p1 (/ pi 2) B))
(setq p3 (polar p2 0 L))
(setq p4 (polar p1 0 L))
(command "pline" p1 p2 p3 p4 "c")
(setq M 0)
(while (< M CB)
(setq ph (polar p1 (/ pi 2) (* R (+ (* M 2) 1))))
(setq pc (polar ph 0 R))
(setq N 0)
(while (< N CL)
(command "circle" pc R)
(setq pc (polar pc 0 (* 2 R)))
(setq N (+ N 1))
)
(setq M (+ M 1))
)
(setq CN (* CL CB))
(prompt (strcat "\n-----圆板数:" (itoa CN) "-----\n")) )
(2)运行结果
输入:L=2000,B=1000
输出NC=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