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5.1 物体位置的测定》公开课教案_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学目标
1. 会描述事物运动的路径,能根据经纬度确定移动事物位置变化的路径,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2. 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 通过研究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的联系,感受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感受用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研究这些变化;
4. 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 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路径,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2. 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问题的引入
你能描述你上学的路线吗?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促进其对位置变化问题的思考.
活动探究(一)
实验手册42页、1描出路线
引导学生归纳发现:标志物不仅可以描述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小事物的位置的变化,还可以描述世人瞩目的大事物的位置的变化.
议一议
在城市中、陆地上我们可以用标志物来描述事物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但任何地方都有标志物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若在没有标志物的茫茫大海上,如何确定和报告自己的位置.
活动探究(二)
给出数据(经纬度和时间),让学生画出台风中心在海上运行的路径,并让部分学生展示作品.
先描点,再按时间顺序把相应的点连结起来.
观察课本116页描述台风位置的数据和台风移动路径图:
①表内描述台风位置的每对数据都相同吗?
②每对数据所描出的点的位置相同吗?
③通过以上两点的探讨,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描述台风位置的每一对经纬度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经纬度画出的点的位置也不同,而经纬度就是数学上的一对数.数学里,我们用一对数据来描绘事物的位置,用变化的数据来描绘位置的变化.
议一议
①在以下地方,你会选标志物法、经纬度法中的哪一种来描述位置?城市、海洋、沙漠、草原.
②你发现了什么?
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纬度来描述.
在有标志物的地方,用标志物法更方便.
活动探究(三)
①请一位学生说出棋盘上已有点的位置,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在棋盘上指出点所在的位置(课本118页练习).
②试试用以上方法确定座位
③实验手册43页、4、实践应用
活动探究(四)
一、直线l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在点A沿直线l自上而下运动的过程中,图中的一些线段、角的大小也随着变换。
(1)∠BAC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点A在什么位置时,
△ABC是等边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二、点P、Q在直线l外,在点O沿着直线l从左向右的运动中,形成了无数个三角形,△ O1PQ, △O2PQ、…△O n PQ、△O n+1PQ…(1)观察这些三角形的周长是如何变化的。
(2)由此可以发现:在这样的运动变化中,这些三角形的周长先由大变小,然后又由小变大,这无数个三角形的周长有没有最小值?有没有最大值?如果有,试确定点O的位置。
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你喜欢这样的课吗?课后作业
请你为从外地来我市的一个旅游团设计并介绍你认为最佳的购物及参观路线.
反思:
通过4个活动探究,以及几个实践应用让学生理解用数量(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一个点)的位置,理解数量的变化与位置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解决本节“交流”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数量、位置变化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