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概论汉代

合集下载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玉文化繁盛时期。

汉朝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成为汉代社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介绍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和风格,探讨汉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1. 玉石的选材汉朝时期,玉石的选材非常讲究。

汉代人对于玉石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尤其青睐白玉、青玉和琥珀。

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色彩纯净,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玉匠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采矿、评估和采购优质的原料上。

2. 制作工艺的发展汉朝玉器制作工艺积累了前代的经验基础,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技艺。

汉代玉器的制作多采用“勾勒”和“刻画”的技术。

勾勒是通过用特制的镐在玉石上点画线条,然后再用锥永、磨砂机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刻画则是直接用利器在玉石表面刻划图案,符号或文字。

这种技术在汉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汉朝玉器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3. 镶嵌和烧制在制作玉器时,汉朝还经常使用镶嵌和烧制技术。

镶嵌是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其他宝石镶嵌在玉器上,增添了玉器的华丽度。

汉代玉器通常采用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来镶嵌,使得它们更加显眼和美观。

烧制则是将玉石放入高温的炉中进行烧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云纹或倒刮痕迹,增强了其艺术韵味。

二、汉朝玉器的风格1. 古朴典雅的风格汉朝玉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

玉匠们通过把握玉石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动物、花鸟、人物和几何图案。

他们注重勾勒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力求在简单中体现美的意境。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工艺和材质,使玉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质地。

2. 崇尚自然的主题汉朝玉器的主题也多与自然有关。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在玉器中得到了诠释。

例如,在汉代玉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葫芦、葵花、莲花等自然图案。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纹饰风格:汉代玉器纹饰多采用阴刻线,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其中,“汉八刀”是汉代玉器工艺的代表,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刚劲有力,无崩裂状和刀痕之迹。

2. 游丝毛雕:汉代玉器中常见的工艺,其线条细如毛发,连续不断,如一气呵成,具有细、绵、长、飘、劲、灵动等特征。

这种工艺多用于玉人的头发和衣服褶皱处,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3. 钻孔工艺:汉代玉器的钻孔工艺十分成熟,钻头普遍为铁制,使得玉器的孔洞可以打得十分直。

同时,汉代玉璧的外廓也采用大口径金属管琢磨,使玉璧更加圆整。

4. 雕刻工艺:汉代铁制砣具广泛应用于玉雕的各个方面,使得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纹饰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玉器上的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都是采用各种雕刻工艺结合雕琢而成。

5. 磨制工艺:汉代玉器的磨制工艺相当精细,玉器表面光滑细腻,棱角琢磨圆滑,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

同时,汉代玉器中常出现一种名为“游丝毛雕”的工艺,其线条连续不断,具有极强的动感。

总体来说,汉代古玉工痕特征反映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
展,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资料。

汉朝的玉器工艺玉雕与玉器的制作

汉朝的玉器工艺玉雕与玉器的制作

汉朝的玉器工艺玉雕与玉器的制作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和艺术上都有显著的进展,而且在玉器工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汉朝的玉器工艺以玉雕和玉器的制作为主要形式,这些精美的玉器作品现在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赞美。

一、玉雕工艺在汉朝的发展玉雕是指将玉石经过琢磨、雕刻等手工艺处理而制成的艺术品。

在汉朝时期,玉雕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工艺技术提高,而且题材也更加丰富多样。

汉代的玉雕作品主要以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花鸟动物等为主题,形象生动、技艺精湛。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玉石。

汉朝时期,高级官员和贵族多使用和田玉、独山玉等质地优良的玉石进行雕刻。

然后,雕刻师傅会根据选定的图案,通过琢磨、雕刻等手法,将玉石完成雕刻。

最后,根据作品需要进行打磨、抛光等工序,使玉雕作品呈现出精美、光滑的表面。

二、玉器的制作技艺除了玉雕技艺,汉朝的玉器制作也是其独特之处。

汉代的玉器以“玉觥”为代表,这是一种盛酒器,有着较大的容量和精美的雕刻工艺。

制作玉觥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雕刻设计、打磨抛光等等。

首先,制作玉觥需要选择高质量的玉石。

在汉代,质地优良的和田玉被视为最佳材料,其次是独山玉等。

随后,玉觥的雕刻过程开始。

雕刻师根据设计图纸,用刀雕削出玉觥的形状。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力度和细节的处理,以保证玉觥的外形和比例的准确度。

最后,玉觥制作完成后需要经过打磨和抛光等工序,使其表面光滑细腻,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三、玉器的鉴别与保养汉朝时期的玉器工艺虽然精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时间的推移,许多玉器的原貌已经无法完全保留。

因此,对于收藏家和研究人员来说,玉器的鉴别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鉴别上,人们首先需要了解玉石的种类和质地。

和田玉和独山玉是较为常见的高质量玉石,其质地细腻,色泽温润。

其次,需要观察玉器的雕刻工艺和图案,以判断其真伪和历史价值。

最后,在保养方面,人们应该避免将玉器暴露在潮湿和阳光下,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和护理,以保持玉器的光泽和保存期限。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其制作历史悠久,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玉器进行概述。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早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

这些早期的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器物,如琮、索等抽象形状的器物,还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品。

这些器物一般较小,制作精细,被认为是早期人们对玉器制作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商代:商代是中国玉器制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商代的玉器以青玉为主,青玉是首次在玉器中大规模应用的玉石,商代玉器的形态以玉璧、玉璜和玉圭为主。

这些玉器的形状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制作精细,雕刻纹饰繁复。

商代玉璧大多为方形或圆形,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器物,被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玉器在周代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周代的玉器形态更加多样化,如玉鸟、玉龙、玉虎等动物造型的玉器,还有玉钺、玉环等武器和装饰品。

其中,周代的玉器中的龙纹和凤纹纹饰开始出现,这些纹饰在后来的玉器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代玉器的刻划技巧进一步提高,刀法更加熟练,工艺更加精湛。

汉代: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玉器制作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汉代的玉器大多以玺印、玉佩、玉琮、玉镯等大型礼器为主,其中以印章最为著名。

汉代的玉印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刻制精细,纹饰繁复。

此外,汉代玉器中的玉佩和玉琮也十分精美,形状多样,刻工精湛。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唐代玉器在形态、纹饰和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唐代玉器的形态更加自由多样,不再受传统礼器的束缚。

纹饰方面,唐代的玉器纹饰丰富多样,包括鸟兽、植物、人物和文字等。

工艺上,唐代玉器的刀法更加熟练,技术更加成熟,刻工更加细腻。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后期,明清时期的玉器在形状和纹饰上相对保守,对传统礼器的模仿更多。

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

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

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汉代玉器工艺风格承继战国,但在器型品类、制作工艺与纹饰风格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创新,艺术达到空前高度,体现出汉人高超的审美情趣。

我们鉴定时要通过多方面来比对、判断。

本文将从汉代玉器用料、工艺、造型、纹饰及沁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要介绍。

汉代玉器用料特点两汉时期,社会安定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长达400年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给玉器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玉文化高度发达,汉代玉材如同其表现的玉文化一样,在以和田玉为主的脉络下呈现出一种多种玉材并举的状况。

西汉初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开通了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通道,使新疆的优质玉料大量运往内陆,和田玉正式成为中国用玉的主流(图1)。

而汉代以前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白玉的使用是不多见的。

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以及玛纳斯碧玉和少量的岫岩玉、蓝田玉、水晶、玉髓、玛瑙等。

和田玉玉料主要来源于玉龙喀什河,为和田籽料(图2),其时山料因条件不具备尚未开采。

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连年征战,国力耗尽,然而厚葬之风不减,于是出现“以石代玉”现象。

陕西地区就出土了大量的用汉白石制作的汉代祭祀用玉,这是因为玉石的开采成本和加工成本都较高,逐渐衰落的国力无法支撑繁多的祭祀活动所需要的大量玉器,遂用易取得、易加工的汉白石代替玉材,是国力渐弱的侧面反映。

水晶、玛瑙和绿松石在汉代玉器中也得到普遍使用。

如西安汉代陈请士墓出土的水晶印,纯净无瑕,洁净透明,质地致密细腻,是水晶中的上等品(图3)。

现代仿汉玉器的材质出于成本考虑,往往用价格较低廉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等来替代,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别。

笔者曾得到一件汉代工字佩(图4),灯光下可以看到玉质呈粥状结构,这并不符合新疆和田玉云絮状结构特征,而是俄料的典型特征。

俄料是俄罗斯产的透闪石玉,成分和新疆和田玉相似,透闪石含量在95%(新疆和田玉透闪石含量在99%)。

中国玉器概论

中国玉器概论

对“汉八刀”的一点研究陈旭中14108126关键词汉八刀玉蝉葬玉文化蒲纹秦汉玉文化汉八刀形成的背景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文化也蒸蒸日上。

从王公贵族到官宦人家甚至绅士富商等阶层日常用玉品种丰富、数量众多、加工工艺精湛。

此时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汉代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玉礼器(所谓瑞玉)较前减少,已不再是玉器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人微言轻装饰用的玉佩饰大增加,用于殉葬的玉冥器变显著增加,玉用具也有较大的发展。

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前增多。

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肖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神能七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为先秦玉器所不及。

镂雕蟠龙玉杯兽面纹玉铺首玉头像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汉代普遍重视玉料选择,尤其崇尚白玉,大量和田玉进入中原,为汉代玉雕奠定了物质基础。

汉代玉器既有清逸脱俗、自由奔放的特点,同时具有典型的雄浑豪放、气势昂扬的特征。

汉玉多以阴线勾勒,线条纤细优美,画面舒畅大方。

普通采用隐起和镂空工艺,技术非常娴熟,高浮雕和圆雕也大量运用。

玉器设计打破对称等传统风格,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内容丰富多样。

粗细线条并用是汉代玉雕特征,由阴线刻演变成游丝毛雕是汉代玉雕的重要标志。

古人赞扬汉代玉雕“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汉代抛光技术达到很高水平,玉衣片等玉器表面打磨光洁如镜。

汉代玉雕作品中大量采用镶嵌技术,有金镶玉、玉镶金等。

金缕、银缕玉衣的工艺水平令人惊叹不已。

纹饰主要有几何纹和动物纹,几何纹有谷纹、蒲纹、涡纹、去雷纹、丝束纹等;动物纹有龙纹、凤纹、兽面纹等。

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出现驱除凶邪和反映羽化成仙题材的玉雕作品。

而汉八刀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汉代人入坟,重厚葬,有着品级的达官贵人甚至死后全身上下要裹一层用金线银线或铜线丝线连缀玉片的衣裳,并且在人体的九处孔窍里也塞进玉。

汉代玉器文化

汉代玉器文化

汉代玉器文化序言玉器最早是史前人类为了生存或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制作的石制工具。

从最初被发现到玉文化的最终形成,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旧石器时代,人们逐渐学会制造较为精致的石器,随着技术发展的进步,金属器具逐渐取代了石器,于是当玉器被赋予山川精华的神秘内涵的时候,它就不再只是普通的石头,而作为独立的品种逐渐发展起来。

红山时期玉器已由远古时期的“神玉"逐渐开始向“礼玉”演变,“礼玉”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走向文明;良渚文化中玉器以玉琮、玉璧等最为著名。

到了夏朝,玉器已经成演变成了象征权力、等级的祥瑞之器,是王权尊贵的象征;周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和规范,确定了”礼制玉“,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玉器制作更为精致完美,隐起做工普遍兴起,逐步取代一面坡阴线,这一时期玉器作为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盛世,强大的国力促使其手工业生产亦相当繁盛,玉器也在当时攀上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玉器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制度、丧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汉代王室更以和田白玉制为玉玺,作为继承国家大统的凭证。

玉器的地位也随之变得愈加显赫;佛教在东汉是自印度传入中国,在此之前玉也得到儒、道这两教的厚爱,佛教用玉融合了中国人爱玉崇玉的传统,更助长了民间对玉器的崇爱之风,琢治玉佛之风便迅速的流传开来;而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和田玉、蓝田玉进入中原地区,更加促进了玉器在汉代的发展。

本文便将从礼器、配饰玉器、葬玉、实用玉器这四个种类来介绍汉代玉器。

礼器礼器玉器,有玉璧、玉圭、玉璜等。

西汉时,《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北方,以玄璜礼北方。

”而六器(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中现仅存三器。

圭的数量已有所减少;璜则呈全面衰落之势,实际上逐渐琥一同转变为装饰品;至于璋、琮已经很少见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一、汉螭五式:汉代玉器上螭纹流行。

据说螭是龙生的九子之一,明代陈仁锡所著《潜确类书》记载:“龙生九子。

”九子之中的无角龙就是螭。

《广雅·释螭》:“有鳞日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日螭龙。


汉代螭纹有无角、有角、方圆耳、耷耳、打洼耳等五种样式。

汉螭方首与猫头相似,是汉代玉器独有的特征。

汉螭尾部大多饰粗绳纹,是汉代玉器另一个重要特征。

二、首创“四灵纹”:所谓“四灵”,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我国在殷代前后,把春天黄昏的天空上出现的星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南方的星群像一只鸟,称之为“朱雀”;东方的星群像一条龙,称之为“青龙”;西方的星群像一只虎,称之为“白虎”;北方的星群像龟又像蛇,称之为“玄武”。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凡饰有四灵纹的,几乎全是汉代玉件(除后仿)。

三、卷云新纹:
春秋卷云纹多数为内卷。

战国卷云纹多数为隆卷。

汉代卷云纹多数是弧卷,俗称“括弧云”。

弧卷云纹奠定了后来出现的“四蒂纹云”和“流云”的基础。

四、汉代玉器中仍有沿袭战国出芽谷的纹饰,但谷粒呈半球乳突状,手感也不如战国的硌扎。

五、剑饰采用高浮雕螭纹,是汉代玉器中最生动的特征。

六、同心圆玉璧起源于战国,但主要流行期却在汉代,汉以后绝少再有此种纹饰。

汉代玉璧极少浮雕螭纹,凡有浮雕螭纹的“汉璧”大多为后仿璧。

浅谈汉代古玉及汉代古玉介绍

浅谈汉代古玉及汉代古玉介绍

浅谈汉代古玉及汉代古玉介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

汉代的文学及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比较显著,汉代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至汉代,礼仪性的玉器逐渐减少,组成佩饰的各种佩玉在种类上趋于简化,用于丧葬的玉器显著增加,玉制的日用品和装饰品也有较大的发展。

汉代的玉器种类更加多样化,可粗略分为:日用品、艺术品、辟邪用玉、装饰品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强民富,中华民族自古酷爱美玉的天性再一次大爆发,民间藏玉之风愈演愈烈。

而且,随着城市、乡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几千年难见天日的精美汉代玉器,在民间大量出现,古玩市场星罗棋布,好的汉代玉器更是屡见不鲜,汉代玉器器收藏进入丰硕期。

更有大批立志保护中华民族汉代玉器珍贵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把中华汉代玉器作为藏品加以珍藏,实乃中华历史文化之大幸。

汉代玉器中有许多仍是利用绿色或黄褐色的玉料,但是另一方面,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

汉代玉料的来源,大部分是由和阗输入的软玉。

出土的一些玉器,与和阗玉很相近。

玉文化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改变,制玉工艺发展进步,所以后仿的汉代玉器却无法与真品相比。

从西汉时期延续到东汉,先秦遗留诸子的所谓百家学说思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在汉代的玉雕艺术中看到的是现实世界与虚幻的冥界、仙界交杂并陈,尘世中活人,死者共置一处,或许这正是符合了所谓“通天、地、人日儒”《法言·君子》思想的另一种体现吧。

玉器艺术当然也不例外,在汉代,一方面是其儒家思想中“君子重玉”的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另外一个方面,那些可以长生不死,羽化升仙的美好祈求渴望最后造成了厚葬之风盛行,这恰好又与儒家教义中的孝悌思想相吻合。

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玉觿等。

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简介汉代玉器的特点

简介汉代玉器的特点

简介汉代玉器的特点
汉代玉器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开始,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及对当时文化内涵的崇拜。

玉匠选择优质玉料,尽其所能,雕琢出表现其文化底蕴与内涵的作品,在纹饰上以巧夺天工的工艺琢刻。

经过时间的锤炼,自然形成的沁色,天然的美感,令人遐想。

玉文化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改变,制玉工艺发展进步,所以后仿的汉代玉器却无法与真品相比。

其一,就是文化内涵的不同,造型的相似,然而并没有当时代的神韵。

清代玉工匠在仿制时已经没有那种崇拜的心境,只求形似,而丢失了气韵,使之貌合神离。

其二,工艺上总会带有本时代的特征,就如玉壁中勾云纹的做法,非常时代化。

其三,仿汉玉的沁色是急于一时,浮于表面的人为做法,根本不能与自然天成的沁色相比。

汉代的玉文化

汉代的玉文化

汉代的玉文化----走近汉玉中文摘要:有一件器物伴随着伴随着我们中华名族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它在世界享誉盛名,极具东方特色。

漫漫岁月中,它也曾几经兴衰,再度繁荣时却更加辉煌。

在中国文化人的眼中,它早就是文化构成的一个基因,每当想到它,心里变泛起一种温润的感觉,它便是玉。

本文就汉代玉器的文化作概括性的简述。

汉代玉器继承了战国玉器的传统特色,吸收了战国以来玉雕的轻易脱俗、自由奔放的特色,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关键词:汉代玉器纹饰造型中国玉器经历了很长历史的演变,已经深深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俗中,而汉玉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闪亮的角色。

汉代玉器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玉雕的精华,并有所变化和发展,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汉代玉器器物造型可分为几何型和人物动物型两大类。

装饰类造型,很多具有战国的遗容,并出现许多新品种;生活日用器,达到了汉代崇玉文化的新高度;玉器造型也体现了汉代文化和神话与宗教的有机结合。

汉代手工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玉器制作工艺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所以在汉代的玉器制作中,镂空技艺的应用更加普遍,透雕、圆雕及高浮雕的玉器作品明显比前代增多。

汉代玉器的纹饰雕刻花样丰富多彩,有勾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兽面纹、龙纹、凤纹、螭纹、熊纹、虎纹、蝉纹、束丝纹、童子骑羊纹、圆圈纹、龙马纹、列星纹、人物纹、四灵纹等。

汉代通西域,建立了丝绸之路,新疆和田玉得以进入中原地区,故白玉的使用开始兴盛,成为玉器中上品。

除了和田软玉外,汉代用玉也用也用玛瑙、水晶、滑石、琥珀、绿松石等。

礼仪祭祀和佩玉都是极好的和田软玉,丧葬的殓玉多用蛇纹石玉、大理石、煤精以及玻璃料器等。

汉代玉器分为玉礼器、玉装饰品、葬玉和玉陈设品四大类,其中葬玉是历代玉器中最突出的一类。

汉代礼玉器和先秦时期不同,只有玉璧仍然使用,玉圭则在西汉中期后逐渐消失,玉琥和玉璜已是佩玉,玉璋和玉琮早已不再制作和使用。

新出现鸡心佩、出廓璧等,多有浮雕或立体鸟兽形象,玉舞人、玉翁仲等配饰多为白玉。

玉器概论汉代

玉器概论汉代
立体浮雕、镂雕
素 面 剑 琫
西 汉
老土大红沁色 长:5cm 市场参考价:21000元
玉剑饰—剑彘、剑首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铋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铋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zhi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首
南越王墓 汉代





越 王 墓
剑 首
汉 代
玉剑饰(一套)
南越王墓 汉代
3、纹饰:继承了先秦的部分纹饰,出现一些新纹饰,
仍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出现植物图案纹饰。 动物纹饰出现四灵图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涡纹、谷纹、蒲纹最常见,几何纹与龙纹、风纹 等动物纹常组合出现。
4、工艺
雕刻手法多样、有创新,既有精细的一面, 又有粗犷的一面。 精雕细刻者多,透雕更加普遍,大量使用高浮雕, 仍使用“游丝毛雕”工艺。
采用特色的“汉八刀”工艺,用简练、 准确的几刀刻划出造型,如玉翁仲、玉蝉、玉猪。
汉 青









性 浮 雕 云 纹
高 8 公 分
汉 白玉螭柄云纹匕
长17.4cm 宽4.8cm
仪仗器
谷纹瑗

黄玉环 汉代
褐红沁色
直径: 2.8cm 市场参考价:11000元
西汉玉璧 谷纹蒲纹
谷纹青白玉玉璧 西汉
(2)大量涌现新的玉器种类: 饰玉:多种样式的玉带钩、4件成套的玉剑饰、玉簪;刚卯、 司南佩、铺首、翁仲、避邪;心形佩、组佩(简化)、玉舞 人等。 陈设及实用玉器:高足杯、座屏、
玉奔马、玉鸽、玉熊、玉鹰等动物。
葬玉:汉代葬玉盛行,出土品数量多、种类全、 形制新,有四种: 玉衣:皇帝及皇亲国戚用金缕玉衣,级别较低的 用银缕或铜缕或丝缕玉衣。玉衣仅出现于汉代。 玉塞:九窍塞,见于汉代。 玉握:西汉初为璜形玉握,东汉为玉猪握。 玉含:玉蝉很多,象征复活。

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

• 东汉玉器
• • • • • • •
考古发现地主要有: 陕西咸阳、华阴、宝鸡北郊; 河南淮阳北关、洛阳东关、烧沟; 山东梁山伯木山、嘉祥、青州马家冢; 江苏东阳、徐州土山、扬州邗江宝女墩; 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王刘焉墓、中山王刘畅墓; 安徽毫县凤凰台、董园村、合肥乌龟墩; 江西南昌七里村;湖南零陵文庙等。
汉代葬玉空前发展的原因: 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形式风靡一时,以玉 器殓尸的制度,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 要内容; 葬玉的形式与内容,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制度可遵循; 道教“长生不老”的宗教观,深浸于社会的精神文化 生活。
7.葬玉空前发展。
日用器的新拓展:(1)帝王与贵族的生活里,大量 应用玉质器皿,是汉代玉文化的特殊现象。 (2)由于汉代日用玉器的广泛应用,使中国传统玉 器的五大品种,即:生产工具、装饰品、礼仪器、
1.造型与纹饰
造型与纹饰特征 玉璧 汉代玉璧的造型也沿用了战国晚期基本形 制,一种是圆形玉璧,一种是出廓璧。 汉代出廓璧分四类: (1)双龙纹谷纹璧 (2)双螭纹乳丁纹璧 (3)龙螭纹乳丁纹璧 (4)附设文字
• <1>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2.纹饰传承与演变
• 玉器纹饰是以规律性的纹饰,搭配平面立体化的 动物纹为特色。
• <2>西汉时期 • 玉器纹饰以凹弧面和多视点的角度取像所 营造的立体化动物纹,或在玉器表面制作 高浮雕、浅浮雕等动物纹为特色。
• <3>西汉晚期——东汉 • 西汉晚期,平面立体化的动物纹饰开始朝 图案化的方向发展。到了东汉时期,生动 立体化的风格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繁 复的纹饰布局,呈现工艺化的风格。
6.玉器镶嵌工艺空前发达
• 玉具剑分为铜、铁剑两种,很多器物出土时玉剑 饰保持完整(南越王墓); • 首创镶绿松石铜镜(南越王墓); • 玉面罩或玉枕上镶金箔片(徐州后楼山汉墓); • 铜质杯及卮框架上满镶玉片(南越王墓); • 铜质或漆质枕上嵌玉片(满城刘胜墓); • 木棺外镶玉版(徐州狮子山楚王墓); • 木棺外镶玉版,外镶玉璧和圭形玉(满城刘胜 墓); • 棺中笭床上镶谷纹璧(长沙咸家湖汉墓)。

玉器史上的巅峰--浅析汉代玉器特点

玉器史上的巅峰--浅析汉代玉器特点

玉器史上的巅峰--浅析汉代玉器特点汉玉螭凤纹韘故宫博物院藏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汉朝都可谓是华夏历史中的一朵奇葩。

汉代玉器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开始,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及对当时文化内涵的崇拜。

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也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

而当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玉材来源很丰富,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奠定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以至“汉玉”一词几乎成了古代玉器精品的代称。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衣从考古出土的比较有影响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山东巨野昌邑哀王墓、江苏徐州楚王墓、广州南越王墓分析来看,汉代出土玉器范围遍布全国,数量大而集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器形上:出现罕见新型器物。

如葬玉、玉印、辟邪、刚卯、翁仲、玉舞人、铺首、玉剑具、高足杯、鸡心佩等成为汉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

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较有特色的品种,主要有九窍玉(即一对眼盖、一对鼻塞、一对耳塞、一片口含、一件肛门塞和一件生殖器盖)、玉衣、玉璧、玉握猪等,其完善、齐全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西汉坐形白玉人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具铁剑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印比较流行,都是刻有文字,无论是隶书还是篆书,大多方起方收,一气呵成,且转折自然,方中富圆,线条笔画同战国有明显的区别,不再是中间粗两头尖的“柳叶形”了。

汉印在千百年来对后人的影响深远,清代印坛名师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

事实上,汉印在形制与钮式上的多样,即字体的雕琢,章法的变化等方面已成为宗师,被历代雕刻家公认为唯一法门和楷模。

西汉螭虎钮方玉印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另外,尤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工艺水平的是各种陈设玉,其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设计新颖活泼,纹饰华丽却不落俗套,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充分显示了汉代自由浪漫、雄浑豪放的时代风貌。

汉代玉器的特点 汉朝玉器有什么用途

汉代玉器的特点 汉朝玉器有什么用途

汉代玉器的特点汉朝玉器有什么用途汉时期及其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业内有专家认为,高古玉是艺术收藏品中的顶级奢侈品。

而充满浪漫、神秘、张扬、大气、精美、珍贵的汉代玉器又是这类顶级奢侈品中的极品。

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应运而生。

而当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新疆和田玉材源源进入中原,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确立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汉代玉器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1:材质上:新疆和田玉被大量使用。

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和新疆昆仑山北麓的玛纳斯碧玉以及少量的岫岩玉、蓝田玉、水晶、玉髓、玛瑙等。

而汉代以前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白玉的使用是不多见的。

2:器型上:在春秋战国玉器器型上,演化出现了大量新器型。

如葬玉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含蝉、玉猪握等。

玉印、辟邪、刚卯、严卯、司南佩、翁仲、玉舞人、玉乐舞俑、玉祭祀人、玉铺首、玉剑具、高足杯、角形杯、鸡心佩等成为汉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

3:线条及雕工上:a:千古卓绝的“汉八刀”。

“汉八刀”是汉代特有的攻玉刀法,多用宽阴线,线条简洁明快,所琢出部位,看似一刀刀切削而成,平顺光滑,其实,大刀阔斧的的切削面是用砣轮反复琢磨而成,刀痕悉数磨平,工艺要求十二分的严格。

这种雕工以玉猪握、翁仲、玉蝉等器型上多见。

b:叹为观止的“游丝描”。

“游丝描”又叫“游丝毛雕”或双沟碾法。

这种游丝毛雕,是用传说中的“昆吾刀”(刀头类似于现代的金刚钻。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而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6.5)一刀一刀的刻划而为,故在放大镜下观察,进刀深、出刀浅,呈似断似续状。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人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在放大镜下观察应是似断似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汉代玉器——精选推荐

汉代玉器——精选推荐

汉代⽟器汉代⽟器公元前206年,汉⾼祖刘邦消灭了强⼤的秦王朝,随后经过了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击败了西楚霸王项⽻,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个封建王朝--汉。

汉代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历时四百多年之久。

汉代是我国⼤⼀统的封建盛世,强⼤的国⼒促使其⼿⼯业⽣产亦相当繁盛,汉代⽟器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把中国古代⽟器推到了⼀个新的发展⾼峰。

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器体系,也因此得到了⼤⼒扶持。

汉代⽟器的材质主要是和⽥软⽟。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新疆和⽥美⽟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中原,使得⽟器制造业得到极⼤的物质保证,稳固了和⽥⽟在⽟器材质中的主流地位。

同时,也改变了汉代以前⽟器不少就地取材、使⽤当地较次⽟材的境况,从⽽使得汉代⽟器的质量有了根本提⾼。

汉代⽟器在技法上最突出的是“汉⼋⼑”和 “游丝⽑雕”。

风格简练流畅,神态逼真,宛如⼋⼑⽽就,这种表现⼿法常被⼈们称之为“汉⼋⼑”,特别是以⽟蝉、⽟翁仲、⽟猪为代表。

“游丝⽑雕”指的是汉代⽟器上出现的⼀种阴刻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毫发。

⾼濂《燕闲清赏笺》说:“汉⼈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秋毫,更⽆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描,毫⽆滞迹。

”汉代⽟器中艺术价值较⾼的应属于圆雕作品,通常⽤料上乘,琢磨精细,造型优美,表现⼿法注重写实,以⽟雕⽜、⽺、马、鸟、龟、鸭、熊、辟邪(图2)等为最常见。

汉代⽤于礼仪的⽟器,从商周的六器到此只有璧和圭仍然使⽤了。

⽟璧在汉墓中出⼟很多,⽟圭则从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汉代的⽟璧,除了传统样式外,还流⾏着外缘附加透雕纹饰的⽟璧(图1),东汉时期的这类⽟璧有的在透雕动物纹饰中还出现“长乐”、“宜⼦孙”等字样(图3)。

“六器”中的琥和璜,汉代虽然还存在,但已是作为装饰⽤的佩⽟了。

传承至今的汉代玉器

传承至今的汉代玉器

传承至今的汉代玉器汉代带有文字的玉器,开始逐步增加,除了以前介绍的玉人俑、冈卯、严卯之外,在玉璧上,东汉时期开始将文字融入玉璧或玉珩的道型之中,常见有“长乐”、“宜子孙”、“延年”、‘“益寿”等字样,大多以镂空形态安排于透雕动物纹之间。

当时汉代玉器分为四类:1、礼器玉。

主要有玉圭(也叫珪)、玉璧,其中玉璧有素面璧、几何璧纹、出阔式璧、铭文璧等几种;2、随葬玉。

主要有玉衣、玉塞、玉握,其中玉衣仅在汉代出现;3、陈设玉。

有高足杯、耳环、奁、卮、洗、枕、屏风、奔马、辟邪等玉器;4、装饰玉。

主要是佩玉、有璧、璜、扈等串珠组成的玉组佩,还有玉舞人佩、玉簪、玉带钩、玉剑饰,以及挂在腰带上的玉印和玉刚卯等精美配饰。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由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器是远古先民偶然发现,在古代的人类历史先河中,当时的氏族部落综合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玉器一直作为一件以“美”的器具,供后人欣赏。

汉代的吉祥文化极为兴盛,它不仅反映于社会的精神文化中,而且在各种物质文化如玉器、铜器、印章、砖瓦、画像石、画像砖等也有广泛且丰富的表现。

从一个侧面看,主要由于吉祥文化之发还。

才使得汉代的整体文化形态。

展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

汉代玉器较大的工艺特点是因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而产生的特点。

从铁器的发展史来看,铁的韧性高,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可以打制各种形状的工具,尤其是锻造用来掖、撞、勾、撤等的小工具。

可以说,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汉代的玉器工艺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汉代玉器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影响在汉玉中是根深蒂固的。

汉早期的玉器同战国晚期的玉器如果不是出自墓葬玉之中,是很难判断其是战国还是汉,只有出自战国的墓葬才能明确其真实身份,即使是出自汉的墓葬,也有战国晚期器物的可能。

中国玉器鉴赏—汉代玉器

中国玉器鉴赏—汉代玉器

中国玉器鉴赏—汉代玉器(上)汉代玉器(一)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特征及其对玉器的影响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玉子婴在西安灞上亲率臣下向汉玉刘邦献玉玺、呈兵符,伏地称臣。

至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玉朝——寞,就如昙花一现般地宣告了它的灭亡。

公元前202年,经过了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刘邦于该下一战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玉项羽,即皇帝位,称汉高祖。

这是一段丰富而生动的历史。

西汉玉朝的建立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如果说在此900年前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固然是实现了中华地域的政治统一,但毕竟当时尚为国家形成的初期,对处干分散状态的渚夏各国还不能实行完全的统治,有时候还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然而,到了秦汉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后,情况便大下相同了。

首先,秦朝的统一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自秦削平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也大有承继历代政治成果和融合各家所长之壮举。

更有筑长城、建阿房、修编山、开运河,但皆属震惊中外之举,毫无疑问已成为汉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惜乎统治时间太短,更兼焚书坑儒,推行极端的专制主义;区区的15年建国史未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汉玉朝建立以后,依仗着政治统一大业的宏伟基础,加速推进着日益富足的社会经济,不断开创着新的文化繁荣。

在纵向方面,它继承了自夏、商、周三代直至春秋战国以来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成果;在横的方面,它充分发挥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天然优势,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其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多元吸收,并且整理和总结先秦典籍,综合各家之长,完成学术统一,更有通西则、和匈奴开刨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成就了我们眼族一个千古未有的文化大融会的局面,奠定了我出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自此以后,中国文化的体制和巩貌基本上固定了下来。

中国的玉器自它诞生以后,就不再是单纯的文见现象而首先表现为一种政治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剧政治和鬼神思想有扯不断的联系,因此玉器又始被打上神秘的烙印。

分分钟让你了解汉代玉

分分钟让你了解汉代玉

分分钟让你了解汉代玉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固定的纹饰风格。

汉代的玉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影响,一些春秋战国的玉器纹饰也流传了下来,同时也产生出了丰富美丽的汉代纹饰。

汉代玉器的艺术水准之高,历来为世人所公认,汉代玉器卓越的艺术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几乎所有的资深收藏家和世界级博物馆均被汉代玉器的极致艺术风范所折服,继而对汉代玉器情有独钟、珍若拱璧。

汉代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全国各地诸侯王对天子执周礼,每年的祭祀、封禅仪式,诸侯王及各级诸侯,都必须手执玉璧参与,没有手执与自家身份对等玉璧的诸侯会被拒之门外。

汉代玉器是玉器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阶段,玉器本身而言就是文化和经济所共同引导下的产物,而玉器上面人们所创造出来的纹饰,其意义便是人们的辛苦结晶,这些纹饰背后的寓意又在不同的阶段表现,这些不同正是汉朝人们对于美学影响下的生活态度,追其原因,不过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现。

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连年征战,国力耗尽,然而厚葬之风不减,于是出现“以石代玉”现象。

陕西地区就出土了大量的用汉白石制作的汉代祭祀用玉,这是因为玉石的开采成本和加工成本都较高,逐渐衰落的国力无法支撑繁多的祭祀活动所需要的大量玉器,遂用易取得、易加工的汉白石代替玉材,是国力渐弱的侧面反映。

汉代玉器属稀缺资源,历史文化信息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国内陆拍卖汉代玉器市场还没完全放开。

而且从现在的市场反映来看,重心似乎并不倾斜在这一块,因此各大拍卖公司在考虑定价的时候,整体难免会偏低一点;另一方面,尽管整体脚步停滞,那些题材罕见、玉种少见、坑口好的品种依然在逐年稳步增值.审美观的变化给玉雕创造带来了勃勃生机,具有时代特色的玉雕形式纷纷登台亮相,比如造型独特的“莫乃杯”不仅是形式的创新,而且体现了对王权思想的不满及反抗。

汉“玉辟邪”(又名“独角兽”)为时代新作,据传辟邪是有特异功能的神兽,“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这一动物形象是人们心中营构之象,至今还常作为雕琢对象。

中国玉器高峰—汉代玉器(4)

中国玉器高峰—汉代玉器(4)

中国玉器高峰—汉代玉器(4)汉代玉人是时代的标志汉代用于佩带的玉人很多,主要为玉舞人及翁仲两种。

舞人形象较统一,细腰长袖,一只袖自头顶甩到身另一侧,另一只手横于腰部,袖垂于身另一侧。

而翁仲的雕刻技法多采用汉八刀。

玉舞人汉代舞人的雕琢工艺精粗不一,粗糙的作品只雕外形,加几道阴刻线以示眼、眉或身腰。

精致的则有起伏的衣褶,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的圆雕立体玉舞人,甚为精美。

玉舞人的制作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代,但多作扁平形,所表现的舞蹈,是秦汉时期比较盛行的“翘袖折腰”舞。

根据玉舞人的造型,可分为三类:简约型,形象概括,刀法简率;普通型,形象写实,刀法较精细,服饰造型可辨;繁化型,一为身佩玉璜者,二为圆雕,蹲式,头有螺壳形发髻,长宽袖,舞姿婀娜,是舞人中极精美者。

翁仲翁仲雕琢极简单,立形,两臂合于胸前,头形上方下尖,短须。

所谓“汉八刀”即指翁仲的雕制。

传世玉器中,汉代的翁仲很多,但多数是假的。

汉代日用器,玉杯有几类汉代的日用器种类较多,其中既有前代已有的容器,也有新出现的器种。

容器类主要有玉杯,玉觥和玉樽等,新器种则包括玉镇、玉枕等,陈设品有玉座屏等,玉文具有砚滴等。

玉高柄杯考古发现的汉代高柄杯目前仅见两件,分别出土于广西桂平县罗泊湾一号西汉初期墓和陕西咸阳马泉西汉中晚期墓葬中。

前者高11.2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3.1厘米,玉色浅蓝,平唇,筒形腹,腹下有柄,柄下为中空的盘足。

腹部满饰勾连纹和排列有序的乳丁纹,造型规整,纹饰精美。

后者高9.5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4.6厘米,青玉质,形制与前者大致相同,亦为筒腹高柄,但通体光素无纹,足为实心喇叭状。

玉耳杯汉代玉耳杯又称羽觞,似船而为椭圆形,两侧有耳,附于口沿外。

或为光素,或饰勾云纹。

玉角形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了一件汉代角形杯,杯口为圆形,杯身越往下越细,至下部成为缠丝状尾,向上折回,顶部分叉卷向两侧。

杯身饰阴线双钩及浅浮雕勾连云纹并螭纹,螭嘴细长如锥。

玉杯的形状、阴线纹、螭纹及丝束状尾都表现出明显的汉代艺术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
西汉玉璜 谷纹蒲纹

白玉双人 双凤佩
写实性 高5.7cm 宽3.4cm
玉铺首 西汉
陕西汉武帝茂陵出土
蟠龙纹 透雕 浅浮雕
腰形玉勒 西汉
项饰
玉严卯 司南玉佩 东汉
南京博物院展
汉 螭纹青白玉剑zhi
长6.6cm 宽3.7cm 高1.7cm
螭纹剑zhi 汉
兽纹剑琫 汉
蟠 螭 剑 铋 西 汉
多层青玉璧
饕餮纹 绹纹 蒲纹 绹纹

三层白玉璧

构思新颖 工艺精湛 出廓透雕 乳钉纹
凤纹
龙纹 “寿、乐”
西汉 青玉虎凤璧
造型新颖 工艺较精 透雕出廓
高10.7cm 宽6.7cm 厚0.4cm
东汉 出廓谷纹 青玉璧
玉璧内外 起边
出廓部分 透雕 蟠螭纹
白玉云纹双虎璜 汉代
俏色 内孔有云纹透雕
蒲纹
3、纹饰:继承了先秦的部分纹饰,出现一些新纹饰,
仍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出现植物图案纹饰。 动物纹饰出现四灵图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涡纹、谷纹、蒲纹最常见,几何纹与龙纹、风纹 等动物纹常组合出现。
4、工艺
雕刻手法多样、有创新,既有精细的一面, 又有粗犷的一面。 精雕细刻者多,透雕更加普遍,大量使用高浮雕, 仍使用“游丝毛雕”工艺。
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 ——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
背景:秦朝的玉器业处于低谷。 汉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人们的思想上,
崇尚礼仪、注重节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封禅、求仙、祭神、厚葬之风弥漫全国。这也影响到玉器的
风格和特征。 汉代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上一个大的转折点,是一个弃旧
图新的时代。考古出土的汉代玉器有上万件,遍布全国。
汉代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1、玉质:流行和田玉,特别是羊脂白玉。汉白玉驰名中外。
2、品种
(1)传统玉器中,一些消失,一些罕见: 礼器和仪仗器中的琮、璋、和戈、钺、戚、刀、斧、铲、
凿基本消失; 饰玉中玦、坠、管、珠、和笄极少见到; 璧、璜虽有出土,但大多已改头换面。璧、圭可能主要继续
用作礼仪玉器,璜、琥只作佩玉之用。 玉璧有四种;①素面璧 ②蒲纹或谷纹璧 ③蒲纹或谷纹+ 鸟纹或兽纹璧 ④出廓璧,廓外为透雕螭、龙等动物。
(2)大量涌现新的玉器种类: 饰玉:多种样式的玉带钩、4件成套的玉剑饰、玉簪;刚卯、 司南佩、铺首、翁仲、避邪;心形佩、组佩(简化)、玉舞 人等。 陈设及实用玉器:高足杯、座屏、
玉奔马、玉鸽、玉熊、玉鹰等动物。
葬玉:汉代葬玉盛行,出土品数量多、种类全、 形制新,有四种: 玉衣:皇帝及皇亲国戚用金缕玉衣,级别较低的 用银缕或铜缕或丝缕玉衣。玉衣仅出现于汉代。 玉塞:九窍塞,见于汉代。 玉握:西汉初为璜形玉握,东汉为玉猪握。 玉含:玉蝉很多,象征复活。
采用特色的“汉八刀”工艺,用简练、 准确的几刀刻划出造型,如玉翁仲、玉蝉、玉猪。
汉 青









性 浮 雕 云 纹
高 8 公 分
汉 白玉螭柄云纹匕
长17.4cm 宽4.8cm
仪仗器
谷纹瑗

黄玉环 汉代
褐红沁色
直径: 2.8cm 市场参考价:11000元
西汉玉璧 谷纹蒲纹
谷纹青白玉玉璧 西汉
立体浮雕、镂雕
素 面 剑 琫
西 汉
老土大红沁色 长:5cm 市场参考价:21000元
玉剑饰—剑彘、剑首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铋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铋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zhi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剑饰—剑首
南越王墓 汉代





越 王 墓
剑 首
汉 代
玉剑饰(一套)
南越王墓 汉代
刘郢的玉衣玉片小,最大不足9平方厘米, 最小不到1平方厘米,薄者厚度仅1毫米。 玉片玻璃光泽,半透明。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丝缕玉衣 汉代来自玉衣内贴铺的 14块玉璧
南越王墓 汉代
玉塞
青白玉 西汉
汉代
玉猪握
含蝉 西汉
南京博物院展
龙环带钩
西汉
造型别致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金玉相连龙带钩
龙纹 乳钉纹
西汉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白玉 蟠螭带扣



工蝉 艺东 汉汉
八 刀
汉代 白玉凤
造型抽象 利用皮色 立体圆雕
西汉 青白玉熊
造型逼真 巧色利用 立体圆雕
玉避邪 汉
立体圆雕
西汉 青白玉辟邪
俏色 立体圆雕+浮雕
金缕玉衣
西汉
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
我国目前出土过玉衣的汉墓有几十座。 其中,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
真正称得上是金缕玉衣的只有三件:
河北满城刘胜墓 河北定县刘修墓
全长188厘米
玉片2498片
1203片
金丝重1100克
玉质多为岫玉
不好?
江苏徐州狮子山刘郢墓 全长174厘米 4248片
和田玉(白玉、青玉)
刘胜之妻窦绾的玉衣为金缕与丝带混编。 全长172厘米,2160片玉片组成, 所用金丝重约700克(刘胜的玉衣110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