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八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的解集教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的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掌握求解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 能够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带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3. 能够运用不等式的解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解集是指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2. 求解不等式解集的方法:a) 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
b) 一元二次不等式:先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确定解集。
c) 带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分情况讨论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b)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带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a) 带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
b) 运用不等式的解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a)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不等式的解集求解方法。
b)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步骤。
c)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a)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不等式的解集。
b) 提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a) 第1课时:介绍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讲解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b) 第2课时:讲解带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方法,运用不等式的解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 讲解例题:a) 求解不等式2x 3 > 7 的解集。
b) 求解不等式x^2 6x + 9 ≥0 的解集。
c) 求解不等式|x 2| ≤3 的解集。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过程和方法。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不等式的解集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分享。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不等式的解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不等式的解集”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解集则是不等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续学习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集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以及在数轴上准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方程,方程组的概念,重点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组之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不等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们所要学的很多知识,比如,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甚至以后的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优化问题都要用到本节课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乃至整个数学领域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开阔,也对以后更好的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体现三维目标,因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会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3)精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不等式类数学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能将他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交流合作。
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协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重点,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讨论、交流合作等方法为辅。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及解集表示方法;2.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性质求解不等式;3.理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加减乘除性质的运用。
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线性方程的解集表示方法,并通过与之对比,讨论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有何不同。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线性方程的解集是怎么表示的吗?与之相比,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不同呢?2. 知识讲解(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介绍不等式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并与线性方程进行比较,明确不等式的不同之处。
不等式是一个数学语句,其中包含有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符号含义: - <表示小于; - >表示大于; - $\\leq$ 表示小于等于; - $\\geq$ 表示大于等于;- eq表示不等于。
(2)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讲解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画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例如x>2。
提示:将不等式解集画在数轴上有助于我们直观地理解解集的概念。
(3) 加减乘除性质的运用依次介绍加减乘除的性质,并示例说明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求解不等式。
性质举例: - 加法性质:如果a>b,那么a+c>b+c; - 乘法性质:如果a>b且c>0,那么ac>bc。
3. 案例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出其解集。
例如:小明成绩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x分,他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是否高于班级平均分75分,请帮助小明设置不等式并求解。
4.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更复杂的不等式题目,供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解不等式组 $\\begin{cases} x > 2 \\\\ x - 3 < 7 \\end{cases}$。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说课稿11.2不等式的解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说课稿11.2不等式的解集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1.2节“不等式的解集”是一节概念性较强的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不等式应用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掌握其表示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讲解概念:讲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讲解表示方法:讲解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并进行演示。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相关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的理解,以及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的掌握。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 不等式的解集》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并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本节内容是整个不等式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其求解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但对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求解技巧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及其求解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复杂的不等式解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等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不等式的解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3: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一、教学目标1. 知道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不等式的解.2. 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会写出数轴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3.能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二、学习新课(一)不等式解的概念、不等式解集的概念1、阅读课本121页,完成试一试,请回答什么是不等式的解2、完成书本121想一想,请回答不等式与方程的解的区别请说说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请说说什么叫做解不等式(二)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阅读课本122如果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大于3的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有何规律对于“x<a”或“x>a”的形式,用数轴表示时应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处画,小于向画,大于向画;对于“x≤a”或“x≥a”的形式,用数轴表示时应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处画,小于或等于向画,大于或等于向画.(三)写出数轴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完成课本议一议,请回答:完成这类题目的方法。
变式训练:1.已知a是整数,请写出不等式a≤3的6个解:.在不等式的解集中,正整数的解有个,负整数解有个,非负整数解有个.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3<0的解集,并写出这个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三、当堂检测1、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A. x≥-2B. x>-2C. x<-2D. x≤-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等式x<5的整数解有无数多个B.不等式x>-5的负数解集有有限个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D.-40是不等式2x<-8的一个解3、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___.-11234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2)x<--2-43-11-3-32-432-11-2四、布置作业课本、学辅、精选、分层资料链接:一、不等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们所要学的很多知识,比如,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甚至以后的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优化问题都要用到本节课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乃至整个数学领域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1、用式子表示:x>a或x<a,x≥a或x≤a2、用数轴表示:(1)定界点(标原点、界点)(2)定方向(大于在右,小于在左)注意:空心圆圈(即>,<),表示不包括这一点.实心圆圈(即≥, ≤),表示包括这一点。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 不等式的解集》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对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深化对不等式的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解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如不解集的概念、表示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解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不等式解集的求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找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如何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不等式的解集;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解集的求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解集的重要性。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不等式解集的求法。
3.例题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集的表示方法。
4.巩固练习:设计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提高:引导学生思考不等式解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不等式的解集定义: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表示方法:用集合表示法或数轴表示法2.解集的求法(1)理解题意,找出不等式中的关键信息(2)移项,将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3)合并同类项,化简不等式(4)求解集,用集合或数轴表示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2019-01-0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应用奠定了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扩展,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学习数轴之后,又一次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目标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因此确定教学目标1,2,3。
即: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2.能力目标:建立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学法分析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6篇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6篇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说课稿(精选篇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1)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
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
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充分复习旧知识,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复习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教师活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初一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教学教案
不等式的解集-教学教案教学建议一、学问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难点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1.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意义的异同点相同点:定义方式相同〔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的表示方法也相同.不同点:解的个数不同,一般地,一个不等式有很多多个解,而一个方程只有一个或几个解,例如,能使不等式成立,那么是不等式的一个解,类似地等也能使不等式成立,它们都是不等式的解,事实上,当取大于的数时,不等式都成立,所以不等式有很多多个解.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分与联系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等式的解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某个值,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全部的值,不等式的全部解组成了解集,解集中包括了每一个解.留意:不等式的解集必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解集中的任何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其次,解集外的任何一个数值,都不能使不等式成立.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地,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很多多个解,其解集是某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一个最简洁的不等式表示出来,例如,不等式的解集是.〔2〕用数轴表示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左边局部表示,由于包含,所以在表示4的点上画实心圆.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左边局部表示,由于包含,所以在表示4的点上画实心圈.留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所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应牢记: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一、素养教育目标〔一〕学问教学点1.使同学了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2.知道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解〞的不同点.〔二〕力量训练点通过教学,使同学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并且能把数轴上的某局部数集用相应的不等式表示.〔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讲解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解〞的关系,向同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可利用图形来表达,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类比法、引导发觉法、实践法.2.同学学法:明确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分和联系,并能娴熟地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特殊留意: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不等式解集的概念.2.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二〕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三〕疑点弄不清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的解的区分、联系.〔四〕解决方法弄清楚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概念.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直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明确目标本节课重点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二〕整体感知通过枚举法来形象直观地推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给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从而更精确地让同学把握该概念.再通过师生的互动学习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为今后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打下良好的根底.〔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依据不等式的根本性质,把以下不等式化成或的形式.① ②〔2〕当取以下数值时,不等式是否成立l,0,2,-2.5,-4,3.5,4,4.5,3.同学活动:独立思考并说出答案:〔1〕① ② .〔2〕当取1,0,2,-2.5,-4时,不等式成立;当取3.5,4,4.5,3时,不等式不成立.大家知道,当取1,2,0,-2.5,-4时,不等式成立.同方程类似,我们就说1,2,0,-2.5,-4是不等式的解,而3.5,4,4.5,3这些使不等式不成立的数就不是不等式的解.对于不等式,除了上述解外,还有没有解解的个数是多少将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观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同学活动:思考争辩,尝试得出答案,指名板演如下:【教法说明】启发同学用试验方法,结合数轴直观争辩,把已说出的不等式的解2,0,1,-2.5,-4用“实心圆点〞表示,把不是的解的数值3.5,4,4.5,3用“空心圆圈〞表示,好像是“挖去了〞.师生归纳:观看数轴可知,用“实心圆点〞表示的数都落在3的左侧,3和3右侧的数都用空心圆圈表示,从而我们推断,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的解,而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一个数都不是的解.可以看出,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这无限多个解既包括小于3的正整数、正小数、又包括0、负整数、负小数;把不等式的无限多个解集中起来,就得到的解的集会,简称不等式的解集.2.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全部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①以方程为例,说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状况.②不等式的解的个数是多少能一一说出吗〔2〕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解方程求出的是方程的解,而解不等式求出的那么是不等式的解集,为什么同学活动:观看思考,指名答复.老师归纳:正是由于一元一次方程只有惟一解,所以可以直接求出.例如的解就是,而不等式的解有无限多个,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因而只能用不等式或揭示这些解的共同属性,也就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实际上,求某个不等式的解集就是运用不等式的根本性质,把原不等式变形为或的形式,或就是原不式的解集,例如的解集是,同理,的解集是.【教法说明】同学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印象较深,而不等式与方程的相同点较多,因而易将“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的解〞混为一谈,这里设置上述问题,目的是使同学弄清“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的解〞的关系.〔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①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由于未知数的取值小于3,而数轴上小于3的数都在3的左边,所以就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左边局部来表示解集.留意未知数的取值不能为3,所以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3这一点,表示如下:②表示的解集:〔〕同学活动:独立思考,指名板演并说出分析过程.分析:由于未知数的取值可以为-2或大于-2的数,而数轴上大于-2的数都在-2右边,所以就用数钢上表示-2的点和它的右边局部来表示.如以下图所示:留意问题: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的位置上,应画实心圆心,表示包括这一点.【教法说明】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的解集,增加了解集的直观性,使同学形象地看到不等式的解有无限多个,这是数形结合的具体表达.教学时,要特殊讲清“实心圆点〞与“空心圆圈〞的不同用法,还要反复提示同学弄清到底是“左边局部〞还是“右边局部〞,这也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3.尝试反应,稳固学问〔1〕不等式的解集与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时怎样区分分别在数轴上把这两个解集表示出来.〔2〕在数轴上表示以下不等式的解集.① ② ③ ④〔3〕指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师生活动:首先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老师抽查,最终与出示投影的正确答案进行比照.【教法说明】教学时,应强调2.〔4〕题的正确表示为:我们已经能够在数轴上精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反之假设给出数轴上的某局部数集,还要会写出与之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来.4.变式训练,培育力量〔1〕用不等式表示图中所示的解集.【教法说明】强调“· 〞“ °〞在使用、表示上的区分.〔2〕单项选择:①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②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A.1,2B.1,2,3C.1D.2③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正确的选项是〔〕A.B.C.D.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选项是〔〕同学活动:分析思考,说出答案.〔老师赐予订正或确定〕【教法说明】此题以抢答形式茁现,更能激发同学探究学问的热忱.〔四〕总结、扩展同学小结,老师完善:1.本节重点:〔1〕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2〕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说课稿蔡口集初中俄鹏冲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中的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
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材处理、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材分析1.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的应用,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相等与不等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关系,是代数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及解集的表示方法,是研究不等式的导入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经历、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正确抓住不等式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1.2 学情分析(1)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所了解.(2)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解释和检验”的数学建模能力.(3)学生已初步具备探究和比较的能力.1.3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方面: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并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够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2、能力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方法,以及从具体到抽象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方面: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加强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流.1.4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讲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不等式的解集》是初中数学课本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认识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属于必考的题型之一。
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前面学过的内容的巩固,还能使学生们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了解程度,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②能够借助数轴将不等式的解集更直观的表示出来(2)能力目标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做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加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数轴的重要性,培养其数形结合的思想;②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3.重点、难点及其突破(1)重点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并能够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突破: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基础知识的强调,突出重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2)难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突破:通过对基础题型的讲解,拓展知识点,进行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1.教学手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方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差的同学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联系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等式及其解集》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1.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不等式的概念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的,让学生感受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满足不等式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可以用数轴或区间表示。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集的表示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数轴和区间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到不等式的解集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概念的引入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不等式和解集的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不等式和解集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解集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方法。
3.能够应用不等式的解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不等式求解中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2.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不等式的解。
(二)探究不等式的解集1.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的不等式,如x>2,x<5等,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是无限多个实数。
2.提问: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引导学生用区间的方式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2,+∞),(-∞,5)等。
4.举例说明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如x3>2,解集为(5,+∞)。
(三)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ax+b>c或ax+b<c。
2.演示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如求解x+3>5。
4.让学生独立求解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分享解题过程。
(四)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ax²+bx+c>0或ax²+bx+c<0。
2.演示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如求解x²4>0。
4.让学生独立求解几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并分享解题过程。
(五)应用不等式解集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实际问题,如求解某商品的价格范围。
2.引导学生建立不等式模型,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3.让学生应用不等式的解集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
(六)课堂小结3.强调不等式解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x+2>7(2)3x5<2x+1(3)x²4<02.应用不等式解集解决实际问题: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每件成本为30元,售价为40元,为了盈利,至少要卖出多少件商品?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解集,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是无限多个实数,并学会用区间的方式表示解集。
人教版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人教版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正确表示其解集。
3. 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初步掌握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的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概览。
2.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求解与表示。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首先,通过回顾等式的性质,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例如,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如“某班级的平均成绩要高于85分”这样的表述就是一个不等式的例子。
2.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定义: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形式,如ax + b > c。
(2)基本性质:讲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加法性质、乘法性质和传递性质。
(3)解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引导学生总结解法步骤。
(4)解集表示:讲解如何用集合的表示方法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例如,用区间表示解集。
3. 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定义: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如ax^2 + bx + c > 0。
(2)解法概览: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思路,包括首先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3)解集表示:通过图像法和数学分析法,向学生展示如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并用区间表示解集。
(4)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设计几个关于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答,并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不等式解集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解题时注意细节和步骤的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习题中关于不等式解集的题目。
初中数学最新-不等式的解集教案4 精品
《不等式的解集》教学目的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快速反应:你能举出不等式2x +4>0的三个解吗?这个不等式的解有多少个?它的解集是什么?有多少个解集?1-=x 是不等式( )的解.A .2+x <0B .43-x >0C .12+x <0D .25+-x >0 将不等式的解集3≤x 表示在数轴上.二、自主学习:某市自来水公司按如下标准收取水费,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5m 3则每立方米收费1.5元;若每户每月用水超过5m 3,,则超出部分每立方米收费2元.小颖家某月的水费不少于15元,那么她家这个月的用水量至少是多少?答案:设小颖家这个月的用水量是xm 3,由于15>1.5×5,所以即:155.2215)5(255.1≥-≥-+⨯x x(1)你能找出几个使不等式155.22≥-x 成立的x 的值吗?(2)963,,=x 能使不等式155.22≥-x 成立吗? 答案:(1)可以找出许多使不等式155.22≥-x 成立的x 的值,比如:取10=x ,则5.175.2102=-⨯>15不等式成立,取2.10=x 则9.175.22.102=-⨯>15不等式成立,取12=x ,则,5.215.2122=-⨯>15不等式成立,等等.(2)当3=x 时,5.35.232=-⨯<15不等式不成立.当6=x 时,5.95.262=-⨯<15不等式不成立.当9=x ,5.155.292=-⨯>15不等式成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x 是不等式3+x <4的解;(2)2=x 是不等式x 3<7的解集;(3)不等式x 3<7的解是2=x ;(4)3=x 是不等式93≥x 的解.答案:(1)不正确; (2)不正确; (3)不正确; (4)正确. 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 >﹣1; (2)1-≥x ;(3)x <﹣1; (4)1-≤x答案:(1)数轴上实心与空心的区别在于:空心点表示解集不包括这一点,实心点表示解集包括这一点.(2)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遵循“大于向右走,小于向左走”这一原则.求不等式3+x <6的正整数解.答案:在不等式3x<6的两边都减去3,得:+x<36-+33-∴x<3而满足x<3的正整数有1,2,所以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
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上节课认识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本节主要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并且本课也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解。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解集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学方法: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
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
那么这样的x取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实验,寻找数量关系回答问题;2、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讲授新课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补充说明:由于上述函数只有b>0的情况,不能体现将正比例函数向下平移,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完成了 b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应用奠定了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扩展,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学习数轴之后,又一次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目标分析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室,四人一机,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上述教学手段,一方面: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静态到动态);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
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因此确定教学目标1,2,3。
即:
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2.能力目标:建立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
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
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法分析
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先找出几个符合题意的解,然后发现问题,这样,既复习了不等式,又给新课做好了铺垫,由此可以发现,不等式的解有许多个,他们组成一个集合,称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找到最佳切入点,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出不等式的解集。
2.探究新知
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3的每个数都是不等
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
即表示为x>3。
由实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来。
如图
如果某个不等式x≤-2,也可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
说明:在表示范表演的点画空心圆圈,表不包括这一点,表示大时就往右拐;图在表示-2的点画黑点表示包括这一点,表示小时往左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3,讲解补充例题,
例1:判断:
运用课件提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初步渗透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辩证观点。
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①x=2是不等式4x ② x=2是不等式4x 例2、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 (2)x≥-2
(设计意图:例1是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
联系与区别,例2揭示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表示数的范围的一种对应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
4.巩固练习:课本44页练习2,3题
5.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我总结,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掌握重点,顺理成章的目的。
6.作业:课本49页习题1,2题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达成比例。
在由相似来判断它们的对应角及对应边时,如果其对应项点是按对应位置书写的,那么这个判断就准确而且迅速。
如△ABC∽△DEF,则AB、BC、AC就分别与DE、EF、DF 相对应,∠A、∠B、∠C就分别与∠D、∠E、∠F相对应。
这样就可避免产生混乱和错误。
对学生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考虑问题时要有条理和方法。
在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及对应角时,还常用另外一种方法,即:对应角的夹边是对应边。
对应边的夹角是对应角。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及时地复习课文,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附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