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不同的礼仪

合集下载

蒙古族礼仪风俗

蒙古族礼仪风俗

蒙古族礼仪风俗蒙古族礼仪风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来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高兴地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时,还有一定的规矩。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般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1、蒙古人家做客礼仪: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

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

”(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当中,有着丰富的传统礼仪,其中也有许多显示着民族特色的礼仪习俗。

一、蒙古族家庭礼仪谨慎平等
家庭礼仪是蒙古族传统上最重要的礼仪。

家人要以礼相待,随雍不随位,重视和谐,讲究平等,尊重长辈,尊老爱幼,推崇荣辱要兼施,力戒浮躁,思维保持冷静,言出必行,避免负面口气,强调真诚,维护和谐的礼仪。

二、宗祠礼仪规范并肃崇
家庭礼仪以外蒙古族还有一种宗祠文化,而宗祠礼仪也是高度规范的。

宗祠礼仪要求肃虔仪礼,穆敬之心不变,服从长辈,各司其职,尊重神明,守护宗祠。

三、蒙古族住房礼仪俗礼分明
蒙古族的住房礼仪,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民族传统,蒙古族住房要求使用大拜措式,表达尊重,充分反映了有着习俗礼仪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蒙古族婚嫁礼仪传承分家
蒙古族的婚嫁礼仪,也是蒙古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习俗推崇归家分家,一切行为都要严格遵循婚嫁礼仪。

传统婚嫁仪式,家家还保存着古老的婚嫁礼仪,要求蒙古新郎新娘在婚礼期间穿着蒙古服装,且交换礼物,要珍惜和尊重婚姻中的祝福,保护穆斯林婚姻规则。

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对于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珍惜并正确使用,让蒙古族的文化更加传承多彩如汤静。

蒙古族礼仪风俗简介

蒙古族礼仪风俗简介

蒙古族礼仪风俗简介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礼仪风俗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的礼仪风俗深受草原生活的影响,体现了他们的独特风采和民族气息。

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十分重视尊重和亲近。

在蒙古族社会中,年长者被视为家族和社区的重要支柱,他们的意见和决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因此,在蒙古族的聚会和庆典中,人们通常会按照年龄和地位的顺序依次入座,以示对长者的尊重。

同时,年长者也会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蒙古族人民视待客如亲人,对客人的礼遇非常重视。

当蒙古族人家有客人到访时,主人会用白色的哈达(一种传统的丝绸围巾)来迎接客人,并用奶茶、奶酒、烤肉等食物来招待客人。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奶制品是重要的食物之一,被视为对客人的款待和尊重的象征。

客人们也要学会接受主人的款待,并表示感谢和尊重。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也是其独特的礼仪风俗之一。

在蒙古族传统婚礼中,首先要进行求亲礼。

男方的家人要带着礼物和哈达去女方家中提亲,女方家人要以牦牛奶酒和奶茶来招待男方家人,并回赠礼物表示接受。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马来迎接新娘,两人在牧民帐篷中交换喜酒,并在牛角上点燃酥油灯,象征着他们的婚姻生活将会幸福美满。

整个婚礼过程充满了欢乐和祝福,人们载歌载舞,共同庆祝新婚夫妇的幸福。

蒙古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礼仪风俗,如葬礼、宴会、节日等。

蒙古族的葬礼仪式十分庄重,人们会根据逝者的身份地位举办不同规模的葬礼,同时还要进行多种仪式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蒙古族的宴会也是其独特的礼仪风俗之一,人们在宴会上会用酥油茶、奶酒等传统饮品来招待客人,并举办歌舞表演等文艺活动。

在传统节日中,蒙古族人民也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纳米纳什(蒙古族新年)、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会)等,以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恩之情。

蒙古族的礼仪风俗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庭、亲人和客人的尊重和关爱。

【礼仪技巧】用餐礼仪-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

【礼仪技巧】用餐礼仪-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用餐礼仪: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蒙古族人民对客人敬酒、敬茶是很有讲究的。

遇到尊贵客人时,敬酒要实行“德吉拉”扎节:主人拿来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额头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

客人这时一边饮酒,一边说些吉祥话或唱歌。

牧民招待客人喝茶叫“浅乌”,当主人给客人敬茶时说声“浅乌”,客人如客气说不喝,主人则以为客人不喝或不好喝,就不再给了。

因此客人要尊照蒙古法族习惯,主人敬茶时要少喝点,停会儿再喝,不必客气。

此外,敬客人酸奶子时,主人要放在客座中间,先由长者端起来喝,碗内喝完,主人再斟满,依次轮番饮用。

但第二次轮饮时要表演一个文艺节目,之后主客才共同进餐。

蒙古族人民吃肉不剔骨,招待客人时,羊肉要敬献一条琵琶骨,配上四条长肋骨;牛肉要敬献一只脊椎骨,配上半节肋骨和一段。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1、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

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

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

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4、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

各地习俗大同小异。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

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

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

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5、懒拖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

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

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

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6、懒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

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7、懒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

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族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8、作客不敬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

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

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

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

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白节”一年之中最小的节日,相等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

所含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吻合。

除夕那天,家家都必须喝手把肉,也必须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必须向长辈恭“辞岁酒”。

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的礼仪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

蒙古族的礼仪体现了他们对尊重和团结的重视,是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的礼仪习俗和礼仪规范。

一、宴会礼仪在蒙古族的传统宴会上,主人会亲自迎接客人,并向客人敬酒。

客人们则要举起酒杯回敬主人,并表达自己的祝福。

在喝酒的过程中,蒙古族人还有一套独特的敬酒礼仪,如“白酒三杯一瓶倒”等。

二、婚礼礼仪蒙古族的婚礼十分庄重而热闹。

新郎要亲自前往新娘家中迎娶,途中要有一群人表演舞蹈和歌曲欢迎新娘。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向新娘家长献上哈达,并接受新娘家长的祝福。

随后,新郎和新娘要进行牛仔舞,以示喜庆和团结。

三、葬礼礼仪蒙古族的葬礼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仪式。

在丧家,亲友们要穿着黑色的服装,戴着白色的头巾,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葬礼期间,还会有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如祭祀祖先和祭祀天地。

四、节日礼仪蒙古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那达慕大会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例如,在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人会进行射箭、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并进行各种歌舞表演。

五、客人礼仪蒙古族人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好客。

当客人到访时,主人会亲自迎接,并邀请客人入内。

客人进入主人家时,要脱鞋并且不可踩到门槛。

在客人离开时,主人会送客人到门口,并祝福客人一路顺风。

六、祭祀礼仪蒙古族人对祖先和神灵有着深厚的崇拜和敬意。

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蒙古族人会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感恩之情。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献上牲畜和美食,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蒙古族的礼仪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与其他民族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通过遵守礼仪规范,蒙古族人能够更好地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团结,并与其他民族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们应该尊重和学习不同民族的礼仪,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蒙古族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蒙古族节日风俗习惯1蒙古族节日有祭祀风俗,详细风俗习惯如下:〔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区分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

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

这种祭法由来已久,如今各另地方还有。

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美好。

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

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牛奶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

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

蒙古民族认为火最干净,用火可以驱除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经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如今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蒙古族节日风俗习惯21、背弓挎箭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亲时,新郎要佩带弓箭,跨骏马启程。

到女家后,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

次日走时再挎上。

2、刁帽子,也称抢帽子。

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

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

一路上,你追我赶,相互玩耍。

3、献哈达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庆贺。

这种礼节由来已久。

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相互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4、递鼻烟壶,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风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仆人,经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

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

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驾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

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到牧民家时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

进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

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但不可坐在门槛上。

在牧民家或在旅游点,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

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

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

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

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

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进入蒙古包时应先迈右脚,表示尊重,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应立于包外;坐下时不要挡住西北面哈那上供奉的神像、祖先;不要坐在门槛上;对迎面来的猎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不然示为对主人的不敬;冬天时不要到包北、西两侧乱踩,因那里的雪可化水食用;蒙古族以西为贵,一般西侧是男人们坐的地方,女人多坐在东侧;不要摸牧民家小孩子子的头,蒙古族人民认为头是身体上最新路的地方;如需上厕所所要到包南方较远处,不要到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刮入包内;在草原骑马应注意不要乱动会惊马,不要拍马屁股,不要离马太近,不要骑马时大声喊叫,初学者应有马官陪同;接受哈达时就站起来微向前倾,挂于颈上,宾客应双手合于胸前,表示谢意,喝下马酒时应用双手或右手接,不要用右手无名指(蒙古人认为无名指最干净)蘸酒向天,地和祖先的方向点一下,然后一饮而进。

蒙古族的礼仪范文

蒙古族的礼仪范文

蒙古族的礼仪范文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蒙古族的礼仪体现了他们尊重传统、崇尚自由和勇敢的精神。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的传统礼仪以及在婚礼和葬礼中的特殊习俗。

蒙古族的传统礼仪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包括问候、拜访、宴会以及特殊场合的礼节。

在问候和拜访中,蒙古族人通常以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同时询问对方的近况。

在宴会中,主人会向客人提供美味的食物和饮品,客人则要以礼貌地接受并品尝。

在特殊场合,如新年和庆祝活动,人们通常会穿上传统服装,进行歌舞表演和互赠礼物。

婚礼的习俗蒙古族的婚礼是一种庄重而庄重的仪式,包括订婚、纳采、请帖、迎亲和婚礼仪式。

在订婚中,男方会派人去女方家里提亲,并送上礼金和礼物。

纳采是男方的家人正式向女方的家人提亲,并商议婚事的细节。

在请帖中,男方家族会向亲友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参加婚礼活动。

在迎亲中,男方会穿上传统服装,带着马队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新娘会穿着漂亮的婚纱,由女方的家人带领,由男方的家人迎接。

婚礼仪式通常包括祭祀、拜堂和庆祝宴会。

在祭祀中,新娘和新郎会向祖先祈求祝福和保佑,以得到幸福和顺利的婚姻生活。

拜堂是夫妻二人在亲友的见证下,向天地父母表示许可并交换戒指,以表明他们的婚姻是神圣而永恒的。

庆祝宴会是婚礼的高潮,新娘新郎会和亲友共同享受美食和欢乐。

葬礼的习俗蒙古族的葬礼是一种尊重死者并寻求故灵安宁的仪式。

蒙古族人相信死后有来世,死者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息和祝福。

葬礼通常包括治丧、行礼和送葬仪式。

在治丧中,家庭成员和亲友会在家中设宴,以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并向他们讲述死者的故事和悼念之情。

在行礼中,死者的尸体会被清洗、穿上寿衣,并放在灵堂中供亲友祭拜。

在送葬仪式中,亲友会陪同死者的灵柩去墓地,并在墓地进行祈祷和告别仪式。

蒙古族人认为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让死者得到长久的安宁,并使亲友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

总结蒙古族的礼仪体现了他们尊重传统、崇尚自由和勇敢的精神。

蒙古族的特点和风俗

蒙古族的特点和风俗

蒙古族的特点和风俗
回答:蒙古族的特点和风俗是献哈达、敬酒、拜年。

献哈达是过去蒙古人遇到王公贵族、给亲朋好友过生日、迎接贵宾时的传统礼仪。

哈达是藏语音译。

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

这种礼节由来已久。

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敬酒是蒙古人待客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

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拜年,每年大年初一早上,所有的亲戚都聚集在最长的家庭里,下一代服从长辈,长辈向下一代表达祝福。

2023年蒙古族招待客人的方式是什么

2023年蒙古族招待客人的方式是什么

2023年蒙古族招待客人的方式是什么蒙古族的待客方式一:献哈达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

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

第一次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

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好心愿。

蒙古族的待客方式二:敬茶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敬献哈达,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有丝织品的,颜色较为丰富,有白色的、蓝色的、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蒙古族视哈达为吉祥物,迎来送往、拜见尊长、觐见佛像、婚丧喜庆都要献哈达。

向客人、长辈献哈达时,要把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对平辈或下属,则要求用双手系在对方的脖颈上。

献赠哈达的长短,要依接受哈达人的社会地位来决定。

蒙古族的待客方式三:喝奶茶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瓷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

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礼貌,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内蒙古的礼仪

内蒙古的礼仪

内蒙古的礼仪礼仪往来1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2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3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蒙古族的餐桌礼仪

蒙古族的餐桌礼仪

蒙古族的餐桌礼仪一、客来敬茶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

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

但这些奶食品都是很饱人的,所以如你不便多吃,掰一小块奶豆腐或舀一点奶油表示品尝就行,这同样使主人高兴。

二、奶酒敬客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要是你表现出几分客气的样子,大家就唱起感人肺腑的敬酒歌,主人则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当你接受主人的盛情,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时,主人会感到极大的愉快。

因为你尊敬主人并接受了主人象奶酒一样纯洁的友情。

这时候,好客的主人遇到知心朋友,和你对酌,多喝几盅酒。

确实也有那种“相逢意气为君饮” 的豪迈气概。

只有在这时你才真正置身于蒙古“酒文化”的欢乐气氛中。

三、献哈达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

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

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

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

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送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四、祭敖包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

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

蒙古族的禁忌和见面礼

蒙古族的禁忌和见面礼

蒙古族的禁忌:骑马、骑驼或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以免惊动畜群;马鞭⼦要放在门外,以⽰对主⼈的尊敬;进蒙古包时从右边掀门帘,不能从左边掀门帘;给⼈递⼑,⼑尖不能对准对⽅,⽽应把⼑把递给对⽅;不⾷⾃死动物、驴⾁、狗⾁、⽩马⾁;众⼈吃⽺背⼦时,肩胛⾻⾁、胸椎⾻⾁不能独⾷,⽽要众⼈分⾷,否则视为失礼;不向⽕扔脏物、吐唾味,认为⽕星圣洁之灵;出⼊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等。

蒙古族见⾯礼:握⼿或向对⽅稍弯腰,抬起双⼿,⼿⼼向上。

问:“他,三拜努?Ta SanBainu?"答:“三,他三拜努。

San , Ta San Bainu”。

献哈达:这是最庄重的礼节。

对长辈,双⼿捧过头;对平辈,双⼿平举;对晚辈,将哈达搭在脖⼦上。

敬⿐烟壶:这是⼀种传统礼仪,长辈闻后归还;同辈互相闻过之后归还。

蒙古族礼仪礼节

蒙古族礼仪礼节

蒙古族礼仪礼节蒙古族礼仪礼节如下:1.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

两端有穗,约6厘米。

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

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随着喇妈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

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时,蒙古族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3.请客人吸鼻烟:蒙古男子在家中接待男宾时,要与对方互递鼻烟壶。

若对方为平辈,应以双手或右手递上,并以同样的方法躬身接过对方的鼻烟壶,认真欣赏后,倒出一点鼻烟,抹在鼻孔里品味,然后把它还给对方。

若对方为长辈或身份高者,则应先跪一足,以右手递上自己的鼻烟壶,然后再以双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取而吸之在蒙古民间,与他人相见时所用的问候语,往往不是询问对方身体怎么样、工作忙不忙,而是“牲畜是否平安”。

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的礼仪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他们的礼仪传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蒙古族的礼仪注重尊重和团结,是他们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表现。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礼仪习俗。

蒙古族人非常重视宴会礼仪。

蒙古族人喜欢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和欢乐。

在宴会上,主人会以最好的食物和饮品款待客人,而客人则会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在蒙古族的宴会上,人们通常坐在地上,以示尊重和团结。

蒙古族的婚礼礼仪也非常独特。

在蒙古族的传统婚礼中,新郎必须亲自去新娘家提亲,并且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才能得到新娘的认可。

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穿上传统的蒙古族服装,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婚礼上,亲友们会送上祝福和礼物,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喜悦。

蒙古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细节的礼仪要求。

比如,他们在见面时通常会握手,并且要以右手为主。

在进入别人的家时,蒙古族人要先踏过门槛,表示尊重和谦虚。

蒙古族的礼仪传统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中。

蒙古族人信奉藏传佛教,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那达慕大会。

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竞技活动,如马球、射箭和摔跤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比赛,也是一种礼仪表达,展示了蒙古族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礼仪传统丰富多样,体现了他们对尊重、团结和和谐的追求。

这些礼仪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遵循这些礼仪,蒙古族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蒙古族的礼仪传统不仅是他们自身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财富。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这些礼仪传统,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察哈尔蒙古族蒙古族礼仪蒙古族礼仪风俗

察哈尔蒙古族蒙古族礼仪蒙古族礼仪风俗

察哈尔蒙古族蒙古族礼仪蒙古族礼仪风俗提亲和定亲仪式: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家长将要向平时物色好的姑娘家举行提亲仪式。

一般要选择与女方长辈人物有一定交情,同时懂礼节,明事理,能说会道的人当提亲人,也就是媒人。

察哈尔蒙古族称这种人叫“胡达”,原意是亲家的意思。

“胡达”第一次登女方的家门,一般是不带礼品的,因为还不知道对方对这门亲事的态度如可,带上礼品一旦对方不同意这门亲事或者暂时还不能允应的情况下,女方就不接受礼品,这时候“胡达”就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

有人说:“礼多人不嫌”,有的“胡达”没经验,认为空手到人家不得劲。

结果带上些礼品让女方嗤之以鼻,第一次上门征得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后,第二、三次媒人登门就可以带上礼物了。

过去带礼物首先是“哈达”,这是最必要的礼品,其次带一些烟、酒、糕点等。

“哈达”是专门敬给全家的,首次所带的礼品也是给全家的。

没必要点人头赠礼品。

也有个别情况,如女方曾经表示过愿结这门亲事的,“胡达”第一次登门就可以带上“哈达”和礼品,作为定亲的仪式。

定亲仪式叫做“巴格艾力嘿”,是定婚小酒宴的意思。

察哈尔蒙古族把定亲仪式又叫做“哈达铁毕介”。

“哈达”这个词同“哈大”近音,“哈大”是钉子的意思。

女方如果接受了“哈达”,也就是说明这门亲事已经铁板钉钉,不能反悔,当然男方也不能随便把钉子拔掉,放了“哈达”不算数。

订婚宴席订婚宴席是在女方接受了定亲“哈达”之后进行的,一般称其为大酒宴(蒙语叫伊河艾力哈)。

这个宴席一般在女方家进行,女方参加的人是家里的长辈(同宗的长辈也参加)必须参加,亲朋好友也可参加。

男方到女方家的算作是客方,参加者有“胡达”(媒人)、未婚婿,男方的长辈也有参加的,人数不能多。

有的人家不让未婚婿参加,这属于地区的习惯。

参加大酒宴的男方要给女方家带比较贵重的礼品,要按女方家的亲属关系,点人头给礼品。

这次酒席主要商定男方要给女方的聘礼,其中包括姑娘过门时的四季服饰,头饰佩带;转赠众亲友的“哈达”数量;娶亲的时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不同的礼仪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蒙古族不同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蒙古族不同的礼仪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人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

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像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

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

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

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

)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

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

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

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

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

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

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

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

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长谈中才慢慢说明。

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

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

蒙古人习惯养狗,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它除有护畜作用,还有传递信息作用。

狗一叫。

孩子们首先从蒙古包里跑出来,如果回去向大人说朝我们这边来了人,马上会从蒙古包里出来一名稍大的孩子,他要仔细观察来客的坐骑、衣服等,初步判定客人是谁,然后向家长报告。

这时,大人才从蒙古包里出来迎客。

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要出来迎接。

迎接客人时,服装要整洁,须戴帽和扎上围巾,绝不可光着头。

待客禁忌早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

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还会感受一些从未接触,从不知道的民族文化。

当然,在进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一些习俗和禁忌,否则,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随意行事,不但会闹笑话,而且会令蒙古族同胞不高兴。

首先到蒙古族家里做客忌讳进屋时把衣襟掖在腰带里,挽着袖子,也不可手提马鞭子进屋。

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进屋后,忌讳乱坐位置。

来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让客人上边坐,而客人请老人先就坐。

在蒙古包里,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女人做东边。

有客人在场忌讳对孩子发脾气,更不能打骂孩子。

长辈和老年人讲话忌讳打岔、揭短。

有疑问或需要说明情况,待人家讲完后再问。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

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

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德吉;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

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相对与待客来说,主人家平时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时忌讳断骨,应该断开关节;忌讳在放肉食品时倒放头尾;往锅里下米时忌讳用袋子倒;捣碎茶叶时忌数数;烙饼和油炸食品时忌讳大声喊叫,说不吉利的语言等。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吗。

幸福吉祥哈达飘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

处于游牧经济形态下的古代蒙古人,在外出途中,常常要携带奶食品,奶酒或其他干粮,遇有路人,不管相识与否,都要主动攀谈,问候,并互相交换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发展成一套易物的习俗。

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交换鼻烟壶和哈达的习俗。

哈达,为藏语音译。

就是一种“礼巾”。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

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哈达长度不等,上绣“八宝”“云林”等图案,图案象征幸福、吉祥。

关于哈达的来源,现有多种考证。

但习俗为藏传礼仪为人们说公认。

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鄂尔多斯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并世代相传。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元旦这一天,大汗统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国中,拥有领地或掌有管辖权的要员,都纷纷给大汗进贡金、银河宝石等贵重礼品,并且要配上白布,意思是祝福皇帝陛下万寿无疆,财源充足、享用不竭。

”可见,献哈达有吉祥之意。

哈达用丝、棉布做成。

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

有数尺宽、丈把长的大哈达,一般在特殊的场合下使用,颜色以青色为多,因为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颜色,这是与西藏哈达礼仪的不同之处,西藏哈达多为白色,受藏传佛教的影响,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

献哈达有一定的礼仪。

对长辈,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

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接受哈达者如果是长辈,则可以就坐受礼;如果不是长辈,则一定要站着接受,一般情况下,接受哈达的人要将接到的哈达调转折叠口还给主人。

按蒙古族的礼俗,凡初次相见,必先交换哈达。

其长度、质料及敬献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

旧时给王公和佛像献哈达,要双腿跪下,两手高举,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略向前倾,两手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和足下,在敬献的时候,哈达必须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

否则,为失礼;对平辈,则将哈达送到对方的手中或腕上;对小辈及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脖子上。

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迎来送往、馈赠的礼品,逢年过节和日常往来中必不可少的礼节,献哈达这表情庄重、大方、真诚,他们用这一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宾朋的欢迎和爱戴。

有的时候献哈达还要吟诵各种吉祥的祝赞词,以渲染敬重的气氛。

现在在内蒙古的一些旅游区,大都用献哈达的方式来欢迎客人,但是在献法上往往有些出入,比如,把哈达直接套在游客的脖子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与藏俗不同,蒙古族在敬献哈达时一定不挂在脖子上。

这种做法是过去宗教界的习俗,不过那也只能给孩童系挂。

所以,如果你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不要被这种错误的做法所误导,正确地接受蒙古族礼仪,你才会真正领会到它的文化底蕴。

款款深情敬茶与敬酒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都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敬茶要先让长辈、老人。

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会先给客人满茶。

当客人接过茶后,首先要放在比自己年长的人面前。

蒙古人忌讳坐着给客人满茶,一般要站起来双手奉上。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客人通常是必须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

客人做好后先吃茶。

茶后,先向长辈一一敬酒。

长辈们接过酒。

说几句吉祥的话,再用太阳指无名指蘸酒弹尊。

这时客人往往要向老人献上礼物,给小孩子糖果。

客人递过礼物,家长要向客人敬酒表示谢意。

如果家长辈高年长,一般由青年人或小孩子代替。

蒙古人忌讳晚辈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年轻人必须接过酒杯并用太阳指蘸酒以尊,然后将杯放在桌子上。

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借故回避,这时同龄人们才可以开怀畅饮。

蒙古人虽然老少都能喝酒,但在长幼同桌的情况下,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会同青年人一道喝酒。

即使办喜事也得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排坐。

当客人和年轻人饮得差不多时,长辈才从外返回。

这时长辈与客人都将酒斟满放在桌子上,开始用饭。

这叫“博勒合古勒额”,即象征圆满幸福。

给客人献茶、敬酒、盛饭,要双杯、双碗。

客人即使用过饭,还要少用一些。

待客一般不许晚辈相陪,客人吃饭,晚辈男女垂手而立伺侯,适时敬茶、敬酒。

如果是最尊贵的客人和家长一起吃。

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蒙古人认为,美酒是食品中的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美酒,敬献客人,可以表达草原儿女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在鄂尔多斯,通常的做法是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者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深情的鄂尔多斯民歌:“洁白如玉的大雁哟/落在那长满芦苇的湖面上/我们远方的客人来倒了,/通宵达旦地红火一场吧!/装在酒篓的时候/是那甘醇的白酒呀/敬给亲人的时候/是那陶醉的白酒呀/长辈们,你们好/请您喝了吧!/你看那暖棚里的羊羔呀;/绕着暖棚撒欢跑蹦/尊敬显贵的兄长哟,/满人给你们敬一盅/在那八月里盛开花儿的时候,/就是八月的景色哟。

/尊贵的亲戚们来到了家哟/敬上美就唱起歌。

/排列着万匹骏马哟/咱们齐镫奇驱吧。

/请来一万个亲戚哟,/咱们纵情欢聚吧!/主人的心意哟/是按香气馥郁的美酒/让我们纵情欢乐吧!/飞快,飞快的好走马,/可要扯紧缰绳上路程。

/向尊贵的客人亲家您,/敬上美酒表盛情。

……”那醇厚的音质,甜美的歌声,往往令客人盛情难却。

敬茶敬酒,不但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十分注重礼节,在蒙古族家庭中,也有很多的讲究。

晚辈给长辈敬酒时,男人要作单腿下拜姿势,双手奉上,这时长者会对他说:“希望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为国效力。

”儿媳给婆婆敬茶敬酒时,双腿下跪,举右手并伸开手掌,向头部右侧摆动三次,表示扣拜请安。

这时婆婆告诫说:“希望你们的行为让长辈心喜满意、子女满堂,终生幸福。

”女儿给父母献茶敬酒时,双膝下跪,连扣三个响头,父母接过茶杯酒盅时预祝女儿将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女婿,一辈子太平幸福。

假如邻居登门正遇到他们进餐,他会马上祝福饭食丰盛,茶点味美,这时主人马上答礼道:“谢谢,您的祝福将成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