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风扇
电风扇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风扇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d597c058fafab068dc027c.png)
电风扇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选题:电风扇摇头机构设计与选优1、选题背景自1908年,美国的埃克发动机及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齿轮驱动左右摇头的电风扇。
这种电风扇防止了不必要的三百六十度转头送风,而成为以后销售的主流。
2、设计要求本题目要求设计能电风扇叶片以1450r/min的速度转动送风,同时每10秒完成一次90?的摇头,且往复行程的急回系数k=1.02(方案号:3),从而使电风扇能够匀速地向90?范围送风。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分析1 电风扇叶轮直径=,300;2 叶轮转速=1450r/min;3 摇头周期T=10 s;4 行程的急回系数k=1.02;5 动力源是电动机;6 摇头过程要求尽量匀速且往复行程速度变化小;7 作为家用电器,要求噪声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三、工艺动作分解1、电风扇工作可分为两个部分:(1) 风扇叶轮的旋转;(2) 风扇叶轮的摆头。
2、运动按性质分解:(1) 叶轮旋转叶轮回转运动(2) 摆头运动往复摆动四、机构设计步骤1、方案选型与评价综上分析,运动机构就是将连续旋转运动转化为连续往复摆动,可选择的的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摆动从动凸轮机构,,双摇杆机构,以及齿轮齿条机构。
经过选择组合之后,选出一下方案:1图1 双摇杆机构(1) 双摇杆机构采用双摇杆机构,电动机工作带动叶轮做回转运动,同时经过减速箱,蜗轮蜗杆减速后,带动连杆为双摇杆机构的主动件,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摇杆的摆动,带动叶轮主轴的摆动。
优点:四杆机构结构紧凑,重量轻缺点:具有急回特性,不够匀速。
(2) 齿轮齿条+圆柱凸轮机构图2齿轮齿条+圆柱凸轮机构2电动机转动直接带动蜗轮蜗杆运动,蜗轮再通过2k-H负号轮系机构减速再进过锥形齿轮进行换向,进而带动同轴的圆柱凸轮转动,凸轮的推杆带动齿轮做直线往复运动,使得与之啮合的齿轮做往复摆动90度运动。
优点:运动连续性好,采用凸轮可以准确实现预定运动。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883130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c.png)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一.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整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肯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摇摆)。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摇摆角度中、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安排见表。
方案号电扇摇摆转动电扇仰俯转动仰角夕/(°)摆角ψ/(°)急回系数K2.设计任务:⑴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⑵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⑶安排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4)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意摆角中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的条件;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二.功能分解明显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须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摇摆肯定的角度,因此,须要设计相应的左右摇摆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双摇杆机构)。
为完成风扇可摇头,可不摇头的吹风过程。
因此必需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本方案设计为滑销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俯仰角调整,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
因此,须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整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按钮)。
三.机构选用驱动方式采纳电动机驱动。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可以分别选用以下机构。
机构选型表:b图1:锥齿轮减速机构图2,蜗杆减速机构由于蜗杆蜗轮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须要用较贵的减磨耐磨材料来制造蜗轮,制造精度要求高,刀具费用昂贵,成本高。
锥齿轮可以用来传递两相交的运动,相比蜗杆蜗轮成本较低。
所以在此我们选用锥齿轮减速。
2,离合器选用方案一方案二由以上两个机构简图可以看出:方案二采纳的比方案一少用了一个齿轮,它主要采纳的滑销和锥齿轮卡和从而实现是否摇头的运动.不管是从结构简便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方案二都比方案一好.也更简洁实现.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一.3,摇头机构选用方案一方案二要实现扇头的左右摇摆运动有许多种运动方式可以选择,例如我们可以选用凸轮机构,多杆机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等.但四杆机构更简洁制造,制造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并且四杆机构能实现摆幅也更广更简洁实现,最重要的是它的制造成本比较低.所以首选四杆机构.从以上两个简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方案一比方案二多了一个齿轮盘,所以方案二更好.四,机构组合据上述功能机构的分析我们选用以下机构来实现电风扇的减速、摇头、俯仰运动。
风扇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风扇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b5a1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5.png)
风扇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风扇的基本结构,掌握风扇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2. 学生能阐述风扇工作的机械原理,解释风扇转动与风力产生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风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风扇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风扇模型。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风扇性能与风速、叶片数等因素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保持对机械原理探究的热情,培养科学精神。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能关注生活中机械设备的原理,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了解风扇机械原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机械原理。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入风扇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介绍风扇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机、叶片、防护罩等,让学生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简单机械》第二节《生活中的简单机械》2. 探究风扇的机械原理:讲解风扇的工作原理,阐述叶片转动与风力产生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风扇性能与叶片形状、数量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三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旋转运动》3. 不同类型风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介绍轴流风扇、离心风扇等不同类型风扇的结构和性能,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三章《简单机械》第四节《风扇的类型与性能》4. 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风扇模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之欧阳道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之欧阳道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27c81e0828ea81c759f5782f.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设计者:学号:院系:班级:小组成员:教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化……………………………………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计划评价及相关计算…………………………八.小组中三个计划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一.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电扇的摇头机构,使电电扇做摇头举措(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电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念头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派表见表2.11.表2.11 台式电电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计划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计划。
(2)画出机构运动计划简图。
(3)分派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电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年夜。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阐发,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电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静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1)罕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电电扇的摇头举措分化为电扇左右摆动和电扇上下俯仰运动。
电扇要摇摆转动克采取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电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电扇的左右摆动(电扇装置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取80~90 mm。
电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纳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取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电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5b706f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5.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绪论: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
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
图1(家用风扇简图)发明时间机械风扇起源房顶上,1829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
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
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台风扇为了满足多人多角度的使用,具备了在启动后左右反复摇头的功能,因此能增加令人感到凉爽的面积,这不失为一种方法。
在电风扇内部使风扇部分摇头有很多种方法。
工作原理:1.通过电机提供原动力2.通过轮系,连杆,凸轮等机构进行传动设计要求:最终机构要在单一驱动力驱动的前提下使这两种独立运动,即电风扇的转动与电风扇的摆动两组运动按预设传动比同时进行。
传动装置可由一组轮系组成。
风扇转动结构原理:双摇杆机构就是两连架杆均是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如图2)机构中两摇杆可以分别为主动件。
当连杆与摇杆共线时,为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
双摇杆机构连杆上的转动副都是周转副,故连杆能相对于两连架杆作整周回转。
图2(双摇杆机构简图)风扇转动结构设计:(图3)图3本次设计的预定参数:电机转速为600转每分钟自由度:F=3n-(2PL+Ph)F=9-8=1传动比:蜗杆采用单头蜗杆n1/n2=K/Z其中,n1-蜗杆的转速 n2-涡轮的转速 K-蜗杆头数 Z-涡轮的齿数电机转速600r/min 涡轮齿数100传动比(i=Z/K)=100总结:该机构不宜用于实现大角度转动的电扇采用的原因是,大角度转动之后,容影引起蜗轮、蜗杆接触过紧或脱离的发生,影响正常使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5bd6b186f90f76c661371a7d.png)
目录1.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3)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2功能分解 (3)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1.3.1 原始数据 (3)1.3.2 设计要求 (3)1.4设计任务 (3)2.执行机构的设计 (4)2.1(方案Ⅰ) (4)2.2(方案Ⅱ) (4)2.3(方案Ⅲ) (5)2.4(方案Ⅳ) (6)3.执行机构的辅助构件设计 (6)3.1滑销控制机构(方案Ⅰ) (6)3.2齿轮控制机构(方案Ⅱ) (7)4.减速机构的设计 (7)4.1蜗杆减速机构(方案Ⅰ) (7)4.2锥齿轮减速机构(方案Ⅱ) (7)4.3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方案Ⅲ) (7)5.方案的确定 (8)5.1原动机的选择 (8)5.2传动方案确定 (8)5.3有关参数及相关计算 (8)5.3.1相关计算 (8)5.3.2传动构件的尺寸确定 (8)6.尺寸与运动综合 (9)6.1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9)6.2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即最小传动角 (10)6.2.1曲柄存在条件 (10)6.2.2最小传动角验算 (11)7.系统总图 (11)8.总体评价 (11)8.1课题总结 (11)8.2存在问题 (12)参考文献······························ (12)1.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摆头动作,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风扇需要按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5f7f8faf1ffc4fff47ac4e.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09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 年7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签名页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目录 (3)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4)1.1 设计题目 (4)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4)1.3 设计要求 (4)1.4 功能分解 (5)第2章机构的选用与设计 (6)2.1 机构的选用 (6)2.2左右摇头机构 (6)2.2.1 左右摇动方案一(放弃) (6)2.2.2 左右摇头方案二(采用) (7)2.2 上下仰俯机构 (7)第3章传动比的设计 (9)第4章机构尺寸设计 (11)4.1 蜗轮蜗杆尺寸设计 (11)4.1.1 蜗杆尺寸参数 (11)4.1.2 蜗轮尺寸参数 (12)4.2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参数 (12)4.2.1 直齿圆柱齿轮3尺寸参数 (12)4.2.2 直齿圆柱齿轮4尺寸参数 (13)4.2 双摇杆机构尺寸参数 (14)第5章小结 (15)第6章参考文献 (16)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100°、俯仰角度φ=22°与急回系数K=1.03。
风扇可以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使送风面积增大。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3 设计要求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连杆机构类型,校核最大压力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e709825ef46527d3250ce014.png)
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学生姓名:陈朋专业:14级机械工程学号:3201406120624指导教师:刘念聪日期:20 16 年12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3)一.设计原始数据 (3)二.设计方案提示 (3)三.设计任务 (4)四:注意事项 (4)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5)一、摆头机构: (5)二、传动机构 (7)第三章:机构的设计 (8)一、四杆机构的设计 (8)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1)三、传动机构的设计 (14)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8)一、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8)二、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20)第五章:方案的确定 (22)一、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 (22)二、机构简图 (22)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要求和任务一.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表: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ψ=85°,急回系数K=1.015。
二.设计方案提示: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做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
机架可取80—90mm。
三.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用A4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四: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阅、摘录的资料。
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8734d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c.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1)设计题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一、设计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电风扇已成为人们夏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然而,传统的台式电风扇只能在一个固定角度内吹风,无法实现摇头功能,导致风扇的使用范围受限。
因此,本次设计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使电风扇能够摇头,拓展其使用范围。
同时,需要确保摇头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避免装置故障或损坏带来危险。
二、方案设计1. 前置条件在本次设计中,假设已有一台传统的台式电风扇,其外形和结构参照如下图:2. 摇头装置的设计方案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一种球形转向机构来实现电风扇的摇头功能。
球形转向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的变化,使得电风扇能够左右晃动,从而实现摇头功能。
具体地,摇头装置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材为保证装置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选用了优质的铜材和不锈钢材料。
铜材和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和振动,同时不易生锈,也能减少散热导致的问题。
(2)设计球形转向机构球形转向机构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球形转向机构由两个球形承载件、两个承压块、一个转向架、两个支架和一个齿轮组成。
其中两个球形承载件被安装在承压块中,转向架上安装有齿轮,支架固定在电风扇的支架上。
在球形转向机构的设计中,需要控制好齿轮的齿数和直径,以保证转向机构的转动角度和速度,从而保证电风扇的摇头幅度和摇动频率。
同时,还需要控制好球形转向机构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装配球形转向机构球形转向机构的装配相对简单,只需将各个零件依次按照设计方案组装即可。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仔细检查各个零部件的公差是否合适,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误差。
并且,需要确保球形承载件与电风扇支架之间的连接紧固可靠,以免在使用中出现松动或磨损的情况。
3. 测试在球形转向机构装配好后,需要进行测试以检查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837f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c.png)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于台式电风扇中的机械结构,它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使得风扇的风力分布更加均匀,覆盖范围更广。
在本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并进行课程设计。
一、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转动力会通过减速器传递给摇头齿轮。
摇头齿轮是一个特殊设计的齿轮,其齿形和齿数使得摇头杆得以左右摆动。
摇头杆通过与摇头齿轮的啮合来获得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摇头扇叶。
摇头杆的摆动是通过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来实现的。
摇头齿轮的齿形一般是非圆弧形的,齿数也是不对称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摇头杆在摇头齿轮的作用下左右摆动,从而使摇头扇叶左右摆动。
二、课程设计在进行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课程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设计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频率等参数。
2.设计摇头杆根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的形状和尺寸。
摇头杆一般是一个长条形的零件,需要考虑其强度和刚度,以及与摇头齿轮的连接方式。
3.设计摇头齿轮根据摇头杆的设计来确定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
摇头齿轮一般是一个非圆弧形的齿轮,需要考虑其与摇头杆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效率。
4.设计减速器减速器是将电机的转动力传递给摇头齿轮的装置,需要根据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选择合适的减速比。
减速器一般由齿轮、轴承等组成,需要考虑其传动效率和噪音等因素。
5.设计电机支架电机支架是将电机固定在风扇的底座上的装置,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6.进行装配和调试将设计好的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零件的配合情况和传动效率,以及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和频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总结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通过电机、减速器、摇头齿轮、摇头杆和摇头扇叶等组成,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明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和摇头齿轮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减速器和电机支架,然后进行装配和调试。
机械课程设计-电风扇
![机械课程设计-电风扇](https://img.taocdn.com/s3/m/4a8b2832eff9aef8941e06f5.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风扇设计班级:你猜学号:你再猜姓名:你继续猜指导教师:你还是要猜目录一.设计题目 (3)二.工作原理 (3)三.原始数据 (3)四.设计任务 (3)五.总体方案设计 (4)(一)电动机的选择 (4)(二)蜗杆传动设计 (4)(三)齿轮传动设计 (7)(四)铰链四杆机构设计 (7)六.各零部件结构设计 (10)七.心得体会及建议 (20)八.主要参考文献 (21)一、设计题目三用电风扇(可根据环境选择作台扇、夹扇或壁扇)二、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
以电能最为能源,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从而达到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目的。
三、原始数据⑴设计参数:额定频率:50Hz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0W⑵使用期限:3年⑶生产批量:1件⑷生产条件:⑸动力来源:电能⑹工作转速允许误差:±3~5%;四、设计任务1. 总体结构设计:以传动系统为核心进行布局规划,根据零部件强度、刚度确定形状和尺寸,并对所有零件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等,将课程中学习的连接、传动和支撑等部分知识应用到设计中;2. 零部件设计:成型产品(如动力源、变速箱、联轴器)进行选型,标准件进行强度计算依据手册选择,非标零件根据强度进行设计;3. 解决零件在运转中的固定、润滑、密封等问题4. 编写说明书五、总体方案设计(一)电动机选择XY61-62风扇电机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功率:20W额定转速:2800r/min绝缘等级:E(二)蜗杆传动设计1.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采用渐开线蜗杆(ZI)。
2. 选择材料考虑到蜗杆传动功率不大,速度中等,故蜗杆用45钢;因希望效率高些,耐磨性好些,故蜗杆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 HRC。
涡轮用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6cabc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8.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设计任务书XXX(系、部)机械大类专业机械0904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7月1日共1周设计的任务与主要技术参数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该电风扇的直径为Φ300,电风扇电动机转速为n=1450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为T=10s,电风扇摆动角度Ψ=80°,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01.设计任务:1.根据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并画出传动系统图。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其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4.根据给定的摆角Ψ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和最小传动角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分析计算。
5.提出调解摆角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分析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
要求有设计说明书一份,相关图纸一至两张。
(有条件的要求用三维动画表述)。
内容及任务进度安排起止日期6.24-6.266.27-6.296.30-7.1工作内容构思该机械运动方案运动分析及作图整理说明书与答辩参考资料1]XXX.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00.2]XXX.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XXX.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题解答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指导教师:XXX2011年6月23日空间较大。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周期性地改变送风区域,以增大送风区域。
为了实现电风扇的摆头动作,需要设计摆动机构和齿轮系机构。
摆动机构需要实现左右摆动的基本运动,包括运动轴线变换、传动比降低和周期性摆动。
齿轮系机构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实现运动轴线变换的基本动作。
同时,需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如在急回系数K=1.01、摆动角度φ=80°的要求下,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换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b7c3b9284ac850ad02428c.png)
论文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目录目录 (2)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3)1.1 设计题目 (3)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3)1.3 设计要求 (3)1.4 功能分解 (4)第2章机构的选用与设计 (5)2.1 机构的选用 (5)2.2左右摇头机构 (5)2.2.1 左右摇动方案一(放弃) (5)2.2.2 左右摇头方案二(采用) (6)2.2 上下仰俯机构 (6)第3章传动比的设计 (8)第4章机构尺寸设计 (10)4.1 蜗轮蜗杆尺寸设计 (10)4.1.1 蜗杆尺寸参数 (10)4.1.2 蜗轮尺寸参数 (11)4.2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参数 (11)4.2.1 直齿圆柱齿轮3尺寸参数 (11)4.2.2 直齿圆柱齿轮4尺寸参数 (12)4.2 双摇杆机构尺寸参数 (13)第5章小结 (14)第6章参考文献 (15)第1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100°、俯仰角度φ=22°与急回系数K=1.03。
风扇可以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使送风面积增大。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3 设计要求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连杆机构类型,校核最大压力角。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4 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
电风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电风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6a0e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5.png)
电风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风扇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风扇各部件的作用,如电机、叶片、防护网等。
3. 学生能够解释电风扇的电路连接方式,理解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风扇的简单故障。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电风扇的简化电路图。
3.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电风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风扇的机械原理,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风扇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应用,增强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拓展课程,以实际生活中的电风扇为研究对象,结合课本知识,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风扇的基本结构- 介绍电风扇的主要部件:电机、叶片、防护网、底座等。
- 分析各部件的材料和作用,关联课本中有关材料物理性质的内容。
2. 电风扇工作原理- 讲解电机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叶片旋转。
- 分析电路连接方式,理解开关、电源、电机之间的电路关系。
3. 电风扇电路图绘制- 教学电路图基本符号,如电源、开关、电机等。
-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电风扇简化电路图。
4. 电风扇故障分析与维修- 介绍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 学习使用测量工具,如万用表,检测电压、电流等参数。
5. 电风扇的节能与环保- 讨论电风扇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方法。
-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节能环保的意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电风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作用。
第二课时:电风扇工作原理及电路连接方式。
机械设计基础电风扇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设计基础电风扇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c0fd8a744a7302768e993986.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智能创新风扇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设计者:组员:指导教师:2012年6月5日摘要电风扇又称电扇,用于散热,夏天用它来清凉为好,还可用来驱散室内热气。
1908年,美国的埃克发动机及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齿轮驱动左右摇头的电风扇。
这种电风扇防止了不必要的三百六十度转头送风,而成为以后销售的主流。
改良设计就是在风扇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解决在改良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电风扇颜色的改变。
希望用些清新点的颜色。
其次,对电扇按键的改良。
再次,风扇罩网处进行拆卸清洗方便的改良。
最后,关键的绿色环保,这说的绿色环保是指在风扇到达它的使用寿命后。
如何对风扇进行回收然后利用。
【关键词】颜色触屏罩网目录第一章背景概述 (5)1.1.背景 (5)1.2 提出问题 (5)1.3.电风扇的使用保养 (6)1.4 电风扇的保存 (6)第二章设计方案 (7)2.1提出的方案 (7)2.2前外壳设计 (7)2.3轴承的设计 (7)2.4扇叶的设计 (8)2.5工作原理 (8)第三章设计的创新点 (9)第四章应用前景分析 (11)第五章总结 (13)附图 (14)参考文献 (27)第一章背景概述1.1.背景电风扇又称电扇,用于散热,夏天用它来清凉为好,还可用来驱散室内热气.由斯凯勒·惠勒(1860—1923)于1882年发明。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内能。
转子:由磁铁、扇叶及轴组成;定子:由硅钢片、线轴及轴承组成;控制电路:由IC感应磁铁N.S.极经由电路控制其线圈导通而产生内部激磁使转子旋转。
编辑本段电风扇的种类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的普及,买有电风扇的人越来越多。
如何随心所欲的使用自己的电风扇,就成了一个人们面临的常见问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小风扇设计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小风扇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6acf7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4.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风扇设计报告⼩风扇的设计1设计⽬标总体⽬标:设计⼀款外形独特,使⽤性强的⼩风扇具体⽬标:外形新颖,有吸引⼒,风扇的⼯作⾯积更⼤,提⾼风扇的⼯作效率,使其满⾜更多⼈的⽣活需要。
.2⼯作原理:3设计任务4设计内容风扇由三⽚扇叶和圆柱体组成,⽽每个扇叶均由螺旋曲⾯构成,这是本章实例的关键所在。
⽣成螺旋曲⾯后,所有其他特征都可以顺利完成。
4.1作图步骤(1) 在桌⾯上双击SolidWorks 2014图标,进⼊软件界⾯。
单击【标准】⼯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件】对话框中单击【零件】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作环境。
(2) 在位于屏幕左侧的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前视】(基准⾯),单击【草图】⼯具栏中的【草图绘制】按钮,在前视基准⾯上打开⼀张草图。
单击【草图】⼯具栏中的【圆】按钮,以坐标原点为圆⼼画⼀个圆。
单击【智能尺⼨】按钮,标注尺⼨ 20,如图所⽰。
单击【关闭对话框】按钮,关闭【尺⼨】属性管理器。
(3) 单击【曲线】⼯具栏中的【螺旋线/涡状线】按钮,在【螺旋线/涡状线】属性管理器中的【定义⽅式】选项组中的【类型】下拉列表框内选择【⾼度和圈数】选项。
单击【标准视图】⼯具栏中的【等轴测】按钮,将视图转变为等轴测显⽰。
在【参数】选项组中的【⾼度】微调框内输⼊“30.00mm”,在【圈数】微调框内输⼊“0.8”,在【起始⾓度】微调框内输⼊“0.00deg”,确认选中了【反向】复选框和【逆时针】单选按钮,如图2.3所⽰,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2.4所⽰。
(4)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前视】(基准⾯),单击【草图】⼯具栏中的【草图绘制】按钮,在前视基准⾯上打开⼀张草图。
单击【标准视图】⼯具栏中的【前视】按钮,将视图转正。
单击【草图】⼯具栏中的【圆】按钮,以坐标原点为圆⼼画⼀个圆。
单击【智能尺⼨】按钮,标注尺⼨ 6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bf0ce97c240c844768eaee1c.png)
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学生:朋专业:14级机械工程学号:24指导教师:念聪日期:20 16 年12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3)一.设计原始数据 (3)二.设计方案提示 (4)三.设计任务 (4)四:注意事项 (5)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5)一、摆头机构: (6)二、传动机构 (7)第三章:机构的设计 (8)一、四杆机构的设计 (9)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1)三、传动机构的设计 (15)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一、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二、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21)第五章:方案的确定 (23)一、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 (23)二、机构简图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第一章:要求和任务一.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表: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ψ=85°,急回系数K=1.015。
二.设计方案提示: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做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
机架可取80—90mm。
三.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用A4纸,封面用标准格式)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四: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阅、摘录的资料。
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风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风扇](https://img.taocdn.com/s3/m/30e9cd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风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风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风扇的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风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首先,介绍风扇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电机、支架等部件。
然后,讲解风扇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机的运行原理、风扇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等。
最后,教授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工具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风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风扇设计的实际案例,学生分析并总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再次,采用实验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扇,加深对风扇结构和设计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供学生参考。
其次,参考书《风扇设计与制作》提供更深入的风扇设计知识。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风扇工作原理的视频和设计软件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制作套件和测量工具,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和测试风扇。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平时表现评估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
作业评估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考试评估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测试学生对风扇设计和机械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b483825f0740be1e650e9ae5.png)
目录1. 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析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 原始数据1.3.2 设计要求1.4 设计任务2.执行机构的设计3.减速机构的设计4.方案的确定4.1 原动机的选择4.2 传动方案确定4.3 有关参数及相关计算4.3.1 相关计算4.3.2 传动构建的尺寸确定5.尺寸与运动综合5.1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5.2 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即最小传动角5.2.1 曲柄存在的条件5.2.2 最小传动角的验算6.系统总图1.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的变换达到送分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摇头工作,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1)风扇需要按照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2)风扇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齿轮系机构。
此外,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改变风扇的送风区域时,在急回系数K=1.025,摆动角 ψ=95°的要求下,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稳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原始数据风扇直径为Φ300mm ,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T=10s 。
电扇的摆动角ψ=95°,急回系数K=1.025。
1.3.2 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按给定的急回系数和摆动角左右摆动,以实现一个动作下叶片和摆头的动作同时完成。
1.4 设计任务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体方案。
2.画机构运动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解析法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5.提出调节摆角的结构方案,并计算分析。
6.学生科=可进一步完成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
2.执行机构的设计相当于一个四杆连杆机构,ABCD ,机架CD ,连杆架AB 为原动件,机构ABCD 变成双摇杆机构,AD 的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摇头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设计者:
学号:
院系:
班级:
时间:
目录
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八.三个方案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
一.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
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我选择方案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
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
机架可取80~90 mm。
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四.功能分解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应设计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完成风扇摇头或不摇头的吹风过程,所以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仰俯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
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旋钮)。
五、机构的选用
1、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
为完成风扇的左右摆动的吹风过程,
采用弧形的轨道装置,轨道中间用一个半圆的滚轮,它结构简
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实现风扇平稳的摇头,并且可以根
据轨道的弧长控制风扇摇头的角度。
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用外
置手动按钮。
2、减速机构与离合器的选用
电动机传过来的动力,由于功率大,转轴运转速度快,在两对齿轮的减速下传给摇头机构。
离合器的选用是为了在不想风扇摇头时,扇头的摆动能够停止,所以当拉杆被提起时,两个齿轮被提起,与轴上的轮齿分开,电动机的动力就传不到摇头机构处。
3、摇头机构的选用
经减速齿轮传的动力,传递给轴上的半圆滚轮,半圆滚轮在弧形轨道内周期性的运动,实现了扇头的左右摆动。
4、外置的手动旋钮控制扇头的上下俯仰
在如图所示的圆孔中,安装一个外置手动的螺钉旋钮,当扇头控制好在什么角度后,旋紧螺钉,达到了风扇上下俯仰的目的。
六、机构的组合设计与说明
据上面功能机构的分析我选用以上各机构的组合来实现电风扇的减速、摇头、俯仰。
以下是风扇从两个角度看的立体图和一张简单的平面图
经过电动机的运转,所有动力都来源于电动机,在经过电动机轴上的齿和减速齿轮啮合,减速齿轮又将动力传给下一级齿轮,带动半圆形滚轮开始做圆周转动,半圆形滚轮在上下两轨道之间周期性接触,从而带动电风扇机头左右摇摆。
为了保证半圆滚轮能与弧形轨道接触适中,上轨道的上面和下轨道的下面都置有带弹簧的销轴,使半圆滚轮与两块轨道间有合适的压力,从而滚轮能在轨道内运动并带动扇头左右摇摆。
当要停止风扇摇头时,减速齿轮被拉杆提起时,电动机轴的动力就无法传动到其它地方,从而电风扇停止摇头动作。
外置手调俯仰角按钮置于风扇立柱与扇头相接处,手动增大扇头的俯角与仰角。
八、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
此方案的特点是它采用两对普通的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就实现了减速作用,圆柱直齿轮易于制造,有确定的传动比等优点。
其次,采用滑销离合器实现是否摇头控制,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又实惠,还有制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
而且圆弧轨道的制造也很容易。
缺点:电风扇的俯仰运动要靠手动来调节,在此我采用的是外置手调俯仰角的旋钮。
此外如果风扇的摆角需要很大的时,所需的圆弧轨道长,所需的空间大。
根据速比系数K 计算极位角θ。
由式知
1
1_180+°=K K θ,其中K = 1.025 (2)选择合适的轮齿数。
由齿轮传动比i 12=w 1/w 2=z 2/z 1求得齿数,最终要达到将1450r/min 的转数降至6r/min 的转数的目的。
九、方案比较与择优
图 - 1-1
如上图1-1所示的方案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它只采用一对锥齿轮机构就实现了改变和减速作用。
采用锥齿轮机构可以使扇头结构紧凑,
有确定的传动比等优点。
其次,采用滑销离合器实现是否摇头控制,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又实惠,还有制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
同时,采用双摇杆机构实现扇头的左右摆动,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转动。
制作起来经济且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便于制造。
缺点:不能实现自动上下俯仰运动。
图-1-2
如图1-2:仰俯运动机构:同步电动机带动曲柄旋转,曲柄拉动风扇电机座所在的摇杆做上下15°的仰俯运动。
为了使同步电机能够轻松地带动风扇的机头做上下仰俯运动,减小电机磨损和能量的消耗,在设计时应使风扇机头的重心落在摇杆与机架相连的铰链处。
同时使用胶状固体润滑剂,减小噪音,减小零件磨损,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开关控制同步电机的运动即可实现打开或关闭仰俯运动。
左右摇头机构:风扇主电动机的轴后部是蜗杆,通过蜗杆带动偏心轮运转,从而拉动摇杆,实现电风扇的左右摇头运动。
此方案实现了电风扇的自动左右摆头和上下摆头的要求,同时电风扇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可靠。
在日常使用中只要偶尔在运动部位加注胶状固体润滑剂就可以长期可靠运行,噪音很低,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电风扇一样。
综上:选用如图1-2的方案为我的方案。
十、设计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回望这短暂的几天时间学习,自己学到了不少。
在真正开始设计这个电风扇摇头装置之前,自己也曾经有过很多想法和方案,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
在这么多方案中选择一种较好的,确实要考虑很多东西。
平时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还是有限,在抉择中有点头大。
但是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以及确定了本次设计的方案。
当然此次设计还有很多不足和需待改进的地方。
这次课程设计,是第一次将本学期《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中某一具体实例中,另外对于机械设计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这次课程设计,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逐渐做出雏形,然后进一步改进。
虽然总共仅用了几天的时间,但在这整个设计过程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长,在理论中分析探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灵活地掌握好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得心应手,
才能真正将理论用于实践,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分析思考、查找资料、再分析思考、讨论、确定初步方案、改进和确定最终方案。
“书上得来终觉浅,需知事事要躬行”。
书本的知识不可能面面具到,而又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慎不断遗失,使我的知识结构十分不完整。
于是系统地进行实践操作对完善知识体系有莫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在具体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事先没预测到的困惑,这成为我完成设计的一大障碍,但最终还是通过求教和自己摸索中解决了。
从这些过程中我又锻炼了自己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后这样的实践学习的课程,学校要多加开设。
从中我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更好的指导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