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教案图文稿
2024年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
2024年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课标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压强”,具体内容包括:11.1节压强的定义及公式、11.2节压强的单位及换算、11.3节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11.4节压强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压强的计算。
2. 了解压强的单位及换算,能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
3. 掌握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分析实际问题中压强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尺子、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压强计测量不同物体(如书、砖块等)对桌面的压强,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讲解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3)讲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计算题目:给出物体质量、接触面积等,求压强。
(2)分析题目:给出压强大小,要求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等。
(2)计算题:给出物体质量、接触面积等,求压强。
(3)分析题:分析实际生活中压强的应用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例题解答步骤及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出的物体质量、接触面积,计算压强。
(2)分析题:分析实际生活中压强的应用,说明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对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轮胎、建筑物的结构等。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压强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压强背景《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一个基础。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案例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在本节课开始用简单的小游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展示一枚鸡蛋,问学生如果把鸡蛋握在手心,手均匀用力捏鸡蛋,能否把鸡蛋捏碎,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捏不碎。
一位女生上前面来亲自试试能否捏碎,她用了很大的力也没能把鸡蛋捏碎。
男生们觉得这个女生根本没用力捏鸡蛋,所以鸡蛋没碎。
一位力气大的男生说,我去试试,鸡蛋不碎都不可能,结果他来到前面也没能把鸡蛋捏碎。
这个结果很出乎学生的意料。
教师提问,谁有其他办法使鸡蛋碎了?学生说了生活中最常用的办法。
教师又提出问题,一只手同时握两个鸡蛋,均匀用力,鸡蛋会不会碎呢?很多学生说,一个都捏不碎,两个就更不可能捏碎了。
刚才试验的女生再次到前面捏鸡蛋,结果鸡蛋碎了,她说她用的力没有第一次大呢,鸡蛋却碎了,太不可思议了。
试验结果出乎多数学生意料。
教师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2、自主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展示图片: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三、啄木鸟的嘴很尖;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学生亲自体会,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的感觉分别怎么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交流得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形状、材料、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关于压强教案_1
关于压强教案关于压强教案1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二、大气压强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板书:一、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三.大气压强的值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
板书: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2024年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2024年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压强》。
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液体压强计、压力计、尺子、砝码。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装满水的气球,让学生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发生形变?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和液体压强计,让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变化,验证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4.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压强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2)应用题: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的现象。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能否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物理《压强》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一些有关压强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压强的概念,能准确区分压强与压力。
2. 学会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演示仪,PPT课件。
2. 学具:直尺、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用力按图钉、坐在不同形状的椅子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介绍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鞋底的面积为0.02平方米,他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
② 某学生坐在课椅上,臀部与椅子的接触面积为0.1平方米,他对椅子的压力为500N。
① 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时,穿上较宽大的鞋子会感觉更舒适?② 为什么在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针头要做得细长?2. 答案:(1)① 压强 = 压力÷ 受力面积= 500N ÷ 0.02平方米 = 25000帕斯卡。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应用。
重点讲解压强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尺子、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作用下的现象,引出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
(2)比较不同形状物体在相同压力下的压强。
3.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换算。
(3)压强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压强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变化,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
2. 压强的应用实例。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重物在水平桌面上的压强。
(2)解释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要穿雪地靴。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材料的压强特性。
(2)探讨压强与摩擦力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压强的概念理解2. 压强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过程4. 压强的实际应用5.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关系,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评 价 要 实验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问题分析
点
能力
流体压强。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有广
泛的作用。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相关的现象较为熟悉,但对其中的道理
却不十分理解。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概括
归纳能力的培养。本单元学习由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及流
体压强四个专题组成,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活动、理论
评 价 要 实验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问题分析
点
能力
专题二 液体压强 所需课
课内共用 2 个课时。每周 3 个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 特点。2、会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3、通过探究 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养成尊重客观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4、 通过了解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 和社会的意识。
分析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知道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
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
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解释。知识与社会生活实Fra bibliotek紧密的结合,是教材
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力求学生掌握解决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日常生活
中的一些现象。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来看,教材还注意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方
式,突出了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地位。本章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学生 的探究得出结论的。如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液体压强的 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教材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的演示实 验、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 的过程,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打好基础。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3、分别计算出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 P1= P2= 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为,其物理意义为:. P1 P2(“>””<”或“=”),因此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结合计算完成以下问题:F 的单位,S 的单位,压强的国际单位,这个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是,简称,符号。推导公式:F= S= . (本环节设计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类比速度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顺向迁移,为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做好铺垫)
使路面严重损坏。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 面损坏的原因。 5、运用你的物理知识帮助考古学家解决问题:考古学家在一次考 古活动中发现一古代两足恐龙站立时留下的脚印,测得脚印的面 积为4dm2;为了知道它的质量‘考古学家模拟当时的环境,发现该 脚印同一重为200N 的小鹿站立时留下的足印深度差不多,小鹿的每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10 cm2,怎么知道该恐龙的质量 大约是多少kg? (达标测试由易到难,让所有组内成员学有所获,5 个题目考察了本节的所有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巩固与自评) 【学后反思】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压强这一物理量,通过探究与学习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也还有一些疑惑与问题,让学生通过学后 反思及时弥补)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亲身感受,初步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于学生提出科学的假设) 实验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思考怎样利用小桌、钩码、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独立思考并小组内交流,制定实验方案。完成下 面几个问题 1、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本活动以分组实验的形式展开,教学案设计让学生明确了观察什么,实验方法是什么,避免了实验室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 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流程图
1、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 结得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 小的简单方法—— 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 力来表示。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 习压强的相关知识,并在书 上做好适当的笔记。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观察视频,获取增大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
总结
板书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部分 同学呈现。 巩固知识。
导入新课
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呈现的 情景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亲自动手体验、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 归纳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 与重力的区别。在课本上做 好适当的笔记。 通过观察、探究与亲身 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 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巩固练习 课外延伸
通过典型练习反馈学生对本 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 布置课后练习。
做巩固练习。 课后完成练习。
教学流程图
导入 图片 初步感知
压力的概念 2.生活实例
1.提问 2. 已有知识 3.视频
已有知识 解惑
实验(影响 因素)
1. 2. 3. 4.
学生参与,讨论 控制变量法 结论 难点
下定义
1. 类比法 2. 比值定义法 3. 重点
应用
总结
新课教学
课件和视频
1、积极思考、讨论教师所提 出的相关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体 验、积极猜想、主动参与实 验、认真完成一系列的实验 探究过程,并观察现象,得 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性。
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 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 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 力。 3、巡堂指导,对学生存在的 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和 纠正。并引导他们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适当的引导起到教室引 导者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 生。 三、压强概念的建立 1、设疑:怎样方便地比较压 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 2、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 (与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 慢?——速度)及“比值定 义法”等得出压强的概念, 并学习与压强相关的一些重 点知识。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 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通过压强的物理意义,启 发学生,使他们明白生活中 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 小压强的原因。 2、播放视频,让学生认真观 察,从视频中获取一些生活 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利用压强的计算 公式,通过适当地交流与讨 论归纳总结得出增大与减小 压强的相关方法。 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 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 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 问题的方法?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 学生自主总结。
16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PPT课件
摘要: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 面损坏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16
小结
1. 压力的定义、方向. 2.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 受力面积成反比. 3. 压强的公式 4. 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17
结束语
conclusion
概述: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有良好的
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己聪明好学,因此语文学得很
好,数学也学得很出色。他16岁时参加了巴黎数学
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并发表了一篇有关
于圆锥曲线的出色论文,这篇论文使年轻的帕斯卡
名声大振,使他正式踏进了法国学术界的大门,取
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对流体静
深度(深或浅)
1
浅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深
受 力 面 积 小桌陷入沙石的 (较大或较小) 深度(深或浅)
较小
初中物理压强规律图解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压强规律图解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运用压强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影响压强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压强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压力计、海绵、不同形状的物体等。
2. 教学图示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强问题,如行走时的压力、车辆行驶时的压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二、探究压强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将一个物体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对海绵产生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解释压强的概念。
三、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现象。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讨论。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四、压强规律图解(10分钟)1. 教师展示压强规律图解,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图解中的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学习如何根据图解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运用压强规律图解进行解答。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与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解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压强的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压强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参与实验和讨论,表现出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压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4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内容是在前面力的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时需用到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重力、密度,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等重要知识。
所以,本章知识也是初中力学知识的延续和综合,学习这些知识对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知识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少,所以应加强实验,如探究液体的压强,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题划分三个专题:认识压强的概念;探究液体压强及大气压强的特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单位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掌握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难点:对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应用;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和理解;大气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小组完成一份“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报告单、一份“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利用身边常见废旧物品,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挖掘身边资源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单位、,知道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压强公式2、探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公式应用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4、知道大气压强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及大气压强的特点6、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压力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1(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二)教具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银、汽水瓶、皮碗、米尺、啤酒瓶。
学生用:皮碗(每二位学生一对)。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11—1。
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
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2.学生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师板书这句话)。
4.讲述: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通过实验直接呈现,让学生直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给学生产生对压强的直接的感受,及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讨论法: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观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四、强化方法:
介绍公式后,通过在课中强化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时,本着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力;通过准备教具,亲历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时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提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
(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
1.大家都知道,在雪地里行走,脚很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的脚不但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这是为什么
2.同学们观察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3.
4.请大家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没三角板的用铅笔代替,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感受有什么不同,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感受压力的效果:
实验探究 1:让学生拿出一只削好的铅笔,请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和食指轻轻地夹着铅笔的两头,感受一下,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呢?
(1)压力:
请画出在下面四种情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以放在桌上的物理课本为例。
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2)、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选用器材:毛巾一块,木盒一个,一串钥匙。
(设计意图: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分别放在软毛巾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把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同一个木盒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
参照课本实验。
(a)把单个木盒平放在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b)把钥匙串叠加软毛巾上面的木盒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c)把单个木盒竖放到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
“N/m2”,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
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知识链接: 〔帕斯卡是法国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16岁时就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
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为了纪念帕斯卡,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50t 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1.5m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 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 。
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坦克的质量m =5.0×104kg ,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S 1=
1.5m 2,
图钉所受压力F 2=20N ,图钉的面积S 2=0.05mm 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 1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 2,并比较其大
小。
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 1=G =mg =5.0×104kg ×9.8N/kg =4.9×
105N 。
坦克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的面积:S 1′=2S 1=2×1.5m 2=3m 2.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 1== = ≈1.63×105Pa 。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 2′=F 2=20N 。
墙的受力面积:S 2=0.05mm 2=5×10-8m 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 2= = =4×108 Pa 。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 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 = 进行计算。
3.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253109.4m
N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课堂小结】
一、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单位:Pa。
二、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3.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做得很宽
(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布置作业】
同学们下去把课本后面的五道题做好,交给学习委员,下午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