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总结及体会
庐山实习报告总结及体会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认识庐山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剖面特征及其成因,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认识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及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铁锹、测绳、样品采集袋、野外记录本、铅笔指导老师:XX教授一、实习总结在这次庐山实习中,我们通过对庐山的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庐山的自然地理特征。
实习期间,我们遵循指导老师的安排,沿着预设的实习路线,认真观察、记录,积极探讨,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1. 地质概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庐山地区的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观察了褶皱及断层构造地貌,如向斜谷、背斜山、次成谷、次成山、断层崖、垭口、单面山等。
这些地质现象使我们对庐山的地质演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2. 土壤类型与分布:我们观察了庐山地区的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沼泽土等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并了解了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3. 植被类型与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识别了庐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了解了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方法,并探讨了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
这些知识将对我们今后从事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实践技能与团队协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地质锤、铁锹等工具,掌握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分工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土壤、植被等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实践能力:实地实习使我们亲身体验了野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庐山综合地理实习报告学院:XXX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一、实习目的加深同学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将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提升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的野外探查和考究的技能。
增强同学身体素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领略自然力量的奥妙。
二、实习路线第一天(2012年9月16日):牯岭—月照松林—庐山会议旧址;第二天(2012年9月17日):牯岭—毛泽东博物馆—芦林湖—芦林大坝—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大天池—龙首崖—白居易故居—花径;第三天(2012年9月18日):牯岭—王家坡—小天池;第四天(2012年9月19日):牯岭—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第五天(2012年9月20日):牯岭—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
三、实习地点简易介绍庐山位于九江县以南,鄱阳湖以西。
它是世界级名山。
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临鄱阳湖,北靠滔滔长江。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
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米。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
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位于亚热带地区。
庐山具有独特的冰山遗址,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鄱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川期时由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四、实习内容(一)庐山地貌实习部分报告地貌学习主要集中在芦林湖,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龙首崖,王家坡,含鄱口,五老峰,飞来石,锦绣谷等地。
庐山的地貌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
1、构造地貌庐山一共经历了三次构造运动从而形成了三个壮阔的景观,这三个壮阔的景观正好是三次构造运动的裂点。
第一个是在芦林大坝。
河流从鄱阳湖开始溯源侵蚀,到芦林大坝终止。
第二个是在电站大坝。
同样河流从鄱阳湖开始溯源侵蚀,到电站大坝终止。
庐山实习报告3篇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庐山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我在庐山旅游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主要负责参与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习期间,我全面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学习了景区管理和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1. 景区管理:我参与协助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接待游客、引导游客、维护景区秩序等。
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如何解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2. 服务工作:我在旅游景区的各个岗位轮岗,包括餐饮服务、导游服务、景区巡查等。
在餐饮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解决顾客的问题和投诉。
在导游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作和管理,还学习了与人沟通和提供服务的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情况和矛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认识到旅游景区对员工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期间,我发现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员工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其次,景区的设施维护和管理需要加强,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到位,需要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总结通过庐山实习,我对旅游景区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庐山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实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各种能力。
首先,这次实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机会。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各种任务和项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其次,我通过实践来应用和巩固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庐山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庐山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类型、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
二、庐山地貌类型庐山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构造地貌:庐山地处长江中下游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
庐山地区构造地貌以断块山、褶皱山和侵蚀山为主。
(1)断块山:庐山北部为断块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山势陡峭,坡度较大。
(2)褶皱山:庐山南部为褶皱山,山体主要由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山势起伏较大,地貌形态多样。
(3)侵蚀山:庐山中部为侵蚀山,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山势较为平缓,峰林、峡谷等地貌形态明显。
2. 流水地貌:庐山地区河流众多,流水地貌类型丰富。
(1)峡谷:庐山地区峡谷地貌以石门涧、三叠泉为代表,峡谷两岸山势险峻,河流深切。
(2)瀑布:庐山地区瀑布地貌以庐山瀑布群为代表,瀑布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3)河漫滩:庐山地区河流在山前地带形成河漫滩,河漫滩上植被茂盛。
3. 土壤类型:庐山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红壤、黄壤、棕壤等。
(1)红壤:分布在庐山北部和东部,土壤质地黏重,肥力较低。
(2)黄壤:分布在庐山南部和西部,土壤质地较红壤松散,肥力较高。
(3)棕壤:分布在庐山中部和东部,土壤质地黏重,肥力中等。
4. 植被分布:庐山地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等。
(1)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庐山低海拔地区,树种以樟、楠、栲为主。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庐山中海拔地区,树种以栎、槭、桦为主。
(3)针叶林:分布在庐山高海拔地区,树种以松、杉、柏为主。
(4)草甸:分布在庐山山顶和山谷地带,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庐山地貌实习,我们对庐山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主要收获如下:1. 了解了庐山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庐山实习报告自我总结
一、实习背景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在庐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庐山,这座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山水名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
在这里,我有幸参与了生态保护、旅游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实习工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主要负责协助监测庐山森林资源的状况,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旅游管理在旅游管理方面,我主要参与了庐山景区的导游工作,协助管理景区内的游客秩序,以及处理突发事件。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旅游行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学习了如何与游客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景区的营销策划活动,对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文化传承庐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名山,更是一座文化名山。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庐山的文化遗址,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
此外,我还参与了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践技能。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了解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在旅游管理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文化传承方面,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2. 思想认识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底蕴。
这些认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会了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庐山实习报告5篇
2024年庐山实习报告5篇庐山实习报告篇1(约4220字)1、实习时间:8月1日至8月8日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一)垂直地带性土壤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
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当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3日期: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土坑编号:00-3土坑类型:对照剖面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冲积物+砂岩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排灌情况: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值AoAhB1B2B3Bc0-77-4141-7070-9191-140>1405YR4/25YR5/47。
庐山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背景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也是地质科学研究和实习的重要基地。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我们于2023年在庐山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 提高野外地质调查和观察的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了解庐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矿物资源等。
三、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观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庐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观测。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并实地考察了庐山地区的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
2. 地层分布研究我们重点研究了庐山地区的地层分布情况。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庐山地区的地层序列,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地层特征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
3. 矿物资源调查庐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实习期间,我们对庐山地区的矿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常见的矿物,并实地考察了庐山地区的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的分布情况。
4. 地质灾害防治庐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庐山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地质调查和观察的技能。
2.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了解庐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矿物资源等,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庐山风景区。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增进对旅游管理和服务行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参与庐山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包括景区巡查、客户接待、票务管理等;2. 参与庐山风景区的宣传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对庐山的认知和了解;3. 参与庐山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了解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4. 参与庐山风景区的服务质量评估和改善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三、实习收获。
1.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旅游管理和服务行业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2. 了解了庐山风景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 通过参与宣传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对庐山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了对庐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4. 通过参与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5. 通过参与服务质量评估和改善工作,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导向意识。
四、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旅游管理和服务行业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行业的决心。
庐山风景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将珍惜这次实习机会,将所学所得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为旅游管理和服务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
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8日2、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夺情况。
3、实习路线: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
8月5日上午: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
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地貌实习。
8月7日:三叠泉;地貌实习。
一、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
山体内的褶皱。
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
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造地貌类型: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四列。
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一)、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1、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进行地貌实习。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
2、青莲寺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4、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进行地貌实习。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庐山风景区。
一、实习内容。
在庐山风景区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导游进行游客接待和解说工作。
我参与了庐山风景区的导游培训课程,学习了庐山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相关知识,为接待游客和进行解说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庐山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巡视、维护景区秩序、协助处理游客投诉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景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游客投诉。
二、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庐山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接待游客和进行解说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大有裨益。
同时,通过参与庐山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我也学到了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处理游客投诉和维护景区秩序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保持秩序。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庐山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接待游客和进行解说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大有裨益。
同时,通过参与庐山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我也学到了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处理游客投诉和维护景区秩序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保持秩序。
四、实习感想。
庐山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庐山的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庐山的美丽风景,还体会到了庐山人民的热情好客。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
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希望能够在旅游行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更多的人带去快乐和美好。
庐山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习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支优秀的学生团队前往庐山进行毕业实习。
庐山,这座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山水名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我们实习的理想之地。
二、实习目的本次庐山毕业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庐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增强学生对庐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2. 提高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4.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查阅资料、制定实习计划、联系实习单位等。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团队建设活动,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2. 实习期间(1)实地考察在庐山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馆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庐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实践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庐山植被调查、庐山地质考察、庐山文化研究等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使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对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通过总结,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实习成果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们对庐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
2. 能力提升实习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心灵成长在庐山实习期间,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心。
庐山实习报告总结及体会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于20XX年8月1日至8月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江西省庐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庐山,这座位于江西省北部的名山,以其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
此次实习,我们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地貌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庐山的五老峰、好汉坡、石门涧、三叠泉等著名景点,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观察庐山北部五岭四谷的地形特征,探究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
2. 土壤考察在土壤考察方面,我们挖取了土壤剖面,观察土壤的分层结构,了解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和性质。
通过土壤分析,我们掌握了土壤分类、土壤肥力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3. 植被考察在植被考察方面,我们沿着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等路线,认识庐山的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通过样方调查,我们了解了庐山植被的生态学特征。
4. 水文考察在水文考察方面,我们学习了水质仪和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分析了庐山的水文特征。
我们还考察了庐山河流袭夺现象,了解了庐山河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5. 人文考察在人文考察方面,我们参观了庐山会址、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等历史悠久的景点,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实习体会1. 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如地貌学、土壤学、植被学、水文学等。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活动,需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这使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们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陡峭的山路、湿滑的地面等。
【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我有幸踏上了这片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庐山,心中满是期待与憧憬。
初入庐山,我被它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古老传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绿意盎然的树林间,我仿佛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唱。
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力量。
在实习的日子里,我有幸参观了庐山植物园,那里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它们在风雨中顽强生长,宛如生命的奇迹。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在庐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的痕迹。
参观庐山博物馆,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兴衰更迭。
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沉淀的历史,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
在攀爬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当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时,那种相互扶持、携手前行的力量,让我感动不已。
庐山的夜晚,是那样的宁静与祥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间的小径被照亮,星星点点,宛如仙境。
在这样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山巅,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实习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庐山的美景和人文底蕴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智慧。
此次庐山实习,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人生经验。
我将这段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底,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
“庐山之美,美在山水之间,美在历史长河。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以庐山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有幸在庐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
二、实习目标。
1. 了解庐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 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参与庐山生态旅游项目,了解旅游业的运作和管理。
三、实习过程。
1. 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了解。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参观了庐山的自然风景和生态系统,包括山脉、湖泊、瀑布等。
通过导游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我对庐山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庐山的环境保护培训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
通过学习,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学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
3. 庐山生态旅游项目的参与。
我有幸参与了庐山的生态旅游项目,包括山地徒步、野外观鸟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亲身体验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也了解了旅游业的运作和管理。
通过与导游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我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
通过庐山的实习,我不仅了解了庐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还学习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参与了生态旅游项目。
这次实习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更加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对旅游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实习总结。
庐山的实习经历是我宝贵的财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保护庐山的自然环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庐山红色文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庐山,这座位于江西省北部的名山,不仅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备受瞩目。
在这次实习中,我有幸来到庐山,深入了解了庐山的红色文化,并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庐山红色文化概述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它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科学名山,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胜地。
在革命战争年代,庐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的烽火历程。
2. 庐山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庐山会议旧址、白鹿洞书院、康王谷等红色教育基地。
这些地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3. 庐山红色文化调研通过实地调研,我了解到庐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利用情况。
庐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革命遗址、红色遗迹、革命历史人物故居等。
这些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庐山红色文化宣传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庐山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
通过撰写红色故事、制作宣传资料、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方式,向游客和群众传播庐山红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习体会1. 深刻认识到庐山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庐山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
庐山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2. 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庐山红色文化,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激发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3. 提高了红色文化宣传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庐山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锻炼了我的写作、策划、组织等能力。
这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建议1. 加强庐山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庐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加强保护和利用。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在暑假期间选择在庐山进行实习,既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又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实习内容。
在庐山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庐山风景区的管理工作。
具体包括,参与制定庐山旅游规划、负责游客接待与引导、参与保护庐山生态环境等。
通过这些实习内容,我深入了解了庐山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三、实习收获。
在庐山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沟通和接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最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心得。
庐山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践,我不仅了解了旅游业的运作机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庐山的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和不断学习,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五、实习建议。
针对庐山实习的经验,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应该加强对实习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应该加强对庐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六、总结。
庐山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庐山风景区。
实习单位,庐山管理处。
一、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暑假期间到庐山风景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工作体验,加深对旅游管理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参与景区导览工作,我在实习期间担任了导览员的工作,负责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景区介绍和导览服务。
通过与游客的互动,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准确地介绍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
2. 协助景区管理工作,我还参与了景区管理工作,包括景区安全巡视、游客秩序维护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学习旅游项目策划与推广,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庐山风景区的旅游项目策划与推广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制定旅游产品方案,并通过网络、宣传册等途径进行推广。
三、实习收获。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旅游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了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
最重要的是,我对庐山风景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实习感想。
庐山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增加了对旅游管理行业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深刻感受到了实习带来的成长和收获,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未来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决心。
感谢庐山管理处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2篇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 (2)庐山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2篇(一)庐山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庐山旅游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一、实习单位概况庐山旅游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主要提供庐山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庐山景区门票销售、导游服务、旅行社组团等。
公司坐落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当地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公司之一。
二、实习目标和任务在庐山旅游公司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庐山景区门票销售:负责接待游客,了解其需求并推荐适合的门票产品。
与游客沟通,解答其提问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2. 导游服务:协助导游工作,帮助游客安排行程、提供景点讲解和相关信息,保证游客的旅行顺利进行。
3. 旅行社组团:参与旅行社组团工作,与旅行社合作,为团队游客提供全程服务,包括线路规划、酒店预订、导游安排等。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旅游服务领域的知识,包括庐山景区的历史文化、景点特色和旅游产品的销售技巧等。
通过与导游的合作,我也对旅游导游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与游客的交流中,我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并能够清晰地传达相关信息和建议。
这不仅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还培养了我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在旅行社组团工作中,我和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团队的旅行顺利进行。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庐山旅游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我学到了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销售旅游产品,以及如何协助导游和组织旅行社团队。
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旅游服务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和挑战。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庐山实习地质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地质公园。
2023年8月,我们一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庐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认识庐山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与岩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庐山地区的地层与岩石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庐山地层主要为元古宙至中生代的沉积岩,其中以早元古代的星子岩群最为典型。
这些岩石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和变质岩组成,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 地质构造庐山地质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
实习中,我们观察了庐山地区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了解了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
3. 地貌特征庐山地貌类型多样,包括断块山、丘陵、峡谷、盆地等。
实习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庐山地区的断块山地貌,如五老峰、汉阳峰等。
这些断块山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4. 植被与土壤庐山植被丰富,垂直分布明显。
实习中,我们观察了庐山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如针叶林、阔叶林等,并了解了它们与土壤的关系。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地层、构造、地貌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罗盘、地质锤、测绳等工具进行实地观测,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激发了科研兴趣庐山丰富的地质资源激发了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庐山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地质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庐山实习报告实践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实践报告一、实习单位我在实习期间,进入了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庐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进行实习。
庐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山岳胜地之一、作为管理委员会的一员,我有机会参与和了解庐山的保护、管理和推广工作。
二、实习内容1.保护工作在实习的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庐山的保护工作。
这包括了对庐山的自然环境进行巡视和监测,保护动植物物种的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
我还参与了庐山的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帮助受伤或遇险的动物恢复健康并重新返回自然环境。
2.管理工作3.推广工作庐山管理委员会也负责推广庐山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庐山的推广活动,包括组织和参与文化展览、宣传活动和旅游路线的制定等。
我学习了如何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来宣传庐山,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来庐山参观和交流。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庐山实习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庐山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需要我们的努力来保护和维护其生态系统。
我们不仅需要保护动植物物种,还需要保护水源、土壤和空气,以及整个自然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庐山的美丽和独特性能够持续下去。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管理和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庐山管理委员会需要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同时也需要向游客传达庐山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这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以及对庐山的深入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好的方式来管理和推广庐山。
最后,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这让我认识到在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和有效地沟通。
总之,庐山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从理论中走向实践,更深入地了解了保护、管理和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庐山实习报告本文是由***上传的: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XX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分述:庐山植物实习报告实习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沿途认识植物。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庐山植物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
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
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柏科。
③、马挂木:木兰科。
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松科。
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
⑧、大花金鸡菊:菊科。
⑨、胡桐树:胡桐科。
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
用途:材用。
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
用途:观赏。
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
用途:观赏及药用。
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
用途:材用及观赏。
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
用途:材用及观赏。
⑧、厚皮香:茶科。
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
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
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
二、庐山群落类型: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
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
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
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
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
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
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①、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
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
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
生活强度强。
②、草木样方:1米×1米。
第一层为野菊花(5%盖度,15厘米高度。
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生活型为营养型)。
优势种有野古草(覆盖度为60%,高度为30厘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苔草:(覆盖度为10%,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面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鳞毛蕨:(覆盖度为5%,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上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
层外植物有:鸡屎藤、苔藓、地衣、野葡萄、牯岭钩儿茶等。
建群种为:黄山松、幼苗多、生活度强,比较稳定,层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③、灌木样方:2米×2米。
第一层:细齿叶柃(覆盖度为20%,高度为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二层:中华腊瓣花:(高度米,2株,覆盖度为2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三层:满山红:(高度~米,1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四层:野蔷薇:(高度米~米,11株,覆盖度为1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五层:中华石楠:(覆盖度为5%,高度为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六层:苎麻:(高度米,7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
2、扁柏林——线状植被。
①、样地环境记录:回龙路1060米处,阴坡,坡度40度,地面枯枝落叶较厚。
②、灌木表:样方4米×4米,1个样方内5株,高度2米,实生,年龄5年,生活强度强,分布均匀。
③、扁柏林记录表:编号植物名称层次高度米胸径厘米枝下高米树冠幅度米实生或萌生生活型年龄物候期附注中名学名表1扁柏林单一扁柏林3030202实生高位芽30营养期④、层外植物记录表:壳状地衣、补生的,也有藤状植物。
(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
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
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
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
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
我们实习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个点。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
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
我们实习主要是到空军疗养院一带观察落叶阔林。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
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
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三、植被的分布规律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
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
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
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四、开发利用: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
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
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带来了许多困难。
“匡庐高起嶙峋,翠拥连峰倚断云”。
庐山的秀美,离不开她那丰茂的植被,那暮春悦人心目的新绿,盛夏如潮似梦的花云,金秋染尽层林的霜叶,严冬傲雪竞翠的青松。
—庐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庐山景色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爽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保护、加于开发。
庐山土壤实习报告1、实习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一)垂直地带性土壤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
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3日期:XX年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土坑编号:00-3土坑类型:对照剖面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冲积物+砂岩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排灌情况: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值AoAhB1B2B3Bc0-77-4141-7070-9191-140>1405YR4/25YR5// //8暗灰棕紫棕淡棕暗黄橙淡棕红中粘中重粘中粘轻粘中重粘团粒块状块状块状棱柱状润润潮润潮润潮潮松紧紧紧很紧很多多少无无多多少无无无无;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4日期:XX年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土坑编号:00-4土坑类型:对照剖面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坡积物指示动植物:纯柳杉林排灌情况: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o1Ao2AhABB1B2B3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值Ao1Ao2AhABB1B2B30-33-77-2323-3838-5353-71>///610YR5 //6暗棕棕淡棕黄棕淡黄棕较粘较中粘较中粘中粘重粘团粒小团块小团块小团块团块湿潮潮潮潮潮湿松松松松紧多多多多多很多多多多多无无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