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语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11)(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11)(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一、基础知识(24分)1.(8分)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没透着作者的情感,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凝望宗璞笔下的紫籐萝,开得是那样盛。

像迸.溅的水花,在和阳光互相挑dòu,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它们在努力告诉我们:生命可以如此绚丽多彩。

朋友们,走进大自然吧,在山川溪泉中听____(回荡回响)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迸dòu(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横线上。

2.(8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爱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美德。

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反响热烈。

“李焕英”这一词条因此多次冲上微博热搜。

为了培养同学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

学校将组织开展“孝心伴我行”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我来写](1)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简洁。

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我来请](2)请你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给导演贾玲打电话。

邀请她于5月31日下午两点在学校一楼报告厅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

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我来议](3)我学习工作忙。

我钱赚得还太少。

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

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

你怎么看。

谈谈你的看法。

3.(8分)诗、文名句默写。

①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③不畏浮云遮望亂,(王安石《登飞来峰》)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⑥,惟解漫天作雪飞。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菜qí 轻jié 窜攒2.如果你是鲁迅童年的伙伴,看到他因为拔何首乌根弄坏泥墙而被父亲训斥,你想要帮他开脱,你会对他的父亲说些什么?(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人们的各种礼仪,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1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闺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帖子竹竿(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中“看书”不相同的一项是()A.礼仪B.朗诵C.睡觉D.作揖(3)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舍妹小儿光临敬辞:谦辞:(4)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2022高考上海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附古诗文详译)

2022高考上海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附古诗文详译)

2022高考上海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附古诗文详译)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

(5分)(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_。

(司马迁《屈原列传》)(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或《前赤壁赋》)(3)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考古诗文默写:首先,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背熟要求我们背诵的古诗文及文学常识;其次,认真审读题干及出处,特别理解性默写;最后,默写时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颠倒,不写错别字。

如本题中“虽、纵、苇、如、赋、常”等字要正确书写,“可也”不能少等。

评分说明: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都不得分。

)2.选择题。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D )(2分)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考语意连贯。

我们首先据提供的首尾语句及其余4句,可知这是一段有关“创新”的文字。

第一种方法,从选项看,第一空在③④中选,明显应选③,因为③跟语段开首句构成了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语段的最后一空是从①②中选,我们应选②,因为②中“及时深入地洞悉”是为了“提供……服务”。

确定了首尾句,那中间是①④还是④①呢?我们从“转瞬即逝”这词语可判断①应在④前,①④两句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D。

第二种方法,就从而①④两句构成因果关系看,①④两句后面应跟②,因为④句的“转瞬即逝”,所以我们要“及时…洞悉…”。

确定了①④②顺序,再看③就是阐述“创新”的外延,所以应放在“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后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概念。

所以我们应该选 D。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7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āi)粗糙(cāo)洗涤(dí)秉息敛声(bǐng)B.仲裁(cái)窒息(zhì)序幕(mù)抑扬顿挫(cuò)C.咆哮(páo)琐屑(xiè)曼延(màn)张目结舌(jiē)D.周济(jì)倔强(juè)瞻仰(zhān)烙绎不绝(luò)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ㅤㅤ人生路上,目的地_______重要,所谓实现目标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_______赶路途中的风景亦不可错过,有时不妨放缓脚步,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说不准能在欣赏到平日________的风景、捕捉到生活的美好细节之余,还能更利于________目标呢。

A.显然但漫不经心完成B.显然因熟视无睹达到C.固然但熟视无睹达到D.固然因漫不经心完成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ㅤㅤ在与自然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出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

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其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

A.“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

”这句话主干是“艺术根植土壤之上。

”B.“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

”用符号分析句子成分为: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

C.“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

”“早在三千多年前”和“就”都是状语。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

平遥县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线上学习自我评估题(卷)语文(九年级)(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学校制作了以“汲取力量,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文化展板,请你参与其中。

专题一书青春之朝气一、读•书1.青春逢盛世,奋进正当时。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从中选择一个四字词语,并用楷体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展板田字格内。

(2分)2.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九(1)班同学以此为精神追求制作了古诗文名句积累卡,以探求“青春”之精神,请你把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先贤态度诗句积累积极乐观(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坚信理想抱负总会实现;“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安慰兄弟,也在安慰自己。

借景抒怀(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含蓄表露心声;“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寓情于景,真切空灵;“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道尽英雄末路的悲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以“春蚕”“蜡烛”为比喻,写尽至死不渝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两句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互映衬,含蓄委婉又饱含深意,令人回味。

积累感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能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专题二思青春之激昂二、读•思(一)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含答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卷卷首寄语:同学们,一个充实的学期又结束了。

现在请打开你聪明的头脑,来采摘这些丰硕的果实吧!相信只要你细心,你一定会做得很出色。

加油!一、基础知识(30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福泽麻烦。

模仿。

美。

竞。

打菜凶梦。

挪弱拉助阵。

奇豆。

燕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缝(féng)。

模样(móyàng)。

了(liǎo)。

鸳鸯(yuānyāng)门缝(ménfèng)。

模型(móxíng)。

聊(liáo)。

莲蓬(lián péng)3.一字多解,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只填序号。

(4分)A.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B.用、耗费C.受伤D.形状像花朵的东西1)虽然战士们都挂花,但总算赢得了战斗。

(D)2)秋天,菊花傲然开放,芳香扑鼻。

(D)3)一朵朵浪花在欢快地舞蹈。

(D)4)我们要学会节省,不能随便乱花零用钱。

(B)4.按要求写句子(12分)1)一串美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缩句)2)枣核说他有办法,让大家不用担心。

(改转述句)3)只要把头发卷成紫菜卷的形状,就可以变成柔软的被子。

(用加点词造句)4)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照样子补充句子)XXX多才多艺,她还为他们表演了一段舞蹈。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有一条漂亮的红裙子。

(改为“一条漂亮的红裙子。

”)②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

(改为“我推测蜜蜂可能会找不到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运用(15分)1.古诗大盘点(4分)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②人间四月芳菲尽。

(《大林寺桃花》)③春来江水绿如蓝。

《孔子家语·卷一》含注解译文

《孔子家语·卷一》含注解译文

《孔子家语·卷一》含注解译文孔子家语.卷一相鲁第一【原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1]。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2],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

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3]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4],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5]。

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

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6],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注释】[1]中都: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

宰:一邑长官。

[2]椁:棺木有二重,里面称棺,外面称椁。

[3]定公:鲁国国君,名姬宋,定公是谥号。

[4]五土之性:旧注:"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

"坟衍指肥沃平旷的土地。

原隰指广平低湿之地。

[5]沟:挖沟。

合诸墓:表示同一墓域。

[6]大司寇:主管刑狱的官,为六卿之一。

【译文】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

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

死人装殓,棺木厚四寸、椁木厚五寸,依傍丘陵修墓,不建高大的坟,不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

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

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学校: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31分)1.看拼音,写词语。

(9分)书让我bǎo lǎn()了世界各地的fēnɡjǐnɡmínɡshènɡ(),lǐnɡlüè()了人世间的zhēn qínɡshíɡǎn(),wànɡquè()了生活中的fán suǒ()和各种xīn suān()。

书,lǐsuǒdānɡrán()地成了我心目中的wújiàzhībǎo()。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____”,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3分)(1)镜匣濑惰心旷神怡金碧辉煌()(2)触动杀菌完壁归赵浮想联翩()(3)噪声走廊政通人和众星供月()2.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汛.(xùn)期削.(xuē)弱强.(qiáng)逼B.任.(rèn)丘颓.(tuí)败便.(pián)宜C.龟.(jūn)裂允诺.(nuò)悄.(qiǎo)然(2)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A.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B.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C.鸡蛋里挑骨头——气急败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战士们想出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敌军。

B.鲁迅先生呕心沥血地从事文学创作,撰写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C.孩子们得意忘形地参加了“元旦”联欢活动,个个都开心极了。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到了开花的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2023年新高考语文I卷与II卷文言文注释详解

2023年新高考语文I卷与II卷文言文注释详解

2023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注释详解材料一:襄子围(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都表被动)于晋阳中(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

于,在),出围(解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赵襄子的家臣)为赏首(受赏者中功推第一的人)。

张孟谈(人名,赵襄子的家臣)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为什么)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国家危,社稷(指国家。

社,土地神)殆(殆,危险。

可以用对称法判断,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高傲轻慢,侮慢)之意者,唯(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礼(礼节),是以(因此)先(意动用法,以之为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善于;擅长)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有人)曰:仲尼不知(懂得)善赏矣。

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善赏者,百官不敢侵职(超越自己的职责侵犯他人职守),群臣不敢失礼。

上(君主在上)设(设置)其法,而下(臣子在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像这样),则(那么)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亲近密切)之泽(恩泽) , 操(掌握;控制)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之法,而犹(还)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失去惩罚原则)也(是…也…,判断句)。

为人臣者,乘(计量;计算,此指谋事)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仅仅)不骄侮,而(表转折,却)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垂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鲥(即孔鲋,孔子八世孙)曰:“韩子立法,其所以(…的原因)异夫子(特指孔子)之论者纷如(众多,纷繁复杂)也。

予(我)每(常常)探(探究)其意而校(查对;核计)其事,持久历远(经历久长),遏(阻止)奸劝(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相同)善,韩氏未必非(错误),孔氏未必得(合适,治当)也。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又到了临近中考的日子,迎考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每一位考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使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为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班级开展“美丽福建锦绣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我的福建,我的家园1. 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福建风光奇秀。

“山气日夕佳,①____”“高峰入云,②____”,山川胜景,美如画卷;“③____,④____”(陆游《游山西村》),村落深邃宁静,青山掩映,碧水环绕。

探访之余,顿生怀古之幽思。

八闽英才辈出。

朱熹弘扬儒学,以“⑤____,⑥____,仁在其中矣”为训,沉潜涵泳,著书立说,集理学大成,开程朱学派,成治学典范。

林觉民以民主革命者“算平生肝胆,⑦____”的赤诚,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从容就义,铸精神丰碑。

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潮平两岸阔,⑧____。

”时代东风吹拂,人生旅途充满期待。

我辈青年应学古人“东临碣石,⑨____”,登高瞩远,胸怀天下;当以鲲鹏“⑩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飞之姿,开拓进取,一起向未来。

【活动二】辽阔星空,放飞梦想2. 下面是小语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元旦京港①(ào)天宫对话”,将远隔千里的三地青年学子和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聚”在一起。

他们谈梦想、说奋斗、②(liáo)青春、话未来,( )一堂别开生面的新年第一课。

我印象最深的是“太空画展”中航天员们展示的《太空旅行》《美丽的太空家园》等画作。

一幅幅( )的作品,描绘的是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 )。

青少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歌风台(明)祝允明①掉臂②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③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④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⑤间,未央⑥志气拉飒⑦摧。

相望千年余,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⑧祠下亦徘徊。

【注释】①祝允明:明代书法家,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

②掉臂:自在行游貌。

③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

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

④韩彭英卢: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皆造反而死。

⑤寺人髀股: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

多以阉人充任。

髀:大腿,音bì。

刘邦曾居宫中不出,樊哙闯入见刘邦以宦官腿为枕躺着。

⑥未央:宫殿名。

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

⑦拉飒:如杂乱芜秽之物。

⑧项王韩侯:项王:项羽;韩侯:韩信。

12.出版社编辑准备为收录本诗的作品集拟制一个名称,你认为下列不妥当的是()A.《明清古体诗选粹》B.《吴中四才子律绝》C.《枝山歌行菁华录》D.《明人咏史诗大全》13.下面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能够轻松取得如大风飞云般伟大帝业,关键在于用人与杀伐。

B.随着开国将帅们一个个地死去,留下的人奴颜婢膝,当初志气不再。

C.借刘邦《大风歌》和汉初人物史事,深沉感慨,尽情抒发兴亡之感。

D.这首诗歌从古人写到今人,由前朝写到今世,风格沉郁,语言顿挫。

14.请联系诗歌内容与注释,鉴赏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12. B 13. C14.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要乘坐小舟去凭吊一下项羽和韩信的祠堂。

刘邦成功后杀掉了造反的开国元勋,躲在宫里与太监厮混,雄风志气丧失。

诗人凭吊完记念刘邦事业的歌风台,再去凭吊被刘邦打败的项羽和韩信。

此二句,意蕴含蓄而深远:帝业的成败在于既在于善于用人,也在于励精图治,应当认真总结那些王朝竞争失败者的教训。

死神首卷语

死神首卷语

A STAR AND A STRAY DOG 星星与野狗
届かぬ牙に 火を灯す
あの星を见ずに済むように
この喉を裂いて しまわぬように
于遥不可及的獠牙上点燃火焰
是避免看见那些星星
也是为了避免发出撕心的狂叫
编辑本段
第十二卷:蓝染 惣右介
FLOWER ON THE PRECIPICE 岩壁上的花
编辑本段
第二十三卷:斑目 一角
MALA SUERTE 不走运
俺たちは滝の前の鱼 俺たちは笼の中の虫
俺たちは波涛の残骸 髑髅の锡杖 力の奔流 それを呑む鲸
俺たちは五本角の雄牛 俺たちは火を吹く怪物 泣き叫ぶ子供
ああ 俺たちは 月光に毒されている
我们是瀑布前的鱼 我们是铁笼中的鸟
あなたの光は しなやかに
给水搭を打つ 落雷のように
私の命の源を断つ
你的影子就像是
毫无目的的毒针一般
将我的去路给封死
你的光芒就像是
轻柔地的打在水塔的雷一般
断绝了我的生命之源
编辑本段
第十九卷:黒崎 一护
THE BLACK MOON RISING 黑月当空
两个人 彼此没有同样的外貌
三只眼 无人拥有这样的视线
向四方 似乎都看不到希望
第五处 有一个叫心的存在
第二十八卷:多鲁多尼·亚历山戴尔·索卡奇欧 BARON'S LECTURE FULL-COURSE 男爵讲座全记录
主よ、我々は
孔雀を见るうな目つきで
あなたを见る
我们不应该流泪
那于内心来说,意味着对身体的败北
那只是证明了
我们拥有心这件事根本是多余的

2024年苏教版选修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52

2024年苏教版选修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52

2024年苏教版选修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5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对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B. 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C. 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

失怙,指死了母亲;失恃,指失去父亲。

D. 省:探望。

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下面对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

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

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B. 三、四句反用典故。

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

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

王粲依刘表,寄人篱下。

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十分贴切。

C. 五、六句抒写志趣。

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

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头飘白发之日,身入扁舟。

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D. 七、八句借助庄子寓言,自比为鹓雏,将猜忌者比为腐鼠。

不但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 此言得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 不赂者以赂者丧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四十三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四十三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四十三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第一部分(1-6题20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环抱着首都北京的广袤大地,西倚太行之巍巍,东临渤海之滔滔,坐拥万顷之沃土,尽享物产之丰饶。

她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京畿重地——中国河北!ㅤㅤ这是一片山河壮丽、风光秀美的土地。

太行山,绵延千里,巍峨耸立。

燕山,色彩斑斓,奇峰叠起。

境内七大水系,逶迤流淌,碧波荡漾。

曹操曾登临昌黎碣石山,用A “,”的诗句描绘海水与山岛,彰显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辽阔的渤海湾,B渔业发展,鸥飞燕翔,生机勃勃。

ㅤㅤ这是一片【甲】、的土地。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燕赵儿女pǔxiě了绚丽的历史篇章,创造了深邃厚重的燕赵文化。

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河北生生不息的mài bó,是回荡在历史天空中慷慨激越的歌!ㅤㅤ这是一片传统优良、英雄辈出的土地。

【乙】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辉煌历程中,燕赵儿女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

五壮士纵身一跃,成为燕赵儿女“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写照。

ㅤㅤ这是一片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土地。

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新动能。

ㅤㅤ这是一片充满热情、承载未来的土地。

2022年冬奥会,塞外山城张家口站上世界的舞台。

河北大地,C喜迎五洲宾朋,深情拥抱世界。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万顷..②强劲..③pǔxiě④mài bó(2)A处让我们想到了《观沧海》“,”两句;加波浪线的B 句,与《岳阳楼记》中的“,”展现了相似的景象;C句的情境,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表述。

(3)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甲】处画横线的位置补写两个四字短语。

(4)【乙】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2分)词义溯源。

ㅤㅤ河北简称“冀”。

“異”从田,从共。

“田”是农人聊以为生的土地,也泛指所有土地:“共”的篆文字形如平台上的两只手,既是供俸,又是劳作:“冀”今文为“北”“田”“共”的组合,“北”可看作两只翅膀,“翼”的字形表示农人用双手在田中辛勤地劳动,用身体把田地供奉起来,祈盼能有个好的收成。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言文翻译【原文】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2021-202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及答案解析

2021-202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及答案解析

2021-202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汇集练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15.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

2023年高考语文I、II、甲、乙卷古诗词真题汇总

2023年高考语文I、II、甲、乙卷古诗词真题汇总

2023年高考语文I、II、甲、乙卷古诗词真题汇总一、2023年高考语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5、A16、(1)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

(2)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二、2023年高考语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5、C16、(1)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透露出愉悦闲适之心境,全诗景物都笼罩上诗人的主观色彩。

(2)诗歌第二句写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诗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首语
------张润叶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

东七初中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千余名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

身在东七初中,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

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

既然选择了东七初中,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阳光地带》给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我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阳光地带》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第四期校报校长寄语
---杨永明
巍巍天门山下,悠悠甘溪河边,坐落着一所正冉冉升起的学校——官黎坪中学,历经二十多载,在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荜路蓝缕、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官黎坪中学已由一个落后的薄弱学校转变成傲居永定教育前列的学校。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

官黎坪中学,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八百多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堵墙,每一片瓦都带着无限的厚与重。

身在官黎坪中学,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

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既然选择了官黎坪中学,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甘溪之声》发表的学生习作,贴近时代脉博,生活气息浓郁。

甘溪文学社倡导“我用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创设“学生向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经常组织“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内涵和思想。

如今,《甘溪之声》已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办校刊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热心付出和鼎力支持。

也许它目前还很稚嫩,单薄,但我们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甘溪之声》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雄鹰选择翱翔蓝天,鲜花选择点缀春天,亲爱的同学,愿你做一只雄鹰,在天风海雨中搏击风云;愿你做一朵鲜花,把我们的母校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娇,更愿你们的智慧之花在官黎坪中学校园这片沃土上能得到尽情的舒展与绽放!
坐落在陇右名山——兴隆山脚下的榆中九中已成为县城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建校八年来,历届校领导及全体教工荜路蓝缕、呕心沥血,如今学校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已成为兰州市示范性中学。

学校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办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育现代人才”为办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坚持“细、实、严、恒、新”的管理原则;着力追求“在平凡中作出不凡,在细微处求得完美”,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睿智足虑谋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九中全体教职工要以满腔的热情、执着的信念,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使一代代九中学子都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以此来回报全县人民对九中的厚望。

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建功立业的年代,全体“九中人”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的名字都将永远镌刻在正在崛起的学校丰碑上。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青少年正值风华正茂、豪情满怀、魅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应该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刻苦钻研,发愤读书,力争成才,将梦想变成现实。

让我们共同祝愿榆中九中的明天更加美好。

2011年的3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我们自己的校报《白杨树》创刊了。

她带着十二中一千多位师生的期盼和希望,踏着时代的节拍,秉承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含着微笑姗姗地走来------
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

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构建校园文化的最佳平台,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是点燃语文学习创新的重要阵地,是真正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有机构成。

教师写教学心得,写下水作文,学生写作文,学生办报,抒写生命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乃至纪实我们校园每天发生的感人事迹,这样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而十二中在抓校园文化建设上很好的传统,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多年以来,我们十二中人在“不诉苦,不埋怨,讲拼搏,讲奉献”的“十二中精神”引领下,默默耕耘,艰苦奋斗,用汗水和成绩打造出了以“和谐的校园氛围、突出的素质教育成果、优异的高考成绩、鲜明的办学特色、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内涵的“十二中品牌”。

“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白杨树的这种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而十二中的文化与白杨树的这种精神完全是一致的。

《白杨树》的创办,体现的正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她将为全校师生打开一个美丽的窗口,搭建一座师生交流的舞台,撑起一个深情的希望,展现一种青春的风采。

所以我衷心相信《白杨树》会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愿“白杨树”长得更加繁茂,更加生机盎然,为内江十二中争取更大的荣誉!
我们生活在乡村,远离喧闹和繁华,厮守着宁静与寂寞,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乡民的淳朴与善良,享受着学生带来的童趣与天真。

我们的血在沸腾,我们的思想在飞翔,生活五彩缤纷,岁月流逝无痕。

让我们用笔描绘生活的虹影,用心感悟岁月的丰盈,让无痕的岁月缀满珍珠,让缤纷的生活激情滚滚。

《晨光》的诞生为我们搭建了情感寄托的平台,承载着素二小全校师生的满腔热忱。

有了这座平台,你尽可去大胆尝试;凭借这方土地,你尽可去勤奋耕耘。

我们的刊物虽然小了点儿,简单了点儿,但她浸润着我们的期盼和信心。

她就像刚刚出土的嫩芽,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用我们的智慧、爱和信心去经营,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枝繁叶茂,绿树荫荫。

我们不急于大气磅礴,我们不急于才华横溢,所有的大都是由小累积,所有的复杂,都能分解成简单。

我们试着从点滴做起,我们用简单构建成就。

我们不要急着出名,学会坚守,学会默默无
闻。

一篇教学反思,一段教育随笔或许让你自己的能力得到升华,或许让我们的同行受益终身;一点儿人生的思索或许启迪迷茫的心智;一点儿生活的感悟,或许点亮黑暗中的灵魂。

生活就是素材,用心去挖掘,用心去思考,我们的《晨光》内容将灿若星辰!
我们在乡村生活着,苦且快乐的生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