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第1课时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实验;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2、一般情况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
3、全球变暖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防止温室效应的增强措施有哪些?
PPt展示自学要求
六、【小结】
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二氧化碳还有什么化学性质?
七、【达标检测】
齐读目标
通过空气成分中,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让学生直接描述()
组内操作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进行实验
实验6-3
现象
分析
(3)溶解性
【实验6-4
现象
分析
【总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
取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CO2+Ca(OH)2=CaCO3+H2O
(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学生总结
自学了解干冰的性质、用途。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讲回答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习直接展示用途
学生自学,提问展讲
畅谈收获
独立完成,同桌互换,红笔批阅,成绩总计,改正
2.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它又是中考的必考点,与下册内容中的酸碱盐的学习联系较为紧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刚刚学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备的学生,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着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展开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中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得出结论。
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2、知道二氧化碳的常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交流、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意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气体,他们的共同点是常温下都是气体,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篇一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_%,但是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通过CO2的用途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探究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
6.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一)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重难点难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过导入新课:5min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__________。
二氧化碳除了能溶于水之外,在水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我们今天来系统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示教学目标:1min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程教学过程新授课:15min导入:出示学习目标:疑探新授知识(一)问题1:(可视情况增减)2:3:根据课本P117 实验总结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学习课本P118实验总结3】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自学课本P119到P120,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
5min课堂展示训练9min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
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烧杯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2、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3、据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4.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好的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5.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气体,则该气体的密度(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C.都是分解反应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7.(2011·乐山中考)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教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碳的家族是很庞大的,而二氧化碳是他这个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和我们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材安排学完碳单质之后主讲二氧化碳,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又会导致温室效应,已经日益引起重视。
我国前年在“世界环境日”提出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就呼吁青年一代要积极行动,做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学生分析作为生活中非常密切的一个“朋友”,孩子们对于二氧化碳,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之熟悉在于,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呼出二氧化碳,它就像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儿;陌生之陌生在于,对于二氧化碳并未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基于此,从生活入手,很容易抓住孩子们的思路,激趣,引导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和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⑵、明白通过实验可以来验证性质,而性质又可以决定用途的道理。
⑶、能够学会观察现象,然后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分组探究,学会设计探究和写作交流的能力。
⑶、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运用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在其性质的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可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探究四、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视频点拨获知---演示实验启发思考---分组探究合作求知---回顾小结学以致用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啊,要学习的是我们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了,这熟悉和陌生不是反义词吗,怎么能同时来形容一种事物呢?大家先不要急,来猜个谜语,然后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科普文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变化和应用等知识,提高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难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一氧化碳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利用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了解,为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化学式、分子结构等。
2.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针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碳的酸碱性、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等,进行讲解和实验演示。
a.实验环节: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如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
b.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环境和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中观察微小的变化和现象。
-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将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如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危害。
-学生能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了解防范措施。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制取、检验及简单实验操作。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掌握相关的实验技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课堂讨论法、情境激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仪器、药品: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干花、石灰水、火柴、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
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
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
他发现火把飘忽不定,狗却晕倒。
他如是蹲下看个究竟,感到呼吸困难。
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这屠狗妖就是_____.师: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生:进行猜想师:板书:二氧化碳师: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说出你的依据。
大家组内讨论,每组可选一位代表作答。
生:交流讨论,得出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师:引导学生整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78℃为白色雪状固体――干冰。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你能制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吗?(要求学生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并给学生发放实验卡片)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这又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样的性质?生:小组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师:将所有的小组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3】,将已制取的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地倾倒于烧杯中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6—3现象阶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分析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应用;–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知识,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你们平时使用过二氧化碳来制作饮料吗?•你们知道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吗?–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40分钟)–活动1:实验探究(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利用酸与碳酸盐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活动2: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害?3.知识总结(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与学生共同完成总结表格。
–教师给出知识总结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4.拓展应用(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应用领域。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完成应用领域表格。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讨论中的总结表格和应用领域表格;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实验和案例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讨论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应用领域。
通过这种亲身参与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更加深入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
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
2.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
3.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探究性:本节课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学习效果。
4.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2.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实验器材2.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材料3.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问题。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实验演示,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应用,如二氧化碳气体的稳定性、无色无味、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等。
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实验演示,介绍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应用,如一氧化碳气体的无色无味、可燃性等。
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污染和危害(20分钟)•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如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
5.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2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更多应用和环境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
七、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情况。
2.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对学生的答题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常见应用以及在环境中污染和危害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了解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知道CO 2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CO 2的化学性质,CO 2不能燃烧、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知道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了解用途;了解二氧化碳循环;知道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应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课堂讨论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 2有什么样的性质?探究 CO 2的密度 CO 2的溶解性实验实验装置图现象 下层阶梯上的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塑料瓶变瘪了结论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 2能溶于水归纳总结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知识拓展和氧气、氢气类似,在加压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冷却成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
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其含义“外形似冰,融化无水”,干冰在101KPa,-78.5℃升华。
干冰易升华。
探究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提出问题 1.在探究CO2的密度实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2.CO2能供给呼吸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实验和生活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CO2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1课时)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与情景】【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告知学生是一种常见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得出气体的相应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增强探究意识,培养【总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根据学生的总结书写板书【引入与过渡】二氧化碳除了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问题与情景】猜想如果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6-5】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总结并填写P112第一个表格。
猜想。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从该实验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结论?【联想与应用】请你再例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写P114第3个表格【补充】指导学生自学P115干冰的相关内容.【问题与情景】在【实验6-5】中塑料瓶变瘪有没有其它原因?请说出你的理由?【设问】怎样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补充实验1、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进行猜想。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在设计时以雪碧饮料为学习主线,以探究过程、探究方法为学习暗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为了使本课的知识点更加系统,最后将知识点从课堂抽取出来,让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反思,从而使这节课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明线
暗线
寻找二氧化
碳提出问题↓
↓
猜想:雪碧气泡中含有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
↓
雪碧气泡中含有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实验↓
↓
雪碧中含有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得出结论
↓
↓
生活中的各种碳酸型饮
料循环上述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
(江西东乡二中李永青)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
二、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用多媒体展示结论: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
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知道二氧化碳
的鉴定方法。
【作业】:P123第1、3、4、6、7
【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 H2O+ CO2↑
(4)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二、温室效应
【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一种常见的气体,它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向空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影响生态平衡。
从而教育学生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