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单元测试方法之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单元测试方法之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用于验证程序中的最小功能单元(代码块、函数、方法等)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在进行单元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基于对被测试程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验证,而不考虑程序内部的实现细节。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只关注被测试程序的规格说明,以及预期结果是否与实际输出一致。
黑盒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根据软件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程序的各个方面。
这些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输入情况和可能的异常情况,以确保被测试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和决策表测试等。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根据输入空间的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等价类的方法。
在进行等价类划分时,测试人员需要确定输入参数的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并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等价类。
例如,对于一个接收年龄参数的函数,有效等价类可以是18岁到60岁的范围,无效等价类可以是负数或超过120岁的范围。
边界值分析是一种根据输入空间的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在进行边界值分析时,测试人员需要确定输入参数的边界值和边界值加一和减一的值,并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接收年龄参数的函数,边界情况可以是17岁和61岁。
决策表测试是一种基于程序逻辑的测试方法,它根据程序中的分支和条件语句设计测试用例。
在进行决策表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确定程序中的条件和动作,并根据这些条件和动作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判断学生成绩等级的函数,测试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分数和分数范围设计测试用例。
相比黑盒测试,白盒测试(White Box Testing)是一种根据程序内部结构和实现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最新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测试计划+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件测试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4.10.9目录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 (3)1.1 测试目的 (3)1.2 测试选题 (3)1.3测试人员 (3)1.4测试方法 (3)1.5 测试资料及参考书 (3)1.6关于黑盒测试 (3)1.7 关于白盒测试 (4)1.8、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比较 (4)1.9 软件测试过程 (5)1.10数据整理 (6)第2章关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 (7)2.1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黑盒测试 (7)2.1.1.问题描述: (7)2.1.2.程序代码(开发环境:Windowsxp xp、java): (7)2.1.3.测试方法 (7)2.1.4.测试用例设计 (8)2-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白盒测试 (10)2.2.1核心程序代码 (10)2.2.2程序流程图 (10)2.2.3 测试用例 (11)2.2.4程序控制流图 (12)设计心得与体会 (12)第1章软件测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1.1 测试目的1.练习和掌握软件测试管理的一般过程与步骤;2.掌握测试管理的人工过程和能够通过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工作:a)配置软件资产信息、软件需求、软件模型和缺陷数据库;b)创建和管理多个测试组和用户;c)配置测试环境、编写详细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进度;d)设计测试脚本、测试用例;e)实施测试、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
1.2 测试选题关于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的测试;1.3测试人员张@@:软件测试计划及相关资料的编写与收集。
李@@: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黑盒测试。
王@@:对特定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并对其进行白盒测试。
1.4测试方法对于选题,使用黑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等价类划分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决策表方法使用。
使用白盒测试技术,测试内容包括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分支/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及基本路径测试。
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一)
学号:《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与习题册2014 / 2015 学年第2学期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班级一班姓名指导教师目录实验一:基于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与验证(一)一.实验目的(1)熟悉Eclipse开发环境(2)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利用Java实现简单的程序开发(3)熟悉白盒测试基本原理(4)掌握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法,能够依据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的原理进行相应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
二.实验内容(1)选择一门语言,完成指定的单元程序开发。
(2)分别依据白盒测试逻辑覆盖法中的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的原理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3)根据给定的流程图,实际运行测试用例,检测程序的实现是否正确。
三.程序流程图运行结果示例程序源码#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m;int n;int p;int q;printf("请输入m的值:");scanf("%d",&m);printf("请输入n的值:");scanf("%d",&n);printf("请输入p的值:");scanf("%d",&p);printf("请输入q的值:");scanf("%d",&q);printf("输入完毕\n");if(m>0 && n<6){m=n+3;n=n*2;}if(p>5 || q<0){p=2*q+5;q=q++;}printf("m:%d\n",m);printf("n:%d\n",n);printf("p:%d\n",p);printf("q:%d\n",q);}1.语句覆盖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判断条件中的所有条件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同时,所有判断的可能结果至少执行一次。
第2讲-单元测试(白盒测试)
单元测试的方法
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方法,辅以黑盒测试 方法。白盒测试方法应用于代码评审、单元程序 检验之中,而黑盒测试方法则应用于模块、组件 等大单元的功能测试之中
6
黑盒方法和白盒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Blake-box Testing),是把程序看作
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 ,而是考察数据的输入、条件限制和数据输出,完成测试
60代码审查代码审查的范围和方法代码规范性的审查代码缺陷检查表61代码审查的范围和方法代码审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合格的代码检查源程序编码是否符合详细设计的编码规定确保编码与设计的一致性和可追踪性审查的内容编程规则62代码规范性的审查代码规范性的审查将助于更早地发现缺陷代码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帮助程序员遵守规则养成好的习惯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的代码风格和编程规则两者不可缺一都应列入代码评审的范围里命名规则缩进与对齐注释和函数处理63代码缺陷检查表把程序设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缺陷进行分类以每一类列举尽可能多的典型缺陷形成代码缺陷检查表
16
判定覆盖
判定覆盖:通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 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 也就是使程 序中的每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均经历一次 ,也称为“分支覆盖”。
要实现DoWork函数的判定覆盖,需要设计两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输入为:{x=4、y=5、z=5};{x=2、y=5、z=5} 程序执行的路径分别是:abd;ace
使用acd、abe两条路径的用例也满足判定覆盖
分析:上述两个测试用例不仅满足了判定覆盖,同时还做 到语句覆盖。从这点看似乎判定覆盖比语句覆盖更强一些 ,但仍然无法确定判定内部条件的错误。例如把第二个判 定中的条件y>5错误写为y<5,使用上述测试用例,照样能 按原路径执行而不影响结果。因此,需要有更强的逻辑覆 17 盖准则去检验判定内的条件。
白盒测试中的测试工具与自动化脚本编写
白盒测试中的测试工具与自动化脚本编写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它主要关注内部的程序代码和结构,通过对软件内部逻辑的验证来检测是否存在错误和缺陷。
为了提高白盒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测试工程师通常会使用各种测试工具和自动化脚本来辅助完成测试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白盒测试工具,并探讨如何编写高效的自动化脚本。
一、白盒测试工具1.代码静态分析工具代码静态分析工具是一类能够对软件源代码进行全面扫描和分析的工具。
它能够识别出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和潜在缺陷,如未初始化的变量、内存泄漏、死代码等。
常见的代码静态分析工具有Coverity、PMD、FindBugs等。
2.单元测试框架单元测试框架是一种用于执行单元测试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并提供丰富的断言方法和自动化报告生成。
常见的单元测试框架有JUnit(Java)、Pytest(Python)、NUnit(.NET)等。
3.覆盖率工具覆盖率工具用于测量测试用例对软件源代码的覆盖程度。
它可以通过统计代码执行信息,告诉测试人员哪些代码没有被测试到,从而指导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
常见的覆盖率工具有Jacoco(Java)、Cobertura(Java)等。
4.性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出多样的负载情况,并对软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进行测量和评估。
通过使用性能测试工具,测试人员可以发现系统性能瓶颈和资源消耗情况,优化软件的运行效果。
常见的性能测试工具有JMeter、LoadRunner等。
二、自动化脚本编写自动化脚本是白盒测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提高测试的效率和一致性。
以下是编写高效自动化脚本的几个要点:1.选择合适的脚本语言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脚本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脚本语言应该具备良好的库支持和生态系统,以便于编写和维护脚本。
常见的脚本语言有Python、JavaScript、Ruby等。
测试方案范例
测试方案范例一、背景介绍在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过程中,测试是确保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个完善的测试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测试方案的范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测试方案。
二、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完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并且符合用户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的系统,测试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测试策略1. 测试方法根据软件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根据测试需要,可以采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不同层次的测试方法。
2. 测试环境建立符合实际运行环境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资源、网络环境、操作系统等。
确保测试环境和实际运行环境的一致性,以便能够准确地模拟用户实际使用情况。
3. 测试数据设计合适的测试数据,覆盖各种边界情况和异常情况,确保软件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测试数据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用户使用系统的常见场景。
4. 测试计划根据项目的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编制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人员的分工、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等内容。
5. 缺陷管理建立缺陷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跟踪发现的缺陷,并与开发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确保发现的缺陷能够得到及时修复,并进行验证和确认。
四、测试活动1. 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与需求方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同时,考虑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后续的测试活动做好准备。
2. 测试计划阶段在测试计划阶段,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环境的准备、测试数据的准备等。
根据测试计划,组织测试团队进行测试活动。
3. 测试设计阶段在测试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测试用例应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点和各种可能的情况,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验证。
白盒测试的主要有以下哪些步骤
白盒测试的主要步骤白盒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测试方法,通过查看和分析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来评估其质量。
在进行白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按照一系列步骤来完成这个过程,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下面是白盒测试的主要步骤:1. 确定测试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白盒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要测试的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并确定需要覆盖的代码范围和测试重点。
2. 分析需求和设计文档测试人员需要仔细分析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文档,以了解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这有助于测试人员确定哪些部分需要进行测试以及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3.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测试人员编写白盒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涵盖不同的代码路径和边界条件,以确保软件系统的每个功能都得到充分测试。
4. 执行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执行编写的测试用例,同时记录测试结果。
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需要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文档的规范工作,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5. 分析测试结果一旦测试完成,测试人员需要分析测试结果并检查是否存在失败的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确定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6. 跟踪和修复缺陷测试人员应该跟踪所有发现的缺陷,并确保这些缺陷得到及时修复。
跟踪缺陷的过程可以协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
结语白盒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遵循上述步骤可以帮助测试人员高效地完成白盒测试,并为软件系统的发布提供有力的支持。
白盒测试测试报告模板
白盒测试测试报告模板:测试报告模板测试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接口测试是白盒测试吗篇一:白盒测试实验报告-范例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书实验一白盒测试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 班级:xxxx 指导老师:xxxxx 专业: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提交日期:2014年10月20日白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举例进行白盒测试,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路径覆盖进行测试。
3、通过试验和应用,要逐步提高和运用白盒测试技术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4、熟悉C++编程环境下编写、调试单元代码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5、完成实验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完整的测试信息,如测试程序、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二实验原理白盒测试原理: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
它是把测试对象看作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
这种方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其又称为结构测试。
对于该实验的例子给出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我们来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语句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如上例选择测试用例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语句。
判定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至少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从而使得程序的每个分支都通过一次(不是所有的逻辑路径)。
选择测试用例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判定。
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语句多数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结果。
选择测试用例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条件。
判定/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判定中每个条件取得条件可能的值,并使每个判定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每个分支都通过一次)。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测试用例(T 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T 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
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
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
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
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
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
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
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
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
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
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
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
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白盒测试及例题
测试覆盖标准
– 条件组合覆盖:执行足够的例子,使得 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 出现一次。
这是一种相当强的覆盖准则,可以 有效地检查各种可能的条件取值的组合 是否正确。它不但可覆盖所有条件的可 能取值的组合,还可覆盖所有判断的可 取分支,但可能有的路径会遗漏掉。测 试还不完全。
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
– 判定覆盖(也称为分支覆盖):执行足够的 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 通过一次。 判定覆盖只比语句覆盖稍强一些,但实 际效果表明,只是判定覆盖,还不能保证一 定能查出在判断的条件中存在的错误。因此, 还需要更强的逻辑覆盖准则去检验判断内部 条件。
– 条件覆盖: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程序中 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 行一次; 条件覆盖深入到判定中的每个条件,但 可能不能满足判定覆盖的要求。
① A=3,B=0,X=1 (沿路径acd执行); ② A=2,B=1,X=3(沿路径abe执行)
分支覆盖
A=3,B=0,X=1 (沿路径
判定覆盖
分支覆盖
程序中含有判定的语句包括IF-THENELSE、DO-WHILE、REPEAT-UNTIL等,除了 双值的判定语句外,还有多值的判定语句,如 PASCAL中的CASE语句、FORTRAN中带有三 个分支的IF语句等。所以“分支覆盖”更一般的 含义是:使得每一个分支获得每一种可能的结 果。
测试覆盖标准
– 判定/条件覆盖: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 定中每个条件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并使每个判定 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
判定/条件覆盖有缺陷。从表面上来看,它测 试了所有条件的取值。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往往 某些条件掩盖了另一些条件。会遗漏某些条件取 值错误的情况。为彻底地检查所有条件的取值, 需要将判定语句中给出的复合条件表达式进行分 解,形成由多个基本判定嵌套的流程图。这样就 可以有效地检查所有的条件是否正确了。
白盒测试方法
一、白盒测试概念1、定义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
盒子指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盒子是可视的。
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
白盒测试主要针对被测程序的源代码,主要用于软件验证,不考虑软件的功能实现,只验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2、目的我们一方面注重软件功能需求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程序逻辑细节,主要是因为软件自身的缺陷,具体如下:1)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
日常处理往往被很好地了解,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难于发现。
2)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基础上被执行。
程序的逻辑流有时是违反直觉的,只有路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
3)代码中的笔误是随机且无法杜绝的。
笔误出现在主流上和不明显的逻辑路径上的机率是一样的。
很多被语法检查机制发现,但是其他的会在测试开始时才会被发现。
4)功能测试本身的局限性。
如果程序实现了没有被描述的行为,功能测试是无法发现的,例如病毒,而白盒测试很容易发现它。
3、目标采用白盒测试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才能达到测试的目标:1)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测试一次。
2)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真(true) 和假(false) 两种情况。
3)检查程序的内部数据结构,保证其结构的有效性。
4)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4、黑白灰区别黑盒测试技术: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只关注规格说明中的功能,测试者在程序接口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它只检查实现了的功能是否按照“用户需求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结合兼容、性能测试等方面,但黑盒测试不能保证已经实现的各个部分都被测试到。
黑盒测试适用于各阶段测试。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软件测试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在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只需要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而不考虑软件内部的运行机制。
黑盒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通过输入一组数据,验证软件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黑盒测试的优点是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检验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在考虑软件内部逻辑结构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算法和代码逻辑,以此设计测试用例并验证软件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结构、逻辑和代码覆盖率,通过检查软件的内部逻辑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来验证软件的质量。
白盒测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发现潜在的代码缺陷和逻辑错误。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黑盒测试更专注于软件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而白盒测试更专注于软件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正确性。
•黑盒测试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而白盒测试需要深入了解软件的代码逻辑和算法。
•黑盒测试更适用于对软件的功能性进行验证,而白盒测试更适用于检查软件的内部逻辑和算法的正确性。
•黑盒测试更关注用户需求是否满足,而白盒测试更关注软件的内部实现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在实际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通常结合使用,以确保软件在功能、性能和质量等方面都能达到预期要求。
通过综合运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可以提高软件测试的全面性和深度,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各有优点和适用场景,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测试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软件符合用户需求并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软件测试实验JUnit单元测试
第三章JUnit单元测试实验1 开始使用JUnit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进行单元测试;2、掌握编写测试代码的方法;3、应用JUnit进行单元测试,掌握最佳实践编写测试代码.实验环境1、Windows环境,MyEclipse或Eclipse,.2、每个学生操作1台电脑.实验原理JUnit是一个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最初由 Erich Gamma 和 Kent Beck 编写.Junit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工具.JUnit是一套框架,继承TestCase类,就可以用Junit进行自动测试了.具有JUnit经验对于应用“测试驱动开发TDD”的程序开发模型是非常重要的.JUnit本质上是一套框架,即开发者制定了一套条条框框,遵循这此条条框框要求编写测试代码,如继承某个类,实现某个接口,就可以用JUnit进行自动测试了.由于JUnit相对独立于所编写的代码,可以测试代码的编写可以先于实现代码的编写,XP 中推崇的 test first design的实现有了现成的手段:用JUnit写测试代码,写实现代码,运行测试,测试失败,修改实现代码,再运行测试,直到测试成功.以后对代码的修改和优化,运行测试成功,则修改成功.Java 下的 team 开发,采用 cvs版本控制 + ant项目管理 + JUnit 集成测试的模式时,通过对ant的配置,可以很简单地实现测试自动化.实验内容根据下面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1、JUnit包下载.1 从下载Junit,打开该链接,会有一个下载链接,下载,保存在用户机的文件系统中.2 解包,得到如图3-1的解包文件.图1 Junit解包文件表1 Junit文件说明文件/目描述录JUnit框架结构、扩展和测试运行器的二进制发布JUnit的源代码,包括一个Ant 的buildfile文件junit是个目录,内有JUnit自带的用JUnit编写的测试示例程序javadoc JUnit完整的API文档doc一些文档和文章,包括“Test Infected: Programmers Love Writing Tests”和其它一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入门.3 配置以JUnit4.8.2为例.步骤如下:①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②在系统变量中选择“CLASSPATH”如果没有则新建一个,变量名CLASSPATH,变量值d:\junit4.8.2\如果有CLASSPATH,将d:\junit4.8.2\加入到变量值即可,多个中间需用;隔开.图2 Junit配置成功4 检验:运行中输入cmd输入命令:java 配置成功,如图2所示.2、编写JUnit测试用例.使用JUnit 的最佳实践:(1)新建一个名为test的source folder,用于存放测试类源代码;(2)目标类与测试类应该位于同一个包下面,这样测试类中就不必导入源代码所在的包,因为他们位于同一个包下面;(3)测试类的命名规则:假如目标类是Calculator,那么测试类应该命名为TestCalculator或者是CalculatorTest.下面将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1 新建一Java Project.图3 新建Java Project2 配置构建路径.图4 配置构建路径 3 Add Library-JUnit 4.图5 Add Library图6 选择JUnit 41图7 选择JUnit 424 建一个包并在此包下建一个除法类:Divide.图8 类DivideDivide类的程序源代码如下所示:package ;public class Divide {private static int result;public void divide int num{result/=num;}public int getResult{return result;}public void setResult int result代码编写完成后,进行调试编译,确保没有语法错误.5 右键Divide类.图9 新建JUnit Test Case1图10 新建JUnit Test Case2图11 新建JUnit Test Case3MyEclipse会自动为测试类取名:被测试类+Test,单击Next就可以了.根据图12选择需要进行测试的方法.注意:测试类之所以使用“Test”开头或“Test”结尾,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测试类与被测试类.图12 选择需要测试的方法6 创建测试用例.首先创建一个默认的测试用例.图13 产生默认的测试用例7 执行测试用例.如图14所示.测试结果:红色,测试失败.图14 运行测试用例图15 测试结果所有类测试结果8 修改测试用例:.具体代码如图16所示.新测试用例运行后的测试结果如图17所示.注意:测试方法必须使用注解修饰. 测试方法必须使用 public void 修饰,而且不能带有任何参数.测试方法在中没有要求,但是为了使得命名意义,一般推荐采用“test”+“被测试方法”的命名规则.assertEquals 是由JUnit 提供的一系列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正确的静态断言方法位于类中之一,我们使用它将执行结果 result 和预期值“result”进行比较,来判断测试是否成功.图16 修改后的测试用例图17 修改后的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绿色的进度条提示我们,测试运行通过了.但现在就宣布代码通过了单元测试还为时过早.记住:你的单元测试代码不是用来证明你是对的,而是为了证明你没有错.因此单元测试的范围要全面,比如对边界值、正常值、错误值得测试;对代码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全面预测,而这也正是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环节中要考虑的.3、应用JUnit对类WordDealUtil编写测试代码.(1)被测试程序说明:对名称、地址等字符串格式的内容进行格式检查.将Java对象名称每个单词的头字母大写按照数据库命名的习惯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后的数据import 对名称、地址等字符串格式的内容进行格式检查或者格式化的工具类/public class WordDealUtil {/将Java对象名称每个单词的头字母大写按照数据库命名的习惯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后的数据为小写字母,并且使用下划线分割命名单词例如:employeeInfo 经过格式化之后变为employee_infoparam name Java对象名称/public static String wordFormat4DBString name{Pattern p = "A-Z";Matcher m = name;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while{sb, "_"+;}return sb.toString.toLowerCase;}}//测试wordFormat4DB正常运行的情况Test public void wordFormat4DBNormal{String target = "employeeInfo";String result = target;assertEquals"employee_info", result;}}推荐每编写完一个测试方法,则执行”run”,看测试结果,结果应该是通过的.测试结果通过:(3)继续添加测试代码,并运行看测试结果.public class TestWordDealUtil {//测试 null 时的处理情况Test public void wordFormat4DBNull{String target = null;String result = target;assertNullresult;}//测试空字符串的处理情况Test public void wordFormat4DBEmpty{ String target = "";String result = target;assertEquals"", result;}//测试当首字母大写时的情况Test public void wordFormat4DBegin{ String target = "EmployeeInfo";String result = target;assertEquals"employee_info", result;}//测试当尾字母为大写时的情况Test public void wordFormat4DBEnd{ String target = "employeeInfoA";String result = target;assertEquals"employee_info_a", result;再次运行测试.很遗憾,JUnit 运行界面提示我们有两个测试情况未通过测试——当首字母大写时得到的处理结果与预期的有偏差,造成测试失败failure;而当测试对null 的处理结果时,则直接抛出了异常——测试错误error.显然,被测试代码中并没有对首字母大写和 null 这两种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图18 JUnit测试运行结果(4)修改测试代码,直到测试通过.修改以后的代码:测试结果: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Junit单元测试的环境配置,以及基本操作步骤,学习到了JInit单元测试的作用以及如何修改错误,对以后进行软件测试方面收获非常大.经过这次理论学习,明白了要求掌握的知识对于我今后的作用.这让我明确了以后学习的目标,在不断学习软件编程的同时,也应该继续软件测试的深入学习.。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 (4)1.1 软件测试概述 (4)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4)1.2.1 软件测试目的 (4)1.2.2 软件测试原则 (4)1.3 软件测试分类 (4)1.3.1 按照测试阶段划分 (4)1.3.2 按照测试方法划分 (5)1.3.3 按照测试内容划分 (5)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5)2.1 测试计划的制定 (5)2.1.1 目标与范围 (5)2.1.2 测试依据 (5)2.1.3 测试方法与工具 (5)2.1.4 测试团队组织 (5)2.1.5 测试阶段划分 (6)2.1.6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6)2.2 测试策略的确定 (6)2.2.1 功能测试策略 (6)2.2.2 功能测试策略 (6)2.2.3 兼容性测试策略 (6)2.2.4 安全性测试策略 (6)2.2.5 用户体验测试策略 (6)2.3 测试资源与时间安排 (6)2.3.1 测试资源 (6)2.3.2 时间安排 (6)2.3.3 测试进度监控 (7)第3章测试需求分析 (7)3.1 需求文档审查 (7)3.1.1 目的 (7)3.1.2 方法 (7)3.1.3 输出 (7)3.2 需求测试范围确定 (7)3.2.1 目的 (7)3.2.2 方法 (7)3.2.3 输出 (7)3.3 需求测试用例设计 (8)3.3.1 目的 (8)3.3.2 方法 (8)3.3.3 输出 (8)第4章测试设计与规划 (8)4.1.1 测试级别 (8)4.1.2 测试类型 (8)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4.2.1 等价类划分法 (9)4.2.2 边界值分析法 (9)4.2.3 因果图法 (9)4.2.4 错误推测法 (9)4.3 测试数据准备 (9)4.3.1 测试数据收集 (9)4.3.2 测试数据整理 (9)4.3.3 测试数据创建 (9)4.3.4 测试数据管理 (9)第5章单元测试 (10)5.1 单元测试概述 (10)5.2 单元测试方法与工具 (10)5.2.1 单元测试方法 (10)5.2.2 单元测试工具 (10)5.3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 (10)5.3.1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0)5.3.2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步骤 (10)5.3.3 单元测试用例示例 (11)第6章集成测试 (11)6.1 集成测试策略 (11)6.1.1 目的与原则 (11)6.1.2 测试范围 (11)6.1.3 测试环境 (11)6.2 集成测试方法 (12)6.2.1 按照模块耦合度进行集成 (12)6.2.2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12)6.2.3 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12)6.2.4 灰盒测试 (12)6.3 集成测试用例编写 (12)6.3.1 用例设计原则 (12)6.3.2 用例编写规范 (12)6.3.3 用例管理 (12)第7章系统测试 (13)7.1 系统测试概述 (13)7.2 功能测试 (13)7.2.1 目的 (13)7.2.2 测试方法 (13)7.2.3 测试内容 (13)7.3 非功能测试 (13)7.3.1 功能测试 (13)7.3.3 安全测试 (14)7.3.4 兼容性测试 (14)7.3.5 可用性测试 (14)7.3.6 可靠性测试 (14)第8章验收测试 (14)8.1 验收测试策略 (14)8.1.1 目的 (14)8.1.2 范围 (14)8.1.3 测试环境 (15)8.1.4 测试团队 (15)8.1.5 测试时间安排 (15)8.2 验收测试方法 (15)8.2.1 功能测试 (15)8.2.2 非功能测试 (15)8.2.3 系统集成测试 (16)8.3 验收测试用例编写 (16)8.3.1 用例设计原则 (16)8.3.2 用例编写规范 (16)8.3.3 用例评审 (16)第9章回归测试与缺陷管理 (16)9.1 回归测试策略 (16)9.1.1 回归测试目的 (16)9.1.2 回归测试范围 (16)9.1.3 回归测试方法 (16)9.1.4 回归测试执行 (17)9.2 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7)9.2.1 缺陷识别 (17)9.2.2 缺陷报告 (17)9.2.3 缺陷跟踪 (17)9.2.4 缺陷关闭 (17)9.3 缺陷预防与跟踪 (17)9.3.1 缺陷预防措施 (17)9.3.2 缺陷跟踪机制 (18)第10章测试总结与评估 (18)10.1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18)10.1.1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18)10.1.2 缺陷统计与分析 (18)10.1.3 覆盖率分析 (18)10.2 测试报告编写 (18)10.2.1 报告结构 (18)10.2.2 测试报告内容 (18)10.2.3 报告撰写要求 (19)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与改进建议 (19)10.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19)10.3.3 改进建议 (19)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和提升软件质量,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及用户期望。
编写嵌入式开发的测试用例
编写嵌入式开发的测试用例嵌入式开发的测试用例是确保嵌入式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功能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步骤。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测试,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并提高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嵌入式开发的测试用例,以及一些常用的测试用例类型。
一、测试用例的概念及编写规范测试用例是一组测试步骤、输入和预期结果的集合,用于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编写测试用例时,需要清楚地描述每个测试步骤的操作和预期结果,以便测试人员能够准确地执行并判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如下:1. 用例名称:用于描述测试场景或功能点的简要名称。
2. 前置条件:描述执行测试用例前的环境和条件,如是否需要连接硬件设备或特定的软件配置。
3. 测试步骤:按照逻辑顺序详细描述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包括输入数据和操作流程。
4. 预期结果:描述测试执行后的期望结果或系统行为,以便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判断。
5. 测试结果:记录测试执行过程中的实际结果,测试人员在执行测试用例后填写。
二、常用的嵌入式开发测试用例类型1. 单元测试用例:针对嵌入式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单元的功能是否正确,常用的测试技术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2. 集成测试用例:测试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互,验证模块之间是否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3. 系统测试用例:对整个嵌入式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4. 回归测试用例:在对嵌入式系统进行修改或升级后,重新执行之前通过的测试用例,以确保修改或升级不会引入新的错误。
5. 压力测试用例: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负载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6. 安全性测试用例: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测试。
三、编写示例以下是一个模拟的测试用例示例,用于描述一个嵌入式系统中的某个功能点的测试:用例名称:温度传感器读取功能测试前置条件:确保温度传感器已经正确连接到嵌入式系统的引脚。
软件单元测试方法
软件单元测试方法软件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验证软件的各个单元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进行正确的功能实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单元测试方法。
一、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方法是基于对软件内部结构的理解而进行的测试。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和代码调试能力,能够直接访问和修改测试对象的程序代码。
白盒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1. 确定测试覆盖范围:通过代码静态分析和结构分析,确定需要进行单元测试的模块和函数。
2. 选择测试用例:根据代码覆盖率准则,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集合。
3. 编写测试程序:编写测试程序,通过调用被测模块的接口函数进行测试。
4. 运行测试程序:运行测试程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
二、黑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是基于软件功能和接口的外部行为进行测试的。
测试人员只需关注输入输出和软件的规格说明,而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1. 确定功能点:通过需求分析和软件规格说明,确定需要进行单元测试的功能点。
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功能点的输入输出特性和异常情况,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
3. 执行测试用例:依次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
4. 检查测试结果:对测试输出进行验证,确保软件能够按照规格说明的要求工作。
三、增量测试方法增量测试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时进行的测试。
通过增量测试,可以验证新添加的代码与已有代码之间的交互和兼容性。
增量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1. 确定增量范围:根据需求变更或功能扩展,确定需要进行增量测试的模块和功能。
2. 设计增量测试用例:针对增量功能,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输入、异常输入和边界数据。
3. 执行增量测试用例:执行增量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4. 进行回归测试:确保增量测试不会破坏已有功能,对之前通过的测试案例进行回归测试。
四、自动化测试方法自动化测试方法是利用测试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的方法。
如何写测试方案
如何写测试方案在软件开发领域中,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完备严格的测试方案是保证软件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那么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测试方案呢?首先,在编写测试方案前,需要了解测试的类型。
测试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指把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只能从输入和输出来看待,不考虑程序内部的结构,主要验证程序是否符合需求。
白盒测试是指把程序看成一个白盒子,需要深入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代码,主要验证代码是否符合规范。
其次,测试方案需要全面考虑测试的范围、测试的内容和测试的目标。
测试的范围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的目标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缺陷、验证需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还包括提高软件质量等。
第三,测试方案需要有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根据测试需求制定的具体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顺序、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的时限等。
测试计划是测试方案的基础,是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的保证。
第四,测试方案需要关注测试时的环境和工具。
测试环境是指测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测试机器、数据库、网络等。
测试工具是指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测试工具,如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
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能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完成测试任务,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测试方案需要有详细的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结果,生成的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用例、测试结果、测试日期、测试统计等。
测试报告是进行软件开发质量评估的凭证,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文档。
综上所述,编写测试方案需要考虑测试类型、范围、内容、目标、计划、环境、工具、报告等因素。
只有编写完备严格的测试方案,才能保证软件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测试用例(T 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T 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
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
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
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
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
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
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
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
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
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
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
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
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确定测试用例之所以很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测试用例构成了设计和制定测试过程的基础。
测试的“深度”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
由于每个测试用例反映不同的场景、条件或经由产品的事件流,因而,随着测试用例数量的增加,您对产品质量和测试流程也就越有信心。
判断测试是否完全的一个主要评测方法是基于需求的覆盖,而这又是以确定、实施和/或执行的测试用例的数量为依据的。
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明:“95 % 的关键测试用例已得以执行和验证”,远比“我们已完成95 % 的测试”更有意义。
测试工作量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
根据全面且细化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测试周期各连续阶段的时间安排。
测试设计和开发的类型以及所需的资源主要都受控于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通常根据它们所关联关系的测试类型或测试需求来分类,而且将随类型和需求进行相应地改变。
最佳方案是为每个测试需求至少编制两个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用于证明该需求已经满足,通常称作正面测试用例;·另一个测试用例反映某个无法接受、反常或意外的条件或数据,用于论证只有在所需条件下才能够满足该需求,这个测试用例称作负面测试用例。
前段时间公司进行有关测试的培训,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说了很多。
由于本人还处于Coder阶段,只是对单元测试有了些了解。
写下来怕以后自己忘记了。
都是些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高手指教。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
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
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二、开始测试前的准备在开始测试时,要先声明一下,无论你设计多少测试用例,无论你的测试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100%的发现所有BUG,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测试检查,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进行单元测试我选用的是现在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三、开始测试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每一个基本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
函数说明:当i_flag=0;返回i_count+100当i_flag=1;返回i_count *10否则返回i_count *20输入参数:int i_count ,int i_flag输出参数:int i_return;代码:1 int T est(int i_count, int i_flag)2 {3 int i_temp = 0;4 while (i_count>0)5 {6 if (0 == i_flag)7 {8 i_temp = i_count + 100;9 break;10 }11 else12 {13 if (1 == i_flag)14 {15 i_temp = i_temp + 10;16 }17 else18 {19 i_temp = i_temp + 20;20 }21 }22 i_count--;23 }24 return i_temp;25 }1.画出程序控制流程图图例:事例程序流程图:圈中的数字代表的是语句的行号,也许有人问为什么选4,6,13,8......作为结点,第2行,第3行为什么不是结点,因为选择结点是有规律的。
让我们看程序中;第2行,第3行是按顺序执行下来的。
直到第4行才出现了循环操作。
而2,3行没有什么判断,选择等分支操作,所以我们把2,3,4全部合并成一个结点。
其他的也是照这个规则合并,然后就有了上面的流程图。
2.计算圈复杂度有了图以后我们要知道到底我们有写多少个测试用例,才能满足基本路径测试。
这里有有了一个新概念——圈复杂度圈复杂度是一种为程序逻辑复杂性提供定量测试的软件度量。
将该度量用于计算程序的基本独立路径数目。
为确保所有语句至少执行一次的测试数量的上界。
公式圈复杂度V(G)=E+N+2,E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是流图中结点的数量。
公式圈复杂度V(G)=P+1 ,P是流图G中判定结点的数量。
通俗的说圈负责度就是判断单元是不是复杂,是不是好测试的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圈复杂度如果大于20就表示这个单元的可测试性不好,太复杂(也许有人觉得无所谓,但是如果你们公司实行了CMMI5的话,对这个是有规定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V(G)=10条边-8结点+2=4V(G)=3个判定结点+1=4上图的圈复杂图是4。
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它表示我们只要最多4个测试用例就可以达到基本路径覆盖。
3.导出程序基本路径。
现在我们知道了起码要写4个测试用例,但是怎么设计这4个测试用例?导出程序基本路径,根据程序基本路径设计测试用例子。
程序基本路径:基本独立路径就是从程序的开始结点到结束可以选择任何的路径遍历,但是每条路径至少应该包含一条已定义路径不曾用到的边。
(看起来不好理解,让我们看例子)。
让我们看上面的流程图:从结点4到24有几条路径呢?1 B(4,24)2 C,E,J(4,6,8,24)3 C,D,F,H,A,B(4,6,13,15,22,4,24)4 C,D,G,I,A,B(4,6,13,19,22,4,24)还有吗??5 C,D,C,I,A,C,E,J(4,6,13,19,22,4,6,8,24)算吗?不算,为什么?因为上面的4条路径已经包括了所有的边。
第5条路径已经不包含没有用过的边了。
所有的路径都遍历过了。
好了,现在我们有了4条基本独立路径根据独立路径我们可以设计测试用例。
1 B(4,24)输入数据:i_flag=0,或者是i_flag<0的某一个值。
预期结果:i_temp=0.2 C,E,J(4,6,8,24)输入数据:i_count =1;i_flag=0预期结果:i_temp=101.3 C,D,F,H,A,B(4,6,13,15,22,4,24)输入数据:i_count =1;i_flag=1预期结果:i_temp=10.4 C,D,G,I,A,B(4,6,13,19,22,4,24)输入数据:i_count =1;i_flag=2预期结果:i_temp=20.这里的输入数据是有路径和程序推论出来的。
而要注意的是预期结果是从函数说明中导出,不能根据程序结构中导出。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程序中的第3行。
int i_temp=0;假如开发人员一不小心写错了,变成了int i_temp=1;根据程序导出的预期结果就会是一个错误的值,但是单元测试不出来问题。
那单元测试就失去了意义。
有人也许会问这么简单的函数就有4个测试用例,如果还复杂一些的怎么办?上面的测试用例还可以简化吗?答案是可以。
我们来看路径1 B(4,24)和4 C,D,G,I,A,B(4,6,13,19,22,4,24),路径1是路径4的真子集,所以1是可以不必要的。
上图的圈复杂度是4。
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它表示我们只要最多4个测试用例就可以达到基本路径覆盖。
所以说圈复杂度标示是最多的测试用例个数,不是一定要4个测试用例才可以。
不过有一点要申明的是测试用例越简化代表你的测试越少,这样程序的安全性就越低了。
四、完成测试接下来根据测试用例使用工具测试NUNIT,VS2005都可以。
接下来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测试人,时间,结果,用例,是否通过,格式网上一大把,每个公司的格式也不一样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