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大学中国史学科情况介绍
2019吉林大学专业排名

2019吉林大学专业排名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朝鲜语、新闻学、资源勘查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哲学、化学、车辆工程、放射医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质学、动物医学吉林重点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吉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以下吉林大学专业排名是根据各专业最近一年录取平均分排名而来,招生地区为吉林,分为理科版和文科版。
吉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理科】专业名称年份分最低分录取批次临床医学(5+3)2017650621一批工科试验班(车辆工程)2017646636一批理科试验班(数学,唐敖庆班) 2017645642一批理科试验班(物理学,唐敖庆班) 2017644632一批理科试验班(化学,唐敖庆班) 2017637一批车辆工程2017636615一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7635609一批理科试验班(计算机,唐敖庆班) 2017635634一批化学2017634609一批理科试验班(生物学,唐敖庆班)633630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632596一批金融学2017631621一批金融数学2017631616一批会计学(商学院) 2017630610一批经济学(商学院)2017629616一批理科试验班(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7628607一批物理学2017628582一批口腔医学(5+3)2017628617一批法学2017627609一批临床医学2017626611一批信息与计算科学2017625594一批经济学(经济学院) 2017621614一批软件工程2017621584一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7620599一批理科试验班(地球物理学,李四光班) 2017617579一批机械工程2017615585一批口腔医学2017615608一批能源与动力工程2017614581一批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600一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7613598一批财务管理2017613605一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7612561一批应用化学2017612601一批会计学(管理学院)612597一批电子科学与技术2017612590一批统计学2017612600一批交通运输2017612565一批英语2017611590一批信用管理2017610589一批生物科学2017610589一批财政学2017610606一批工业设计2017609589一批电子信息工程2017608594一批应用心理学2017608585一批自动化2017608580一批放射医学2017608597一批材料化学2017608595一批通信工程2017608582一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7607581一批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606563一批临床药学2017605574一批预防医学2017605577一批物联网工程2017589一批土木工程2017603553一批工商管理(商学院)2017603595一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7602579一批工科试验班(测控技术与仪器) 2017601582一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学院)601581一批药学2017600572一批工商管理(管理学院) 2017600586一批应用物理学2017599572一批康复治疗学2017599557一批广告学2017599579一批日语2017598577一批人力资源管理(商学院) 2017597589一批工程管理2017596571一批化学工程与工艺2017594576一批行政管理2017593576一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院) 2017592575一批生物医学工程(药学院) 2017592567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017592573一批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学院) 2017592一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7592566一批交通工程2017591561一批信息工程2017590576一批生物制药2017590572一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7550一批测控技术与仪器(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7590558一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院)2017589574一批物流管理2017589569一批理科试验班(材料物理)2017588575一批市场营销(商学院)586578一批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学院)2017585564一批吉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文科】专业名称年份分最低分录取批次金融学2017606596一批西班牙语2017606579一批考古学2017605570一批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603584一批经济学(经济学院) 2017600592一批法学2017600587一批财政学2017599一批汉语言文学2017597577一批人文科学试验班2017594584一批日语2017593561一批行政管理2017592574一批英语2017569一批广告学2017591563一批政治学与行政学2017590569一批国际政治2017588564一批哲学2017584566一批新闻学582 562 一批历史学2017 582 568 一批社会学2017 581 564 一批朝鲜语2017 581 561 一批外交学2017 578 569 一批文物与博物馆学2017576562一批社会工作2017573563一批农林经济管理2017571565一批俄语2017569561一批3、吉林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人数)以下吉林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车辆工程推荐指数:4.9(1206人推荐)2、法学推荐指数:4.5(783人推荐)3、化学推荐指数:4.7(738人推荐)4、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推荐指数:4.7(698人推荐)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5(620人推荐)6、临床医学推荐指数:4.8(193人推荐)7、哲学推荐指数:4.5(164人推荐)8、金融学推荐指数:4.6(161人推荐)9、经济学推荐指数:4.5(153人推荐)10、通信工程推荐指数:4.8(137人推荐)11、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4.7(136人推荐)12、日语推荐指数:4.6(120人推荐)13、考古学推荐指数:4.9(106人推荐)14、应用化学推荐指数:4.8(106人推荐)15、勘查技术与工程推荐指数:4.7(106人推荐)16、法学类推荐指数:4.9(100人推荐)17、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4.5(94人推荐)18、地质学推荐指数:4.7(92人推荐)19、软件工程推荐指数:4.6(92人推荐)20、土木工程推荐指数:4.3(89人推荐)。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作者:编辑:科研与研究生办公室时间:2019-03-20点击数:1883根据《吉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办法》的相关安排,现将考古学院2019年招生复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二、复试工作由考古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招生专业的复试工作由专业复试小组具体实施。
考古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剑赵宾福成员:张全超段天璟侯建峰滕铭予杨建华苏海波魏来三、复试前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工作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
1.考古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资格审查小组组长:侯建峰成员:苏海波、魏来2.考古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监督检查小组组长:侯建峰成员:彭善国、苏海波、王连龙、何景成3.资格审查考生须提交的材料(1)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原件查验,复印件留存)(2)往届毕业考生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本人学生证及复印件一份。
(原件查验,复印件留存)(3)本科阶段定向就业培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定向就业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4)在学期间成绩单(应届毕业生需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毕业生由档案所在部门盖章)。
(5)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需提供1篇以上(含1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1)资格审查不合格者。
(2)材料造假或不符合要求者。
(3)毕业证、身份证及复试表上的照片与本人不相符者。
(4)在读非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5)与《吉林大学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所要求的条件不相符者。
5.体检(1)体检当日在校医院保健科领取体检表,体检学生准备1张近期免冠小2寸彩色照片,将照片贴在体检表上,认真详细填写体检表上的自然栏,“所在院系”填写报考院系;(2)体检当日,上午体检者,晨起禁食水;下午体检者,中午禁食水;(3)体检费55元/人,如需进一步检查按《吉林省医疗服务价格》另行收费;(4)体检时间:3月25日体检地点: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校医院(北门东行约80米),体检结束后将体检表交到医院总检处,电话85166029。
2019年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72 71 68 63 72 75 73 72 74 67 68 78 77 62 67 63 67 75 69 70 71
76 78 71 84 68 68 70 70 58 71 66 81 69 68 65 55 62 81 66 55 62
134 132 134 132 133 129 133 132 135 131 125 121 121 130 125 135 128 117 120 131 120
101839211217443 101839211204374 101839211204376 101839211208338 101839211215297 101839211215115 101839211215935 101839211210022 101839211214513 101839211204437 101839211211107 101839211213810 101839211218481 101839211210060 101839211211522 101839211209490 101839211207376 101839211204430 101839211216619 101839211212694 101839211214703 101839211217280 101839211211993 101839211208341 101839211215609 101839211216099 101839211206600 101839211218226 101839211214516 101839211215863 准考证号 101839101830961 101839101830959 101839103570957 101839101830963 101839211200698 101839211214412 101839211218706 101839211214610 101839211218134 101839211213999 101839211218491 101839211209108 101839211214159 101839211217440 101839211209692 101839211214175 101839211209140 101839211218175 101839211209062 101839211200684 101839211210009 101839211210904 101839101830945 101839101830964 101839211206805 101839211207176 101839211214366
2019-2020 吉林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

2019-2020 吉林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一、吉林大学历史学院简介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文系和历史系,现文学院是根据吉林大学学科专业调整和院系整合的决定,由原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国际交流学院、古籍研究所和其它四个校区的大学语文教研部等单位于2001年5月合并组建的,包含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七个一级学科,设有教育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吉林大学学科涵盖面最宽的院级教学与科研单位。
文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著名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杨振声、冯文炳(废名)、张松如(公木)、汪馥泉、蒋善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等都曾在这里执教过。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257人,专任教师219人,其中教授74人(含博士生指导教师60人),副教授52人。
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中央和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3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跨世纪及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
二、吉林大学历史学考研专业目录三、吉林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史:古文字学方向:《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2年版;《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物印书馆,1998年版;《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版。
古代铭刻学与书法方向:《金石学》朱剑心,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历代书法论文选》及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黄山书社1990年版。
世界史:《日本史》吴廷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俄国通史简编》(下)孙成木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四、吉林大学历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2018吉林大学060300世界史方向全日制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学校名称:吉林大学学院名称:东北亚研究院年份:2018专业代码:060300专业名称:世界史总分:350.00政治:55.0外语:55.0专业课一:180.0说明:1、本数据不含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少干及退役大学生士兵)2、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基本分数线的复试基本要求。
吉林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高分专业

【江苏高考志愿讲堂2020--走近985】吉林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高分专业吉林大学,一个综合性的强势大学,其常规介绍不做累述,在这里,强调几个考生关心的数据。
第一个数据,吉林大学是省外985中对江苏省招生最多的大学。
文科每年招生人数30-40人,理科200人以上。
通过对比来看一下这几所大学都是2001年进入985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档次是一样的。
我们看到,东南大学作为江苏省本土的大学,招生人数也只比吉林大学多一点;其他大学,除了山大和武大的文科略超吉大,别的人数都要低于吉林大学好多。
第二个数据,吉林大学是这几所同类大学中,这几年在江苏省录取线最低的大学。
一目了然,不论文科还是理科,吉林大学的分数都要少于他们好多。
举个例子,理科考生的位次在1万名的,报考吉林大学可以上个很不错的专业,而这个分数,报另外的大学,连投档线都进不了。
第三个数据,是摘自吉林大学官网,几个专业的考研推免率。
考古学,近四年来,本科毕业生保送、考取研究生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6%,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哲学基地班保送80余人,占基地班毕业生总数50%,毕业生多分配到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物理学,学院每年有将近35%的本科毕业生被国内各重点院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基地班”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化学,学院69%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大学的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其他的多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公司、国内外企业和国家机关等单位;车辆工程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人数的35%,免试生约占毕业生人数20%。
吉林大学的优势学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刑法学、政治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神经病学。
2021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大纲考研心得吉林大学录文学院拟录取名单出炉,当找到我的名字,看到自己初试第一,复试第二,总分第一被拟录取的一瞬间,真的想仰天长啸,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竟然想着来写经验贴,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我考研时也是看论坛的经验贴制定学习计划和下载资料的,所以我也想帮助以下其他研友。
二是,有很多师妹问我考研经验,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回忆过我究竟怎么考研的,所以回答得模棱两可,有点对不起她们,因此写下来,可以更加系统。
一.专业选择我选择吉林大学,原因是它是我高考的目的,可惜没有达到。
我至今仍然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我还去参观过吉林大学,可惜成绩出来的一瞬间,真的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这是题外话。
关于专业选择,我认为遵循八个字,兴趣为重,量力而行。
兴趣这个不用说了,量力而行是指专业有热门和冷门之分,自己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估算,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去考热门的专业。
华师热门专业当然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录取人数多,分数也高。
冷门专业就有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
我本来是想报古代文学的,可是后来实在对自己没啥自信,就改成中国古代文学。
到了复试那一刻我真的很感激自己的决定,首先我初试分数378分,在古代文学中只能排一个中等偏后的名次,在中国古代文学里妥妥地排在了第一名。
最重要是复试只有五个人,一点紧张感都没,你试想一下十几个人一起竞争,你的分数还是中等偏后的,稍不留神就被刷了,那种紧张感真不是盖的。
我自己是一个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考试时人数不多让我缓解了很多紧张感,在面试时可以轻松地回答导师问题,面试的问题在下文再慢慢讨论。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大神,对偏冷门的专业又不是没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偏冷门一点的专业,因为不仅是初试没那么大压力,到了复试一样没有那么紧张。
二.考研时一场心理战这一条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我考研时,师兄师姐就提醒过,考研时一场心理战,此言不假。
一开始所有考研的人都坚定着考研的志向,可以到了十月中后旬开始,很多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信息便陆续开始,宿舍的同学和班级同学都纷纷为准备教师招聘而忙碌着,甚至传来很多某某被某公办学校录取了的消息,真的是很有诱惑力。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考古学及博物馆专业各研究方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旧石器考古主要内容:研究更新世地层中出土的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当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以及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带头人:陈全家、陈胜前2、研究方向:新石器考古主要内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与谱系研究,区系类型理论及史前考古方法研究,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研究,农业起源与畜牧业起源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原始宗教与艺术研究,聚落与城的研究,区域性史前考古专题研究。
带头人:赵宾福、陈国庆、李伊萍3、研究方向:商周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与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及发展过程与动因的研究;各地区重要遗迹和遗物的研究。
带头人:林沄、王立新4、研究方向:战国秦汉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源流、与其他地区古代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
带头人:滕铭予5、研究方向:魏晋-隋唐考古及高句丽考古主要内容:魏晋-隋唐时期考古及高句丽渤海考古的最新发现与研究;城址研究;墓葬研究;其他重要遗迹和遗物研究。
带头人:魏存成、王培新6、研究方向:宋元明考古主要内容:宋辽金元明时期城址研究、墓葬研究、瓷器研究、金属器研究、宗教遗迹遗物研究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度拟接收应届毕业生人员情况表

专门史
18 傅嘉伟 1994/12/28 男 汉族 共青团员
复旦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学历学位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第 2 页,共 4 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度拟接收应届毕业生人员情况表
序号 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0 黄乾伟 1993/12/9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数学
学历学位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第 4 页,共 4 页
南开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文物与博物馆 文物与博物馆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4 刘锴云 1993/11/1 女 壮族 共青团员 5 刘冉 1993/5/24 男 蒙古族 中共党员 6 樊丽媛 1994/1/8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
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考古)
中共预备 党员
24 许文珺 1994/2/12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设计学
硕士研究生
艺术设计 硕士研究生
(电影衍生产品设计)
中国史
硕士研究生
中国史
硕士研究生
25 肖博游 1994/9/8 女 汉族 共青团员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史
硕士研究生ຫໍສະໝຸດ 26 孟紫薇 1993/10/9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27 武雨佳 1993/10/28 女 汉族 共青团员
中央民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2019-201X年中文专业大学排名列表及专业介绍word版本 (7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18
中央民族大学
19
安徽大学
20
浙江工商大学
21
兰州大学
22
江南大学
23
西南交通大学
24
郑州大学
25
湖南师范大学
26
华侨大学
27
汕头大学
28
湖北大学
29
海南大学
30
浙江理工大学
31
中南民族大学
32
广西大学
33
贵州大学
34
湘潭大学
35
上海政法学院
36
华南农业大学
37
石河子大学
38
长沙理工大学
39
燕山大学
80
南华大学
81
重庆文理学院
82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83
哈尔滨学院
84
山西大同大学
85
浙江农林大学
86
忻州师范学院
87
烟台大学
88
辽宁师范大学
89
西北师范大学
90
湖南科技学院
91
四川文理学院
92
邵阳学院
93
哈尔滨师范大学
五分分差内-吉林大学2019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分析-PPT课件

体育学
沈阳师大(35) 安徽师大(35) 湖南大学(35) 四川师大(35)
内蒙古师大(42) 1 70 70 70 70 70 68 68 68 67 67 67 67 67 67 67 67 67 67 66 66 66 66 66 66 66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63
73 73 72 72 72 72
仪器科学与技术
100
90
80
灯
78
75
75
74
74
74
74
71
70
70
70
70
69
69
60
前面: 3;并列: 3;后面:6
灯
100
60
70
80
90
79 79 79 78 78 78 物理学
76 76 76 76 76 75 75 75 75
前面: 6;并列: 4;后面:15
100
80
60
90
首都师大(15) 浙江大学(15)
上海交大(20)
暨南大学(20) 南京大学(26)
中南财经政法(26)
山西财大(32) 安徽大学(32) 广州大学(32)
华中师大(41)
北工商(45) 上海理工(45) 江苏师大(45) 郑州大学(45) 西北大学(45) 浙江财经(45)
河南大学(62)
天津城建(46)
华北电力(59)
前面: 15;并列: 12;后面: 11
辽宁工大(59) 长江大学(59) 武汉工业(59) 沈阳大学(59) 大连大学(59)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00
新版吉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吉林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31)中国史通史参考书: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李时岳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出版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2019年历史学考研调剂汇总帖(4.2更新吉林大学等1所)

天津师范大学发布关于调剂的通知
齐齐哈尔大学有中国史,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杭州师范大学有中国史预调剂,可能有非全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中国史、世界史、非全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有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史调剂
吉首大学公布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云南师范大学接受各方向调剂
河北大学公布新增中国史、文博专硕调剂
海南师范大学有中国史和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长春师范大学更新信息,有中国史调剂
浙江师范大学发布调剂公告
河北师范大学有中国史、世界史、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有专门史,西夏学研究院有中古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接收历史学考生调剂
宁波大学有中国史调剂,较多名额
大连大学有中国史调剂
哈尔滨师范大学有非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调剂
南京师范大学有优调通知
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中国史各方向,学科教育(历史)调剂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有文博专硕调剂
黑龍江大學有考古學和世界史調劑
湖北師範大學有中國史和課程與教學論(歷史)調劑
江汉大学公布预调剂,主要集中在理科,未明确是否有中国史&学科历史调剂
浙江海洋大学有学科教学(历史)调剂公告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公布中国史预调剂,不要跨考
华南农业大学开通预调剂,中国史是否调剂未知
广西民族大学有中国史调剂
中南民族大学有中国史、文博预调剂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有学科教学(历史)预调剂,5人
湖北民族大学发布调剂公告,有民族史,法学学位,执行B区线
延安大学发布预调剂公告,要求本科为历史学
中国史学科简介

中国史学科简介
中国史学科2010年被评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得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
本学科现有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和人文教育;2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和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术平台: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和萨满文化研究中心;1门省级精品课:中国古代史。
本学科研究方向明确,机构完整,结构合理,柔性引进5名高水平科研人员,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在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重视基础资料建设,投入2千万元购买文献,建立信息检索系统,中国东北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重视学术交流,关注现实问题,学校特批200万元用于边疆考察,在高句丽历史问题研究方面具有国际影响。
中国史学科通过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第一,东北民族历史变迁问题研究;第二,吉林省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第三,东北边疆稳定问题研究。
中国史学科的建设任务为:第一,通过东北边疆科学考察活动,为吉林省政府在民族发展与边疆安全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决策参考;第二,将中国史学科建设成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学科;第三,将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成省部共建研究基地;第四,将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文献信息平台。
0602中国史学科简介

0602中国史学科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我校历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南各高校中唯一开设的历史学专业,也是唯一具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学科。
我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政史专业,1998年开始设置历史学本科专业,2006年开始有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历史学中的中国史学科已经形成一支由18人组成的师资队伍,这18人中有教授、副教授16人,占到总人数的89%;有博士、硕士10人,占到总人数的56%。
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目前是是海南省的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是王献军教授;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目前包括3个二级学科,即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和中国近代史,其学科带头人分别是王献军教授(兼)、张兴吉教授和胡素萍教授。
中国史学科的科研人员近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2项、地厅级项目7项;目前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厅级项目3项;在研的科研经费合计约为66万元,人均3.6万元;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48篇;获得省级、厅级科研奖励6项。
二、研究方向介绍我校中国史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稳定而有特色方的研究方向:(一)海南历史文化方向海南历史文化方向侧重于海南地方的历史文化的研究。
从事本方向研究的教师,大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积累。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个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一是对海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本学科带头人王献军教授长期致力于海南回族和黎族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现任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和海南省民族学会副秘书长,其代表性的专著是《海南回族的历史与文化》、《黎族藏书·方志部》、《黎学研究备览》,已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南黎族文身口述史研究”,目前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黎族现代史”。
二是对海南古代地方史研究。
李勃等多位教授长期以来都致力于海南古代史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海南古代的行政建置、海南古代人物和海南古代书院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代表作是《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该著作海南省社科著作类二等奖。
2020年考研专业简介之中国史[060200]
![2020年考研专业简介之中国史[060200]](https://img.taocdn.com/s3/m/e3cb6523763231126edb1135.png)
中国史专业所属门类门类/领域代码:06门类/领域名称:历史学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602一级学科/领域名称:中国史二级学科代码:060200二级学科名称:中国史中国史专业介绍暂无数据中国史专业培养目标暂无数据中国史就业方向暂无数据中国史相关职位暂无数据相近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201]历史地理学[060202]历史文献学[060203]专门史[060204]中国古代史[060205]中国近现代史[060206]国学[0602J1]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0602J1]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0602J1]边疆学(边疆政治学,边疆经济学,边疆社会学,边疆史[0602J3]边疆学(边疆政治学,边疆经济学,边疆社会学,边疆史地)[0602J3]台湾研究[0602J7]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2L1]历史文献学[0602L2]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0602L2]★专门史[0602L3]专门史[0602L3]中国史[0602L3]中国古代史[0602L4]中国近现代史[0602L5]历史地理学[0602L6]★历史地理学[0602Z1]中国古代史[0602Z1]中国边疆学[0602Z1]中国近现代史[0602Z1]历史地理学[0602Z1]历史文献学[0602Z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2Z1]国学[0602Z1]当代中国史[0602Z1]敦煌学[0602Z1]文化与传播[0602Z1]★历史文献学[0602Z2]专门史[0602Z2]中国近代史[0602Z2]历史地理学[0602Z2]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2Z2]艺术史与现代艺术[0602Z2]★专门史[0602Z3]中国古代史[0602Z3]中国现当代史[0602Z3]历史地理学[0602Z3]历史文献学[0602Z3]★中国古代史[0602Z4]专门史[0602Z4]中国近现代史[0602Z4]历史文献学[0602Z4]★中国近现代史[0602Z5]专门史[0602Z5]中国古代史[0602Z5]中国古代史[0602Z6]中国近现代史[0602Z6]中国近现代史[0602Z7]接收调剂院校新增招生院校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共有院校161所2019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060200]2019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国史[060200] 2019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电话:23…/中国史[060200]2019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电话:…/中国史[060200] 2019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宋史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中国史[060200] 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社科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中国史[060200] 2019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中国史[060200] 2019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060200]2019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史[060200]2019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中国史[060200] 2019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商丘师范…/中国史[060200] 2019 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安阳师范…/中国史[060200] 2019 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中国史[060200] 2019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史[060200] 2019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人类…/中国史[060200] 2019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060200]2019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中国史[060200] 2019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 2019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西北史/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思想所/中国史[060200]2019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中国史[060200] 2019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中国史[060200]2019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中国史[060200] 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边疆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史[0602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060200]2019 湘潭大学/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大学/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史[060200]2019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中国史[060200]2019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河北大学/宋史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中国史[060200] 2019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中国史[060200] 2019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中国史[060200]2019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 2019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欧洲文…/中国史[060200] 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大学/历史系/中国史[060200]2019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中国史[060200]2019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国史[060200]2019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本院/中国史[060200]2019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0602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060200] 2019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国史[060200] 2019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孔子文…/中国史[060200] 2019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中国史[060200] 2019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中国史[060200]2019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史[060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吉林大学中国史学科情况介绍
一、吉林大学中国史学科情况介绍
吉林大学历史系属于文学院,历史系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现主要详细介绍中国史方向。
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史分为三个方向,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目前又分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先秦史方向,辽金史方向,明清史方向。
中国近代史根据老师确定研究方向。
专门史方向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中日关系史方向,中国区域史方向。
二、师资队伍介绍
1.中国古代史方向
(1)先秦史方面
许兆昌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和中国史学史。
2001-2002年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6年10-12月,任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客座教授。
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已出版著作五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马卫东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于中国史学史,现任中国史系主任。
已出版著作一部,译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王坤鹏老师: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师从晁福林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与早期史学。
主持多个科研项目,已出版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雄伟老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仍担任历史系课程,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
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多个科研项目。
(2)辽金史方面
高福顺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辽金史与北方民族史,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多次获得各类奖项。
蒋金玲老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辽金史,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3)明清史方面
王剑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已出版著作一部,发表
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多个科研项目。
李佳老师: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2.中国近现代史
刘会军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
管书合老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史,防疫,边防以及医疗方面。
王明伟老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史。
3.专门史
(1)中日关系史方面
杨军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发现为东北地方史和中外关系史,已出版专著三十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2)中国区域史方面
宋卿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东北地方史和辽金史,已出版专著四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三、招生人数
根据2018年招生简章,中国史计划招生人数16人(含推免)
2018年,计划招生人数15人,实际招生人数17人
2017年,计划招生人数20人,实际招生人数22人
2016年,计划招生人数20人,实际招生人数21人
四、参考书目
吉大没有固定的参考书目,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开考,报考中国史只需要看中国史范围内的书就好啦!教材的话一般大家都看的以下:
1.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
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
2.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
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
3.李侃、李时岳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出版
4.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