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3)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范文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范文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4章“电流与电路”的第3节“电阻”。

具体内容如下: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2. 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3.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U/R;4. 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2. 掌握电阻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3. 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能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电阻的影响因素及欧姆定律的应用;3. 电阻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开关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电阻表、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定义、符号及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含义。

3. 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值的变化,分析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4. 讲解欧姆定律:阐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 电阻的测量:介绍电阻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测量电阻值。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2. 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3. 欧姆定律:I=U/R;4. 电阻的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电阻的符号是____,它表示____。

2. 选择题: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电阻的大小?A. 材料B. 长度C. 横截面积D. 温度3. 计算题: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路中的电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时,部分学生存在误差。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阻》,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电阻的概念与单位”;第2节“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第3节“电阻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如何测量电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准确测量电阻及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实验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实验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流大小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并解释1欧姆的定义。

(3)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

3. 例题讲解:(1)计算题:已知电阻值、电流值,求电压值。

(2)分析题:分析给定电路中,改变电阻值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电压。

(2)拓展:讨论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家电、电子设备等。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阻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2)计算题:已知电阻值、电流值,求电压值。

(3)分析题:分析给定电路中,改变电阻值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3)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3)

明白什么是电阻,明白得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明白电阻的单位及其间的换算。

明白得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过程中,体会用操纵变量法研 究
物理咨询题的差不多方法。

体验探究过程。

本节内容为初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是今后学习电学内容的基 础,而电阻又是学生不易明白得的物理量,因此安排了实验,来 认识电阻。

由于阻碍电阻的因素诸多,因而采纳了操纵变量法。

重点:电阻符号、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长度对电阻的阻碍。

难点: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能力较低,关于操纵变量法还不能完全明白 得,因此,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中,第一要让学生意识 到阻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门多,同时比较时要关于其它物理量要 进行操纵,意识到它们之间制约关系及其相互的阻碍。

实验法:应用演示实验,讲明导体电阻的存在。

在实验中,应用 操纵变
量法来讲明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实验。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 方法
教材 分 析 〔重难 点〕
学生 分析
教学 方法
〔或
设想〕
号、 认知 技能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3)。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知识结构】一、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操纵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截了当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明白得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差不多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缘故: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缘故: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那么。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通过用电器直截了当接在电源上。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2.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具准备】(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带灯座的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例题1(多媒体展示)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同学们练习,教师请两个同学上讲台板书演算过程.解:根据欧姆定律I=R U 得R=I U =A4.0V 2.7=18Ω.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I U R =.) 师 欧姆定律I=R U 可变形为IU R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 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并强调:对于变形公式IU R =,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 与U 成正比,R 与I 成反比的关系,但是I U R =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进行新课】知识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1)提出问题: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该怎么办呢?(2)设计方案:师 我们只要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a.如何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b.如何能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值?c.欲使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d.要多测几次,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否相等,应怎样改变其电压值?接入什么器材好?生:器材的选取: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 量程即可,电流表使用0~0.6A 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5A 的规格.教师总结实验注意事项: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师 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报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实验探究报告”.第*组实验探究报告(多媒体课件)[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I U R. [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源: 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则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3.合上开关,并迅速断开开关(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合适(量程大,还是小).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注意: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时,应先将滑片移在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上,先测出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测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其电阻值增大或减小).在读取电流表、电压表数值时,要先弄清楚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以及该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3)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4)分析与论证: 学生根据公式I U R =计算出每次灯泡的电阻值,并进行比较. (5)评估与交流:师 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出还有什么规律吗?生: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总结:误差分析——电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会使测出的灯泡电阻值与真实值间存在差异,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 两端的电压UR 、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 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 R +I V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出来的电阻值I U R R =测,由于I >I R ,所以R 测<R 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待测电阻很小时,采用外接法可减小测量误差.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 中的电流I R ,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 两端电压U R 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 A 之和,即U=U R +U A .根据R U I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量的电阻值I U R R =测,因为U >U R ,使R 测>R 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很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电阻R 和电流表中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知U R =I R R 远大于U A =I R R A ,即U 近似等于U R ,使R 测≈R 真.因此,当待测电阻很大时,采用内接法.例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先让学生思考,后讲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延展】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师在上一个实验中,用的是两块电表,电压表用来测电压,电流表用来测电流,那么,单独使用一种电表,如何测出灯泡的电阻呢?学生分组讨论,再由代表阐述本组创新的方案.教师总结:测电阻的其他方法(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器材的选取,知道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熟悉了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对仪器使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伏安法”测电阻是个典型的电学实验,所用仪器较多,操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应引起高度重视.2.实验电路图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得出,待画出电路图后,还要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是很关键的,有的学生看书上这样画,他就这样画,而说不出为什么.3.注意事项可以放在实验进行中说明,或学生有问题时再指出,这样比单独占用一些时间要好一些,因为学生出错了,就知道去查错,从而加深对注意事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4.对个别同学的错误数据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而要注意引导,看是因为读数引起的还是计算引起的,帮助他们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实验数据.所以我们老师还是要想得更远一些才好.5.三次实验尽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拉开三组实验数据的差距,便于分析实验结论.6.本节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多测几次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而是要学生从多次计算出来的结果中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对于灯泡的电阻,受灯丝温度的影响,求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

电阻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3节)

电阻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3节)
第三节:电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多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多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电阻的概念
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103Ω
1 kΩ=103 Ω
(2)指导学生练习单位换算
3.电阻器(定值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
学生练习。
PPT展示不同类型多电阻器,以及不同材料多电阻排序。
2.看教材16页”想想议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帮助归纳:如果没有电压表,要找个电压和它一样的,一般是并联;那如果没有电流表呢?请你设计电路试试看。)
学生回答并画图。
学生在第二空会出现不同意见,让学生在争论并与第一问的条件的比较中得到正确结论。
反馈练习主要是:
1、学生讨论,回答,并互相订正。
学生讲出题目考察的知识点。
教师只作适当的补充。
这题考察的是控制变量,要求学生对电阻的影响因素熟悉外,还要能根据变量选择比较的对象。
3.做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导体多电阻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学生解释:因为相同长度、横截面积的金属,铁比铜、铝的电阻大。
三、反馈练习
(10分钟)
1.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长,但乙比丙粗,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第3节 电阻(教案)

第3节 电阻(教案)

第3节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学习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动手进行实验.2.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教学难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及铜丝各一段、酒精灯、日光灯钨丝、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组成一个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亮度;换一个规格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再次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变暗了.(以实验导入课题)师为什么电压一样,这个灯泡却变暗了呢?看来同样是灯丝,有的灯丝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导电,今天我们就研究导体的这种差异.【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阻及其单位1.电阻的定义提出问题:为什么铜导线与镍铬导线的用途不同呢?同是导体为什么它们导电的能力又有不同呢?(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教材P63页《演示》中图16.3-1所示实验,把镍铬合金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步骤:①先将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②将镍铬合金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接镍铬合金丝时灯泡暗.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2.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板书:(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3Ω;1MΩ=106Ω.几种常见的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约1m长的铜导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通常可以略去不计.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4页《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你能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进行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设计实验: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演示实验1: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探究电阻R与材料ρ的关系(可参考前面的演示实验);分析总结:前面的演示实验中,铜丝和镍铬合金丝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虽然它们的长短、粗细相同,但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这说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演示实验2: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探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铬合金丝,使它们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重复前面的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系,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演示实验3:材料、长度一定,探究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仍然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铬合金丝,使它们的长度相同、粗细不同,重复前面的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有关系,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演示实验4: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探究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给电路接入一个日光灯钨丝,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偏转,再用酒精灯加热钨丝,观察比较电流表的偏转.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温度有关系,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板书: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电阻与材料有关、与温度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本身的因素有关,不随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说明:(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个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确定时,它的电阻是一定的,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总是客观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它的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体现出来而已.也就是说导体电阻的大小并不随着它两端电压的高低、通过电流的强弱而变化.l (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用ρS来表示,其中R为电阻,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ρ为电阻率(由导体材料决定).(3)导体的电阻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部分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部分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小.但是初中阶段,如果不加说明,温度变化对电阻值的影响不计.(4)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个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例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或本节配套课件中的例题,先让学生思考,后讲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66页《科学世界》,了解半导体及超导现象,并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半导体与超导体的应用.(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比导体大,但比绝缘体小得多,常见物质:锗、硅、砷化镓等.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和三极管.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2)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物质电阻变为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该物质的临界温度时,该物质具有超导性.如铝在 1.39K (-271.76℃)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的好处是:①在电厂发电、输送电能、储存电能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②制造电子元件时不必考虑散热问题,可以大大缩小元件尺寸,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超导现象的具体应用有:制造超导电机、超导电缆,利用超导体可制造磁悬浮列车、发电机、电动机等.目前,超导体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实际的原因是还没有发现常温下的超导材料.【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知道了导体中都有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电阻;其单位是以物理学家欧姆的名字命名的,其它的单位还有千欧和兆欧,我们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前三个都是导体内部本身的因素所决定的,只有最后一个温度取决于外界的条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这节课主要讲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另外这节的实验也有很多物理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渗透其中,若实验器材充分,可以把该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2.关于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的论断学生不好理解,有的还怀疑,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待到得出欧姆定律后,再解释就会透彻了.3.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如果能结合实际的物品展示给学生就更好了,它在许多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接触一下高科技的东西对他们兴趣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6章“电流与电路”的第3节“电阻”。

具体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以及电阻的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阻计算。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讨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以及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器、电源、导线、灯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的电阻现象。

2. 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4. 欧姆定律:讲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公式I=U/R。

5. 电阻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阻。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值,验证欧姆定律。

7.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公式、电阻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压为10V,求电阻的大小。

答案:电阻大小为5Ω。

2. 题目:一个电阻器在温度为20℃时,电阻值为20Ω,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求电阻值的变化。

答案:电阻值变为40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阻的现象,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篇一: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本节主要内容为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内容是学习第四节“变阻器”的理论根底。

作为电学中三大根本概念之一,“电阻”处于枢纽和核心的位置。

因为电学知识的应用离不开电阻,各种用电器的功能实现决定于所用电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对电学规律的探究、各类用电器的创造,都离不开对电阻的研究。

仅就初中所学电学知识来说,电学中所考察的难点问题也离不开电阻,因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改变,电流的改变会引起电功率的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在为学习“变阻器”作准备的同时也为后续电学知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导入新课”可根据教材提示,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或老师的课堂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导线多用“铜”和“铝”来制作这一事实,引出问题,从而展开探究。

“演示实验”通过把长短、粗细一样的不同导体(铜丝和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中,观察灯泡亮堂程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导体(一样条件下)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信息。

电阻概念的引出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老师进展演示时可以多项选择取几种材料进展比拟。

本实验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二是说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电阻的概念比拟抽象,教学中老师最好不要硬性地将其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后得出,即要把电阻概念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详细,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拟导体电阻的大小。

“电阻”概念的教学,教材是以电阻的定义、大小和单位、常见的电阻器为核心展开,直接给出电阻单位的名称、简称、符号、换算关系。

教材没有给出电阻率的概念,而是在后面的小资料中给出几种“长度为1 、横截面积为1 2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

这样处理既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向学生浸透电阻的本质特征是表征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才能是不同的。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电阻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电阻

第三节电阻八年物理教课设计第三阻●教课目一、知目 1.通察和,初步学阻的观点、阻的位及其算关系.2.知道阻的大小跟体的种等要素有关.3.知道滑阻器的结构,会把滑阻器正确地入路来改路中的流 .二、能力目 1.通察和,研究阻及影响阻大小的要素,培育学生察、剖析、比、归纳的能力 .2.通学生研究活,研究阻大小与资料种、度、横截面的关系,浸透研究的一种方法——控制量法 .三、德育目1.通认识半体及超在代科技中的用,开野,激学生求知欲 .2.通多种活形式,系学生生活,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 . ●教课要点阻观点的成立 .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 ●教课点依据要求正确接与使用阻器 . ●教课方法法、察法、比法 . ●教具准接板、演示用流表、干池、开关、若干、小灯泡、短粗同样的及各一段、滑阻器、阻箱、光台灯、半体收音机一台、位器、投影 . ● 安排 1 ●教课程一、引入新[]出示先准的各式各的 .是什么西?[生]、、、、路⋯[]一定同学的回答 .大家从的截面察 .[生]芯是用简单的金属来做的,是体 .芯的外面包了一橡胶或塑料,是不简单的物体,叫体 .[]在同学剥开的外皮,看一下的芯究竟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 .[生]是用做的 .是用做的 .[]大家用、做芯的?[生]仿佛没有.[]常用的往常是用或做的,特重要的用的要用昂的来做 .我已知道,、也是体,又多又廉价,那么什么不用来做呢?同学勇敢地猜想 .[生]是否是因简单生,因此不用 .[生]是因用做没有好 .[生]⋯[]大家想不想用找找原由呢?二、行新 1.阻是体自己的一种性[]我能够把和分接入路 ,察一下有什么象生.[想一想做做]同学按 6.3-1 接路.先将接入路,合上开关,察小灯泡的亮度 .将成短、粗同样的,合上开关,察小灯泡的亮度 .[生]接入比接入灯泡亮 .将流表串入路,重复上述的,察流表的示数 .[生]接的流比接的流小 .[]比两次流的示数,顶用的是同样的池,也就是同样,什么两条中的流不一样呢?本来,体能,但同流又有阻挡作用 .同样下,中流不一样,明两条流的阻挡作用不一样 .在物理学顶用“ 阻” 个物理八年物理教课设计[生]的阻和的资料相关.不一样资料的其阻不一样.[生]阻是体自己的一种性.[生]几种资猜中的阻最小,除合金外,的阻最大,的阻和差不多,但比廉价.因此不用做,而常用或 .(有学生会注意到合金的阻最大,它有什么用?此可留在阻器中再来明) 2.阻的位和算 .同学资料p13,知道下述内容 .[板]阻的符号:r 阻的位:欧姆( o hm)称欧符号ω常用位:千欧( kω)兆欧(mω) 1 k ω =103 ω1 mω =106 [ω]同学于阻个物理。

物理教学案例《电阻》教案

物理教学案例《电阻》教案

物理教学案例《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电阻》,具体内容包括: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

本章分为三个小节,本节课主要涉及第一、二个小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影响因素,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多用表测量电阻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难点:电阻测量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多用表等。

学具:每组一台多用表、导线、电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变化的原因。

2. 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分析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引出电阻的概念。

(2)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等。

3. 影响因素(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4. 电阻测量(1)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如伏安法、多用表法等。

(2)演示伏安法的测量过程,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

(3)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多用表测量电阻。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电阻计算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电阻计算的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电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阻的概念,并说明其单位。

(2)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使用多用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2. 答案:(1)电阻:电流在电路中受到的阻碍作用。

单位:欧姆(Ω)(2)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

(3)根据多用表测量结果,写出测量过程及计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人教版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阻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计算公式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 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在通过导体时,为什么会受到阻碍?引入电阻的概念。

2. 讲授新课(1)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含义,即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强调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障碍。

(2)电阻的计算公式介绍电阻的计算公式: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讲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单位。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通过实验或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阻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能够熟练地调节电阻值。

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的精确调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2. 采用讲解法,讲解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3.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4.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5. 总结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6. 讲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调节电阻值。

7.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有关电阻的习题。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单位及常见的电阻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阻值。

七、教学过程1. 讲解电阻的单位:介绍欧姆(Ω)作为电阻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电阻单位。

2. 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 = V/I,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阻值。

3. 例题解析:举例解析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电阻值,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精选12篇)《电阻》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分组试验,使同学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

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试验的力量。

培育同学良好的试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同学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2)欧姆定律为人们供应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本节课将通过分组试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板书)三、试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板书)1.试验原理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依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试验电路。

问:(1)采纳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2.设计试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便利地转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完整的试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同学分组试验的留意事项:(1)为便于试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试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试验,调整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看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试验。

(4)其它留意事项同平常一样。

出示试验数据记录表。

同学分组进行试验。

老师巡察指导检查。

试验完毕,整理仪器。

请几个试验组的同学汇报试验数据,老师将试验数据填入表中。

争论:(1)观看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试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白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三)巩固学问1.有的同学依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完成试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电阻符号、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认识电阻在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
四、1、直截了当提出咨询题:
你认为铜丝的电阻大依旧镍络合金丝的电阻大?
不同材料的电阻不同,那么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利用实验1,讲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此环节要渗透横截面积、长度相同,只是材料不同这一特点。
过程和方法
设计
意图
时刻分配
一、作业评判。
二、引言:教材P14第一自然段,引入电阻实验
三、1、演示实验1:〔泡的亮度什么缘故发生变化?是什么缘故引起的?
2、引导学生观看灯泡亮度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从而引出两种实验中电流大小不同,从而引出电阻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实验。
教材分析〔重难点〕
本节内容为初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是今后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而电阻又是学生不易明白得的物理量,因此安排了实验,来认识电阻。由于阻碍电阻的因素诸多,因而采纳了操纵变量法。
重点:电阻符号、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长度对电阻的阻碍。
难点: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能力较低,关于操纵变量法还不能完全明白得,因此,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中,第一要让学生意识到阻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门多,同时比较时要关于其它物理量要进行操纵,意识到它们之间制约关系及其相互的阻碍。
教学方法〔或设想〕
实验法:应用演示实验,讲明导体电阻的存在。在实验中,应用操纵变量法来讲明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总结: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只是材料不同的金属丝电阻不同。
3、利用实验,讲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中要强调操纵变量法。
五、归纳: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还和温度有关
改错与评判
引入新课
讲明电阻的存在
逐步引入电阻的内涵
学生感知电阻的基础知识
引出猜想,明确实验方向
操纵变量法的初步引入,分散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哪些量是被操纵的量
3
1
3
1
4
2
2
6
2
第三节《电阻》教案(人教版初二下)(3)
过程和方法
设计
意图
时刻分配
六、认识电阻率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小组讨论共同解题〕
P17――1题、2题、3题。
«教学参考»:P27――5题14题
评定:
八、认识«科学世界»,由学生阅读。
课题:
«电阻»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5课时
备课时刻:
3月5日
上课时刻:
3月
八年1
八年2
八年3
八年4
10号
10号
10号
10号




认知
技能
明白什么是电阻,明白得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明白电阻的单位及其间的换算。
明白得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过程中,体会用操纵变量法研究物理咨询题的差不多方法。体验探究过程。
九、课堂评判:1、知识体系2、学生学习状态
3、鼓舞性评判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十:作业布置:«创新与探究»P4一题至三题。
巩固练习
评判练习
拓展知识
评定总结完成情感目标的培养
1
10
3
2
1
板书设计:三、电阻
一、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单位:欧姆〔Ω〕、千欧〔ΚΩ〕
换算:
二、阻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横截面积、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电阻不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电阻不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三、归纳:
讲明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也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教学体会〔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