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凝聚力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加强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 加强自身建设首先是加强思想建设。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12月23日中共 中央举行的党外人士座谈会所作的重要讲话指出: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 是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中,在许多基本原则和重大方针方 面取得了广泛共识。这些原则和方针,经受了长期实践的检验,要始终 不渝地加以坚持,包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四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政党中和全国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 程中历史地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也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实践中的自觉选 择。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才能成为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保证国家的独立、统一、安全、稳定和民族的大 团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 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发展与增强,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结论。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
政治制度与中华 民族凝聚力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全国人民团结建国伟大目标的 实现,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标志着具有 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这一基本制度的形成。 50年来,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共 和国一道同呼吸、共患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轨迹,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党合作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 的内在关系:多党合作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对坚持和完善多 党合作制,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由多种因素有机构成的。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因素包括: 先进、发达的物质经济,进步、成熟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制度,优秀、丰 富的思想文化。其中,政治因素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一种 进步的成熟的政治力量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它所产生的凝聚 力的力度是十分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创造了人民 民主专政这一适合国情的国家形式,同时也创造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等,从而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的发展。目前,我们要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克服各种困难,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巩固和发展爱国 统一战线,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重要保证。各民主党派具有人 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必将更好地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其所联 系的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我们国家的跨世纪发展共同奋斗。
束语
本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奏出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 我们新的长城的时代强音,取得了战胜日本帝国主 义的胜利。今天,当我们即将走入新世纪的时候, 我们更必须用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筑成我们 新的长城。这新长城的每一块砖石便是全国人民的 凝聚力、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防实力。中共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华民族凝聚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新长城的工程中,理应 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二、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 展看,多党合作制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曾经发 挥过重要作用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国家的政治生 活、经济建设以及有关统一战线重大问题的协商、决策和执行,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推进社会主 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遭到了灾难性破坏。各民主党派在这场空前 的浩劫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57年我国各民主党派成员曾发展到约10万人。由于反右派斗争停止 发展的影响,到“文革”开始时只有8万人左右,“文革”结束时再减为6万多人。这一时期,民族凝 聚力一度受到削弱。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主要内容的团结 合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报告中,把50年代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和“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连在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基本方针。在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 的政治报告中,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界定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把完善这 项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 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在1993年八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 期存在和发展”。这样,就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了明确的法律 依据。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政议政,并充分发挥其人才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促进和平统一祖国贡献力量。到1998年,全国民主党派成员已发展到50多万 人,广东省也已发展到330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巩固与发展,已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形势,团结大多数是统一战线 的主题,也是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征。历史证明:什么时候中共的统一战线工作搞得好,中华民族凝聚力 就会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革命和建设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中共的统一战线遭受挫折,中华民族凝 聚力就会削弱,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出现波折。 回顾中共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多党合作在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