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及答案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 ______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_ 的快;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物理意义:定义: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 km/h; 1 km/h=______ m/s6.匀速直线运动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特点:公式: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7.描述运动的快慢的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工具:、;需测物理量:;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参考答案1、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有可能不同、不变、改变4、路程、路程长、路程5、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6、5/186、不变、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v=s/t、无关7、平均速度、v=s/t、瞬时速度的8、v=s/t、路程s;时间t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习题精选一、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B.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C.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D. 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2.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A. 地球B.云层C.月亮D.不能确定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B. 月球绕地球公转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D. 河水在河中流4.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A.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 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 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A. 每秒30米B. 3米每秒C.10米秒D. 3秒米6. 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A. 农用三轮车B.汽车C.飞机D.火箭7.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慢C. 乙车快D. 甲车慢8.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图1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A. 同时到达B. 甲先到达C. 乙先到达D. 不能确定9.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 3 :2B.2 :3C.1 :6D.6:110. 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速度是()A.10m/sB. 6m/sC.8m/s D .2m/s11. 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 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12.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 子弹静止在空中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小C.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大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4.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后,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B. 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C.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D. 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二、填空题. 。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点梳理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主张:①万物本原为抽象的“________”。
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②包含朴素的辩证法。
③政治上主张________,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________的时代。
答案:道顺其自然小国寡民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道”。
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主而治。
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①铁制农具牛耕:春秋战国和开始使用②水利灌溉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有、、③工商业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布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答案:①铁农具;牛耕②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
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也得到推广。
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所以①处为铁农具,牛耕;②处为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3、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微族。
这说明,唐太宗时A.社会安定繁荣B.君臣关系和谐C.皇权日益加强D.政治风气开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微族”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用人,不拘一格的特点,也体现了唐太宗时期政治风气较为开明,D项正确;唐太宗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用人的特点,没有体现君臣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君臣关系和谐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用人特点及当时社会比较开明的现象,不能体现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
故选D项。
小提示:4、秦暴政表现(1)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
苏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一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的含义:求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①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通过乘法来算除法;②利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因为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在十位上,如果商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写在个位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笔算除法中的注意事项:①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不够商1时,要在那一位用0占位;③要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典型例题】1.口算.6÷2=16÷2=40÷4=60÷20=160÷20=400÷40=2.用竖式计算90÷3094÷20560÷503.小明有420元,小东有470元,两人准备合买单价为40元的书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书?知识点二试商、调商☆“四舍五入”法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数小于5时,用“四舍”法,把个位上的数舍去,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用“五入”法,把个位上的数舍去,并向十位进1,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调商:试商时,上的第一个商为初商,如果减的时候不够减,说明初商偏大,应调小;如果减出来的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初商偏小,应调大.☆初商的简单判断:①当用“四舍”法试商时,除数变小,初商容易偏大;②当用“五入”法试商时,除数变大,初商容易偏小.【典型例题】1.填空题.÷时,把除数看做________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1)57228÷时,把除数看做________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2)41321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22233÷★41721÷241263.一台学习平板524元,妈妈每月给小芳53元的零用钱,请问小芳至少需要存几个月才能买到这台学习平板?知识点三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性质:(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若有余数,则商不变,但余数需要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3)除数不变时,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被除数不变时,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扩大.☆划0大法:(1)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可以同时去掉相同的零,商不变;(2)去掉几个零,余数需再补上几个零.【典型例题】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20030 6000700÷13002002.一个除法算式,商是18.如果被除数乘3,除数不变,商是().如果除数乘3,被除数不变,商是().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商是().如果被除数乘3,除数除以3,商是().如果被除数除以3,除数乘3,商是().3.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已知商是60,余数是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则现在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知识点四简单周期☆周期现象: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三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解题思路(1)找出重复出现的部分,确认周期,分组(列除法算式);(2)总数÷周期数,若无余数,则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就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若有余数,余几结果就为下一个周期的第几个.【典型例题】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的的排列规律,请问第50个图形是().2.一串数字1、2、3、5、8、1、2、3、5、8……像这样排列,第36个数是(),前36个数字之和是().3.今天是星期二,那么从明天开始,第32天是星期几?参考答案及解析知识点一: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1.口算.381038102.列竖式计算.34......1411 (10)3.22本分析:共有:420+470=890(元);可买:890÷40=22(本)……10(元)所以两人合买,最多能买22本书,最后剩余10元.★①前两题有错,应注意除法竖式中的一些易错点,如数位对齐,被除数看到哪就在哪上商;养成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检验两分钟,唠叨无影踪.②第3题有错,可能需要加强审题,或者理解实际应用中商和余数的意义,有个好方法,就是在商和余数末尾带上单位,来提醒自己它的意义.知识点二:试商、调商1.(1)30,小(2)20,大2.6......249......719 (18)3.10个月分析:524÷53=9(个)……47(元)根据计算可知存了9个月后还差47元,所以需要存10个月★①第1题做错,需要注意一下“四舍”法和“五入”法对初商的影响.②第2题做错,则要好好加强一下计算的练习.③第3题还是实际应用中对商和余数的理解.知识点三:商不变的规律1.8......4006 (100240)★注意:用划0大法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后,如果有余数,一定要划掉几个0就补上几个0.2.54;6;18;162;2分析:(1)被除数乘3,除数不变,商会扩大3倍;(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商会缩小3倍;(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商不变;(4)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5)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扩大3倍,商缩小9倍.3.6060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会跟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第2题和第3题做错需要针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练习,并且和划0大法进行联系思考,在商不变的时候余数会怎么变.知识点四:简单周期1.△分析:观察可以图形的排列以“□△△○”为周期出现,周期为4,所以根据周期问题来进行计算:50÷4=12……2,说明第50个图形是在第13个周期中的第2个,即是△.2.1;134分析:根据观察,发现数串以“1、2、3、5、8”5个数为1周期出现,所以可利用周期来解决问题:36÷5=7(组)……1(个)说明有7个完整的周期,第36个数是1,所以前35个数的和为:7×19=133,所以前36个数的和是:133+1=134.3.周六分析:今天是星期二,则明天是星期三,则星期三是第1天.根据生活实际,星期的出现具有周期性,周期为7,所以可以求出第32天是在第几组周期中的第几个:32÷7=4(组)……4(个),所以第32个数是在第5组周期中的第4个,每组都是“三、四、五、六、日、一、二”,所以为周六.★①第1题做错,那周期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还没有掌握,可以看看基础的周期问题例题,了解根据周期现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②第2题需要理解周期现象,出现周期时,每一组周期都是完全相同的,每一组的和也是相同的.③第3题的星期问题是常见的周期问题,一个星期7天,无论是从哪一天开始,都是7天为一周期重复出现的.。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已知点A(-2,y1),B(1,y2),C(3,y3)在二次函数y=−2x2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3<y2B.y1<y2<y3C.y2<y1<y3D.y3<y1<y2答案:D分析:分别计算出自变量为-2、-1和3的函数值,然后比较函数值的大小.解:∵点A(-2,y1),B(1,y2),C(3,y3)在二次函数y=-2x2图象上,∴y1=-2×4=-8;y2=-2×1=-2;y3=-2×9=-18,∴y3<y1<y2.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2、已知抛物线y=x2+kx−k2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现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正好经过坐标原点,则k的值是()A.−5或2B.−5C.2D.−2答案:B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进行解答即可.解:函数y=x2+kx−k2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y=(x−3)2+k(x−3)−k2;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y=(x−3)2+k(x−3)−k2+1,∵得到的抛物线正好经过坐标原点∴0=(0−3)2+k(0−3)−k2+1即k2+3k−10=0解得:k=−5或k=2∵抛物线y=x2+kx−k2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x=−k>02∴k<0∴k=−5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bx与y=ax+b的图象不可能是( )A.B.C.D.答案:D分析:根据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当a>0,b>0时,y=ax2+bx的开口上,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x轴的负半轴,y=a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两函数图象交于x的负半轴,无选项符合;当a>0,b<0时,y=ax2+bx的开口向上,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x轴的正半轴,y=a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且两函数图象交于x的正半轴,故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题意;当a<0,b>0时,y=ax2+bx的开口向下,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x轴的正半轴,y=a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两函数图象交于x的正半轴,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a<0,b<0时,y=ax2+bx的开口向下,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x轴的负半轴,y=a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的两图象的交点不经过x轴,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a、b与0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y=2(x+5)(x−3)经一次变换后得到抛物线y=2(x+3)(x−5),则这个变换可以是()A.向左平移2个单位B.向右平移2个单位C.向上平移8个单位D.向下平移8个单位答案:B分析:先将两解析式化成顶点式,然后根据平移前后的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解答.解:y=2(x+5)(x-3)=2x2+4x-30=2(x+1)2-32,顶点坐标是(-1,-32).y=2(x+3)(x-5)=2x2-4x-30=2(x-1)2-32,顶点坐标是(1,-32).所以将抛物线y=2(x+5)(x-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2(x+3)(x-5).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与平移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是x=−1,直线l∥x轴,且交抛物线于点P(x1,y1),Q(x2,y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2>−8a B.若实数m≠−1,则a−b<am2+bmC.3a−2>0D.当y>−2时,x1⋅x2<0答案:C分析:先根据抛物线对称轴求出b=2a,再由抛物线开口向上,得到a>0,则b2+8a=4a2+8a>0由此即可判断A;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上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小值即可判断B;根据当x=1时,y=a+b−2<0,即可判断C;根据y>−2时,直线l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分别在y轴的两侧,即可判断D.解:∵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是x=−1,∴−b=−1,2a∴b=2a,∵抛物线开口向上,∴a>0,∴b2+8a=4a2+8a>0,∴b2>−8a,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当x=-1时,y=a−b−2,最小值∴当实数m≠−1,则a−b−2<am2+bm−2,∴当实数m≠−1时,a−b<am2+bm,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当x=1时,y=a+b−2<0,∴a+2a-2<0,即3a-2<0,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y>−2,∴直线l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分别在y轴的两侧,∴x1⋅x2<0,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去判断式子符号,二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之间的关系等等,熟知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二次函数y=x2+2x+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A.x=−1B.x=−2C.x=1D.x=2答案:A分析:将二次函数y=x2+2x+2写成顶点式,进而可得对称轴.解:∵y=x2+2x+2=(x+1)2+1.∴二次函数y=x2+2x+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1.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将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7、某商场降价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已知所获利润y(元)与降价x(元)之间的关系是y=-2x2+60x+800,则利润获得最多为()A.15元B.400元C.800元D.1250元答案:D分析:将函数关系式转化为顶点式,然后利用开口方向和顶点坐标即可求出最多的利润.解:y=-2x2+60x+800=-2(x-15)2+1250∵-2<0故当x=15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250即利润获得最多为1250元故选:D.小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掌握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求最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点(0,−5),则当x=2时,y的值为()A.−5B.−3C.−1D.5答案:A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函数值即可.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点(0,−5),∴{c=−5a−b+c=09a+3b+c=0,解方程组得{c=−5 a=53b=−103,∴抛物线解析式为y=53x2−103x−5,当x=2时,y=53×4−103×2−5=−5.故选择A.小提示: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和函数值,掌握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方法和函数值求法是解题关键.9、如图,等腰Rt△ABC与矩形DEFG在同一水平线上,AB=DE=2,DG=3,现将等腰Rt△ABC沿箭头所指方向水平平移,平移距离x是自点C到达DE之时开始计算,至AB离开GF为止.等腰Rt△ABC与矩形DEFG的重合部分面积记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A.B.C.D.答案:B分析:根据平移过程,可分三种情况,当0≤x<1时,当1≤x<3时,当3≤x≤4时,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面积公式分别写出各种情况下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过点C作CM⊥AB于N,DG=3,在等腰Rt△ABC中,AB=2,∴CN=1,①当0≤x<1时,如图,CM=x,∴PQ=2x,∴y=12⋅PQ⋅CM=12×2x⋅x=x2,∴0≤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1≤x<3时,如图,∴y=S△ABC=12×2×1=1,∴当1≤x<3时,y是一个定值为1;③当3≤x≤4时,如图,CM=x−3,∴PQ=2(x−3),∴y=12AB⋅CN−12PQ⋅CM=12×2×1−12×2×(x−3)2=1−(x−3)2,当x=3,y=1,当3<x<4,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4,y=0,结合ABCD选项的图象,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动点函数问题,涉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B→C向终点C运动,连接DP,作DP的垂直平分线MN与正方形ABCD的边交于M,N两点,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PMN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B.C.D.答案:A分析:分点P在AB和BC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出MN和PF长,利用面积公式求解.解:(1)如图,当0≤x≤4时,点P在AB上,过点N作NE⊥AD于点E,设MN与PD交于点F,∴NE=DC=AD,则PD=√PA2+AD2=√x2+42=√x2+16,又∵MN垂直平分PD,∴PF=12PD=12√x2+16,∴∠MDF+∠FMD=∠MNE+∠FME=90°,∴∠MNE=∠PDA,在△MNE和△PDA中,{∠A=∠NEMAD=EN∠PDA=∠MNE∴△APD≌△EMN,∴PD=MN=√x2+16,∴y=12MN⋅PF=12√x2+16⋅12√x2+16=14x2+4 ,(2)如图,当4<x≤8时,点P在BC上,过点N作NE⊥CD于点E,设MN交PD于点F,则PD=√PC2+CD2=√(8−x)2+16 ,∴PF=12√(8−x)2+16用(1)的方法得MN=√(8−x)2+16,y=12√(8−x)2+16⋅12√(8−x)2+16=14(x−8)2+4,故y={14x2+4(0≤x≤4)14(x−8)2+4(4<x≤8)故选择A.小提示:本题考查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点P的位置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函数解析式.填空题11、抛物线y=3−x2位于y轴左侧的部分是______的.(填“上升”或“下降”)答案:上升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答即可.解:∵二次项系数-1<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y=0,∴抛物线y=3−x2位于y轴左侧的部分是上升的.所以答案是:上升.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于二次函数y=ax2+k (a,k为常数,a≠0),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点D的坐标是(0,8),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x轴上的点A,B,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y=−2x2+16x−24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D=AB=4,即C点坐标为(4,8),进而得到A点坐标为(2,0),B点坐标为(6,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CD=AB=4∴C点坐标为(4,8)∴A点坐标为(2,0),B点坐标为(6,0)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x−6),代入C点坐标有8=a(4−2)(4−6)解得a=−2∴函数解析式为y=−2(x−2)(x−6),即y=−2x2+16x−24故答案为y=−2x2+16x−2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问题的关键是求出A点或B点的坐标.13、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它的对称轴为直线x=1,则下列结论中:①c=3;②2a+b=0;③8a-b+c>0;④方程ax2+bx+c=0的其中一个根在2,3之间,正确的有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④分析:由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即可判断①;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即可判断②;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1到0之间,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即可判断④,由抛物线开口向下,得到a<0,再由当x=-1时,a−b+c<0,即可判断③.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c=3,故①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b=1,即2a+b=0,故②正确;2a∵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1到0之间,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2到3之间,故④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下,∴a<0,∵当x=-1时,a−b+c<0,∴a−b+c+7a<0即8a−b+c<0,故③错误,所以答案是:①②④.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14、如图,一位篮球运动员投篮,球沿抛物线y=−0.2x2+x+2.25运行,然后准确落入篮筐内,已知篮筐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3.05m,则他距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OH是_________m.答案:4分析:将y=3.05代入y=−0.2x2+x+2.25中可求出x,结合图形可知x=4,即可求出OH.解:当y=3.05时,−0.2x2+x+2.25=3.05,解得:x=1或x=4,结合图形可知:OH=4m,所以答案是:4小提示: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投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函数图形确定x的值.15、如图,一次足球训练中,一球员从球门正前方将球射向球门,球射向球门的路线呈抛物线,当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6米时,球达到最高点,此时球离地面3米,当足球下落到离地面53米时,足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米.答案:10分析: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6)2+3,代入原点,确定解析式为y=−112x2+x,当y=53米时,求得x的值即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6)2+3,代入原点,得:0=a(0−6)2+3,解得a=−1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12x2+x,当y=53米时,−112x2+x=53,解得x=10,x=2(舍去),足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10米,所以答案是:1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解析式,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值,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李大爷每天到批发市场购进某种水果进行销售,这种水果每箱10千克,批发商规定:整箱购买,一箱起售,每人一天购买不超过10箱;当购买1箱时,批发价为8.2元/千克,每多购买1箱,批发价每千克降低0.2元.根据李大爷的销售经验,这种水果售价为12元/千克时,每天可销售1箱;售价每千克降低0.5元,每天可多销售1箱.(1)请求出这种水果批发价y(元/千克)与购进数量x(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每天购进的这种水果需当天全部售完,请你计算,李大爷每天应购进这种水果多少箱,才能使每天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y=−0.2x+8.4(1≤x≤10且x为整数).(2)李大爷每天应购进这种水果7箱,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40元.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y=8.2−0.2(x−1),得到结果.(2)根据销售利润=销售量×(售价-进价),利用(1)结果,列出销售利润w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最大利润.(1)解:由题意得y=8.2−0.2(x−1)=−0.2x+8.4∴批发价y与购进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0.2x+8.4(1≤x≤10,且x为整数).(2)解:设李大爷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元则w=[12−0.5(x−1)−y]⋅10x=[12−0.5(x−1)−(−0.2x+8.4)]⋅10x=−3x2+41x∵a=−3<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416∴当1≤x≤41时,w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6∵x为正整数,∴此时,当x=6时,w=138最大当41≤x≤10时,w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6∵x为正整数,∴此时,当x=7时,w=140最大∵140>138∴李大爷每天应购进这种水果7箱,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4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大销售利润的问题常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来解答,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确定变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结合实际选择最优方案进行解决.17、某服装店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T恤,如果以每件40元出售,那么一个月内能售出300件,根据以往销售经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件,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1)服装店希望一个月内销售该种T恤能获得利润3360元,并且尽可能减少库存,问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多少元?(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服装店一个月内销售这种T恤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1)2元;(2)当服装店将销售单价50元时,得到最大利润是4000元分析:(1)根据题意,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设利润为M元,结合题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得利润最大值对应的x的值,从而得到答案.(1)由题意列方程得:(x+40-30)(300-10x)=3360解得:x1=2,x2=18∵要尽可能减少库存,∴x2=18不合题意,故舍去∴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2元;(2)设利润为M 元,由题意可得:M =(x +40-30)(300-10x )=-10x 2+200x +3000=−10(x −10)2+4000 ∴当x =10时,M 最大值=4000元 ∴销售单价:40+10=50元∴当服装店将销售单价50元时,得到最大利润是400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y =−12(x −2m )2+3−m (m 是实数). (1)当m =2时,若点A (8,n )在该函数图象上,求n 的值.(2)小明说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直线y =−12x +3上,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已知点P(a +1,c),Q(4m −5+a,c)都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求证:c ≤138.答案:(1)-7 (2)对,理由见解析 (3)见解析分析:(1)把m =2,点A (8,n )代入解析式即可求解;(2)由抛物线解析式,得顶点是(2m ,3-m ),把x =2m 代入y =−12x +3,求出y 值与3-m 比较,若相等则即可判断小明说法正确,否则说法错误;(3)由点P (a +1,c ),Q (4m -5+a ,c )的纵坐标相同,即可求得对称轴为直线x =a+1+4m−5+a2=a +2m -2,即可得出a +2m -2=2m ,求得a =2,得到P (3,c ),代入解析式即可得到 c =-12(3-2m )2+3-m =-2m 2+5m -32=-2(m -54)2+138,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1)解:当m =2时,y =-12(x -4)2+1 ∵A (8,n )在函数图象上, ∴n =-12(8-4)2+1=-7(2)解:由题意得,顶点是(2m,3-m)当x=2m时,y=-12×2m+3=-m+3∴顶点(2m,3-m)在直线y=-12x+3上(3)证明:∵P(a+1,c),Q(4m-5+a,c)都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对称轴是直线x=a+1+4m-5+a2=a+2m-2∴a+2m-2=2m,∴a=2,∴P(3,c),把P(3,c)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c=-12(3-2m)2+3-m=-2m2+5m-32=-2(m-54)2+138,∵-2<0,∴c有最大值为138,∴c≤138.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英语】名词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初中英语】名词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一、初中英语名词1.Fruit is good for health,so I often have breakfast with one .()A. candyB. cakeC. bananaD. hamburger【答案】 C【解析】【分析】水果有益健康,所以我早餐时经常吃一根香蕉.candy糖果;cake蛋糕;banana香蕉;hamburger汉堡包;根据Fruit is good for health,可知水果有益健康,这里只有banana是水果.故选C.2.(•重庆) It's cold today. Take your with you when you go out.A. knifeB. coatC. brushD. key【答案】 B【解析】【分析】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句意:今天天气冷,当你出去的时候,请带上你的外衣。
A. knife 小刀; B. coat外衣; C. brush 刷子; D. key钥匙。
根据It’s cold today.可知,这里指的是出去带着外衣,故选B。
3.Did you hear the ________? A scientist will visit our school.A. adviceB. newsC. praiseD. choice【答案】B【解析】【分析】句意:你听说这个消息了吗?一位科学家将要拜访我们的学校。
A. advice意见; B. news新闻,消息,不可数;C. praise表扬,赞扬;D. choice 选择,抉择。
根据语境,A scientist will visit our school.是一个消息,故答案选B。
【点评】考查名词辨析;注意理解选项的意思,根据语境选择合适意义的词。
4.(•连云港)—It's useful for the deaf people to learn sign language.—Yes, it's a major way of for them.A. suggestionB. vacationC. productionD. communication【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训练及答案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曹刿论战》考点知识点梳理打印版+答案版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选自。
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书。
经典之一,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
又称《》《》。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
二、字音字形曹刿()又何间()焉弗()小信未孚()玉帛()下视其辙()登轼()败绩()遂()逐()齐师旗靡()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齐师.伐我师: 。
2.肉食者...谋之肉食者: 。
3.肉食者鄙.鄙: 。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 。
专: 。
5.对.曰对: 。
6.小惠未徧.遍: 。
7.虽不能察.察: 。
8.必以情.情: 。
9.忠.之属.也忠: 。
属: 。
10.战则请从.从: 。
11.齐师败绩..败绩: 。
12.公将驰.之驰: 。
13.既.克既: 。
14.一鼓作.气作: 。
15.彼竭.我盈.竭: 。
盈: 。
16.难测.也测: 。
17.惧有伏.焉伏: 。
18.望其旗靡.靡: 。
(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同,。
(三)古今异义1.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2.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3.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4.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5.再.而衰古义: 今义:6.必以信.古义: 今义:7.忠.之属也古义: 今义:(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
2.公将鼓.之鼓:。
3.小信未孚.孚:。
4.忠.之属也忠:。
5.下.视其辙下:。
(五)一词多义1.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故:①故克之()②公问其故()3.从:①战则请从()②民弗从也()4.请: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5.信:必以信()②小信未孚()(六)虚词归纳1.其:其乡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可以一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之: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与之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肉食者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特殊句式1.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解析版)
《经典常谈》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一.名著概览【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简介】《经典常谈》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内容梗概】:《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写作目的: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创作背景】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
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的重要作用。
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
《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
朱自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
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②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人胜之处。
【读经典的意义】:①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汇编含教学设计及答案(实用必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汇编含教学设计及答案(实用必备!)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汇编含教学设计及答案(实用必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第一章:有理数1.1.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1.1.2 整数的分类:正整数、负整数、零1.1.3 整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1.2.1 分数的定义及性质1.2.2 分数的分类:正分数、负分数、零分数1.2.3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1.3 混合运算1.3.1 混合运算的顺序1.3.2 混合运算的法则2.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2.1.1 点的定义及性质2.1.2 直线的定义及性质2.1.3 射线的定义及性质2.1.4 圆的定义及性质2.1.5 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2.1.6 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2.1.7 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2.2 立体图形2.2.1 棱柱的定义及性质2.2.2 棱锥的定义及性质2.2.3 球体的定义及性质3.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3.1.1 方程的定义及性质3.1.2 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换元法、公式法3.2 不等式3.2.1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3.2.2 不等式的解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技能,对简单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如分数、混合运算、几何图形等,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分数、混合运算、几何图形、方程与不等式等基本数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分数、混合运算、几何图形、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答案卷)
《诫子书》语文知识点过关一、作者作品。
(14分)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诫:告诫、劝勉。
书:书信。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二、朗读停顿。
(11分)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⑤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三、重点词语释义。
(25分)(1)夫(fú):助词,放在句首,表示发端。
(2)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3)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4)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5)明志:明确志向(6)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7)广:增长。
(8)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9)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10)险躁:轻薄浮躁。
险,轻薄(11)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12)驰:疾行,指迅速逝去(13)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4)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5)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词类活用:(19)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20)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21)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2)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四、重点句子翻译。
(5*6=30分)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
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填空及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要点知识梳理:1.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2. 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专营细胞内生活。
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结构简单,一般由(DNA或RNA)和所构成。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5、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6、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层次。
7、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8、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9、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10、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细胞种类: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有,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三行对译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自:在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襄:冲上、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译文: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的船和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有时。
宣:传达。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原文: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
御:驾驭。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译文: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没有这么快。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tuān),回清倒影。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绝巘:极高的山峰。
漱,冲荡。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原文: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甚,很。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晴初,天刚放晴。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一: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计算方法:捂0大法(把末尾的0全部捂住,得到一个新的乘法算式,算出结果,再把末尾的0放出来.)2.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四舍五入找到与两、三位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进行估算.【典型例题】1.口算下面各题.30×3=20×4=5×60=7×70=2×900=800×3=100×4=6×600=10×8=700×9=2×500=4×50=2.列算式计算.8元7元2元(1)张老师买了300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2)三年级有198人,给每人买一个订书机,1400元够吗?(3)王老师要买43本作业本,准备了320元,够吗?3.餐厅里有三种套餐,价格如下:A套餐B套餐C套餐每份196元每份415元每份309元妈妈买三份同样价格的套餐,付给收银员1000元.她买的是哪一种套餐?请你估一估.知识点二:倍的认识1. “倍”: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典型例题】 1. 看图填空. (1)小猪有( )只,小老虎有( )只,小老虎的数量是小猪的( )倍. (2)可乐有( )瓶,雪碧的数量是可乐的( )倍,雪碧有( )瓶. 2. 比20的8倍少9的数是( ),比400的5倍多5的数是( ). 3. 50的3倍是( ),72是9的( )倍.4. 小明买了8个苹果,小可买的苹果个数是小明的3倍.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5. 艾迪今年9岁,博士今年的年龄是艾迪的7倍. (1)博士今年多少岁?(2)15年后,博士比艾迪大多少岁?可乐 30瓶雪碧?瓶1.乘法竖式:①多位数在上;②数位对齐,个位算起;③用下面的一位数分别去和上面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相乘,乘得的结果对齐着写下来.2.注意点:①竖式得出的结果要写在“=”的后面;②横线要用直尺画.【典型例题】1.笔算34×2的方法是:先用2乘34个位上的(),在积的个位上写(),再用2乘34()位上的(),在积的()位上写(),最后得到积是().2.列竖式计算.12×4=23×3=2×44=321×3=2×443=212×4=3.服装厂批发回350米布做运动服套装,一套运动服用布3米,服装厂一共做了112套,还剩下多少米布?4.商店里有两种水壶,大水壶43元一个,小水壶24元一个.(1)艾迪买了2个大水壶和1个小水壶,一共花了多少钱?(2)如果艾迪付的都是20元,最少要付多少张?1. 进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2. 注意点: ①乘法竖式计算结果时,每一位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有进位,再把进位加上.②往前进位时,如果前面什么都没有,可以把进位的数字直接落到结果上.【典型例题】 1. 列竖式计算.58×7= 3×243=45×6=217×4=39×5= 293×3=5×125=6×551=2. 李爷爷家有8只鸭子,羊的数量是鸭子的12倍,牛的数量是羊的8倍,李爷爷家有多少只牛?3. 一支钢笔的价格是5元,小明买了27支钢笔.27535101354. 要使223( ),( ). 5. 薇儿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5天,每天看29页. (1)薇儿已经看了多少页?……( )支钢笔的价格……( )支钢笔的价格还剩37页没有看.(2)第6天从哪一页开始看?这本书一共多少页?6.李老师在山西路停车,停车场收费标准:第一个小时收费9元,以后每个小时收费16元.他停车5小时,一共要交多少元停车费?知识点五: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0乘任何数都等于0.2.乘数中间有0:多位数在上,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进几.3.乘数末尾有0:捂0大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典型例题】1.列竖式计算.207×8=403×3=5×505=690×4=6×350=440×9=2.402×3的积的()位上是0.3.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4. 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 )里.(1)980×2×3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 A. 980×2+3B. 980×5C. 980×6(2)下列算式的积在3000~4000之间的是( ). A. 403×6 B. 403×7C.403×85.艾迪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薇儿中午回家吃饭.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6. 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有50本图书.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图书?810米 390米薇儿家学 校艾迪家参考答案及解析知识点一: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30×3=9020×4=805×60=3007×70=490 2×900=1800800×3=2400100×4=4006×600=3600 10×8=80700×9=63002×500=10004×50=200 2.(1)2×300=600(元)答:一共花了600元.(2)198≈200200×7=1400(元)198×7<200×7答:够.(3)43≈4040×8=320(元)43×8>40×8答:不够.3.C套餐知识点二:倍的认识1.(1)3 ;9 ;3(2)30 ;7 ;2102.151 ;20053.150 ;84.8×3=24(个)8+24=32(个)答:他们一共买了32个苹果.5.(1)9×7=63(岁)答:博士今年63岁.(2)63-9=54(岁)答:15年后,博士比艾迪大54岁.知识点三: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1. 4 ;8 ;十;3 ;十;6 ;682.竖式略.12×4=4823×3=692×44=88321×3=9632×443=886212×4=8483.3×112=336(米)350-336=14(米)答:还剩下14米布.4.(1)43×2=86(元)86+24=110(元)答:一共花了110元.(2)110÷20=5(张)……10(元)5+1=6(张)答:最少要付6张.知识点四: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竖式略.58×7=4063×243=72945×6=270217×4=868 39×5=195293×3=8795×125=6256×551=3306 2.8×12=96(只)96×8=768(只)答:李爷爷家有768只牛.3.7 ;204. 4 ;55.(1)5×29=145(页)答:薇儿已经看了145页.(2)145+1=146(页)答:第6天从146页开始看.145+37=182(页)答:这本书一共182页.6.5-1=4(小时)16×4=64(元)64+9=73(元)答:一共要交73元.知识点五: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竖式略.207×8=1656403×3=12095×505=2525 690×4=27606×350=2100440×9=39602.十3.34.(1)C(2)C5.艾迪:810×2=1620(米)薇儿:390×4=1560(米)1620>1560答:艾迪走的路多.6.6×50=300(本)5×300=1500(本)答:图书室一共有1500本图书.。
《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训练及答案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第九章 统计(知识点梳理及例题解析)
第九章统计9.1 随机抽样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 )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都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全面调查,又称普查W .( 2 )在一个调查中,我们把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象称为个体W .( 3 )根据一定的目的,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的情况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称为抽样调查W .( 4 )把从总体中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称为样本W .( 5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量W .( 6 )调查样本获得的变量值称为样本的观测数据,简称样本数据 .2. 简单随机抽样( 1 )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 N ( N 为正整数)个个体,从中逐个抽取 n (1 ≤ n < N )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抽取是放回的,且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 2 )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如果抽取是不放回的,且每次抽取时总体内未进入样本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 3 )简单随机抽样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和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统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 4 )简单随机样本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 5 )简单随机抽样的常用方法实现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很多,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 .■名师点拨( 1 )从总体中,逐个不放回地随机抽取 n 个个体作为样本,一次性批量随机抽取 n 个个体作为样本,两种方法是等价的 .( 2 )简单随机抽样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从而保证了抽样的公平性 .3. 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 1 )总体平均数① 一般地,总体中有 N 个个体,它们的变量值分别为 Y 1 , Y 2 ,… , Y N ,则称== Y i 为总体均值,又称总体平均数 .② 如果总体的 N 个变量值中,不同的值共有 k (k ≤ N )个,不妨记为 Y 1 , Y2 ,… , Y k ,其中 Y i 出现的频数 f i ( i = 1 , 2 ,… , k ),则总体均值还可以写成加权平均数的形式= f i Y i W .( 2 )样本平均数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它们的变量值分别为 y 1 , y 2 ,… , yn ,则称== y i 为样本均值,又称样本平均数 .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我们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 .4. 分层随机抽样( 1 )分层随机抽样一般地,按一个或多个变量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每个个体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子总体,在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把所有子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合在一起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分层随机抽样,每一个子总体称为层W .( 2 )比例分配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果每层样本量都与层的大小成比例,那么称这种样本量的分配方式为比例分配 .5. 分层随机抽样中的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 1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果层数分为 2 层,第 1 层和第 2 层包含的个体数分别为 M 和 N ,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 m 和 n . 我们用 X 1 , X 2 ,… , X M 表示第 1 层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 x 1 , x 2 ,… , x m 表示第 1 层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 Y 1 , Y 2 ,… , Y N 表示第 2 层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 y 1 , y 2 ,… ,y n 表示第 2 层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变量值,则:① 第 1 层的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 X i ,== x i .② 第 2 层的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Y i ,== y i .③ 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W .( 2 )由于用第 1 层的样本平均数可以估计第 1 层的总体平均数,用第 2 层的样本平均数可以估计第 2 层的总体平均数 . 因此我们可以用=+估计总体平均数 .( 3 )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中,==,可得+=+= . 因此,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中,我们可以直接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6. 获取数据的途径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有:( 1 )通过调查获取数据;( 2 )通过试验获取数据;( 3 )通过观察获取数据;( 4 )通过查询获取数据典型应用 1总体、样本等概念辨析题为了调查参加运动会的 1 000 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从中抽取了 100 名运动员进行调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 000 名运动员是总体B. 每个运动员是个体C. 抽取的 100 名运动员是样本D. 样本量是 100【解析】根据调查的目的可知,总体是这 1 000 名运动员的年龄,个体是每个运动员的年龄,样本是抽取的 100 名运动员的年龄,样本量为 100. 故答案为D.【答案】 D此类题目要正确理解总体与个体的概念,要弄明白概念的实质,并注意样本与样本容量的不同,其中样本量为数目,无单位 .典型应用 2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下面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1 )从无数个个体中抽取 50 个个体作为样本;( 2 )仓库中有 1 万支奥运火炬,从中一次抽取 100 支火炬进行质量检查;( 3 )某连队从 200 名党员官兵中,挑选出 50 名最优秀的官兵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解】( 1 )不是简单随机抽样 . 因为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总体的个数是有限的 . ( 2 )不是简单随机抽样 . 虽然“ 一次性抽取” 和“ 逐个抽取” 不影响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但简单随机抽样要求的是“ 逐个抽取” . ( 3 )不是简单随机抽样 . 因为这 50 名官兵是从中挑选出来的,是最优秀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同,不符合简单随机抽样中“ 等可能抽样” 的要求 .要判断所给的抽样方法是否为简单随机抽样,关键是看它们是否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即简单随机抽样的四个特点 .典型应用 3抽签法及随机数法的应用某班有 50 名学生,要从中随机地抽出 6 人参加一项活动,请分别写出利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抽取该样本的过程 .【解】( 1 )利用抽签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这 50 名学生编号,编号为 01 , 02 , 03 ,… , 50.第二步:将 50 个号码分别写在纸条上,并揉成团,制成号签 .第三步:将得到的号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搅拌均匀 .第四步:从容器中逐一抽取 6 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号码 .对应上面 6 个号码的学生就是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 .( 2 )利用随机数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这 50 名学生编号,编号为 1 , 2 , 3 ,… , 50.第二步:用随机数工具产生 1 ~ 50 范围内的整数随机数,把产生的随机数作为抽中的编号,使与编号对应的学生进入样本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过程,直到抽足样本所需人数 .对应上面 6 个号码的学生就是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 .( 1 )利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 编号时,如果已有编号(如学号、标号等)可不必重新编号 . (例如该题中 50 名同学,可以直接利用学号)② 号签要求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③ 号签要搅拌均匀 .④ 抽取号签时要逐一、不放回抽取 .( 2 )利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果生成的随机数有重复,即同一编号被多次抽到,应剔除重复的编号并重新产生随机数,直到产生的不同编号个数等于样本所需的人数 .典型应用 4分层随机抽样中的有关计算( 1 )某单位共有老、中、青年职工 430 人,其中有青年职工 160 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 2 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 32 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的人数为W .( 2 )某高中学校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发展要求,开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 泥塑” 与“ 剪纸” 两个社团,已知报名参加这两个社团的学生共有800 人,按照要求每人只能参加一个社团,各年级参加社团的人数情况如下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泥塑 a b c剪纸x y z其中 x ∶ y ∶ z = 5 ∶ 3 ∶ 2 ,且“ 泥塑” 社团的人数占两个社团总人数的,为了了解学生对两个社团活动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 50 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从高二年级“ 剪纸” 社团的学生中应抽取人 .【解析】( 1 )设该单位老年职工人数为 x ,由题意得 3 x = 430 - 160 ,解得 x = 90. 则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 90 × = 18.( 2 )法一:因为“ 泥塑” 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故“ 剪纸” 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所以“ 剪纸” 社团的人数为 800 × = 320 ;因为“ 剪纸” 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比例为==,所以“ 剪纸” 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为 320 × = 96.由题意知,抽样比为=,所以从高二年级“ 剪纸” 社团中抽取的人数为 96 × = 6.法二:因为“ 泥塑” 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故“ 剪纸” 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所以抽取的 50 人的样本中,“ 剪纸” 社团中的人数为 50 × = 20.又“ 剪纸” 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比例为==,所以从高二年级“ 剪纸” 社团中抽取的人数为 20 × = 6.【答案】( 1 ) 18 ( 2 ) 6分层随机抽样中有关计算的方法( 1 )抽样比== .( 2 )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样本中这两层抽取的个体数之比 .对于分层抽样中求某层个体数,或某层要抽取的样本个体数,都可以通过上面两个等量关系求解 .典型应用 5样本平均数的求法( 1 )甲在本次飞镖游戏中的成绩为 8 , 6 , 7 , 7 , 8 , 10 , 9 , 8 ,7 , 8. 求甲在本次游戏中的平均成绩 .( 2 )在了解全校学生每年平均阅读多少本文学经典名著时,甲同学抽取了一个容量为 10 的样本,并算得样本的平均数为 5 ;乙同学抽取了一个容量为 8 的样本,并算得样本的平均数为 6. 已知甲、乙两同学抽取的样本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容量为 18 的样本,求合在一起后的样本均值 .【解】( 1 )甲在本次游戏中的平均成绩为= 7.8. ( 2 )合在一起后的样本均值为==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果第一层的样本量为 m ,平均值为 x ;第二层的样本量为n ,平均值为 y ,则样本的平均值为 .9 . 2 用样本估计总体1 .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步骤及意义2 .百分位数(1) 定义:一般地,一组数据的第 p 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 p % 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 ( 100 - p ) % 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2) 计算步骤:计算一组 n 个数据的第 p 百分位数的步骤:第 1 步,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第 2 步,计算 i = n × p % .第 3 步,若 i 不是整数,而大于 i 的比邻整数为 j ,则第 p 百分位数为第 j 项数据;若 i 是整数,则第 p 百分位数为第 i 项与第 ( i + 1) 项数据的平均数.典型应用 1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的绘制角度一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为考查某校高二男生的体重,随机抽取 44 名高二男生,实测体重数据( 单位: kg ) 如下:57 , 61 , 57 , 57 , 58 , 57 , 61 , 54 , 68 , 51 , 49 , 64 , 50 , 48 ,65 , 52 , 56 , 46 , 54 , 49 , 51 , 47 , 55 , 55 , 54 , 42 , 51 , 56 ,55 , 51 , 54 , 51 , 60 , 62 , 43 , 55 , 56 , 61 , 52 , 69 , 64 , 46 ,54 , 48将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画出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解】以 4 为组距,列表如下:分组频率累计频数频率[41.5 , 45.5 ) 2 0.045 5[45.5 , 49.5 ) 7 0.159 1[49.5 , 53.5 ) 8 0.18 1 8[53.5 , 57.5 ) 16 0.363 6[57.5 , 61.5 ) 5 0.113 6[61.5 , 65.5 ) 4 0.090 9[65.5 , 69.5 ) 2 0.045 5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如图所示.(1) 在列频率分布表时,极差、组距、组数有如下关系:① 若为整数,则=组数;② 若不为整数,则的整数部分+ 1 =组数.(2) 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力求合适,纵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若样本容量不超过 100 ,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 5 ~ 12 组,一般样本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角度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 如图所示 ) ,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 2 ∶ 4 ∶ 17 ∶ 15 ∶ 9 ∶ 3 ,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12.(1) 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量是多少?(2) 若次数在 110 以上 ( 含 110 次 ) 为达标,则该校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3) 样本中不达标的学生人数是多少?(4) 第三组的频数是多少?【解】 (1) 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 0.08.又因为第二小组的频率=,所以样本容量=== 150.(2) 由直方图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为 × 100% = 88 %.(3) 由 (1)(2) 知达标率为 88 % ,样本量为 150 ,不达标的学生频率为 1 - 0.88= 0.12.所以样本中不达标的学生人数为 150 × 0.12 = 18( 人 ) .(4) 第三小组的频率为= 0.34.又因为样本量为 150 ,所以第三组的频数为 150 × 0.34 = 51.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中的计算问题(1) 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 =频率;(2)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 1 ;(3) =频率,此关系式的变形为=样本量,样本量 × 频率=频数.典型应用 2条形统计图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某校计划在午间校园广播台播放“ 百家讲坛” 的部分内容.为了了解学生的喜好,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每人只选一项内容 ) ,整理调查结果,绘制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求抽取的学生数;(2) 若该校有 3 000 名学生,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人数;(3) 估计该校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女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解】 (1) 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喜欢收听于丹析《庄子》的男生有 20 人,女生有 10 人;喜欢收听《故宫博物院》的男生有 30 人,女生有 15 人;喜欢收听于丹析《论语》的男生有 30 人,女生有 38 人;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男生有 64 人,女生有 42 人;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男生有 6 人,女生有 45 人.所以抽取的学生数为 20 + 10 + 30 + 15 + 30 + 38 + 64 + 42 + 6 + 45 =300( 人 ) .(2) 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男生有 64 人,女生有 42 人,共有 106 人,占所抽取总人数的比例为,由于该校有 3 000 名学生,因此可以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有× 3 000 = 1 060( 人 ) .(3) 该校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女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为× 100% = 15 %.(1)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第一步确定坐标系中横轴和纵轴上坐标的意义,第二步确定横轴上各部分的间距及位置,第三步根据统计结果绘制条形图.实际问题中,我们需根据需要进行分组,横轴上的分组越细,对数据的刻画(描述)就越精确.(2) 在条形统计图中,各个矩形图的宽度没有严格要求,但高度必须以数据为准,它直观反映了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典型应用 3折线统计图小明同学因发热而住院,下图是根据护士为他测量的体温所绘制的体温折线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护士每隔几小时给小明测量一次体温?( 2) 近三天来,小明的最高体温、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3) 从体温看,小明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4) 如果连续 36 小时体温不超过 37.2 摄氏度的话,可认为基本康复,那么小明最快什么出院?【解】 (1) 根据横轴表示的意义,可知护士每隔 6 小时给小明测量一次体温.(2) 从折线统计图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对应的纵轴意义,可知最高体温是 39.5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36.8 摄氏度.(3) 从图中可知小明的体温已经下降,并趋于稳定,因此病情在好转.(4)9 月 8 日 18 时小明的体温是 37 摄氏度.其后的体温未超过 37.2 摄氏度,自 9 月 8 日 18 时起计算,连续 36 小时后对应的时间为 9 月 10 日凌晨 6 时.因此小明最快可以在 9 月 10 凌晨 6 时出院.(1)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第一步,确定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第二步,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第三步,用直线段顺次连接即可.(2) 在折线统计图中,从折线的上升、下降可分析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从陡峭程度上,可分析数据间相对增长、下降的幅度.典型应用 4扇形统计图下图是 A , B 两所学校艺术节期间收到的各类艺术作品的情况的统计图:(1) 从图中能否看出哪所学校收到的水粉画作品数量多?为什么?(2) 已知 A 学校收到的剪纸作品比 B 学校的多 20 件,收到的书法作品比 B 学校的少 100 件,请问这两所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分别是多少件?【解】 (1) 不能.因为两所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不知道.(2) 设 A 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 x 件, B 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 y 件,则解得即 A 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 500 件,B 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 600 件.(1) 绘制扇形统计图时,第一步计算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以及对应圆心角的度数;第二步在圆中按照上述圆心角画出各个扇形并恰当标注.(2) 扇形统计图表示总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但不同总量下的扇形统计图,其不同的百分比不可以作为比较的依据.典型应用 5百分位数的计算现有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1112131415161718192甲组1 2 2 2 2 3 3 3 5 5 6 6 8 8 9 11121313乙组0 0 0 0 1 1 2 3 4 5 6 6 7 7 11414141415试求甲、乙两组数的 25 % 分位数与 75 % 分位数.【解】因为数据个数为 20 ,而且 20 × 25 % = 5 , 20 × 75% = 15.因此,甲组数的 25 % 分位数为== 2.5 ;甲组数的 75 % 分位数为== 9.5.乙组数的 25 % 分位数为== 1 ,乙组的 75 % 分位数为== 12.求百分位数时,一定要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 . 3 统计案例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1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点(1) 样本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数据有关,样本中的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2) 中位数只利用了样本数据中间位置的一个或两个值,并未利用其他数据,所以不是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中位数的改变.(3) 与中位数相比较,平均数反映出样本数据中的更多信息,对样本中的极端值更加敏感.2 .中位数、平均数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关系一般来说,对一个单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来说,如果直方图的形状是对称的 ( 图(1)) ,那么平均数和中位数应该大体上差不多;如果直方图在右边“ 拖尾” ( 图(2)) ,那么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如果直方图在左边“ 拖尾” ( 图 (3)) ,那么平均数小于中位数.也就是说,和中位数相比,平均数总是在“ 长尾巴” 那边.3 .众数的特点众数只利用了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值的信息.众数只能告诉我们它比其他值出现的次数多,但并未告诉我们它比别的数值多的程度.因此,众数只能传递数据中的信息的很少一部分,对极端值也不敏感.■名师点拨一般地,对数值型数据 ( 如用水量、身高、收入、产量等 ) 集中趋势的描述,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而对分类型数据 ( 如校服规格、性别、产品质量等级等 ) 集中趋势的描述,可以用众数.4 .总体方差与总体标准差如果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 Y 1 , Y 2 ,… , Y N ,总体平均数为,则称 S 2 = __ ( Y i - ) 2 为总体方差, S =为总体标准差.与总体均值类似,总体方差也可以写成加权的形式.如果总体的 N 个变量值中,不同的值共有k ( k ≤ N ) 个,不妨记为 Y 1 , Y 2 ,… , Y k ,其中 Y i 出现的频数为 f i ( i = 1 , 2 ,… , k ) ,则总体方差为 S 2 = f i ( Y i - ) 2 .5 .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如果一个样本中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 y 1 , y 2 ,… y n ,样本平均数为,则称 s 2 = ( y i - ) 2 为样本方差, s =为样本标准差.■名师点拨(1) 若 x 1 , x 2 , x 3 ,… , x n 的平均数为,方差为 s 2 那么 ax 1 + b ,ax 2 + b , ax 3 + b ,… , ax n + b 的平均数为′ = a + b ;方差s ′ 2 =a 2 s 2 .(2) 标准差刻画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显然,在刻画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和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典型应用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某工厂人员及月工资构成如下:人员经理管理人员高级技工工人学徒合计月工资 ( 元 )22 000 2 500 2 200 2 000 1 000 29 700人数 1 6 5 10 1 23合计22 000 15 000 11 000 20 000 1 000 69 000(1) 指出这个表格中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 这个表格中,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该工厂的月工资水平吗?为什么?【解】 (1) 由表格可知,众数为 2 000 元.把 23 个数据按从小到大 ( 或从大到小 ) 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的数应是第 12 个数,其值为 2 200 ,故中位数为 2 200 元.平均数为 (22 000 + 15 000 + 11 000 + 20 000 + 1 000)÷23 = 69 000÷23 = 3 000( 元 ) .(2) 虽然平均数为 3 000 元 / 月,但由表格中所列出的数据可见,只有经理在平均数以上,其余的人都在平均数以下,故用平均数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该工厂的工资水平.(1) 如果样本平均数大于样本中位数,说明数据中存在较大的极端值.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同时知道样本中位数和样本平均数,可以使我们了解样本数据中的极端数据信息,帮助我们作出决策.(2)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三者比较,平均数更能体现每个数据的特征,它是各个数据的重心.典型应用 2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从高三抽出 50 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由成绩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由于一些数据丢失,试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1) 这 50 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2) 这 50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解】 (1) 由众数的概念可知,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直方图中高度最高的小长方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所以众数应为 75.由于中位数是所有数据中的中间值,故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体现的是中位数的左右两边频数应相等,即频率也相等,从而就是小矩形的面积和相等.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将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一分为二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所对应的成绩即为所求.因为 0.004 × 10 + 0.006 × 10 + 0.02 × 10= 0.04 + 0.06 + 0.2 = 0.3 ,所以前三个小矩形面积的和为 0.3. 而第四个小矩形面积为 0.03 × 10 = 0.3 , 0.3 +0.3 > 0.5 ,所以中位数应位于第四个小矩形内.设其底边为 x ,高为 0.03 ,所以令 0.03 x = 0.2 ,得x ≈ 6.7 ,故中位数应约为 70 + 6.7 = 76.7.(2) 样本平均值应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 重心” ,即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即每个小矩形底边的中点的横坐标乘以每个小矩形的面积求和即可.所以平均成绩为 45 × (0.004 × 10) + 55 × (0.006 × 10) + 65 × (0.02 × 10) + 75 × (0.03 × 10) + 85 × (0.024 × 10) + 95 × (0.016 × 10) = 76.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字特征(1) 众数:众数一般用频率分布表中频率最高的一组的组中值来显示,即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2) 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3) 平均数:平均数在频率分布表中等于组中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典型应用 3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及应用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 100 cm 的零件,为检验质量,从中抽取 6件测量数据为:甲: 99 100 98 100 100 103乙: 99 100 102 99 100 100(1)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 根据计算说明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解】 (1) 甲= × (99 + 100 + 98 + 100 + 100 + 103) = 100 ,乙= × (99 + 100 + 102 + 99 + 100 + 100) = 100 ,s = × [(99 - 100) 2 + (100 - 100) 2 + (98 - 100) 2 + (100 - 100) 2 +(100 - 100) 2 + (103 - 100) 2 ] =,s = × [(99 - 100) 2 + (100 - 100) 2 + (102 - 100) 2 + (99 - 100) 2 +(100 - 100) 2 + (100 - 100) 2 ] = 1.(2) 由 (1) 知甲=乙,比较它们的方差,因为 s > s ,故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用样本的标准差、方差估计总体的方法(1) 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只是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的近似.实际应用中,当所得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时,需先分析平均水平,再计算标准差 ( 方差 ) 分析稳定情况.(2) 标准差、方差的取值范围是 [0 ,+∞ ) .(3) 因为标准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时间的际制单位是秒。
1h= 60 min=3600 s;1min= 60 s;30min= 0.5 h8、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能消除,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测几次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位置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静止__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s/t 。
(3)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国际单位:米每秒(m/s),交通中的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3.6___km/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15米。
_.(5)单位换算:10m/s=__36___km/h 54km/h=_15___m/s3、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
6、在匀速运动中速度的公式是V=S/t,公式中V的大小是不变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函数图像为: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变速运动中求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S总/t总=平均速度的大小反应了运动的粗约或平均快慢程度。
变形公式有:路程S= V t,时间t= S/V7、用速度公式计算,是重点和难点。
灵活应用,用规范格式解题。
第4节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钟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快第二章声的世界(共4节内容)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震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声由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空气作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钢管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水、空气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再次听到声音,称为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17 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vt/2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响度、音色①音调,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用音色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叫声音。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音色辨别的。
5、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丁甲乙丙;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丙乙甲丁。
第3节声的利用1、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借助B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3、利用声可以传递 能量 。
超生洗碗、超声碎石,都是利用声来传递 能量 的例子。
第4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乐音 。
(2)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 正常的休息、学习、工作 的声音为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人们以 分贝(dB ) 为单位 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0 Db 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 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 50 分贝。
3、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的 振动 产生声音---空气等 介质 传播声音---鼓膜的 振动 引起听觉。
4、控制噪声的途径:(1)三方面着手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的 产生 2)阻断噪声的 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 人耳 。
(2)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是在 声源 处减弱 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 植树造林、修隔声墙 。
(3)在 人耳处减弱 如用手指堵住耳朵。
(你的建议?)5、右图是 禁止鸣笛 的标志。
第三章 物态变化(共4节)第1节 温度、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把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2、摄氏温度(t ):温度计上的符号0C 表示的是摄氏 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00C 和1000C 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个等份代表 1 0C 。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0C 。
“-4.70C ”读作 负 4.7摄氏度 或读作 零下4.7摄氏度 。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认清它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容器底和容器壁 ,待温度计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取出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的液面 相平。
如图4中 乙 正确..、 甲 和 丙错误..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0C ,每10格是 10C ,分度值为 0.1 0C 。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取出来读数 ,第二次使用时要 用力向下甩 。
5、温度计读数:如图5中左温度计的示数为 -16 ℃ ;右温度计的示数为 9 ℃ 。
图6图4图4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图51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看下图图6、体温计2、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吸热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