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会夸人的人最好命
贺知章的资料
贺知章的资料贺知章(773年-847年),字贺兰山人,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章泉源”。
他以精湛的诗文才华,优美的诗句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享誉一时,成为唐朝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甘州派”的代表人物。
贺知章早年就读于洛阳文学学府,师从当时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风的影响。
贺知章从小就展示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被誉为“诗童”。
他以才情犀利、机智敏捷的头脑以及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而闻名,被人们称为“思辩之神”。
在进入官场之后,贺知章身兼诗人和官员两重身份,这让他在文化和政治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曾被推荐入朝,出任大理评事、观察刑狱、判江西、云南交州等职位,并多次被皇帝赞赏和嘉奖。
但贺知章并不满足于仅仅享受权力和声望,他更渴望将自己的才华用于社会改革和时代进步。
贺知章的诗词作品充满个人情感和对世事的思索,其中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风雅之作,呈现出了他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风以豪放灵动、雄浑奔放而闻名,被誉为“盘根错节、强健有力”。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广泛涉猎各个题材,包括山水、爱情、友情、宴会等多种主题,抒发了他对人生的领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贺知章的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他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力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的诗歌被称为“天人之际、自然为一”,体现出了唐代文人的旷达和豪情。
同时,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
他的创作思维和风格被后世文人不断吸收和借鉴,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除了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外,贺知章还以其为官清廉和为民造福的政绩而闻名。
他注重反腐倡廉,聚焦百姓疾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
他主张“君臣合一”的理念,通过改革政府机构和政策,为人民谋取福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贺知章的光辉生涯却不长久。
据史书记载,他因与皇帝在意见上的分歧而被贬谪到海南,并于847年离世。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十一首《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十一首《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篇目】【作品介绍】【注释】【译文】【作者介绍】【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回乡偶书二首【初唐·贺知章·七绝】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拼音版:其一shǎ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ǔ lái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品介绍]《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注释]⑴偶书:随便写的诗。
唐代·孟棨《本事诗·李白》
唐代·孟棨《本事诗·李白》【原文】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
既奇其姿,又请所为文,白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
白酷好酒,知章因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贺又见其《乌牺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曲曰:"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西山犹衔半边日。
金壶丁丁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或言是《乌夜啼》,二篇未知孰是。
又《乌夜啼》曰:"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向人问故夫,欲说辽西泪如雨。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子昂齐名,先后合德。
其论诗云:"梁(梁字原阙,据明钞本补)陈已来,艳薄斯极。
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玄宗闻之,召入翰林。
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
尝因宫人行乐。
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
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
可以夸耀于后。
"遂命召白。
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
既至,拜舞颓然。
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
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
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
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
"上曰:"可。
"既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
又命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
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
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拿,律度对属,无不精绝。
其首篇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珠殿宿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玄宗恩礼极厚,而白才行不羁,放旷坦率,乞归故山。
玄宗亦以非廊庙器,优诏许之。
尝有醉吟诗曰:"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胡愧焉。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简介贺知章(659 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和秘书监等官职。
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代表作《咏柳》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奇妙,意境高远。
既写出了柳叶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和煦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希冀。
贺知章又是一位关心边防和国家尊严的爱国者,他在《送人之军》一诗中写道: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贴汉国忧。
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贺知章旷达,不慕名利,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
当他已身居太子宾客,在京城以文词知名之时,李白还是一个布衣,诗才也只初露头角。
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
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己。
有一天,贺与李在酒楼,贺知章适无钱沽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真挚豪爽如此。
这就是金龟换酒的典故。
接着,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
从此,李白声誉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
贺知章不愿与奸臣共事,恳请度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赐鉴湖一曲(一块土地),并赋诗赠别。
贺知章离京那天,朝中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集中在东门外长乐坡为他饯行。
李白作《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把贺知章比作书圣王羲之,情意十分深切。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宦游生涯,年迈的诗人回到了故里,见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感慨万千。
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二首》,即属此时所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饮中八仙歌·杜甫》原文与赏析
《饮中八仙歌·杜甫》原文与赏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首诗当是天宝年间杜甫在长安追忆往事而作。
“饮中八仙”,都是同时代人,其中有皇族、丞相、官僚、布衣、诗人和艺术家。
虽然他们各自的身世和业迹不同,但却都是以嗜酒表现了清狂高傲、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
诗人热情地讴歌他们,是因为他也嗜酒终身,怀才不遇,不过是借他人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而已。
因此,诗以调侃而诙谐的笔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志之士的苦闷情绪。
此歌写酒仙八人,分成八段。
每段一人。
首先出场的是贺知章。
因其辈分较大且能奖掖后进,备受人们推重之故。
正是这位自号“四明狂客”的人物,性情放旷,纵诞无规,曾于酣饮未能尽兴之时,“解金龟换酒为乐”。
这诗便极写他的狂态,选择了他醉后骑马落井的生活细节入诗。
你看那位狂客,醉后竟敢乘马,可见其醉酲程度。
骑马必然失控,便象乘船一般颠簸摇晃,结果是眼花缭乱,跌落井中。
此种狂态,本可令人惊骇,但可笑的是,醉者居然在井中酣然入睡,且能安然无恙。
这就呈现出了一种滑稽气氛,增添了无穷的诙谐趣味。
接着出场的是汝阳王李琎。
他是唐玄宗兄宁王李宪的长子,“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友。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宠极一时,所以竟敢饮足三斗酒然后入朝叩见天子。
诗人又进而摄取两件小事,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他的嗜酒程度和心理状态。
一是说他路遇曲(酒)车就会馋得流出口水;二是说他饮恨终生,未能封到酒泉郡。
据《三秦记》说:“酒泉郡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这一节紧扣汝阳王贵为皇族的独特之处,十足地表现了他放荡恣肆、纵情享乐的个性特点。
贺知章生平
“你就是李白?那个才高八斗的李太白?”贺知章惊喜地问。
“正是在下,才高八斗不敢当。”李白谦恭地答道。
贺知章喜形于色,他定定地上下打量了李白一番,重重地点了点头, 又自言自语般地叹道:“青莲居士,果然名不虚传!”“居士的名声在 京城很响啊,只是一直没机会再读你的新作,今日得见,能否让老夫开 开眼?”贺知章和李白并排向宫观里走时,贺知章问道。“在下偶有诗 作,也多是随性为之,今天身上恰巧带有之前写的几首诗,既然贺大人 不嫌弃,那我就不揣浅陋,请您当面指教了!”李白说着,从袖口拿出 一叠纸卷。
虽然两人是初次见面,虽然彼此相差四十多岁,但此时两人却像是心心相印 的老朋友,谈古论今,品诗析文,酒无尽,话无尽。不知不觉间,已是傍晚时分。 两人都明显地带了酒意。李白见贺知章已坐不稳身子,就劝道:“大人,再喝咱 们就都要醉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明日,我还要去见皇上。”
贺知章醉眼朦胧,他挥了下手,大声说道:“不碍事,今天高兴,多喝点无 妨,皇上那边,我会替你美言的!”李白只得又陪贺知章多喝了几杯,方才作罢。 要结账时,贺知章喊来店小二,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银两来。李白见状道: “我身上也只带些零碎银子,不知够不够?”
为卷,玄宗作序,传为文坛佳话,丝毫不亚于兰亭集会。
贺知章晚年时候荣归故里,官场几十载,两鬓花白,载誉而归,看着
故乡一草一木,感慨万千,各种思绪融于诗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一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生于越州,祖上是会稽贺氏, 虽比不上韦、杜家族, 但也算得上是出 生名门。因在家中排行第八,少年时候 ,也常常被乡里称作贺八。
杜甫《饮中八仙歌》译文及注释
杜甫《饮中八仙歌》译文及注释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杜甫《饮中八仙歌》译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杜甫《饮中八仙歌》译文及注释篇1《饮中八仙歌》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译文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
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
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十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
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
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注释1.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
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
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
《旧唐书·贺知章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
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
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
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奏请知章、徐坚、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
后转太常少卿。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
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 “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
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
然礼成于三献,亚终合于一处。
”上曰: “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
”于是敕: “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
”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庭。
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
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
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
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
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
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
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著名诗人贺知章生平简介
著名诗人贺知章生平简介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素有诗狂之称,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诗狂贺知章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诗狂贺知章生平简介贺知章字作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是浙江杭州人,十分擅长写绝句诗体,他的写景诗和抒情诗独树一帜,清新而又洒脱,很多诗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贺知章年轻的时候,他的诗作就名声远扬了,武则天当政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封他为博士。
他的文章语句精湛,是诗作中的佳品,而且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擅长两种字体,草书和隶书。
常常有人给他提供笔墨纸砚,请他赐字,他的书法笔迹每张不超过几十个字,那些人都把它看做珍宝,用来传阅把玩。
他出了名的爱喝酒,醉了之后就来了诗意,出口成章,经常跟张旭等人边喝酒边作诗,比拼作诗的技艺,可谓艺高人胆大。
当时被称为醉中八仙之一,也是吴中四士之一。
744年他因为身体抱恙,告老还乡。
临走之前唐玄宗送给他御制诗,太子也带领数名官员来为他送行。
回到山阴,住在千秋观,建造了一曲亭自娱自乐。
他把客厅的墙当作纸张尽情的在上面挥洒自己的才华。
一时兴起,提起笔来,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喜爱书法的人都把书法看做珍贵的作品,但他的笔迹留下的很少,有的已经流传到邻国日本。
写了《回乡偶书》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死时已经八十有六的高龄。
其人生性豁达,为人豪放不羁,谈笑风生,爱酒,风流倜傥,为世人钦佩。
李白的忘年交,引荐李白玄宗。
贺知章的诗贺知章这个人是个人才,十项全能,全面发展,也同样是全面优异。
其中,他的文采众人皆知,诗句广为流传。
经历了千年的传颂,虽然有些已经遗失,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是句句经典。
就拿贺知章的句子较少的诗来说,比如采莲曲,就有着和“山寺桃花始盛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而且在意境上面还更胜一筹。
再比如说《回乡偶书》,这其中的乡愁与无奈,就算是时隔千年,仍然被人们拿来引用,叙说着自己对家乡的那一份深沉的热爱。
因为贺知章是修行的,所以他的禅诗也是很多的。
在一本叫做《唐禅社首乐章》的书里面,就能够找到他的很多作品。
贺 知 章 传 奇
贺知章传奇 楔子 四明狂客,是绍兴籍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别号。
《法书要录》载: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
少以文辞知名,工草隶书。
进士及第,历官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迁秘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
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
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
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
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报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
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可到也。
天宝二年(注,另一说为天宝三年),以年老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
重令入阁,储皇以下拜辞。
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
百僚饯送,赐诗叙别。
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志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
眷言离祖,是用赠诗。
宜保松乔、慎行李也。
儿子辈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为?仍拜其子典设郎曾(注,贺知章之子名贺曾)为朝散大夫,本郡司马,以伸侍养。
'" 这一段记载,大率道出了贺知章这位自号为"四明狂客"的大诗人生平经历与为人情性。
其中"晚年尤纵,无复规检"八字,在正史是贬其行事率性而为,无所顾忌,而其实正反映了贺知章率真放旷,不愿受世俗所羁的坦荡磊落胸怀。
他仕宦长安五十年,历任要职,豪饮善诗,擅长书法,多才多艺,名重京师。
他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金龟换酒 诗仙李太白,祖上为陇西(今甘肃省)成纪人,后迁居四川绵州。
李白生长于四川绵州,少时倜傥豪放,任侠仗义,轻财重施。
后于匡山折节读书,诗名满于川中。
二十五岁离川出游,踪迹遍及天下。
李白于四十二岁时游会稽,与剡中道士吴筠结为莫逆之交。
当时正赶上朝廷下诏,征召吴筠赴京城为唐玄宗讲道。
闲暇之间,玄宗问吴筠草野之间可有遗贤,吴筠即荐举了李白。
但是,李白奉诏到了长安之后,却长期不蒙玄宗召见。
唐代贺知章的诗
唐代贺知章的诗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采莲曲》唐·贺知章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5、《送人之军》唐·贺知章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6、《晓发》唐·贺知章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7、《望人家桃李花》唐·贺知章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8、《唐禅社首乐章·顺和》唐·贺知章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9、《唐禅社首乐章·寿和》唐·贺知章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於穆不已,裒对斯臻。
10、《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贺知章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贺知章无奈和凄凉的诗句
贺知章无奈和凄凉的诗句1、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诗《夜泊牛渚怀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夜泊牛渚怀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贺知章作品风格1、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清新自然:贺知章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流畅优美,富有生命力。
他的诗歌中多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同时,他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具形象感和生动性。
2、意境深远:贺知章的诗歌注重表现情感和思想,通过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营造,使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3、抒情性强:贺知章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友情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等情感。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感人肺腑,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4、富于想象:贺知章的诗歌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
我与盛世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我与盛世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作者:陈雅萌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20年第02期贺知章文学家、书法家唐朝诗坛的人生赢家,双商超高,人缘超好一生潇洒不羁爱喝酒,喝醉了掉井里睡得还挺香写诗好写字更好,光凭书法就能C位出道拥有大唐最豪华的朋友圈政途平顺,潇洒人生贺知章大概是唐朝最有排面的退休员工。
他退休回家的那天,唐玄宗带着儿子和文武百官给他送行。
同僚和友人都给贺知章写送别诗也就算了,就连皇帝也被氛围感染,忽然感性,写了酋《送贺知章归四明》。
这场面,可谓贺知章人生的巅峰。
当然,对于朝中元老级人物的贺知章来说,这不过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局。
回乡的路上,他骑着小毛驴,一路晃晃悠悠,碰到有小童问他是谁,他还提笔写了酋诗来抒发对阔别已久的家乡的感怀:回乡偶书少小禹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表。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可不仅仅只是退休时体面,他的政途,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作为浙江第一位被记入史书的状元,虽然他刚入官场时升迂缓慢,默默无闻地当了十几年的小透明,但是却正好远离了政坛的斗争,在朝堂的血雨腥风中得以保全自身。
后来贺知章的好朋友张说当上了宰相,他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开始了梦幻的职场三连跳。
都说伴君如伴虎,当上了太子老师的贺知章,却能从这个纷乱的政坛之中荣光归乡,安然终老,也难怪别人会羡慕嫉妒恨了。
更巧的是,贺知章正好是在开元盛世当的公务员,几十年来安安稳稳,没什么大风波,而他退休之后没几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王维、李白等诗人都在安史之乱中吃了不少苦头,贺知章却幸免于难。
在他去世后,皇帝还追授他为礼部尚书,官又升了一级。
这样看来,贺知章简直就是大唐第一欧皇。
广结朋友,诗酒人生贺知章的人缘,放眼整个大唐,要说他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把社交技能点满的贺知章,在长安城混得如鱼得水。
他太会交朋友了,上到公卿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他的好友列表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外靠朋友”,他的人生之所以如此平顺,跟他的好人缘是分不开的。
不什么不什么的诗句
不什么不什么的诗句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2.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罗隐《蜂》
3.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4.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龚自珍《己亥杂诗》
7.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唐寅《感怀》
8.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谢枋得《蚕妇吟》
9.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10.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希望以上诗句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诗句,可以提供相关主题,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形容春天诗词集
形容春天诗词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贺知章就像一个特别会夸人的老朋友。
他把柳树比作一个精心打扮的美女,说这柳树啊,就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高高地站在那儿。
那数不清的柳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多好看呀。
然后他还很调皮地问,这么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最后自己回答说,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它们裁剪出来的。
你看,他把春风都写活了,好像春风是个巧手的裁缝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这个大诗人可真有趣。
他说春天睡觉可香了,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然后一醒来就听到到处都是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
他突然又想起昨天夜里好像听到风雨的声音了,就忍不住担心起来,那些花儿被风雨吹打,不知道落了多少呢。
就好像我们早上醒来,听到外面的动静,然后就开始操心外面的事儿了。
这首诗把春天那种早晨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让我们好像能看到那些鸟儿在枝头叫,还能想象到地上落了好多花瓣的样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解析:白居易可真是个细心的观察者。
他说呀,在人间(也就是平地上)到了四月的时候,那些花儿啊都已经凋谢得差不多了。
可是呢,当他到了山上的大林寺的时候,却发现桃花才刚刚盛开。
他就有点懊恼又有点惊喜,懊恼的是之前一直觉得春天已经走了,没地方找它了,惊喜的是没想到春天跑到这儿来了。
这就像我们找东西找了半天没找到,结果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了一样。
这首诗也让我们知道,山上的春天好像来得比山下要晚一些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白居易在这首诗里就像一个导游,带着我们在钱塘湖(也就是西湖)游玩。
他先告诉我们地点,在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边。
看那湖水,刚开始涨起来,和天上的云都快连到一块儿了。
然后就看到有几只早早出来的黄莺在争着往暖和的树上飞,也不知道是谁家新来的燕子在啄着春泥筑巢呢。
柳树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柳树诗词书法作品欣赏一、柳树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诗词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解析:贺知章就像一个超级会夸人的高手。
他把柳树比作一个精心打扮的美女,“碧玉妆成一树高”,说这柳树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那无数的柳枝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垂下来,多美的画面啊。
然后他还很调皮地问,这么精致的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最后自己回答说“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把柳树裁剪得这么好看。
这首诗简单又生动,让人一读就仿佛看到了春天里那婀娜多姿的柳树。
- 诗词原文:(全词较长,这里重点看这几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柳永在这里可太会营造那种离别的悲伤氛围了。
想象一下,一个人喝得醉醺醺的,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杨柳岸边,早晨的风冷冷的,天上挂着残月。
柳树在古诗词里常常和离别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杨柳岸就更加深了离别的愁苦。
就好像柳树也在为离人伤心,那晓风残月的景象,简直是把孤独和凄凉写绝了。
二、柳树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
1. 从书法字体看。
- 楷书。
- 行书。
- 行书书写柳树诗词就很有动感了。
拿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来说,行书的笔画会有一些连笔,就像柳枝在风中摇曳时那种灵动的感觉。
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就像柳枝之间的相互牵连。
比如“晓风”两个字,可能会用一笔带过的方式来写,让这两个字看起来像是被风吹动着连在一起,就像晓风中的柳枝相互缠绕,给人一种飘逸、洒脱又略带惆怅的美感。
- 草书。
- 草书来写柳树诗词那可就更疯狂了。
草书的笔画像是柳枝被狂风席卷后的样子,肆意地飞舞。
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例,在草书中,“碧”字可能就会被简化成几笔,像是柳树被风吹得模糊了轮廓。
杜甫给贺知章写的诗
杜甫给贺知章写的诗
嘿,你知道吗?杜甫和贺知章,这两位大诗人之间可是有着特别的
联系呢!杜甫曾经给贺知章写过诗呀!
想当年,杜甫怀着崇敬与欣赏之情,挥笔写下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
就好像我看到我特别崇拜的人,也会忍不住想要为他写点什么一样。
杜甫眼中的贺知章,那可是如同璀璨星辰般的存在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杜甫在诗中这样夸赞贺知章,这不就
像是我们夸自己的好朋友“哇,你真的太厉害啦”!贺知章的才情与风度,让杜甫为之倾心。
他们或许曾在某个热闹的诗会中相遇,贺知章
谈笑风生,出口成章,杜甫在一旁满心钦佩,这不就是一场精彩的“大戏”嘛!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杜甫把贺知章比作谪仙人,这得是多
高的赞誉呀!这就好比我们说一个人简直像从天而降的神仙一样了不起。
杜甫用他的诗句,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如此鲜活生动的贺知章。
杜甫对贺知章的这份情谊,透过这些诗句展露无遗。
这不仅仅是诗
人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啊!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相互欣赏,相互成就。
我觉得呀,杜甫给贺知章写的这些诗,就像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
星星,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后人能够领略到他们之间那深
厚的情谊和非凡的才情。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这就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何志章:表扬别人的最佳人选
在世人眼里,老贺头的命真好。
首先,他是古代诗人里最长寿的一个,活了86岁,比南宋时的陆游还多活了一年。
其次,他仕途一帆风顺,做了近50年的官,一直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退休时,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去送,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甚至在他去世后,新皇帝唐肃宗还觉得他生前的官不够大,非要给他追封个更大的官。
虽然他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但他却被后人称为“诗狂”,和“诗仙”“诗圣”等并列为唐诗巨擘。
他还是个书法家,草书写得特别好,经常和“草圣”张旭在一起切磋书法。
他们和当时的另外两位吴中名士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一般命好的人容易遭人妒忌,老贺头却朋友多,他还特别爱喝酒,位列“饮中八仙”第一位。
大家都在猜他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不用猜了,答案就三个字:会夸人。
贺知章一辈子经历了四个皇帝,流传下来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唐玄宗时期。
有次唐玄宗准备到泰山封禅,祈求天下太平,祈求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结果在朝堂上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一派主张清明封禅,一派主张开国之日封禅。
老贺头很会说话,他说你們别吵了,封禅之事贵在一颗为民之心,何必拘泥于时间呢?就这一句话,既解决了问题,又夸了唐玄宗一心为民是个贤主,一举两得。
唐玄宗心里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择日不如撞日,三天后就去泰山封禅!这要是没点智慧,想夸人也夸不到点子上。
老贺头最著名的一次夸人,发生在天宝元年。
那一年,他去终南山找玉真公主谈道。
上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气度不凡,只见他腰佩宝剑、目如寒星、仙风道骨,就多看了两眼。
那时他已经83岁了,鹤发童颜还健步如飞,对方也多看了他两眼。
就这样他们攀谈了起来,对方得知他就是秘书监贺知章贺大人,就把自己写的诗拿出来请他品评。
老贺头看到最右边写着三个字:蜀道难。
他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整首诗,看到左下角有三个字的落款:李太白。
老贺头激动地拍着李白的肩膀,夸道:“你就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哪!走,我们喝酒去!”从此后,李白“诗仙”的名号就被传开了。
谈论贺知章文学境界
谈论贺知章文学境界贺知章是唐代知名度很高的文人,他最为人称道的事迹,一是对李白的赏识和称扬,称李白为谪仙人,又有金龟换酒的豪气;二是官至三品之秘书监,年近80,忽然申请出家为道士,南行返乡,玄宗亲自作诗宠行,满朝公卿一起赋诗赠别,刚赐金离朝的李白在半途有诗相送;三是传世有贺知章草书《孝经》卷,为唐代草书之代表作。
这些都为历代所称赞,为学者研究,为大家所熟知,当然也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贺知章赏识李白,在好道好酒且以豪爽处世方面,他与李白几乎完全相同,因而能独加揄扬,不遗余力。
他的弃官入道,是否有政治方面的忧虞,或个人身体状况的担心,都值得分析。
“天宝”间陷狱冤死的李邕诸人和他名声相仿,而他归乡不久即病故,也属事实。
在文学方面,贺知章虽然有几首传世的名篇,但因他的诗文在生前身后都没有结集,估计一是因他生性率意,所作可能随作随弃,没有很好保存,身后也无人用心搜辑,保留至今者不多,这是很可惜的。
这使他享有重名,有佳作,但难以挤身一流作家之列。
笔者对其作品关心经年,长期积累,将历年所得贺知章诗文辑为《新编贺知章集》上下二编,较清编全唐诗文所收诗文不啻倍之,且来源广泛,多存佳作,因而据此对其文学成就有许多新的认识。
一、贺知章的诗歌《全唐诗》卷一一二存贺诗一卷,共收诗19首又二句。
近代张寿镛编《四明丛书》,有《贺秘监集》一卷,增加《董孝子黯复仇》一首,虽来历不明,但也难以证伪。
这些诗中,尚有一些疑问。
一是《开元十三年禅社首山祭地祇乐章》,全组诗8首,最后一首为源乾曜作,其他7首是否贺知章所作,因早期文本署名不统一,稍有疑问。
《云溪友议》卷下《杂嘲戏》载贺知章与顾况答朝士诗,因为二人之年辈相差太大,恐难有同时在朝班的经历。
事伪,诗有疑问,但考虑到唐人传闻故事颇有据原诗敷衍事实之例,也很难完全否定其不知贺诗。
另外南宋俞文豹《唾玉集》说传诵名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是贺知章作,显然记错了,可以否定。
而今据日本所存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补录五绝《春兴》一首,据山西抱腹寺石刻补五言古诗《醉后逢汾州人寄马使君题抱腹寺□》一首,[1]据《分门纂类唐歌诗•天地山川类》将《晓发》诗区分作二首看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会夸人的人最好命在世人眼里,老贺头的命真好。
首先,他是古代诗人里最长寿的一个。
他活了86岁,比南宋时的陆游还多活了一年。
其次,他仕途一帆风顺,做了近50年的官,别人都是伴君如伴虎,他却一直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有什么事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他退休时,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去送,送了一程又一程,在当时造成轰动,在中国文坛上也留下了千古佳话。
甚至在他去世后,新皇帝唐肃宗还觉得他生前的官不够大,非要给他追封个更大的官才算是得到一点心理安慰。
还有,虽然他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也就20首左右,脍炙人口的就两首,但是他却被后人称为“诗狂”,和“诗仙”、“诗圣”等并列为唐诗巨擘。
他还是个书法家,草书写得特别好,和“草圣”张旭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张旭被人称做“书癫”,他被人称作“书狂”,真是“癫狂”到一起了。
他们和当时的另外两位吴中名士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这些就已经够令人眼红的了,然而还有更令人羡慕的,一般命这么好的人都容易遭人妒忌,谁知人家老贺头朋友特别多,他还特别爱喝酒,喝酒吧还喝出了名,位列“饮中八仙”第一位。
大家都在猜他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不用猜了,答案就三个字:会、夸、人。
会夸人不等于爱夸人,秘诀在于一个“会”字。
在夸人之前先练练手,一起看看老贺头是怎么夸一棵树的。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株柳树,比圣诞老爷爷的那棵松树要贵多啦!别看圣诞树花花绿绿的,上面无非也就挂些小彩灯啊、空礼物盒子啊、假苹果啊什么的,这柳树浑身上下是用玉妆扮过的,玉呀!黄金有价玉无价,那得多贵重!枝条都是绿色的“丝绦”,丝绦是啥?用丝编织成的带子。
丝呀!那得多少只蚕宝宝辛勤吐丝才能编织成这么多条柳枝?还有叶子,是用剪刀一点点地裁出来,剪成细细长长的形状,这得要多细心的人花多大功夫来做这件事啊!不过不用担心,老贺头会笑眯眯地对你说:“别当真啊,当真你就上当了,我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随口夸夸这株柳树而已。
”夸树?哈,这老贺头还是相当有童心的呀!当然,谁生下来就是老头儿?那不都是因为贺知章一出场就是老头儿的形象,大家就忽略他年轻时的样子了嘛!年轻时的贺知章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命。
他出生在唐高宗李治的显庆四年(659年),和“初唐四杰”是同一时代的人。
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如果不是因为政权频繁更迭,以他的聪明好学,也许他早就出名了。
所以尽管他“少以文词知名”,但是他36岁才考中进士。
出名要趁早,贺知章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
那时的科举考试因为政治混乱中断好多年了,武则天一恢复考试,录取的第一位状元就是贺知章,他也是浙江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贺知章一辈子经历了四个皇帝,流传下来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唐玄宗时期。
关于他“会夸人”这个特殊本领,从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窥见一斑。
那时的南方人是要遭到一点小歧视的,这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
贺知章是浙江人,张九龄是广东人。
张九龄被罢相,别人的安慰就是那些老生常谈,贺知章却说:“这些年,多亏了您的荫庇!”张九龄有点懵,他并没有给贺知章什么特殊的照顾呀。
贺知章笑道:“以前您在的时候他们都不敢叫我… 獠‟,您说我沾了您多少年的光呀!”(獠,猎也,也指中国一个古民族。
这里是指对南方人的不尊重的称呼。
)就这样,会夸人的贺知章在官场上一帆风顺,从贺大人熬成了老贺头。
夸人是门艺术,一定要注意场合还有火候,否则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人人烦的马屁精。
开元十三年(725年),这一年老贺头66岁了。
唐玄宗任命他做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宰相在旁边问他,这两个官哪个好?老贺头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侍郎就是个充数的官位,学士可是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的,唐玄宗在旁边听了,直接为他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让他去陪太子读书吧!这句话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三年前唐玄宗想修一部关于法律的书,起名《六典》,当时的修书使张说一定要拉老贺头来帮忙;唐玄宗还想编纂一部关于文史方面的书,起名叫《文纂》,宰相张九龄极力推荐老贺头。
唐玄宗觉得这老贺头很了不起,一边让他修书,一边考察他,礼部侍郎这位置就留给他了。
老贺头的话其实很容易遭人烦:你说你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谁都知道这礼部侍郎就是礼部尚书的接班人,文化部的副部长将来由副转正,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你还说那是个充数的官位,真是会拍马屁。
如果这话换个人说,那就叫拍马屁,可是老贺头说,大家就觉得天经地义。
那是因为他说的是实话,他还真没把这礼部侍郎当回事,他脑子里想的就是把这学士当好,好好把这两部典籍赶紧编辑完。
这就是大器晚成的好处,没有年少轻狂亦没有很强的功利心,人生看淡了,名利看淡了,不争,反而得到更多。
说实话,是会说话的最高境界。
这件事发生没多长时间,唐玄宗准备到泰山封禅,祈求天下太平,祈求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结果在朝堂上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主张清明封禅,一派主张开国之日封禅。
老贺头很会说话,他说你们别吵了,封禅之事贵在一颗为民之心,何必拘泥于时间呢?就这一句话,既解决了问题,又夸了唐玄宗一心为民是个贤主,一举两得。
唐玄宗心里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择日不如撞日,三天后就去泰山封禅!这要是没点智慧,想夸人也夸不到点子上。
夸人还要看对象,你夸的人会暴露你的智商。
老贺头最著名的一次夸人,发生在天宝元年(742年)。
那一年发洪水,洪水退去,他去终南山找玉真公主谈道,他对道家很感兴趣,经常闲时来山里转转。
上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气度不凡,只见他腰佩宝剑、目如寒星、仙风道骨,就多看了两眼。
那时他已经83岁了,鹤发童颜还健步如飞,对方也多看了他两眼。
就这样他们攀谈了起来,对方得知他就是秘书监贺知章贺大人,就把自己写的诗拿出来恭恭敬敬地请他品评。
老贺头看到最右边写着三个字:蜀道难。
这首诗的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气势!这用语!一般人谁能写得出来!他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整首诗,看到左下角有三个字的落款:李太白。
老贺头激动地拍着李白的肩膀,夸道:“你就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哪!走,我们喝酒去!”从此后,李白“诗仙”的名号就被传开了。
话说那次喝酒两个人都没有带钱,老贺头还把自己腰间佩戴的小金龟抵了酒钱,店主人一定会连睡觉都笑醒的,这捡了个多大的便宜呀!尽管他们二人之间相差了四十多岁,但是依然不妨碍他们成为忘年交,李白后来还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最终还是因为老贺头的举荐,李白做到了翰林待诏。
直到老贺头告老还乡,唐玄宗才把过于狂放不羁的李白“赐金放还”,给足了老贺头面子。
老贺头除了夸过李白,他还夸过另外一个人,叫李泌。
在李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老贺头就曾经说过:“这小儿目若秋水,智力过人,将来一定能做卿相!”后来唐玄宗听说年方七岁的李泌才思敏捷、善于赋诗,就召他入宫。
李泌到来时,正赶上唐玄宗和张说下棋,遂命张说试一试他的才能。
张说看看前面的棋子,说道:“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听后当即回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
”其中张说所做的赋,句句见棋字,并说了一些围棋的特征;李泌所做的赋,虽然不涉及一个“棋”字,但句句与围棋相关,概括出了弈者下棋时的种种活动和神态。
还别说,这李泌后来还真的位居卿相。
唐玄宗让李泌去太子府给太子当伴读,老贺头就是他们俩的老师。
安史之乱爆发,李泌给太子李亨出了不少主意,及时挽回了时局。
安史之乱后,李泌做了唐肃宗时期的宰相,为大唐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老贺头夸李白是“诗仙”,这个名号流传了千年;夸李泌一定能做卿相,后来预言成真。
老贺头夸人的背后,是他看人看得准、分析判断能力强的表现。
难道老贺头从来就没有出过错误吗?他晚年把自己的号改为“四明狂客”,他的骨子里一定有“狂”的一面,不然怎么会和李白成为朋友?还别说,他在做礼部侍郎期间,就做过一件“狂”事。
那年岐王李范逝世,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葬礼相当隆重。
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在出殡的时候需要有一批十四五岁的贵族子弟牵引灵柩、唱诵挽歌,做这项任务的少年有个名字叫“挽郎”。
做挽郎可是个美差,治丧完毕,挽郎的档案就会被移交到吏部,分配具体工作,提拔使用。
所以很多王公贵族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当挽郎,选拔挽郎的事就归老贺头管。
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儿,即使老贺头考虑了种种利害关系,还是做不到照顾每一个人。
结果那些落选的贵族子弟非常不满,他们聚集起来,拥到老贺头的侍郎府去讨要说法。
老贺头见势不妙,也不敢贸然开门。
他命人在墙边架上梯子,趴在墙头上,给一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公子们做起了安抚工作。
想想这画面,就觉得很有意思。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这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那些少年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他们很快就散去了。
原来老贺头说的是:“听说宁王李宪也快不行了,你们先回去,下次还有机会啊!”晕!哪有这样劝人的!难道不怕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吗?事实上,老贺头“攀梯劝退少年郎”的事情一夜之间就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唐玄宗不听说才怪!奇怪的是,唐玄宗不仅没有怪罪老贺头,反而觉得这个活儿太为难他,不久就把他调任为工部侍郎了。
唉,没办法,老贺头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形象太好,就算是出格一回,皇帝也会视而不见!你们说他的命好不好?然而背后的事实是,老贺头早已名声在外:善谈笑,当时贤达皆羡慕之。
别人说这话,那是要掉脑袋的,可是老贺头本来就是个爱开玩笑的人,没事就爱喝两杯小酒,又是四朝元老,谁去追究他的一句玩笑话呢?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是这样描绘他的: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喝多了酒骑马就像乘船一样,一不小心掉到井里,干脆就在水里面睡着了!估计这口井不会很深吧?这可爱的老头儿!天宝三年(744年),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还乡,回吴中故乡颐养天年。
他一提交辞职报告,唐玄宗的眼圈都要红了,实在是舍不得让他走。
不仅亲率文武百官去送,而且还送了他一大片地,他的房子赐名叫“千秋观”,一定要让他风风光光、衣锦还乡。
回到了阔别五十年的家乡,老贺头感慨万千,故乡的山啊故乡的水,只是再不见故乡的那些人。
看见有小孩子蹦蹦跳跳从眼前经过,老贺头用家乡话和他交谈,孩子歪着小脑袋看着这位老人,奇怪地问:“您是从哪里来的呀?”老贺头心绪万千,一首诗从心头流淌出来:《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可惜的是,老贺头仅回乡一年,就染病去世了。
然而从中国人传统的角度来说,他这也是叶落归根,比死后葬在异乡的人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写了两首,第二首不及第一首流传那么广,然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这首诗中所包含的那种感慨、惆怅,以及淡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哀伤,都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