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3单元拿来主义含答案
2018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练习题第3单元拿来主义训练—落实提升版含答案

1.指出以下加点字中错误的读音并更正。
自诩.(xǔ)给.与(ɡěi)脑髓.(suí)磕.头(kē) 冠.冕(ɡuàn) 蹩.脚(biě)倘.使(tǎnɡ) 玄.虚(xián) 国粹.(cuì)【答案】给.与(jǐ);脑髓.(suǐ);冠.冕(ɡuān);蹩.脚(bié);玄.虚(xuán)。
2.指出以下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更正。
恐怖辩别费物烟具矛厕沉著【答案】“辩别”改成“分辨”,“费物”改成“废物”,“矛厕”改成“茅厕”,“沉著”改成“沉着”。
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非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妥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完全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____①____烟枪和烟灯,____②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能够算是一种国学,____③____背着周游世界,必然会有人看,____④____我想,除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能够毁掉的了。
①②③④A 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 只有虽然倘使但C 虽然但是只要但D 只有因为所以因此灯”中的一点踊跃成份,“我想”之后是在说“除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能够毁掉的了”的处置方法。
故排除A、D,而前两处空缺所联系的内容不是转折关系,故排除C。
【答案】 B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利用适当的一句是( )【导学号:】A.课余当家教,弄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如何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C.咱们利用的温习资料题型陈腐,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温习质量的。
D.他站起来讲道:“陈教授适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 第3单元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八) 拿来主义[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20770065】A.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
B.张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在最为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残羹冷炙....。
D.有机构老总对我说,有些已经出局的投资者,在大盘剧烈震荡期间,被一时的反弹诱惑,不管三七二十......一,掏空钱袋,奋力一搏,结果弄得倾家荡产。
【解析】A项,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夫妻间的理解支持、关心照顾,不是礼节上的有来有往。
B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
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C项,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
前面再用“剩下的”修饰,语意重复。
【答案】 D2.(2016·全国丙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20770066】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
乱加介词导致主语缺失。
去掉“随着”或者“使得”。
B.成分赘余。
“如果有一天”“的时候”重复,去掉“的时候”。
D.语序不当。
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答案】 C3.把下面五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20770067】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本意是我们不但要从“西方”拿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8 拿来主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把中外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强调了“拿来”的态度,要果敢,要坚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B.对待文化遗产,作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观点;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和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的三个步骤。
C.鲁迅既批判了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
【重点推荐】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习题 苏教版必修3

文明的对话碰撞与沟通拿来主义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复旦大学在建校110周年的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To My Light》后,被眼尖的网友指出抄袭了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探索者),被截取的类似视频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复旦的不地道。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名牌高校,在建校11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其学校宣传片竟然抄袭日本宣传片的创意,这让中国人情何以堪?难道连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也只会靠抄袭别人来凸显自己吗?对此很多人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人只是擅长抄袭吗?我们的诚信在哪里?说到诚信,最近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的两则新闻,更让我们难堪,也更让我们反思: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没有教会我们诚信?一则新闻是美国检方5月28日对15名中国学生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等考试中采用欺诈手段,收买枪手替考。
如果被控罪名成立,这些中国学生可能面临几十年监禁和几十万美元的罚金。
另一则新闻是BBC中文网5月28日的报道,文中称2014年有大约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学校开除,其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读的学生。
而被开除的原因,该报告称学术不诚实的比例占到22.98%。
由这两则新闻再看看复旦大学涉嫌抄袭的宣传片,我们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因果关系?中国学生不诚实,中国的教育机构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敢在美国造假?原因很简单,因为造假对中国学生来说真的很平常。
想想我们自己在中国受教育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很多造假的事情:为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会要求学生造假;为了学校之间的考试比赛,老师会安排学生相互抄袭;在学生之间内部相互抄袭、找替考更是经常发生的事。
要么是学校让学生造假,要么是学生自己造假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中国学生很自然地将“造假”当成了家常便饭。
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竟然教唆、支持学生造假,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中国学生将在中国养成的习惯带到美国,所以上面两则新闻的悲剧也就发生了。
拿来主义。课后习题及答案

拿来主义。
课后习题及答案1.正确注音的词语:倘使、犀利、掘起、针砭、脑髓、玄虚、糟粕、冠冕、残羹、国粹、吝啬、自诩、蹩进、孱头、冷炙。
2.解释有误的词语:残羹冷炙的解释错误,应该是指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不是生肉。
3.不准确的分析说法:选项A不准确,文章并不是只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而是探讨拿来主义的理念和应用。
4.抛来与抛给的主要区别:选项C正确,抛来一般没有坏的动机和目的,而抛给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5.关于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选项D正确,这两种主义都是当时的错误思潮,必须先驳倒,从而为“拿来主义”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6.“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一句的正确理解:选项A正确,这句话指的是中国不去研究别国的先进经验,也不允许别人来传播。
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一)在这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杂文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他认为,对于拥有鱼翅、鸦片等贵重物品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将其抛弃或者毁灭,而是可以像吃萝卜白菜一样食用,或者将其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而不是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至于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不同于印度、波斯和XXX的烟具,但也可以算是一种国粹,但作者认为大可毁掉。
此外,他还提到了一群姨太太,认为最好让她们各自走散,以避免“拿来主义”带来的危机。
总之,拿来是必要的。
只有拥有了文化遗产,才能成为新人,才能创造新的文艺。
但是,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具备沉着、勇猛、有辨别力、不自私等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主人,拥有新的宅子。
1.《拿来主义》是XXX的一篇杂文,他原名XXX,是中国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B项的阐释有误,正确的是“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是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条件。
2.在选文第①段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其中,“鱼翅”指的是贵重的物品,“鸦片”指的是有争议的物品,“烟枪和烟灯”指的是国粹,而“姨太太”则指的是可能带来危机的物品。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2:专题三《拿来主义》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4、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明确:A、怎样对待文化遗产?B、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C、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D、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E、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教师小结8~10小节的内容: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只有借鉴吸收文化遗产,加以创新,才能为我所用。
三、鉴赏语言特色: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1、例: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
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反语讽刺其不自量力。
4、学生质疑,讨论、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四、认识论证艺术: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五、归纳文章主旨: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的条件.六、探究: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拿来主义》精编习题及及答案

《拿来主义》习题及答案A卷1.根据语境,确定“或”字的意义:A.或者B.有的①几百年以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 )②(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 )2.阅读选文,完成文后问题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得“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第一段中的“鱼翅”“烟枪和烟灯”“姨太太”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借代B.暗喻C.明喻D.借喻(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各指什么?“鱼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枪和烟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姨太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面各句分别阐明“拿来主义”的问题是什么?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②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语文必修3(苏教版)3-3-1拿来主义

3-3-1板块三拿来与接纳主题导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直被视为金科玉律,在韩愈的《师说》中倡导人从师的必要及标准,成为后世的箴规。
有人把“外资引进”看成是“财富出卖”,把“劳务输出”看成是“华工输出”,把“特区”看成“租界”。
事实总要承认的:一些高深的技术和亟待解决的企业管理问题,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的措施,这种种的“道”都需要以先进的外国为“师”。
辩证法说: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自己,学习国外。
可偏偏有的人抱着“中国乃泱泱大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的思想,把向“外”学、向“洋”学,斥为“崇洋”,贬为“媚外”。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如当时清政府那样闭关自守、闭门造车,才是高明之举;在他们看来,外国在使用发电机,而我们还在独辟蹊径地研究着磁感应现象,那才是骨气;在他们看来,只有单枪匹马,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海洋里毫无根据、毫无目标地摸索,才是中国人的本性……可是,电灯、自行车、洋枪、洋炮都是外国人先创造的,古代的中国人还是早早地学会了。
看来,拒人于千里之外,并非是所有中国人的意愿。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中国人的传统。
那些庸论、观点全都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当然,我们提倡放出眼光,向“外”学“道”时,要强调分清楚“鱼翅”“鸦片”及其他。
“从师学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糟粕,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滞学于“师”的理由,我们应该从历史、现实中汲取正反的经验。
那么,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分辨的。
就像不可能为了防噎而不吃饭、为了防跌而不走路一样,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从师学道”。
后之视今,一如今之视昔。
我们嘲笑古人耻学于师,也不能让后人笑我们重蹈古人的覆辙。
第1课时拿来主义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自诩.()残羹冷炙.()脑髓.()譬.如()孱头()蹩.进()冠冕.()茅厕.()国粹.()玄.虚()答案:诩xǔ,炙zhì,髓suǐ,譬pì,孱càn,蹩bié,冕miǎn,厕cè,粹cuì,玄xuán。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专题三 拿来主义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及详解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三第12课拿来主义应用体验之旅训练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予(ɡěi)契.约(qì)譬.如(pì)B.茅厕.(cè) 鱼鳍.(qí) 糟粕.(bî)C.自诩.(xǔ) 脑髓.(shuǐ) 蹩.进(bié)D.国粹.(cuì) 吝啬.(sè) 孱.头(càn)解析:A项中的“给”应读jǐ;B项中的“粕”应读pî;C项中的“髓”应读suǐ。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古董辨别耳儒目染不负众望B.崛起摩登兼收并蓄美轮美奂C.褴褛特聘礼尚往来义气相投D.国粹缘故禁止赌博征稿启示解析:A项,儒—濡;C项,义—意;D项,示—事。
答案:B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________烟枪和烟灯,____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______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______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A.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只有虽然倘使但C.虽然但是只要但D.只有因为所以因此解析:选段最后一句总体上属于转折关系,“我想”之前主要是在说“烟枪”“烟灯”中的一点积极成分,“我想”之后是在说“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的处置措施。
故排除A、D,而前两处空缺所联系的内容不是转折关系,故排除C。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3专题《拿来主义》练习题

文本18 拿来主义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自诩.( ) ②磕.头( ) ③残羹.冷炙.( ) ④冠冕.( ) ⑤吝啬..( ) ⑥脑髓.( ) ⑦譬.如( ) ⑧徘.徊( ) ⑨蹩.进( ) (2)给多音字注音①⎩⎪⎨⎪⎧ 大度.( )忖度.( ) ②⎩⎪⎨⎪⎧ 给.与( )抛给.( ) ③⎩⎪⎨⎪⎧ 冠.冕( )冠.军( ) ④⎩⎪⎨⎪⎧徘徊.( )低徊.( ) ⑤⎩⎪⎨⎪⎧孱.头( )孱.弱( ) ⑥⎩⎪⎨⎪⎧倘.使( )倘.佯( ) 2.辨形组词①⎩⎪⎨⎪⎧ 诩( )栩( ) ②⎩⎪⎨⎪⎧ 磕( )溘( ) ③⎩⎪⎨⎪⎧炙( )灸( ) ④⎩⎪⎨⎪⎧掘( )崛( )倔( )⑤⎩⎪⎨⎪⎧ 翅( )翘( ) ⑥⎩⎪⎨⎪⎧蹩( )蹙( )3.词语释义 ①自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蹩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礼尚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1)误解·曲解两者都有错误地理解别人的话的意思,但“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却是故意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
例句:①你不要________了他的好意。
②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不要________文意。
(2)接受·接收二者都有收受、接纳的意思。
“接受”表示接纳、收受,它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拿来主义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

拿来主义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复旦大学在建校110周年的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To My Light》后,被眼尖的网友指出抄袭了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探索者),被截取的类似视频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复旦的不地道。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名牌高校,在建校11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其学校宣传片竟然抄袭日本宣传片的创意,这让中国人情何以堪?难道连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也只会靠抄袭别人来凸显自己吗?对此很多人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人只是擅长抄袭吗?我们的诚信在哪里?说到诚信,最近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的两则新闻,更让我们难堪,也更让我们反思: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没有教会我们诚信?一则新闻是美国检方5月28日对15名中国学生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等考试中采用欺诈手段,收买枪手替考。
如果被控罪名成立,这些中国学生可能面临几十年监禁和几十万美元的罚金。
另一则新闻是BBC中文网5月28日的报道,文中称2014年有大约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学校开除,其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读的学生。
而被开除的原因,该报告称学术不诚实的比例占到22.98%。
由这两则新闻再看看复旦大学涉嫌抄袭的宣传片,我们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因果关系?中国学生不诚实,中国的教育机构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敢在美国造假?原因很简单,因为造假对中国学生来说真的很平常。
想想我们自己在中国受教育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很多造假的事情:为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会要求学生造假;为了学校之间的考试比赛,老师会安排学生相互抄袭;在学生之间内部相互抄袭、找替考更是经常发生的事。
要么是学校让学生造假,要么是学生自己造假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中国学生很自然地将“造假”当成了家常便饭。
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竟然教唆、支持学生造假,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中国学生将在中国养成的习惯带到美国,所以上面两则新闻的悲剧也就发生了。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三专题拿来主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及详解答案

咼中语文第二专题第12课拿来主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苏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基础巩固(15 :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 u)国粹(cu 1)慰藉(j 1 )并行不悖(bai)B.孱头(c a n)譬如(b 1)徘徊(hu a i)兼收并畜.(x u)C.脑髓(shu i )契约(q 1)蹩进(bi?)残羹冷炙(g e ng)D.大度(d u )茅厕(ca)吝啬(sa)褴褛(l a n 1 u)解析:A项,“藉”读jia ;B项,“譬”读p 1;C项,“髓”读su io 答案:D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荫功烟俱古重辨别B.嗑头废物佳节恐怖C.羡慕摹登鱼翅鼓吹D.玄虚实例传道针灸解析:A项,阴功,烟具;B项,磕头;C项,摩登。
答案:D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D.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解析:A项中为了讨好主子,把能送的东西都“送”了,最后甚至不惜用“活人”替代“古董”,这当然不是什么“进步”行为;B项中“大师”们虔诚的态度和恭敬的做法,既有损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又损害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哪里谈得上“发扬国光”;D项中的“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称之为“国粹”显然是讽刺。
C项中尼采1“自诩过他是太阳”,“自诩”一词,表明了作者否定的态度。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 ... 来,人之常情。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

9拿来主义一、认读字音(一)单音字自诩.(xǔ) 吝啬..(lìn)(sè) 脑髓.(suǐ) 徘.徊(pái) 冠冕.堂皇(miǎn ) 残羹.冷炙(g ēn g) (二)多音字1.组词认读法(1)与⎩⎪⎨⎪⎧赠与.(yǔ)参与.(yù) (2)孱⎩⎪⎨⎪⎧孱.头(càn )孱.弱(chán ) (3)冠⎩⎪⎨⎪⎧冠.盖(g uān )冠.军(guàn ) (4)钉⎩⎪⎨⎪⎧碰钉.子(dīn g )钉.扣子(dìng ) 2.语境认读法(5)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中了商家恐吓.(hè)营销的圈套,虽然这种吓.(xià)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败坏品牌声誉。
(6)与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人的心最难忖度.(duó),而豁达、包容、大度.(dù)是这个世间最让人欣赏和仰望的气质。
(7)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超市,商品丰富,价格便.(pián)宜,人们的生活方便.(biàn)了很多。
二、辨识字形(1)⎩⎪⎨⎪⎧kē(磕)头kè(溘)然长逝kē(瞌)睡(2)⎩⎪⎨⎪⎧bié(蹩)进biē(憋)闷bì(弊)病 (3)⎩⎪⎨⎪⎧国cuì(粹)荟cuì(萃)憔cuì(悴)cuì(淬)火(4)⎩⎪⎨⎪⎧xuán (玄)妙xuàn (泫)然泪下头晕目xuàn (眩)xuàn (炫)目(5)⎩⎪⎨⎪⎧zhì(炙)热针jiǔ(灸) 三、积累词语(一)明确词义1.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烤肉。
3.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4.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5.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试题:专题3+拿来主义+Word版含答案

文明的对话碰撞与沟通拿来主义一、课外阅读(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高一语文拿来主义3

我来露一手
用选言推理论证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
发现一所 大宅子!
逃 跑
孱 头
放 火
昏 蛋
接 受
废 物
用文中的话回答: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什么?
8—9段论证‚怎样‘拿来’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 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 种?
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 路的方法, 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 主义,或听凭送来, 或自己来拿
•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 或逃避主义,或虚无 主义,或投降主义, 或批判继承
• 逃避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 所以,要自己来拿
• 虚无主义是昏蛋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 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听凭送来,
•实行不通 •沦为乞丐 •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来拿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破
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 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 (因果论证)
2揭出实质—媚外 3危害之一:经济衰败 4危害之二:主权丧失
鱼翅:吃掉 鸦片:送到药房 烟灯、烟枪:送进博物馆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
主张 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揣摩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味
•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 • 2.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 一点进步了。 • 3.只有烟枪和烟灯……倘使背着周游世 界…… • 你能再找出几句来吗?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第14课 拿来主义

14 拿来主义1.能够理解本文的主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2.能够把握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文中各处比喻的含义。
3.学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习作。
1.连线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他的作品集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
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
当时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调甚嚣尘上。
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在要不要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思想比较混乱。
针对这种状况,鲁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1.识字注音(1)重点字自诩.(xǔ)残羹.冷炙.(ɡēnɡ zhì)犀.利(xī)冠冕.(miǎn)脑髓.(suǐ)蹩.进(bié)(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2)残羹冷炙:吃剩下的饭菜。
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烤肉。
(3)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4.词义辨析(1)吝啬·吝惜同: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
异:“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多为中性。
判断正误:①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奖牌的英国运动员没有获得一分奖励,在主要的金牌大国中英国是最吝啬..的。
(√)②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吝惜..鼓励,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拿来主义第2课时学案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拿来主义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
【学习方法】阅读探究【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1、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讽刺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本课话题——善于借鉴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针对这些情况,对于中外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说“我们要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百老汇街一座有77年历史的罗马风格建筑被命名为海尔大厦。
这标志着海尔海外扩张战略的成功。
可谁曾知道,当年的海尔学习借鉴了德国海尔的技术,将其全部消化吸收,于是才有了海尔今天的辉煌。
借鉴他人,海尔集团在世界家电制造业中脱颖而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毛泽东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5.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6.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自诩.( ) 冠冕.( ) 吝.啬( ) 脑髓.( ) 蹩.进( ) 徘徊..( )( ) 【答案】 xǔ miǎn lìn suǐ bié pái huá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冠⎩⎪⎨⎪⎧冠.冕( )夺冠.( ) (2)倘⎩⎪⎨⎪⎧倘.使( )倘.佯( ) (3)给⎩⎪⎨⎪⎧给与( )给.力( ) (4)孱⎩⎪⎨⎪⎧孱.头( )孱.弱( ) 【答案】 (1)ɡuān ɡuàn (2)tǎnɡ chánɡ (3)jǐ ɡěi (4)càn chán2.语境辨析法(5)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中了商家恐吓.( )营销的圈套,但这种吓.( )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败坏品牌声誉。
(6)与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心最难忖度.( ),而豁达、包容、大度.( )是这个世间最让人欣赏和仰望的气质。
【答案】 (5)hè xià (6)duó d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kē( )头唠kē( )kē( )睡(2)⎩⎪⎨⎪⎧国cuì( )荟cuì( )憔cuì( ) (3)⎩⎪⎨⎪⎧jiǎnɡ( )赏jiānɡ( )液船jiǎnɡ( )(4)⎩⎪⎨⎪⎧冷zhì( )针jiǔ( ) 【答案】 (1)磕 嗑 瞌 (2)粹 萃 悴 (3)奖 浆 桨 (4)炙 灸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吝啬·吝惜“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多为中性。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多数中国人对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了解来自课本里“一磅肉”的断章,夏洛克被定义为“贪婪、阴险、凶残的_____________(吝啬/吝惜)鬼”。
(2)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______(吝啬/吝惜)鼓励,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
【答案】(1)吝啬(2)吝惜2.形式·形势“形式”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具体形状;“形势”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抽象状况和态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俄两国双边合作更加协调,沟通更加顺畅,联合军演已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合作______。
”(形式/形势)(2)马晓光指出,台湾执政者不要误判_____________(形式/形势),不要被“极独”的势力牵着鼻子走。
【答案】(1)形式(2)形势3.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冠冕堂皇”前边可以加程度副词修饰,有否定的说法;“堂而皇之”有时侧重在“有气派、广大”上,一般没有否定的说法。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还是放过那些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的涨价借口吧。
既然没有话语权,我们何苦再浪费口舌,跟自己过不去呢?(2)既然人人都不愿意食用地沟油,为什么又要让地沟油长期地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呢?难道因为食用者大多都是普通老百姓?【答案】(1)冠冕堂皇(2)堂而皇之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他说,选民希望他们选的人给人一种“真实美感”,而且还要冠冕堂皇....。
( ) 理由:(2)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不管三七二十一.......,顾不上向上级汇报,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
( )理由:【答案】(1)×冠冕堂皇含贬义,句子的意思是希望选民选的人表里如一。
感情色彩用错。
(2)ד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莽撞的意思。
应改为“当机立断”。
[识作者]民族之魂——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探背景]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错误思想和观念。
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巧识文]杂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
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盲目地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主张实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指出了正确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仍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①媚外②逃避主义③挑选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问题。
1.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实质是什么?【答案】①具体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恶果是造成封闭、落后。
②送去一批古董到巴黎,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到欧洲去,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
实质是媚外、讨好、投降。
2.第1段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怎样理解“捧”和“挂”?【答案】“捧”为“双手承托”之意,表示郑重、敬慕、媚态可掬;“挂”用得很准确,说明了只有几张画却一路“挂”过去,显得多么寒碜、可怜,颇具讽刺意味。
3.第4段中“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句话中“抛来”与“抛给”应如何理解?【答案】“抛来”是接受的一方有选择的余地,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门面;“抛给”即“送来”,则是强迫对方接受,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有意地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达到其永远奴役中国的目的。
二、阅读课文第5~7段,回答下面问题。
4.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答案】①摩登、吝啬。
“摩登”是针对一味地“送去”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讽刺意味很浓烈。
“吝啬”是针对第3段中“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②“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文化、军事的侵略和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③“运用脑髓”指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独立自主地选择。
三、阅读课文第8~10段,回答下面问题。
5.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指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根据第8、9段内容,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1)错误态度:(2)“占有”“挑选”的方法:【答案】(1)①怕被染污②徘徊不敢走进门③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④保存清白⑤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⑥羡慕⑦全盘接受(投降主义)(2)①吃掉②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③吸收(使用) ④送药房供治病⑤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⑥趋利避害(使用) ⑦留一点,毁大部⑧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⑨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⑩散去⑪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⑫剔除(毁灭) 6.文章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结尾一句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话题:作者在文中对“送去主义”进行了讽刺和揭露。
你认为在今天有没有“送去”的必要,应如何看待“送去主义”呢?学生甲:没有“送去”的必要。
我们要实行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要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发展自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而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文化遗产送出去。
“送去主义”是一种媚外行为,应该批评。
我的观点:【答案】有“送去”的必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了解世界,也应该让世界了解我们。
既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也应适当把自己的优秀文化“送去”,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送去主义”有积极的一面。
1.写作特色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鲁迅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先把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设喻,先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然后正面设喻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