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文件范本1. 引言本文件旨在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以帮助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2. 范本内容2.1 监测与检测目的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目的是:- 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2 监测与检测方法本次监测与检测将基于以下方法进行:1. 实地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巡查,了解各个作业区域的情况;2. 采样分析:采集空气、水、土壤等样本,并送实验室进行分析;3. 个人监测:通过佩戴个人监测仪器,收集相关指标数据。

2.3 监测与检测范围本次监测与检测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细菌等指标;- 水质监测:包括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 噪音监测:评估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其他特定危害因素的监测。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到的监测与检测数据将经过以下步骤的分析:1.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分布等情况;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2.5 结果报告与建议根据监测与检测结果,将形成一份结果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监测与检测数据分析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潜在风险评估;- 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或控制措施。

3.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的范本,帮助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估能够帮助保障员工的健康,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适用于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情境。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水泥厂)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水泥厂)

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报告编号:xxx年12月声明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机构名称:山东金朋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发酵工程工程师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主要分工签名助理工程师报告编制助理工程师报告编制工程师工程分析助理工程师现场调查助理工程师现场检测助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号报告书签发人:姓名职务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质量负责人副主任技师目录1总论 (1)1.1背景 (1)1.2评价目的 (1)1.3评价依据 (2)1.4评价范围 (4)1.5评价内容 (5)1.6评价方法 (5)1.7评价程序 (6)1.8质量控制 (7)2用人单位概况 (10)2.1基本情况 (10)2.2所在地情况 (10)2.3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 (11)2.4主要原辅材料 (11)2.5工艺生产过程 (12)2.6公用工程 (14)2.7“三同时”执行情况 (16)2.8运行情况 (16)3总体布局 (17)3.1总平面布置调查 (17)3.2设备布置 (17)3.3总体布局评价 (17)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危害程度分析 (20)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0)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3)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34)5.1防护设施调查 (34)5.2防护设施评价 (36)5.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38)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39)6.1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情况调查 (39)6.2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39)6.3防护用品评价 (40)7建筑卫生学与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41)7.1建筑卫生学调查评价 (41)7.2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42)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46)8.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46)8.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46)8.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46)8.4教育培训情况 (47)8.5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47)8.6应急救援情况 (48)8.7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 (50)8.8职业危害申报情况 (50)8.9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51)8.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 (51)8.11职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 (52)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55)9.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55)9.2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55)9.2.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55)9.2.2职业禁忌、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人的处置 (56)9.3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56)10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建议 (58)10.1存在问题 (58)10.2整改措施及建议 (58)11结论 (63)11.1整改落实情况 (63)11.2评价结论 (63)附录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影响、防护措施、接触限值 (66)附录2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表 (79)1总论1.1背景有限公司位于潍坊市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村,成立于2003年8月4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水泥熟料制造与销售、水泥制造与销售、水泥制品生产与销售。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水泥等基本建筑材 料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环境 标准 等 ,对 检测 结果 内容进 行统 计分 析 。 污 染 、资 源 和 能源 供 应 紧 张 等 问题 的 日益 突 出 , 在 我 2 结 果
国经济发展过程 中,加强环境保护和 节约资源和能源 2 1 生产过程 中的粉尘危害因素 . 的要求越来越高 。依据 2 0 年 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 《 07 建
法 ] 综合 分析主要 职 业病危 害 因素如 粉 尘 、噪 声存在 的风 险 水平 。 [ 结果 ] 水泥 生产过程 存在 的 职 业病危 害因素主要 为水 泥尘 、石灰 石粉 尘 、生料 粉 尘、噪声 。职 业病危 害在 中等风 险水平 。[ 结 论 ]该 水 泥厂粉 尘危 害 因素较 为严 重 ,噪 声危 害 因素较轻 ,建议 采取 综合整 改 ,确 实保 障职 工健
( 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昆明 6 0 3) 50 1
摘 要 : [ 目的] 水 泥企业属 于有 一定 污染的建 材企 业 ,识 别某 水 泥厂 生产 过程存 在 的主要 职业
病危 害 因素 ,分析 生 产过程 存在 的职 业 病危 害风 险水平 ,提 出控 制职 业病危 害 的措 施建议 。 [ 方
(B/ 8. -0 7 G Z T 19 8 2 0 ) 、
泥厂的粉尘超标严重,在检测的 1 个工作地点中, 6 总尘
( )《 2 工作场 所物理 因素 测量第 8 部分 : 噪声》 检测有 7 个不合格工作 点,合 9 个不合格工作点,合格率仅为 4 .5 。 37%
康 权益 。
关键词 :职业危 害因素 ;控制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3 . 1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 8 0(00 20 4- 3 0 3 20 2 1 )0- 190 采样仪器 的技术规范 (B T7 6— 9 7 》规定的检测 G / 10 119 )

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引言为了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并持续改善工作环境,本公司制定了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流程,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评价措施科学合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在职员工、实习生和临时工。

三、职业危害监测1. 监测目标(1)监测职业危害源: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粉尘、有害物质等;(2)监测职业健康: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职业伤害等。

2. 监测方法(1)规定监测频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2)选择监测仪器:根据监测目标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3)监测区域选择:根据工作场所具体情况进行选择;(4)监测操作流程:包括仪器校准、监测点设置、使用记录和数据处理等。

3. 监测记录与报告(1)监测记录:记录监测数据、监测人员、监测日期、监测地点、所用设备和方法等;(2)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明确职业危害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职业危害评价1. 评价指标(1)评价职业危害指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对职业危害源进行评价;(2)评价职业健康状况:包括职业病发病率、职业伤害情况等。

2. 评价方法(1)职业危害源评价: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2)职业健康状况评价:通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监测和事故统计等相关数据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1)评价结果分级:根据评价指标的标准,将评价结果分级;(2)改进措施制定: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改进效果监测:对改进措施进行监测,评估改进效果。

五、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计划1. 初步计划(1)明确监测目标和评价指标;(2)制定监测频率和评价周期;(3)明确监测人员和工作分工。

2. 详细计划(1)制定具体的监测和评价方案;(2)明确监测点和监测时间;(3)保证监测和评价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六、监测与评价结果分析1. 监测结果分析(1)整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确定职业危害程度,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791(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摘要】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

结论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监测与分析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监测与分析
5 .O O O 。
镇 , 建 于 20 始 0 5年 , 占地 面 积 l 3万 平 方 米 , 职 职 工 在 2 7人 , 产 工 人 1 6 , 产 水 泥 量 I 0万 吨 。 主 要 7 生 5 人 年 1
原料 为 电石 渣 、 石 、 渣 、 煤 灰 、 膏 、 硅 钢 粉 石 燃煤 。主 要 生产工 艺 流程为 : 合 材料 、 料 、 膏 、 泥磨 、 品 混 熟 石 水 成 水泥 。该企 业有 电石 渣 、 料 、 成 、 泥 及 包 装 五个 原 烧 水
( 电石渣 尘 、 石 尘 、 尘 ) 物 理 因 素 ( 声 、 温 、 硅 煤 、 噪 高 低
温) 有 毒物质 ( 氧化碳 、 氧化碳 、 氧化 物等 ) 、 一 二 氮 等职
业 病危 害 因素 。工人 每 日工作 时间 为 8h 。
1 2 卫 生 防护设 备及 个 人 防护 用 品使 用 情 况 该 公 .
司在 电石 渣 、 料磨 、 原 煤粉 制备 、 泥磨 、 水 石膏破 碎等 岗
位 安装 了 3 9台 除 尘 设 备 ( 8台 气 箱 脉 冲 收 尘 器 ,O台 2 1
单机 袋 收尘器 , 1台 电收 尘 器 ) 消声 器 , 定 期 为 工 和 并 人发 放工作 服 、 、 帽 防尘 口罩 等个 人 防护用 品 。
工 段 , 两 条 水 泥 生 产 线 ; 产 过 程 中 , 要 产 生 粉 尘 有 生 主
3 讨 论
长期 以来 , 尘对 人 体 健 康 的影 响 问题 一 直得 到 粉 全社会 的广泛 关注 , 有关 这方 面 的报道 已屡 见不 鲜… 。 水 泥制 造企 业 的粉尘 污染 对个 人健 康 的危 害更 是不 容 忽 视 。长期 接触 粉尘 , 仅导致 尘肺 病 的发生 , 可能 不 还 可 影 响个人 的 身心 健康 。从 本 次 检 测结 果 看 , 泥 制 水 造 企业 粉尘 污染严 重 , 监测 点 均 不 合 格 , 其原 因 , 究 主 要 有 以下几 点 : 是工 作点 即检 测点 为室外 , 一 其室 外堆 有各 种 各 样 的 粉 状 原 料 , 测 时 的 风 速 是 0 0 ~ 检 .7 0 2 s 使 部 分 粉 尘 随 风 而 起 ; 是 系 统 管 理 不 到 . 9m/ , 二 位 , 器生 产 时产生 的 粉 尘 有“ 、 、 、 ” 机 跑 冒 滴 漏 现象 , 使

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完整版)

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完整版)

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评价单位:二○○八年九月目录1 总论 (4)1.1项目背景 (4)1.2评价依据 (5)1.3评价目的 (7)1.4 评价范围 (8)1.5评价内容 (8)1.6评价方法 (8)1.7评价程序与质量控制 (9)2 工程分析 (12)2.1工程概况 (12)2.2生产过程中拟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用量 (18)2.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19)2.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20)2.5建筑卫生学 (31)3 类比调查 (32)3.1类比调查目的 (32)3.2类比调查现场选择 (33)3.3类比调查方法及内容 (34)3.4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39)3.5类比小结 (58)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60)5.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60)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2)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72)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74)6.1拟采取的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74)6.2拟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 (78)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78)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79)6.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79)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79)7 职业病危害评价 (81)7.1选址 (81)7.2总体布局 (82)7.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83)7.4建筑卫生学评价 (85)7.5职业病危害因素 (86)7.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87)7.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8)7.8应急救援 (88)7.9辅助用室 (88)7.10职业卫生管理 (88)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89)8.1组织管理 (89)8.2工程技术 (90)8.3个体防护 (95)8.4卫生保健 (96)8.5应急救援 (96)9 结论与建议 (98)9.1结论 (98)9.2建议 (99)附件:1、项目委托书2、立项批复3、项目周边关系图4、矿山总平面图5、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总平面图1 总论1.1项目背景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水泥产量已连续23年位居世界第一。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3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3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文为使职工免受作业过程危害因素的伤害,达到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针对建筑施工中有危害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指:水泥尘可能导致的水泥尘肺及电焊可能导致的电焊工尘肺)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害因素制度。

以消除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与损害。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公司决定对今后承建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工前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竣工验收时应取得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合格证。

评价程序和方法按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

通过三个评价达到以下目的1、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

3、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4、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特殊要求。

5、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二、职业病的监测对生产过程产生或存在有害因素(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对从业者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或职业病的作业都要实行监测。

监测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监测机构,按照国家粉尘监测规范规定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粉尘浓度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并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监测:1、开展经常性监测对有可能产生有职业危害的场所,为掌握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变化和职业危害的程度,要开展经常性职业卫生监测,原则上每两年监测一次。

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范本

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范本

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范本一、引言为了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本公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对公司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员工职业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所有岗位。

所有相关岗位的负责人和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和程序。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价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2. 原则(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必须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数据,确保结果准确可信。

(2)持续性原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应当形成制度化、定期化的工作,持续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3)全面性和标准化原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应当对所有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标准化的评估。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的内容和要求1. 监测内容(1)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高温等。

(2)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粉尘、气体等。

(3)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和生物粉尘等。

(4)人因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时安排、工作站姿势等。

2. 监测要求(1)监测方法: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如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

(2)监测频率:不同类型的危害因素监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3)监测记录: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数据等。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的实施程序1. 评价前准备工作(1)确定评价范围: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评价的范围和重点。

(2)准备评价流程和方法:确定评价的流程、方法和所需资源,制定评价工作计划。

2. 监测评估工作(1)监测实施:按照评价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采集样本、收集数据等。

(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和对员工的影响。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5篇]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5篇]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5篇]第一篇: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某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摘要]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者可疑职业病患者,分析工人健康问题与状况,加强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

同时发现体检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高体检质量。

方法按照GBZ188规定,对在岗期间440名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进行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受检者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率为18.9% ;发现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5人,占1.1%;近视检出率为9.2%;HBsAg阳性检出率为6.9%;心电图、尿常规、肝胆肾B超、血常规异常率排在各种异常的前4位,分别占受检人数的46.3%、46.1%、25.8%和18.1%;肝功、高血压及肾结石检出率分别为8.8%、6.1%和5.7%。

结论本次体检未检出可疑职业病人,全部受检者肺功能正常,某水泥生产企业曾经是江油市国有大型企业,现在是外资控股企业。

企业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是水泥粉尘和噪声。

该企业管理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设有专职卫生医生负责。

由于企业更新设备和减员增效,2007年计划内部退养部分职工,并在内退之前,安排全体职工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

检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7年该企业在职的并且参加体检和资料齐全的437名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 376人,女61人,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52岁,最小23岁,工龄最长29年,最短 1年。

1.2 方法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企业报送体检计划以及相关资料,由依法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江油市职业病医院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有害作业人员体检“必查”项目,由企业确定其它选检项目,全部体检项目均由江油市职业病医院完成;资料处理由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专业人员统计整理、分析。

1.3 体检项目根据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检查项目包括基本信息采集、症状询问、内科常规、五官科、血压、肝功(含两对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心电图、X线胸片、肺功能,肝、胆、脾、肾B超、尿锰(焊工)。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标准版本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01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标准版本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摘要】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

结论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

该企业有破碎、半成品、烧成、成品四个生产车间,有三条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为8h。

1.2 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该公司在生料粉磨、机立窑、水泥粉磨、煤磨、包装等岗位安装了6台除尘设备,均为电收尘和布袋收尘,并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

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

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摘要】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

结论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内容与方法1.1一般情况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

该企业有破碎、半成品、烧成、成品四个生产车间,有三条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为8h。

1.2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该公司在生料粉磨、机立窑、水泥粉磨、煤磨、包装等岗位安装了6台除尘设备,均为电收尘和布袋收尘,并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3检测内容使用仪器及评价方法采样点、采样时间的选择,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Z5748-1985、《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1988的要求进行,粉尘浓度检测使用DS-21B型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噪声强度的检测使用HS567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等效连续A 声级进行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2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2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1.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工作,从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所有行业和岗位。

2.检测和评价目的2.1 确定有害因素通过检测和评价工作,准确、全面地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噪声等。

2.2 评估危害程度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危害程度和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3.检测和评价内容3.1 环境因素检测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包括空气污染物、噪声、温湿度、辐射等,以及有害因素排放情况的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化学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有害物质、有害化学品等,检测方法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3.3 物理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振动、辐射、照明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3.4 生物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生物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

3.5 职业病检测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石棉、重金属、粉尘等,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检测和评价方法4.1 检测设备和工具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测和样品采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检测方法和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浓度计算、数值转换、数据比较等,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5.评价和控制措施5.1 危害程度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和风险水平,划分为低、中、高风险等级。

5.2 防护措施实施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个体防护、集体防护、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的时候吸入 的空气 中带 有粉 尘 , 肺 粘膜 很容 易 吸 附二氧 化 硅粉 的申报工作要尽快 的进 行组建建设。 3 . 2 工程技 术 : 在 添置 、 更换与检修 防噪声 和防尘设施时 , 尘, 如果积 累时间较 长 , 肺泡 中也 会 有粉 尘沉 积 , 肺纹 就 会逐 渐
并 使施 工记 录 的 内容 更 扭 曲和变粗 , 一些 小圆硅块 也会散 布在肺 内, 就会形 成尘肺 。② 为表示认可需要 由相关 人员 进行 签 字 , 水 泥生产 中的噪声危害 因素 人体 的听觉器 官会 因噪声 而受 到损 为详细 。对工作和生产 环境 中存在 的影 响工人健康 职业病危 害 如果有 毒物 质 和粉尘 的浓 度 与国 伤, 引起 听力下 降 , 严重者会 患有 噪声 性耳聋 。如果长 时 间内与 因素要定期进行 监测 和检查 , 家标准并不符合 , 就应改造生产 环境 , 当其浓 度或含量 与 国家标 强度较 高的噪音接触 , 不但会损 害听觉 器官 , 而且 会在 一定 程度 上 对消化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心血 管系统 以及 中枢神经 系统 造成 准相符合后才可 以再次进 行生产 。尤其是 无组织排放 粉尘 以及 影响, 出现血压不 断增高 、 记忆力 减退 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
应 当进行评价 … 。水 泥行业 中, 控 制好 职业 病 的危 害 因素务 对 保证 工人的身体健 康 意 义重大 。随 机选 择一 家大 型 水泥 厂 , 检
测 对工人产生危 害的因素 , 现总结报 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3 讨 论
通过对该厂作 业场 所粉 尘浓 度及 噪 声强度 水平 监测 分析 , 1 . 1 进行评 价的主要依据 : 对该水 泥厂工 人职业 病 的危害 发现该水泥厂 中工 人 的职业 病危 害 因素基 本未 超标 , 其 浓度或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在 。根据流行病学调 查 , 析造成 此 次 甲肝 暴发 的原 因有 : 分
( ) 儿 家 长 隐 瞒 病 情 , 儿 园晨 午 检 、 病 缺 课 病 因 追 查 制 1患 幼 因
度未能落实 , 以往散发 的甲肝患儿 隔离期未 满就返 园是暴发
疫 情 的传 染 源 ;2 病 例 分 布 有 明 显 的 班 级 、 队 聚 集 性 , () 村 发 病 的 5 患 儿 有 同一 班 级 、 一 自然 村 、 兄 妹 等 相 互 交 杂 2例 同 堂 的 关 系 , 密 切 的 生 活 接 触 史 , 过 密 切 接 触 是 疫 情 传 播 的 有 通 主 要 途 径 ;3 幼 儿 园卫 生 条件 差 , 用 旱 厕 , 流动 水 洗 手 设 () 使 无
> .5 。 0 0 )
免疫力 , 一旦有传染源存在 , 具备传播条件 , 极易引起暴发。
本 次 疫 情 所 有 甲 肝 病 例 均 在 一 个 平 均 潜 伏 期 内 , 经过 且

个最长潜伏期(5 ) 再 无 出现新 增病例 , 二代病例发 4d后 无
生。主要 是由于当地政 府高 度重 视 , 统一 领导 , 相关 部 门密 切配合 , 采取 了科学 、 范 、 规 综合 的 防控措 施 , 使疫情 得 到有
主夏医堂杂志 2 1 9月第 3 00年 2卷第 9 期 ( B7 1 G I 0 0—1 9 ) 行 。 97 进
Nnx e .e . 0 0 V 1 2 N . i i dJSD 2 1 .0 3 .09 g aM

87・ 5
在 多 次 的流 行 病 学 追 踪 调 查 中 发 现 , 地 区历 年来 均 有 该 散 发 甲肝 病 例 发 生 , 映 出传 染 源 及 暴 露 因 素 在 当 地 一 直 存 反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旨在全面监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场所,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等。

三、定义1.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对职工健康造成损害的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等因素。

2. 监测: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实时或定期测量、观测、调查和记录的活动。

3. 评价: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总结,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监测内容1. 物理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2. 化学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物、有害液体等化学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采样分析,确定其浓度和暴露水平。

3. 生物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4. 人因因素监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作业方式、工时安排、工作强度等人因因素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职工的工作负荷和职业病诱因。

五、监测方法1. 物理因素监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对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标准。

2. 化学因素监测方法采用气体监测仪、颗粒物采样器等仪器设备对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物、有害液体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分析,确保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水平符合相关要求。

3. 生物因素监测方法采用采样器、培养皿等仪器设备对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4. 人因因素监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对职工的作业方式、工时安排、工作强度等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职工的工作负荷和职业病诱因。

六、监测频次1. 物理因素监测频次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对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不少于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1总论xxxxx西部水泥有限公司位于xxx县龙泉镇三坝村,为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工艺以后异地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9年9月投产,日产熟料2000吨,年产水泥84。

5万吨。

公司现有职工321人。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黔安监职安健函〔2014〕27号文等法律、法规的要求,xxxxx西部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公司对该公司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辅助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我公司评价小组于2017年3月14日至3月19日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提出书面整改建议。

通过对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资料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对现有措施控制效果评价等阶段编制本报告书。

我公司评价工作的开展遵循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的人为因素影响,同时根据《贵州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试行)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评价.xxxxx西部水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开展,得到了x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xxxxx西部水泥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1评价目的1.1。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1.1。

2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

1.1。

3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1。

4为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及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2评价依据1。

2。

1法律、法规、规章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2016年修订);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号;1。

试论水泥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检测采样点

试论水泥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检测采样点

试论水泥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检测采样点摘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粉尘等的大量存在,使得一线的生产工人极易染上职业病。

寻求合适的途径来减轻一线水泥生产工人的职业病发病率,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已经成为各个生产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对水泥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进行了采样点分析,以期相关研究结果可以给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职业病;病危害因素;采样点在各个行业都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染上了各类职业病。

职业病已经进入到人们的关注之中,这些职业病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甚至过早的丧失了劳动能力。

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生产中产生的粉尘被大量吸入。

这些粉尘严重危害了一线生产工人的健康。

可以说,水泥生产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几个行业之一。

1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1水泥制造工艺流程简述要对水泥生产中产生粉尘而导致职业病的原理加以研究,首先就需要对目前我国水泥生产的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

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之一是石灰石,石灰石在经过粉碎处理后备运输到入料口。

在加以黏土、硅石、铁矿石等其他原理配合生产,并被运输至原料均化库。

各类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后,就可以在分解炉内进行高温煅烧处理,分解炉内的煅烧只是加热预处理,其目的是使得各类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

随后,经过预煅烧处理后的材料被投入到回转窑中进一步加热至融化,这一步的产物就是水泥熟料。

水泥熟料在经过破碎、冷却等工序后再添加石膏等材料后即可得到水泥粗品。

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⑴粉尘:水泥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原材料都需要研磨和粉碎,因此会产生很多的粉尘。

很多一线生产人员在生产时不佩戴口罩等防护工具,因此会吸入大量的不溶性粉尘。

实际上,即使佩戴口罩也难以阻挡所有的粉尘。

长期吸入粉尘会造成肺部水肿甚至是矽肺。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参考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参考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机构资质基本条件—、机构条件(—)具有法人资格;(二)能独立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二、人员要求(—)基本条件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标准和文件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省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有关人员具体条件1、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应当具有项目评价、卫生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评价人员应当包括卫生工程(可委聘)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外聘(含返聘)技术人员不得超过从事该项目总人数的20% , 技术负责人不得外聘。

2、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项目评价、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卫生检测方面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0%o3、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项目评4介技术负责人、卫生检测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卫生检测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仪器设备(—)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三)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

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

(四)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9056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
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
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摘要】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

结论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

该企业有破碎、半成品、烧成、成品四个生产车间,有三条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

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为8h。

1.2 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该公司在生料粉磨、机立窑、水泥粉磨、煤磨、包装等岗位安装了6台除尘设备,均为电收尘和布袋收尘,并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3 检测内容使用仪器及评价方法采样点、采样时间的选择,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Z5748-1985、《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1988的要求进行,粉尘浓度检测使用DS-21B型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噪声强度的检测使用HS567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

检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2002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2002进行。

2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1 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在四个生产车间分别选择13个粉尘作业点,在工人呼吸带高度采集26个样品,分别测定了石灰石粉尘、矽尘、水泥粉尘浓度。

结果粉尘浓度在2.4~
390.00mg/m3,其中合格2个点,点合格率为15.38%。

石灰石尘平均浓度为5.8mg/m3,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矽尘平均浓度为131.6mg/m3,平均超标64.8倍;水泥尘平均浓度为
258.0mg/m3,平均超标42.0倍。

2.2 车间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在生产车间工人作业岗位选择20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强度测定,结果噪声强度在89~105dB(A)之间,等效连续
A声级为81~96dB(A),合格3个点,合格率为15.00%。

3 分析与讨论
长期以来,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屡见不鲜。

水泥制造企业尤其是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的粉尘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长期接触,不仅可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从上述检测结果看,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监测点合格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建厂时间长,设备陈旧老化,密闭不严,造成粉尘大量逸散;二是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工人直接接触粉尘过多;三是除尘设施长久失修,不能达到应有的除尘效果;四是企业领导对防尘除尘工作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所以说,只有
彻底改变工艺,如将机立窑生产变为回转窑生产,改造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配套防护设施,才能还工人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水泥企业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如破碎机、球磨机、干燥机、包装机等所发出的机械性噪声。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

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所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噪声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可为工人配置休息室、控制室,减少工人的实际接触噪声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可为工人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总之,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
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逐步深入人心,让各级领导和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才能使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收到成效。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