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图1 思想革命示意图
在理清逻辑关联后,教师顺势展示陈独秀《告青年》中的文言片段,在学生尝试阅读却无法通晓其意时,教师趁机设疑:“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文化水平很低,他们能否读懂?”引导学生移情神,凝思旧文体的弊端。
紧跟着出示《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片段与鲁迅的白话小说,引导学生思考新文学的优势。
接着叙述五四运动后数百种白
图2 新文化运动内容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二)立足长、短时段,透视人物群像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目标4指向比较、评价能力,我们利用有血有。
4+2小组合作模式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4+2小组合作模式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探究小组合作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探究4+2小组合作模式下历史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标签:历史教学;小组合作;教学评价;教学效率;教学质量2011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历史教学实际,本文作者大胆地开展了“4+2小组合作模式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绩。
以往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得到转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得到激发,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历史素养得到提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11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应该说,与每一位一线教师密切相关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建,而学生学习风格的改变是教师教学行为改革和评价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依据。
历史教学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遵循課程改革的理念,以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作者把“引导学生在4+2小组合作模式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为历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和突破口,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课题研究实践采取的策略1.是否营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两两互为师徒,同时把自己放在参与者的位置、为学生服务的位置,热情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
要创造尊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让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4+2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是否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小组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给予学生现成的答案,应坚持实现由“鱼”到“渔”的转变。
在设计问题时要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既有基础性的问题,也有值得探究的问题,以确保后进生能吃到、中等生能吃饱、优等生能吃好,各得其所。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实现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与评价方法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自觉性不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历史素养。
同时,针对初中生在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如古代文明的起源、封建社会的变迁、近现代史的重大转折等;(2)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近现代史等阶段的重要史实;(3)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历史观点的提炼与论证能力;(4)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历史素养;(5)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史料阅读、历史地图分析、时间线索梳理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历史小论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4)注重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态度;(2)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培养其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情感;(4)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进行客观评价,形成独立见解;(5)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培养其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史为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
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课程,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评价和改革。
本文将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综合人文素质。
一、评价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评价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是多样的,可以从知识与能力、价值观与人文关怀以及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
1. 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初中历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应包括对历史概念和事件的准确理解,对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分析和解读,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面。
2. 价值观与人文关怀的评价历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关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人文关怀。
评估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观点中看出,是否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意义,以及对历史上的冲突和矛盾的理解和反思等。
3. 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的评价历史课程应该符合教育目标,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评价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可以考察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等。
二、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于对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我们可以提出若干方向来改革历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1. 强化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概念的教学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核心知识和概念是学生了解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基础。
通过教学和学习历史的核心概念和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造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可以利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育平台,扩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评价(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评价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评价在教育领域,历史学科的教学与评价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本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评价策略。
教学内容与目标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史到现代史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传授: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历史事件。
2.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时序思维、因果思维、比较思维等。
3.历史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评价策略1.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
2. 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设计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试题应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应体现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如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等。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同时,组织同伴评价,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共同提高历史素养。
4. 多元化评价手段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历史小论文、历史演讲比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通过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上述关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评价”的范文,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初中历史课程综合评价(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综合评价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综合评价历史课程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课程内容评价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
课程内容既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脉络,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方法评价在教学方法上,初中历史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分析。
教师通过讲述、讨论、参观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历史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材评价初中历史教材质量较高,插图丰富,文字表述清晰。
教材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材中的历史案例和资料翔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教学资源评价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文物等。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大对历史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历史的机会。
学生学习评价初中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教师教学评价初中历史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初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教材内容过于繁琐,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
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学校、社会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 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 体目标。 体目标。 1.改变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功能 2.调整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结构 调整 3.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 4.改进教学方式 改进教学方式 改进 5.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6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第一,中等教育: 第一,中等教育:在初等教育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或培养学生具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有某类专业知识的教育。 有某类专业知识的教育。 第二,教育: 第二,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 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 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社会生活: 第三,社会生活:广义指人类整个社 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指社会的 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 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2.历史 2.历史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 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沿革、来历; 沿革、来历; 过去的事实。 过去的事实。
3.学习 3.学习
从阅读、听讲、研究、 从阅读、听讲、研究、 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效法。 效法。
4.评价 4.评价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目标的
落实
石家庄市教科所 张玉文
一、从有关的概念入手
1.初中 1.初中
我国实施的前一阶段的中等教 育的学校。简称初中。 育的学校。简称初中。 高级中学: 高级中学:我国实施的后一阶 段的中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中。 段的中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中。 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 中学: 的学校。 的学校。
初中历史课程评价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评价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评价方法在教育领域,课程评价被视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提升。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方法,以期为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下是几种适用于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方法:1.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2.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
3.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发言、讨论、小组合作等,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历史剧表演: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评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5.作品展示:如历史手抄报、主题绘画、博物馆展品等,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6.口头报告:学生就某一历史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标准的制定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教师应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一个评价标准的示例:1.知识与技能:–能否准确记忆历史事实和人物。
–能否理解历史现象和规律。
–能否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否运用恰当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
–能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能否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对历史学科感兴趣,有探知的欲望。
–是否能够尊重历史事实,不虚构、不篡改。
–是否能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评价过程的实施1.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反馈。
2.阶段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设置阶段性的评价,如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初探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初探摘要: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全新理念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创新,注重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久发展和全面提高,所以其学习评价的目标、策略等便迥异于传统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全面提高;长久发展;激励;参与传统的历史学习评价,往往就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甄别与筛选,即由教师依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给学生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相反还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压抑学生的活泼个性,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在进行“合作—探究式三人小组学习法”的课题研讨中,本着“注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长久发展,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原则,在学习评价的改革方面做了潜心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面,我便将自己这些年来在学习评价方面的做法如实地谈一谈。
不当、欠缺之处,还望朋友们不吝指教。
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全新理念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创新,注重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久发展和全面提高。
所以,其学习评价的目标、策略等便迥异于传统的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逻辑、数据智能三种基本智能外,还包括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七种智能,且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七种基本智能。
由于学生智能强项的不同,所以其学习方式、方法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其评价方法也必然是多元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目标通过评价,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不断地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激发出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并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历史课程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构建对过去的理解,而且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本评价旨在全面分析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以及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为教育决策者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内容分析1.1 课程目标的设定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设计符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深入分析,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2 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适切性从课程内容来看,初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同时,课程内容在选取上注重了时代性与地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多样性。
二、教学方法与实践2.1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2 实践教学的实施历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考察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学习成果评估3.1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学生的成绩显示了明显的进步。
3.2 能力提升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他们在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历史观点。
四、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与建议4.1 课程设计尽管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但在课程设计上,建议进一步强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4.2 教师培训定期对历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于课程标准理解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正逐渐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
二、多元化评价的理念与原则1.全面性:评价内容应涵盖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文化素养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学科素质。
2.发展性: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3.激励性:评价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
4.客观性: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三、多元化评价的实施策略1.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方面,以口头评价、课堂表现记录等方式进行。
2.历史知识测试: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历史思维能力评价:通过论述题、分析题等题型,评估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历史文化素养评价:关注学生在历史学科领域的阅读兴趣、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以研究报告、主题演讲、作文等方式进行。
5.实践能力评价: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历史剧表演等,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步骤1.制定评价方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
2.培训评价人员:对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
3.实施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评价方案进行多元化评价。
4.评价结果处理: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5.评价结果的应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历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1. 引言在教育领域,评估被视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为教学策略提供反馈。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性化的角度,探讨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评估方法。
2. 评估方法的选择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因此,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评估内容的设计历史学科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
在评估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全面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全面性要求评估内容涵盖历史学科的各个方面;多样性要求评估内容既有知识性,又有能力性;层次性要求评估内容分为不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评估过程的实施评估过程的实施应注重公平、公正和公开。
首先,教师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确保他们在评估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避免主观臆断和偏颇。
最后,教师要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
5.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运用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运用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通过分析评估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历史素养。
6. 总结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的人性化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注重评估内容的设计,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估过程,并充分利用评估结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作者:欧旭强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3年第12期[摘要]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三者的目标高度一致和深度融合。
目标引领是“教—学—评”一体化的着眼点,教师需要在深度研读课程标准、精准研判学生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评价目标。
深度学习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切入点,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科学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着力点,教师需要实现评价内容科学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持续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4-0077-04《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倡导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三者的目标高度一致和深度融合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教、学、评三个环节都应紧扣目标,实现所学即所教、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結合目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目标引领:“教—学—评”一体化的着眼点明确的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课堂没有基于学情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课标》要求、学生学情、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制定科学、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三个环节都应重视目标的引领作用。
(一)深度研读《课标》内容《课标》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度研读《课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
《课标》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指出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规定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同时明确了“考什么”“怎么考”。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在教育领域,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帮助学生建立对国家、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框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旨在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课程内容分析1. 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四个部分。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2. 教材编写目前,初中历史教材多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注重史实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融入了大量的史料和图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教学方法评价1. 讲授法讲授法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象。
2. 讨论法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可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同理心。
学生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基本信息,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展现的思维能力,如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历史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和平的珍视等。
教师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教学设计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2. 教学实施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
3.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如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
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过程性评价初探
2 0 1 3 年4 月 上旬 刊
教改・ 教研
对初 中学生历 史学 习过程性评价初探
王继 萍
( 山东大学g- c . g t 属 中学 山东 济 南 2 5 0 0 6 1 )
【 摘要 】 随着课 堂教 学改革的逐 步深入 , 改革 的重点转 向了对 学生过程性评价 的研 究与探讨 , 评价 改革应该说是 改革 的关键 环节 , 只有 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把被 动的接 受 变为主动地参与 , 使 学生的主体 地位 和主观 能动 作用被尊重和 重视 , 才能 使 学生的发展 得到动 力I } 生 的 支持。 【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量化 参与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5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2 o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4 — 0 0 6 3 — 0 1 随 着课 堂教 学改革的逐 步深入 ,改革的重点也 由教 学理 行补考 这种种 的表 现给教 育教 学工作 带来的问题 和麻 烦始 念 的转 变、 课 堂教 学模式 的探讨 、 教 学手段 的改革转 向 了对学 终 困 扰 着我们。 生过程性评价 的研 究与探讨 .评价 改革应该说是改革 的关键 为改 变这种状况 ,学校 尝试在 各 学科 中开始实施对 学生 大家基本是 环节,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 的过程性评价的量化 管理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 . 乐、 成 功的快 乐、 合 作的快 乐, 把被 动的接 受 变为主 动地参与 。 在摸 索着进行这g i _ z - 作。 我根 据 学 校 的量化管理精神 , 制定了 使 学生的主体地 位和主观能动作 用被 尊重和重视 ,才能使 学 学科 的过 程性评价量化 实施具体 的细则。 生的发展 得到动 力I 陆的支持。 1 . 针对 平时的课 堂表 现与作 业成绩 占到 总成绩 的 2 0 % 这 长期 以来 . 我们的教 育多以学生被 动接 受为主 。 学生的参 项规定。我制定的细则要 求,课堂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 与似乎 变得 可有可无 . 教 师们似 乎也未特别 的重视 和关 注. 故 价。 在课前预 习学案基础 上 。 课 堂上各 小组 的发 言情 况成 为记 每 堂课根据每 一小组 回答 问题 的次数和表 现 , 而随着 学 习压 力的加 大 . 课 程难度 的加 大 、 升 学压 力的 沉重 , 录成绩的依据 , 导致学 生的厌 学情绪十分严重 。而一 次期 末考试决定 学生成 排 列每一 小组每 节课 的成绩 ,期 末汇总各 小组 的课 堂表现情 鼓励表现优 秀的 小组 , 适 当为本 小组成 员增加 平时表现 的 绩与命运的评价手段 , 也使学生们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表现, 况. 教 成 绩相 对还好 的学 生会 靠最后 的 突击去 争取一 个好成 绩 : 成 分数 。学生每 节课 的学 习检 测与学案都在课 堂上 当堂完成 , 绩 平常的 学生往往是顾 此失彼 . 一到 考试就会 变得手 忙脚 乱 , 师课 下立 即批 阅 ,由每位 组长按 照教 师的批 阅纪 录每 位 同学 焦头烂额 : 而成绩差的 学生 则会破罐 子破 摔 , 导致 成绩越 来越 的成绩 , 成绩按 照 A、 B、 c、 D 四个 等级进行 记 录, 每一 单元结 每位 组长要把本组本 单元的成绩 汇总交到教 师手 中, 由 差 。所以 , 一 次性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着诸 多的弊端 。 如果 改 束后 , 变这种评价 方式 , 采用对 学生进行过 程性评价 的方 式 , 教 师在 教 师输入计 算机 , 与 单元 测验成绩 同时进行 公布与共识 , 使学 0 %成 绩就 以教 师统计的等 平 常的教 学中, 就会更 多地去 关注学生 , 为他们创 设 多个表现 生确认无误 学期末 学生平 时的 2 自我的舞台。 让他们在平 目的学习中体现 自身的价值 , 发挥各 级进行 计算。为 了 保证 自己的平时成绩 , 几乎所有 的学生都 能 按 时完成并上 交作 业 , 每 班仅 有的一 、 两名平 时不 交作业的 学 层 次学生的潜力 , 无疑对教育来讲是成功的 。 每 学期 , 学生 、 家长和教 师最为 关注的就是 学期末 的考试 生也会在教 师和组长 的督促 下按 时交上作 业。 成绩, 因为学生们会从 中知道 自己的学 习状况 。 家长们会从 中 2 . 平 时测验所 占的 3 0 %的分数 , 由每 次的单元测验平均成 为 了给 学生们更 多的机会 , 几乎每次 的测验 都为 学生 了解 自己孩子 的进 步与退步状况 。一 次的成 绩往 往成为 了一 绩计算 , 依此对 学生进行 二次评 价。绝大 多数 学生 切 的依 据 . 家长据此否定或肯定 自己的孩子 。 学生据此惧怕 自 们提供 补 考的机会 . 己的成绩排名 . 教师也据此格外 的关注学生的此 次成 绩 , 至于 都 非常珍惜补考 的机 会 ,甚至 由于疏忽没有考好 的 同学会主 学生平 时的表现 , 基本 已经被忽略掉 了。导致的结果就是 : 教 动 要 求进 行 补 考 。 3 . 由于有 了平时的学 习基础和知识的 掌握 , 到 了期末 复习 师平时的教 学压 力大、 教 学要求 不能很 好地得 到贯彻 , 教 师们 普遍 感到对 学生 平时的管理难度非常 大.学生往往 不认真 听 的时候 .绝大 多数 学生感到压 力明显比不 实行过程 性评价 时 平 时知 识的 掌握 明显要好 于 以往 平时不认 真 , 最后 靠 突击 从教 师的教 育.认为平 时的不 良 表 现不会对 自己有任何 的影 小.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进(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进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进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历史教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课程内容的改进1.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历史事件、人物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增强历史课程的吸引力。
通过引入历史小说、电影、纪录片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历史事件的联系与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观念。
3.强调历史观念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包括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融入乡土历史教学: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乡土历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就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改进1.多元化评价方式:将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日常作业、课堂讨论、历史小论文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引入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的一致性实践与探究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的一致性实践与探究摘要:在历史课上,教师需要切实关注教学设计,并从教学评层面出发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规划设置,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历史课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拓展教育的覆盖面,让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都能有所强化和提升。
下面,主要就教学评一致性在历史课上的教学运用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有效推进历史课堂实现深化改革。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前言:教学评一致性是素质课改背景下一种比较显著的育人思想,具体指要将教、学以及评价这三者之间有效衔接,构建教育体系,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历史课堂更加完整、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素养。
因此,在历史课上,教师需要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战略思想,在历史课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感悟。
1.研究目标的分解细化,力求教到边,学到位在授课中,教师需要从研究目标层面出发进行规范设置,精准定位历史课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改革方向,加强学情以及教学研究,从而保证所设置的历史课程在内容以及具体的形式体现上更加符合规范。
首先,需要针对新课改标准进行深度解读与分析,树立正确的生本观,全面落实素质育人的思想观念。
本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训练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逻辑思维等原则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规划。
同时,加强对历史教材的研究也十分必要[1]。
在钻研的过程中就教材中所包含的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有效提炼,加强历史文化有效拓展,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文化观,端正学习态度。
此外,加强学情信息的深入钻研,践行因材施教的思想观念,针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案,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规范有序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来,有效培养和启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在历史领域的综合探索能力。
比如说,在进行“五四运动”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搜集相关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材料与课程内容相整合,构建剖析性的学习环境,发动学生的脑筋,引导学生基于具体的文化材料进行有效互动,探索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并就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代表人物事迹进行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估(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估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估本文以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历史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通过实际应用,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综合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教学效果评估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构建1. 学生评估学生评估是教学效果评估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关注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历史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
•历史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情感态度的培养。
•历史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
2. 教师评估教师评估是教学效果评估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评估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关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教学实施:评估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教学手段的运用程度、教学评价的准确性等。
•教学研究:关注教师在历史教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包括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
•教师素养: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职业道德等,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3.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评估是教学效果评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使用:评估教材的编写质量、难易程度、实用性等,关注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
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
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三、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
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是指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
我校为七、八年级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历史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
档案袋封面有评价记录表,袋内收入了与学生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就的材料,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收集整理一次。
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
档案袋里装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单元计划、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常规性作业、探究性学习作业及综合性学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卷、历史学习小结、收集的历史资料等。
如:在学习了“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学生的档案袋里收录有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还有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访问资料等。
有的学生放入了收集的图片;有的找到日本前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洞富雄写的《南京大屠杀》,德国人拉贝写的《拉贝日记》,并做了读书笔记;有的在网上下载了美国人贝德士博士目睹日军暴行的记录;还有的学生剪贴了《现代快
报》上一篇八十多岁老人的当年亲身见闻;有几个学生在课前采访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档案袋里放入了采访的录音磁带。
对于学生档案的评价,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除对绝对成绩评定外,我们还设了相对评价成绩。
如:某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成绩是及格,第二单元的测验是中,他的绝对评价成绩是中。
但由于他相对自己来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给他第二单元测验的相对成绩记上一个优。
或,某学生第一单元测验成绩是优,第二单元测验成绩是良,他的绝对成绩下降了,但如果他这次测验的成绩仍是班级前茅,那么,他的相对评价成绩还是优。
此外,学生的每件代表性作品我们尽量做到有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和自我的评语,评语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特长和优点。
有时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评价性的情感符号画贴在评价表上,如用三个括号可以组成笑脸或哭脸。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建立学生历史学习成长档案,实行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并熟悉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方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用以评价学生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的测验、考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我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测验的形式多样化。
有笔试、口试还有diy(doityourself.自己动手做一做)。
第二,题型多样化。
除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外,我们还设置了历史猜谜、巧连线、识图与设计、追根溯源、走进时光隧道等生动、活泼的试题。
第三,命题多样化。
在单元测验中我们尝试采用自主测验的形式,教师命题占80分,其余20分让学生自己分组命题、编制试卷,测验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历史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我们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
将继续努力,让历史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使其真
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