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对照组的区分

合集下载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什么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一、什么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对照组就是不做处理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二、★在生物实验设计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①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包括4类: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

②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1: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动物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材料有幼年狗、生长素注射液和解剖工具等。

(1)设计原理:利用对照实验法的原理,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的比较得出结论。

(2)处理方法及步骤:略(3)实验结果:实验组A:切除垂体后,实验组A:停止生长。

实验组B:切除垂体后,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素,实验组B:先停止生长,后又继续生长。

实验组C:正常狗,实验组C:正常生长。

(4)由此得出结论是: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

这样,实验组A、B为实验组,实验组C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了说服力。

③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2:“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如下。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

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⑤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他们分别代表了实验中不同的处理条件,通过对比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更加可靠和有效的科学结论。

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一、定义和作用1. 实验组实验组是一个受试对象参与实验的组别,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实验组是为了检验某种因素在研究对象身上产生的效应而设立的。

2. 对照组对照组是与实验组相对应但没有接受任何处理或干预的群体,它被用作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基准。

对照组用来衡量实验组与常态之间的差异。

二、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原因1. 随机性和可比性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消除个体的差异性,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使得两组之间的差异更具可比性。

2. 有效性和可靠性对照组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有效,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某种处理或干预是否有效。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功能和特点1. 实验组的功能实验组是用来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通过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某种处理或干预对实验对象产生的影响。

2. 对照组的功能对照组是用来与实验组进行比较和评估的,通过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实验组的效果是否显著。

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和分组方法1. 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方面的特征相似,以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对照选择选择与实验对象在各方面特征上相似的群体作为对照组,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是科学和公正的。

3. 干扰因素控制为了消除实验结果中的其他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干扰因素。

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优缺点1. 实验组的优点实验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直接证据,能够从直接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科学结论。

2. 对照组的优点对照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实验组的效果。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缺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或者状态上的差异。判断的标准就 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 变化则为实验组。此类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比较好确 定的。 例4、七上P98“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实验。它是 探究缺氮、缺磷、缺钾情况下生长的植物叶片状况。分别 将对象组除去研究的因素——氮、磷、钾,这和常态相比 是经过处理的,因此它们是实验组。而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的对象组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氮、磷、钾。 例5、七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甲组用食醋 和清水配置出一定PH值浓度的模拟酸雨,喷洒植物;乙组 用清水喷洒。甲组加入了我们所研究的因素——模拟酸雨 , 来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甲组是实验组;而乙组没有 加入所研究的因素,所以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模拟的 酸雨。
二、对照的类型 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空白对照能明 白 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 照. 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 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 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 是 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 验变量意义的.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 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根据实验的目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判断,探究实验 的六个环节: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的 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的基 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的变量,符合假设的条件的就是实验组 , 控制条件的就是实验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是根据 假设的前提来确立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 正确的方法。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 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如我我们提出的假设是: 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的就是实验组,遮光的就 是对照组;如果提出的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 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所以我的观点应该是视提出的假设而定 , 符合假设预期的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的就是对照组。 施加 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对照组:不加入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对照的概念: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又叫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不过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要根据实验情况来随机决定。

不同的对照组类型,有不同的情况2.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一般为前后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怎样判断探究试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的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的变量,符合假设的条件的就是实验组,控制条件的就是对照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是根据假设的前提来确立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正确的方法。

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

如果我们提出的假设是: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的就是实验组,遮光的就是对照组;如果提出的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

所以我的观点应该是视题的假设而定,符合假设预期的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的就是对照组。

又比如,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80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那么37 ℃的是对照。

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37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的实验都是对照。

从物理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或者是互相作为参照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

因而“条件对照”的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

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的对照组。

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知道滴加清水的(也就是不包含研究对象“唾液淀粉酶”)为对照组,而滴加唾液的为实验组。

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D,但有人认为应选C。

中学生物教学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中学生物教学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张 小 伟
( 攀枝花市第九中学 , 四川 攀 枝 花 6 1 7 0 0 0 )
摘 要 : “ 探 究” 是 生物 教 学 中常 见 的 实验 教 学 之 一 。 如何 确定“ 实验 组 ” 和“ 对照组” 呢? 作 者认 为 : ( 1 ) “ 实验 组 ” 的 任 务 是 通 过 实验 告 知 我 们 探 寻 的 答 案 。 既 然 通过 实 验 才 能 探 寻 答 案 , 那 么一 般 情 况 下 我 们 是 不知 道 答 案 的 , 这 样 才被 称 为 “ 实验 组 ” , 与 之 相 对的则是“ 对照组” — — 即 一般 情 况 下我 们 知 道 结 果 的 那一 组 。( 2 ) 通 过 实验 目的判 断 : 这 种 情 况 是针 对探 究 问题 的正 反 两 面 我 们 平时都没注意到的。( 3 ) 实验 组 指 实验 中进 行 探 究 的 部 分 , 对照 组 指 实验 中进 行 比 较 的 部 分 。 关键词 : 中 学 生物 教 学 实验 纽 对 照 组 实 验 对 生 物 教 学 来 说 无 疑 是 点 睛之 笔 。 生 物 学 不 仅 是 探 究 生命 发 展 规 律 的科 学 , 而且是探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 虽 然 很 多 生 物 学 知识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肉眼 观察 得 到 。但 眼 见 不 一 定 为实 , 对 于 某 些 观 点 我 们 需 要 用 实验 证 明 , 让 自己 也 让 他 人 信 服; 对于生物体 的某些结构 , 生 物 体 的 内部 生 理 活 动 . 由于 肉 眼不能观察到 . 我 们 更 需 要 用 实 验 证 实 可见, 实 验 是 生 物 教 学 中能 解 惑 答 疑 、 激 发学 生 学 习 兴 趣 的 宝 贵 领域 。“ 探究 ” 是 生 物 教 学 中 常 见 的 实 验 教 学 之 一 。“ 探 究” 步骤为 : 提 出 问题 、 做 出假 设 、 制订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 出 结 果 和结 论 、 表 达 与 交 流 。对 于 整 个 探 究 过 程 来 说 。 最 重 要 的 就 是 找到 变量 , 分清“ 实 验组 ” 和“ 对照组 ” 。 这 样 实验 结 果 才 更 准 确、 更 具 可 信 度 。如 何 确 定 “ 实验组” 和“ 对照组” 呢?是 初 中 生 物 教学 中经 常提 到 的 问题 。 对 于 很 多学 生 和教 师来 说 . 这 : 给予种子水分 、 空气 、 适 宜 的 温 度 。 不 给 予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生物学实验具有一定地研究目地,也就是实验目地.在实验中,实验手段地主动选择,实验对象地干预措施,实验地环境条件控制,都是受实验目地制约地.因此,实验中地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地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地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地.而对照组同样是针对实验目地,达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地干扰而进行地操作.只要明确实验目地与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关系后,就能准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究竟选还是选,即究竟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对照组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萨克斯实验地目地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还是“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呢?针对不同地实验目地其实验操作就不同,当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就可能不同.从当时(年)地情况来看,光合作用地过程还不清楚,植物能否产生淀粉并不完全确定,谈不上以淀粉作为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地标准了.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萨克斯做该实验地目地是为了“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书第一册.明确说明了“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此实验地目地是“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为了证明这一点,以达到这个实验目地,只需进行直接地实验证明即可,也就是直接把饥饿处理后无淀粉地叶片置于光下,观察有无淀粉产生即可证明,所以曝光处作为实验组;而将遮光组作为对照组,是用以确定淀粉不是来自于其他来源,而是来自光合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到现在,知识背景变化了,我们已经确知光合作用地过程、条件及产物等,所以又可以通过该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这时地实验目地改变了.当然淀粉地有无就是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地标准了.此时,笔者认为遮光处理是实验组,因为这样可以证明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对照组只是为确定其他因素对此结果无影响(如材料,空气等地影响).因此,同样地实验,如果实验目地不同,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就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地作用是起到一种衬托参照作用,所以,对照组地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地,是感性上地认识或理论上公认地.实验组往往是未知地,要探究地,需证明、验证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地小麦幼苗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地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地几种组合,其中正确地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②③⑤.①③⑥.①④⑤.②④⑥答案是.但很容易错误地认为是.“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这是已知地、公认地,现在做实验地目地只是验证这个结论.所以,我们只要设置实验,在黑暗中培养植物,观察其生长状况,如果生长不良,这就证明没有光是不行地,光就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该组也就是实验组,而以在光下培养地作为对照组.其实验地思路是,要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只要证明没有就没有(实验组),而用已知地有就有来对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又如,在“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地实验中,在、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地蛋清液、唾液.然后分别向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滴一滴).地溶液,振荡.再向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滴一滴)..地.溶液,振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这个实验中,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即试管中地现象是已知地、公认地、公理性地事实,所以就是对照组.这个实验地思路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试管),如果唾液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也呈紫色反应(试管),那么唾液淀粉酶就是蛋白质,反之则不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地方式来判断在实验中,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而这种处理就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那么,这个处理组就是实验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地两容器中,组高压灭菌,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地叙述不正确地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组为对照组,组为实验组.向、中喷人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消失地情况,预计组敌草隆含量不变,组地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地好答案为、.但很容易错误地认为是正确地.组进行了高压灭菌,这种处理措施是针对实验变量(土壤微生物地有无或多少)而进行地处理,所以组为实验组,组不灭菌,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又如,在验证鱼鳍地作用这个实验中,剪掉鱼鳍地就是实验组,不剪鱼鳍地就是对照组.但是,有地实验中虽然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针对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这样地处理组不是实验组,而是对照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在“饲喂甲状腺激素对小动物生长发育地影响”地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分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该实验中,甲组进行了处理,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是否饲喂甲状腺激素)地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地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是施加了一定条件地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此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没有明显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有些实验,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就没有专门地对照组,也就是各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在等组实验中,大都是运用这种相互对照.在相互对照中,各个组地实验结果往往均是未知地,是要探究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现有一种植物地种子,已经知道它地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地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地有无对该种子萌发地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地方法步骤,预测可能地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地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方法步骤:()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地水,将等量地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将一组置于有光照地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该题中有光照组与无光照组就是相互对照.因为这两组地实验结果都是未知地.又如,考察某生物实验中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地影响,此时,各实验组分别在不同地温度条件下做实验,各个组在实验中就起到了相互对照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综上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区分,要根据不同地实验目地,实验结果地已知和未知,实验对象地不同处理措施等情况具体而定.对一个具体实验中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也可以用这几种判断方法综合来考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加强了对实验能力地考查,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高考必考地内容之一,现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生物学科实验能力地考查,谈谈自己地体会.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地自然科学,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地准则之一.通过设计实验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地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能实现预期结果地对象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但在关于生物实验地考题中,最难把握地就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比如下面两题:例、(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地小麦幼苗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地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地几种组合,其中正确地是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②③⑤.①③⑥.①④⑤.②④⑥答案选但有地教师和学生认为选,即①④⑤.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没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选但有地教师和学生认为选,即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例中地“黑暗中培养”和例中地“叶片一半遮光”都是进行地无光照处理,为什么例中地“黑暗中培养”为实验组而例中“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呢?这两题矛盾吗?我看并不矛盾.根据对照组和实验组地概念,笔者认为要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首先应确定实验假设是什么,既实验地目地是什么,再根据实验目地找出实验变量,然后分析哪一对象组接受了实验变量处理,哪一对象组没有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如例中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要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可根据无则无推出是地必要条件).可根据无光则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推出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例中黑暗(无光)应为实验变量,黑暗中培养则为接受了实验变量处理.黑暗中培养(无光)则生长不良.若不考虑无关变量地影响,由此即可推出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故该该对象组应为实验组.在光下培养则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而设置地对象组,应为对照组.例中地实验目地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即证明绿色叶片地光合作用是绿色叶片产生淀粉地充分条件.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要证明是地充分条件,可根据有则有推出是地充分条件).例中地叶片曝光处(即能进行光合作用地部分)产生了淀粉,符合有(能进行光合作用)则有(产生了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产生了淀粉)地充分条件.从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叶片遮光处则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而设置地对象组,应为对照组.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通常可以把生物学验证实验分为两大类:证明是地充分条件和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如果实验地目地为验证是地充分条件(即有则有),那么有条件地对象组为实验组,无条件地对象组为对照组.如果实验地目地为验证是地必要条件(即无则无),那么无条件地对象组为实验组,有条件地对象组为对照组.举例如下:例:证明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地矿质元素(即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地实验中.甲组:用缺地全素培养夜培养植物,乙组:用全素培养夜培养植物.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可知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例.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动物地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是促进小动物地生长发育地充分条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依据上述理论,甲组为具备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地对象组,为实验组;乙组接受了和具有相反作用地因素地处理地对象组,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为无条件地对象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于探究性实验,一般是探究某一实验变量对某一事件地影响.分组实验中,存在条件或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为实验组;不存在条件或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为对照组.例如,探索酸雨对蛙地受精卵孵化地影响.接受酸雨处理地蛙地受精卵为实验组,不接受酸雨处理(用自来水处理)地蛙地受精卵为对照组.也有一些探究性实验不设立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例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地水解作用.号试管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和新鲜地淀粉酶溶液,号试管注入蔗糖溶液和新鲜地淀粉酶溶液.两个试管均有淀粉酶溶液(实验变量),故两个试管均为实验组,为相互对照.上述方法,符合科学研究地认知规律及生物实验地逻辑推理程序,适用于生物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含义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等。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含义不同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

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做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

对象不同实验组的结果是为未知的,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而对照组是已知的,不用试验就知道的常识。

试验组是复杂的,有许多的变量,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

方式不同空白对照组是指对受试者不进行处理,对照组的处理与实验组无关。

事实上,对照组仍然需要做一些治疗,但实验组的治疗因素没有添加。

也就是说,与实验组相比,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可以清楚地对比和激发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实验组实验组是指随机选择的实验对象的子集,实验组中的个体要接受对照组所没有的某种特殊待遇,几乎所有设计较好的实验都有一个对照组和一个或多个实验组。

实验对照情况空白对照:即给对照组不含实验变量处理,给实验组以含实验变量处理;自身对照: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照组即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

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分别用过氧化氢酶和Fe3+去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进行相互对照,以得出酶的高效性结论等。

对照组对照组是指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需要对照组的原因是:没有对照组,就没有办法确定这样的操作或是某些其他变量是否产生了作用。

实验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亦指实验的工作。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两种基本看法 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 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认 定方法。 1、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 ,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 公认的。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经过实验处理来证明的 是实验组。 例1:取两段基本相同的同种植物枝条,将乙的叶片摘剩 下一片,甲不作处理。两段枝条分别放进装有红色水的甲、 乙水瓶里.将两个水瓶放在天平两边,调节天平达到平衡。 将装置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 (1)如果把枝条上的叶片做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会发现叶片结构中的 最有可能染上红色。因为里面 有 管:它是运输 的通道。
例7: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 学分别提出三种方案。三组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叶片分成甲 、 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叶片滴加一滴蒸馏水,使叶片保持湿 润。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 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3:将甲、乙组都灭菌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 分析:这道题中,要先找出探究的内容是细菌对植物 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变量是细菌。在3个实验方案中,甲 组都是没有接受变量处理的,所以为对照组,乙组都是接 受了变量处理的,故为实验组。
例6、七上P71“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具体化到“草履虫 对肉汤有趋向性”实验。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 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 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图甲、乙、丙表示三块载玻片, 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 连通。甲维持原状。当在乙和丙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 缘分别放一滴肉汁和一小粒食盐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 及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同理,甲不、做处理,为 空白对照组,其中的草履虫的趋向是随机的;乙进行了处理 , 而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否滴加肉汤)的处理, 所以为实验组。丙是经过施放盐粒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 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组,是 施加了一定条件的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甲、乙空白对 照说明草履虫会趋向有利刺激,而丙通过条件对照,从相反 的方面说明草履虫也会逃避有害刺激。一正一反的结果更好 地说明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②举例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 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 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 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 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 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2)什么是实验组
实验组就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什么是对照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 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
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无关变量的影响 是相等的、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 量的效果,这样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即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实际操作中,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 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因为无论哪个 是实验组或对照组,对实验结果本身是没 有影响的。 但是在中学生物实验中,会添加区分对照组 与实验组的知识点,个人认为,其目的是 让学生建立对照实验的思维。
3. 对照实验的类型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 以下对照类型:空白对照、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区分
1.概念
(1)什么是对照实验
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 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 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 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 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
注意: 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 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 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 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 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 同。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学生较易理解。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l~-ta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

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蚯蚓的生长发育。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如何区分探究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如何区分探究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141·教材教法摘 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关键词:劳动技术;认识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劳技课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劳动联系紧密、实践操作性强的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为目的,为他们今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加生产劳动打下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未知,使认知与实践、科学与技术和谐统一。

劳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创造能力的舞台。

在教学中只有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学和做、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在《制作万花筒》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将各种造型的万花筒准备好。

分组玩一玩万花筒,学生欣赏了万花筒内千变万化的图案。

学习制作万花筒的兴趣被激发了。

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万花筒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听到学生的问题,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学生。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有的说里面有精美的图案,有的说里面只有一幅画,有的说那些变化的图案只是一些影子。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请大家分组研究万花筒的结构,并合作制作一个万花筒。

人口普查第几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例子

人口普查第几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例子

人口普查第几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例子
摘要: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定义
二、人口普查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例子
四、例子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
正文: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定义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在进行实验或研究时,为了对比实验结果或分析变量影响而设立的两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二、人口普查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人口普查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比两种不同的普查方法或策略的效果。

例如,实验组可能是使用新的人口普查方法的地区,而对照组则是继续使用传统的人口普查方法的地区。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例子
假设我们正在进行一次关于新型普查方法效果的研究。

我们选取了两个地区,A 地区作为实验组,使用新型普查方法;B 地区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普查方法。

四、例子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
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对比A 地区和B 地区的普查结果,来分析
新型普查方法是否优于传统普查方法。

如果实验组A 的地区普查结果更为准确,那么说明新型普查方法效果较好;反之,如果对照组B 的地区普查结果更准确,那么说明传统普查方法更为有效。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

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已知的。

如何辨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呢?我们首先要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上来加以区分。

一般认为,实验组是根据实验目的、针对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得出结论的。

对照组则是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干扰甚或同时证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正确与否而进行的操作。

按照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四种类型,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依据不同。

下面结合四种类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一、空白对照实验中的确定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实验变量处理。

但并不是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处理,只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缺少实验变量的处理,或者说按照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所有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

如还有“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加酶的为实验组,不加酶加等量清水的为对照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情况一 ① 对照组:不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 ②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 例如: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 A 加入 2 毫升清水,,置于 37℃ 温水中。 对照组:“试管 A 加入 2 毫升清水”——未加入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则为对照组(空白对照) 实验组:“试管 B 加入 2 毫升唾液”——加入了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则为实验组。
2、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技巧: 不同的对照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常见的对照方法有:自身对照、空白对照、条件对照 (1)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① 对照组:实验对象在处理前的状态为对照组 ② 实验组:实验对象在处理后的状态为实验组 例:八上 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 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对照组: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 实验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情况二
① 对照组: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② 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七上 P1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先黑暗处理,然后放到光下,叶片部分遮 光,部分曝光„„ 对照组:曝光部分(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未做处理的组→则为对照组 实验组:遮光部分——自然状态下对光(研究因素)做了处理的组→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 指给对象施以与实验变量相反处理的对照,使得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例 6:“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 甲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未加入研究因素(甲状腺激素) 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甲状腺激素) 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加入了与实验变量相反的因素(甲状腺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