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学设计教案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5篇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5篇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jq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会jpx与单韵母拼读音及带调拼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二、教学重、难点1、j、q、x的发音。
2、韵母的拼读。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阶段,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拼音王国给老师寄来了一封信,邀请咱们全班的小朋友去拼音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去吗?生:愿意。
师:你们瞧,拼音王国的小火车来接咱们了,咱们快点去吧!小朋友们,拼音王国已经到了,已经很很多拼音宝宝来接你们了,你们还认识它吗?快来跟他们打打招呼吧!(评价语: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读的又快又准确。
小火车在这里出故障了,谁来帮帮他?)2、新授师:我们在拼音王国忠认识了这么多声母宝宝,有一个韵母宝宝可羡慕咱们了,瞧,它来了,它是谁呢?生:ü。
师:我们一起跟ü宝宝打个招呼吧。
生:ü宝宝你好。
师:今天ü宝宝就要和我们一起去拼音王国玩呢,那么我们和ü宝宝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宝宝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拼音王国,正当它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了jjj的声音,ü宝宝转过头去看,它看到了什么?生:鸡妈妈、鸡爸爸和鸡宝宝。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图上有谁?在做什么?生:捉蝴蝶。
师:大家仔细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声母就藏在这幅图中,是什么呢?生:j.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声母就是j读的轻一点短一点,跟着老师读,j。
(生读)师:再读j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舌头不要伸到牙齿的外边。
再来读。
(生读)师:我们现在开火车读好不好?小火车在哪里?生:咕噜咕噜开起来。
师: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给你们班级加一分。
哪个班级再来试试?(生开火车)师:跟着老师读,jjj.老师给大家编了一个好听的儿歌,母鸡母鸡jjj.跟着老师读。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课题: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能使用功的计算公式实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
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3、能使用功的计算公式实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过山车的视频,观看时请大家注意过山车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结束。
师:过山车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生:忽快忽慢。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过山车的速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过山车又为什么能够到达大回环的最高点呢?生:想。
师:好,看来大家的求知欲望都挺高的,这就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认真学习第八章《功和机械能》,学习了这个章的知识后,以上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大家说好不好?生:好。
师:本章我们将学习功、功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等知识,这节课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功。
(出示课题)功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力学中的功师: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本P56力学中的功解决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1、物理学中的功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功一样吗?2、力学里的功是指什么?3、想想议议中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没有做功的实例中力为什么没有做功?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行成果展示,教师利用白板重点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一下功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看看那一个小组分析的更好。
(播放多媒体)。
师生活动:实行事例分析。
师:请大家通过前面的事例分析实行小组讨论,力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多媒体展示)1、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距离。
例如:搬而未动,推而不动等2、物体移动了距离,但没有受力。
初中物理教案 功
初中物理教案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功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
2. 难点:功的应用,尤其是如何运用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功的概念。
3.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如人提着物体上楼、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功的关系。
2. 探究功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功?谁能举例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表示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3. 学习功的计算公式: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功的定义,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
解释:F 表示力的大小,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cosθ 表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4. 应用功的计算公式: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如:一个力为10N 的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 5m,求这个力所做的功。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功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功》,主要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256页至259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概念,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了解功的性质,理解功与能的关系,培养能量守恒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
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运动员举重、推土机推土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和机器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讲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功的计算方法。
5. 功与能的关系(10分钟)讲解功与能的关系,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性质4. 功与能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学生从地面抬起一本课本所做的功。
(2)分析生活中一个实例,阐述功与能的关系。
2. 答案:(1)已知课本质量m=200g,重力加速度g=9.8m/s²,抬起高度h=1m,求做的功。
解:W=mgh=0.2kg×9.8m/s²×1m=1.96J(2)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功优质课教案优秀6篇
功优质课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功优质课教案优秀6篇教案的适切性还涉及到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案的质量和内容可以因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而异,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功优质课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案初中物理 功 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际问题中功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图片,如人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功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二、探究功的概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 距离× cosθ。
3. 学生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功的计算公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理解功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电梯上升、人爬楼梯等,引导学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功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查找有关功的资料、实际测量功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总结反思,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和应用。
功的教案高中物理
功的教案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功的概念,并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3. 能够理解功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功与能量的转化。
教学准备:
1. 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装置,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功的计算方法;
3. 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功的理解程度;
4. 复习资料,让学生对前期学习内容有所回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视频或动画引入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力和位移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物理量。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功的定义和公式;
2. 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功;
3. 引导学生思考功与能量的关系。
三、实验(20分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力在产生位移的过程中所作的功,并让他们计算功的大小。
四、练习(15分钟)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功的理解程度。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功的应用场景,并总结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掌握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能够理解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
在复习和巩固阶段,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功的理解。
《功》教案(通用13篇)
《功》教案(通用13篇)《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认知:凭借课文的详细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整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利用专题网站、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郑胜利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郑胜利的宏大功绩进行介绍。
情感:1、把网络教学请光临语文课堂学习,丰富学习的内容,活跃学习的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2、研读课文,查寻网络,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郑胜利,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技能:1、娴熟电脑操作,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文学习,了解更多的有关郑胜利的信息,深化问题讨论,独立思索,形成个体观点。
2、娴熟制作,能在肯定时间内进行整理、组合,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结合口头汇报完成学习成果,并能自主设计生成综合性学习专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
课文以简洁的语言,清爽的文笔,饱蘸着对郑胜利的一片深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宏大功绩。
重点:研读课文,查寻网络,全方面了解民族英雄郑胜利,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解决措施:争论、朗读、网络扫瞄难点: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文学习,深化问题讨论,独立思索,形成个体观点。
能在肯定时间内进行整理、组合,结合口头汇报完成学习成果,并能自主设计生成综合性学习专题。
解决措施:自主学习、网络扫瞄、争论沟通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1、本课是选自学校语文苏教版第九册第九单元的课文,学习对象为学校五班级的同学,经过五年的学习,同学己经把握了肯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对于生字的学习,课文内容的了解基本能独立进行。
除此之外,也有了肯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一部分的同学更能在肯定时间内对自己的调查进行整理、组合。
2、针对“郑胜利”的资料内容比较多,而课文只是进行了简洁的介绍,远远满意不了同学的求知欲。
为了能让同学对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进行深化地学习、讨论,综合全部查找到的资料制成了专题网站,为同学的学习供应最好的学习资源。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导言《功》是一部经典中国功夫电影,由李连杰担任主演。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功》电影的学习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功夫文化、提升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功夫文化和电影艺术的特点;2.分析和理解电影《功》的剧情、人物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4.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功夫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分析电影《功》的剧情和人物形象;3.探讨电影中的主题和表现手法;4.进行电影欣赏和讨论;5.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写作和表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通过谈论学生对功夫电影的了解和看过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准备进入主题。
步骤二:介绍中国功夫文化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功夫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功夫的起源和传统。
步骤三:分析电影《功》的剧情和人物形象观看电影《功》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讨论剧情发展、人物性格特点等。
帮助学生理解电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步骤四:探讨电影中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分组讨论电影中所涉及的主题,例如勇气、坚持等。
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例如动作场面的设计、摄影特写等。
步骤五:电影欣赏和讨论全班观看电影《功》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理解,从不同角度解读电影。
步骤六:创作性写作和表演要求学生根据电影内容,进行创作性写作,如写一篇影评或剧本;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评估学生对电影剧情、人物和主题的理解能力;2.评估学生在创作性写作和表演中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3.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表演,评估他们对电影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总结通过对电影《功》的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功夫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理解电影的剧情、人物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创作性写作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1. 了解功的定义和公式,能够计算功的大小。
2. 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功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2.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内容:功的定义和公式,功的物理意义,功的计算方法。
2.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练习题等。
3. 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介绍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1. 通过例题,介绍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分析功的物理意义及其正负性。
3.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物理概念。
三、梳理知识点(10分钟)1. 总结功的定义和公式。
2. 总结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练习策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问题。
※教学结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的定义和公式,了解了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1. 知识与能力:掌握功的概念,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够应用功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探索和实践的热情。
重点难点: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功吗?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探讨功的应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带领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入功的概念。
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三、示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若干实例,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2. 分析示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力、距离和功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与同学讨论解答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五、小结与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功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物理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功的概念展开,通过概念讲解、示例分析、练习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标题:《功》教学设计正文: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功》,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功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理解功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打算利用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本堂课。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一直懒散不思进取,功课成绩也很差。
有一天,他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本关于功的书籍。
通过阅读书中内容,小明逐渐认识到功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要通过勤奋努力来提升自己。
这个故事将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为他们之后对功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二: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我将向学生介绍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首先,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施力作用以及相应的移动物体或产生其他影响的现象。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功的特点,例如功是一种量,它可以正负,用单位焦耳(J)来表示。
最后,我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功,如重力功、弹性功等,给出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功的理解。
教学设计三:案例分析在这一环节,我将给学生提供几个力与功相关的案例,要求他们思考并分析其中的功。
例如,举一个提水的例子,让学生思考提水所需的功是如何计算的,以及力和移动的方向如何影响功的正负值。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功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小组探究在这一部分,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与功相关的场景或现象,并从中找出力和功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研究人类体力劳动中的功和力的关系,或者探究体育运动中的功和力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够促进他们对功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学设计五:课堂讨论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在探究中的发现和体会。
我会设立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为什么身体做功时会感到疲劳?”,以及“功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等。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和讨论,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对功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6篇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6篇编写详细的教案需要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功的教学设计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借形想象的方法添画各种鱼类。
2.能用大胆讲述自己的想象。
3.初步发展幼儿协作能力。
活动难点:借助波浪线交织出的图形进行创意想象,并能大胆添画各种鱼类。
活动过程:1、ppt课件。
2、画纸,kt板,蓝色记号笔、水粉颜料、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ppt出示大海图片教师:孩子们,你们看到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你在海面上发现了什么?(波浪)他是什么样子的?谁愿意来画一画?(这种弯弯曲曲的线条就叫波浪线)二、基本部分1、幼儿尝试绘画波浪线。
当大风吹过来时波浪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大的波浪)当风轻轻吹的时候呢?(波浪小小的)他们想在一起手拉手做游戏呢谁愿意来帮助他们?他们还可以怎样手拉手?(波浪线越长,我们的海面就会越宽阔,当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波浪手拉手连接在一起,就会像辽阔的大海一样。
)2、ppt播放海底世界图片:大海不光有宽广的海面,还有很多美丽的海洋生物呢?你都看到了什么?3、出示各种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鱼长什么样子?你喜欢那一条小鱼?为什么?他身上都有哪些图案呢?看看这是什么?(海蛇海鳗)他们长什么样子?海里不光有小鱼,还有好多美丽的植物呢?4、借形象想,添画小鱼等海洋生物(把其中的一幅拿到前面来)(1)教师引导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和水草,可真漂亮!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用的可是神奇的画纸,现在已经有美丽的海洋生物藏在里面了,看一看你们能找到这些可爱的小鱼海蛇海鳗和水草吗?(请2-3幼儿上前回答)你找到了了什么?添画上什么他就会更像了?还有谁发现了他们?(如果幼儿没找到,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发现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他的头在这里,身体在这里,如果我把他画出眼睛和尾巴,添上鱼鳍,大家一下子都能发现他。
高中物理必修2功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能正确定义功;2.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3.了解功的单位和量纲,掌握功的计算技巧;4.能够分析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力和位移的关系,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功的单位和计算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功的公式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入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技巧。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功的知识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课堂作业:1.计算下列力的功:(1) 作用力为20N,位移为10m;(2) 作用力为30N,位移为5m。
六、板书设计:功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和量纲功的计算方法功的物理意义七、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功的知识点,通过实例讲解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功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功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相关示意图。
2.准备教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功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功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
1.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介绍功的单位和量纲。
三、示例演练(15分钟)
1.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功。
2.学生根据示例练习计算功的方法。
四、教学实验(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移动的功。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做功的大小。
五、课堂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功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意义。
六、总结复习(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实验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功》公开课教案九年级物理《功》教案百合中学初三级杨时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新课学习1、力学中的功“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归纳得出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所做的功越多。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J),1焦=1牛·米。
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1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力所做的功只跟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跟受力物体质量、拉力方向、物体运动状态(匀速、加速或减速)等其它因素无关。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人们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功,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也学会了计算功。
知道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课堂练习五、板书设计功1、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2、功的计算:W=FS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高中物理《功》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功》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第三节《功》。
详细内容包括: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的性质和作用。
重点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变力做功的求解,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变力做功的求解,动能定理的应用。
重点:功的定义,恒力做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车,弹簧测力计。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模型车在不同高度释放后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介绍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2)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分析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引入动能定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几个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功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方法恒力做功变力做功3. 动能定理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2)分析一辆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研究物体在非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强调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方法:详细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强调公式 W = F × s × cosθ 中各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夹角θ 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三、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教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思考、回答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分析、总结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思考、回答、交流、讨论。
分析、总结
思考、讨论后,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阅读,并交流自己的观点
动手计算
提出问题,猜想
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功”教学设计
课题
一、功
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堂
小结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