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
他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具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
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
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
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
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
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
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
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
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
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
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
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
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
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
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
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
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
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去游泳。
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
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
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
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
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
鸟躲在绿荫里。
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
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
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匹叶子轮廓分明。
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
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
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
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
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
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
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
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
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
我一路上看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河谷里的垃圾。
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
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
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的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咧开了一道道裂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
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
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寻觅见一泓清泉了。
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
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
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1)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写屈原投江的经过及沉沙港的来历,让读者感受到屈原以死明志的决心。
B.文章第三段引余光中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照应了标题。
且所引之话,用了借喻的手法。
本文引此的目的是写出了屈原、杜甫对后世文坛的影响。
C.文章第五段,作者说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作者之所以能在那些年写了很多诗,是因为汨罗江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启发了创作的灵感。
D.文中以在汨罗江的所见所想所感为线索,既写了和汨罗江密切联相关的两位诗人,又写了求学时的汨罗江,最后一段写了自己的感受。
(2)文章的第④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1)B
(2)内容:作者写到自已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关风景。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铺想。
承上启下(过渡)。
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
(3)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珍惜。
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贻尽;不仅仅是泪罗江及其承我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志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解析】【分析】(1)B选项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用了借喻的手法,分析错误,该句应该是借代手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过渡语段的作用。
第4段主要写到了作者与汨罗江的关系以及汨罗江秀美的景致。
上文写了汨罗江的诗情画意,下文写到了汨罗江被破坏和污染和作者对汨罗江诗意景色的回忆,由此可见第4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为主题的揭示做了铺垫。
(3)根据题干提示“在第6自然段中”,考生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要点。
文中提到“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随时都会断裂,塌陷”等内容;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
以表述。
答题时首先应明确这里的路是指什么?根据文本的赏析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路既是实质的汨罗江畔的道路,又虚指文化的传承,由此便可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故答案为:⑴B;
⑵内容:作者写到自已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关风景。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铺想。
承上启下(过渡)。
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
⑶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珍惜。
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贻尽;不仅仅是泪罗江及其承我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志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
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
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
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
”我感到一阵宽慰。
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
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
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
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
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
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
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
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
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
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
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
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
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
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
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
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
”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
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艾老莫属。
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
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
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
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
《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
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
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
‘文革’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
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
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
”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
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2)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
【答案】(1)B
(2)倒叙。
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3)内容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
结构上:文章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解析】【分析】(1)B项,结合“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分析可知,“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是对原文第②自然段有关内容的误读。
故选B。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作者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自己与艾青的交往。
结合文本内容“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分析可知,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结合“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分析,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结合文本最后两节内容分析,以议论作结。
(3)结合文本内容“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分析可知,“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
结合文本内容“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
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分析可知,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
结构上: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
故答案为:⑴B;
⑵倒叙。
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⑶内容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
结构上:文章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
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⑵本题考查把握倒叙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是事件的叙述方式,主要有倒叙、插叙等。
⑶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
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
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
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
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
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
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
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
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
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
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
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
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
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
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
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
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
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
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
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
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
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
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
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
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
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
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
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
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
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
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
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做永远比说重要。
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
形,正是受到了浓烈饱满的母爱鼓舞。
C.文中写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凝聚着作者温暖而艰涩的记忆,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
D.“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虚构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2)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请概括并分析。
(3)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案】(1)D
(2)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
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
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3)①内容上: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
【解析】【分析】(1)选项A,“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原文说的是: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选项B,“浓烈饱满的母爱”错,母爱内敛质朴,影响我的是她的勤劳温厚的品质。
选项C,“主要是为了突出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错,主要是表现“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我们在“默默劳作”的母亲影响下,都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
故答案选D。
(2)此题从文本内容中可以直接筛选:母亲的“可敬”之处: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
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
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
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
考生可以根据以上文本中的情节,概括母亲的可敬之处即可。
(3)从内容上,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
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段描写从侧面塑造勤劳的形象。
从主题上,突出了小说生生不息和勤劳奋斗的主题思想。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文考生作答这类试题的参考,总之考生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任劳任怨(勤劳),母亲总是默默劳作,手脚从不肯停歇。
②温厚乐观,母亲瘫痪了也只不过为再无法干活而沮丧。
③深爱儿女,千针百纳给我们做鞋,为我们缝缀衣服。
⑶①内容上: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主题上: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