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酸钠

合集下载

y型沸石的化学式

y型沸石的化学式

y型沸石的化学式
Y型沸石是一种重要的沸石类分子筛材料,其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Na12[(AlO2)12(SiO2)12]·xH2O。

它是由硅酸铝酸钠(NaAlO2、
Al(OH)3和Si(OH)4)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的。

首先,在制备Y型沸石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硅酸铝酸钠固体溶解
在含有适量稀碱的水溶液中,形成含有Na+、AlO2-和SiO2的溶液。

之后,搅拌和加热溶液,使其溶液中的各种成分均匀混合。

随后,将这种混合溶液慢慢加入到一个反应器中,在温度和压力
控制下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硅酸铝酸钠与溶液中的水
和氢氧根离子(OH-)发生反应,生成硅酸(SiO2)和氢氧化铝
(Al(OH)3)沉淀。

接着,反应器中的反应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生成的硅酸和氢
氧化铝沉淀逐渐聚集并形成固体颗粒。

这些颗粒在反应器中形成一个
有序的晶体结构,其中硅酸和氢氧化铝以特定比例排列,形成了沸石
的骨架结构。

最后,通过对反应体系进行洗涤、干燥等后处理步骤,可以得到纯
净的Y型沸石产品。

这种产品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可以
广泛应用于分离、吸附、催化等领域。

总的来说,Y型沸石的化学式为Na12[(AlO2)12(SiO2)12]·xH2O,它是通过硅酸铝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制得。

其制备过程包括固体
溶解、混合、反应、聚集和后处理等步骤。

Y型沸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中。

硅铝酸钠 as70 目数

硅铝酸钠 as70 目数

硅铝酸钠as70 目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硅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Al2(SiO3)4,也被称为硅铝酸钠as70 目数。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性粉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陶瓷等领域。

硅铝酸钠as70 目数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陶瓷工业中常被用作瓷釉和砖瓦的增稠剂和结晶剂。

添加一定比例的硅铝酸钠as70 目数能够提高釉料的粘度和附着力,使其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均匀、光滑的表面。

在建材行业中,硅铝酸钠as70 目数通常被用作水泥的凝固剂和增稠剂。

通过控制硅铝酸钠as70 目数的添加量,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硅铝酸钠as70 目数是一种多功能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硅铝酸钠as70 目数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篇示例:硅铝酸钠AS70目数是指硅铝酸钠颗粒的大小,通常用目数来表示。

硅铝酸钠AS70目数表示颗粒的粒径大小,一般用于化工、建材等行业。

硅铝酸钠是一种非晶态无定形粉末,可用作建筑材料、填料、粘合剂等,具有很好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硅铝酸钠AS70目数是指该颗粒的粒径大小为70目。

目数是颗粒大小的单位,表示颗粒通过目孔大小的程度,目数越大表示颗粒越小。

硅铝酸钠AS70目数的颗粒细小均匀,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可在产品中起到填充、增稠、增强等作用。

硅铝酸钠AS70目数的产品主要用途包括建筑材料领域。

它可以用作水泥净浆的添加剂,可以改善水泥的流动性和凝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筑涂料中添加硅铝酸钠AS70目数,可以提高涂料的流平性和抗渗性。

硅铝酸钠AS70目数也可以用作填料和增稠剂。

在胶粘剂和密封胶中添加硅铝酸钠AS70目数,可以提高产品的粘度和强度,改善产品的流动性和耐久性。

在橡胶制品中加入硅铝酸钠AS70目数,可以改善橡胶的硬度和耐磨性。

硅铝酸钠溶液中_27_Al和_29_Si的核磁共振研究

硅铝酸钠溶液中_27_Al和_29_Si的核磁共振研究

Vo.l30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6 2009年6月 CHEM I CAL J OURNAL OF CH I NESE UN I VERSI T I E S 1092~1094 [研究快报]硅铝酸钠溶液中27A l和29Si的核磁共振研究李彩今,李守贵,肖丰收(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关键词 27A l核磁共振谱;29Si核磁共振谱;硅铝酸钠溶液中图分类号 O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 0790(2009)06 1092 03硅铝沸石的合成大多数是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的,所以强碱性硅铝酸盐体系中硅和铝聚合态的存在形式对于研究沸石的合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1~15].关于固态沸石晶体及硅铝酸盐的29Si和27A l核磁共振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2~9],而且其结果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并得到应用.但是,对于硅铝酸盐溶液中的铝物种27A l的归属却仍然存在争议[10,11].如M ueller等[10]研究四甲基氨(Tetra m ethy l a mm oni um,T MA)阳离子硅铝酸溶液后观测到4种信号,化学位移分别在79 5,74 3,69 5和64 2处,它们分别可归属于Q0~Q3[Q n(n S i)]物种,而Dent G lasser等[11]研究了Na+和K+阳离子的硅铝酸盐溶液,同样观测到4种信号,化学位移分别在80,70~72,66和61处,也分别归属于Q0~Q3物种.二者之间归属相同的物种化学位移差 4.因此,尽管对硅铝酸盐溶液中的硅物种的归属比较一致[9,12~14],但对硅铝酸盐溶液中硅铝物种的归属进行研究仍然有很大挑战性.本文采用原位核磁共振方法检测不同碱度硅铝酸钠溶液中27A l的信号,在比较了文献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明确了体系中的不同铝物种的化学位移,进一步提出了硅铝酸钠溶液中的硅铝物种的归属.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 水玻璃为长岭水玻璃厂生产,组成为S i O2/N a2O/H2O,质量浓度分别为253 8, 77 8和998g/L;铝酸钠为上海江浦化学制品厂产品,组成为N a2O/H2O/A l2O3,质量分数分别为45 8%,13 3%和40 1%;硅酸钠为北京化工厂产品.液体和固体核磁共振测试在美国V arian公司I nfinity plus400固体核磁共振仪上进行,用7 5mm魔角探头.27A lNMR共振频率为104 6MH z,液体样品用90脉宽(4s),等待时间为1s;29SiNMR共振频率为79 4MH z,用45脉宽(2s),等待时间为4s.1.2 硅铝酸钠溶液的制备 向定量称取的铝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缓慢加入到定量的水玻璃中,边加边搅拌,全部加入后再继续搅拌15m i n,然后立即取部分样品放入核磁样品管内进行测试.2 结果与讨论2.1 硅铝酸钠溶液中27A lNMR信号及其归属 图1为不同碱度下硅酸钠溶液中的27A lNMR谱图.在高碱度条件下[图1(A)],可观测到 75 1,66 3和62 0处有3个谱峰,其峰宽约为400H z;通过模拟,发现在 73~69之间有一个峰,其峰宽为600H z.当降低溶液的碱度时[图1(B)],在 73~69处出现一强峰,其峰宽为700H z;此外,在 66 3和 61 8处观察到谱峰,其峰宽在400H z左右.比较图1(A)中 75 1和图1(B)中的 73~69谱峰,这显然应归于不同的铝物种.考虑到碱性降低会导致Q1(1S i)向Q2(2S i)转变的事实,我们认为 73~69谱峰应归于Q2(2S i).另外,考虑到溶液中同样收稿日期:2008 12 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73049)资助.联系人简介:肖丰收,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沸石研究.E m ai:l fsxi ao@jl 还存在着Q 3和Q 4物种,我们认为, 66 3和 62 0归于Q 3(3Si)和Q 4(4S i),这些归属与TMA 硅酸盐体系中铝核磁研究结果一致[10].另外,我们注意到, 73~69的谱峰宽度比其它3个信号峰要宽,这是因为Q 2中的铝连接2个硅后形成了环状的平面结构,这些铝物种与其它立体结构和点结构铝物种相比,其周围的局部场对称性相差很多,导致谱线变宽[15].Fig .1 27A lNMR spectra of sod i um al um i nosilicate sol u tions w ith d ifferent m olar ratiosn (Na 2O )!n (A l 2O 3)!n (S i O 2)!n (H 2O ):(A)74!1!19!2600;(B )41!1!19!2600.2.2 硅铝酸钠溶液中29S iNMR 信号及其归属 图2为不同碱度下硅酸钠溶液中的29SiNMR 和27A lNMR 谱图.Fig .2 29S i N M R(A)and 27A l N MR (B )spectra of sod i um al um inosilicate sol u ti ons w ith d ifferent m olar ratiosn (Na 2O )!n (A l 2O 3)!n (S i O 2)!n (H 2O ):(A 1,B 1)30!0 4!19!370;(A 2,B 2)20!0 4!19!370;(A 3)30!0!19!370.与硅酸钠溶液的NMR 谱图[图2(A 3)]相比,硅铝酸钠溶液的29S i NMR [图2(A 1)]谱图在-75 1,-82 5,-84 5和-90 8处出现额外的谱峰,这可归于硅铝物种的作用.相对应的是,在该溶液的27A lNMR 谱图上出现了Q 2,Q 3和Q 4铝物种[图2(B 1)];在进一步降低碱度的条件下[图2(B 2)],硅铝酸钠溶液的27A lNMR 谱图仅出现了很小的Q 3谱峰和很强的Q 4物种,没有观察到Q 2铝物种.同时,在29S iNMR 谱图上,该溶液没有出现-75 1和-82 5谱峰,这表明这两个谱峰与Q 2铝物种有关.考虑到Q 2铝物种的27A lNMR 谱峰较宽,可能与环状的平面结构有关,因此我们认为-75 1和-82 5谱峰很可能与硅铝酸钠溶液中环状结构的Q 2铝物种有关;另外,考虑到固体沸石晶体29S iNMR 中出现在-85与-120范围之内的化学位移与Q 4铝物种有关[12~14],因此硅酸钠溶液中所出现的-84 5和-90 8的29SiNMR 谱峰分别与Q 3和Q 4铝物种有关.这些归属对于深入理解沸石合成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以及这些基本结构单元的进一步自组装而形成沸石晶体催化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参 考 文 献[1] Xu R.R.,PangW.Q.,Yu J .H.,et a l ..Ch e m istry of Zeo lit es and Porous M ateri als[M ],S i ngapore :W iley ,20071093 N o .6李彩今等:硅铝酸钠溶液中27A l 和29S i 的核磁共振研究1094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 o.l30[2] Engel hardt G.,Zei gen D.,Jancke H.,e t al..Z.Anorg.A ll g.Che m.[J],1975,418:17∀28[3] H obbel D.,G arz o G.,Engel hardt G.,e t al..Z.Anorg.A ll g.C he m.[J],1976,424:115∀127[4] H arris R.K.,Newm an R.H..O rg.M agn.Reson.[J],1997,9(7):426∀431[5] H arris R.K.,Kn i gh C.T.G..J.Che m.Soc.,Faraday Tran s.[J],1983,2(79):1525∀1538[6] H arris R.K.,Kn i ght C.T.G.,Hu llW. E..J.Am.Ch e m.Soc.[J],1981,103(17):4992∀4996[7] L i pp m aa E.,M giM.,Sa m oson A.,et a l..J.Am.Ch e m.Soc.[J],1980,102(15):4889∀4893[8] L i pp m aa E.,M giM.,Sa m oson A.,et a l..J.Am.Ch e m.Soc.[J],1981,103(17):4992∀4996[9] Engel hardt G.,M iche.l D..H i gh Res o l uti on Soli d S tate NM R of S ili cates and Zeolite[M],N e w Y ork:J ohn W il ey&Son s,1987[10] M u ller D.,H obbelD.,Gess n erW..Ch e m.Phys.Lett.[J],1981,84:25∀29[11] Dent G l ass er L.S.,Lacho w s k i E. E.,H arris R.K.,et a l..J.M o.l Stru ct.[J],1979,51:239∀245[12] H arris R.K.,Newm an R.H..Che m.Soc.,Farad ay T rans.[J],1977,73(2):1204∀1215[13] Epp i ng J.D.,Chm el ka B.F..C urr.Opin.Col.l In t er.f Sc.i[J],2006,11:81∀117[14] Bell A.T..Co l.l Su r.f A.[J],1999,158:221∀234[15] Sm i th M. E.,Van Eck E.R.H..P rogr.NuclearM agneti c Resonance Sp ectroscopy[J],1999,34:159∀201Studies on27A l and29Si N M R Spectroscopies ofSodi u m A lu m i nosilicate SolutionsLI Ca i Jin,LI Shou Gu,i X IAO Feng Shou*(S t a teK e y Lab of Inorganic Syn t hesis and Preparative Che m istry,Colle g e of Che m istry,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130012,Ch i na)Abst ract A lum i n osilicate zeo lites as one of the m ost i m portan t catalytic m aterials are w ide l y applied i n i n dus trial reactions,and understanding o f the ir syntheti c m echan is m is one o f key factors in th is field.27A l and 29S iNMR techniques are one of pow erful tool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zeo lite syn t h esis,bu t unfortunately the study on27A lNMR spectra o f al u m inosilicate so l u tions is still argum entative,and t h e assignm en t o f a l u m i n osi licate species i n the solutions are cha llengeable.I n th is work,w e have caref u ll y co m pared27A lNMR spectra of var i o us al u m inosilicate so l u ti o ns,har m on izi n g the assignm en ts reported previousl y.Further m ore,w e assigned29SiNMR spectra re lated to A l species.The peaks at :-75 1and-82 5i n29S iNMR spectrum are related to Q2A l species,t h e peaks at :-84 5and-90 8are related to Q3and Q4A l spec i e s in a l u m i nosilicate so l u tions,respecti v e l y.K eywords 27A lNMR spectroscopy;29SiNMR spectroscopy;Sod i u m alum i n osilicate so lution(Ed.:V,I)。

氧化镁在铝酸钠溶液脱硅中的反应行为

氧化镁在铝酸钠溶液脱硅中的反应行为

第 23 卷第 7 期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 年 7 月 V ol.23 No.7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July2013 文章编号:1004­0609(2013)07­2055­06氧化镁在铝酸钠溶液脱硅中的反应行为刘桂华 1 ,齐天贵 1 ,田 侣 1,2 ,周秋生 1 ,彭志宏 1 ,李小斌 1(1.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2.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贵阳 550004)摘 要:通过分析含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二氧化硅浓度、脱硅渣成分和物相,研究氧化镁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 应行为。

结果表明,在 95~100 ℃的常压脱硅条件下,氧化镁在铝酸钠溶液中易形成水合碳铝酸镁,对溶液基本 无脱硅效果,氧化铝损失较多,但氧化镁能显著促进石灰的脱硅作用,且在石灰用量一定时随氧化镁添加量的增 加,溶液的脱硅率显著升高;在190℃的高压脱硅条件下,氧化镁对铝酸钠溶液石灰脱硅作用的促进不明显,但 它可使脱硅渣的钠硅比(质量比)显著降低;无论是单独采用石灰(CaO),还是采用石灰和氧化镁混和物脱硅,含硅 铝酸钠溶液高温脱硅渣中均含有钠硅渣相,这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氧化镁;铝酸钠;石灰;脱硅;钠硅渣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志码:AReaction behavior of MgO in desilication process of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LIU Gui­hua 1 , QI Tian­gui 1 , TIAN Lü 1, 2 , ZHOU Qiu­sheng 1 , PENG Zhi­hong 1 , LI Xiao­bin 1(1.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2. Guiyang Aluminum and Magnesium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iyang 550004, China)Abstract: The reaction behavior of MgO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of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SiO2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in solution and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desilication sla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desilication conditions of 95−100 ℃ and normal pressure, MgO can react with SiO2­containing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to form the magnesium hydroaluminocarbonate and cause the loss of alumina. MgO has almost no desilication effect in the normal pressure desilication process, but it can promote the desilication rate of CaO significantly and the desilic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gO amount when the dosage of CaO is constant.Under desilication conditions of 190 ℃ and high pressure, MgO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desilication rate of CaO, but it can decrease the mass ratio of soda to silica of desilication slag. The sodium aluminosilicate hydrate is one of the main phases of the slags produc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desilication process with either MgO or mixture of MgO and CaO as desilication agent, which agrees with the result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Key words: magnesium oxide; sodium aluminate; lime;desilication;sodium aluminosilicate hydrate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氧化钙、氧化镁及镁盐是 铝酸钠溶液净化中常用的添加剂 [1−2] 。

【精品推荐】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

【精品推荐】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

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
小编希望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抗结剂虽然是食品添加剂,但是也有使用标准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

抗结剂一般会添加在颗粒状和呈粉末状的食品中,也只有在这两处地方,‘抗结剂才有“用武之地”。

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抗结剂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以及磷酸三钙。

而在国外可以使用的食品抗结剂则远远多于我国,但不是说这类物质种类越多越好,只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越少对人类身体的健康威胁越小。

在国外被推广的抗结剂除了我国使用的这几个品种,还包括了滑石粉、高岭土、碳酸镁、磷酸镁等等。

那么食品抗结剂的用量标准是什么?
亚铁氰化钾是在绿色食品中被禁止使用的一个品种,也只在其他一些国家允许被使用。

亚铁氰化钾在一般食品中的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是每千克食品中只需加入0.01克。

亚铁氰化钾这种物质在与酸性物质接触时会产生氢氰酸,遇到碱性物质则会生成氰化钠。

在化学上,由于氰根与铁结合会很牢固,所以这种物质会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但只是低毒性。

硅铝酸钠若是用肉眼看,只能看到一些白色无定形的细粉或者小珠粒,没有气味。

4A沸石

4A沸石

4A沸石4A沸石,俗称分子筛,学名硅铝酸钠,是一种由人工合成,孔径为0.42nm的钠A型沸石。

沸石是一种形态美丽的晶体,因为在进行吹管分析加热时具有独特的发泡特性,根据意思为"沸腾的石头",所以他把这种新矿物命名为"Zeolite",即"沸石'4A合成沸石是一种晶状硅铝化合物,是由硅铝氧四面体单元形成的8个立方八面体和12个正四面体组成的笼相连接的结构,所以叫4A沸石。

工艺技术水热法水热法工艺流程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采用的是德国的Y型管合成专利技术以及高速混合专利技术,该工艺的缺点是原料成本高。

将过量的水玻璃加入到水中加热溶解,静置一定时间,上层清液为硅酸钠溶液。

将铝巩土熟料溶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取上层清液过滤得偏铝酸纳溶液。

将硅酸钠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偏铝酸钠溶液中,胶化20min,加入一定量的晶种(导向剂),快速升温到85°C晶化30min,经过滤、洗涤、烘干,得4A沸石,经超细分级得亚微米4A沸石。

利用加热或减压的方法,沸石很容易地脱除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

而且这些阳离子在溶液中很容易和外界阳离子进行交换,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经过上述处理后,沸石的结构也不发生质的变化。

用硅酸纳、氧化铝在强碱溶液内水热反应而成。

此法是在高速搅拌下,将计量的N2Si03,NaAl02快速混合在40°C下反应,成胶0.5h后,再在95°C下完全晶化、过滤、洗涂、烘干得成品。

以先进的专利工艺技术制取铝酸钠溶液,以低速紊流混合进行水热合成法生产4A沸石。

该工艺技术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技术先进、综合能耗低、溶出率高及碱耗低,使制备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性能更加优越,工艺闭路循环,无环境污染,为我国洗涤用品的无磷化开辟了质优价廉的原料途径。

膨润土酸处理法该工艺的实质是水热合成法的改进,其不同点是用膨润土为硅源进行酸处理除铁后生产硅酸钠,再加铝酸钠和氨氧化钠进行水热合成。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2014 年第 8 号)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现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 3 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

现公告如下:
一、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2014 年 7 月 1 日前已按照相关标准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二、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食品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企业规范相关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

国外抗结剂情况

国外抗结剂情况

用盐防结块剂铝硅酸钠(又名硅铝酸钠,e-554,或只是“防结块剂”,目前最常见的盐和可能是最贵的)
FDA,和大多数其他国际食品机构,限制防结块剂的量为2%重量(除泡打粉)。

防结块剂在盐的原料,例如作为表示,“防结块剂(554)”,这是硅铝酸钠,人工制品。

该产品是在许多商业台盐以及干牛奶,鸡蛋和面粉混合,糖制品。

在欧洲,亚铁氰化钠(535)和亚铁氰化钾(536)更常见的防结块剂在食盐。

自然防结块剂在使用更昂贵的食盐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

一些防结块剂易溶于水;其他人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可溶的。

他们可以通过吸附多余水分的功能,或通过涂覆颗粒并使其防水。

硅酸盐(硅酸钙),一种常用的防结块剂,添加到如食盐,吸收水和油。

铝酸钠溶液脱硅

铝酸钠溶液脱硅

SiO2为 3 ~ 4g/L)来说,无论是高压还是常压,以水合铝硅酸钠析出
进行脱硅,其精液的硅量指数最高也只能达到 450,满足不了碳分 过程生产优质氧化铝的需要。当脱硅添加一定量的石灰时,SiO2以 比水合铝硅酸钠溶解度更低的水化石榴石系固溶体析出,则可以使 精液的硅量指数提高到 1000~1200,实现铝酸钠溶液的深度脱硅。 其反应式为:
SiO 的过饱和区,在此区域内无晶种存在时, SiO
过饱和曲线基本反映了熟料溶出粗液中 SiO2的含 量,但随着溶出条件的改变(如温度、αK等) , AC线 和AB线的相对位置也会有所改变,但上述特点是不会 变化的。
4222SiO H SiO Si(O H) HSiO 硅胶 (SiO2· nH2O)SiO 在 pH=10.5~11 的氢氧化钠溶液 4 2 4 6 8 8
响也是合理的。
3. 原液中的Na2O浓度 保持铝酸钠溶液中 Al2O3浓度不变,增加 Na2O浓度,即提高 溶液的αK,则SiO2的溶解度明显增加,硅量指数下降。因此,在
保证溶液稳定性的前提下,溶液的苛性比越低,脱硅效果越好。
4. 原液中的K2O、Na2CO3、Na2SO4和NaCl浓度 在溶出粗液中往往含有这一类盐,它们都属于水合铝硅酸钠
在温度不太高的条件下刚析出的水合铝硅酸钠就是无定形的且其分散度极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溶解度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无定形水合铝硅酸钠才会逐渐转变成结晶形态的水合铝硅酸钠而且无定形水合铝硅酸钠转变成结晶形态水合铝硅酸钠的速率很小或者说其晶形转变存在动力学阻碍因此sio铝酸钠溶液中易形成过饱和介稳状态
铝酸钠溶液的脱硅过程
硅酸钠析出的速度显著提高,这是一对矛盾,最终结果就是看
“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实践表明,在 100~170℃ 范围内,动力学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即此温度范

硅铝酸钠的合成

硅铝酸钠的合成

硅铝酸钠的合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硅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

它常用于制造玻璃、陶瓷、水泥等材料,还可作为干燥剂、固化剂等。

硅铝酸钠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碱熔法和水热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硅铝酸钠的合成过程及其应用。

1.碱熔法合成碱熔法是一种通过将硅酸钠和氢氧化铝在高温下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硅铝酸钠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硅酸钠和氢氧化铝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碱性物质如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并在高温下反应。

反应过程中,硅酸钠和氢氧化铝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铝酸钠。

最后将反应物冷却,析出硅铝酸钠晶体并进行分离、干燥,即得到硅铝酸钠产物。

碱熔法合成硅铝酸钠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缺点是需要高温条件和碱性物质,对设备要求较高。

2.水热法合成硅铝酸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玻璃制造:硅铝酸钠是制作玻璃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于调节玻璃的成分和性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强度等。

2.陶瓷制造:硅铝酸钠可作为陶瓷的粘结剂和固化剂,提高陶瓷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陶瓷的质量。

3.水泥生产:硅铝酸钠是水泥的重要掺入材料,可改善水泥的凝结性能和耐久性,提高水泥的使用效果。

4.干燥剂:硅铝酸钠可作为干燥剂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湿气,保持环境干燥。

5.其他应用:硅铝酸钠还可用于制作防火材料、蓄热材料、吸附剂等,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第二篇示例:硅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水泥、涂料等领域。

它是由硅酸钠和氢氧化铝反应合成而来的。

硅铝酸钠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硅铝酸钠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直接反应法。

在这种方法中,硅酸钠和氢氧化铝按一定的配比加入到反应釜中,利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硅铝酸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反应效率高,可以批量生产硅铝酸钠。

铝酸钠溶液脱硅

铝酸钠溶液脱硅

核心所吸收的附加盐,可以生成3(Na2O· Al2O3· 2SiO2· 2H2O) · Na2X· nH2O
一类沸石族化合物,其中X代表CO32-、SO42-、 Cl22-和Al(OH)4 等 阴离子。由于这一类沸石族化合物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均小 于 Na2此这一类盐的存在可以 起到降低 SiO2平衡浓度,提高脱硅深度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
因为,虽然说晶种添加量越大,脱硅效果越好,但随着溶液浓度
和的提高,这种效果逐渐降低;并且晶种添加量增加,还会增加 物料流量和硅渣分离的负荷,甚至造成管道堵塞。
原液中SiO2含量增加,脱硅程度提高,这是因为原液中 SiO2
是过饱和的,加晶种降低了结晶 Gibbs 自由能,结晶快速进行, 使得新成晶粒来不及长大,又成为新的结晶核心,起到了增加晶 种量的作用。细小晶粒不利于硅渣的沉降分离,因此,需要将高 压脱硅后的浆液在常压下继续搅拌 4 ~ 5个小时,一是促使SiO2进
A 溶液中的过饱和区域扩大。AC线为SiO 2 0
C 25 50 Al2O3,g/L 75 100
的饱和溶解度曲线,在AC线以下的区域 SiO 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2
为 SiO2 的未饱和区,即SiO2在铝酸钠溶 液中可以稳定存在;AB线为SiO2的过饱
和溶解度曲线,在 AB 线以下, AC 线以上的区域为
-
有限的,如在高温下这一类沸石族化合物溶解度也会增加;或盐

而人造钾沸石的结晶速度比人造钠沸石缓慢,且人造钾沸石生 成附加盐化合物的能力也小于人造钠沸石,所以K2O的存在不利于 脱硅过程。此外,人造钾沸石中的 K+ 也易用水洗出,因此,在实 际生产中,K2O在溶液中的含量会逐渐累积。
铝酸钾、钠混合溶液中SiO2的平衡浓度(g/L)一览表 (溶液中Al2O3含量为90g/L, αK为1.8)

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 , 。 『自 . U
40
60
. 0
1 00
月 . . 一, , 一 目 一 , u 压力汁。 二 , - 月 爪. 一 肠. 卜, , 压
T/ ( ℃ )
图1 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C.
C。
图2 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升温 阶段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 试验测试 2006 年1 在兰州一 1 嘉峪关区段上行线
力机车的影响. 机车电 传动, 2000 , : 2
14 一15 .
酒泉一弃峪关5的# 一 3 # 52
平均值
式乙七 卿C1 ,‘ Z不不 中2 Z 矛 。 几 灼 二 j 汉 一 22七杀加 J 2 ’j 心
因为接触网电分相两端接触 网供电相
位 为120‘, 以 差 所 取嵘 、u 分别 7 . e s 为2
高新 技 术
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高波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江宁盘铆
1240 10 )

要: 本文重点对硅铝酸钠溶液脱硅过程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做了研究,明确了脱硅过程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密度的
表面张力 粘度 密度
变化规律 。: T QO4
L,a k= .5, 5二 0 中 1 A/ 3 ) 5 加入氧 化钙, 在
写 . 7 演
n 叼
以揭示和分析溶液的结构性质。氧化铝
生产脱硅工艺不少控制生产指标和 自动 化监测以及物料平衡计算 ,都需要应用 溶液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川。
| 月
, 水. 。2一毛. ,. , 一. 一失. 二 ,峨 夹侣匀二 相挂. 、
电容。
马 井 莲 站6# 一 。 } 0 2 西 一 掖5 # 一 掖 2# } 电 张 7 张站 0

硅对铝酸钠的影响

硅对铝酸钠的影响

有机小分子有机酸杂质以及硅对铝酸钠的影响在拜耳法溶出过程中,常伴随有一些有机小分子有机酸杂质以及硅杂质,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提高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获得粒度较大的氢氧化铝,首先就必须研究杂质对于种分过程的影响,并弄清杂质的作用机制。

本文依据氧化铝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了三种小分子一元酸(甲酸、乙酸、丙酸)、三种小分子二元酸(草酸、丁二酸、戊二酸)和硅酸作为研究杂质,分别研究了在上述杂质存在时,不同温度条件下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产品粒度、x射线衍射图及产品氢氧化铝热重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小分子有机酸分子及硅酸对种分过程的作用规律,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硅酸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得到结论如下: 1.硅酸的存在能明显抑制分解,并细化产品氢氧化铝。

在温度较低时,甲酸、丙酸的存在不利于分解,并细化产品氢氧化铝。

乙酸能明显提高分解率,在低温时细化产品氢氧化铝。

高温时草酸、丁二酸、戊二酸的存在不利于分解,并细化产品氢氧化铝。

2.三种一元酸、三种二元酸分别与硅酸共同存在条件下对种分分解率以及产品氢氧化铝粒度的影响介于单一一元酸、二元酸存在条件下的影响及单一硅酸存在条件下的影响之间,说明一元酸、二元酸与硅酸之间对铝酸钠溶液的种分过程无协同影响。

3.一元酸分子、二元酸分子在铝酸钠溶液中以其共轭碱形式存在,能够形成给电子体吸附在晶体表面,占据晶体生长的活性点。

硅酸根通过与Al(OH)_6~(3-)结合形成Al-O-Si键,与氢氧化铝晶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占据晶种表面的活性中心,抑制分解。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乙酸、戊二酸、硅酸在氢氧化铝晶体(100)面吸附后总能量依次减小,乙酸在氢氧化铝晶体(100)面吸附后能带带隙略变宽,戊二酸、硅酸在氢氧化铝晶体(100)面吸附后能带带隙依次变窄。

乙酸、戊二酸在氢氧化铝晶体(001)面吸附后,费米能级增大,乙酸吸附后费米能级增加得更大,硅酸在氢氧化铝晶体(001)面吸附后费米能级减小,乙酸、戊二酸、硅酸在氢氧化铝晶体(001)面吸附后能带带隙依次变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铝酸钠百科内容来自于:
白色无定形细粉或粉末。

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6,熔点1000~1100℃。

不溶于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

简介
中文名称:硅铝酸钠
别名:铝硅酸钠。

英文:Sodium aluminium silicate。

分子式: AlNaO6Si2
分子量: 202.13870
物理化学性质
白色无定形细粉或粉末。

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6,熔点1000~1100℃。

不溶于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

在80~100℃时部分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

用无二氧化碳水制成浆液(20 g/100 mL)的pH值为6.5~10.5。

制法:由火山熔岩与氢氧化钠等制得。

用途与注意事项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植脂性粉末,最大用量为 5.0g/kg;FAO/WHO规定: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