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基本原理--08-123 受压概述性能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在工程领域中,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适当的配筋,在一定的荷载下工作的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

下面将从混凝土力学特性、受力原理、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力学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人工岩石,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拉、抗剪和抗弯能力。

混凝土力学特性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础,通常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确定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受力原理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同方向的荷载作用,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温度荷载等。

为了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根据结构受力原理,合理设计结构的构造、尺寸和配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使结构内部受力均匀,从而保证结构在设计寿命内不发生破坏。

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通常采用极限状态设计和工作状态设计两种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是指在结构承受设计荷载时,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保证结构不发生倒塌或破坏。

工作状态设计是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满足使用要求,如保证结构不产生明显的挠度和裂缝等。

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极限状态和工作状态,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注意事项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结构的稳定性,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其次是结构的承载能力,即结构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抗力性能。

最后是结构的变形和温度应力,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裂缝和变形。

此外,还需考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配筋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全面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依据,通过混凝土力学特性、受力原理、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

其优点在于材料的成本低、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

混凝土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二、混凝土的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砂和石子是骨料,水是调节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成分。

三、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混凝土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强度、变形性能、耐久性等。

其中,强度是混凝土最为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受到材料的成分、施工质量、养护条件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四、混凝土的设计原理混凝土的设计原理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其设计的目标是使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 荷载的分析混凝土的设计首先需要对荷载进行分析。

荷载包括静载荷、动载荷等。

静载荷是指建筑物自重、人员活动、雨水等静止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动载荷是指风、地震、车辆行驶等动态荷载。

2. 强度的计算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是混凝土设计的核心。

强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构造形式、荷载等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需要分别计算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 变形的考虑除了强度的计算之外,混凝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等。

设计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变形进行分析,以保证其在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

4. 耐久性的保证混凝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施工质量、养护条件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考虑,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五、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包括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多个方面。

在施工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配合比、搅拌时间、浇注方式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六、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在浇注后需要进行养护。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详解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详解一、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材料特点1.1 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水泥、砂、石、掺合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水泥起到胶凝作用,砂、石等骨料起到填充作用,掺合料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2 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抗压性、耐磨性和耐化学侵蚀性等特点。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流动性,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

1.3 混凝土的材料特点混凝土的材料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有较好的胶凝性和耐久性,但收缩较大,需要加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来改善其性能。

(2)砂、石等骨料要求强度高、抗冻性好、粒度分布均匀。

(3)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强强度、减小收缩、提高抗裂性等。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2.1 结构设计的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材料,减少造价。

2.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结构的荷载、受力状态和受力形式;(2)确定结构的基本尺寸;(3)确定结构的材料和配筋;(4)确定结构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2.3 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结构的荷载和受力状态;(2)进行结构的初步设计;(3)进行结构的计算和分析;(4)进行结构的细化设计和优化;(5)进行结构的施工图设计。

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3.1 受力状态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压状态;(2)受拉状态;(3)受弯状态;(4)受剪状态。

3.2 受力形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轴力;(2)弯矩;(3)剪力;(4)扭矩。

3.3 受力计算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荷载和受力状态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2)根据受力形式计算结构的内力;(3)根据内力计算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4.1 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受力性能的结构形式,其内力分布均匀、应力状态良好、刚度较大,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造价低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原理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1.材料强度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材料强度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特性。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养护条件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材料的强度特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荷载与响应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荷载与响应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

荷载是指结构所承受的外部力,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结构的响应是指结构对荷载的反应,包括变形、应力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等效荷载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三个基本原理是等效荷载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将不同的荷载作用转换为等效荷载,以便更好地考虑结构的响应。

等效荷载是指能够产生与原始荷载相同响应的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等效荷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极限状态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四个基本原理是极限状态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

强度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破坏强度之前的极限状态,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使用极限状态之前的极限状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5.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五个基本原理是可靠度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简介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具有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优点。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原理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

二、基本概念1.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细集料和粗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水泥起到胶凝作用,细集料和粗集料起到骨料作用。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常用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

3.配筋配筋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承载力。

4.构件构件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零件,如梁、柱、板等。

5.荷载荷载是指作用于混凝土结构上的外力,如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结构设计中,应当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2.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设计中应考虑结构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荷载的大小及其变化、环境因素等因素,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3.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结构的造价,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

4.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几何形状,设计出合理的结构方案。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荷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将直接影响结构设计的结果。

2.确定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形式,包括梁、柱、板、墙等。

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用途、空间形式和力学特性来确定。

3.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三步是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等级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材料的经济性。

混凝土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混凝土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等方面。

在进行混凝土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

本文将对混凝土设计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材料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在进行混凝土设计时,需要先了解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特性以及应力应变的关系。

1.1 强度指标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使用抗压强度来表示,即混凝土在受到压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常见的抗压强度有28天抗压强度、7天抗压强度等。

1.2 强度等级混凝土根据抗压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等级,如C10、C15、C20等。

混凝土等级的选择需要考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1.3 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应变。

应力应变关系是指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试验来得到。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构荷载及安全系数混凝土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所承受的荷载以及相应的安全系数。

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安全系数是对结构承载能力与荷载作用的保证。

2.1 荷载类型荷载可以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

永久荷载是指常驻在结构上的荷载,如自重、地基压力等;可变荷载是指不时会发生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

2.2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对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来进行计算和设计。

三、构造形式及配筋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和配筋设计是混凝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构造形式和配筋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1 构造形式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梁、柱、板等。

不同的构造形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施工要求等因素。

3.2 配筋设计配筋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来提高其抗拉能力。

配筋设计需要根据混凝土受力情况、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进行计算和确定。

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和桥梁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所谓“钢筋混凝土”即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共同构成的复合材料结构,混凝土在承受压力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而钢筋则在承受拉力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的这种协同作用使得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强度理论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最基本的考虑因素就是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就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作用下所能实现的最大稳定状态。

因此,强度理论必须对结构的材料性能、结构形式、荷载类型和荷载分配进行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设计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计算,其基本假设是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是弹性变形的。

这种假设可以简化结构计算,并且为设计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基础,但实际的结构很难完全满足这种假设。

因此,弹性理论只能作为设计的基础,不能完全代替实验和实际情况的考虑。

二、结构的承载特性结构的承载能力是衡量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时,必须对结构各个部分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确保其可承受合理的荷载,并且保证荷载作用下结构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担压力,而钢筋则主要承担拉力。

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承载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外,由于混凝土和钢筋的初始应力差异,结构的初始状态也需要被合理地考虑。

三、材料性能的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主要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的性能决定。

混凝土主要承担压力,在荷载作用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而钢筋主要承担拉力,在荷载作用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

具体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估其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种类、前期养护和试验方法等因素。

钢筋的拉伸强度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

此外,还需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变形性能、耐久性和疲劳性能等指标。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强度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

二、混凝土的组成及强度的表示方式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材料组成的人造材料。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子和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材料,水是混凝土的溶剂和调节剂。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在受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用抗压强度来表示。

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在受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其单位为N/mm²。

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的种类和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用量、砂子的种类和用量、水的用量和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条件等。

其中,水泥的种类和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强度,而水泥的用量越大,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高。

骨料的种类和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骨料的种类和用量越好,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高。

砂子的种类和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其粒径和细度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水的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

水的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强度就越低。

而水的质量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材料的比例和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配合比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强度和经济效益。

养护条件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方法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主要包括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两种。

其中,试验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压缩试验来测定其抗压强度的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标准试验和非标准试验两种。

标准试验是指按照国家或地区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的试验,其试块尺寸、试验条件、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都有规定。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一、力学行为原理: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由水泥的胶凝反应和骨料的力学性能决定的。

水泥通过与水发生反应,形成胶凝物,与骨料共同构成混凝土的基本骨架。

强度与水泥的用量、质量和骨料的物理性质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

2.受力特性: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拉伸强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是由水泥胶体和骨料组成的,水泥胶体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荷载,而骨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抵抗剪切力和拉拉作用。

3.刚度:混凝土结构的刚度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量与荷载之间的关系。

在负载下,混凝土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弹性行为,具有良好的刚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胶体能够快速吸收和释放应力,使结构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荷载传递原理:1.直接应力传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能够直接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实现荷载的均匀分布。

2.剪切传递: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能够有效地承受横向荷载,使其传递到相邻构件,实现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

3.拉伸传递: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受拉钢材,能够抵抗拉力,将荷载传递到相邻构件,并通过粘结力将拉力传递到混凝土中,形成整体受力。

三、结构稳定性原理:1.整体稳定性: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不发生倾覆和失稳。

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设计、适当的布置筋筒、设置防倾覆设施等措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构件稳定性: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抗荷载作用产生的剪切、弯曲、压力和拉力等各种力学效应。

通过采取合理的横截面形式、适当的筋材加固、设置加劲肋等措施,提高构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涉及材料的力学性能、荷载的传递方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只有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要求,从而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和持久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分析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堤坝等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

它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优良性能,通过合理的配筋和构造布置,使得结构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并保持稳定。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展开详细分析,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力特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材料本身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具体而言,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承受载荷的能力,通常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衡量。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抗压应力的最大值,抗拉强度则是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的抗拉应力最大值。

强度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结构需要进行合理设计,既要满足工程使用的荷载要求,又要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2.变形性能: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和非弹性变形。

其中,弹性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发生的可恢复的变形,非弹性变形则是指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变形,包括塑性变形和龟裂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混凝土在工程使用寿命内的变形情况,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3.耐久性:混凝土结构暴露在环境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如潮湿、高温、化学腐蚀等。

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耐久性设计包括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选用合适的材料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1.受压性能好: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主要表现在其抗压强度较高的特点。

这使得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承受大型荷载的工程结构中。

2.受拉性能差: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强度较低,易发生开裂。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常常在混凝土中加入其他材料,如钢筋等,以提高结构的抗拉性能。

3.受剪性能一般:混凝土的抗剪能力一般较差,容易出现剪切破坏。

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性能,常采用配筋的方法,即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设计原理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设计原理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受压构件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类型之一。

其设计原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设计原理,包括受力分析、截面设计和构件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二、受力分析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到的主要力是压缩力。

在受力分析时,需要计算出所受压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1. 等效压力法当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到的压力是均匀分布时,可以采用等效压力法进行计算。

等效压力法是将均匀分布的压力转化为一定面积内的等效压力,从而进行计算。

2. 弯矩法当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到的压力是不均匀分布时,可以采用弯矩法进行计算。

弯矩法是将不均匀分布的压力转化为相应的弯矩,从而进行计算。

3. 偏心受压法当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到的压力是偏心的时,可以采用偏心受压法进行计算。

偏心受压法是将偏心受压的力转化为相应的弯矩和剪力,从而进行计算。

三、截面设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是确定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的过程。

其目的是满足构件在受压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1. 构件截面尺寸设计构件截面尺寸设计是确定构件截面尺寸的过程。

其目的是满足构件在受压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构件截面尺寸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构件受压区的混凝土应满足强度要求。

(2)构件受压区的钢筋应满足受拉要求。

(3)构件截面应符合构件的使用要求。

2. 钢筋配筋设计钢筋配筋设计是确定构件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的过程。

其目的是满足构件在受压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钢筋配筋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构件受压区的钢筋应满足受拉要求。

(2)构件受拉区的钢筋应满足受拉要求。

(3)钢筋的排列应符合构件的使用要求。

四、构件稳定性分析混凝土受压构件在受压作用下容易出现稳定性问题,如屈曲和侧向位移等。

因此,构件稳定性分析是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的重要内容。

1. 屈曲分析屈曲分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构件由于受压引起的弯曲变形,导致构件整体失稳的分析。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分析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应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泥、砂、石子和水。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水是混凝土的调节剂。

混凝土的性质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可塑性和变形性。

1. 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在受到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是混凝土在受到拉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2.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水泥的质量、骨料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条件等。

3. 可塑性和变形性混凝土的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在浇注时能够顺应模板形状而不发生裂缝的能力。

混凝土的变形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

三、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水泥的质量、骨料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条件等。

1. 水泥的质量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的质量主要包括水泥的标号、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

2. 骨料的质量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的质量主要包括骨料的种类、骨料的粒度、骨料的含泥量等。

3.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和水的配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4. 养护条件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达到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受压原理

混凝土受压原理

混凝土受压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受力特性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混凝土的受压原理是建筑工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受压原理。

二、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能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头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材料组成和配合比例。

以下是混凝土的主要性能: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一般由设计强度和实测强度两种指标来评定。

2. 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对较低,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

3. 抗弯强度: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4. 稳定性: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指在长期受力作用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的能力。

三、混凝土受压原理混凝土的受压原理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的应力分布规律。

混凝土受压时,内部会产生压应力,应力的分布规律取决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力学性质。

以下是混凝土受压原理的详细介绍。

1. 基本原理在混凝土受压时,外力作用于混凝土表面,使其受到压缩应力。

混凝土内部的材料会受到应力的分布,产生内部的反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力等于作用力,因此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等量的拉应力,以抵消外部压缩应力,使混凝土内部达到平衡状态。

2. 应力分布在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线性阶段:在混凝土的初期受力阶段,应力的分布是线性的,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2)弯曲破坏阶段:当混凝土受到更大的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再是线性的。

此时混凝土会出现弯曲破坏,即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应力分布不平衡。

(3)剪切破坏阶段:当混凝土受到更大的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会出现剪切破坏,即混凝土内部出现剪切裂缝,应力分布更为不平衡。

3. 影响应力分布的因素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决定了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性能,因此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

混泥土结构设课程设计

混泥土结构设课程设计

混泥土结构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受力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计算和方案拟定。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手工计算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和配筋方案,完成结构设计图纸的绘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案例学习,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 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3. 学生能够关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认识到工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结构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范要求。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上机操作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工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构设计原理和荷载组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抗震设计原则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设计规范中的关键参数和限制条件- 结构类型与受力特点3. 结构设计计算与方案拟定- 混凝土梁、板、柱的设计计算- 基础和地下室结构设计- 结构方案比较与优化4. 混凝土结构与配筋设计-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原则- 受弯、受剪、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5. 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求-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6. 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程设计与图纸绘制教学大纲安排:第1-2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3-4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第5-6周:结构设计计算与方案拟定第7-8周:混凝土结构与配筋设计第9-10周: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第11-12周: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受力、材料等因素,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尺寸、布局、材料,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1.结构基础设计原理:基础是一座建筑物的承重部分,通过基础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承载能力,保证整个建筑物由上至下的安全性。

常用的基础类型有隔离基础、连续墙基础、钢筋混凝土板桩等。

2.结构受力原理:混凝土结构在承受力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如压力、拉力、剪力等。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形状,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材料选用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材料。

常用的混凝土材料有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结构设计还需考虑钢筋的选材和布置,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

4.结构布局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结构的构件和节点,以满足结构的受力和刚度要求。

布局应考虑荷载等情况,合理选择结构的支座和支撑形式,以降低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长期承受的环境侵蚀和材料老化等问题。

设计应考虑结构的耐久性,选择合适的材料、防止渗漏、提高防腐能力等,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6.结构抗震原理:地震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设计时需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力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型式和截面尺寸,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

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有弹性设计、消能设计、减震设计等。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并进行合理化的施工方案设计,遵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基于力学和材料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材料、荷载等因素,合理选用结构形式、尺寸、布局和材料,以满足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的一种设计方法。

混凝土受压区设计原理

混凝土受压区设计原理

混凝土受压区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一般由受拉区和受压区组成,其中受压区的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混凝土受压区设计的原理。

二、混凝土受压区的力学特性混凝土受压区的力学特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了解的基本内容,以下是混凝土受压区的力学特性:1. 压缩强度混凝土受压区的压缩强度是指在混凝土受压区内,混凝土承受的最大压力。

压缩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

2. 变形能力混凝土受压区的变形能力是指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能够承受的变形量。

混凝土受压区的变形能力不仅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还与混凝土的加固方式、结构形式以及荷载方式等因素有关。

3. 破坏模式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模式主要有压碎破坏和拉裂破坏两种。

在混凝土受压区设计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以及结构形式、荷载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以避免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

三、混凝土受压区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受压区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保证混凝土受压区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同时避免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以下是混凝土受压区设计的基本原理:1. 保证混凝土受压区的强度混凝土受压区的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设计时需要根据混凝土受压区的荷载大小和荷载形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并采用合适的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以及加工工艺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受压区的强度。

2. 保证混凝土受压区的变形能力混凝土受压区的变形能力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时需要根据混凝土受压区的荷载大小和荷载形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以及加工工艺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受压区的变形能力。

3. 避免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避免的重要问题之一。

设计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以及结构形式、荷载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以避免混凝土受压区的破坏。

混凝土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是混凝土工程的基础,本文将从混凝土的组成、受力情况、材料特性、强度计算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等组成的人造石材。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水是混凝土的调节剂,掺合料则是对混凝土性能的调整和改善。

混凝土的组成对其受力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受力情况混凝土在受力时主要承受拉、压、剪三种力,其中拉力和剪力对混凝土的破坏影响较大。

混凝土的受力情况与结构形式、载荷形式、荷载大小等因素有关,不同的受力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四、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包括强度、变形、稳定性等。

其中,强度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参数,通常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包括弹性、塑性和蠕变等,不同的变形特性对混凝土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有不同的影响。

混凝土的稳定性则涉及到其抗震能力和耐久性等方面。

五、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的强度计算通常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和工作状态设计方法。

其中,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主要关注结构的安全性,以保证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工作状态设计方法则主要关注结构的使用性能,以保证结构在使用状态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其中,结构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必须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结构的经济性则涉及到结构的施工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结构的美观性则涉及到结构的外观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方面。

七、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流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流程包括结构分析、选取结构形式、计算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确定结构的尺寸和配筋、细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环节。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原理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原理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结构中。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抗压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原理,包括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的受力状态、混凝土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等。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它通过与水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固化成为一种硬实的材料。

砂和石子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混凝土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

水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物质,它与水泥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促进混凝土的固化。

三、混凝土的受力状态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存在两种状态:未受压状态和受压状态。

在未受压状态下,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处于自由状态,没有相互作用。

在受压状态下,混凝土中的材料承受着外部的压力,发生了相互作用。

在混凝土受压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并产生更多的水化产物,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砂和石子的作用是承受部分压力,使混凝土的受力更加均匀。

随着压力的增加,混凝土中的空隙会逐渐缩小,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更加紧密,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逐渐增加。

四、混凝土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混凝土的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理论计算得到。

实验测定方法实验测定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压缩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在压缩试验中,将混凝土试样置于压力机中,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直到试样破裂。

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承载能力,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是通过分析混凝土受力状态和材料特性,使用力学原理计算出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混凝土的受压强度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经验公式法、弹性理论法和极限平衡法。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利用已知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林德贝格公式、斯皮尔公式和莫氏公式等。

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承受力主要是通过抗压强度来实现的。

因此,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头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它与砂和石头一起形成了混凝土的骨架结构。

而水在混凝土中起到了润滑和减少混凝土内部空隙的作用。

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在受到压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其计算公式为:f_c = P/A,其中,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P为试件承受的最大压力,A为试件的横截面积。

四、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原理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设计原理包括:混凝土试件制备、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的评估。

1. 混凝土试件制备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规范要求。

试件的尺寸、比例和制备工艺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试件拆模时间、养护时间和试验时间等也应符合规范要求。

2. 试验条件混凝土试件在试验时应遵循规范要求,试验条件包括:试验机的选用、试验速度、试验温度和湿度等。

试验时应保证试件不发生偏差和损坏。

3. 试验结果的评估试验结果的评估应遵循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的判定应考虑试验设备、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试件的制备质量等因素。

试验结果的评估应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泥的品种和用量不同品种和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泥的用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

2. 砂和石头的粒径和配合比砂和石头的粒径和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砂和细石头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而粗砂和粗石头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受压构件
第六章 受压构件 Compressive Element or Column
(a)轴心受压
(b)单向偏心受压 (c) 双向偏心受压
受压构件(柱)往往在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产生破
坏,往往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
a
1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a
2
a
3
第六章 受压构件
第六章 受压构件 Compressive Element or Column
(a)轴心受压
(b)单向偏心受压 (c) 双向偏心受压
轴心受压承载力是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的上限。
先讨论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然后重点讨论单向偏心
受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a
4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六章 受压构件
a
20
第六章 受压构件
混凝土圆柱体三向受压状态的纵向抗压强度
s1fc4s2
a
21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六章 受压构件
(a)
s
(b)
s2
(c)
s
dcor fyAss1
s2
fyAss1
a
22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六章 受压构件
(a)
(b)
s
(c)
s
s1fc4s2
s2
dcor
ss sc
500
100
400
80
300
60
200
40
100
20
0
fy=540MPa fy=230MPa
0.0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c
0.002
a
e
15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钢筋的受压强度
ey
fy Es
e0时,
fy fy
eyE fys e0时, fyEse040M 0P
普通钢箍柱
螺旋钢箍柱
普通钢箍柱:箍筋的作用? 纵筋的作用?
螺旋钢箍柱:箍筋的形状 为圆形,且间距较密,其 作用?
a
5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a
6
第六章 受压构件
纵筋的作用:
◆ 协助混凝土受压
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0.4% (单侧0.2%) ◆ 承担弯矩作用 ◆ 减小持续压应力下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
折减系数 0.9是考虑初始偏心的影响,以及主要承受恒载作用
的轴压受压柱的可靠性。
a
17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Length and width ratio
l 0 f() b
l0 b
a
18
第六章 受压构件
6.4 螺旋箍筋柱 Spiral Stirrup Columns
a
19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实验表明,收缩和徐变能把柱截面中的压力由混凝 土向钢筋转移,从而使钢筋压应力不断增长。压应 力的增长幅度随配筋率的减小而增大。如果不给配 筋率规定一个下限,钢筋中的压应力就可能在持续 使用荷载下增长到屈服应力水准。
a
7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6.3 Axial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the Tied Columns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 在实际结构中,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几乎是不存在的。 ◆ 通常由于施工制造的误差、荷载作用位置的偏差、混凝土的不 均匀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初始偏心距。 ◆ 但有些构件,如以恒载为主的等跨多层房屋的内柱、桁架中的 受压腹杆等,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可近似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e 当 e e0 时 NufcAcfyAs NufcA cEs 0A s
a
12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N(kN)
1200
fy=540MPa
1000
fy=235MPa
800
600 400 200
0
b× h=200× 200
As=804
C30
e
0.001 a
0.002
N
箍筋的作用?
a
10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1 轴心受压构件短柱的受力性能 矩形截面轴心受压短柱
Behavior of Axial Compressive Member
N
变形条件:es =ec =e
物理关系:ss Ese
eey
fy Es
ss fy
eey
scfc2ee0 ee02
(a)
(b)
s2
s
The tied stirrup column
The s(pc)iral sdtciorrrup column
a
s
fyAss1
8
s
a
9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Behavior of Axial Compressive Member 矩形截面轴心受压短柱
箍筋的作用? 平衡条件:
0ee0
NscAcssAs
a
11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对于ey=fy/Es<e0 的钢筋
NscAcssAs
对于ey=fy/Es>e0 的钢筋
当e ey 时
Nfc2ee0 ee02AcEseAs

e
ey

Nfc2ee0 ee0
2
Ac fyAs
• The column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stirrup:
• The one is the tied stirrup column;
• The other is the spiral stirrup column;
13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ss sc
500
100
400
80
300
60
200
40
100
20
fy=540MPa fy=235MPa
sc
0
200
400
600 800 1000 N(kN)
a
14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
s2
fyAss1
s2sdco r 2fyAss1
s2
2 f y Ass1 s dcor
fyAss1
s1
fc
8 fy Ass1 sdcor
达到极限状态时(保护层已剥落,不考虑)
s Nu 1Acor fyAsfcAco r fyAs8sfydA csos1rAcor
a
23
6.1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a
16
3.1 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六章 受压构件
2. Axial Slender Compressive Column
轴心受压短柱 Nus fcAfyAs
轴心受压长柱 Nul Nus
稳定系数 Stability Coefficient
N
l u
N
s u
稳定系数 主要与
柱的长细比l0/b有关
N N u 0 .9(fcA fy A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