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
陕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陕西中考语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A.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2分)A.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扼制(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评分标准:选对一个,得1分。
共2分。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殷.勤∕踏.青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漂流记》②《格列佛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迸(bèng)发夹(jiā)杂风驰电掣(chè)白雪皑皑(ái)B. 桎梏(kù)信笺(jiān)咄(duó)咄逼人怙恶不悛(quān)C. 毗(pí)邻愤懑(mèn)刚愎(bì)自用拈(ni ān)轻怕重D. 谥(shì)号埋(mán)怨锃(zèng)光瓦亮苦心孤诣(yì)2.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蔓延不胫而走披星戴月沽名钓誉B. 候鸟按步就班事必躬亲仗义直言C. 精粹察言观色坚苦奋斗别出心裁D. 偌大各行其事老马识图出人头地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
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
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②再翻过个儿包上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A. 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 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5.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招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 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④,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样《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渔家做•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特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 盖比较.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12分)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的松林失去喧响。
2018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成都市二〇一八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分部必须用2B铅填涂,非选择题分部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阻遏.(è)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B、汲.取(jí)稚嫩.(nèn)养精蓄.锐(xù)C、蓬蒿.(gāo)羁绊.(bàn)装模.作样(mú)D、震悚.(sǒng)归省.(xǐng)眼花缭.乱(l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四川成都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成都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阻遏.(è)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B. 汲.取(jí)稚嫩.(nèn)养精蓄.锐(xù)C. 蓬蒿.(gāo)羁绊.(bàn)装模.作样(mú)D. 震悚.(sǒng)归省.(xǐng)眼花缭.乱(liáo)【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C项的注音有误,应为蓬蒿(hāo)。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有误,应把“融化”改为“熔化”;B项有误,应把“辨”改为“辩”;C项有误,应把“历尽心血”改为“沥尽心血”。
故选D。
D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版河南省 2018 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 8 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 格式整理版(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8 分)材料一:学习参考好帮手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省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若出其里。
⑵,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A【解析】A.殷.勤(yīn)/殷.红(yān);咀嚼.(jué)/咬文嚼.字(jiáo);风调.雨顺(tiáo)/南腔北调.(diào)。
B.儒.雅(rú)/懦.弱(nuò);侍.奉(shì)/恃.才傲物(shì);咄.咄逼人(duō)/相形见绌.(chù)。
C.卡.片(kǎ)/关卡.(qiǎ);屏.障(píng)/屏.息凝神(bǐng);置之度.外(dù)/度.日如年(dù)。
D.譬.如(pì)/偏僻.(pì);栅.栏(zhà)/姗.姗来迟(shān);前仆.后继(pū)/赴.汤蹈火(fù)。
2.【答案】B【解析】A.松弛,C谈笑风生,D.水龙头。
3.【答案】(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注意第(1)题“秉”“穗”“敝”等字不要写错。
第(2)题的关键提示信息是文题和“毫不艳羡”,注意“奉”字不要写错。
第(3)题前两空的关键提示信息是诗题和“憧憬”,注意“窗”字不要写错;后两空关键提示信息是诗题和“遥寄”、“祝愿”,注意“婵娟”两字不要写错。
4.【答案】(1)①鲁滨逊和一条狗被海浪冲到荒岛上。
他想记录日期却没有工具,于是就在上岸的地方竖了一个大十字架,刻下他上岛的日期,并用不同的刻痕来表示日、周、月。
这样,他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日历。
②格列佛被风浪推送到小人国(利立浦特国)。
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被很多小人用细线绑在地上,挣扎不脱。
在小人们的攻击和劝说下,他表示投降。
(符合画面内容,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即可。
)(2)①“故事情节”:孙悟空向着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2018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狼藉/ 慰藉炫耀/ 头晕目眩凫水/ 袅袅烟云B. 谰语/ 斑斓憔悴/ 鞠躬尽瘁躯壳/ 金蝉脱壳C. 绽开/ 沉淀赫然/ 万恶不赦横渡/ 涕泗横流D. 帷幕/ 蓦然劫难/ 在劫难逃亘古/ 断壁残垣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缄默一霎时姗姗来迟冥思遐想B.羸弱戈壁滩一反既往豁然贯通C.深邃颤巍巍更胜一筹狂妄自大D.娴熟文绉绉重峦叠障混为一谈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⑵2015 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 ,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第六届中国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 2016 年4 月4 日。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5 月21 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
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88 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B.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山东泰安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泰安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pán),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liáo)绕。
B. 计程车像饥蝗.(h uáng)拥来。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荫.(yīn)不再有用处。
C.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chǎn)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juàn)。
D. 在众目睽睽.(kuí)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shěn)笑。
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振.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C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改为:A:“磬”应读qìng。
B:“燥”应改为“躁”。
D:“振”应改为“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C. 那些屏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D.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2018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导语】所有的成功都来⾃于⾏动,只有付诸⾏动,才能⼀步步⾛向成功。
以下为⽆忧考整理的2018年长沙市中考语⽂试卷及答案,今天你练了吗?2018年长沙市中考语⽂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先将⾃⼰的姓名、准考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萆稿纸、试題卷上答題⽆效;3.答题时,请考⽣注意各⼤題題号后⾯的答题提⽰;4.请勿折叠答題卡,保持字体⼯整、笔迹清晰、卡⾯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27道⼩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A.纯粹(cuì)鞠躬尽萃亘古(gèng)持之以恒B.契约(qì)锲⽽不舍威慑(shè)蹑⼿蹑脚C.斑斓(lán)⼒挽狂斓仰慕(mò)蓦然回⾸D.拙劣(zhuó)相形见绌真谛(dì)根深缔固2.下列加点词语运⽤不正确的⼀项是()(2分)⾛进长沙,品味⽣活,你可以漫步西园北⾥的⿇⽯步道,聆听百年的朗朗书声。
任凭⼀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涌上⼼头;也可以徜徉太平⽼街,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在岁⽉中找寻⾃⼰的⾜迹;还可以信步贾谊故居,浏览⼤师之作,感叹他的⽂不加点,才华横溢……当然,你也可以静坐杜甫江阁,迎着湘江夜风,品清茶,听湘曲,与三五好友⼀起享受天伦之乐。
A.聆听 B.徜徉 D.⽂不加点 D.天伦之乐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场⾜球热,据统计,⼤约三分⼀左右的年轻⼈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周年,使⼈们⼜⼀次重温了“⼀⽅有难⼋⽅⽀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代⼈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2018年语文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语文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伟岸(àn) 修身(xiū) 预兆(zào) 不知所错(cuò)B.悬念(xuán) 缠绕(yào) 摄影(shè) 络绎不决(jué)C.哈达(hā) 聆听(líng) 坚难(jiān) 兴致勃勃(bó)D. 劳碌(lù) 天分(fèn)晶莹(yíng) 妙手偶得(ǒu)【知识点】字音字形【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预兆”读“zhào”,“不知所错”正确字形是“措”;B项“缠绕”读“rào”,“络绎不决”正确字形是“绝”;C项“哈达”读“hǎ”,“坚难”应为“艰难”。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知识点】词语成语【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可用排除法,第三条横线,固定搭配“打开心扉”,排除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投入怀抱”,而不说“投入情怀”,所以排除C,选择B。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
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
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天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zhàn)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B.开拓(tuò)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C.胆怯(què)贪婪(lán)莫衷一是(zhōng)D.挑衅(xìn)宽恕(shù)鲜为人知(xiā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5.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季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
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传达)记忆,zuān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创造”,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zuān:誉:(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2分)改为。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分)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
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修改①修改②3.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6分)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1))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4分)4.诗文名句填空。
(共10分,每空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⑧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
)必答题:(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3),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4)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选答题:(7)自古逢秋悲寂寥,。
,。
(《秋词》刘禹锡)(8)两个黄鹂鸣翠柳,。
,。
(《绝句》杜甫)二(66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3分)答:6.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分)答:(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
(20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
吴将皆欲迎击之。
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
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
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
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
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弊耳。
”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
”乃攻一营,不利。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
”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
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
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⑩敕:命令。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2分)吴将皆欲迎击之。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1)公将鼓之()(2)彼竭我盈()(3)犹难尽克()(4)诸将并曰()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2)夫战,勇气也。
译文:(3)其诸要害已固守。
译文:10.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
(4分)答:11.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答:(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18分)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
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
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
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
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
《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
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
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
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
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
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
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
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
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
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
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
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
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一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
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
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
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
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12.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3分)答:13.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5分)答:14 .请分行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4分)答:15.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6分)答:(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22分)大地的恩典杜怀超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
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
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
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
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
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
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
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
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
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
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
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
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
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
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
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
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
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
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
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
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
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
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
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
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
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
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
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
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