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石方工程职安作业指导书
石方工程职安作业指导书石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石方挖掘、石方运输、石方堆放、石方填筑等工作环节。
在进行石方工程时,需要重视职业安全,保证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结合石方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份职安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工人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一、作业前的准备1. 安全措施准备:施工前应制定安全措施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参与人员、安全要求等;配备安全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耳塞等。
2. 职工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工人进行职业安全培训,熟悉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3. 作业场地准备:清理场地杂物,确保场地平整,为石方工程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二、石方挖掘作业1. 挖掘前勘察:在开始挖掘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土壤稳定性等,确定挖掘方案。
2. 设备检查:检查挖掘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装置,如防护罩、紧急停止装置等。
3. 安全防护:挖掘过程中,必须保持挖掘机与周围建筑物、电线等的安全距离,防止事故发生。
同时,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4. 挖掘深度控制:根据施工图纸和要求,控制挖掘深度,避免过度挖掘导致坍塌事故。
三、石方运输作业1. 运输工具检查: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保证车辆功能正常,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2. 载重限制:根据车辆的承重能力,合理控制石方运输的数量,避免超载导致车辆事故。
3. 石方堆放标志:在堆放石方的区域设置明显的标志,提醒工人和其他人员注意避让,避免被石方砸伤。
4. 石方稳定堆放:合理堆放石方,确保石方不会倾倒或滚动,以免伤害到工人。
四、石方填筑作业1. 压实控制:填筑石方时,应根据填筑层厚度、压实设备的性能等,合理控制压实力度,避免因过度压实导致地基结构破坏。
2. 防止塌方:填筑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防止塌方的措施,如设置支撑结构、加固边坡等,确保填筑过程的安全。
3. 填筑高度控制:根据施工图纸和要求,合理控制填筑高度,避免过高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
01 作业指导书_地表沉降
地表沉降监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构)筑物的基坑及周边环境地表沉降监测。
对于冻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老粘土等其他特殊岩土和侵蚀性环境的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尚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
2 执行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3仪器设备水准仪、铟瓦尺、三脚架、尺垫等。
4检测目的(1)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3)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本体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收集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及气象资料、地下结构和基坑工程的设计资料,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和相关施工情况;2.收集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地下管线的原始和使用现状等资料。
必要时应采用拍照或录像等方法保存有关资料;3.通过现场踏勘,了解相关资料与现场状况的对应关系,确定拟监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点位布设地表沉降监测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进行。
基坑边坡顶部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前言勘察是指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有关地下或地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形测量及气象、生物等方面的资料,为矿山、工程、建设、环境等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
在进行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勘察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防范勘察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制定一份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勘察工作的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 安全生产意识(1)全员安全意识:勘察人员必须认识到安全工作是首要的,树立安全生产文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管理意识:勘察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做好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风险隐患意识:勘察人员要具备风险意识和预见性,对矿区巷道、斜坡、特殊地质等高风险区域,必须增加警惕,认真评估和采取有效措施。
2. 安全生产制度(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和执行勘察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勘察领导、管理、技术等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全面、科学、实用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和执行。
3. 安全生产措施(1)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对勘察现场关键环节实行24小时巡视和监控,加强消防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的配备,对涉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岗位进行岗位技能和操作培训。
(2)安全生产检查:勘察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检查和评估。
4. 安全生产宣传(1)工作场所:在勘察工作场所和安全生产岗位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2)宣传手段:通过安全生产宣传视频、PPT、安全教育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强勘察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普及。
三、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 勘察前准备(1)现场勘察前,必须核实相关勘察人员的职业健康证明,并进行身体检查。
(2)现场勘察前,勘察领导必须对勘察场地进行评估,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和现场勘察安全预案,全员对勘察过程的安全保障预备工作有一个充分的准备。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地质勘察基础知识 (4)1.1 地质勘察目的与意义 (4)1.1.1 了解地质条件 (4)1.1.2 评价工程地质条件 (4)1.1.3 指导工程建设 (4)1.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5)1.2.1 地形地貌 (5)1.2.2 地层岩性 (5)1.2.3 地质构造 (5)1.2.4 水文地质条件 (5)1.2.5 工程地质问题 (5)1.3 地质勘察类型及要求 (5)1.3.1 初勘 (5)1.3.2 详勘 (5)1.3.3 施工勘察 (6)1.3.4 环境地质勘察 (6)第2章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6)2.1 勘察任务书与勘察方案 (6)2.1.1 编制勘察任务书 (6)2.1.2 制定勘察方案 (6)2.2 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 (7)2.2.1 收集相关资料 (7)2.2.2 分析资料 (7)2.3 勘察设备与仪器准备 (7)2.3.1 选择勘察设备与仪器 (7)2.3.2 设备与仪器检校 (7)2.3.3 配置勘察设备与仪器 (7)2.3.4 设备与仪器运输、保管与维护 (7)第3章地质测绘 (7)3.1 地质测绘方法与要求 (7)3.1.1 方法概述 (7)3.1.2 基本要求 (8)3.2 地形地貌测绘 (8)3.2.1 地形测绘 (8)3.2.2 地貌测绘 (8)3.3 地质构造与岩性测绘 (8)3.3.1 地质构造测绘 (8)3.3.2 岩性测绘 (8)第4章钻探工作 (8)4.1 钻探方法选择 (8)4.1.1 钻探方法分类 (8)4.1.3 常见钻探方法 (9)4.2 钻探设备与工艺 (9)4.2.1 钻探设备选型 (9)4.2.2 钻探工艺 (9)4.3 钻探成果整理与分析 (9)4.3.1 钻探资料整理 (9)4.3.2 钻探成果分析 (9)第5章岩土工程勘察 (10)5.1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10)5.1.1 工程地质测绘 (10)5.1.2 钻探勘察 (10)5.1.3 物探勘察 (10)5.1.4 勘察取样与试验 (10)5.2 岩土工程参数测试 (10)5.2.1 物理性质测试 (10)5.2.2 力学性质测试 (10)5.2.3 水文地质参数测试 (10)5.2.4 特殊岩土参数测试 (10)5.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1)5.3.1 岩土体工程性质分析 (11)5.3.2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1)5.3.3 岩土工程问题识别与评价 (11)5.3.4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推荐 (11)第6章地下水勘察 (11)6.1 地下水勘察方法 (11)6.1.1 钻探法 (11)6.1.2物探法 (11)6.1.3 遥感法 (11)6.1.4试井法 (11)6.2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1)6.2.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12)6.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12)6.2.3 地下水与地质构造关系 (12)6.2.4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12)6.3 地下水动态观测 (12)6.3.1 观测井布设 (12)6.3.2 观测方法 (12)6.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6.3.4 地下水动态预测 (12)第7章物探与遥感技术 (12)7.1 物探方法与设备 (12)7.1.1 物探方法概述 (12)7.1.2 设备配置及操作 (13)7.2 遥感技术原理与应用 (13)7.2.1 遥感技术概述 (13)7.2.2 遥感技术原理 (13)7.2.3 遥感技术应用 (13)7.3 物探与遥感资料解释 (13)7.3.1 资料预处理 (13)7.3.2 数据解释方法 (13)7.3.3 解释结果分析与应用 (13)7.3.4 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 (13)第8章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14)8.1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4)8.1.1 地形地貌分析 (14)8.1.2 地层岩性分析 (14)8.1.3 地质构造分析 (14)8.1.4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4)8.2 工程地质问题识别 (14)8.2.1 不良地质现象识别 (14)8.2.2 工程地质风险分析 (14)8.2.3 工程地质问题归类与排序 (14)8.3 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14)8.3.1 定性评价方法 (14)8.3.2 定量评价方法 (15)8.3.3 综合评价方法 (15)8.3.4 工程地质建议措施 (15)第9章勘察报告编制 (15)9.1 勘察报告编写要求 (15)9.1.1 报告编制原则 (15)9.1.2 报告编制依据 (15)9.1.3 报告编制人员要求 (15)9.2 勘察报告内容与格式 (15)9.2.1 报告内容 (15)9.2.2 报告格式 (16)9.3 勘察报告审查与提交 (16)9.3.1 审查流程 (16)9.3.2 提交要求 (16)第10章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 (16)10.1 质量控制措施与标准 (16)10.1.1 质量控制措施 (16)1.1.1.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勘察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院勘察项目事前指导书
xx勘察设计研究院(工字B-03)项目事前指导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名称勘察阶段工程负责人日期年月日勘察任务书需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勘察技术要求已明确□岩土勘察等级按级考虑□勘察工作量设计方(业主)已(未)确定,但少数孔位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或移动,以满足规范要求□场地或建构筑物基本概况已(未)清楚□勘察内容及深度要求□建筑物情况:□工作量:共布置钻孔个,其中控制孔个,深度应钻入;一般孔个,钻孔深度进入□原位测试工作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对于人工填土和砂层需进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在场地内选取钻孔号进行波速测试□取土、原位测试工作,每层土取样及试验数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6);□在现场进行钻孔抽(注)水试验;□取件水样进行水质分析;□钻孔岩芯摆放整齐,照好相片。
□勘察质量应注意的问题□保证取土质量和原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岩(土)芯采取率;□分层描述要准确,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准确划分残积土、全风化和强风化地层;□注意观测地下水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注意基岩中的风化不均匀现象和软弱夹层、破碎带□勘察安全应注意的问题□场地内分布有密集的地下管线,施工前应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确认钻孔位置无地下管线方可进行施工钻探。
□在施工期间,每晚派值班人员看守施工现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进入场地的生产人员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进入场地应带安全帽、穿工作服、劳保鞋。
禁止酒后作业。
□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本工程安全目标为“五无”(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火灾、无中毒);□勘察环境应注意的问题□施工产生的噪声应控制在85dB之内,避开夜间施工;□泥浆通过沉淀池沉淀后集中定点排放,及时清扫岩土芯样集中定点排放;□注意保护环境,严禁破坏花草树木;□场地施工和修理的固体废弃物收集后送废品回收站或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定时检修机械设备,防止机械设备漏油而污染土地和水体;□审定人:审核人:。
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项目名称
勘察阶段
详勘
受指导机组
勘察机组
1、正式开工前必须征得项目负责人及主管生产主任同意;
2、所有钻孔岩芯依序按1米长自左向右、自上而下摆放整齐,每一回次应贴上岩芯牌,岩芯牌应记录完整,同时用无色透明胶布粘贴,以免雨水淋湿,无法辨认。
3、必须按回次进行描述,回次深度、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换层深度、样品编号或试验类型、起止深度、杆长、击数等均应如实记录、记录齐全。
10、所有勘探孔不得移位,如有障碍物需移位钻孔,须征得项目负责人同意,并注明移位方向及距离。所有钻孔终孔口径均为φ110,如见基岩,可变径为φ91。
11、其他事项:①本次样品必须及时封样并贴样品标签,严禁超前或滞后取样,严禁把样品顺序颠倒,如发现颠倒作为废孔处理;②取样、原位测试(标贯及圆锥动力触探)必顺按回次描述;③对于取样或原位测试试验深度标识有误的钻孔,作废孔处理。
7、静力触探孔:静探孔设计孔深**m,要求进入稳定砂层**m。若未见稳定砂层,应加深孔深。(静力触探仪器和探头必面经过率定,并提交率定报告或表格)
8、取水样:水样暂定为**组,其中地表水**组(在场地水塘中取样,如无水塘,可不取),上层滞水**组,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组;
9、取岩样:钻孔中取岩样计**组。
6、场区标贯试验及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严格按附表一要求的原位测试孔进行标贯试验,粘性土层、砂类土层必须分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要求每2米间距必须进行1次标贯试验;严格按附表一要求的原位测试孔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圆砾层及填土层中进行标贯试验时反弹必须分层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要求每2米间距必须进行1次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贯试验样必须摆放正确位置,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将核对试验数据,若试验次数与摆放标贯试验样数据不相符,将试同弄虚作假,所有施工钻孔作废,重新施工,望大家密切配合!
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1 目的明确工程勘察(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及工程勘察工作的程序、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勘察(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
3职责3.1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工程勘察工作的控制和管理。
3.2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3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4工作程序及要求4.1作业准备4.1.1资源配备4.1.1.1人员配备:项目设计批准后,根据任务书和设计的工作量,进行组织和人员配备,并明确项目组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4.1.1.2物资配备: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配备和采购有关物资。
采购物资按《实物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4.1.2技术准备4.1.2.1学习规范: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设计和相关的规范规定,明确项目控制的重点、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4.1.2.2现场实习: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现场踏勘,熟悉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情况,加强感性认识,掌握调查方法。
4.1.2.3统一要求:项目组负责人组织学习工作细则,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并进行技术交底。
4.2野外作业工程勘察工作野外作业程序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绘(路线布置、观测编录、资料整理检查)、工程地质钻探(设备安装、钻进与编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验收、封孔)、工程地质试验(仪器安装、操作记录、资料分析)、岩土样品采取(样品布置、样品采取、包装送验)、野外验收。
5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5.1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写要求5.1.1勘察纲要的编制应依据任务书、合同书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在充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5.1.2纲要的内容应包括:(1)项目名称、地点;(2)工作依据、执行标准;(3)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其中方案应细化至单个勘探点的要求,含工作深度、精度、拟采用的工作方法、预期目的等;(4)计划提交产品的数量、规格、名称;(5)计划工期、进度安排;(6)资源配备;(7)质量保证措施;(8)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完整word版)工程地质勘察安全作业指导书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作业指导书一、安全行车㈠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强化驾驶技能1.对上岗驾驶员必须是有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批准的正式驾驶员,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准上岗。
根据地域情况,各单位可安排驾驶技术较好的人员到工作最适应的地段工作。
2.加强对驾驶员的法规学习,遵章守纪。
各单位应组织驾驶人员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特别是《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第19、26、30、36、37、49、50条以及《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要熟悉、牢记。
㈡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确保生产、工作用车1.各单位要坚持用车派车单制度,谁管车,谁负责,严禁私自用车或未经领导批准用车;2.坚持出工前、收工后,车辆交接签收制度。
㈢加强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况达标各单位必须对本单位执行铁路勘探任务的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
车辆技术状况达到以下要求:1.发动机部分保证总体状况良好,油电路畅通,有足够的动力;2.离合器不打滑、不发抖,压板、磨擦片厚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3.传动系统连接螺栓无磨损、无损伤;4.横直拉杆球头、方向盘锁紧螺帽不松动;5.制动总泵、分泵工作可靠,制动鼓尺寸、蹄片厚度在规定范围内,系统无漏油、漏气现象;6.前轮定位符合技术标准,轮胎胎面花纹有足够的深度,气压在规定范围内;7.悬挂系统各部衬套无磨损,紧固可靠。
8.备足应急措施所需的各种物品。
如三角木、防滑链、千斤顶、备胎、铁铲、水桶、灭火器等,以备所需。
二、钻探和原位测试㈠一般规定1.各种勘探设备和机具,应按规定标准安装使用。
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在勘探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2.钻机组须按规定配齐人员,确保每班上岗人数。
要使工人及时得到休息。
3.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勘探场地。
4.勘探场地应保持光线充足。
夜间作业时,塔顶、孔口等操作须有足够的照明,确保操作安全需要。
5.所有传动机构(齿轮、皮带轮、链条)均应配有安全防护装置。
6.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坚持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制度;禁止为任务拼人力,拼设备的做法。
建设项目各阶段作业指导书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二、范围三、相关文件四、内容1.根据审批机关批准文件编制设计(包括规划、方案)任务书。
1.1包括主要内容:1.1.1建设目的、根据1.1.2建设规模1.1.3工艺原则1.1.4资源、原材料1.1.5水文、地质、气象、地震条件1.1.6三废治理要求1.1.7建筑结构,建设地址及占地面积。
1.1.8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1.1.9用地情况及指标1.1.10投资估算2.组织设计招标2.1实行招标的建设项目应具备的条件2.1.1具有经过审批机关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2.1.2具有开展设计必须的可靠设计资料2.1.2.1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项目建设地点、规划控制条件、设计要点和用地红线图2.1.2.2符合要求的地形图、管线图2.1.2.3设计要求说明书2.2成立专门的招标小组,编制或委托编制招标文件,组织评标。
2.3发布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2.4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2.5向合格设计单位发售或发送招标文件2.6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解答招标疑问2.7按规定时间接受标书,并开标。
2.7.1标书包括方案设计综合说明书,方案设计内容和图纸,建设工期,主要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设计进度和收费。
3.确定设计方案3.1组织内部自审。
3.2组织专家方案论证。
对拟采用的设计方案从技术、功能、经济、使用上进行综合评定。
3.3报有关主管职能部门审批4.与中标单位签定合同5.委托中标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5.1组织有关主管职能部门进行会审6.施工图设计。
6.1设计单位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主要设备订货情况进行施工图设计。
6.2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项目招投标组织和管理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二、范围三、相关文件[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四、内容1.项目管理部向招标管理机构办理有关招标的前期手续。
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报建、企业资质审查、招标审请。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勘工程是指对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进行勘察、调查和评估的工作,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地勘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地勘工程人员一个清晰的工作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地勘工程的各项任务。
同时,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规范要求,确保地勘工程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地勘工程的调查、勘察和评估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勘察、水文测量、地形测量等。
四、作业流程1. 任务准备阶段1.1 确定任务目标和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1.2 组织编制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勘察方法、测量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1.3 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设备,如测量仪器、采样工具等。
2. 野外作业阶段2.1 按照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组织工作人员进入野外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
2.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3.1 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作相应的图表、报告和评估结果。
3.3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报告编制和提交阶段4.1 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地勘工程报告,包括调查、勘察和评估结果等。
4.2 报告内容应准确、清晰,结构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4.3 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委托方,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五、作业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测量设备和处理数据。
3. 野外作业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准确、科学,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
水利水电勘察项目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作业指导书(试行)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红河分院2006年3月目录0、序 (1)1、基本规定 (1)2、勘察大纲 (3)3、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外业工作 (4)4、勘察报告 (20)附录A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 (30)附录B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一览表 (37)附录C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38)附录D 岩体地应力和岩爆的判别 (44)附录E 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经验取值表 (46)0、序随着院服务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已开展了部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项目,虽有大型和中小型各自的国标和行标,但从现在的市场运作情况看,水利与水电的勘察阶段不尽相同,并且与水利水电工勘规范的划分也不完全一致,为保证我院水利水电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质量,使该类工作有的放矢,对各种条件下的主要问题能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及时得以解决,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主要针对现行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而作,其它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按照有关规范和勘察任务书(合同)要求结合本作业指导书参照执行,部分未尽事宜以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为准。
1、基本规定1.1工程等别划分:按《防洪标准》(GB50201-19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别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按库容和装机容量划分为五等,按表1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其中一、二等执行GB50287-99,其余执行SL55-2005。
1.2勘察阶段划分1.2.1按现行的勘察规范GB50287-2008和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划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技施设计四个阶段;1.2.2水利部门的现勘察阶段划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施工详图6个阶段;1.2.3即将实施的《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报批稿,将取代GB50287-99)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划分为: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及施工详图设计5个阶段。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一、施工前准备1.概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内容。
2.场地勘察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场地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质量、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材料准备对所需的施工材料进行准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砂浆、钢筋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充足性,并按要求储存和保管。
4.施工设备准备根据项目需求,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
5.安全计划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措施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协调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合规合法,并遵守相关规定。
二、施工过程1.施工流程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施工流程安排。
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平整、基础施工、上建筑结构等。
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2.施工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监督和检验。
控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强度、质量标准等。
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合理安排人员根据施工流程和任务要求,合理安排人员的进场和离场时间。
确保施工过程人员的合理配备和协同工作。
4.设备操作规范指导设备操作员遵守设备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对新进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5.现场管理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的秩序、环境管理。
定期召开施工例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协调事宜。
6.安全监督设立安全监督员,对施工场地进行全程监督。
及时发现并纠正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三、施工后处理1.施工记录整理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日志、施工报告等。
水上勘探作业指导书
长江口水上地质勘探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及来源本次勘察任务是受甲方和设计单位委托,详情见勘察大纲。
2勘探依据2.1《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规程》(GB50287-99);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2.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2.6地质勘察大纲或任务书。
3资源配置3.1钻探现场负责人:根据任务情况适时安排。
3.2机组负责人:方炳洲、杜亮;操作工人多名。
3.3钻机全台套及相应配套、附属装备。
3.4测量仪器全套。
3.5钻探船和交通船负责人:孙树青、孙树平。
4主要勘探工作量小口径钻探:计划实施钻孔个,设计单孔深~m不等,总进尺约m。
5工期要求本期任务要求2010年月底完成。
6钻船焊接与钻机安装6.1将全套钻机设备由浏河长委水文站仓库安全搬运至指定的专用码头上船。
6.2全力协助水上焊接专业师傅,按预定的钻船组装方案和器材进行钻船平台焊接和套管装置稳固。
6.3钻机和配套设备安装水平、牢固,确保天车中心、孔口、套管口均在同一直线上。
6.4确保设备试运行正常、配套物质和各类器具齐全;6.5认真检查通讯设备、救生器材、锚索锚具是否齐全或完好。
7水上钻探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水上钻探作业从主要工序流程可分为:钻探船抛锚→(钻船)钻孔定位→下入水中保护套管→钻孔钻进(包括各项试验)→(终孔后)起拔套管→起锚→钻船移至下一孔位。
7.1钻探船抛锚:为保证钻进过程中钻船的稳固并利于孔位的调整准确,计划抛六口锚,主锚、尾锚各一口,前八字、后八字锚各两口。
个别钻孔根据风力、风向与水流情况,可采取增加边锚的方式来加固钻船的稳定或利于对孔位的调整定位。
7.2测量放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全站议或GPS双频接收机,利用相关资料(如风速、波浪、潮汐等)对水深数据进行改正。
相对于参考站,在钻船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平面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3m以内,水深在100m以内,精度可控制在0.5m以内。
高密度电法勘探施工指导书
高密度电法勘探作业指导书一、高密度电法勘探概述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岩土导电性差异为物性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的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种电探方法;它与常规电阻率法原理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采取的方法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置于观测剖面的各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器或者微机工程电测仪器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动和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相比传统电阻率法,高密度电法勘探具有以下特点:(1)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这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大约每一测点需2~5s,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4)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5)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阵列电探的思想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人开始考虑实施,英国学者所设计的电测深偏置装置系统实际上就是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80年代中期,日本地质计测株式会社曾借助电极转换器实现了野外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但由于整体设计的不完整性,这套设备并没有充分发挥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越性;8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地矿部系统率先开展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并完善了方法理论及有关技术问题,研制成了几种类型的仪器,如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研制的WGMD-3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近年来该方法先后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测量系统和观测装置一测量系统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野外数据采集测量系统和资料处理系统或实时处理系统;目前的大部分仪器都仍然是按分离方式设计的;现以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研制的WGMD-3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为例说明;以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为测控主机,配以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存储量大,测量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可方便地与国内常用高密度电法处理软件配合使用,使解释工作更加方便直观;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勘探与城市物探铁道与桥梁勘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亦用于寻找地下水确定水库坝基和防洪大堤隐患位置等水文工程地质勘探中,还能用于地热勘探;1. 仪器的主要特点:(1)准确、高效;在保持良好重复性的前提下,测量一个552个点的断面所需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2)超大存储;在高密度方式I只存储电阻率参数可存储不小于43680次的测量值;在高密度方式II存储电阻率与电流参数可存储不小于21840次的测量值,掉电亦不丢失; (3)接地检查;在野外工作中可随时方便快捷地检查各电极接地是否良好;(4)电极排列;装置类型多达18种且可扩展;既可按固定断面电极排列有AMNB,ABMN,AMBN,AMN,MNB,A-MN-B,自电M,自电MN,充电M,充电MN扫描测量,又可按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电极排列有A-M,A-MN,AB-M,AB–MN,MN-B,A-MN,矩形A-MN-B,跨孔偶极,其中,连续滚动扫描测量可在电极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测量断面连接至任意长,便于长剖面追踪,使用户得以低成本高时效解决实际问题;(5)所有电极排列测量断面均可任意指定断面起测电极号,方便、灵活;2. 仪器组件:(1)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2)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3)高级电法处理软件;二观测装置高密度电法与传统电阻率法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多种组合的剖面装置;以WGMD-3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为例,系统支持18种测量装置,其中,α排列、β排列、γ排列、δA 排列、δB排列、α2、自电M、自电MN、充电M、充电MN排列等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A-M、A-MN、AB-M、AB-MN、MN-B、A-MN、A-MN-B跨孔等电极排列适用于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 (1)固定断面扫描测量该测量方法在测量时以剖面线为单位进行测量,启动一次测量最少测一条剖面线,存储与显示时亦以剖面线为单位进行一个断面由若干条剖面线组成,且每条剖面线有唯一编号,简称剖面号;以排列温纳装置AMNB为例,测量某一剖面N时,AMNB相邻电极保持极距a,每测量完一点向前移动一个基本点距x,直至B极为最后一个电极止,剖面上的测点数随剖面号增大而减少,其断面上测点呈倒梯形分布,当实接电极数为60,剖面数为16,断面测点分布如图所示;图1 定断面扫描测量断面测点示意图当实接电极数给定时,任意剖面测点数由下式确定:Dn=Psum-Pa-1×n式中,n为剖面号,Dn为剖面上的测点数,Psum为实接电极数,Pa为装置电极数;(2)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该测量方法在测量时以滚动线为单位进行测量,启动一次测量最少测一条滚动线,存储与显示时则仍以剖面线为单位进行;滚动线是一条沿深度方向的直线或斜线不可视线;各测点等距分布其上,所有滚动线上相同测点号的测点构成一条剖面,不同深度的测点位于不同剖面上,一条滚动线上的测点数等于断面的剖面数;一个断面由若干条滚动线组成,且每条滚动线有唯一编号,简称滚动号;测量一条滚动线的过程称作单次滚动,即在保持供电电极与某个电极接通不动的情况下,沿测线方向电极号由小到大移动测量电极,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间距起始为一个基本点距,测量并存储当前点电阻率后,便移动一次测量电极,每次移动一个基本点距,重复上述测量移动过程直至测量点数等于剖面数为止;图为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断面测点分布示意图,图中,电极装置为A-M二极装置其它装置测点分布相同,仅水平坐标不同而已,滚动总数=15,实接电极数=18,剖面数=8,断面上测点呈平行四边形分布;由于剖面数为8,所以在18根电极布好不动的情况下,只能测量前10条滚动线,要测11~15号滚动线,则须将18根电极整体向前移动10个点距,即原11号电极位置成为1号电极,其余类推;当电极排列与实接电极数Psum确定时,最大剖面数即一条滚动线上最多测点数由下式决定:Nmax=Psum-Pa-1式中,Nmax为最大剖面数,Psum为实测电极数,Pa为装置电极数;若设定断面剖面数为NN≤max, 则在不移动电极情况下可连续测量的滚动线条数Rn由下式决定:Rn=Nmax-N-1若设定断面滚动总数为Rsum,则测量完全部滚动线须移动布置电极次数由下式决定:M=Rsum/Rn 整除或 M=Rsum/Rn+1 不整除断面总测点数=滚动线总数×剖面数;图2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断面测点分布示意图(3)典型电极排列方式【1】α排列温纳装置AMNB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电极排列如下图;测量断面为倒梯形;测量时AM=MN=NB 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第一条剖面线接着AM,MN,NB增大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这样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2】β排列偶极装置ABMN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电极排列如下图;测量断面为倒梯形;测量时AB=BM=MN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第一条剖面线;接着AB,BM,MN增大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这样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3】α2排列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电极排列如下图;测量断面为倒梯形;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第一条剖面线;接着AM NB增大一个电极间距,MN始终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这样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4】自电MN排列该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电极排列如下图;测量断面为线形,剖面数只能设置为1;测量时MN固定相隔一个电极间距逐点向右移动,测量两个电极间的自然电位,得到一条剖面线;三、野外测量方法(1)测区和测网对于主要应用于工程及环境地质调查中的高密度电法,按地质任务所给出的测区往往是非常有限定的,我们只能在需要解决工程问题的有限范围内来选择测区和布设测网;测网布设除了建立测区的坐标系统之外,还包含了技术人员试图以多大的网度和怎样的工作模式去解决所给出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这里,经验和技巧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密度电法而言,野外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表剖面数据采集方式,一种是井中电阻率成像的数据采集方式;而后者又包含有单孔和跨孔方式两种;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后一种方式与测网的布设关系密切,实际工作中要特别引起注意;(2)装置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用的主要是电极排列方式有温纳四极排列,联合三极排列,偶极排列和微分排列;不同的测量系统基本上以这几种装置为主,但也各有特点;上述电极排列即可联合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此外当惊醒单孔或者跨孔电阻率成像的数据采集时,二极法供收方式往往成为最经常使用的电极排列;极距取决与地质对象的埋藏深度,由于高密度电法勘探实际上是一种二维探测方法,所以在保证最大极距能够探测到主要地质对象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围岩背景也能在二维断面图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根据上述考虑,三电位电极系的极距设计为:a=nΔx,其中n为隔离系数,可由1改变到15,也可任选,Δx为点距;显然在a=1/3AB时,它与勘探深度之间存在某种系数关系;(3)导线敷设以60路电极为例,野外工作的导线敷设方式如图:图3 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野外施工布线示意图(4)测点分布高密度电阻率法由于地表电极总数是固定的,对于常规排列,随着隔离系数的增大,测点书便逐渐减少,当N 在1~15之间时,对于60路电极而言,一条剖面的测点数可由下式计算:151(603)n N n ==-∑显然,n=1,N 1=57,N 15=15,即a=15Δx 时,最下层的剖面长度L 15=15Δx;测点在断面上的分布呈倒三角形状;四、数据处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量系统在施工现场采集到大量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并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随机存储器里;将其传入微机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然后生成供推断解释用的各类图件;下图为高密度电阻率资料处理系统框图;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后可以进行二维反演;二维反演的数学实质:寻找一个地电模型,使其对应的理论计算与实测视电阻率数值在一定法则下重合最好;数学上将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用计算机对物探异常进行定量解释的最优化方法,实际上是求解多元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最优化算法种类很多,如最速下降法梯度法、最小二乘法、单纯形法等;其中最小二乘法在电法资料解释中应用效果最好;在电法资料的定量解释中,最优化算法的基本步骤可归结为:1给出实测视电阻率离散值;2根据已知物性资料,地质资料和定性解释成果,确定地电模型,即给出地电模型初值;3通过正演计算得到地电断面的理论值;4评定理论计算数值和实测视电阻率的拟合程度,即通过计算拟合差来判定拟合程度;5若拟合差不符合要求,则修改模型参数值,并根据修改后的地电模型参数重新计算理论值;6再次评定拟合程度,反复修改地电模型参数,直到拟合差达到事先给定的精度为止;下图给出了反演的示意图:图4 反演示意图图为某测区α排列的初步反演结果,上图为原始数据的视电阻率断面图,中图为理论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断面图,下图为理论地电模型图;图中显示反演结果经过了8次迭代,拟合误差达到了3%;。
勘察设计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A版)编制:科室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经理山西浩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目录1、总则 (1)2、工作程序 (1)2.1 确定任务 (1)2.2 现场踏勘 (2)2.3 设计编制 (2)2.3.1 勘察文件编制 (3)2.3.2 勘察文件编制要求 (3)2.3.3 报告修改办法 (4)3、技术岗位责任 (4)4、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 (6)1、总则1.1 为认真贯彻ISO9001标准要求,加强对我公司工程勘察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勘察质量,确保勘查质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合同及顾客要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我公司所有工程勘察活动必须遵守本作业指导书。
1.3 工程勘察活动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4 勘察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勘察,严格执行勘察强制性标准,并对勘察的质量负责。
2、工作程序勘察设计工作程序包括:确定任务、现场踏勘、设计编制。
2.1 确定任务2.1.1 项目负责人经由经营室下达任务单后,及时与委托方确认勘察任务,组织进行现场踏勘,搜集项目相关资料后与委托方及设计单位沟通确定勘察方案,勘察方案应由审核人确定认可。
2.1.2 项目负责人根据勘察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及机械设备,向劳务人员按照勘察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确保现场仪器设备及相关物资齐全并使用正常。
2.2 现场踏勘2.2.1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放点,原始资料应妥善保管交于报告编写人;安排钻机设备及时就位开工,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2.2.2 项目负责人负责监督劳务人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核查野外编录确保真实、准确。
2.2.3 项目负责人应在外业进行过程中留取现场机械设备作业情况、周围环境及代表性钻孔的岩芯摆样等相关影像资料。
2.2.4 现场负责人应适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勘察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2.2.5 现场负责人应向报告编写人说明现场完成情况,将原始资料移交报告编写人。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地勘工程是指为了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地勘工程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勘工程的作业指导,包括前期准备、工程施工、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前期准备1. 项目立项:确定地勘工程的目标、范围、工作内容和时间计划,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2. 资料调查:收集相关地质地貌图、地下水文资料、历史地质灾害资料等,对工程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3. 地质勘察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地质勘察方案,明确勘察方法、勘察点位、勘察深度等。
三、工程施工1. 勘察点位布设:根据地质勘察设计要求,在工程区域内合理布设勘察点位,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钻探工作:采用钻探设备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钻探过程中,应注意钻孔位置、孔深、钻探方法、钻孔直径等参数的记录。
3. 取样工作:在钻孔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取样工作,包括岩土样品、水样等。
取样时应注意取样位置、取样深度、取样方法等的记录。
4. 岩土工程测试: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岩土工程测试,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等测试。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位置、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的记录。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对勘察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勘察点位坐标、钻孔数据、取样数据、测试数据等。
整理后的数据应进行编号和归档,便于后续使用。
2.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
分析结果应进行图表展示,便于工程设计和决策。
3. 报告撰写:根据项目要求,编写地质勘察报告,包括项目背景、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五、质量控制1. 现场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确保钻孔、取样、测试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国铁建作业指导书
中国铁建作业指导书
中国铁建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针对公路和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指南,汇编了近年来最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这份指导书涵盖了各种工程领域,如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桥梁等。
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施工现场提供详细的施工步骤、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中国铁建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
1.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现场勘察、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组织、施工设备准备等。
2. 施工工艺:详细介绍了各种施工工艺和方法,如土方开挖、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防水施工等。
3. 质量控制:阐述了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如严格执行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
4. 安全管理:强调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等。
5. 环境保护:介绍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如减少噪音污染、妥善处理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等。
6. 施工组织与管理:阐述了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如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等。
通过遵循中国铁建作业指导书,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这份指导书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公路和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架空线路勘察作业
架空光缆勘察作业指导书一、勘察前的准备工作架空光缆是现在传输最常见的敷设方式,也是在传输线路设计中应用最多的。
在勘察前,应准备以下工作:(1) 人员必须准备充分,每个查勘人员应熟悉架空线路的敷设方式,架空线路规范及当地地形、地貌,光缆环路结构。
每一组查勘人员必须确保在2人以上。
(2) 必须了解本期工程的内容,主要完成目标。
(3) 针对勘察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并在地图上提前查勘地形,预测大致路由。
(4) 提前研究接入方案,并与甲方积极沟通,确保查勘的有效性。
(5) 勘察工具必须保证,每一组必须配备有测距仪、GPS、指北针、绘图工具等。
二、架空线路勘察1、架空光缆的路由选择架空光缆的路由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路由最安全(2) 光缆路由必须避开有危害或潜在危害路段有害路段包括易爆发洪水、山体滑坡、河道,存在以后改造的区域等,并且尽量不穿越村庄,少跨越马路,避开电力密集区域。
必须尽可能的确保架空杆路的安全。
(3) 最节约投资在安全保证的前提下,选择最短的路由,切记不可完全听由施工队建议,随意加长路由,故意绕选路由。
(4) 施工、维护方便尽量选择靠近路边,可以方便车辆运输材料的路由。
但路由也不宜距离公路太近,例如7米、10米,现在道路拓宽现象很多,尽量距离道路20米-50米,避免以后拓宽道路导致杆路拆迁。
(5) 协调方便性尽量避开一些难协调地段,例如村庄,经济作物区域等赔补比较大地段。
2、杆路测量2.1 立电杆2.1.1 路由选择要选择最近的路由,尽量走直线,减少角杆;要选择地势平坦的路由,减少坡度杆;杆路与绿化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杆位应根据地形、地物的情况,避免妨碍其他建设,妨碍交通;在测量杆路时,应逐段确定直线,在直线上大量杆路距离确定杆位。
2.1.2 杆距一般情况下,杆距规定:市区35-45米;郊区50-55米。
在确定杆位时应看清周围环境,架空电缆要与其它建筑物及电力线等保持一定的距离。
杆位应选择土质比较结实,周围无塌陷并避免在积水或洪水淹没等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工程勘察(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及工程勘察工作的程序、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勘察(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
3 职责
3.1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工程勘察工作的控制和管理。
3.2 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3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作业准备
4.1.1 资源配备
4.1.1.1 人员配备:项目设计批准后,根据任务书和设计的工作量,进行组织和人员配备,并明确项目组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4.1.1.2 物资配备: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配备和采购有关物资。
采购物资按《实物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4.1.2 技术准备
4.1.2.1 学习规范: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设计和相关的规范规定,明确项目控制的重点、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4.1.2.2 现场实习: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现场踏勘,熟悉工作区
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情况,加强感性认识,掌握调查方法。
4.1.2.3 统一要求:项目组负责人组织学习工作细则,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并进行技术交底。
4.2 野外作业
工程勘察工作野外作业程序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绘(路线布置、观测编录、资料整理检查)、工程地质钻探(设备安装、钻进与编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验收、封孔)、工程地质试验(仪器安装、操作记录、资料分析)、岩土样品采取(样品布置、样品采取、包装送验)、野外验收。
5 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5.1 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写要求
5.1.1 勘察纲要的编制应依据任务书、合同书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在充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5.1.2 纲要的内容应包括:
(1)项目名称、地点;(2)工作依据、执行标准;(3)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其中方案应细化至单个勘探点的要求,含工作深度、精度、拟采用的工作方法、预期目的等;(4)计划提交产品的数量、规格、名称;(5)计划工期、进度安排;(6)资源配备;(7)质量保证措施;(8)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5.2 工程勘察操作标准
5.2.1 工程地质测绘操作标准 (见表1)
5.2.2 工程地质钻探操作标准 (见表2)
5.2.3 岩土工程勘察静力触探试验操作标准(见表3)
5.2.4 岩土工程勘察动力触探试验操作标准(见表4)
5.2.5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样品采取操作标准(见表5)
5.3 工程地质测绘
5.3.1 路线布置
项目负责人或野外作业组组长在野外调查前应做好观测路线的布设工作,观测路线的布置要目的明确,一般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密度应服从调查效果,不可强求均匀分布,应视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适当加密或减稀。
5.3.2 观测编录
野外调查人员对观测点的记录必须使用专门的记录或卡片,并应统一编号。
观测点描述内容要齐全,重点要突出,同时还应注意观测点之间的沿途观测记录,反映点间的变化情况。
记录要清晰简明,对典型或重要工程地质现象,尽量用素描、照片与文字相配合。
5.3.3 资料整理检查
项目组成员对原始资料进行100%的自检和互检,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小于50%,使原始资料达到齐全、完整,相互吻合。
5.4 工程地质钻探
表1 工程地质测绘操作标准表
表2 工程地质钻探操作标准表
续表2 工程地质钻探操作标准表
5.4.1 设备安装
由钻机机长负责设备安装,具体按现行有效的《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执行。
5.4.2 钻进与编录
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防止超长钻进,确保岩土心采取率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和取样达到设计的目的层。
钻机地质员按回次进尺进行编录,正确鉴定岩土特征,按分层原则分层,原始记录要做到真实、齐全、准确、整洁。
5.4.3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钻机班长在钻进过程中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主要是观测初见水位、静止水位、水温、涌水和漏水情况,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5.4.4 钻孔验收
钻孔完工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验收,验收主要技术指标是孔径、孔深、孔斜、取心、取样、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编录和封孔,质量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
对不合格孔,应补做未达到要求的部分,或者返工。
验收结果填写钻孔质量验收书。
5.4.5 封孔
钻孔验收后,机台人员应进行封孔,一般用粘土回填捣实,特殊情况应按封孔设计的要求封孔。
5.5 工程地质试验
5.5.1 仪器安装
试验人员对测试仪器设备应分别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准或修正,然后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安装,仪器安装应满足试验的要求和精度。
5.5.2 操作记录
试验人员和地质技术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填写操作记录和各项试验数据,不得任意涂改或追记,保证各项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5.5.3 资料分析
试验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分析整理工程地质试验中的各项原始记录,绘制相应的测试曲线,并检查核实各种试验资料的完备程度和质量,使其达到真实、准确、整洁、齐全。
5.6 岩、土样品采取
表3岩土工程勘察静力触探试验操作标准表
表4 岩土工程勘察动力触探试验操作标准表
5.6.1 样品布置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布置。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样,原则上每一主要岩组应有样品控制,其数量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采样位置一般布置在代表性剖面上;土工试验样,一般在钻孔中分层采取,每层采样数量依据各工程地质单元的重要性及其均匀性确定,钻孔中遇到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的土层时,应采化学分析样。
除钻孔采样外,应布置适量的地面采样。
5.6.2 样品采取
表5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样品采取操作标准表
采样人员严格在布置的层位采取代表性岩、土样,操作条件和使用设备须满足相应的工程地质调查规范,采样确保原状土样不扰动,扰动土样取足数量,样品应满足试验目的和所有室内试验要求。
续表5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样品采取操作标准表
5.6.3 包装送验
采取的样品应及时密封、包装和送验,具体参照现行有效的《土工试验规程》和有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进行。
5.7 成果报告编写和评审
按照工程勘察项目的对应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5.8 野外验收
按照《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没有进行野外验收的项目,不能进入室内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5.9 资料归档、汇交
按照《工程勘察项目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控制程序》和《地质资料及地质科技档案管理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6 引用文件
6.1 《工程勘察项目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控制程序》
6.2 《水文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6.3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
6.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6.5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6.6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6.7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6.8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6.9 《土工试验规程》
6.10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 万)》
6.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6.1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6.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6.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6.1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6.17 《土工试验标准方法》
6.18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
6.19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7 质量记录
7.1 《勘察文件校审记录表》
7.2 《勘察外业成果检查验收记录》
7.3 《勘察施工现场验证记录》
原始记录及具体的质量检查记录格式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格式执行。
勘察文件校审记录表
编号:第页共页
2 本表由项目责人统一编号、整理保管并归档。
勘察外业成果检查验收记录
备注: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场作业是否符合勘察方案(纲要)要求、现场作业程序是否规范、钻孔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钻孔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取样是否规范满足要求、现场记录是否完整真实等。
勘察施工现场验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