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灌溉试验资料(1987-2003)整编

合集下载

灌溉制度试验方案

灌溉制度试验方案

二、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各地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在近3~5年内全国灌溉试验协作工作应当包括以下一些试验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主要研究作物耗水规律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分析给出作物各生育阶段的日需水强度、阶段最小需水量和全生育需水量等数据。同时对作物各生育阶段适宜的株高、叶面积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探索。 为了便于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情况,试验过程中应当观测棵间土壤蒸发(或水面蒸发)和深层渗漏,分析确定棵间蒸发(或水面蒸发)和深层渗漏在作物总耗水量中所占的比例,探索减少棵间蒸发(或水面蒸发)和深层渗漏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三、试验布设与数据采集
(4)棵间土壤(水面)蒸发量测定
棵间土壤蒸发量用埋设在作物行间的特制小型蒸发器,采用换土称重法测定。每隔2~3天观测一次,灌水或降雨后的1~5天内,每天8时称重,然后换取原状土称重后再将蒸发器置于作物行间的固定部位;棵间土壤蒸发量可由蒸发器内土壤重量的变化确定。 棵间水面蒸发量可用不漏水的容器盛水后放入行间,定期称重测定。棵间水面蒸发量根据蒸发器中水量(或水面高度)的变化确定。
四、需要重要研究的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主要作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逐日、逐旬需水量 各生育时期需水量 Kc= ETa / ET0 求各旬、各月、各生育阶段的Kc值。
作物需水量
四、需要重要研究的内容
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溉总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依据特殊设计的,研究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溉总量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研究不同的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组合下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构成因子及最终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溉总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大棚喷灌滴灌微灌一角
去年3月24日湖南工人日报刊登 了《要重视灌溉试验工作》的报 道,呼吁各级部门支持关心灌溉 试验工作,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 视。由于争资立项,中心站的站 网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中 心站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 个,共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当 前我们中心站正在抓紧自动化气 象站和综合试验楼建设。在开展 站网建设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灌溉试验站只有发展才有出路, 灌溉试验站小发展大困难,大发 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只有 发展才是硬道理。争资立项加快 站网建设是提升灌溉试验水准的 前提。
湖南农大还把我站确定为农大毕 业生实习基地,每年一些毕业生 的论文在我站实习完成。三是我 们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湘乡基点 联手对“水稻丰产高效栽培节水 灌溉”项目进行了攻关。我们探 索出隔层育秧、稻糠生态肥、健 秧灵、定株播种,干湿浅灌五大 单项技术。该项目经以袁隆平院 士为首的专家组验收,湘乡基点 试验推广这一技术,每亩秧田省 种、省肥三分之一,节水50立 方,省工2个,壮秧入大田,减 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亩增产 稻谷50kg,这个项目获省科技 一等奖。
二、争资立项加快站网建设是提升灌溉试验 科研水准的前提
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经济 发展中的国家,在国家发改委 还没有确立项目资金支持灌溉 试验站建设的时候,在投入与 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 我们把争资立项作为提升灌溉 试验科研水准的一项措施来抓, 开动脑筋,变压力为动力,利 用政治资源和人际友好关系, 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筹措 站网建设资金,为积极开展站 网建设,保障试验站工作正常 运转收到了明显较果。
测坑在建设之中
去年中心站从省以工代赈办、省科 技厅、市农业开发办、市财政局、 市水利局等部门争取经费达40万元。 在争资立项的工作中,我们不怕冷 脸皮挨热脸皮,不怕跑破脚板皮, 不怕磨破嘴巴皮。今年我们主动找 省财政厅争资立项40万元。找省农 业开发办立项解决20万元。向省以 工代赈办争取了30万元建设资金。 市水利局解决了20万元。我们在全 省灌溉试验站推介了中心站争资立 项的经验后,湘潭市、怀化市重点 站也打报告向本市农业开发办、以 工代赈办争取了一些站网建设资金。 我们还利用宣传媒体为加强灌溉试 验站工作唱赞歌。

灌溉及我国灌溉排水的发展史

灌溉及我国灌溉排水的发展史

灌溉及我国灌溉排水的发展史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灌溉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灌溉方法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

(1)沟灌法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

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如颠茄、紫苏、白芷等。

沟灌的优点是侧向浸润土壤,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

(2)畦灌法本法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

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采用平畦栽种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北沙参等。

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因此,灌后要结合中耕松土。

(3)喷灌、滴灌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

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4)浇灌法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栽培小面积药材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

4.我国灌溉排水工程发展历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农业、兴修水利最早的国家,早在5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就有“尽力乎沟洫”、“陂障九泽、丰殖九薮”等农田水利的内容,在夏商时期就有在井田中布置沟渠,进行灌溉排水的设施,西周时在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已经有较多的小型灌溉工程,如《诗经,小雅•白华》中就记载有“泥池北流,浸彼稻田”。

意思是引渭河支流泥水灌溉稻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开垦,灌溉排水相应地有了较大发展。

著名的如魏国西门豹在邺郡(现河北省临漳)修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和改良盐碱地,楚国在今安徽寿县兴建蓄水灌溉工程芍陂,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灌-排-工-程

灌-排-工-程
管道出水孔易阻塞;发 生故障,难于修理。
3 喷灌 指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送至田间,再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形
成细小水滴,近似天然降水洒落田间来灌溉作物。优点是增产、省水、 省工,缺点是在多风地区,喷洒均匀度差,适宜于山区和坡地等地形。 喷灌系统组成:水源、水泵、动力设备、管网、喷头及田间工程 喷灌分类:固定式 移动式 半固定式 喷灌主要技术参数:喷灌强度 喷灌均匀度 水滴打击强度 喷灌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深或水量。为使喷 洒在地表的水,能及时渗入土中,不致形成地表积水和径流,应使喷 灌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率。 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面,为输送渠水或宣泄溪谷来水而修建的建筑物。分圆形涵洞、箱型 涵洞、盖板涵洞、拱形涵洞。 跌水:指水流呈自由抛射状态跌落于下游消力池的落差建筑物。由进口 连接段、跌水口、消力池和出口连接段组成。 1.3保护建筑物 为保护渠道及其附近建筑设施,免遭暴雨径流、超量排水及其他无控制
的多余流量造成破坏,而修建的建筑物,包括侧槽式溢水道、退水渠分 水闸。
壤而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
畦 灌
沟 灌
畦 沟 组 合
2 地下灌溉
利用埋设在农田地面以下的渗水管道过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湿润
作物根系活动层内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间由 渗水 水源 管、 网输 组水 成管 。道
或 明 渠 、 田
优点:灌水不破坏 土壤表层结构;灌 后地面不板结、龟 裂;减少畦、沟占 地;省水、增产;
山坡开渠时采用,渠道边坡系数取决于土壤、水文地质条件、渠道结构、 深度及渠道中水深。
填方渠道:从地面上填土修筑的渠道,在渠道通过低地或地面坡度与渠 底比降不一致的地区采用,注意填土应尽可能采用透水性小的土壤。

灌溉排水工程实验指导书

灌溉排水工程实验指导书

灌溉排水工程学试验指导书赵经华洪明主编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水教研室实验规则1. 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及准备。

每次实验前务必将指定项目的实验指导仔细阅读,熟悉每项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程序,并复习教材或笔记中有关部分,使实验进行时能独立操作及分析实验结果2. 保特室内安静,在实验中不得随意走动或谈话,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3. 要爱惜国家财物。

每一位同学应本着爱护国家资财及节约的精神,对器具谨慎使用,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进行登记。

4.遵守仪器、器具使用规定。

贵重仪器使用时,应有教师在旁指导,未明了正确使用方法前,切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

凡属公用器具及药品,不得拿到自己桌上,用后应放回原处,以便他人使用。

5. 保特室内的清洁卫生。

实验室不准随地吐痰或乱掷废纸屑。

每次实验结束后,每组负责清洗并整理本组的实验器具及桌面,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值日生应负责扫地、抹桌、倒污水等工作,以保特实验室的整洁。

6. 认真做好实验观察及实验报告。

当实验有继续观察必要时,应按时观察。

凡需同学负责照管的实验,必须按规定管理。

7. 实验完毕后,应按规定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指定日期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日期;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药品;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

8. 实验结果应根据自己实验所得如实记录,不得擅自修改。

如因不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而导致实验失败时,必须重做。

实验一滴头流量偏差系数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滴灌试验设备和装置的参观,了解滴灌系统的组成、首部枢纽的结构形式,加深对滴灌系统工作原理的感性认识。

(2)通过实测毛管上各滴头的滴水量,进一步掌握毛管及滴头的水力计算方法及毛管均匀系数的计算。

(3)滴头是从工厂成批购进的,目前,通用的评价滴头质量的方法是测定滴头的制造偏差,以滴头流量偏差系数Cv作为衡量滴头制造精度的指标,但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按有关文献介绍,Cv<O.05为优质,Cv在0.05~0.10之间属中等水平,Cv>0.15则为劣等产品。

节水灌溉2003复习重点

节水灌溉2003复习重点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时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节水灌溉的内涵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

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的四个环节: 1通过渠道或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至田间2将引至田间的灌溉水,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所指定的面积上转化为土壤水3作物吸收,利用土壤水,以维持作物的生理活动4通过作物复杂的生理过程,形成经济产量. ◇◇前两个环节主要决定于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是节水的重要方面。

在后两个环节中实现节水,一是靠减少作物棵间蒸发量,二是靠减少作物蒸腾量。

节水途径: 源头节水—开源与节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节水—减少渗漏、蒸发管理节水—适时适量灌水.1,维修,管道代替)2,提高用水管理水平.(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建立预报测报系统/因地制宜,制定最佳灌溉排水制度,合理进行灌排◇对灌溉系统地配水进行优化管理◇合理征收水费,鼓励用户节约用水/做好测水量水工作,实行按量配水◇做好工程配套,改造和维修工作◇提高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健全责任管理制度◇组织农民参与灌溉用水管理)3采用节水型,微灌;低压管道灌溉;节水型地面灌溉;水稻节水灌溉)1 研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措施,途径和方法,,调度和运用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地分配水源水量,并在田间推行科学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以达到充分发挥工程作用,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农业高产,稳产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充分灌溉:供水充分,作物各生育阶段所需水分都得到满足,从而使作物量达到最大,腾发量最高时的灌溉。

非充分灌溉: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有效利用降水及灌溉水,获取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措施的总称。

第十一章 灌溉排水试验

第十一章 灌溉排水试验

试验的处理与重复设置
• 处理与对照
– 对照为代表当前生产水平的灌水方法 或灌溉制度。 – 处理为所选择有别于对照的灌水方法 或灌溉制度 – 重复是一个试验处理同时进行的次 数,为了提高精度,一般不应小于3 次。
处理与对照
• 如:
– 处理:灌水次数 2,3,4 – 对照:不灌溉 – 处理:喷灌、滴灌、微喷灌 – 对照:地面灌
(三)复因素试验方案的设计
1、完全方案 2、不均衡方案 3、正交设计 4、回归设计 5、配方试验设计 6、调优运算的试验 设计 • 4、回归设计
• (1)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a、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b、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 (2) 回归旋转设计 a、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设计 b、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 (3) 回归最优设计
需水量过程线
作物需水量昼夜变化过程线
相关分析
作物系数
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关系
ET =αi E0i i ET =αi E0i +Ci i
需水量与气温的关系
ET = S T
i i i i
i
ET = S + b
i
需水量与天气状况、气温、风速的关系
ETi = ai t i + bi vi + ci
3、综合试验
通过单因素和复因素试验,可以探索出在 一定条件下不同因素得最优组合,根据 这个最优组合制定一整套的技术措施, 再与现行生产所采用的成套技术措施相 比较,研究最优组合的综合效应并检验 其实用价值,这就是综合试验。所以, 综合试验具有检验和示范的作用。
(二)单因素试验方案的设计
单因素试验只研究一个因素的效应,制定试验方案 时,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及试验条件,把要研究的 因素分成若干水平,每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再加 上对照(有时就是该因素的零水平)就可以了。 例如磷肥施用量试验,磷肥的施用量 分P0、P1、P2、P3四个水平,其试验方案如下: (1)不施肥(CK1);(2)肥底(NK、CK2);(3) 肥底十p1 ;(4)肥底十p2 ;(5)肥底十 P3。 在设计单因素试验方案时,应注意数量水平的级差 不能过细,过细了试验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差异不 明显,甚至会被试验误差所掩蔽,试验结果不能说 明问题。

1987年全国土地统计资料第二部分

1987年全国土地统计资料第二部分

596 0146
165 169丛
247 9168
33.4191
101,73硅
0
G5.0957
18.0500
16迢 ,0硅
33
22.9083
89.8120
I8.2458
52.685遮
2?.72座 6
17.7θ 11
961 9382
200 2794
65.l迢 吐 7
9,3365
65.0307
155.85?5
365.250
365.250
3.000



1,487360
159 790
493,260
493.260
3 320



7 5娃 o
7.540
0 220


丁 词
13,04吐 ,220
1,61.l g?0
10 3θ 0
l,604.58o
21.220
呼 伦 贝尔 盟
37,99g.690
l,137 8犭
0
5,467,?90
83,8娃 0
58 2灶 0
79,260
过 0,590
682,510
6,087.980
1s2,360
81,250
115,950
429 犭 60
灶 00.935
28,553,346
69,53遮
96,339
205.288
灶 5.860 吐
噬 01,178
8,173 87吐
1吐
5,0吐 ?
38,9103
-23-
土 地总面 积
28,s60.47

全国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分析与灌溉水利用系数样点灌区数据应用、灌溉用水定额的先进化处理

全国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分析与灌溉水利用系数样点灌区数据应用、灌溉用水定额的先进化处理

(资料性附录)全国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分析与灌溉水利用系数样点灌区数据应用C.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收集整理各省颁发的灌溉用水定额、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样点灌区近3年数据、灌溉分区气象数据、灌溉二级分区作物灌溉定额文献等基础资料。

C.2基础数据分析a)各省发布定额的分析:收集整理各省颁布的灌溉用水定额,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按照现状渠系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回归到净灌溉用水定额。

b)灌溉二级分区气象数据分析:结合气象和灌溉试验数据,根据附录A计算作物需水量;对灌溉二级分区的降雨按典型站进行频率分析,计算作物理论灌溉需水量。

c)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样点灌区数据分析:整理作物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区类型、年降雨量、灌水次数等基础信息,筛选、分析有效数据。

C.3净灌溉用水定额的确定以理论灌溉需水量为上限,对样点灌区50%和75%水文年型的净灌溉水量进行分析,与各省发布的定额进行比较,查阅文献资料,按照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确定各灌溉二级分区作物的净灌溉用水定额。

C.4明确灌溉用水定额通用值、先进值灌溉用水定额通用值中灌溉水利用系数按大中型灌区现状斗口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地表水小型灌区或井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综合确定;如果没有大中型灌区斗口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参照地表水小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综合确定。

灌溉用水定额先进值中灌溉水利用系数由《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相关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最低值计算确定,详见表C.1。

表 C.1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节水灌溉类型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数0.700.800.800.85(资料性附录)灌溉用水定额的先进化处理D.1以典型县为单位,按照二次平均法对作物灌溉用水数据样本进行处理,并使用处理后的作物灌溉用水数据样本重新确定灌溉用水定额,实现对灌溉用水定额的先进化处理。

D.2具体步骤如下:a)分析处理调查获得的典型县各种作物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样本;b)计算典型县各种作物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的平均值;c)判断由步骤1分析得到的作物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是否大于由步骤2计算得到的该作物的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的平均值,如是则以后者替代前者;d)使用各典型县经二次平均法处理后的作物灌溉用水数据样本,重新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2024年水利灌溉工作个人总结(2篇)

2024年水利灌溉工作个人总结(2篇)

2024年水利灌溉工作个人总结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时光荏苒,转眼间____年即将结束。

回想起这一年的水利灌溉工作,我深感荣幸与自豪。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与全体同事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

以下是我对____年水利灌溉工作的个人总结。

一、加强技术和知识的学习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水利灌溉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班,我学习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了解了国内外水利灌溉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同时,也通过阅读书籍、专业期刊和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同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____年的工作中,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水利灌溉工作中的难题和瓶颈,我积极与同事们探讨,研究解决方案。

例如,在灌溉设施建设中,我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克服了材料供应和工期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日常运维中,我与维护人员密切合作,及时排查和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通过这些措施,我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水利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三、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质量____年,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于水利灌溉工作的重要性。

在团队合作中,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承担责任。

与同事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一项项工作任务。

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在水利灌溉工作方面得到了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我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反思,我在团队合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和方式,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积极参与水利灌溉工作的宣传和推广____年,我积极参与了水利灌溉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利用灰色理论分析灌溉试验材料

利用灰色理论分析灌溉试验材料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值 , △ ( ) l ( )x k l ≤i 即 k = o k 一 。 ) 1 ≤m; a , x ( , △m x 2 应用举例 根据某灌 区试验站水稻不 同生育价段 浅深 Ar n a 分别为 比较序列 中在各个时刻 的绝对差 i 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因 比较序列变换后为 同 浅灌资料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 。 起点 , 故一般取 △mn Op i= ;为分辨率 系数 , 用 21 . 以作物需水量为母序列 ,累积气 温 、 累 来 削弱 A a 数值过 大引起 的失 真 , 高关联 积降雨量 、 x m 提 累积蒸发量 、 累积 日 、 照 相对湿度 、 平 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 PE( , )一般情况下 均风速为子序列 ,计算水稻各生育 阶段需水量 01 , 取 01 05为 宜 。 .- . 与各气象因素 的关联度见表 1 。 由式 1可见 , 关联系数 反映 了两序 列在某 2 以累计蒸发量为母序列 ,累积气温 、 . 2 累 累积 日照 、 相对湿度 、 平均 风速为子 时刻 的紧密程度 。关联 系数变 化范围为 0 L 积降雨量 、 <≤

序列 , 计算方法 同上 , 结果见表 2 。 1 求关联度 3 3结论 两 比较序 列 的关联度 可 以用该 两个序 列 由表 1 可知 : 在返青期 , 累积蒸发量子序列 各个 时刻 的关联 系数之平 均值来衡量 ,其计算 与需水量母序列关联程度最好 , 累积气温次之 , 公式 为: , , 累积 日 照第 三 , 平均 风速最差 ; 分蘖前期 , 累积
1 。
气 温子序列 与需水量母序 列关联 程度最好 , 累 积蒸发量次之 ,相对湿度第三 ,累积降雨量最 式 中 r 为子 序列 i o i 与母序 列 的关 联度 ; 差 ; N 分蘖后期 , 相对湿度子序列与需水量母序列 为两 比较 序列的长度。 关联 程度最好 ; 孕穗期 , 相对湿度子序列与需水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法规类别】农田基建与水土保持水利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1958.03.06【实施日期】1958.03.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批转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1958年3月6日)现在将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希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几年来,在我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的同时,并注意了旧有灌溉工程设施的改善,加强了灌溉管理工作,获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目前我国的灌溉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不但新建的灌溉工程需要整修,就是很多旧有的灌溉工程设施也极需改善。

这同现在全国的灌溉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达七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1.6%)的情况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各地对于灌溉管理工作,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广大群众,认真做好灌溉管理养护工作,做到修好一处用好一处,多灌一亩是一亩。

二、应该根据以水利养水利、勤俭办水利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必要的管理机构,并加强领导。

三、节约水量,尽力做到合理用水,并逐步推行计划用水,保证农业生产的大跃进。

农业部、水利部关于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1957年12月24日)农业部、水利部于1957年九月下旬在西安联合召开了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

出席的有各省(区)、市水利、农业厅(局)及有关的科学研究部门的代表共146人。

会议上对灌溉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确定了工作任务与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交流了工作经验。

会中苏联专家齐恰索夫、巴宁两同志分别作了“灌溉渠系的管理与改建”及“盐渍土灌区内部排水问题”的报告。

现在将会议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报告如下:在全国现有灌溉面积五亿二千万亩中,估计有三亿五千万亩可以确保灌溉,约有一亿五千万亩抗旱能力不足(主要是南方塘坝),有二千五百万亩工程质量低劣,尚不能发挥作用(包括水井及塘坝),需要改善或改建。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全国灌溉试验 站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提纲
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 二、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三、全国灌溉试验站网的几项主要任务 四、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 五、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运行所需的保障措施 六、各地灌溉试验站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主
要问题
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 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
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
(1)农业用水定额管理 宏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或水权分配
不同区域农业生产需多少水? 缺多少水? 水量在区域之间如何合理分配(水权)? 南水北调工程调多少?
微观:农业现代化条件下的灌溉管理?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体段需多少水? 灌溉自动管理? 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
对有关科研人员的考核: 每年一次; 工作态度,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所取 得的工作业绩。
六、各地灌溉试验站建设进展 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站网建设进展情况与主要问题
1、站网建设工作流程
制定规划
汇总数据, 提供报告, 建设数据库
各省区确定主 管单位并推荐 站点
布置任务 开展工作
全国平衡, 确定站点
以上的渠灌区,五千亩以上的低压管道灌区,千 亩以上的喷灌区和500亩以上的微灌区。 (2)种植模式
在连片种植、具有一定规模的粮作区果林区, 牧草区,蔬菜区分别设置数据采集点。连片种植 的水田区域和水浇地区域也应分开处理。 (3)数量
每个三级站范围内3-5个,全国300-500个。
三、全国灌溉试验站网的 几项主要任务
(1)灌溉农业基础数据采集阶段
时间:1-2年; 目标:采集当前灌溉农业的各类基础数据,
全面反映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实际状 况,以满足当前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 和节水灌溉发展的迫切需求。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采样监测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面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作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

本标准不适用医药、生物制品、化学试剂、农药、石油炼制、焦化和有机化工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灌溉。

2引用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J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25.1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3标准分类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3.1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3.2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

灌溉水量300M3/亩.年3.3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

蔬菜品种不同,灌水量差异很大,一般为200-500M3/亩.。

4标准值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4.1在以下地区,全盐量水质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4.1.1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工程设施,能保证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地区;4.1.2有一定淡水资源能满足冲洗土体中盐分的地区。

4.2当本标准不能满足当地环境保护需要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补充本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作为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标准的实施与管理5.1本标准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与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5.2严格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水质及农作物灌溉定额进行灌溉。

5.3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保证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本标准。

5.4严禁使用污水浇灌生食的蔬菜和瓜果。

6水质监测6.1当地农业部门负责对污灌区水质、土壤和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6.2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在污水灌溉区灌溉期间,采样点应选在灌溉进水口上。

灌溉试验试题

灌溉试验试题

一、名词1、作物蒸发蒸腾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是指作物棵间土壤蒸发量与作物植株蒸腾量之和,通常又把作物蒸发蒸腾量称为作物需水量。

2、灌溉制度 irrigation regime是指作物播种前(或作物移栽前)及其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3、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水分投入与作物产出之间的数学关系,包括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缺水以及缺水历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定量关系。

4、灌溉效益 irrigation benifit是指灌溉与不灌溉相比所增加的作物产量或产值。

5、排水模数排水模数(也叫排水率)是指在一定的涉率的设计暴雨下,每平方公里的地面所产生的径流量,以q立方米/秒/平方公里表示。

有了排水模数,只要知道某渠道或某泵站所控制的排水面积,就可求得该排水区的流量。

二、简答1、灌溉试验设计书应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灌溉试验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试验课题名称。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

——试验目的、意义及其依据,现有基础、发展趋势和预期成果。

——试验方案设计,主要是确定试验处理和重复。

——田间试区(小区或大区)规划设计,并附试区布置图。

——主要农业技术措施。

——试验的技术路线,观测和调查的项目与方法。

——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要求。

——经费预算与必需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计划。

——项目负责人、试验人员(包括工人)的分工和职责。

2、确定灌溉试验的处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答:确定灌溉试验的处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为:——处理要有针对性。

应根据试验要求解决的问题,选择若干主要对比因素,将其划分为几个水平,组合成对比处理。

——水平划分时应注意使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异和处理数目便于进行试验和成果分析。

各因素的最高与最低水平以及各水平之间的差别应恰当选定,以利于探求试验成果的规律。

——应结合以往进行的试验和以后可能的发展,保持试验成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性,1987-2003年资料整编工作的项目设
置与第一次资料整编工作基本相同,主要 包括如下内容: (1)灌溉试验站基本情况资料 (2)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 (3)作物灌溉制度试验资料 (4)其它灌溉试验资料 (5)渠系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 (6)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
2、参加整编的作物种类
整编包括的主要作物有:
二 、 整 编 内 容
(1)主要大田作物
小麦(冬、春)、玉米(春、夏) 棉花(春、夏)、水稻(早、中、晚)、
大豆、油菜、甜菜等;
(2)特种经济作物 蔬菜(露地,温室),花卉等; (3)其它 果树,经济林和牧草 参加整编的作物一般要求有连续三年以上的灌溉 试验资料,不足三年的试验资料不参加本次整编。
3、作物生育期的划分:
10.10 12.1 -11.30 - 2.10 70.0 1.37 13.3 37.8 0.53 7.2
技术要求
冬小麦不同月份需水强度(mm/d)
月份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0 1.27 1.60 0.92 0.99 0.91 0.81 11 1.41 1.49 0.84 1.05 0.96 0.83 12 1.42 1.48 0.87 1.02 0.94 0.82 1 1.41 1.58 0.87 1.05 0.92 0.83 2 1.41 1.51 1.34 1.46 1.41 0.93 3 1.52 1.59 2.76 2.79 2.90 1.72 4 2.67 2.22 4.40 3.53 3.25 2.45 4 3.01 2.27 3.41 3.10 3.10 2.71 6 4.49 2.14 1.74 6.26 5.16 4.60 总需水量 425.4 398.5 456.8 500.0 450.5 349.8
算的土层深度为一米,不足一米者要补足到一米;
三 、 作 物 需 水 量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技术要求
(4)土壤水分不足或过高情况下测定的农田 蒸腾蒸发量虽然不能做为作物需水量使用,但 在标明土壤水分控制范围的情况下,仍参加整 编,可作为作物实际耗水量使用;
(5)作物需水量资料,除了要给出全生育期
表4-10 水稻灌溉制度试验成果表
返青期 作物 品种 月 日~ 处理 灌水 时间 1 2 3 4 5 …… 灌水 量 mm 月 日 有效 降雨 mm 耗水 量 mm 全生育期 月 日~月 日 产量 水平 kg/亩
省份
站名
年份
……
****
表4-11 水稻泡田作物 稻类(早、 中、晚) 品种 泡田时间 天数 月 日~ 月 日
(4)水稻需水量资料整编采用的格式见表4-6。
表4-6 水稻需水量试验成果表(差异处)
逐月需水强度(mm/d) 各生育期需水量(mm) 返青期 9 10 …… 月日~ 月日 腾 发 渗 漏 拔节期 月日~ 月日 腾 发 渗 漏 …… 月日~ 月日 腾 发 渗 漏 全生育 期 需水量 (mm) 月 日~ 月 日 腾 发 渗 漏
技术要求
1、水稻 ( 1 )水稻灌溉制度试验资料主要是指本田期 的灌溉制度试验资料; ( 2 )水稻灌溉制度试验资料采用表 4-10 所示 的格式整编。 ( 3 )水稻移栽前的泡田,灌水定额大,时间 集中,是稻田用水高峰期,不同土壤泡田用水量 亦有很大区别,因此本次资料整编也包括泡田用 水资料,单独列表汇总。 ( 4 )水稻泡田用水量资料采用表 4-11 所示格 式整编。
表4-11 水稻泡田用水量表(续)
计划层 深度 m 泡田前土 壤含水量 (干土重%) 泡田 耗水量 (mm) 降水及利用量 降水量 (mm) 排水量 (mm) 利用量 (mm) 灌水量 次数 水量 mm 泡田后 水层 mm
五、渠系水利用系数和 田间水利用系数
技术要求


1、渠系水利用系数
( 1 )渠系水利用系数要分斗渠、支渠、干渠 分别填写。
渠系 水利 用系 数和 田间 水利 用系 数
( 2 )测定渠系水利用系数时,选择的试验渠 段的数量、长度及测定过程要符合《节水灌溉技 术规范》(SL207-98)的有关标准与要求。
( 3 )渠系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的整编格式见 表4-12。
表4-12 渠系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整编用表
省 份 站 名 年 份 渠 别 (干支斗) 断面尺寸 湿周 m 试验段 长度 m 首部 流量 m3/s 尾部 流量 m3/s 有效利 用系数
技术要求
冬小麦日耗水量变化过程
耗水强度(m m / d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0 50 100 150 200 播种后天数 250 L80 L70 L55 L40
三 、 作 物 需 水 量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技术要求
(6)资料整理时要给出有关作物在当地条件下 的多年平均需水量过程线; (7)作物需水量一律以mm为单位表示; (8)整理资料时要标明各试验年份的水文频率 (降水和蒸发);
处理的数值取试验设置的所有重复的平均值,但
要求各重复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20%; ( 2 )每次灌水之前的土壤含水量值按田间持 水量的百分比(%)填写; ( 3 )旱作物灌溉制度试验资料整编适用的格 式如表4-7至表4-9所示。
表4-7 冬小麦灌溉制度试验成果表
苗期 省 份 站 名 年 份 作物及 品种 月 处理号 灌水时 间 日~ 月 日 灌水 定额 mm …… 灌前土 壤含水量 (田持%)
****
1 2 3 4 5
表4-7 冬小麦灌溉制度试验成果表(续)
…… 年 份
****
灌浆期 月 灌水 时间 日~ 月 日 灌水定 额 mm 灌前土壤 含水量%
处 理 1 2 3 4 5
全生育 期灌溉 定额 mm
产量 kg/亩
生育期 耗水量 mm
生育期 降水量 mm
……
其它旱作物与此表基本相同
四 、 作 物 灌 溉 制 度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产量 水平 kg/亩
测定 方法
腾 发
渗 漏
腾 发
渗 漏
腾 发
渗 漏
注: 将旱作物的“生育期控制土壤水分范围”改为“生育期控 制 水层深度范围”
四、作物灌溉制度试验资料整编
四 、 作 物 灌 溉 制 度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技术要求
1、旱作物
( 1 )旱作物的灌溉制度试验资料,整编时要
按照试验设计时设置的试验处理分别填写。各个
(4)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的整编格式见表 4-13。
2、田间水利用系数
表4-13 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资料整编用表
灌入 水量 mm 渗漏 水量 mm 排出 水量 mm
省份
站名
年份
试验地面 积(亩)
有效利 用系数
其他作物和试验数据整编用表
(1)其他旱作物参考使用冬小麦或春小麦 的有关表格;
技术要求
六 、
渠系 水利 ( 1 )田间水利用系数要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田 用系 块及代表性的灌溉条件下进行; 数和 (2)不同灌溉方式的田间水利用系数要分别进 田间 行测定,并在资料整编时注明。 水利 (3)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测定要符合《节水灌溉 用系 技术规范》(SL207-98)中的有关标准与要求。 数
2、水稻
(1)水稻需水量指移栽后本田期的腾发量与渗漏量; (2)α 值系同期腾发量与水面蒸发量的比值,各地蒸 发皿型号不一,有条件的一律使用ED601型蒸发皿资料计 算,φ20cm 蒸发皿要换算为 ED601 蒸发皿数值后再计算
α值;
(3)由于节水灌溉的发展,各地均采用适宜当地条件 的节水灌溉方式,这些条件下获得的试验资料均可作为 需水量资料进行整编;
三 、 作 物 需 水 量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试验年份水文频率的确定方法:
( 1 )收集至少 30年的作物全生育期降水(或水 面蒸发)总量资料(包括所在年份); (2)所有资料从大到小排序; ( 3 )某一年某作物全生育的降水(或蒸发)频 率可用如下公式计算确定:
m p (%) n 1
式中 : p 为频率值( %); m 为某试验年份某 种作物全生育期的降水量(或水面蒸发量)的排
二、灌溉试验站基本情况资料
二 、 灌 溉 试 验 站 基 本 情 况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土壤 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水文地质条 件、参与整编的资料起止年份等项目。
具体内容参见表4-1。
表4-1 试验站基本情况资料表
地理位置 省份 站名 经度 E 纬度 N 海拨 m 气候状况 多年平均 多年平均 多年平 气温 降水量 均蒸发量 ℃ mm mm
附件4
全国灌溉试验资料(1987-2003)整编
技术方案

一、整编内容

二、灌溉试验站基本情况资料
三、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整编
四、作物灌溉制度试验资料整编 五、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
开展这项工作的迫切性 和必要性
1、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损毁
许多过去从事灌溉试验工作的人员已退休,或从 事其它工作,这次重新启动工作也会引起一些变动, 迫切需要统一整编,加以抢救和妥善保存这批珍贵的 资料。
备 注
三、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整编
三 、 作 物 需 水 量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技术要求
1、旱作物
( 1 )凡是有目的地进行作物需水量(需水规
律)试验的资料均应参加整编;
( 2 )作物需水量试验应当在可控制土壤水分
条件的环境下(防雨棚、测坑、测筒)进行,计 ( 3 )根据作物需水量定义,进行作物需水量 测定时,土壤水分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序号;n为参加排频的年份总数。
三 、 作 物 需 水 量 试 验 资 料 整 编
技术要求
( 9)表格中要标明产量水平和测定方法(田测、 坑测、筒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