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说明。

二、摸索问题。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中要紧显现了几位要紧人物?他们各自对情况的看法如何?故事是如何进展变化的,课文能够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1、什么缘故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关心学生明白得文章中三类人物查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多媒体演示】(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形,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关心学生明白得文章中三类人物查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概括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缘故,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依照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依照常情主观作出判定。

2、启发学生深入摸索,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会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吴德锋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

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那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那个说法,表示怀疑。

理由是石重水轻,不管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

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那个故事,尽管专门生动、有味,专门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只是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事实确实如此吗?查找沉在河中的石兽,怎么说应在上游依旧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那个问题。

《河中石兽》第2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河中石兽》第2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3.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完成上节作业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练习导入1.解释下面句中加黑的字。

(1)一寺临河干临:干:(2)山门圮于河圮:(3)阅十余岁阅:岁:(4)尔辈不能究物理究:2.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古义:今义:(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3)但知其一古义:今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二、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及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石兽的事件;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三、合作探究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各是怎么样的?试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河中石兽》教案+--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教案+--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品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学生准备:阅读教材,完成导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新课学习播放音频,出示图片,提问:指导分析。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大意。

可分三层:第一层(1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未果。

第二层(2段):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3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二)深层探究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24.《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交流点拨】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填写下表:(二)深层探究1、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僧: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僧: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2、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交流点拨】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4、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学生畅所欲言: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2、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4、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三、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人名言。

【交流】1.百闻不如一见。

——班固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3.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1(第2课时)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1(第2课时)

《河中石兽》精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了解作者,学习设置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是请同学们整理文中的反问句。

我们来看一看整理的情况。

二、学习活动(一)句式联读投影显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注意“为(wéi)”字,这常常是被动句出现的标志。

第二句,读好“不亦……乎”,即“不也……吗”如我们学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一个固定句式。

第三句,“更”字重读,表示意思更深入一层。

学生读。

设计意图:关注文言文的句式,教师要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授之以渔。

提问:这三句话分别是谁说的明确:讲学家、老河兵。

提问:反问句语气强烈,从这三句话中,你可以看出讲学家和老河兵说话的语气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都流露出非常的自信。

提问:这种自信除了通过相同的句式表现出来,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例如,讲学家之“笑”与老河兵之“笑”,意味不同;再如,讲学家说“尔辈不能究物理”的“尔辈”这个称呼等。

设计意图:这三个问题形成"问题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从一点发散开来,从语言层面走入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层面。

学生齐读课文。

朗读要求:抓住关键字和句式特点朗读,表现人物自傲自信的心理。

(二)段落比读我们能看出讲学家和老河兵都是非常自信的。

这种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呢我们还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一个是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一个是“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

我们来看看文中这一段话:投影显示: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众服为确论”这一句能否删减学生思考后发言。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河中石兽》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积累词语,理解大意。

一、读准字音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二、在阅读中积累下列词语:1. 古今异义并: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阅:古义:古义:经历阅十余岁今义:阅读是: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判断词是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古义:只但矢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2. 一词多义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3.词性活用三、探究结构第一层:和尚重修庙门难寻石兽;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兽已深埋;第三层: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兽;第四层:阐述遇事不能主观之理。

二、探究中心1.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明确: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断的道理。

总结固趣: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借助多媒体,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多媒体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他怎么能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觉得下级称呼上级,晚辈称呼长辈为“老头子”合适吗?(学生回答后),老师也觉得不合适,缺乏最起码的尊敬。

我们来看看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对“老头子”三字有何新解。

(教师讲故事后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纪晓岚用恰到好处的奉承话让乾隆转怒为喜,使自己转危为安,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思敏捷,学识渊博。

那么他在我们上节课开始学习的《河中石兽》这篇笔记小说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要阐述一个什么道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诵,思考并回答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9 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2.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没有结果。

第二段:讲学家认为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并由此得出遇事不能主观判断的道理。

三、分析课文1、合作探究故事中主要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是怎样的?结果怎样?请用原文填写下列表格。

2、按寺僧和将学家的方法为什么找不到石兽?寺僧:第一次寻找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次寻找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是怎么判断的呢?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复习课文的翻译)2)多媒体老河兵关于石兽落水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教材来源:《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

3. 学生能够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4.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对河中石兽的感悟。

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分析。

3. 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介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河中石兽》全文及其注释。

2. 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河中石兽》全文。

2. 了解一些关于石兽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看法?你们认为这有什么意义?”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分析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如雕塑技巧、形象表现等。

2. 教师介绍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四、实践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自己对河中石兽的感悟和看法。

2. 每组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河中石兽的感悟,可以是绘画、写作或表演。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河中石兽》的诗句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分析和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的理解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六、教学延伸延伸活动:河中石兽探秘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河中石兽探秘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和搜集关于河中石兽2.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当地长者、查阅历史文献、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河中石兽的传说、故事和文化价值。

3. 每组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报告或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教课方案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复述课文,剖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经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方式,学生对三个人物的行为及后来果进行概括剖析。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目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教课要点难点1.教课要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目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2.教课难点:经过人物的行为剖析人物性格。

教课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河中石兽》一文,大家必定能够流畅地朗诵,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出来,下边我们就一同齐读一遍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能够背诵。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大家的声音很宏亮,字音正确,富裕节奏,大家上节课必定学习得特别仔细,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下说明,疏导了文意,这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内容,第一来看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1.复述课文2.比较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找寻石狮的地点、原由及结果3.谈一谈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三、出示问题,指引自学1、下边,我们就闯过第一关,请大家自由朗诵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 a 语言简短,条理清楚b明确时间、地址、人物、主要事件c态度大方、口齿清楚(预设:一个庙口的石兽,掉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寻石兽的事。

)2、找寻石兽的过程几经曲折,为了能够清楚了然的理清这个过程,老师做了一个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找寻石狮的地点、原由及结果,达成表格。

(1)寺僧认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找寻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深重,沙子松懈,石头沉没有在沙里必定会逐渐地沉下去,愈来愈深,只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深重,沙子松懈,水不可以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必定会在石头下边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窟,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窟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向来转不断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24《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4《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纪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徐聪辅备人:徐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课型、课时:新授、3课时教学手段:班班通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德育教育: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一、激趣导入: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中石兽》的作者简介以及课文的阅读,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朗读课文。

(板书课题)2、展示课时目标:(1)翻译全文(2)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的掌握二、自主学习:结合书中注释,理解重点字词释义: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

河:指黄河。

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

圮:倒塌。

3.阅:经历。

岁:年。

余:多。

4.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傎:同“癫”,疯。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

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主题。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河中石兽》的打印稿。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河中石兽》,感受文章氛围。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享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

二、深入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保护的角度,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阅读拓展(15分钟)1. 教师推荐与《河中石兽》类似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讨论记录、阅读拓展心得等,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补充材料,通过讨论、画图等方式,准确翻译课文第三段内容,理解重点文言字词的释义、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通过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分析、朗读,说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说说文章带来的启示,理解“实事求是、克服臆断、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对文中所出现的两个“笑”字进行理解、赏析。

3.理解老河兵所说得话。

4.准确地表达文章主旨,结合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思考,说出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学习难点】对老河兵所说的话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1.引趣·课堂导入还记得第一课时我们所了解的故事内容吗?寺庙山门前的石兽沉入水中不见了,既不在落水处的河床上、也不在河水下游十余里。

一位讲学家说,去河沙下面找找吧!石兽们到底去哪了?我们一起来找线索、抓石兽。

2.朗读·整体感知河中石兽(第三段)清纪昀(jǐyún)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转转(zhu ǎ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3.释义·课文理解①结合预习作业,请你说说它们的意思,注意对其中加点字词进行理解。

一老河兵闻.之闻:听见(因为我们曾经在《木兰诗》中学习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盖:表示原因求之下流,固.颠。

固:本来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能够分析并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3)能够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河中石兽的诗句背诵和理解;(2)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分析;(3)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介绍。

2. 教学难点:(1)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分析和审美鉴赏;(2)河中石兽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实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准备河中石兽的图片或实物模型;(3)准备相关的艺术鉴赏和创作工具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河中石兽》的诗句;(2)收集有关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资料;(3)准备个人的创作素材和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河中石兽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3)激发学生对河中石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齐读或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3)引导学生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如形式、线条、色彩等。

3. 艺术鉴赏:(1)展示不同风格的河中石兽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2)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欣赏河中石兽的美感;(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欣赏心得。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 绘制或制作一幅河中石兽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或其他形式;3. 写一篇关于河中石兽的欣赏心得体会。

六、教学过程(续)4. 创作实践:(1)让学生根据对河中石兽的理解和欣赏,进行个人创作;(2)提供适当的创作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发挥创意;(3)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过程,解答学生的疑问。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楚雄市吕合镇初级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学期:2015秋季学期科目:语文教师:董先萍授课周次:16课题25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2.要求能疏通文意,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一、导入: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自主学习 1.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

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

合作探究 1.就课文不理解的句子质疑,小组内讨论解决。

师生共同讨论。

2.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展示点拨文言现象总结:●通假字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古今异义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动词,是)之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2.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巩固达标译句。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七年级〔下〕的学生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已有初步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具有一定故事性、富有趣味的短小文言文,学生更能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学有所获,只是还缺乏独立阅读能力,需要老师指导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一词多义和词的古今意义。

〔2〕、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借助多媒体,探究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上一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的古今异义,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三、学习课文中一词多义及词的古今异义【学生讨论答复,多媒体展示】一词多义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之其还击之力的至石之半的求之下流代词,代石兽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然则天下之事的古今异义古今干岸不潮湿阅经历看物理事物的道理一门学科是这表判断的动词已停止已经四、文本探究合作探究,思考问题: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思考:文中主要列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筛选信息,填写下表,由小组中心发言人答复。

多媒体展示。

】【学生讨论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三类人分别在不同地方寻找石兽的情景,得出以下结论】寺僧:以为顺流下矣讲学家: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滨: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还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案

25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一、问题导学。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 想想这一个关于找石兽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用“谁找石兽”的形式说说每段的意思。

(僧、讲学家、老河兵)
3.请学生一段一段的读,想想这些人都用啥方法在找石兽。

用“谁怎么样找石兽”的形式说说。

答: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

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

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二、训练达标。

3.指出下面加线词语(1)如是再啮
古义:__这样______今(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事物的道理 _(3)但知其一
古义:_只_______今义
4. 下面句中的“之”
A.闻之笑曰
B.当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5.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拓展延伸:收集
(2)一个人
(3)一切真知(4)经验是永久的老(5)实践是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补充材料,通过讨论、画图等方式,准确翻译课文第三段内容,理解重点文言字词的释义、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通过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分析、朗读,说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说说文章带来的启示,理解“实事求是、克服臆断、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对文中所出现的两个“笑”字进行理解、赏析。

3.理解老河兵所说得话。

4.准确地表达文章主旨,结合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思考,说出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学习难点】
对老河兵所说的话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1.引趣·课堂导入
还记得第一课时我们所了解的故事内容吗?寺庙山门前的石兽沉入水中不见了,既不在落水处的河床上、也不在河水下游十余里。

一位讲学家说,去河沙下面找找吧!石兽们到底去哪了?我们一起来找线索、抓石兽。

2.朗读·整体感知
河中石兽(第三段)
清纪昀(jǐyún)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转转(zhuǎ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3.释义·课文理解
①结合预习作业,请你说说它们的意思,注意对其中加点字词进行理解。

一老河兵闻.之闻:听见(因为我们曾经在《木兰诗》中学习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盖:表示原因求之下流,固.颠。

固:本来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但:只(《木兰诗》中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然则..
天下之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②请你完整、流畅地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留、替、调、补、删”等翻译方法的运用。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在河水上游寻找它。

渐激渐深:(河水)越冲击,(坑洞)越深。

石性坚重:石头的性质是坚硬沉重的。

③请你参考课下注释,结合以上材料,与周围同学两两结合,试翻译课文第三段内容,互相纠正、补充。

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在导学案作图部分动手画画。

(此时教师在学生中辅导,两位学生根据文中老河兵的话在黑板上作图。


④请在黑板上作图的学生向同学们解释自己的思路,请其他同学逐句翻译,最后教师出示检验题目题目:“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对比两种翻译,请选出你认为更恰当的一项。

适宜的答案应为(B)
A.然而天下的事情有很多,只知道一个因素,不知道第二个因素的情
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一个道理就随意地判断吗?
B.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深刻道理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用主观的想法判断吗?
4.细读·人物分析
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末尾,对文中人物的做法进行评论。

作者意图批评有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进行臆断”,他在批评谁呢?请完成下列表格。

②“一讲学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读二人话语的内容,力求读出语气,分别说说二人的“笑”有什么意味?
讲学家的“笑”,来自于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读书多,自认为了解石头和河沙的性质。

老河兵的“笑”来自于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他多年水上生活、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促使他比僧人、书斋
中的讲学家考虑得为周全,他所提供的找到石兽的依据更多。

与他相比,僧人和讲学家,的确“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据理臆断”了。

③假设现实生活中,河边一大铜牛滚入水中,我们该如何寻找?
依据以上课文所学,多数学生会不迟疑地回答:“在河流上游寻找”。

此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打破学生已经固化的思维,调动学生深入思考。

④观看教师进行小试验的视频
试验准备:大号浅盆、鱼缸装饰用的白沙、细软水管、水流、橡胶鸡蛋玩具一个、小瓷人一个试验概述:将细沙铺在浅盆底部,一边厚一边浅,模拟河床;将橡胶鸡蛋玩具和小瓷人分别放在同一水平位置;将盆内注满水,用细软水管冲水、冲向鸡蛋玩具或小瓷人下部沙子,模拟河流自西向东冲击石兽;
试验结果:小瓷人底部的沙子被“反击之力”冲出小坑,小瓷人向前栽倒,之后,便再无继续向前翻滚的动作,反而被白沙渐渐埋起来;用同样的水流冲击橡胶鸡蛋,橡胶鸡蛋向前反转两至三次后,基本被白沙掩埋,不能再动。

⑤教师出示课本第150页的课后资料、网友的质疑、学者的分析
资料一: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

唐代开元年间,人们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
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

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

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资料二:“试作简单的分析:石兽掉在河中沙层上,流水为石兽所阻,“其反激之力”,的确会把石下迎水处“齿沙为坎穴”。

渐啮渐深,坎穴至于石兽底部之半。

石兽也的确会向坎穴“倒掷”的。

这样每“倒掷”一次。

石兽自然会向上流位移一小段。

……石兽每一次“倒掷”所得“溯流逆上”的位移,是以陷入河底沙中的下沉位移为代价的。

而向下位移(下陷)的空间又是十分有限的。

(资料见《石兽“逆流而上”质疑》作者:刘金《书城》1997年第2期)
资料三:《纪晓岚的〈河中石兽〉科学吗?我觉得不科学。

》出自:百度贴吧·物理吧
资料四:纪昀(1724——1805)字晓岚。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记录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

⑥难点攻克:以上视频和文字材料显示出,水流中的重物并非每一次
都向上流“转转不已”,老河兵所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结论,太绝对了,所以,老河兵有着“据理臆断”的嫌疑。

而我们课堂现场的同学们,看到文章的作者是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又认为老河兵的话有道理,所以便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落水的铜牛塑像落入水中,便应在上流寻找”,这不也是据理臆断吗?
5.思考·课堂总结
我们应该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态度去判断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通过实践知其一、其二,更要考虑其三、其四,只根据少量的依据便轻易下论断是荒唐而可笑的。

据理是好事,臆断不可取!
6.作业设计
①完成课本第150页三、四、五三道题目。

②教师根据苏轼的散文小片段,设置比较阅读练习题,请学生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