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本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大学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地理野外篇1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地理野外篇1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在暑期进行了两周实习。

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相信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经验。

现在,对这十来天的实习生活做一个大体的回顾。

一、备课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

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

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

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

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

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

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

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

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

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

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方便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

在展示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在照片的选择上要注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图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

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分布规律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通过此次实习,旨在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实地观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技能,并加深对地理环境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主要分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五个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自然地理现象丰富的地点,如山地、河流、湖泊、森林和农田等,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采样和数据记录等方式,对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1. 地质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观察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地貌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山地、河流等地貌形态,我们学会了识别不同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并了解了地貌与气候、侵蚀作用等的关系。

3. 土壤方面:我们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采样和分析,了解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与植被、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4. 植被方面:我们观察了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了解了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征,以及植被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关系。

5. 水文方面:我们考察了河流、湖泊等水文现象,了解了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野外实地观测和调查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认识到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增加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内容的多样性,提高实习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序言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

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

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

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

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2篇(一)报告主题: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报告时间:XX年XX月XX日1. 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研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情况,提高我们对地理学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野外实习,加深对自然地理的了解和认识。

2. 实习地点和行程安排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为XX国家公园,行程安排如下:2.1 第一天:到达目的地,进行团队建设和安全培训。

2.2 第二天: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记录。

2.3 第三天:进行地形地貌观测,包括测量山峰高度、观察河流形态等。

2.4 第四天:进行气候观测,记录气温、湿度、降水等数据,并与气象预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5 第五天: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探究土壤的组成和质地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 第六天:进行植被调查,了解当地植被的分布和适应特点。

2.7 第七天:总结实习经验,撰写实习报告和交流分享。

3. 实习过程和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地考察中。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也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

在各项实习任务中,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数据记录等方式,获取到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在生态系统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差异,并进一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在地形地貌观测中,我们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加深了对地形地貌的认识。

在气候观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土壤采样和分析中,我们了解了土壤组成和性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

在植被调查中,我们对当地植被的分布和适应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实地工作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题目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姓名学号09413011院、系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实习时间2011.10.28——11.22011-11-10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在我们完成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和土壤生物地理学课堂学习之后,学校组织的一次自然地理学各要素的综合实习。

其目的是培养我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不仅具备野外识别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能力,而且能够将自然地理学野外采集数据与3S技术结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实行自然地理要素在3S中的识别,以便于将来实时的通过3S技术对自然环境监控,采集准确的数据。

二实习地点,路线和时间安排1 实习地点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2 实习路线昆明→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昆明3 小组成员。

4 时间安排10月13日-27日开动员大会,准备相关资料,仪器、设备;10月28日-11月2日野外实习;11月2日-11月13日撰写实习报告,并交指导教师审阅;11月14日提交实习报告。

三实习过程及内容摘要:小江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简介云南属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是我国破坏性地震较多、受灾特别频繁和严重的省份之一,而贯穿滇中及滇东北的小江断裂带是影响云南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带。

云南省境内的小江断裂是川滇活动地块和稳定的扬子地块边界,它北起滇川边界金沙江的巧家县北,向南经东川、宜良、通海、建水,最后并入红河断裂,走向近南北,平均水平滑移速率10 mm/s。

自东川小江村起,小江断裂分东西两支,近乎平行向南延伸。

小江断裂是一条构造成熟度较低的断裂带,带内有多条次级断层,彼此雁行排列,形态复杂,不仅断裂阶区多,断层面陡且转弯亦多,这些部位常处于闭锁状态, 应力易强烈集中而引发强震,1500年以来仅在小江断裂的云南段上就发生10多次大于6级的地震。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的形成、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植被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壤的类型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本次实习选择了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XX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实习内容包括地形地貌观察、气候数据收集、水文状况调查、生物多样性观测和土壤样本分析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地图解读、卫星遥感、现场测量、样本采集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选在了XX省XX县的XX山脉,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进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实习时间定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为期两周的时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几项主要成果:1. 地形地貌分析:通过对XX山脉的地形图进行解读和现场勘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山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还观察到了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等。

2. 气候特征研究:通过收集当地的气象数据,我们分析了XX山脉的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3. 水文状况调查:我们对XX山脉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水质和流量的测定,发现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度污染。

4. 生物多样性观测:在实习期间,我们记录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

5. 土壤样本分析:我们对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多样,肥力水平不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和自我保护。

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教育重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教育重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教育重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为了深化我对地理学科的理解,提高地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我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校组织了重庆野外地理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为今后的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重庆市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了重庆的城市发展历程、规划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参观,我对重庆的山地城市特色、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磁器口古镇、洪崖洞等典型地貌区,观察了重庆特有的地貌形态和城市布局。

2. 地理环境观察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实习地点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例如,在参观磁器口古镇时,我们观察了嘉陵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分析了重庆山地区域的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对重庆的城市规划、交通布局、绿化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3. 实习总结与交流在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交流。

大家分享了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析了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和交流,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实习成果,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地理环境观察,我们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

(2)丰富了地理知识。

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重庆的山地城市特色、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丰富了地理知识储备。

(3)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2. 实习反思(1)加强地理实践教学。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要注重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学会在实习过程中主动观察、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10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将谢下帷幕,我们肯定学习到了不少学问,不能光会埋头苦干哦,写一份实习报告吧。

你所见过的实习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实习时间20xx年7月10日———7月12日四、实习地点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地点简介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xxxx年河南省政府批建的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禁猎禁伐区、以及xxxx年省政府批建的沁阳白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辉县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焦作、济源、沁阳等地林场和群营林场连在一起,联合扩建而成的。

保护区处于暖温带的南沿,南北植物兼容并存,多样性丰富。

共有高等植物1759种,其中有13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四种,分别是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和野大豆。

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最西北角、距离市区65公里的黄背角村,北与山西阳城接壤,西与山西垣曲相邻。

场区总经营面积51675亩。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篇1一、绪言实习时间:XX年12月20至24实习地点:重庆市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及北碚区水文站实习路线:沙坪坝—歌乐山镇—土主—歇马—磨滩—青木关—陈家桥为第一条路线;沙坪坝—缙云山为第二条路线;缙云山—天府煤矿—沙坪坝为第三条路线;沙坪坝—水文站—沙坪坝为第四条路线。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且经过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地理的现象的能力,为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实习要求:1、通过野外实习,认识土壤、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能辨别土壤、植物的类型和特征。

2、能够辨别各类岩石的分布规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点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种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实习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79人与本专业何太容老师、刘春红老师、李阳兵老师、张友明老师。

二、实习区概况实习区为重庆市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三个主城区,他们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属盆东平行岭谷地貌区。

其中沙坪坝区地处重庆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工业基础雄厚;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

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 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

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一)20日实习内容实习地点:陈家岭、歇马、青木关、中梁山凉风垭实习记录:1、陈家岭:缓丘带坝地貌,细分:深沟、浅沟以及长沟、短沟;背斜、向斜2、歇马: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1.1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同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过程。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我们可以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其主要目的有如下四点:1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而又直观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分析,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思维能力,调动我们学习上的积极性。

2初步掌握一些观察、记录、描述、分析以及罗盘仪使用等野外地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3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以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4感受大自然的风貌,提高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个人思想情操。

1.2要求自然地理学实习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因子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实习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学会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

并时刻注意安全,不单独行动,要有集体意识,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礼让。

1.3时间安排2010-7-5至2010-7-1307.05 实习动员大会实习专题参观地质博物馆地质学基础专题讲座07.06 陕西自然地理专题讲座07.07 遥感影像专题讲座07.08 喀斯特地貌野外实习(柞水溶洞)07.09 古镇野外实习(凤凰古镇)07.11 地质公园野外实习(翠华山)07.13 骊山影像野外识别实习(学校周边)2具体实习过程及内容2.1实习动员大会及参观校地质博物馆7月5日上午,在实习之前,首先召开自然地理实习动员大会。

老师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近两周的自然地理实习安排,并对我们提出殷切希望。

要求我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过程中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努力思考相关问题,并适当做好笔记。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书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完成自然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以及自然地理要素野外判别方法的前提下,有组织开展的一次自然地理多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综合实习。

旨在培养GIS专业学生野外识别自然地理要素的能力、野外数据采集能力及自然地理时空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协作和艰苦朴素的科学素养。

二、实习准备1.时间安排:2011年10月28号至2011年11月2号。

理论上各个实习地安排一天(考虑地理景观因素及行程,东川实习点安排两天,石林与抚仙湖实习点合并为一天进行实习。

)2.熟悉实习路线:○1:昆明(呈贡)【起始点】;○2:东川;○3:巧家;○4:会泽;○5:曲靖;○6:石林;○7:抚仙湖注:图中箭头方向代表实习前进路线3.实习装备:1)图鉴:地形图、遥感图像、地图册;2)仪器:高程表、GPS、、地质罗盘、电子温湿度计;3)工具:地质锤、铁锹、铁锄、小刀、钢卷尺、土壤比色卡、PH试纸、盐酸、样品收集带;4)笔,记录本三、实习内容一)各实习点自然地理要素识别、鉴定将在各个实习点所见闻的自然地理景观、所做的鉴别记录分别整理,最后再做总结、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结论。

1.昆明→东川(2011/10/28 am8:30—12:30)清晨从学校出发,向东川方向前进,海拔一路攀升至2200m,海拔1940m的小石坝,公路两侧植被主要为云南松,间杂少许灌木丛。

到海拔接近2220m的双龙,植被几乎全是云南松及柏树。

之后海拔开始下降,到嵩明(N25°14` 16.1`` E102°58` 18``)后,地势起伏较小,有广阔的平地,四周高山环绕,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

同时,植被类型出现亚热带细叶阔叶林,池塘旁边有垂柳生长。

在无植被覆盖的裸土地上现不完全发育的石芽和溶沟。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精选2篇(一)地理野外实习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下面是我对地理野外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地理野外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互影响及其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山区、湖泊和海滨等,通过观察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我深刻意识到自然地理条件对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如,海滨地区的旅游业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山区的农业和林业发展也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

同时,地理实习也让我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比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环境变化和生态破坏等,这对我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地理野外实习培养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中,我通过观察地貌、水系、植被和人文景观等要素,学会了准确分析和判断地理现象。

例如,在考察湖泊地区时,我们通过测量湖泊的水质指标、植被分布和鱼类种群等,分析了湖泊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这使我意识到地理实习不仅仅是通过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科学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再次,地理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伴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包括测量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采集样品等。

通过分工合作和信息交流,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并且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同时,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和开阔视野非常有帮助。

最后,地理野外实习激发了我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求知欲望。

实习中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地理学的兴趣。

我将充分利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重庆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重庆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重庆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让已学的知识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实习,学习和总结各种不同类型的景观的做法,亲身感受景观设计从图纸反映到真实的空间的效果,纠正在平时做景观设计时的一些观念的错误,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二、实习内容与地点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重庆的一些景观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园、街区、校园、展园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和分析讨论。

具体实习地点安排如下:第一、二天:园博园参观测绘写生第三天:江北嘴中央公园、龙头寺公园参观写生第四天:西部奥特莱斯、鸿恩寺森林公园、儿童公园参观测绘第五天:彩云湖湿地公园、南滨路、重庆天地参观第六天:金佛山参观第七天:动步公园、大学城参观测绘三、实习过程与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每天对当天实习的地点进行测绘、写生、景观设计手法及各设计要素的分析。

通过对这些地点的实地考察,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了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在园博园,我们参观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多样性。

在江北嘴中央公园,我们亲身体验了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布局。

在鸿恩寺森林公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在金佛山,我们见识了重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明白了作为一名园林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四、实习总结这次实习让我们对重庆的自然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自然地理学户外实训报告

自然地理学户外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地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区域规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20xx年春季学期开展了自然地理学户外实训。

本次实训以某地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等方法,对当地自然环境、地貌特征、植被类型等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

二、实训地点及背景本次实训地点位于我国某省的山区,该地区地势复杂,海拔较高,气候多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

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三、实训内容1. 野外考察(1)地形地貌调查:通过实地观察、测量等方法,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重点调查山地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分析地形对气候、植被分布的影响。

(2)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记录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分布密度、生物量等。

分析植被与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3)土壤调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等。

探讨土壤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4)水文调查:观察河流、湖泊等水体,调查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水温等。

分析水文对植被、土壤的影响。

2. 数据采集与分析(1)地形地貌数据:利用GPS、RTK等技术,采集地形地貌数据,绘制地形图、等高线图等。

(2)植被数据:采用样方法,记录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分布密度、生物量等数据。

(3)土壤数据:通过土壤样品分析,获取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等数据。

(4)水文数据:利用水文监测设备,采集河流、湖泊等水体流量、流速、水温等数据。

(5)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实习报告撰写根据野外考察和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地点选在了风景秀丽的XX山脉,这里地势复杂,生态环境多样,是进行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理想之地。

在为期一周的实习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样本采集、数据测量和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和记录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实习的第一项任务是对XX山脉的地形地貌进行观察。

我们利用地形图和GS定位设备,对山脉的主要峰峦、河流走向以及不同地貌类型进行了精确测绘。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形受古代冰川作用影响显著,山谷和山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气候方面,我们通过设置自动气象站,连续记录了实习期间的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

结合历史气候资料,我们对XX山脉的气候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的特点。

水文状况的调查则主要集中在山脉中的河流和湖泊。

我们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分析,了解了水体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盐水平。

同时,通过流速仪测定了河流的流量,探讨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策略。

土壤和植被的调查是实习的另一重点。

我们采集了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分析了土壤的类型、结构和肥力状况。

在植被调查中,我们记录了多种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并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特别关注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过度放牧、非法狩猎等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这促使我们在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我们将所有数据和观察结果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实习报告。

报告中不仅包括了具体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结论,还附有图表和照片,直观展示了实习成果。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室内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稳固地貌学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同时系统学习实习时野外地貌考察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现场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资管专业2022级全体138名学生分批在指导教师的带着下进行了为期一周〔6.1--6.5〕的野外实习。

这次实习我们分别去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龙王洞、沙堤及老道湾这些地方。

张家界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金鞭溪〕、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我们的第一站——国家森林公园,一进去指导教师便给我们展开了生物地理的实习:认识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森林生态群落及生态系统。

老师给我们沿路边参观边详细讲解了枫杨、马褂木、柳杉、铺地柏、万年青、千年矮、水杉、香柏、法国冬青、杜鹃、双面红、金鞭大叶蔗良、紫薇、小叶女贞、金弹子、白玉兰、鸽子花、广叶玉兰、女贞、腊梅、榔榆、檫木、金钱松、中华石楠、枫香、琵琶叶后栋、硬毛山香园、利川润楠、海通、宜昌润楠、灯和树、野茉莉、香樟等植物物种的生长特性、形状和药理等。

此时手持gp接收机记录的数据:时间10:11:17、经度:110.2552度、纬度:29.1909度、高程:587.9米、方位:340.0度、卫星:7颗。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2098.7米,最低点海拔75米。

继续往森林公园走,参观了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画廊、迷魂台等地方。

同时完成了地貌学实习,了解了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

一路上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解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原始海洋,它干涸后地表局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逐步形成沉积岩,经年累月,才有了今天的旅游胜地。

它的境内山峦重叠,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野外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本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学院:专业:班级:20XX级1班姓名:学号:20XX年X月目录一、实习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长江沿江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江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嘉陵江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床地貌相关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长江沿江路线见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南温泉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泉地质背景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斜和向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溪河及水文与河流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岩溶(喀斯特)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泉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波痕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习日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长江水文特征重庆长江段属长江上游的川江段(四川宜宾-湖北宜昌)。

川江河段以江水补给为主,受气候的影响,水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据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寸滩水文站统计资料,从1954年-1985年,多年平均径流量3500亿立方米。

最大流量(1981年7月16日857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270立方米/秒(1978年3月24日),二者之比为37.8倍。

由于河谷断面狭窄,水位陡涨陡落,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所形成的水位变幅高达33.27米,一般年份水位变幅也在20-30米,日涨落差可达10米/日。

此外宽谷和峡谷水深变化较大,浅滩河段枯水期平均水深约3-5米,峡谷段汛期可达30-40米。

洪水期5-10月,主要汛期发生在6-9月,枯水期11月-次年4月。

寸滩站1954-1985年多年平均含沙量1.316千克/立方米,输沙量4.67亿吨/年,泥沙来量主要发生5-10月。

(2)嘉陵江水文特征嘉陵江在合江先后纳入渠江、涪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至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

重庆境内长153公里。

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875亿立方米,按水量来说是长江水量最丰富的支流。

北碚水文站(嘉陵江最下游控制站)实测数据,从1941年-1981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75亿立方米,最大年1030亿立方米,最小年359亿立方米。

洪水期5-10月,其中汛期7-9月。

最大实测流量447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208.17米(两项均为1981年7月18日);最小流量242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76.61米(两项均为1970年3月9日),最高和最低水位变幅达31.56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2.37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3亿吨,最大年3.72亿吨(1945年),最小年0.72亿吨(1971年)。

3.河流地貌相关知识。

(1)主要的河床地貌。

A.深槽和浅滩在弯道河段,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表层水流在凹岸壅积,水面增高,水流下沉,侵蚀河床,冲刷岸坡,形成深槽。

在纵向惯性力的作用下,底层流由凹岸向凸岸斜下方运动,将携带的部分泥沙堆积在凸岸,使河道变浅而成浅滩。

B.碚石(岩槛)岸旁坚硬岩石突入江中,枯水可出露水面,洪水可形成水下礁石,如嘉陵江北碚的碚石,沙坪坝的石门也是碚石,它是沙坪坝背斜上沙溪庙组底部的巨厚砂岩层,被嘉陵江水冲蚀所残留于江中的两块巨石,嘉陵江顺两巨石间流国,宛如过一道石门而得名。

当河流通过倾角较大的地层分布区时,坚硬的砂岩往往在河床上形成水下陡坎,它横越河道,起着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

C.水沱(回水沱)河道凹入成弯,水流在弯中产生旋流(竖轴环流),一般形成在平直峡谷口的上下方,可以形成4个对应的水沱。

在两巨大的碚石间和碚石上下方也可以形成水沱。

D.壶穴河床如果凹凸不平,就容易产生涡流,小石子随着河流由上游被带下来,涡流就不停的打转,钻磨河底,刚开始只是小洞,随着时间的加长,洞会愈来愈加深、扩大,最后变成壶穴。

2013年6月22日,我们从双福学校校坐车出发,到达位于南岸区的长江段,此时天气湿热。

江面的船只较多,不过都是小吨位,应该是水位较低的缘故。

在我们位置对面有一火力发电站,其烟囱冒浓烟,并向江中排热水,可造成热污染。

河漫滩分布在河床两岸,河岸边上有铁笼,为的是防止石头滑落。

河岸边上有很多紫色和黑色的石头,比较软,是因风化造成。

我们实地调查地段为河曲型河漫滩,在凹岸凸岸都有码头,发育初期河谷深窄,弯曲率较小,水力很强,那时只有在凸岸处因流速较慢拆有粗大的砾石堆积,组成面积狭小的边滩。

发育中期,河流弯曲率增大,谷底逐渐变宽,边滩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为主,细粒的悬移质仍因流速过大儿带往下游。

发育晚期,雏形河漫滩进一步拓宽淤高,谭冕流速减小,洪水时滩面上的悬移质也得以堆积下来。

这种具有悬移质堆积的滩地就是河漫滩。

在河岸两边的石头上,出现较多的壶穴,里面多数是碎石。

在路线的最后一段,江面上出现一块较大的碚石,对船只的航行会造成一定的危险。

二)南温泉路线相关资料该路线主要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知识。

在炒油场下车后开始该路线的步行实习,下午坐车返回学校。

1.南泉地质背景知识南泉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该地地处川东褶皱构造区,属川东平行岭谷中铜锣山大背斜(见图1),经花溪河切割,背斜岩层出露,在河流两岸,风景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是重庆市著名风景区和我校自然地理实习的基地。

在古生代末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经海西构造运动隆起为陆,形成南海北陆的局面,西北、华北及华南部分地区相连接。

此时,四川为海盆。

中生代发生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我国西南、藏北、滇西相应抬升,并形成褶皱。

南泉地区的褶皱雏形即产生于此时。

中生代的大地运动将华南、华北连为一体,中国地质地貌的轮廓基本形成,但西藏、青海大部分地区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四川为内陆湖盆,因而当时的地势状况为东高西低。

此时,四川盆地岩石由海相转为湖相沉积。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使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形成我国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河水东流,切割巫山山脉后,四川才由湖变陆,成为盆地。

之后在流水为主的外力长期作用下表现出今天南泉地区的地质、地貌。

南泉地区背斜形态完整,花溪河横切背斜轴部,中生代三叠纪各时代地层出露明显。

背斜轴部分布有广泛的灰岩,喀斯特地形发育,溶沟、溶槽、溶洞、裂隙、石芽、暗河等多处可见。

花溪河流贯其间,切割软硬不同的岩层,形成急流瀑布,水力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流水作用在花溪河两岸塑造出各种侵蚀和堆积地形。

背斜轴部及两翼的灰岩是良好的含水层,核部页岩又是理想的隔水层,给地下水埋藏和露头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温泉、冷泉久负盛名。

河岸丘陵区在不同岩性的成土母质上发育着酸碱性不同的紫色土和黄壤,造成不同的植物群落,随处可见的指示性植物及出露地面的动、植物化石可反映出南泉地区现代和古地理面貌。

真武山(南温泉)背斜低山为南温泉背斜发育而成的低山(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北起南岸区鸡冠石,南止巴南区与江津市边界,长约42公里。

走向北东—南西。

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500—680米,最高峰在山体南部的“春天岭”,海拔861米。

2.背斜和向斜(1)背斜和向斜的概念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较新,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其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较老,称为向斜..。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南泉背斜重庆南泉地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真武山脉与花溪河交汇处,地处长江南岸巴南区,距离渝中区约26公里。

从地质构造上看是背斜构造,主要属于中生代三叠纪地层。

它的形成、发展伴随川东平行岭谷而形成河发展。

南泉背斜北起南岸区长江边的鸡冠石,南经南温泉、一品场,止于江津市的高湖,全长约45公里。

南泉背斜在地形上是低山地形,呈现“一山二槽三岭”的形态,南泉背斜局部小地貌多种多样。

南泉地貌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不断演化而来,是内力和外力工作作用的结果。

3.花溪河及水文与河流地貌(1)花溪河相关资料花溪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在李家沱上游注入长江。

流域面积268.46平方公里,河道总长63.62公里。

近年来随着巴南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花溪河沿岸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生活污水的排入和生活垃圾的无序堆弃,导致流域污染日趋严重。

(2)河流阶地与河流局部侵蚀基面(3)生物化石古生物为水生类贝壳,虽然数量众多,但不清晰则个体比较小无法判断其生物名称,故价值不大。

4.岩溶(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的三个条件第一..是湿热的气候条件,重庆在第四纪较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多数时期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对喀斯特地貌形成十分有利;第二..是碳酸盐类岩层厚度大小、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特征;第三..是地下水循环条件,包括地貌发育时期(气候条件)、地势起伏条件、岩石空隙度大小、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等。

(2)地表岩溶地貌在该路线没有非常典型的地表岩溶地貌可见。

(3)地下岩溶地貌地下岩溶地貌最常见的是溶洞,它是碳酸盐类岩石中产生的大洞穴,现已脱离常年水流,一般为早期暗河遗迹,主要分布于河谷和槽谷边缘,常成群、多层的地产出。

溶洞的形成是由于地表水对碳酸盐类岩石产生溶蚀和侵蚀,饱含CO2下水沿岩石空隙(包括岩层层面、裂隙、断层破碎带)垂直下渗运移,并产生强烈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在地下形成溶孔、溶隙及地下暗河,当地壳不断抬升,潜水面不断下降,地下河干涸而成溶洞,它是伴随地壳运动抬升,出现地下水垂直循环和水平运移的产物。

5.温泉知识温泉是地下热水的天然露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