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背景介绍:学校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表现不佳,还在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班主任,需要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案例一:学习成绩下滑的李明李明曾经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但近期他的学习成绩却呈现下滑的趋势。
经过调查与询问,我发现李明整日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导致他日复一日地放弃了学习,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
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进行个别谈话:与李明单独进行谈话,了解他对学习的态度和问题的原因。
倾听他的抱怨和困惑,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和理解。
2. 建立学习计划:与李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并约定完成目标后可以适当玩手机或游戏的时间。
3. 家访与家长沟通:与李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他们李明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要求他们配合学校的措施,在家中给予李明一定的监督和引导。
4. 设置奖罚机制:对李明的学习成绩进行奖罚,给予他积极的激励和负面的惩罚,以促使他对学习有更好的投入和主动性。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李明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他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案例二:行为问题的小明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并不出色,而且还常常在课堂上捣乱、与同学发生纠纷,给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经过对小明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小明在家庭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比较宽松,缺乏对他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解决小明的问题:1. 学习与行为规范教育:在班级中组织学习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课,让小明了解到他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学习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以及学习和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2. 学校与家庭的联动: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小明在学校中的问题,要求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措施,在家中加强对小明的行为规范的培养和引导。
3. 鼓励与激励机制:对小明的每一次正面的行为和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奖励,鼓励他继续做出积极的改变。
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教育问题学生一直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以一位问题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案例描述小李,男,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李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且经常逃课、打架、破坏公物。
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他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不服从管教,甚至对老师进行辱骂。
家长对此十分担忧,但苦于无法改变小李的现状。
三、问题分析小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成绩差:小李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
2. 行为习惯差:小李经常逃课、打架、破坏公物,严重影响班级纪律。
3. 人际关系差:小李逆反心理严重,不服从管教,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
4. 家庭教育缺失:小李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缺乏关爱和引导。
四、教育策略针对小李的问题,学校和家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老师和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关心、鼓励和尊重,让小李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消除逆反心理。
2. 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小李的学习成绩,老师为他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逐步提高成绩。
3. 开展心理辅导:学校为小李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树立自信。
4.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小李的学习和生活,为他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5. 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小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 学习成绩提高:小李的成绩逐步提高,从班级倒数上升到中游水平。
2. 行为习惯改善:小李不再逃课、打架、破坏公物,班级纪律得到明显改善。
3. 人际关系改善:小李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逐渐融洽,逆反心理得到缓解。
4. 家庭关爱增强:家长更加关注小李的学习和生活,为他提供了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教育天矫治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家庭条件一般。
由于缺乏父爱,小明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差,与同学关系紧张。
在初中一年级时,小明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从此成为问题学生。
学校和家长都十分担忧,希望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小明改正错误,重拾信心。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学生成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父母离异,缺乏父爱,家庭环境不稳定,导致他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
(2)学校因素:小明在初中一年级时因打架斗殴被处分,导致他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
(3)自身因素:小明学习成绩差,与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他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 教育矫治目标(1)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信心。
(2)改善小明的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3)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
三、教育矫治措施1. 家庭教育(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指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2)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3)鼓励家长多关心小明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学校教育(1)调整班级座位,让小明与其他同学建立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3. 社会教育(1)组织小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了解社会,培养责任感。
(2)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小明讲述成长故事,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3)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四、教育矫治过程1.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小明多次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为他建立信任感。
同时,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2. 第二阶段: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为他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王某
王某是我班的一名学生,受家庭影响,他总是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他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末尾。
一次班会中,我深入了解了王某的家庭环境,发现他的父母工作忙碌,几乎没有时间陪伴他,所以他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针对这种情况,我和王某进行了深入的谈心,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功的故事,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同时,我也积极与他的父母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叮嘱他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某渐渐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也开始认真听讲、做作业,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张某是我班的另一名学生,成绩优异,但却缺乏自信和交往能力,经常独来独往。
我观察发现,张某经常面临压力和困扰,但由于不善于表达,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导致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张某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交往能力。
我围绕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采用心理讲解、心理引导、分组讨论等方式,鼓励他们敢于回答问题,分享感受,并给予肯定和支持。
同时,我也积极引导张某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友谊。
通过这些方式,张某逐渐摆脱了内心的恐惧,放下了心理包袱,不仅成为同学们中的佼佼者,也建立了自信、健康的心态。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现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敏锐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应该采取具体措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环境、社交能力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学生在不断成长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方向。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问题学生的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一、问题的提出:我班有一位学生叫达朝鸿,该生性格内向、执拗,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遇到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铅笔盒、板凳、簸箕都是他打架的工具,同学们既讨厌他又畏惧他。
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充满仇视心理。
在家中,家长对他毫无办法,不敢严厉批评,稍一管教就乱发脾气,轻则将书本撕烂,重则离家出走。
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很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还经常无故不到校。
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自尊心很强,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很强。
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
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
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问题的症结:解读这个学生1.心理原因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
”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原因孩子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为了生意对他照顾不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
母亲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
再加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弟弟,对他有所关注。
父母反映,自从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就觉得他是家中失去了关爱,父母心里只有弟弟,不爱他。
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怕父母抛弃他;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在他心中,爷爷生前对他的爱被无限放大,而父母对他的关爱被他曲解为嫌弃。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班主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学生日常管理、学业指导等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佳,学习成绩差,行为不端,甚至有违规违纪等现象。
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案例一:学习成绩差张同学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垫底位置。
他的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课堂表现也较差。
班主任选择与张同学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经过分析发现,张同学存在以下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方法、自律能力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班主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张同学:班主任与张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心,通过沟通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鼓励他对学习持乐观态度。
班主任向张同学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课后复习和做题技巧等。
班主任还组织了一些学习小组,帮助张同学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互相激励。
班主任安排了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张同学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同学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的成绩逐渐提升,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班主任也通过不断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张同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了自律能力,并逐渐成为班级中积极向上的学生。
案例二:行为不端李同学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经常违反校规校纪,行为不端。
他曾经打架、作弊、旷课等,给班级的课堂秩序和师生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班主任对于李同学的行为非常关注,认为他的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和学习压力等因素造成的。
班主任首先与李同学进行了沟通,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班主任了解到,李同学的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他的生活缺乏监督和关爱。
而在学习方面,李同学也存在一些困难,他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也一直不佳,从而造成他对学校的消极态度。
班主任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李同学:班主任积极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认识到李同学行为不端的严重性,并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春风化雨以身作则----“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
春风化雨以身作则----“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发布时间:2022-06-20T01:44:55.2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4期作者:杨建凤[导读]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杨建凤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作为一个高中班主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他们的问题层出不穷,批评虽然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更应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方法。
1案例呈现1.1背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
所以每次接班,我都会向前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同时和学生同步强化,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今年接手的班里有一个胡同学,她是一个行为怪张的女孩,行为习惯完全不符合中学生的要求:自修课随意聊天,吃零食;垃圾随意丢弃,自己位置附近垃圾成堆;晚就寝在寝室喝酒聊天;犯错误后寻找各种借口,却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等等。
虽然德育处对她进行了教育反思,但收效甚微。
作为班主任,我十分担心如果以她为中心形成小团体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1.2情境根据班级的选课特点,同时也为了整顿班风学风,我规定了午读,时间定在12:30,我明确第一周和他们同步作息,帮助他们一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自己会各个方面给他们做个榜样,后期也会不定期抽查其他违纪情况,如有违纪,给班级拖地服务一周。
在规则制定后的前三天,胡同学每天都规规矩矩的,看着她的进步,我窃喜自己的小策略奏效了。
第四天,我因不想去食堂就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吃,午读迟到了五分钟。
庆幸的是同学们都已经在教室大声的午读,当时大家也没注意到我迟到了。
教育案例关于问题学生(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李,男,15岁,初二学生。
他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沟通,学习成绩较差,经常旷课、打架、逃学。
在班级中,小李的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被大家称为“问题学生”。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李的父母均为外地务工人员,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由于缺乏关爱,小李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
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得小李对家庭充满了恐惧和排斥。
2. 学校因素(1)教师因素:部分教师对小李存在偏见,认为他无法改变,导致小李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学习积极性不高。
(2)同学因素:小李在班级中的地位较低,受到同学们的排斥,使得他更加孤僻。
3. 学生自身因素(1)缺乏自我认知:小李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导致他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
(2)缺乏学习兴趣:小李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无用,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加强与家长沟通: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李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家长多关心、关爱小李,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
2. 学校教育(1)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度和关爱程度。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小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3)组织团队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进小李与同学们的友谊,提高他在班级中的地位。
3. 学生自我教育(1)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小李参加课外活动,发现他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热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小李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改变现状。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小李在课堂上敢于发言,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2. 人际关系改善:小李与同学们的友谊日益加深,在班级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3. 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小李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树立了自信心。
班级中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班级中问题学生案例分析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如何在教书育人中真正贯彻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教师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我从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入手,提出了不歧视,反复抓,严管理,用爱心来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的人本化教育策略。
班级中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小雨男11岁主要表现为: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娇生惯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
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娇生惯养”,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在学校找不到自身的优点,回到家中把一天的郁闷爆发在家长的身上,家长的溺爱,让他飞扬跋扈的性格得以养成。
三、教育策略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
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
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分析(共5篇)
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分析(共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分析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小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分析篇1小学教育管理案例六枝特区第二小学吴贵力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学生的转化一、学生基本情况:杨天一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尖子生,学习一直不错,可这学期一开学,不知道为什么?上课时,总喜欢和别的同学说话,回家作业也不完成,甚至放学也不按时回家,成绩直线下滑,我在想,这样一个尖子生怎么会变成这样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很倔强,不愿与家人、老师沟通,也不相信任何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正是由于他这种个性,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还总是到老师这里来打小报告。
导致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爱学习。
2、家庭原因杨天一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寄住在亲戚家,学习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再加上他的亲戚也有小孩,根本没有时间去管教他。
每当他不听话时,父母就会通过电话训斥他,甚至叫他的亲戚对他拳打脚踢。
孩子委屈,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里压力越来越重,孩子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就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杨天一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评价越来越低,就觉得他已经不是一个好学生了。
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了失落感,心想,“在老师那儿我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反而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
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任何人。
三、辅导策略:倔强的个性会使他们思想畸形化,孤僻的性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强自信,正确的评价自己呢?1、赏识教育,树立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要求进步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我也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是教不好的。
为了改变杨天一倔强、孤僻的个性,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聊天,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上课时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关注他,用语言提醒他,还经常跟同学们说:“看,杨天一同学这节课听得多认真,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杨天一同学的作业完成得真好!”“杨天一同学这次测验得了90分,大家鼓掌祝贺他”等等……渐渐的,杨天一开始慢慢和我接近了。
用温暖的爱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个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案例
(他 点点头 。)
为 班 级获 得 校 运 动 会年 级 团体 总分 冠 军 的奖 励 。我在学 生 上
师 :老 师相 信 你 一定 会 用 自己 的机 智勇 敢 为 同 学们 做 好 讲 台 拿 糖 果 的 时候 ,故 意 派 他 去办 公 室 帮 我 取一 本 书 ,他 欣
事 ,为班 级争光 的。 (他 点点头 。)
家是 不会喜 欢一 个经 常欺 负他人 的 同学 的。如 果是 你 ,你 愿 意 了年 级 第一名。
吗?要想让别人接受你 ,首先要 自己友好地对待他人,尊重他
另外 在一次 活 动 中,我 还巧 妙地 设 计了一 个环 节 ,让他 的
人 。你说 对吗?
心灵 受到 了友 爱 的洗礼 。六 L童节 ,我 请 同学 们 吃 糖果 ,作
一 、 个案特征和主要问题描述
成绩 一直往 下掉 ,老 师和 同学们 都 不喜 欢他 ,同学们 经常 把他 冷落 在一 边 ,下课 也 不和他 一 起玩 。老 师处 理他 的行 为没有从
一 名初 一男生 ,14岁,属于典型 的 “问题学生”:学 习上 ,上 根本 上着手 ,而是一味地指责和说 服,起不到特 殊的教育效
二 的转化
找 到 了 “病 因”,就可 以 “对 症 下药 ”了。针 对 初 中生 的年
在初 一刚开学 的时候 ,我也没有太在 意 ,心想 :“孩子 们犯 龄特点和 以上一些 原 因,我 制定 了-一套 循序渐 进、刚柔相济、情
点错 误是 在所 难 免的 ,只要 教 师耐心 细致 地加 以引导 ,一定能 理并用的方案,并着手实施。
’ 我 从音 乐 老师 那儿了解 到 :他 很 有 艺术天 赋 ,每次 音乐 课 上,只要音乐 响起 ,他 都会 情不 自禁地 非常活跃 。在一次学校 艺 术节上,我特别让他在集体合唱中当领唱。他的演唱非常精彩, 在全校师生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他的脸 上写满了自豪。由于 他和全班同学的出色表现 ,我班在学校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赢得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分析-爱是发自内心的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分析:爱是发自内心的一、案例的基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阿迪(化名),17岁,男。
现为高一年一班学生,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
集体荣誉感不错,对老师有礼貌,脑袋聪明,思想较为单纯,口直心快,想到什么说什么,没心机,反应迅速,接受能力强,联想能力强,语言诙谐幽默,与同班同学关系融洽。
家庭情况:阿迪的父亲在阿迪初二的时候去山东经商,一年难得回来一趟,母亲也在山东,寒暑假会回来跟阿迪住,姐姐念高二,周末回家在二伯家吃。
家长常年不在身边,没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不良行为具体表现上课会经常睡觉,没睡觉的时候,大部分在玩手指,很少听课,听到老师说的一些话,会马上说出一些跟课堂知识毫无相干的幽默的话,让同学们笑个半死。
虽然,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阿迪不懂得自制,经常说得太多,而变成是扰乱课堂秩序,班上的所有科任老师都反映该生“上课很调皮”三、具体措施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
学生犹如一棵未经历社会风雨的幼树,需要我们用爱的春风静静地沐浴他们的心灵,用爱的春雨默默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问题学生”的转化。
爱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能使坚冰化水,顽石变美玉。
阿迪的本性不坏,但是因为管不了嘴巴而成为问题学生,并渐渐的影响到班级的上课秩序,为了帮他改正这个缺点,我从多方面去了解他。
在第一次的月考中,虽然他的总分在年段的排名在后面70名,在班上的排名在倒数7名,但是我把他第一次月考的每科全看过去,发现他的物理单科成绩在年段的排名是50。
于是,我在一个下午放学后,请他到年段室像朋友一样坐着聊天。
直接聊他的物理,一开始,我直接表扬他,说他很厉害,物理可以考出那么好的成绩,他有点不好意思,有点害羞。
我继续问,他初中的物理学得怎样,他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不错!他说,初中的物理老师上课时说话很好玩,就是很幽默,很风趣的那种,所以,初中物理课他很认真听,课堂从不会去讲话,如果有开金口的话,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差生转化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学校的小明同学,在初中阶段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经常处于班级的中下游水平。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学习情况,尝试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他提高成绩,但效果不大。
小明自己也感到很困惑和沮丧,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才能突破自己。
二、案例分析1.自我认知不足:小明在初中阶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
他很可能对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从而导致自己不愿意努力去学习。
2.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可能对学习方法没有明确的认知,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没有深入思考。
同时,他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知识没有真正掌握。
3.缺乏学习动力:小明可能对学习目标缺乏明确的认知,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动力所在。
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意义。
三、解决方案1.提高自我认知:小明的父母可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小明感受到他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
2.教授学习方法:小明的父母可以帮助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授他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
同时,他们可以指导他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提醒他及时复习、找到学习重点等。
3.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小明的父母可以帮助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明白学习的意义和动力所在。
他们可以与小明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帮助他明确自己想要取得的成绩和成就。
4.提供适当的奖惩激励:小明的父母可以设立一些奖惩机制,以激励他去努力学习。
例如,完成作业和考试成绩优秀的时候给予奖励,而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惩罚。
5.寻求外部的辅导支持:如果小明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的提高,他的父母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辅导机构或者老师的帮助。
这样能够给小明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监督,督促他更好地学习。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帮助小明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自我认知:小明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从而培养自信心。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为班主任,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原因,可能会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关心和帮助这些学生。
下面我将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来分析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方式。
案例描述:小张是我班的一名学生,他平时成绩一般,但在近期开始表现得越发消极,不愿意上课,作业草率,态度不端正,成绩也有所下滑。
我注意到他的变化,并且决定找他谈谈。
第一步,了解问题根源。
我在课后找到小张,以平和的态度和他交流。
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张最近家庭出现了一些变故,他的父母因为工作问题产生了矛盾,对家庭状况感到很焦虑,因为担心家庭问题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他在班上也感到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比较困难,这导致了他在心理上的压力,表现出了消极的行为。
第二步,给予关心和帮助。
在了解了小张的困扰后,我觉得有必要给予他关心和帮助。
我首先安慰他,告诉他家庭问题可以通过和家长沟通解决。
然后我鼓励他大胆和同学们交流,班上的同学都是好朋友,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帮助和支持。
我还提醒他关于学业的重要性,鼓励他积极面对学业上的问题,帮他建立自信。
第三步,跟进反馈。
在和小张的深入谈话之后,我并不打算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跟进反馈,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我定期和他交流,询问他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鼓励他认真对待作业,提醒他注意学习态度。
我也关注他的家庭状况,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关注并帮助他解决家庭问题。
最终,通过这些关心和帮助,小张的学习状况得到了改善,他变得积极主动,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他也在班上建立了更多的友谊,并且在心理上得到了平衡。
作为班主任,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能够通过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
对于班主任来说,处理问题学生的过程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关注和帮助学生。
在面对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时,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教育经验和方法,更需要有对学生的善良和耐心。
“问题学生”思想转换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管理行了汉字书写大赛,大家踊跃参加,认真对待,部分作品获奖,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体会了参与的乐趣;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的重视。
学生在积极准备庆祝圣诞元旦晚会等活动时,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了彼此感情,间接强化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第三点,鼓励一部分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社会公益活动,让这部分同学先尝到参与活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这些同学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事实上,她们参加活动后都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比如,咱们学校获曾得国情知识竞赛集体一等奖,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等等。
这些成绩、荣誉无疑充分激发了全体同学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三、规范管理,加强班干队伍建设和班风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班规,规范班级管理,进行班干队伍建设和班风建设。
班规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具操作性,让班级事务能有章可循,违者必究。
班委和团支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其他同学和班主任之间的桥梁。
班委之间密切配合,班级管理方能稳定有序。
班级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作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班主任应与学生多多沟通,多走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还是学生的领路人,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耐心劝导,让学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我们可以正告中考失利的学生:人生自始至终是一场考试,没有任何停止学习的理由,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物质的人靠吃米饭活着,精神的人考读诗书活着。
人解决了吃、穿、住等基本物资需求之后,就必须读书,才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有滋有味,让自己得更精彩。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应该读书、应该学习。
中考失利的原因是什么?除非是比那些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平素贪玩一点儿,以致学科考试分数少了一点儿。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黎明小学李晓冰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黎明小学李晓冰案例背景情况:雷小勇,男,11岁,四年级学生,家距就读学校1公里左右,生活习惯较好,每天清早自己起床弄早点吃了后按时走路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但学习习惯很差,从来不做家庭作业,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用心,有时干脆埋头搞小动作,屡次说教都不起作用,成绩下降明显。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可以说是问题学生了,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过分自卑。
雷小勇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但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严重伤害,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知道了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了,导致他意志消沉,甚至变得自暴自弃了。
2、逆反心理。
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而在雷小勇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
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模样。
3、意志薄弱。
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有求上进的愿望,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但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持久。
像雷小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的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又让惰性占了上风,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二、家庭教育的原因。
1、教育方法的粗暴。
他爸爸对雷小勇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班主任是学校中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负有特殊的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经常遇到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生活或者情绪等方面的原因表现异常,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以问题学生为切入点,分析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几个月来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听同学爆料,小明有时会在班上睡觉甚至逃课;在与班主任交谈时,小明总是沉默寡言,表现得有些消极。
班主任要对小明的问题现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从学习、行为以及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入手。
明确小明的问题表现,比如迟到、睡觉、逃课,背后可能有学习压力过大、家庭不和、心理问题等等原因。
班主任应及时与小明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小明释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增强他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理解、关心、耐心,避免采取严厉的态度或者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要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班主任需要和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家校合作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高中生,之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几个月来开始变得消沉和沉默,成绩也逐渐下滑,甚至有了放弃学业的念头;在课堂上,小红不再积极参与讨论,有时候甚至会在公开场合哭泣。
在面对小红的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与班级其他同学、学科老师等多方沟通,了解小红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表现和变化。
寻找可能影响小红的原因,比如学习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
与此班主任也要及时找机会与小红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关心和鼓励她,引导她排除心理阴影,重拾自信。
通过沟通,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帮助她排解困扰,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学习态度。
除了个别关心,班主任还应该及时介入学科老师,了解小红的学业状况,帮助她寻找学习方法和策略,调整学习状态,逐步恢复学习动力和信心。
一个心理问题学生转化的案例
知识文库 第24期153一个心理问题学生转化的案例吴凌雁 王红霞一、案例背景:2012年下半学期担任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不久找了几位学生谈论成绩一事,在谈论过程中,突然小琳哭了起来,而且很悲愤,紧握拳头,牙齿紧咬下嘴唇,我很奇怪,几位同学谈完后,我单独把小琳留了下来,问其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原来在刚才几个谈话的学生中,小琳对两位同学恨之入骨,甚至都不愿与他们站在一起,说什么与他们在一起时觉得自己是肮脏的,地也变得肮脏,说到此小琳还是比较激动,我觉得问题严重了,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先让小琳冷静一下,等她平静下来之后,询问其原因:原来她痛恨的这两个人在高一的时候与她同在一个班,高一时,就与这几位学生有矛盾,认为她们总是在欺负她,嘲笑她,看不起她,她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针对她,甚至小琳认为自己成绩好时,她们就会打压她,自己只能比她们差。
后来,在几次谈话中,深入地了解到这是她初中时出现的心结,一次收作业时与几个男生闹了矛盾,之后总是认为男生在嘲笑她。
当然她也总是以“白眼”回敬。
这样的阴影一直持续到高中,初中的那几个同学也与她在一个学校。
即使不在一个班,她也觉得不爽,为此,她还看过心理医生。
二、案例分析:从小琳的经历看,我觉得她有点压迫症,妄想症,为人处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自信,有点自卑,不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对待别人要求比较高,不善于与同学沟通,常常孤立自己,庸人自扰,和同学关系比较紧张,这些性格直接影响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教育措施: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解决不得当,将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解决的合理,将挽救一个孩子,促使她转化,促进她健康成长,也利于她专注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我是这样做得:第一:思想重视,心系学生,以爱促变,不带歧视。
从第一次谈话开始就将小琳作为后进生培养对象,重点心理疏导,进行跟踪教育,不能因为她不好的性格而疏远,认识到学生也是很痛苦的,一定要帮助她。
第二:了解真相,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事情来龙去脉。
问题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是一名六年级学生。
从小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在学校里,小明经常逃课、打架、骂人,与同学关系紧张。
家长对此十分头疼,多次与老师沟通,但效果不佳。
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向家长提出了“问题孩子”这一概念,引起了家长的高度重视。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小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指导。
(2)家庭环境不佳。
小明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紧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 学校因素(1)教师对小明关注不足。
教师可能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未能及时发现小明的心理问题。
(2)班级氛围不融洽。
小明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他在学校生活中缺乏安全感。
3. 社会因素(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小明接触到的社会信息较多,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2)缺乏正面引导。
小明在生活中缺乏正面的榜样,导致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关爱和指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尽量减少吵架,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2. 学校教育(1)关注问题学生。
教师要多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他的心理问题,给予关爱和帮助。
(2)改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小明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3. 社会教育(1)加强正面引导。
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关注社会风气。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正能量,抵制不良风气。
四、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1)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的需求和困惑,给予关爱和指导。
(2)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2. 学校教育(1)教师定期与小明进行谈心,了解他的心理问题,给予关爱和帮助。
(2)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小明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班级,都不可避免的会存有一些问题学生。
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准确理解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有的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自卑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水平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基本不注重,不教育。
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因为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
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准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利用闪光点改正不足
这样的学生不是你一次简单的说教就能改正的,即使一次说服了,也会固态复萌。
这样的学生需要你冷静、有耐心,你要跟踪了解、研究他的心理,再制定因人而异具体有效的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使用也极为重要。
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
”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
法国教育家卢梭以前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作为老师,即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能够为转化创造契机。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协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
这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成功教学。
钟越从小喜欢看课外书,他的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因为不懂得科学分配时间,做事拖拉,以至迟交缺交作业现象非常严重,学习成绩也一直停滞不前。
在平时的聊天中,我会肯定钟越热爱看课外书的好习惯,并经常和他就看书中遇到的问题或现象实行讨论。
但我也会提醒钟越,如果他能更好地分配时间,处理好学习与课外拓展的关系,他会更加受益。
我还跟他有约定:如果他能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做了,家长和老师都有奖励。
一开
始,钟越坚持了一个星期,只在自由活动时才看课外书,并按时交作业,刚好遇上了数学测验,因为在课堂上认真听了,所以他考了从没得过的80分,我们都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初尝甜头的他开始意识到了认真听课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慢慢改正自己的坏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钟越的老毛病并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改正过来,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
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如果我也跟着他反复,那么前期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
我坚持给予他辅导,疏导他的思想、纠正他的行为,并经常主动与他的家长联系,共商对策。
前所未有的进步,换来了前所未有的鼓励。
四、辅导效果与评价
一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协助,钟越变活泼了,脸上的微笑多了,和同学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钟越活泼的身影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钟越的转变可真大啊!”
五、辅导后记
“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
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
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持续前进的势头。
让我们摒弃对学困生的偏见,多给学困生一些爱心,让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心灵,让爱心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