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师的教育个性 教育个性是教师在教育信念的驱动下,为实现教 育理想和教师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而在教育教学 实践活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个性倾向。 教师通过对教 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与人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 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等的坚信和恪守,预设教育的理 想和教师的职业理想,规范着教师的教育生活和专业 成长道路,从而形成教师的教育个性。 教师的教育个 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和教师的教学风 格方面。 美国教育协会认为优秀教师应有十八项品质:健 康而有活力、智慧、好学、情绪成熟及平衡、爱儿童、同 情、对教学发生兴趣和爱好、乐观和幽默感、友善态 度、良好工作习惯、能与人合作、广泛的兴趣、容忍、明 快、 公正、 良好的仪表和声音、 讲解清晰的能力、人 格— — — 以 上 品 质 的 综 合 及 其 它 。 [7]教 师 的 个 性 品 质 ,不 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修养或人格问题,它将有助于教师 自身的教育行为的开展和教育效果的促进,而且对学 生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对学生来说,“我 们从一位伟大的老师那儿所‘获得’的,与其说是一个 具体的知识体系或一组技巧,还不如说是这位体现和 代 表 知 识 的 教 师 的 行 为 方 式 — — — 他 或 她 的 生 活 热 情 、 严于律己、献身精神、人格力量、强烈的责任,等等”[8]。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品质在其教育教 学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 不一样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独特的行为特色以 及艺术特色,教学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学艺术的独特 性、教法选择的新颖性、教学技巧的灵妙性、教学模式 的独创性、教材理解的深刻性、教学机智的灵活性等 方面。
当代教育科学 2010 年第 9 期
教师教育
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 *
●文 雪
摘 要: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 奉。 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激励教师不断超越“有限性”。 从教师自身来 看,教育信念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注重理性认知、实践反思和意志凝练。
(一)理性认知 教师要确认和信奉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 主张、原则,首先是要澄明这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和原 则,内化为个人的教育观念,并形成一定的情感,否则 是无法信奉的。 而基本的教育理论、观点和原则、规范 不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积累就能把握的, 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的理性 认知。 教师如果不想成为“想当然的”、“凭日常经验的” 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的“盲目执行者”,就必须对“什 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做”等 涉及教育本质与价值的问题进行理性认知。 只有经过 教育理论的专门学习,教师才能形成对教育的基本问 题、观点、理论、原则、规范等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指导 教育实践, 对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敏锐地观察、 辩证地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行为。 教师通过专门的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 理性认知水平,再作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会加 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情 感。 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具有情境性的,严格意义 上对教育实践不具“直接”的指导作用,教育理论只有 被教师接受、认可并作用于其教育实践中时,才具有 实践指导意义。 这种“指导”结合教师自身的工作经验 积累,会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高实践的教育理性, 使自身的教育实践朝向“好的教育”。 提高教师的教育理性认知不是纯粹地对教育理 论概念、术语、观点进行解释、说明、记诵,教育理论学 习不是抽象的“教”与“学”,而是要尽可能结合教师的 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特定的教育基本理论、观点、原 则和规范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运用教师教育 教学实践中的“案例”作为理论学习的素材,在案例分 析与反思中,感受教育理论的真实性、具体性、生动
*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 育 项 目 (WYM08009)阶 段 性 研 究成果。
— — — — — — — — — — — — — — — — — — —
文 雪/广东肇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29-
教师教育
大的缺陷的。 只有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参与到教 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之中,以生命的热情和信念的 执着消融“物化”、“技能化”的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真正发展、完善起来。
人道主义理想上,这些追求构成并表现了人之生命独 和重要标志。 教师的教育信念可以促使教师弥补在专
来自百度文库
特性的特征”。[2]教师的教育行为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制 业职能和专业道德方面的不足,确保教师专业价值与
约和规范, 这是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的根本规定性; 功能的充分发挥。原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负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行为还受到自身对教育的情感 责人库姆斯说,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不是他们的
(三)教育信念激励教师不断超越“有限性” 信念一旦形成或确定,就会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 激励力量,给人的实践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决定着人 的行为的目的性、原则性和坚韧性。 教师自身及其专 业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是一个从“受 动”走向“主动”,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过程。 教师的 教育信念会激励教师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专业发 展的种种限制,不断追寻和反思其人生价值与教育意 义,进而表达出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意义以及教 师专业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有限性”的超越,意味着对教育“神圣性” 的追求。 “神圣性”并不是说教育和教育中的人不再有 缺陷、丑恶、功利、迷惘等,而是更强调对教育及教育 场域中善的、正义的、美好的追求。 超越“有限性”表达 了教师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和信奉,体现了教 师职业的崇高性和教师的生命价值,也反映了教师专 业发展的境界性和卓越性。

教师教育信念的养成受制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如教育传统、社会现实、个人经历、教育氛围、教师专 业自觉等。 其中,社会支持是教师教育信念养成的最 前提性因素,整个社会的教育传统、文化背景、尊师重
教师教育
教的氛围以及教师的地位、生存现状等是教师教育信 念确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社会支持,教师教 育信念的确立是不稳定的,形成是不牢固的,发展也 是不持久的。 教师教育信念的养成首先要保证其社会 支持。
(二)教育信念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
认和信奉。 [1]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
首先,教育信念会深化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职业意
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基本理论和 义。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理解的基础上形
原则、规范的坚信不疑的认识,它伴生着对教育强烈、 成的关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观念、理性信仰以及对教
关键词: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情意;教育个性
的、神圣的事业,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将思想、情感、

行为凝聚于教育事业,矢志不渝,不断有所作为。 教育
信念会推动、激励教师不断追求达到专业发展的更高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 境界,使教育行为更臻完善。
基本教育主张、原则(之类较为宏观、抽象的事物)的确
帕亚斯指出, 许多证据表明, 教师的信念比教 教育普遍存在着“知识化”、“技能化”的倾向,这对于
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计划、 教学决策和课堂实 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有着极
践。[3]只有教育信念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引起教师自身 — —— —— —— —— —— —— —— —— ——
的变革,进而可能引发教育行为的变革。 对于具有教 育信念的教师来说,他们会把教育看作是一项“光辉”

信念表达了人们对某人、某事或某思想的认识的 坚信和恪守,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教 师的教育信念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或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还是比较模糊的。 如果借 鉴信念的构成来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可以从教师的教 育观念、教育情意、教育个性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重要问题 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反映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取 向与价值选择,体现着教师关于“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价值追求。不同的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不同的。现 代社会“以人为本”,教育必须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 凸显教育自身的生命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符合时 代发展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活动观。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首 先,学生是人。 人总是会自主地创造条件以满足自我 多样化发展需要。 这就要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 和标准来框定学生、压抑、限制学生。 具有现代生命意 识的教师,应当担负起发现、尊重和解放儿童的重任。 而且,人的生命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真实的、不可 分割的,不可能哪一个阶段比其他阶段更真实、更具
-30-
当代教育科学 2010 年第 9 期
动的特定对象的认识、评价与行为倾向,它对教师的 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与调节作用。 专业精神来自于教 师对教育工作的意愿与承诺,它包括教师对教育性质 及现状的认识、对教育的兴趣与责任、对教育价值和 教育场域中教师价值的实现的追求、对教育理想的奉 献等,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一种自发的表现。 具有教 育情意的教师,会将教师工作视为快乐的事情并“专 一务实”地投身、奉献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教育活动观主要是其教学观。 教学是以知 识传授为载体来实现教育目的的,长期以来,我们习 惯于告诉学生 “真理知识”— ——过于注重教学的知识 目标和知识的客观性,秉持的是一种教学“知性观”。 但“知识不是一种抽象的真理,……它是一种进行性 的过程”,[6] 进入教育场域的知识是富有生命意味的, 它不仅仅服从知识自身的逻辑,更为重要的是服从促 进儿童生命生长的内在逻辑,知识所涵蕴的价值观念 及人类精神是无法从其本身剥离的。 一旦知识高度抽 象化了,客观精确化了,知识也就从鲜活的生命体变 成了“符号”而已。 因此,教学就不能仅仅限于传授知 识,而要达成生命意识的唤醒和生命力的体现,也就 是说,要坚持教学“生命观”。
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的驱动。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 知识和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自己、他们的目的、意
活动及自身教育行为的一种理解、向往和追求,显现 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 [4]
出教师的教育情感和教育理想,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
再次, 教育信念能够唤醒教师自我成长的自觉
和发展方向。
性,追求卓越。 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继续
(二)教师的教育情意 教师的教育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所形成和沉淀的一种情感倾向,它包括教师对待教育 的意识、态度和专业精神。 教育意识是教师对教育和 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功能的认识,以及在教育实 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按照这种认识和教育目的的要 求、规范来衡量与调节自己思想言行的心理活动。 教 育意识体现出教师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情感依 恋,是教师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的思想基础。 教育态 度是在一定的教育意识支配下形成的对教育教学活
2010 年第 9 期 当代教育科学
有成长的价值。 这就需要用整体的教育去开发学生丰 富的生命潜能,满足儿童每一个成长阶段的需要。 其 次,学生是儿童。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 象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 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 快就会腐烂。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见解和感 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见解和感情去替代它们, 那简直是愚不可及。 ”[5]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 特点和规律,以儿童的方式去理解儿童,以儿童的方 式去教育儿童,关心和帮助儿童成长。 再次,学生是学 生。 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一种学习生活,这种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 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 主导性来引导、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还要面对自己,在某种意 义上,教师如何看待自己,会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也 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时期,教 师要认识到: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民主组织者 和平等参与者;应成为学生的积极引导者和有效促进 者;应成为教育资料的创造者和积极开发者;应成为 教育实践的积极研究者和努力开拓者;应成为终身学 习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但也要看到, 信念是一种个体的理解和确认、坚 信, 社会支持只是教师教育信念养成的保障基础,教 师教育信念养成的主要因素或关键还在于自身。 从教 师自身来看,教育信念的养成是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 教学实践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一般经历从模糊 到澄明、到特定化、再到内化、固化的形成阶段。 因此, 教育信念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 注重理性认知、实践反思和意志凝练。
真挚的情感和献身教育的坚定不移的意志。
育强烈的情怀,一旦纳入教师的职业生命,会支撑教
(一)教育信念提供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
师把自身的工作不再仅仅看作是谋生的职业,而是终
“人的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人表现出极其强烈 身奋斗的事业。
的情感和追求……他把生命的赌注押在宗教、 政治、
其次,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