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题及答案课时训练第一课时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3.《观沧海》中,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哪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代诗人。

5.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

6.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7.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XXXXXX东汉政治军事激昂大方悲壮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3.碣石山观4.(1)XXX5.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

(意思相近即可)6.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穷悲凉感伤的氛围。

7.从这两句诗中,我解读出了XXX听到朋友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课时训练第二课时1.从诗的体裁看,《次北固山下》是一首诗;从表达体式格局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中央能够看出?3.《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一、知识填空《观沧海》的作者是年家、家、,字。

他的诗以,末见称。

《观沧海》是一首诗。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最能表现作者广博胸襟的诗句是:4、勾画出海岛草木旺盛,给人以活力勃勃的感觉的诗句是,。

5、描绘海洋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情景的诗句是,。

一、知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3、表现江面宽阔,风帆飞快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

4、表现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一、知识填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天净沙” 是,“秋思”是。

2、《天净沙秋思》作者,是代有名作家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天净沙秋思》点明要旨的诗句是:。

2、此曲以萧索悲凉之境烘托游子心里悲苦,此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和。

予以形成对照组成一幅清爽、安静情景的一句是:。

一、知识填空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字,号,是代有名诗人。

2、王昌龄是二、按要求写出诗句是:代诗人。

左迁的意思是1、写景兼点季节并含有飘零之感的诗句。

2、表示作者写这首诗的直接原由的句子时:。

3、抒发诗人对友人深切怜悯和关心的句子时:,。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古诗四首》同步训练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或添加一些语音注释。

(3分)风飘絮()秦hui()夜泊()夜阑()寥落()惶恐()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单词:(6分)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2)不要在一个孤独的村庄里为自己哀悼(僵硬的谎言:)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4)晚上躺下,聆听风雨(夜停:)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6)保持一颗忠诚的心,照亮历史(历史:)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观-杜牧-唐-五言诗B.停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d、《穿越定阳》——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4.诗句默写。

(4分)① 感受时,花儿飞溅着泪水,。

② , 河对岸,你唱着“后院之花”。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5.对春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2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受时,花儿会洒下眼泪,我讨厌被其他鸟儿惊呆。

”看着眼前的情形,我不禁叹息,看到花儿时,我禁不住哭了起来,对离别感到愤慨,听到鸟儿歌唱时,我禁不住害怕起来。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色的头部抓痕更短,而泥泞的欲望比发夹更多。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来越短,我几乎插不进发夹。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3分)(一)春旺(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持续了三个月,家书也写完了。

白色的头部抓痕较短,泥泞的欲望比发夹更强烈。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2分)8.花鸟原本是娱乐性的东西。

当他们在诗人的眼中被看到时,他们为什么会哭泣和感到害怕?(3分)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古诗词四首》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古诗词四首》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检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jié( )石澹.澹( )( )( ) 枯téng( ) 天yá( )萧瑟..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 )(2)潮平两岸阔.( )(3)海日生.残夜( )(4)乡书.何处达( )人在天涯( )(5)断肠..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6.为增强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1)在这次综合性实践学习中,你准备建议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举出三个)(2)搜集、整理诗歌:同学们在整理搜集到的诗歌时,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请你按照示例,再设想两个分类的标准。

示例:①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②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童谣……③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你的建议下,班级决定举行“诗歌朗诵会”,请简要介绍一下朗诵会的程序。

七年级语文唐诗四首练习-普通用卷

七年级语文唐诗四首练习-普通用卷

七年级上册唐诗四首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C.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理解诗歌并默写。

(1) 《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胸襟广阔、想象奇特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2) 《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借景抒情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3)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5) 《天净沙•秋思》中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句子是“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3.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青山”在本诗中具体指的是______(2) 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称道。

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以小景与大景相映衬,描绘了江水浩瀚、轻风和顺的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希望北飞的大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怀。

4.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课内巩固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课内巩固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四首》课内巩固练习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QQ、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问题。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 “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 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 “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是曹操,他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次北固山下》题目中的“次”是“第二次”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龙标”和诗句中的“龙标”都是指唐朝的县名。

D.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碣.石(jié) 咏.志(y ǒng ) 子规啼.(dì) B .竦.峙(s ǒng )枯.藤(k ū) 断肠.人(cáng) C .萧瑟.(sè) 天涯.(yá) 夜郎.西(láng) D .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 āo )2. 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情景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3. 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 。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 ”两句诗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 , , ”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4. 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是,字, (朝代) 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著称。

他与其子、合称“三曹”。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字,号,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3)《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天净沙”是名。

该曲的作者是,代著名戏曲作家、家。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 简答题本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沧海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简答题这首诗写景富有特色,诗人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诗四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诗四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诗四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满分: 42分姓名: 得分: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题目的回答要求,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规定位置上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俞文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3分)下列作品排序( )①《世说新语》 ②《论语》 ③《天净沙•秋思》 ④《次北固山下》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3分)2.下列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

B.在布局上前三句既是写景,又对主人公进行了详细的刻画。

C.这首散曲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D.这首散曲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的他乡游子的悲哀。

3. 《观沧海》共七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 .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3分)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句抒情,次句叙事,后两句写景。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3分)5.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四首》导学练习题(一)一、诗歌的分类,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按诗歌的形式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2.按诗歌的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按诗歌的内容可分为叙事诗、写景诗、送别诗、思乡诗、怀古诗、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

()4.古体诗即唐以前的诗歌。

()5.近体诗即唐以后的诗歌。

()6.古体诗包括了楚辞、乐府诗、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等。

()7.近体诗包括了律诗和绝句。

()8.律诗一般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9.绝句包括了无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10.律诗从最上面一句到最下面一句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观沧海》相关习题,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代表作品有《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3、《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之后的内容由“观”字展开。

()4、全诗写实的部分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5、全诗属于虚写或者想象的部分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部分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6、《观沧海》抒发来了作者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了草木欣欣向荣,无限生机的景象。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参考答案(答案全部为√,题目难度不一,可根据需要调整对错。

)。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观沧海》(曹操)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2.《观沧海》一诗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6.《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7.曹操《观沧海》中诗句“”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8.《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

9.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10.《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12.盛夏时节,美丽的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这两句诗。

13.《观沧海》中的“”,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山水相连景象。

14.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诗句是:。

.15.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16.《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的句子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

”第 1 页共 13 页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而“”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四首 课后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四首 课后练习

第二十一课古诗四首一、选择题。

(共10题)1.“gūfān”的汉字是()。

A、孤帆B、姑帆C、孤翻2.“影”字共有()笔笔画。

A、13B、14C、153.“洲”字属于什么结构?()A、上下B、左右C、半包围4.《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5.《凉州词》的作者是()。

A、李白B、董仲舒C、王之涣6.《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A、杜牧B、王安石C、唐婉7.《送孟浩然之广陵》所表达之情是()。

A、依依惜别B、思念家乡C、悲切哀怨8.《凉州词》所表达之情是()。

A、依依惜别B、思念家乡C、悲切哀怨9.《泊船瓜洲》所表达之情是()。

A、依依惜别B、思念家乡C、悲切哀怨10.“烟花三月下扬州”交代了()。

A、送别地点B、送别时间C、送别场景二、填空题。

(共10题)1.“yáng liǔ”的汉字是杨柳。

2.“羌”字共有7 笔笔画。

(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3.“风”字属于半包围结构。

(请从上下、左右和半包围中选择)4.《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唐朝人。

5.《凉州词》的作者是唐朝人。

6.《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北宋朝代人。

7.《泊船瓜洲》的作者字介甫。

8.《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字太白。

9.《凉州词》的作者字季凌。

10.《泊船瓜洲》作于1075 年。

(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三、判断题。

(共10题)1.“luòyáng”的汉字是“洛阳”。

(对)2.“间”字共有8笔笔画。

(错)3.“空”字是全包围结构。

(错)4.“泊”字是多音字。

(对)5.《凉州词》的作者是汉族人。

(对)6.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赞的诗界名士。

(对)7.“烟花三月”这四个字使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

(对)8.《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送朋友去黄鹤楼。

(错)9.“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感觉。

(错)10.“孤帆远影”表现出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

(对)四、连线题。

(共10题)1.请用直线将搭配合适的连接起来。

古诗四首练习 及答案

古诗四首练习 及答案

古诗四首主备:赵婧审核:潘丽班级:姓名:(一)《春望》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破”“深”字有什么含义?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好在哪里?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好在哪里?5.“白头搔更短,深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首联为什么要写京城春天的景象?(二)《泊秦淮》1.第一句两个“笼”字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作者表面上在斥责歌女,其实是借题发挥,那么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后庭花》”指的是,此曲被后人称为。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句中诗人是如何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是思想感情?(四)《过零丁洋》1.首联写了哪两件事?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两句好在哪里?4.赏析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颔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处境?(五)默写四首诗。

《春望》作者《泊秦淮》作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过零丁洋》作者答案:一1“破”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冷寂荒芜的景象,是人触目惊心。

“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季节,又写出了京城的荒芜、凄凉,物是人非。

2.借景抒情,反衬的手法,用美好的事物反衬作者凄凉的心情,更加加重了悲剧的气氛。

3. 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战乱中的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心,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4.使动用法,看到花使诗人流泪,听到鸟鸣使诗人心惊,反衬作者凄凉的心情。

5.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 原创题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操东临碣.石观看沧海,看“水何dàn dàn,山岛sǒng zhì”,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季节,李白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王湾行舟于绿水之中,只见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夕阳西下,飘零天涯的游子面对着苍凉xiāo sè的深秋暮色内心凄楚悲怆,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碣.石()dàn dàn()sǒng zhì()啼.叫()涨.满()xiāo s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3)山岛竦峙..(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次.北固山下( )(8)乡书.何处达( )(9)枯藤老树昏.鸦( )(10)断肠..人在天涯( )3.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

“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六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题目中的“次”为“停宿”之意,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五言绝句融写景、叙事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 默写。

观沧海(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水何澹澹,”的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___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改写:1.划分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用原文填空:1.___的《观沧海》中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中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海天一色,无边落木萧萧下”。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此时此夜,难为情何?”。

二、课时达标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___一帆悬。

___生残夜,___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改写: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季的景色。

可以从“___入旧年”这句话中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___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一幅宽阔而壮观的海景画面。

如果身临其境,会感到心旷神怡,身心愉悦。

4.“___生残夜,___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这两句话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答案:
1.A解析:A项,“竦”读音应为“sǒng”。
2.B解析:B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是,“秋思”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
8.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竦.峙( ) 萧瑟.( )枯藤.( )灿.烂( ) 残.夜( )2.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二、选择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

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4.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

B.【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D.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升起)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B.老树昏.鸦(黄昏)古道西风..(秋风)C.歌以咏.志(咏叹)风正一帆悬.(挂)D.星汉..灿烂(银河)次.北固山下(停宿)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预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背景。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农村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

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

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2.释题。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

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

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

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宋理宗时中状元,官丞相,封信国公。

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

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

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

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

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大作:作,兴起;大作,大起,指风雨来势凶猛。

(2)僵卧:躺着不动。

描绘出年老体弱、多病的诗人形象。

(3)不自哀:哀,为动用法,“为……而感到悲哀”。

自,自己的处境,宾语前置。

(4)尚思:还想着。

(5)夜阑:阑,尽、晚;夜阑,夜深。

(6)汗青:指史册。

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7)丹心:赤诚的心。

(8)干戈:泛指兵器。

大动~~。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1.僵直地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防。

深夜睡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声。

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

2.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共同进步)(8分钟)1.诗题中的“风雨大作”与诗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构思之妙吗?2.想想陆游当时的处境怎样,在这样的处境中想到了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3.前两句一个“僵卧”、一个“孤村”和一个“思”字写邮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生活处境,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声?4.“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即是写实,又有所指,请说说你对这一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刻画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7.诗人产生“铁马冰河”这一梦境的原因有哪些?8.明确诗歌的主旨。

9.陆游的《示儿》诗也与这首诗一样,表达了爱国热忱,请默写出他渴望祖国统一、死而不已的诗句。

再联系这首诗谈谈你的感受。

三、展示点评:(二)学习《过零丁洋》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作者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说?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你对这两句诗的工整、巧妙有什么体会?5.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句体现了怎样的情操和生死观?为什么时候它能激励千千万万爱国者?四、检测反馈:(一)选择1.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2.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是写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后两句是写诗人的梦景。

B.诗的“诗眼”是“思”,诗人日夜思念着抗击敌人、收复失地,所以他并“不自哀”。

C.“僵卧孤村”的老翁连做梦也在“骑铁马、跨冰河”,可见其爱国之情是何等强烈。

D.“风吹雨”既写了眼前的现实生活,也象征南宋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的处境和命运。

3.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诗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二)填空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在“”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僵卧孤标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过零丁洋》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生命观的诗句:。

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3.诗中第二联,运用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以“雨打萍”比喻。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

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

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

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杜牧,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

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

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1)《春望》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夔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2)《泊秦淮》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一)学习《春望》1.分析“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中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运用()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5.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二)学习《泊秦淮》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烟笼寒水月笼沙”如何理解?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3.说说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一)选择。

1.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

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

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C.“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烟火。

这里喻“战争”。

D.“家书抵万金”中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而并非家书价值抵万金。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磴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即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亲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炼,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3.选出对《泊秦淮》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

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

4.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第一句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和水边夜色,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气氛。

B.“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出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与前句的冷寂气氛形成对比。

C.“商女不知亡国恨”是一种曲笔,暗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听唱的封建贵族、官僚。

D.“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犹唱”二字,微妙而又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5.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地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