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系统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科学导论

第一章1、环境:环境是指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于周围的事物。

在环境科学中,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中,对环境一词所作的明确具体界定,是从环境科学含义出发所规定的法律适用对象或适用范围,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包括环境的全部含义。

2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按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居室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

3、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至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的问题。

4、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人类活动引起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他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排放进行环境中,对环境的结构与功能造成破坏或影响;环境干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量排放进入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结构的破坏和环境功能的受损。

6、酸沉降: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H2SO4、HNO3 及其前体物SOx, NOx等)通过降水(包括雨、雷、霜、雹、雾、露等形式)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

7、ODS:破坏臭氧层物质,包括氯氟烃(CFCS)、哈龙(Halon)、四氯化碳(CCl4)等,进入平流层后会打破紫外线作用下的O2和O3之间相互转化的平衡,使臭氧浓度下降,从而使地球表面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8、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McNeely 等1990) 。

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环境干扰范畴的环境问题是:噪声污染2、下列公害事件由镉引起的是:爱知米糠油事件3、酸雨一般泛指pH值小于(5.6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4、全球三大酸雨区不包括。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概述
括供养生物量的能力、承纳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 周期的外部冲击干扰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因此,为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使其供养的生物不超 过生物生产能力,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 过自净能力。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3
演示课件
(五)地时制宜律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各自特有的自然组 合和社会经济组合,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开发 利用自然环境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因地制宜。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2
演示课件
(三)能流物复律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中,能量有一部分会逸散流失到环境中去;物质 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环境保护法规定鼓励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废物回收、发展生态农业和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原因。
(四)负载有额律 任何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包
2、恶性影响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6
演示课件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 的总和。 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类的 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 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ⅰ 突发性重大污染频频发生
ⅱ 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 凡有地方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标准,就体现 了这一精神。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4
演示课件
第三节 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界自身原因造成)

环境破坏

(过量向环境索取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人类生活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造成危害。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 致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等。
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 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如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恢复与重建
01
02
03
04
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 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 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 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过度开发
总结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开发导致森 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 境质量。
环境污染
总结词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资源短缺
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的储量和开采量都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短缺不仅会 影响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还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短缺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发 展,还会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2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第⼀章1、什么是环境⼀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类⽣活和发展的各种⾃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是⼈类开发利⽤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是⽬前世界⼈类⾯临的⼏个主要问题之⼀。

环境问题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原⽣环境问题是由于⾃然⼒引起的,没有⼈为因素或⼈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也称为第⼀类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滑坡、泥⽯流、台风、洪⽔、⼲旱、⾃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然灾害问题。

次⽣环境问题。

是由于⼈类的⽣产和⽣活所引起的⽣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机⼈类⾃⾝的⽣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也叫做第⼆类环境问题。

次⽣环境问题,主要是⼈类不合理利⽤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次⽣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容量:是指在⼈类⽣存和⾃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荷量。

4、环境科学的产⽣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并⽇益严重的过程中产⽣和发展起来的⼀门综合科学。

5、环境科学的内容环境科学是研究⼈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的。

1、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2、研究环境变化对⼈类⽣存的影响3、研究⼈类⽣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4、研究⼈类⽣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法6、研究环境科学的认识论和⽅法论6、环境科学的特点1、整体性指的是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了⼀个完整的系统,故⼜称系统性,也就是说,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特定的⽅式联系在⼀起,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流动⽹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变化规律,该结构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是由各部分之间通过⼀定的联系⽅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的.2、环境的区域性指的是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具体说来就是:不同(⾯积⼤⼩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域的环境有不同的整体特性。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 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 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 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 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 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复习课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 心 事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当代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 谋求人地协调 ,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四、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地理环境决定论 理论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的能力相对低下,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大。 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
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行动结果: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理论评价: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 的一种极端认识。
格陵兰东南海岸的冰川景观,显示冰川正在断裂和消融
国内真实的污染照片
江苏泰兴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
河南安阳市范家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 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
浙江萧山化工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河道后再经过河闸排放钱塘江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与某一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地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割出来,这种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即中心事物。

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因此,不同的中心事物具有不同的环境,即环境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若中心事物是人类,环境即是以人为中心事物而存在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除人以外的一切其他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均被视为环境的对象,这里不考虑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否有影响。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仍然是人类,但环境主要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

它的涵义可以概括为:“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上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又处于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

当前,世界各国对各自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都有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和各国法律对环境的解释又不尽相同。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法律明确规定的环境内涵就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并不泛指人类周围的所有自然因素。

这里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强调的是“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即法律所指的“环境”,既包括了自然环境,也包括了社会环境。

所以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同于所谓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发生,并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包括①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物质条件,例如空气、土壤、水、岩石、矿物和生物等;②能量资源,例如阳光、地热、温度、引力和地磁力等;③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爆发、火山活动、海啸等地壳的稳定性和太阳的稳定性等。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说明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打算、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制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都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制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阻碍问题。

5、环境爱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坚持自身的生存和进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进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连续进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生物监测:确实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简答〔色:考过;色:不考〕1、环境科学的要紧任务探究全球范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阻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治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差不多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把握它的进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进展。

3、都市化对大气环境的阻碍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排放各种污染物;都市热岛4、都市化对水环境的阻碍对水量的阻碍:对水质的阻碍:地面下沉5、生态学在环境爱护中有哪些应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判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排除环境污染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资源的利用、爱护与生态平稳的再建6、生物监测及其特点生物监测:确实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优点:能够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综合阻碍和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更能接近实际。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学案 湘教版选修6

第一节环境概述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环境因素的含义及分类。

理解环境质量的形成原因。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按其属性分类(1)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

(2)社会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

3.环境的内涵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1)环境的相对性:不同的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

(2)环境的发展性:在时间上,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在空间上,它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扩张。

二、环境因素1.概念:又称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

2.分类(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2)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三、环境质量1.概念: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它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2.形成原因: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重要原因)。

3.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即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2)环境质量指数:即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4.分类依据环境因素不同,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一、判断题1.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 )3.当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类环境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差。

( )4.自然环境是指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

( )5.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来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解析:选D。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①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①是环绕于人类周围①客观事物①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①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①总体。

环境法中①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①各种天然①和经过人工改造①自然因素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①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①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①科学。

其目①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①影响及其环境质量①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①各个独立①、性质不同①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①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①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①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①局限性和环境①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①,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①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①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①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①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①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①浓度,达到了足够①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①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①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①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①污染源。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述
1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指人类和生物生存
的空间。
2
二、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依属性分类 ➢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人类出 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 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 量的总体。包括各种物质(气、水、石、土、生 物)、能量(气温、阳光、引力、地磁)、自然 现象(地震、海啸、火山)等。 ➢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31
小结: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了解环境的分类,掌握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几 个基本概念,如公害、公害病、二次污染、生 物富集等;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了解 其评价四步骤。
32
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 发生分布或迁移、生物转化、生物富集 和自净作用的全部过程。
11
1、分布或迁移 污染物发生分布或空间位置 的移动。
在非生物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发 生转移。
在生物环境中,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各种 生物体内进行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 的浓度逐渐提高。
12
非生物环境中转移。
6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几个概念
环境污染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 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 类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public nuisance) :严重的环境污染,其突出 的标志是许多人因此出现急、慢性中毒或死亡。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环境容量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人为性隐蔽性危害性移动性加速性可变性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十大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 6.森林资源锐减2.臭氧层破坏7.土地荒漠化3.酸雨8.物种加速灭绝4.淡水资源危机9.垃圾成灾5.能源短缺10.有毒化学品污染。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第⼀章绪论⼀、环境与环境要素1. 环境的概念(哲学、科学和⼯作定义)★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

★以⼈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

外部世界主要指:⼈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类⽣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

2. 环境要素构成⼈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的、性质不同的⽽⼜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然环境要素(⽓、⽔、⼟、⽣物和阳光)和⼈⼯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后者⼜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如⼤⽓——⼤⽓层——⼤⽓圈;⽣物体——⽣物群落——⽣物圈。

3. 环境质量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群的⽣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们常⽤“环境质量”的好坏来表⽰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

从质量评价形成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质量包括⼤⽓、⽔、⼟壤、⽣产、⽂化、城市环境质量。

⼆、环境分类 1. ⼈类环境的组成以⼈类为主的外部世界。

它可分为⾃然环境和⼈⼯环境两种(图)。

2. 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西南地区的⽵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村落环境(农村、渔村、⼭村)和城市环境。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圈、⼟圈、⽔圈、⼤⽓圈和⽣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

现在演化为是⾃然地理环境(森林、草地、⼟地、⽔、野⽣动植物等⾃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队、社会⾏为等许多成分)的统⼀体。

地理环境,是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

它能为⼈类提供丰富的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然现象包括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稳定性(构造运动,⼈类的环境能量包括⽓温、阳光、引⼒、⼟磁⼒物质包括空⽓、⽔、岩⽯、⼟壤、动物、植物、微⽣物⾃然环境⼈⼯环境⼈⼯构筑物、⼈⼯产品和能量、科学技术、综合⽣产⼒、政治体制、社会⾏为、宗教信仰、⽂化与地域因素等指地球⼤⽓圈以外的环境。

环境学 第一讲(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学 第一讲(环境与环境问题)
*
*
三、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环境问题 (人类出现~20世纪70年代) 工业革命以前: 代表性的问题为生态环境破坏 严重水土流失 水旱灾频繁 沙漠化问题
*
*
第一次产业革命 (18世纪后半叶-20世纪30年代): 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染。 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全球角度看,危害还是局部的
海啸 (2005)
*
*
海啸 (2005)
*
*
2)次生环境问题 (第二类环境问题) Second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
*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a.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破坏 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
*
2、环境要素的属性
最差(小)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等值性:是指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如何的不相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并无质的差别。 整体性大于个体和:是指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 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是指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现,具有先后之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电子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