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

合集下载

平面几何中的相交性质

平面几何中的相交性质

平面几何中的相交性质相交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直线、线段和平面等几何元素的交叉关系。

在平面几何中,不同的相交性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对平面几何中的相交性质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1. 交叉线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在平面上的交点称为交叉点,而连接交叉点与两直线上某一点的线段则称为交叉线。

交叉线具有以下性质:(1)交叉线的长度相等:若两直线的交叉点为O,连接O点与两直线上任意一点A、B的线段OA和OB的长度是相等的。

(2)交叉线与直线垂直:交叉点O对应的交叉线与两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交叉线与直线相互垂直。

(3)交叉线的角平分性:交叉点O对应的交叉线能够将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即交叉线对两直线的夹角进行角平分。

2. 交叉角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内角或外角称为交叉角。

交叉角具有以下性质:(1)内角和为180度: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内角和等于直角,即内角和为180度。

(2)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直线被一条直线所交时,所形成的同旁内角互补,即互为补角的关系。

(3)同旁外角互补:两条平行直线被一条直线所交时,所形成的同旁外角互补,即互为补角的关系。

3. 相交线段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当两条线段相交时,交点称为线段的交点。

线段的相交性质包括以下几点:(1)线段相交于一点:当两条线段的交点唯一时,它们被称为相交于一点。

(2)线段相交于一条线段:当两条线段的交点不止一个时,它们被称为相交于一条线段。

(3)线段不相交:若两条线段无交点,则它们被称为不相交。

通过对相交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应用这些性质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问题,例如求解角平分线、证明几何定理等。

总结:平面几何中的相交性质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理解相交性质的特点和应用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平面几何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交叉线、交叉角和相交线段等性质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性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提高我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条直线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通过理解和掌握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与直线相关的几何问题,推导出更多的几何定理和公式。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定义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指两条直线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了两条直线是相交、平行还是重合这三种情况。

对于空间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它们的夹角、交点及方程等来确定。

二、分类根据两条直线的夹角可以将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相交、平行和重合。

1. 相交:当两条直线在空间中有且仅有一个交点时,它们被称为相交。

相交的直线可能有不同的夹角,可以是钝角、直角或锐角。

2. 平行:当两条直线在空间中没有任何交点时,它们被称为平行。

平行的直线在平面几何中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3. 重合:当两条直线在空间中完全重合时,它们被称为重合。

重合的直线具有相同的方向和位置,可以看作是同一条直线。

三、具体应用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几何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举例:1. 平面几何:在平面几何中,通过研究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推导出关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比如,两条平行直线与一条横切线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垂直直线之间的夹角是90度等。

2. 三维几何:在三维几何中,研究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关于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等问题。

比如,两条直线在三维空间中的夹角可以通过它们的方程来计算。

3. 工程应用:在工程领域中,研究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物体的形状等。

比如,在设计桥梁或隧道时,需要考虑到直线的平行关系,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下面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相交线的性质和几何应用

相交线的性质和几何应用

相交线的性质和几何应用相交线是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不仅有着重要的性质,还能在许多几何问题中得到应用。

本文将主要探讨相交线的性质以及在几何学中的一些应用。

一、基本性质相交线是指在平面上相交的两条线段、射线或直线。

首先,我们来讨论相交线的基本性质。

1. 相交线的位置关系:当两条线段相交时,其交点在两条线段的两个延长线段之间;当射线和线段相交时,其交点在射线的起点和线段的延长线段上;当两条射线相交时,其交点在两个射线的延长线段上;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交点在两条直线上。

2. 相交线的夹角:相交线的夹角是指两条相交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夹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相交线分为三种情况:相交线的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这种性质在解决角度相关的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3. 相交线的长度关系:当两条相交线段及其延长线段相交时,我们可以根据线段长度的比较来判断相交线段的位置关系。

若两条线段相等,则交点在两条线段中间;若一条线段较长,则交点在较长线段的外侧;若一条线段较短,则交点在较短线段的内侧。

二、几何应用1. 证明几何定理:相交线在证明几何定理时起到关键作用。

比如,在证明“两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的定理时,常常需要通过画两条角的角平分线,然后证明这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2. 解决几何问题:相交线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比如,当我们需要构造一个平行于已知直线的直线时,可以通过画一条与已知直线相交的射线,然后测量出相同长度的线段,从而得到平行线。

3. 分析图形关系:相交线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分析平行四边形时,我们可以通过相交线的性质来证明四个内角相等、对边平行等性质。

4. 求解几何问题:相交线可以用来求解几何问题。

比如,在解决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通过画三角形的高,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从而应用熟悉的面积公式来求解。

综上所述,相交线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研究相交线的性质,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与同一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与同一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与同一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两种。

分析过程如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相交。

在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异面。

假定两直线不平行,那么就必定相交。

这样,这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就与第三条相截的直线构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的一个同位角就成了三角形的外角。

因为三角形的外角等同于与它不相连的两个内角的和,即为:其中的一个同位角等同于另一个同位角和不相连的内角的和。

所以,其中的一个同位角不等同于另一个同位角。

也就是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成正比,反之必定设立。

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直线互相平行;
2、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封盖,内错角成正比;
4、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平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平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平行1、相交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交点;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对顶角相等。

2、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3、怎样过直线上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a、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

b、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上的一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该点重合。

c、画:沿着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即为这条直线的垂线。

4、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a、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b、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外的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与该点重合)c、画。

(沿着该点和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即为这条直线的垂线)5、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典例精讲例1如图,已知∠1=∠2=∠G,求证:AD平分∠BAC.方法指导:欲证AD平分∠BAC,即是要证∠2=∠4,而∠2=∠1=∠3,即须证∠3=∠4.欲证∠3=∠4,只需证AD∥GE,而这可由∠2=∠G证得.解:∵∠2=∠G(已知),∴AD∥G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1=∠2,∠1=∠3(对顶角相等),∴∠3=∠2.∴∠2=∠4.故AD平分∠BAC.方法总结:执果溯因.从结论出发,结合图形,根据有关定理、公理,一步一步推理,直至推到某个已知条件,即找到了解题的方法.例2 (安徽省中考题)如图,AB∥CD,AC⊥BC,试找出图中所有与∠CAB互余的角.方法指导:由AC⊥BC可知∠ACB=90°,∴∠3+∠4=90°;由AB∥CD可知∠CAB=∠4,∴∠CAB+∠3=90°.于是图中所有与∠3相等的角(包括∠3)都与∠CAB互余.解:∵AC⊥BC,∴∠ACB=90°(垂直的定义),∴∠3+∠4=180°—∠ACB=90°(邻补角的定义).又∵AB∥CD,∴∠CAB=∠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B+∠3=90°.∵AB∥CD,∴∠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1(对顶角相等).故与∠CAB互余的角有3个:∠1、∠2、∠3.方法总结:综合运用对顶角、平行线的性质等有关的定理,借助互余的概念找出图中所有符合要求的角.例3 (内蒙古中考题)如图,已知AB∥CD,∠1=100°,∠2=120°,则∠α的度数为多少?方法指导:欲求∠α,只需求∠APC.而图中只有平行线,却没有截线,无法找到∠APC与∠1、∠2的联系,因此考虑过P作AB的平行线.解:过P作PE∥A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又∵AB∥CD,∴PE∥CD(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AB∥PE,∴∠1+∠AP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PE=180°—∠1=180°—100°=80°.同理由PE∥CD可得,∠EPC=180°—∠2=60°.∴∠APC=∠APE+∠EPC=80°+60°=140°.∴∠α=180°—∠APC=180°—140°=40°(邻补角的定义).方法总结:在几何证题或几何计算中,学会适当的添加辅助线来达到解决求证的目的或计算出结果,是几何学习中最常用、也最难用的方法,还有待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来慢慢慢尝试和不断总结.像在本例中过一已知点作一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为辅助线,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辅助线”作法.点击中考本章中考的考点主要是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而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开放题型的考查方式.另外,也常与角平分线、垂线、邻补角等有关知识综合在一起,以综合题出现,进行有关角的计算与证明.开放题型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对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解此类题目时要认真、仔细,思考要全面、周到.在解题过程中,明确结论成立后,要从多个角度一一展开推理,结合题目中的已知部分,推出多个结果,只要符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就都是该问题的答案.典例精讲例1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如图,直线c 与直线a 、b 相交,且a ∥b ,则下列结论:①∠1=∠2;②∠1=∠3;③∠2=∠3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方法指导:由“对顶角相等”知∠1=∠2,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知∠1=∠3,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知∠2=∠3.解:D方法总结:运用对顶角、平行线的性质,判断结论正确与否.例2 (荆门市中考题)如图所示,直线a 、b 都与直线c 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 ∥b 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方法指导: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的依据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强调“如图所示”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同旁外角”及“同旁外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不作要求,可以介绍.解:①中∠1=∠2,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a ∥b ;②中∠3=∠6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a ∥b ;③中∵∠4=∠6,又∠4+∠7=180°,∴∠6+∠7=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也可判断a ∥b ;④中∠6+∠8=180°,又∠5+∠8=180°,∴∠5=∠6,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可判断a ∥b .应选D .方法总结:观察图形,灵活运用“三线八角”中各角之间的关系,得出正确判断. 例3 (黄冈市中考题)如图所示,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和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 .50°B .60°C .65°D .70°方法指导:∠2在△EFG 中,∠1=50°已知,求出∠FEG 的度数后,求∠2的度数就迎刃而解.而FEB FEG ∠=∠21,又∠1与∠FEB 互补,所以∠FEB=180°—50°=130°,而︒=∠=∠6521FEB FEG .解:由AB∥CD得,∠2=∠BEG,∠1+∠BEF=180°,所以∠BEF=180°—∠1=130°,由EG平分∠BEF,得︒=∠=∠6521BEFBEG,即∠2=65°.应选C.方法总结:综合运用角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等概念,得到有关角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例4(武汉市中考题)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方法指导:当命题的语句比较精炼时,通常将其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其题设和结论.解:(1)原命题可以改写为“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题设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2)原命题可改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题设是“两个角相等”,结论是“它们是对顶角”.方法总结:本题的关键是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不能改变原命题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通畅和完整.例5(安徽省中考题)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cm,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符合条件l的条数为()A.1条B.2条C.3条D.4条方法指导:通过作图来帮助解题是正确解答此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作图甲不难想到,但作图乙就难度较大,却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乙的作法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供学生课外讨论研究(以学生动手为主).解:已知AB=10cm,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符合条件的直线l 有3条,如图所示,应选C.方法总结: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再结合图形的具体情况,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情况.例6 (荆门市中考题)如图,AB∥EF∥DC,EG∥DB,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A.6个B.5个C.4个D.3个方法指导:找出∠1的同位角、内错角以及这些角在另一已知条件中的同位角与内错角.解:由AB∥EF可得∠1=∠GEF,由EG∥BD可得∠1=∠DBA,∠GEF=∠BHF,由AB∥DC可得:∠DBA=∠BDC,由“对顶角相等”得∠BHF=∠DHE.这几个角都相等.应选B.方法总结:本题中含有多条平行线,考查同学们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运用平行线性质的能力.(本文由培优智能小学数学教学网/ 为您整理)。

几何相交关系

几何相交关系

几何相交关系在几何学中,相交关系是描述几何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几何相交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交集、并集等。

本文将探讨几何相交关系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1.相交:当两个几何形体有一个或多个公共点时,我们称它们相交。

相交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2.相离:当两个几何形体没有任何公共点时,我们称它们相离。

相离是相交的对立概念。

3.相切:当两个几何形体有一个公共点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它们相切。

相切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4.交集和并集:当两个或多个几何形体相交时,它们的交集是包含所有公共点的几何形体,而并集是包含所有形体的几何形体。

二、性质和定理几何相交关系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定理,这些性质和定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几何相交关系。

1.直线与直线相交: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在平面上相交于一个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于一个点,或者与平面平行。

3.平面与平面相交:两个平面可以相交于一条线,或者平行,或者重合。

4.线段相交:两个线段在平面上相交于一个点,或者重叠部分。

5.圆与直线相交:圆与直线可以相离、相切或者相交于两个点。

6.圆与圆相交:两个圆可以相离、相切或者相交于两个点。

7.角与角相交:两个角相交于一个公共点。

8.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在平面上没有交点,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与另外一条直线交于两个对应的等角。

三、应用几何相交关系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1.交通规划:在道路规划中,交叉口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相互交叉关系,以确保交通流量的顺畅。

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空间之间的相交关系,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布局。

3.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射线追踪算法和碰撞检测算法都涉及到了几何相交关系的计算。

4.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和地理对象的拓扑关系分析都需要考虑到几何相交关系。

总结:几何相交关系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不同几何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交集和并集。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行()1112222220A B CA B CA B CÛ=¹¹。

3) 对于特殊情况(直线平行于x 轴或垂直于x 轴时需要单独讨论)轴时需要单独讨论) 3.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斜率不同那么必然相交与一点。

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斜率不同那么必然相交与一点。

1)斜截式:111:l y k x b =+与直线222:l y k x b =+相交12k k Û¹2)一般式: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相交1221A B A B Û¹ 3)对于特殊情况(如果一条直线有斜率,而另一条直线没有斜率,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

例1:已知直线()212:260,:110l ax y l x a y a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

1)1l 与2l 相交;相交; 2)12//l l ; 3)1l 与2l 重合。

重合。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条件一、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条件1. 重合:如何两条直线重合,那么化简之后的重合:如何两条直线重合,那么化简之后的方程方程是相同的,具体为:是相同的,具体为:1) 斜截式:直线111:l y k x b =+与直线222:l y k x b =+重合1212,k k b b Û==。

2) 一般式: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重合()1112222220A B C A B C A B C Û==¹。

3) 对于特殊情况(直线平行于x 轴或垂直于x 轴时需要单独讨论)。

2.平行:如果两条.平行:如果两条直线斜率直线斜率相同或垂直于x 轴,并且不重合,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的。

初中数学 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初中数学 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初中数学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方法一:比较斜率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不相等。

假设直线1的斜率为m1,直线2的斜率为m2。

如果m1不等于m2,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这是因为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在平面上一定会相交。

注意: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斜率为无穷大。

如果直线1和直线2中至少有一条是垂直于x轴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斜率是否相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方法二:比较截距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我们还需要比较它们的截距。

假设直线1的截距为c1,直线2的截距为c2。

如果c1不等于c2,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这是因为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它们可能平行,但如果截距不相等,它们一定不是重合的直线,因此相交。

方法三:解方程组对于两条直线的方程,我们可以将它们表示为y = m1x + c1和y = m2x + c2。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1. 将两个方程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方程:(m1 - m2)x = c2 - c1。

2. 如果(m1 - m2)不等于0,那么方程有唯一解,即x的值确定,代入任意一个方程可以求得y的值。

这意味着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3. 如果(m1 - m2)等于0,那么方程无解。

这意味着两条直线平行或者重合,而不相交。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进行判断。

同时,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直线相交的概念。

空间两直线相交的条件

空间两直线相交的条件

空间两直线相交的条件
1.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叉积不为零向量,则两条直线不平行。

2.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共面。

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它们之间的任意一条向量(例如:连接两条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向量)共面,则两条直线共面。

3.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如果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共面,则它们一定相交。

可以通过求解它们的参数方程或者联立它们的两个方程组来求得它们的交点。

当然,如果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为零,则它们也是相交的。

但这种情况通常比较特殊,需要特别考虑。

- 1 -。

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两条直线在交点处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和性质。

这个话题可以引发人们对于角度、直线和几何形状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能够让人们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有两条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判断交点处的角的性质。

根据直线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种情况:相交角为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

当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小于90度时,我们称之为锐角。

锐角代表了两条直线相对靠近的位置关系,使得两条直线在交点处形成了一个尖锐的角。

例如,当我们站在一个交叉路口,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道路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这个角度就是锐角。

锐角在很多几何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测量角度、设计建筑等。

当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等于90度时,我们称之为直角。

直角代表了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使得它们在交点处形成了一个正好是直角的角。

直角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其他角度的基准。

在建筑设计中,直角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布局,比如建造正方形房间,确保墙壁垂直等。

当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时,我们称之为钝角。

钝角代表了两条直线相对远离的位置关系,使得它们在交点处形成了一个较宽的角。

钝角在几何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测量角度、绘制图形等。

当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等于180度时,我们称之为平角。

平角代表了两条直线重合的位置关系,使得它们在交点处形成了一条直线。

平角在几何学中是一个特殊的角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来判断它们是否相交于一点。

通过对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的观察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不仅如此,这种观察和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导航、建筑设计、地图绘制等。

因此,对于这个话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两条直线相交角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几何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是指两条直线在平面坐标系内相交所形成的
方程式。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需要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以确定图形的位置关系。

根据数学知识,可以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来求解它们的交点。

假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y1=k1x+b1和y2=k2x+b2,其中k1、k2分别为两条直线的斜率,b1、b2为两条直线的截距。

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坐标(x0,y0)满足以下公式:
x0=(b2-b1)/(k1-k2)
y0=k1x0+b1
其中,x0表示交点的横坐标,y0表示交点的纵坐标。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从而解决几何问题。

- 1 -。

两条直线相交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条直线相交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
两条直线完全重合。
性质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共线。
判定定理
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截距相等,则两直线重合。
直线相交
定义
01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性质
02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不平行也不共线。
判定定理
03
若两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相交。
0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公式推导
公式推导过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通过构造垂线段,利用勾 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性质推导得出的。具体过程包 括作点垂线、求垂足、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 性质计算距离。
当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即 直线与椭圆相切。此时,直线与椭圆 相切于一点,该点称为切点。
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即直 线与椭圆相交。此时,直线与椭圆相 交于两点,这两点称为交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当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即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此时,直线与双曲线 相切于一点,该点称为切点。
两条直线相交及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
• 两条直线相交的条件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01
两条直线相交的条件
直线平行
定义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性质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平行。
判定定理
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等,则两直线平行。
直线重合
判断点到直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比较点到直线的距离与零的大小,可以判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 系,即点在直线外、点在直线上或点在直线内。
求解直线间的距离

2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交点坐标及距离公式(基础) 学生版

2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交点坐标及距离公式(基础) 学生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学习目标】1.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2.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3.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的交点求两直线1111110(0)A x B y C A B C ++=≠与2222220(0)A x B y C A B C ++=≠的交点坐标,只需求两直线方程联立所得方程组11122200A xB yC A x B y C ++=⎧⎨++=⎩的解即可.若有111222A B C A B C ==,则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此时两直线重合;若有111222A B C A B C =≠,则方程组无解,此时两直线平行;若有1122A BA B ≠,则方程组有唯一解,此时两直线相交,此解即两直线交点的坐标.要点诠释: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实际上就是解方程组,看方程组解的个数. 要点二: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21,l l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21//l l ,则1l 与2l 的倾斜角1α与2α相等.由21αα=,可得21tan tan αα=,即21k k =.因此,若21//l l ,则21k k =. 反之,若21k k =,则21//l l . 要点诠释:1.公式2121//k k l l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①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分别为21k k ,;②21l l 与不重合;2.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时,21l l 与的倾斜角都是90︒,则21//l l . 要点三:两直线垂直的条件设两条直线21,l l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21l l ⊥,则121-=⋅k k . 要点诠释:1.公式12121-=⋅⇔⊥k k l l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2.当一条垂直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两条直线也垂直. 要点四: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点111222()()P x y P x y ,,,间的距离公式为12PP =此公式可以用来求解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它是所有求距离问题的基础,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均可转化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解决.另外在下一章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等内容中都有广泛应用,需熟练掌握.要点五: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为d =要点诠释:(1)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为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已知点P 的距离中最小距离; (2)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前提条件是:把直线方程先化为一般式方程;(3)此公式常用于求三角形的高、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及下一章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等. 要点六: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本类问题常见的有两种解法:①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在任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即为两直线之间的距离;②距离公式:直线10Ax By C ++=与直线20Ax By C ++=的距离为d =.要点诠释:(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看作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这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此点一般可以取直线上的特殊点,也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2)利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2221||BA C C d +-=时,一定先将两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且两条直线中x ,y 的系数分别是相同的,才能使用此公式.【典型例题】类型一、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例1.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相应的交点坐标:(1)5420220x y x y +-=⎧⎨++=⎩;(2)26301132x y y x -+=⎧⎪⎨=+⎪⎩;(3)2601132x y y x -=⎧⎪⎨=+⎪⎩.举一反三:【变式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 1:2x+y+3=0,l 2:x ―2y ―1=0;(2)l 1:x+y+2=0,l 2:2x+2y+3=0;(3)l 1:x ―y+1=0;l 2:2x ―2y+2=0.类型二:两条直线平行例2.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1),B (1,0),C (4,3),求顶点D 的坐标.【总结升华】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并用解析几何中的相关知识解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性质,其出发点是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如何作出第四个顶点,这两种作法对应着两种解法.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1l 经过A (―3,3),B (―8,6),2l 经过21,62M ⎛⎫-⎪⎝⎭,9,32N ⎛⎫- ⎪⎝⎭,求证:12//l l .【总结升华】判定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否平行的依据是: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 轴垂直时,只需看它们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则隐含着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 轴垂直时).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只要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但是要注意斜率都不存在的情况,以及两条直线是否重合.类型三:两条直线垂直例3.判断下列各题中1l 与2l 是否垂直.(1)1l 经过点A (―1,―2),B (1,2),2l 经过点M (―2,―1),N (2,1); (2)1l 的斜率为―10,2l 经过点A (10,2),B (20,3);(3)1l 经过点A (3,4),B (3,10),2l 经过点M (-10,40),N (10,40).【总结升华】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依据是:在这两条直线都有斜率的前提下,只需看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等于―1即可,但应注意有一条直线与x 轴垂直,另一条直线与x 轴平行时,两条直线也垂直.举一反三:【变式1】 四边形ABCD 中,若A (―7,0),B (2,―3),C (5,6),D (―4,9),试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类型四、两点间的距离 例4.已知点A (1,2),B (3,4),C (5,0),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 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进而可解决相关问题,在运用两【变式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是A(―1,0),B(1,0),13,22C⎛⎫⎪⎪⎝⎭,试判断△ABC的形状.例5.已知直线l过点P(3,1),且被两平行直线l1:x+y+1=0,l2:x+y+6=0截得的线段长为5,求直线l的方程.【总结升华】从交点坐标入手,采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或“整体消元”的思想方法优化了解题过程.这种解题思想方法在解析几何中经常用到,是需要掌握的技能.另外,灵活运用图形中的几何性质,如对称,线段中垂线的性质等,同样是很重要的.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直线l上有两点A、B,A点和B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直线l方程为y=kx+b,求A、B两点的距离.类型六、点到直线的距离例6.在△ABC中,A(3,3),B(2,―2),C(―7,1),求∠A的平分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总结升华】本例利用角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创设了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条件,从而得到角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化简即得到所求的【变式1】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1)2x+y―10=0;(2)x+y=2;(3)y―1=0.d==.(2)直线方程可化为x+y―2=0,所以(3)因为直线y―1=0平行于x轴,所以d=|2―1|=1.例7.求点A(2,2)关于直线2x―4y+9=0的对称点坐标.【总结升华】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可转化为中点和垂直问题来解决.例8.求直线x―y―2=0关于直线l:3x―y+3=0对称的直线方程.【总结升华】轴对称问题一般利用这两种方法求解,其中解法二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称为代【变式1】(1)求点P(x0,y0)关于直线x―y+C=0的对称点坐标;(2)求直线l1:Ax+By+C=0关于直线l2:x+y―3=0的对称直线l3的方程.【变式2】l过点M(-2,1),且与点A(-1,2),B(3,0)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类型七、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例9.求两条平行直线y=3x+5与6x―2y+3=0间的距离.【总结升华】在使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一定要注意:两条直线方程均为一般式,且x、【变式1】直线l1过点A(0,1),l2过点B(5,0),如果l1∥l2,且l1与l2的距离为5,求l1、l2的方程.【巩固练习】1.直线x+2y ―2=0与直线2x+y ―3=0的交点坐标为( )A .(4,1)B .(1,4)C .41,33⎛⎫⎪⎝⎭ D .14,33⎛⎫⎪⎝⎭2.点P (2,5)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5,2)B .(2,―5)C .(―5,―2)D .(―2,―5) 3.与直线2x+3y ―6=0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A .3x ―2y+12=0B .2x+3y+7=0C .3x ―2y ―12=0D .2x+3y+8=0 4.直线(2k ―1)x ―(k+3)y ―(k -11)=0(k ∈R )所经过的定点是( )A .(5,2)B .(2,3)C .1,32⎛⎫- ⎪⎝⎭D .(5,9)5.若x 轴的正半轴上的点M 到原点与点(5,―3)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M 的坐标是( )A .(―2,0)B .(1,0)C .3,02⎛⎫ ⎪⎝⎭D .6.已知过点A (―2,m )和B (m ,4)的直线与直线y=―2x ―1平行,则m 的值为( ) A .0 B .―8 C .―2 D .107.两平行直线3x+2y ―3=0和6x+4y+1=0之间的距离是( )A .4B .13 C .23 D .268.点P (x ,y )在直线x+y ―4=0上,则x 2+y 2的最小值是( )A .8B .CD .169.直线ax+3y ―12=0与直线4x ―y+b=0垂直,且相交于点P (4,m ),则b=________.10.若P 是直线3x+2y+2=0上的一点,且到A (0,1),B (2,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1.两平行直线分别过点(1,0)与(0,5),且距离为5,它们的方程为 .12.在直线l :3x -y+1=0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两点A (1,―1),B (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为 .13.已知ABC ∆的垂心(5,2)H ,且(10,2)A -,(6,4)B ,求点C 的坐标.14.已知△ABC的顶点A(3,―1),过点B的内角平分线的方程为x―4y+10=0,过点C的中线方程为6x+10y―59=0,求顶点B的坐标.15.求直线3x―2y+1=0关于直线2x―2y+1=0对称的直线方程.【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 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 2.【答案】C【解析】设点P (2,5)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00,x y ,则000051225022y x x y -⎧=⎪-⎪⎨++⎪+=⎪⎩,解之得.3.【答案】D【解析】在所求的直线上任取一点A (x ,y ),则A 关于点(1,-1)对称点B (2-x ,-2-y )一定在直线:2x+3y-6=0上,故有2(2-x )+3(-2-y )-6=0,即 2x+3y+8=0.故选D . 4.【答案】B【解析】 由(2k ―1)x ―(k+3)y ―(k ―11)=0, 得(2x ―y ―1)·k ―(x+3y ―11)=0.所以联立方程组2103110x y x y --=⎧⎨+-=⎩,解得23x y =⎧⎨=⎩,故选B .5.【答案】D【解析】设M 的坐标为(x ,0),根据题意,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x 2=52+(―3)2,解得x =,∵x >0,∴所求点的坐标为. 6.【答案】B【解析】 由两直线平行得422m m-=---,m=―8.7.【答案】D【解析】 6x+4y+1=0可化为13202x y ++=.则由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d ==. 8.【答案】A【解析】 由x 2+y 2的实际意义可知,它代表直线x+y ―4=0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它的最小值即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的平方.∴222min ()8x y +==. 9.【答案】―13【解析】 由两条直线垂直可知a ·4+3×(―1)=0,∴34a =,将点(4,m )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331204x y +-=,得m=3.将点(4,3)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4x ―y+b=0,得b=―13. 10.【答案】(―2,2)【解析】 由几何性质知P 、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绝对值之差最大,且所在直线为121x y+=,与3x+2y+2=0联立得(―2,2).11.【答案】0,551250,512600y y x y x y ==--=-+=或【解析】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12.【答案】(0,1)【解析】设点P 坐标为(x ,y ),由点P 在l 上和P 到A 、B 距离相等建立方程组2222310(1)(1)(2)x y x y x y-+=⎧⎪⎨-++=-+⎪⎩, 解得01x y =⎧⎨=⎩,∴点P 坐标为(0,1). 13. 【答案】()6,6- 【解析】AB 斜率为18,设点C 坐标为()00,x y , 所以,CH 斜率为00285y x -=-- ① 因为AH 斜率为0,∴BC 斜率不存在,即直线BC 的方程为6x =, 所以,06x = ②②代入①,得06y =-.∴点C 坐标()6,6-. 14.【答案】(10,5) 【解析】设点B (m ,n ),则m ―4n+10=0. ① 又AB 中点31,22m n +-⎛⎫⎪⎝⎭在过点C 的中线上, ∴316105922m n +-⎛⎫⎛⎫+=⎪ ⎪⎝⎭⎝⎭. ② 联立①②得m=10,n=5,∴B (10,5).15.【答案】4x ―6y+3=0【解析】如图,在直线3x ―2y+1=0上取一点1,03P ⎛⎫- ⎪⎝⎭,过此点与对称直线垂直的直线为3x+3y+1=0.解方程组33102210x y x y ++=⎧⎨-+=⎩,得交点坐标为51,1212M ⎛⎫-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点1,03P ⎛⎫- ⎪⎝⎭关于点51,1212M ⎛⎫-⎪⎝⎭的对称点为11,26Q ⎛⎫- ⎪⎝⎭. 解方程组32102210x y x y -+=⎧⎨-+=⎩,得交点10,2A ⎛⎫⎪⎝⎭.由两点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4x ―6y+3=0.。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两条直线相交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相交,此时它们的交点就是它们的解。

两条直线相交通常用解析式表示,解析式分为一般式和斜截式两种。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两种表示方法。

一、一般式
一般式的表示形式为:Ax + By + C = 0
其中,A、B、C为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两条直线相交,它们的一般式方程组可以写成:
A1x + B1y + C1 = 0
A2x + B2y + C2 = 0
其解为:
x = (B1C2 - B2C1)/(A1B2 - A2B1)
y = (A2C1 - A1C2)/(A1B2 - A2B1)
二、斜截式
斜截式的表示形式为:y = kx + b
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两条直线相交,它们的斜截式方程组可以写成:
y = k1x + b1
y = k2x + b2
其解为:
x = (b2 - b1)/(k1 - k2)
y = k1(b2 - b1)/(k1 - k2) + b1
以上就是两条直线相交方程的基本表示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

两直线相交方向向量的关系

两直线相交方向向量的关系

两直线相交方向向量的关系引言:在几何学中,直线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对象。

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我们可以研究它们的相交方向向量之间的关系。

相交方向向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直线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并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提供有用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两直线相交时方向向量的关系,并分析其几何意义。

一、相交直线的基本概念在平面几何中,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无限延伸的线段。

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点。

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有三种:相交于一点、重合和平行。

二、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方向向量是一个向量,它指示了直线的方向和倾斜程度。

对于一条直线L,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点A和B来确定它的方向向量。

方向向量可以表示为AB或者BA,其值等于向量BA的坐标减去向量OA的坐标,即(AB) = (B - A)。

三、相交直线的关系1. 相交于一点的情况: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它们的方向向量是不同的。

假设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v1,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v2,则v1 ≠ v2。

由于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们的方向是不同的。

2. 重合的情况:当两条直线重合时,它们的方向向量是相同的。

假设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v1,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v2,则v1 = v2。

由于两直线重合,它们的方向是相同的。

3. 平行的情况:当两条直线平行时,它们的方向向量是平行的但不相等。

假设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v1,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v2,则v1 ∥ v2。

由于两直线平行,它们的方向是相同的。

四、相交直线方向向量的几何意义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直线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通过比较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相交于一点、重合还是平行。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来计算角度、距离等相关信息。

五、应用举例1.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通过比较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它们不平行,则相交于一点;如果它们平行且重合,则重合;如果它们平行且不重合,则平行。

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推导

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推导

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推导引言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而确定交点之后,我们通常需要推导出可以表示这两条直线关系的直线系方程。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已知两直线的方程,推导出交点的直线系方程,并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

问题描述假设我们有两条直线L1和L2,它们的方程分别为:L1: ax + by + c1 = 0L2: dx + ey + c2 = 0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推导出过这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解决方法要推导出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点斜式或两点式方程来表示过这个交点的直线。

确定交点坐标为了确定交点坐标,我们可以将两条直线联立,并解这个方程组。

通过联立L1和L2,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含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交点的坐标。

首先,我们将L1和L2联立:ax + by + c1 = 0dx + ey + c2 = 0为了方便推导,我们将方程稍作变形:ax + by = -c1dx + ey = -c2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消元法或代入法来求解这个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

使用点斜式表示交点的直线一旦我们获得了交点的坐标,我们就可以使用点斜式来表示过这个交点的直线。

点斜式方程形式为:y - y1 = m(x - x1)其中,m为直线的斜率,(x1, y1)为直线上已知的一点。

在我们的问题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交点的坐标,可以将其代入点斜式方程中。

以交点坐标为(x0, y0),我们可以将点斜式方程表示为:y - y0 = m(x - x0)接下来,我们需要求解直线的斜率m。

为了求解斜率m,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两条直线的方程。

对于直线L1,它的斜率为:m1 = -a/b对于直线L2,它的斜率为:m2 = -d/e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的斜率不能相同(两条直线平行时不存在交点),因此我们可以令m1和m2不等,即:-m1 ≠ -m2解上述不等式,我们得到:a/b ≠ d/e将两条直线的方程代入上述不等式,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ae ≠ bd这个条件表示了L1和L2不平行的情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的魅力
线的魅力
认识垂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学习目标
• 1.在观察、测量、画图、 找垂直、做垂直 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 2.理解并掌握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和点到 线的距离4个概念。
• 3.会利用本课所学内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垂直现象,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
自学指导一 相交
5.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 )在工件上画垂线,我们通常用
( 三角板 )画垂线。
学以致用
小明如果从A点横过马 路,怎样走路线最短? 为什么?把最短的路 线画出来。
当堂小结,布置作业
• 生说收获 • 作业: • 口头作业:请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的点到直
线的距离讲给家长听,让家长也能用数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难题。 • 书面 作业:1.完成习册38页。 • 预习作业:如何画垂线。
辨析概念3(1分钟)
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 互相垂直,关键是看 这两条直线是不
是 相交成直角。
如何判断是直角?并作课本79页1题。
指出下面图中互相垂直的线(1分钟)
A
C
1
2
O
B
O
D
3
E4
M
O
F
O
N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 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A
演示
p
BC
DE
因为:线段PC的长度是最短的,因为线段PC是垂


谢谢!
根据上图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相交 直线。
每组的两条直线 相交成4个角,
一个交点。
顶角相等,相邻 的两个角和是180
度,4个角和是 360度
右边两组直线 相交的4个角都 是直角
自学指导二 垂直
自学课本79页并交流:什么是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8页两线相交图并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下面问题:(5分钟)
• 1.两直线相交有哪两种情况,相交成几个角 ,有几个交点?
• 2.由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你想到了什么? • 3.认真观察自制的两线相交图并用量角器,
三角板等验证自己的想法。 • 4.小组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 5.小组展示。
A
B O
2直.线.两叫条做直互线相相垂交直成。(右直图)中角直时线,A这B垂两直条于直线D (CD)它们的垂
足3.是从点直(线O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
)的长
度是最短的,(垂直线段 )的长度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
4.无角是90度,都可以说两条线( 互相垂直 )
直线段。线段PC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
• 当堂检测我最棒
小组比赛找生活 中的垂直现象(3 分钟)
动手做垂直(1分钟)
把一张长方形纸照下面的方法 对折两次,再打开。
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当堂检测 填空
C
1. 两条直线垂直相交,
有(1 )个交点,组成(4 )个直角,
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的关系。
这个交点叫垂足。
辨析概念1(1分钟)
60度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相交所形成 的4个角都是(直)角。 如果 两条直线相交, 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就 (互相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 角是6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绝对(不 )垂直。
辨析概念2(1分钟)
a
b
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 b的垂线,或者说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垂线是两种线的关系。如果说直线a是 垂线对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