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乘分数_教案教学设计_1
一个数乘以分数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以分数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1b617b51e79b8969022655.png)
一个数乘以分数一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材:P6 例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及掌握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为理解意义做铺垫1.动手操作。
(1)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1/2,举起来。
(2)提问:你是怎么想的?(3)师:拿出的小棒就是12根的1/2。
(4)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2/3,举起来。
(5)提问:你是怎么想的?(6)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5/6,举起来。
(7)提问:你是怎么想的?2.引导发现。
提问:从刚才的操作中,你能想到什么或概括出什么?监控:从12根小棒中取出其中的a分之b,就是平均分成b份,找到b中的a份,就是求12的a分之b是多少。
(二)类比推理,明确意义1.每人看题列式一桶油重100千克两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2=200(千克)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2倍是多少?求1.5桶油重多少千克?100×1.5=150(千克)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1.5倍是多少?求1/2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1/2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1/2是多少?问:为什么不说100千克的1/2倍是多少?求3/4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3/4=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3/4是多少?2.探究意义。
(1)说一说前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2)小组合作,提出要求:后两个算式的意义怎样理解呢?看看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意义。
(监控:右以画图理解,可以结合拿小棒的操作理解,也可以观察四个算式等等)①小组汇报②教师小结:就是求100千克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一个数乘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00c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b.png)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一个数乘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一个数乘分数》是分数乘法运算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分数除法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较为熟悉。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逐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4.巩固练习:通过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活实例、动画、图片等丰富的教学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习题:准备适量的习题,用于巩固练习。
3.教学用品: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如:小华有2/3千克苹果,小明有1/2千克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规律。
如:2/3 × 1/2 = 1/3,解释为什么等于1/3。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数学_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10003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f.png)
⼩学数学_⼀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五下补充教材)第⼀单元第⼆窗⼝.⼀、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计算、⼀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同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分数乘法计算的意义,因此,学习⼀个数乘分数,应该让学⽣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教学⽬标:1、知识与能⼒⽬标:让学⽣掌握⼀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
2、过程与⽅法⽬标:让学⽣经历⾃主探究、合作讨论、猜想、验证等活动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培养学⽣团结合作的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掌握⼀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
难点:让学⽣经历⾃主探究、合作讨论、猜想、验证等活动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出⽰课件,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初步感知知识间的联系从⽽引⼊本节课。
欢迎同学们进⼊数学课堂,⼀起探究数学的奥秘——⼀个数乘以分数。
(⼆)、出⽰⽬标和重难点。
(三)、预习展⽰1、找出情境图的数学信息。
2、提出情境图的数学问题。
(四)、合作探究:1、感知意义:利⽤图⽰的⽅法初步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为下边的⼤胆猜测⼀个数乘以分数的结果奠定基础。
2、⼤胆猜测:同学们都知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啦,那根据图⽰的⽅法能不能总结、猜想出⼀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呢?3、合作探究:⼩组合作,选好记录员,讨论,汇报,质疑。
4、⼩试⽜⼑:(五)、当堂达标:(六)、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
《⼀个数乘分数》——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来说,本节课设计既符合学⽣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学⽣的⼼理特点,充分结合学⽣好动的特点。
它是建⽴在学⽣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的基础上进⾏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理解⼀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法,这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3c87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d.png)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概念,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体练习,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互相合作、独立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些苹果,但其中有一部分被分成了四份。
询问学生,如果将所有的苹果都分给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得多少个苹果?2.引入新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12个苹果,我们可以写成这样:12×1/4=?3.教学演示通过具体的实例,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6×2/5=解释思路:先将6写成6/1,然后将分数2/5看成两个部分:2和5,再分别计算得到结果。
6×2/5=(6×2)÷5=12÷5=2余2所以答案是2余24.拓展训练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个体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1)5×3/4=(2)8×1/3=(3)9×2/7=等等5.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早上跑步4/5小时,今天他跑了6小时,那么他总共跑了多少天?6.总结归纳听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7.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花园里有120棵树,其中的3/4是苹果树,剩下的都是梨树,请问花园里有多少棵梨树?8.订单巩固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并掌握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乘分数(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乘分数(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aa65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b.png)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 是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
2.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学
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4 ×4 × 14×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3)问题三: 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 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 表示12L的 是多少:12× 表示12L的 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2)问题二: 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多少。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f59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a.png)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篇一」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教案范文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第4页例2的插图。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
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问:公顷的` 是什么意思?出示例3图(2)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引导得出: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14337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6.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方法和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具:习题册、课堂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通过示例详细展示如何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
3.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3. 操练与训练(20分钟)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班级中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场景,并拓展思维。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
在学生的实际练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乘法规则仍存在困惑,今后需要加强基础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4ac280f61fb7360a4c6506.png)
计算:8/9×3/4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进行操作,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总结,小组代表发言。小组组长负责总结本小组的结论,并和附近小组交流。
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求2小时织多少米,就是求1/4的2倍是多少,所以1/4×2就表示求1/4的2倍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1/2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1/2,也就是1/4分米的1/2。所以1/4 × 1/2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
1、出示1分米长的纸条,学生估计有多长。(贴到黑板上)
2、小兰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1/4分米。
生比划1/4分米有多长。
你是怎样找1/4分米的?找到学具中1/4分米长的纸条。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纸条,动手用尺子量一量。
结合具体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沟通新旧知识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1/4×2/3是把1/4米平均分成3,取其中的2份,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4×3=12份,取了2份,所以是2/12。
4、总结。
观察:上面三个算式1/4×1/2=1/8,1/4×2/3=2/12,3/4×2/3=6/12,积分子、分母与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数学六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个数乘分数》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分数乘法的其它知识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b08e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9.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
3.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1. 一个数乘分数2. 重点内容: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规则、实际应用。
3. 示例:具体的分数乘法例子。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做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巩固计算规则。
2. 提高练习: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3. 挑战练习: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挑战自己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规则,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来引入,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你吃掉了它的1/2,那么你总共吃掉了多少苹果?”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即部分数量的累加。
教学设计--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设计--一个数乘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c280a6c175f0e7cd13759.png)
微课堂教学设计《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个数乘分数》是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正确进行解决问题的计算。
学情分析:由于《一个数乘分数》是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于本节课的内容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分数乘法的算式并正确计算,因此,本节课的关键点不是在计算方面,而是学会利用画图分析、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分数乘............;.初步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和转.............;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评价设计:1.通过学生尝试自主画图分析的过程,加上教师讲解,让学生充分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完成知识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解答“一个数乘分数”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的环节,经历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有哪些手艺?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
她每小时能织15米长的围巾,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适当交流。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1)2小时织多少米?(2)12小时织多少米? (3)23小时织多少米? 【设计意图:提问分数乘整数,充分调动原有的知识基础,为下面的有效迁移作好铺垫,让学生善于从已知信息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3篇
![分数乘法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c5c26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8.png)
分数乘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e0ab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d.png)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本情景图,长方形纸三张,彩笔两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
她每小时能织四米长的围巾,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1) 2小时织多少米?(2) 42小时织多少米?(3)物小时织多少米?……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一)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1、师:要求2小时、1/2小时、承小时织多少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可根据“工作效率义工作时间二工作总量”的关系,列成:皿X2、IAXV2、MAXm92、师:你能否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在纸条上分别表示皿X2、IAXv2、皿X利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操作。
抽生交流,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生可用一段纸条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皿米,在1小时是IA米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利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3、师:结合图示,你能说说上面三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师:当倍数大于1时,通常说是几倍,当倍数小于1时,不够一倍,通常说是几分之几。
4、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师:结合刚才的操作过程,请大家观察IAX3、IAX利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IAX皿=1/8、1A×⅛⅛=V16生结合图形说明道理。
使学生直观地发现“分母的积等于总份数,分子的积等于取出的份数”,使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到直观的验证。
“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共8篇)
![“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82393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b.png)
“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共8篇〕篇1:“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教学内容:第十一册一个数乘以分数之例3、例4。
所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之根底上进展教学,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是学习分数四那么运算和应用题的根底。
教学目的:1.情感目的:浸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哲理,通过枚举归纳,认识分数乘法的本质属性,通过类比〔与整数、小数乘法比拟〕,认识事物的异同、变化和开展,初步掌握比拟与归纳的思维方法,进步认识事物的才能。
2.认知目的:认识分数乘法的含义、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法那么,能把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都归纳到一个数乘以分数,概括出分数乘法的根本法那么。
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导言:向学生交待本节课教学内容,所处重要地位,要到达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情趣意志,为达标奠定思想基矗2.检复:复习与本节教学相关的知识,打好铺垫,为知识迁移、完成教学任务奠定知识基矗例如,列式解答以下四道题:〔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5公顷,0.6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5公顷,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4〕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比拟以上4道题,有什么异同?〔数量不同〔有整数、小数、分数〕;数量关系一样。
〕〔二〕新授阶段1.认知〔1〕形象思维,建立表象。
①分析^p 例3,与准备题比拟。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12公顷×工作时间15小时、35小时12×1512×35②操作讲理。
把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其中一份是12,代表12公顷。
再将其横折5等份,即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2公顷的15,也就是1公顷的110;其中的3份是12公顷的35,也就是1公顷的310。
③计算讲理。
12×15...把12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55b7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a.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法则和意义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分数运算的恐惧心理,需要通过鼓励和引导,提高学生对分数运算的兴趣和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分数运算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练习巩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份分2个,他最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法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讲解如何计算3乘以2/3,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例如:计算4乘以3/5,5乘以2/7等。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 【完整版】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设计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e14d64bceb19e8b9f6ba1f.png)
二.例题:
计算:
三.巩固训练
1. 的意义是
2. 吨的 是多少,列式为
3.一根绳子长 米,它的 是多少米?错误的列式是()。
A. × B. - C. ÷4×1D.
4.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两个数的积在 和 之间()
A. B. C. D.
5.计算:
15 ×
6.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每分钟它可飞行 km. 分钟它可飞行多少千米?5分钟它可飞行多少千米?
课题:1.1.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在引导下的自主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大提高.
4.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一.重点知识
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 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 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3)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 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1.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7.一段钢材长4m.做一个零件用钢材 m,已经用这段钢材做了15个这样的零件,还剩多少米钢材?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数乘分数
课题二:一个数乘分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2、例3,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
1.用教科书第19页例2的插图制成的挂图,有投影设备的也可用投影片.
2.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或长18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有投影设备的也可将第20页例3的图绘制成抽拉片,演示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1×5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步出示例2的三幅图.每出示一幅图,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1)观察第一幅图:一杯水重千克,3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教师板书:×3
接着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3个或求的3倍.
(2)观察第二幅图:一杯水重千克,半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杯?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教师说明:杯就是半杯,×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3)观察第三幅图:一杯水重千克,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提问:“×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4)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教师启发学生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一个是整数,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都是分数.)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所表示的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是求3个,第二个算式是求的,第三个算式是求的.)
(5)概括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根据前面的比较,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着重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看出,分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
(6)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结语.
2.做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第1题时,可以指名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学例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共同研究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1)用图表示公顷.
教师:公顷怎样用图表示?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说明这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要求每个学生把长方形纸横向平均折成2份,然后用彩笔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操作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公顷(或出示投影片).如下图:
(2)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
教师: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要求小时耕多少公顷,要求什么?(要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应该怎样列算式?”(×)
“公顷的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
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
“用算式怎样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后,要求每个学生把长方形纸再竖向平均分成5份.然后,让学生把公顷的涂上颜色.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公顷的(或出示投影片),如下图:
引导学生观察,中的分子部分“1×1”,就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部分“2×5”,就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列出算式为:×==(公顷)
(3)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
教师: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要求小时耕多少公顷,要求什么?(要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应该怎样列算式?”(×)
“公顷的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3份.)
“用算式怎样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
让学生把公顷的涂上颜色.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公顷的(或出示投影片),如下图:
引导学生观察,中的分子部分“1×3”,就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部分“2×5”,就是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列出算式为:
×==(公顷)
(4)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观察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归纳出教科书第21页上的结语: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结语.
教师再说明,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4.做教科书第21页中间“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七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指出图中要求的部分是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
2.做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注意提醒学生先约分,再乘.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五、作业
练习二的第3、4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