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格式 推进康居农房建设缩小城乡三大差距调研报告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格式推进康居农房建设缩小城乡三大差距调研报告
一,它是以促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为重点,以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通过不断建造风貌统一,功能齐备、安全舒适、经济实用的联排式乡间别墅,达到农村宜居的目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的目标.
一、基本现状及主要成效我区现有行政村62个,村庄住户33371户(其中农村危旧房约5000户),农村人口约10万人.
近年来,农村电力、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目前,乡镇通达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均达100%,卫生用水覆盖率99%,电视、电话覆盖率96%,文化体育设施覆盖率81%,商业服务设施覆盖率8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3平方米,住房总体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一)启动了农村居住革命为切实改善城镇环境,大力提升农村居住品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大力推广巴渝新居建设,启动了农村的居住革命.2019年以来,共计建成农民新村3个,巴渝康居点10个,完成巴渝新居建设1886户,农村危旧房改造1191户,实现了农房建设的三大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分散自建组转变为联户集中统一建设;二是由过去无设计建设转变为统一参照《巴渝新居通用图集》建设;三是由过去个体砖匠建设转变为建筑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改善环境与形象.
(二)集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区巴渝新居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减少了过去农户分散建房导致用地的浪费,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据初步测算,农村分散建房户均占地450平方米左右,现在集中建房户均占地250平方米左右(含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就我区累计完成的1886户来计算,可有效节约整合土地约566亩(指拆旧建新,原有宅基地复耕计算).
(三)凸显了新村乘数效应巴渝新居建设的大举实施,以乘数效应激活多个因素,推动了
二、三产业的发展.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砖等建材的大量需求,新家电、新家具的必要添置,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促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巴渝新居建设形成农村一定区域内要素聚集,助推了农村大发展.
(四)丰富了城镇化发展内涵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于提高农民的生活
质量,缩小城乡差别,让更多农民享受现代城市的精神、物质及生态文明.大批巴渝新居的建成投入使用,必将引领农村生活方式发展巨大变化,有效促进住进农民新村的农民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卫生习惯,有力推进农村物质、精神、生态三大文明建设,赋予了城市化发展的新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及差距由于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我区农村居住条件依然很低,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城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建房分散缺乏特点南岸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这也使得我区农村自然村落的布局非常分散.
我区现共有农房约3万户,其中5户以下的散居户约有1万户,约占农户总户数的40%.村落布点较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和难度,而且建筑形式单
一杂乱无序、装饰粗放、缺乏地方建筑特色.
(二)危旧房多环境较差我区农村危旧房有着量大面广的特点,现有农村危旧房屋约4240户,涉及人数约1.3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占50%.现有农房中有卫生厕所约77%左右,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约84%,生活污水处理率约58%,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风来刮是目前部分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
部分农村居民仍然对传统的能源方式依赖性较强,生活用能以煤、柴焚烧为主,成为农村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落后虽然农村电力供应基本实现了户户通但是,农村电供电可靠性仍较差,尚有12.4%的农村电没有实施改造,实行城乡同同价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农户线路老化,无法满足农村日用负荷.
此外,自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虽然全区早已实现村村通电话,但绝大多数村没有宽带络接入,影响农村科技信息的普及.村镇供水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清洁能源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四)现行政策制约了发展空间目前现行的农村土地在具体政策、发展阶段定位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难题和障碍,户籍制度障碍导致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民政政策、住房安置等五大保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政策向工业和城市倾斜,
农村信贷支持严重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六)康居工程建设资金短缺虽然长期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资金投入采取了多种渠道,但就主城区而言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目前,巴渝新居建设涉及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风貌设计、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亦十分艰巨,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也难以适应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
(七)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区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分布上十分不平衡.长生桥镇、南山街道、南坪镇,分别依托茶园新区、南山生态带、南坪商圈,经济发展迅速,在场镇建设、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各镇.
而迎龙、广阳、峡口等镇农业经济占着较大的比重,经济底子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八)村镇产业配套薄弱村镇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我区镇域经济相对薄弱,绝大部分村镇目前没有形成操作性强、富于前瞻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农业生产缺乏引导,农民生产仍以低效益的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收益较低,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明显.
三、工作思路
(一)锁定三大目标精心布局有机实施一是2019年计划建设农民新村3个.
遵照规划合理、适度集中、环境良好、配套便利、风貌鲜明的基本要求,实现农民新村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1个小广场、1个便民商业点、1个医务室、1个垃圾收运站、1个农家书.
屋、1个幼儿园.二是建设巴渝新居1000户.
与高山扶贫、生态移民等项目相结合,按照集约用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富有浓郁巴渝地方特色的总体要求,大力传承巴渝传统民居风格,彰显屋脊瓦头、穿斗廊柱、青砖勾缝等地方建筑元素符号,并与当地环境和田园风光相协调.三是改造农村危旧房1000户.
实行农房建设改造三结合(即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对单家独户分散的D级农村危旧房原则上不再就地改造,采取就近迁建相对集中到农民新村;对符合村规划的聚居点危旧房采取主体排危、风貌改造、完善六通六有、实施一池六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