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第三章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4.肝血窦结构特殊5.胆汁形成排泄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第四章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①性肾小管坏死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③质性肾炎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流丰富2.肾小管浓缩3.尿液PH变化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第五章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1.心力衰竭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3.心肌炎与心肌病4.心包炎5.心脏瓣膜病6.高血压7.低血压 8.血管炎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离子稳定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第六章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1、呼吸抑制(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
许老师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和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2、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3、终毒物:是指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环境、启动结构和功能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4、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TI= LD50/ ED50此值越大越安全.但仅仅用TI来判断两个药物的安全性并完全可靠(参见P4)5、毒性反应: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反应.如异烟肼-肝损伤;氯霉素-灰婴综合征等.6、毒代动力学(TK):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地研究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7、半数致死量(LD50):指化学物质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8、安全范围(MOS):LD5和ED95 的比值,称作安全范围。
MOS=LD5/ED95越大越安全9、最大耐受量(MTD):又称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短期重复实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10、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反跳现象"(原病复发或加重)及“停药症状”(病人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11、镇痛剂肾病:非甾体抗炎药物能抑制肾脏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肾血流量,影响肾功能,严重时导致不可逆的肾毒性,称为“镇痛剂肾病”.二、简答题1.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药物合成❑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因毒性导致的新药研发失败2、药物(毒物)在组织中的储存部位有哪些?举例说明。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
第13章药物致癌作用一、(了解)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将化学致癌物分为:1、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如各种烷化剂和某些金属致癌物等。
2、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如黄曲霉毒素、环孢素、硝基杂烷类等。
(直接致癌物:各种烷化剂(亲电子):内酯类、烯化环氧化物、氮芥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毒素B1)(活化前:前致癌物;活化中间:近致癌物;最后:终致癌物)二、(了解)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少数化学致癌物对遗传物质没有影响,其致癌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
(1)促癌剂(tumor promotor):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2)细胞毒物:能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通过增加细胞对内源性致癌物的敏感性而发挥致癌作用。
(3)激素及内分泌干扰剂:雌性激素和干扰内分泌器官功能的物质可引起动物肿瘤或使肿瘤形成增多。
(4)免疫抑制剂:是通过增强病毒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等多方面作用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常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
(5)特殊固态物质:某些特殊固态物质长期接触机体,可诱发接触部位发生肿瘤。
(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能使啮齿类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种物质,均可诱发肝脏肿瘤,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等有关。
第14药物的生殖和发育毒性1、基本概念生殖毒性(父+母)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成熟性交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发育与着床胚胎器官发生与发育分娩新生幼仔发育与哺乳发育毒性(母)药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致畸(结构+功能)2、药物对男性的生殖毒性影响精子的发生和成熟1)损伤DNA: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白消安)2)损伤蛋白质:甲氨蝶岭、阿霉素、环磷酰胺影响精子输送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的调节:乙醇、普萘洛尔、利舍平2)自主神经系统:可乐定、乙醇、氯丙嗪3、药物对女性的生殖毒性1. 药物对卵细胞和生殖道的毒性1)影响卵子发育:环磷酰胺、氮芥、白消安2)影响卵子输送:镉、吸烟2. 药物对生殖功能激素调节的毒性1)影响孕激素:铅2)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吸烟、乙醇3)影响雌激素:氯米芬、吸烟第15章药物的遗传毒性1、基本概念遗传毒性≠可遗传毒性遗传毒性:DNA损伤、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染色体数量改变突变:一种遗传状态、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永久性改变致突变性:通过基因组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可遗传的表型改变药物的遗传毒性,通过致突变作用来评价遗传毒性往往由突变引起,但不是突变引起的唯一结果,只是突变的后果之一。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毒性靶器官。
描述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而提供毒理学信息2机制毒理学: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3管理毒理学:基于描述毒理学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能呈现足够低的危险。
基本目的:认识并掌握某种药物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或减轻用药过程中有毒作用的发生。
ED95~LD5之间的距离。
特异质反应。
用药时间给动物用药,发现并评价药物对动物机体潜在毒性作用,毒性表现,靶器官损伤的致死量(LD50),初步了解多次给药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范围。
为进一步的毒性研究和(或)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依据2发现毒性作用:发现受试药物多次给药后,动物对药物产生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毒副作用观察提供信息3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了解单次或反复给药时,药物在什么剂量范围内有效而不产生毒副反应4寻找毒性靶器官:发现动物出现毒性作用时,药物毒理作用所累及的器官或组织,为临床用药的毒副作用监测及新药开发时进行药物结构改造提供依据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了解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是否可恢复,及其恢复的程度和所需时间。
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取舍依据,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由于进化而产生遗传背景不同的种属差异,2.毒理实验动物数量有限,定量的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有助于毒理学研究的设计,2.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机制,3.明确重复给药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对代谢酶的影响,4.探索毒性反应种属间差异的关系,评价药物在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毒性反应,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推荐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支持非临床毒性研究的动物种属选择和用药方案,5.分析动物毒性表现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价值,为药物的后续评价提供信息。
药物毒理学总结
药物毒理学总结1.药物毒性作用包括哪些类型?并分别解释其含义(1)一般毒性反应:在治疗剂量下不出现,仅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应(2)变态反应:机体对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过敏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3)致癌作用(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殖毒性指针对育龄人群,用药后对生殖系统及与生育相关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毒性/发育毒性指出生前接触药物,从而影响个体从受精卵到性成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
关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特别是药物的致畸毒性(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损伤人类或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而发生突变作用,从而产生对人类本身及后代的影响(6)特异质反应:用药者有先天性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出现的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7)依耐性:生理依耐性、精神依耐性2.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1)目的是通过研究出现毒性反应的症状、程度、剂量、时间、靶器官以及损伤的可逆性;安全剂量及安全范围,从而预测人类临床用药的可能毒性,以制定防治措施;同时推算临床研究的安全参考剂量和安全范围;为新药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依据。
(2)意义:确保临床用药安全(3)局限:仍不能完全排除新药上临床时的风险。
(4)原因:1)新药本身产生的新的药理毒理学特征,可能超出了人们现有的预测水平。
2)另一方面来自现有毒理学评价手段,可能不能完全适应新药评价的需要,动物实验还存在很多缺陷。
有以下五点:①试验动物和人对药物反应的种属差异。
②试验动物的数量有限,难以发现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
③常规毒性试验所用的动物多系实验室培育的品种,反应较单一,而临床病人很广泛且对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④毒性试验所用的动物多是健康的,而临床用药病人可能有多种疾病。
⑤动物毒性试验中采用大剂量的做法也与临床用药相差甚远,特别是毒性低给药量很大的药,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假象。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药物毒性代谢动力学1.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1).描述药物在动物的全身暴露及其与毒性剂量和时间的关系;2)了解毒性研究中药物暴露量与毒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3)描述重复给药的暴露延长对代谢过程(包括代谢酶)的影响;4)评价药物在不同种属、性别、年龄、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毒性反应;5)评价毒理学试验间的关联性、毒理学实验与药效学试验的关联性、毒理学结果对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I期试验的支持作用;6)阐明药物的制毒机制和毒性发生、发展规律;7)为进一步的非临床毒性研究设计和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设置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
2.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1)单次给药毒性研究:即急性毒性研究,指动物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单次给药的毒性研究一般用两种啮齿类动物或一种啮齿类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
常用的方法有:最大耐受量法、最大给药量法、半数致死量法、固定剂量法、序贯法、近似致死剂量法和积累剂量设计法。
(前四种方法常用于啮齿类动物,后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非啮齿类动物)2)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也称长期毒性研究,通过长期的重复给药显示动物的毒性,预测药物可能对人的不良反应,降低其临床用药风险。
重复给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信息:全身暴露情况、性别和种属差异、剂量相关性、蓄积程度、肝药酶的变化等。
一般先提供4周给药的毒代动力学资料,以支持一期临床研究。
然后在啮齿动物(如大鼠)进行可长达6个月月和非啮齿动物(如Beagle犬)9个月(国内)或12个月(国外)的进一步的重复给药毒性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进行4周给药的肚带动力学研究,一般在给药的首日、末日和4周期间测定各剂量组合对照组的药物浓度,观察AUC和稳态浓度的变化。
采样时间可根据毒代动力学而定,但通常是给药后0.5、1、2、4、8、12、24h。
3)组织分布研究4)遗传毒性研究5)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6)生殖毒性研究:主要研究药物对生殖能力、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前后动物的影响。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教学内容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第三章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4.肝血窦结构特殊5.胆汁形成排泄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第四章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①性肾小管坏死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③质性肾炎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流丰富2.肾小管浓缩3.尿液PH变化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第五章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1.心力衰竭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3.心肌炎与心肌病4.心包炎5.心脏瓣膜病6.高血压7.低血压 8.血管炎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离子稳定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第六章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1、呼吸抑制(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poisons)的科学,研究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的伤害作用(adverse effects)及其机制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伤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3、毒理学要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治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4、毒理学研究办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
5、毒理学替代法alternative toxicological methods(又称“3R”法):优化(refinement)实验程序、办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4th R: responsibility 责任。
第二章基本概念一、毒性和毒效应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日子的外界环境中存在、也许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内源化学物: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如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胱氨酸等。
3、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毒效应(toxic effect)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5、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浮现的疾病状态。
6、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是法规治理的名词。
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13药学9班药物毒理学总结归纳(选)1.(1)沙利度胺---婴儿海豹肢畸形)(2)氯碘喹---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3)心得宁---眼-皮肤-黏膜综合征(4)异维A酸---婴儿心脏畸形(5)替马沙星---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6)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肾病(7)盐酸苯丙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8)调脂药西立伐他丁钠---横纹肌溶解(9)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心脏病、脑卒中2.(选)(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产生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毒性靶组织或毒性靶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一个或若干个毒性靶部位,若干个药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药物对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有直接或间接两种,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部位并不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3.(名)(1)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2)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3)最小中毒量:在临床常用剂量下,药物不应出现毒性效应,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才会出现药物毒性作用。
出现药物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4)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5)量反应:中毒性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6)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7)治疗指数: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8)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或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安全。
4.药物毒性作用特点:(1)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2)药物本身固有的,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出现(3)可以预知,但不一定能避免(4)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5.(论述)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及所用剂量均无关,用拮抗药无效,停药后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复发。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一门学科,对于执业药师来说,掌握药物毒理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物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药物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是急性的,如过敏反应、中毒反应等;也可以是慢性的,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长期累积的效应。
毒性反应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变态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药物的异常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毒性反应则是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导致的,一般与剂量有关;后遗效应是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特异质反应是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
二、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方面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某些特定的结构可能增加毒性风险。
药物的剂量:剂量越大,毒性发生的可能性通常越高。
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毒性。
2、机体方面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通常较差,更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性别: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差异会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同,影响药物的毒性。
病理状态:患有肝、肾疾病等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毒性风险。
3、环境方面饮食:某些食物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
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三、药物的毒性靶器官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能对多个器官产生毒性作用,但通常会有一些特定的靶器官更容易受到损害。
1、肝脏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容易受到药物的毒性影响。
常见的肝毒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等。
肝毒性的表现包括肝细胞坏死、脂肪肝、胆汁淤积等。
2、肾脏肾脏负责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毒理学第一章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靶部位、毒性靶组织(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不同的毒性靶部位,而不同的药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毒性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毒性作用靶部位并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量反应:毒性效应强弱呈持续增减的量变。
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TI=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ED9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
该值越大越安全。
药物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性、迟发性2、可逆性、不可逆性3、局部毒性、全身毒性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三、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四、修复紊乱或错误修复第二章(一)经消化道吸收1、单纯扩散,脂溶性大、解离度小2、多种因素可影响吸收:药物本身理化性质、pH值、胃肠蠕动、食物量和质3、金属离子及盐类可与药物结合,降低溶解度而影响吸收4、重金属及盐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沉淀而影响吸收5、首过效应是影响消化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二)经呼吸道吸收1、吸收迅速且完全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药物2、易溶于水的气体药物在上呼吸道吸收,鼻粘膜可减轻水溶性气体和高反应性气体对肺部的损伤3、水溶性较差的气体药物主要吸收部位在肺泡4、粉状物质或气溶胶则在呼吸道表面附着,易引起毒性4、经呼吸道吸收药物的毒性取决于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及与血细胞结合的程度5、呼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三)经皮肤吸收1、表皮脂质屏障、附属器官2、第一相为透过角质层,限速过程,皮肤的通透性取决于扩散力和角质层厚度3、第二相为透过表皮层,扩散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4、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方面主要为角质层的厚度及含水量药物方面主要为脂溶性和分子量(四)注射吸收1、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主要取决于局部循环2、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较易产生毒性二、药物分布环节的毒性初期主要靠血流后期主要取决于组织亲和力药物进入细胞过程:被动扩散(脂溶性、解离程度)、主动转运(一)表观分布容积1、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2、药物发生毒性作用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并非一定是其分布浓度最高的组织3、组织亲和力、蓄积存储组织(二)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蓄积1、血浆蛋白结合:可逆性、结合型药理(毒理)活性暂时消失呈储存状态、特异性低易发生置换、广泛性2、在肝肾中蓄积:浓度较高3、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亲脂性,自我保护机制4、在骨骼组织中蓄积:在骨骼表面物质(无机羟磷灰石结晶)和周围液体(细胞内液)之间发生吸附交换(三)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脂溶性小或极性大药物难以穿透,自我保护机制2、胎盘屏障:进入较慢,胎盘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3、血眼屏障、血睾屏障等三、药物生物转化环节的毒性1、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2、I相反应显著改变药物固有活性,II相反应增加药物的极性3、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II相(结合)反应中的重要酶系(2) 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药物(毒物)结合(3)可被亲电子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和活性氮修饰激活,加快灭活亲电子基团四、药物排泄环节的毒性(一)经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分子量,血浆蛋白结合率2、被动扩散:pKa、pH3、主动分泌:弱酸性通道、弱碱性通道,竞争性抑制(二)经消化道排泄肝肠循环,易引起毒性(三)经呼吸道排泄挥发性药物或气体(四)其它途径排泄乳汁:易对婴儿产生毒性,杀虫剂、乙醚、咖啡因、金属等药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的因素: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一、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1、阐明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预测靶器官,解释机制3、明确重复给药对动力学特征影响4、探索种属差异,推荐临床剂量5、明确终毒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二、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1、房室模型(1)一室模型①静脉注射染毒②非静脉注射染毒③重复染毒(2)二室模型①大多数药物(毒物)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②包括中央室和周边室③可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各相的药动学参数不同2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1、速率常数:(1)零级动力学苯妥英钠、阿司匹林、氯丙嗪等①恒量(恒速)消除②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③t1/2随起始浓度下降而缩短④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中毒个体化用药(2)一级消除动力学①消除速率与体内药物量成比例②血浆半对数浓度与相应的时间呈直线关系③t1/2恒定④按固定消除速率常数消除(3)非线性消除动力学①药物浓度高时服从零级动力学②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浓度时服从一级动力学③大部分毒物的体内变化过程2表观分布容积越大,毒性越大。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毒理学第一章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靶部位、毒性靶组织(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不同的毒性靶部位,而不同的药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毒性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毒性作用靶部位并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量反应:毒性效应强弱呈持续增减的量变。
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TI=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ED9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
该值越大越安全。
药物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性、迟发性2、可逆性、不可逆性3、局部毒性、全身毒性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三、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四、修复紊乱或错误修复第二章(一)经消化道吸收1、单纯扩散,脂溶性大、解离度小2、多种因素可影响吸收:药物本身理化性质、pH值、胃肠蠕动、食物量和质3、金属离子及盐类可与药物结合,降低溶解度而影响吸收4、重金属及盐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沉淀而影响吸收5、首过效应是影响消化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二)经呼吸道吸收1、吸收迅速且完全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药物2、易溶于水的气体药物在上呼吸道吸收,鼻粘膜可减轻水溶性气体和高反应性气体对肺部的损伤3、水溶性较差的气体药物主要吸收部位在肺泡4、粉状物质或气溶胶则在呼吸道表面附着,易引起毒性4、经呼吸道吸收药物的毒性取决于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及与血细胞结合的程度5、呼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三)经皮肤吸收1、表皮脂质屏障、附属器官2、第一相为透过角质层,限速过程,皮肤的通透性取决于扩散力和角质层厚度3、第二相为透过表皮层,扩散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4、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方面主要为角质层的厚度及含水量药物方面主要为脂溶性和分子量(四)注射吸收1、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主要取决于局部循环2、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较易产生毒性二、药物分布环节的毒性初期主要靠血流后期主要取决于组织亲和力药物进入细胞过程:被动扩散(脂溶性、解离程度)、主动转运(一)表观分布容积1、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2、药物发生毒性作用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并非一定是其分布浓度最高的组织3、组织亲和力、蓄积存储组织(二)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蓄积1、血浆蛋白结合:可逆性、结合型药理(毒理)活性暂时消失呈储存状态、特异性低易发生置换、广泛性2、在肝肾中蓄积:浓度较高3、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亲脂性,自我保护机制4、在骨骼组织中蓄积:在骨骼表面物质(无机羟磷灰石结晶)和周围液体(细胞内液)之间发生吸附交换(三)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脂溶性小或极性大药物难以穿透,自我保护机制2、胎盘屏障:进入较慢,胎盘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3、血眼屏障、血睾屏障等三、药物生物转化环节的毒性1、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2、I相反应显著改变药物固有活性,II相反应增加药物的极性3、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II相(结合)反应中的重要酶系(2) 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药物(毒物)结合(3)可被亲电子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和活性氮修饰激活,加快灭活亲电子基团四、药物排泄环节的毒性(一)经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分子量,血浆蛋白结合率2、被动扩散:pKa、pH3、主动分泌:弱酸性通道、弱碱性通道,竞争性抑制(二)经消化道排泄肝肠循环,易引起毒性(三)经呼吸道排泄挥发性药物或气体(四)其它途径排泄乳汁:易对婴儿产生毒性,杀虫剂、乙醚、咖啡因、金属等药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的因素: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一、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1、阐明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预测靶器官,解释机制3、明确重复给药对动力学特征影响4、探索种属差异,推荐临床剂量5、明确终毒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二、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1、房室模型(1)一室模型①静脉注射染毒②非静脉注射染毒③重复染毒(2)二室模型①大多数药物(毒物)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②包括中央室和周边室③可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各相的药动学参数不同2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1、速率常数:(1)零级动力学苯妥英钠、阿司匹林、氯丙嗪等①恒量(恒速)消除②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③t1/2随起始浓度下降而缩短④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中毒个体化用药(2)一级消除动力学①消除速率与体内药物量成比例②血浆半对数浓度与相应的时间呈直线关系③t1/2恒定④按固定消除速率常数消除(3)非线性消除动力学①药物浓度高时服从零级动力学②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浓度时服从一级动力学③大部分毒物的体内变化过程2表观分布容积越大,毒性越大。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1. 毒理学“toxicology”的词义?u 毒理学“toxicology”的词义是指“毒物研究”。
u 现代毒物学是一门有关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而产生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u 毒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有害作用发生发展表观特征和机制、最终结果及其危险因素,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2. “药物毒理学、毒性反应、毒代动力学、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等概念及英文翻译。
u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毒理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的科学。
u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u 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它是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探讨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外的研究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定性定量地研究实验动物体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与特点。
u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u 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产生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3.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u 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u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大全
执业药师药物毒理学知识点大全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对于执业药师来说,掌握药物毒理学的知识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还能在药物研发、生产和监管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药物毒理学知识点:一、药物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药物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
药物的毒性反应可以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等。
急性毒性通常是指药物在短时间内(通常 24 小时内)一次或多次给药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慢性毒性则是指长期用药后逐渐产生的毒性反应,可能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
特殊毒性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等,这些毒性作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极大。
二、药物毒性作用的机制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药物可能干扰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如影响蛋白质合成、干扰能量代谢等。
2、影响细胞膜的功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或影响离子通道的功能。
3、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干扰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4、影响核酸的功能:如直接损伤 DNA 结构,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5、免疫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三、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般来说,剂量越大,毒性作用越明显;不同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从而影响毒性反应的发生。
2、机体因素:个体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等都会影响对药物毒性的敏感性。
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通常较差;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个体对特定药物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3、环境因素: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辐射、饮食等也可能影响药物的毒性作用。
四、药物毒性的评价方法在药物研发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毒性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1、急性毒性试验: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耐受量,了解药物的急性毒性程度。
药物毒理学重点
解剖结构及物质成分构成方面
小球的特殊构造使肾脏有较大的血管床面积,大分子易于停滞于局部;
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成分使其容易受药物免疫机制的损害;
肾小球系膜细胞有吞噬和清除异物的能力,易产生药物致系膜细胞增生和免疫复合物沉淀。
生理功能方面肾脏高度尿浓缩能力;
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
肾脏具有酸化尿液的作用,PH的影响。
助致癌物:本身既不具有引发作用,也不具有促长作用,但可以促进引发作用和增强促长作用,即能促进或增强全部致癌过程。如乙醇、二氧化硫等。
1.可能致癌的药物
机制毒理学: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安全系数:根据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NOAEL)提出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实验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安全范围: LDO1/ED99,主要用于单次给药。适应: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抗性: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机构改变,以至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的外来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表现的量效应大小之间关系。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
直接致癌物:本身就有反应活性,不需要代谢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发形成亲电子剂的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与DNA反应,间接影响DNA并改变基因组导致细胞癌变,或通过促长作用、增强作用导致癌的发展。
药物毒理学复习资料
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酶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损害作用:机体与药物接触过程中出现以下变化:①正常形态、生长发育发生不可逆变换,寿命缩短②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③机体维持稳态能力的降低是不可逆的。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內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分泌入胆汁中,并随胆汁排入小肠后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程度和速率。
稳态血药浓度:属于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每隔一个t1/2等量给药一次,则经过5~7个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即称稳态浓度。
毒理学: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
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小剂量时就会引起机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药物和毒物没有严格区别。
毒性:某种药物对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损害的能力。
中毒:机体与药物接触后引起的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副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反应、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
毒性反应:用量过大或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
包括①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②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变态反应: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免疫反应)。
其特点:①不能预知②严重程度与使用剂量无关③药理拮抗剂解救无效④药物不同反应相同特异质反应:指由于遗传缺陷导致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正比。
其特点:①不能预知②严重程度与使用剂量成正比③药理拮抗剂解救可能有效。
药物毒理学重点[药物毒理学重点总结]
药物毒理学重点[药物毒理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2. 量效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比例,称为量效关系。
3. 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 致畸性:指胚胎在器官发生期给予某种药物后,引起的永久性结构或功能畸形,称为致畸性。
5. 急性毒性试验: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6.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7.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8.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9.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10.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11.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1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13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1. 毒理学研究任务根据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描述性毒理学(2)机制毒理学(3)应用毒理学2. 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2)毒性反应(3)致癌性(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5)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6)特异质反应3. 免疫系统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1)中枢免疫系统(2)外周免疫系统(3)免疫细胞等3个组织层次。
4. 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反应可分为(1)易感性(2)过敏性(3)自身免疫性疾病。
5. 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三种药物具有1)自身免疫性,表现为2)系统红斑狼疮综合征。
6. 常见的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类型有(1)肝细胞蜕变死亡、(2)脂肪肝、(3)胆汁淤积、(4)血管损伤、(5)肝硬化、(6)肿瘤等。
7. 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类型可分为(1)神经元损害(2)髓鞘损害(3)轴索损害(4)影响神经递质功能等四类。
药物毒理期末考知识点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一门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后呈现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2、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的导致机体局部或全身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与转归,毒理机制及其危险因素,因此也包括对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3、毒性(toxicity)指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有害作用。
4、毒物(toxicant)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
5、毒素(toxin)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6、量反应(Granded response)药物的毒性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7、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物的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8、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9、安全范围(margin safety)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用ED95~LD5或ED99~LD1的距离来表示,该值越大越安全。
10、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在符合适应症且在常用剂量下,出现不符合药用目的的并未病人带来痛苦或不适的有害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含特殊毒性),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11、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es,TK)指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的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12、零级动力学(zero order kinetics)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单位时间消除药量)进行消除,消除速率和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三、药物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肺实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有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组成,即各级支气管和肺泡。
肺间质主要由肺泡、毛细血管和间质腔三部分组成。
引起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博来霉素、胺碘酮、麦角新碱、肼屈嗪等。
四、肺水肿:
药物进入肺脏在某些情况下可因细胞毒作用、变态反应、代谢异常等导致肺水肿。
主要表现为突然气急、咳嗽、低血压、心动过速、肺部透视有云絮状或大片状浸润阴影。
五、肺脂质沉积:
药物:胺碘酮、对氨苯丁胺(减肥药)等。
机制:具有阳离子双亲和性药物能与肺磷脂结合成难降解的复合物,抑制磷脂酶A和磷脂酶B,干扰磷脂正常代谢,使脂质在肺沉积。
六、肺癌:
可能机制:1)活化的致癌剂或其代谢产物引起DNA损伤;2)活化氧引起DNA损伤。
研究手段:1)肿瘤组织的检测;2)人支气管细胞培养。
第七章
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类型主要有哪些?
(1)按神经毒性靶器官毒性分类为:
①神经元损伤(神经元凋亡、药物神经元损伤如多柔比星、阿霉素);
②.轴索损伤(如有机磷酸酯类);
③髓鞘损伤(髓鞘水肿和脱髓鞘);
④影响神经递质功能。
(2)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分类为:
①脑损害和精神异常(如四环素奎诺酮磺胺避孕药等);
②脑神经损伤(只要影响视神经、耳毒性、锥体外系反应如乙胺丁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异烟肼、氯霉素、青霉素、地高辛、麦角胺);
③脊髓损伤;
④神经肌肉损伤(如齐多夫定、秋水仙碱、胺碘酮)。
第九章
一、药物过敏类型与药物:
1.Ⅰ型速发型局麻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苯佐卡因
2.Ⅱ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保泰松、吲哚美辛、安乃近
3.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抗血清、抗毒素等生物制品、应用大剂量青霉素、磺胺
4.Ⅳ型细胞介导磺胺、青霉素
二、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哪些类型
1、药物引起免疫抑制。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组分损害,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或称为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剂损伤患者的免疫防御能力, 致使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 恶性病变的危险增加。
药物主要通过二方面的作用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分化、抑制T细胞的活化。
2、药物引起过敏反应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四种类型: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II型抗体依赖性细胞毒过敏反应、III型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过敏反应、IV型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
3、药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指对自身组织,包括核酸大分子的抗体诱导和表达。
包括(1)甲基多巴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2)肼屈嗪等药物引起的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3)氟烷引起的免疫性肝炎
第十章
一、药物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哪些类型?引起毒性的药物有哪些?
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药物有:1、硝酸盐类:硝酸银、硝酸甘油、碱式硝酸铋、亚硝酸异戊酯。
2、其他氧化物:非那西汀、利多卡因、毛果芸香、亚甲蓝、磺胺药等。
②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药物有:头孢菌素、青霉素奎尼丁等。
氧化溶血:药物有:葛根素、硝苯地平、诺氟沙星、克林霉素等。
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药物有:苯妥英钠、甲氧蝶呤、乙醇、氯霉素、异烟肼、比嗪酰胺等。
④毒物引起的低氧血症:
毒物有:一氧化碳,氰化物和硫化物。
二、哪些药物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破坏的机制分别是什么?
1.CO中毒,机制:竞争性抑制氧气和血红蛋白的结合。
2.氰化物和硫化物中毒,机制:氰化物和硫化物通过抑制线粒体血红素氧化酶,阻断细胞进行有氧代谢能量产生。
3.铅中毒,机制:铅可抑制亚铁血红蛋白生物合成酶δ-ALAD影响肝脏中血红素合成,从而引起贫血,导致血液中原卟啉积聚。
治疗:通常采用螯合物,如青霉胺、EDTA、二巯基丙醇等。
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代表药物:伯氨喹、非那西丁
作用机理(非那西丁):其代谢产物对氨乙醚通过羟化,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发绀等缺氧症状。
三、药物对血小板的毒性作用有哪些类型
原因:免疫反应
类型:(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性障碍
药物:磺胺类药、奎宁、奎尼丁、水杨酸钠、异烟肼、氯霉素、秋水仙素、环磷酰胺、青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