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涵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也急剧上升。

这导致了严重的雾霾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

由于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此外,空气污染还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提高燃煤电厂和工厂的煤改气等。

此外,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政府还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

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人口多、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许多地区常年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此外,水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不少地区的水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

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非法取水行为。

此外,应该推广节水技术,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也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农业扩张,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导致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同时,非法的狩猎和盗猎行为也给我国的野生动植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此外,要加强对非法狩猎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加大对侵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处罚力度。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探索我国环境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至关重要。

一、环境发展现状1.1 水污染问题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水污染已经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环境。

1.2 大气污染问题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雾霾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工业排放,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聚集形成雾霾,对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1.3 土壤污染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问题没有足够重视。

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大量积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4 生态破坏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森林过度砍伐、湿地消失和物种灭绝等问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恶化。

二、环境发展趋势2.1 提高环境意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购买环保产品和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以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这种环境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环境发展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2.2 推行绿色发展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实施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

加大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力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良好状况。

2.3 强化环境监管为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

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

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追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友好型,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各种物种在地球上的婚姻生活环境,它包括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生态环境,那地球会加快切入灭亡。

以上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朗读参考!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生态环境及其现况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共存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约束条件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损害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等同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损害最大严重危害的就是水资源。

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那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人因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森林面积减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国土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天然林,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构,组织的了各类不同程度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林地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林地流失状况依然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

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比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

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大大增加21.6%,违法征占用农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

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农作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石。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分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1. 水质恶化我国许多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质严重恶化,主要污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2. 湖泊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导致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氧气,使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3. 水环境生态问题突出水污染不仅影响水质,还对水生生物和底栖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多样性。

三、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是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等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垃圾的随意丢弃等也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四、处理措施1.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惩处违法排污行为。

同时,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水质状况。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对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 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

4. 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

加强城市内河治理,改善城市水环境。

5. 生态修复与保护对已受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

同时,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简述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解决办法

简述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解决办法

简述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解决办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因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合理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尽管也有治理,但治理的力度却远远跟不上破坏的强度,造成了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说,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状况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再加退化和污染;局部有所改善,整体却是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环境质量每况愈下;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首先表现在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再加上汽车尾气,形成的雾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次是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农村污染逐渐跟城市一样,甚至超过了城市;其它的还有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在此以农村污染和大气污染为例。

首先是农村污染。

一是农村废弃物污染。

农村人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农村三类主要废弃物。

由于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区粪便不经处理或化粪池便直接排入江河,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能统一有效管理,农户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流向田头沟渠、池塘、路边,大量有害有毒废弃物如废旧电池等严重污染着土地、水源、庄稼,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与此同时,城市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

垃圾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了多种酸性的代谢产物及水分,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重金属被溶解并随渗滤液流入到地表或渗入地下,垃圾中的病源微生物也可渗入滤液中,构成了有机物、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环境污染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分析旨在全面梳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当前状况,以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二、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现况1. 水质状况恶化由于工业排放、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等因素,我国许多江河湖泊的水质状况急剧恶化。

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超标排放,使得水质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2. 河流污染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走廊,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河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

3. 湖泊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重要形式之一。

由于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差。

三、水环境污染的处理措施1.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加强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应建立严格的水质监测体系,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应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3. 加强农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政府应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环保型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应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4. 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城市污水处理是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

同时,应推广水资源再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5. 生态修复与保护政府应加强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建立生态缓冲区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范文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当前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日益受到威胁,由污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一)水质状况总体不佳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染、农业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江河湖海等主要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一些主要工业城市的河流和近海水域,水环境污染严重。

(二)水体污染的源头多样化污染源不仅来自工厂的排放、农田的化肥农药,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等。

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问题严重,这些都使得水质难以达标。

(三)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导致水质下降,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处理措施分析(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得到严格实施。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提高企业与个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二)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推动企业的清洁生产和技术升级改造。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农业活动中,要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生产模式,减少对水环境的破坏。

(四)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同时,提高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生态修复与保护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应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土壤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石,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安全。

因此,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1. 污染类型与成因我国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多种类型。

这些污染主要由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水、废气等造成。

此外,一些地区的土壤还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

2. 污染范围与程度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

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主要分布在矿区、老工业基地、农业地区等。

污染程度因地区、行业和污染物类型而异,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3.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地下水质量,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污染。

同时,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三、防治对策1.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防止污染物排放超标。

2. 实施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防治措施。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破坏土壤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持,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4. 实施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应采取相应的修复与治理措施。

例如,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重金属、有机物等进行修复;对受污染的农田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质量等。

生态环境部门问题建议

生态环境部门问题建议

生态环境部门问题建议生态环境部门问题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改善当前的状况,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问题评估1. 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生态环境部门中的一些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

2. 缺乏科技支持:科技创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新技术的应用仍面临一定的困境。

3. 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较为普遍,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不够统一,使得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形成合力。

4. 执法监管不严: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强劲,对污染行为的整治不力,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建议措施1. 改进培训机制: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鼓励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

2.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推进标准统一:加强地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

建立健全的协同机制,推动各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协同发展。

4. 强化执法监管: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执法措施和处罚机制。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强调执法公正和透明,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在保护环境的我们也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不仅要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还应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寻找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公众的参与也非常重要,通过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局面。

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各种大问题。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体制的不健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根源采取措施引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却一再为我们所忽视。

自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一眨眼35年过去了,我国的环保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成为环保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两个障碍。

1.我国的环境问题1.1我国环境的历史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大幅度增加; 国家环境重点保护区域、流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局部地区甚至还在加剧。

在我国, 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2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1.2.1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它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等受到严重威胁。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一、本文概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深入探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荒漠化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概述我国荒漠化的基本情况,包括荒漠化的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政策层面的引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方面,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我国荒漠化现状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特别是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荒漠化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地区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从类型上看,我国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多种形式。

其中,土地沙漠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导致了大片肥沃土地的丧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石漠化则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这些地区的地表土层薄,岩石裸露,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水土流失则主要发生在坡地、丘陵地区,它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但总体来说,荒漠化现象仍在不断蔓延。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0前言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

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1/ 7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5)地下超采,水位下降。

华北地区地下超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达2.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6)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

(7)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2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更为主要的的作用一、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这是由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关注策略。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然后阐述了这些问题如何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接着,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深入剖析了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机制。

文章提出了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还表现为环境灾害频发。

如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

为了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议题的原因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从单纯的环保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容忽视。

《2024年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范文

《2024年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范文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对人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1. 河流污染:我国许多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严重下降。

河流的富营养化现象明显,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体黑臭,影响景观和生态系统。

2. 湖泊富营养化: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湖泊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

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排入湖泊,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3. 地下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主要包括由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以及垃圾填埋等原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由于地下水自净能力较差,一旦被污染往往难以恢复。

三、水污染原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物质随着雨水进入河流、湖泊,对水体造成污染。

3. 生活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四、治理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各种污染行为。

同时,推动政策落实,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 推进循环经济:推广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量。

4. 宣传教育: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活动,共同保护水资源。

5.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水质状况。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国企研究 2017. 6(下)156案 例 AN LI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提升,全球气候发生了一定变化,土壤和水体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进而使得整体的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的一种状态。

生态系统的失衡,不仅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以及人类的健康。

也正是因为这样,生态系统保护问题成为目前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人的工作,是全民共同需要努力的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保证人类的健康生长,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国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因此,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由此可见,探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共包含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资源的存在,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因此,倘若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人们的生活也将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就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于环保法律的设置不够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但是却缺乏一定的完善,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入手,探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额的利益,进而加重了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无论是水资源,大气资源还是生物资源都遭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却缺乏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措施,进而使得这样的一种现象愈演愈烈,打破了传统的平衡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一、内容综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详细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污染问题、生态系统退化、资源过度消耗等。

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了详细检测和分析,总结了其污染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因素研究:深入探讨了导致生态环境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也分析了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社会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国内外经验借鉴: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成功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先进的生态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对策建议:根据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国内外经验借鉴,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包括加强环境法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旨在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背景介绍: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之背景介绍部分: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频发,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水源污染事件,更是让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

森林砍伐、湿地排水、草原退化等现象普遍,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这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威胁到许多物种的生存。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目前主要环境问题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

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

“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

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1〕大气环境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m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

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 3~248 微克/3m。

以下是近期一些图表显示了污染的程度。

(图 1 和图 2)66 微克/3*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

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也给全球环境以及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 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形成,2004 年我国酸雨污染加重,环保总局近日公布的《200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 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那么,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先来看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大气环境方面,雾霾问题曾经一度困扰着许多城市。

随着一系列治理措施的推进,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仍然存在。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等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多北方少。

水污染问题同样突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不少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水质恶化。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土壤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压力。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森林砍伐、湿地破坏等因素,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在生态系统方面,森林覆盖率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森林质量仍有待提升。

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受到影响。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

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生态修复方面,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工程,使得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

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潘晓文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潘晓文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潘晓文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的发展备受关注,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现象。

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本文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面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对策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生态的破坏范围在不断扩大,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民共同努力,保障生态平衡,为人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利实施。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环保法律设置不够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但是完善程度有待于提升,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已经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入手,加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法还缺乏相应的整治措施,执法力度不够,环保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执法人员积极性不高,无法真正发挥监督处罚的作用,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被划分,甚至有些部门对群众反应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敷衍了事,应付上级检查。

总体来看,我国统一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还没有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2)人们环保意识不足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生态环境的破坏,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环保意识不足,过度的追求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

我国生态质量持续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且在教育宣传方面也有所欠缺。

(3)资金与人才方面投入不足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实际行动起来,当前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人力方面都存在不足。

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及人才,所以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资,融资渠道问题会直接影响资金的融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及解决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
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目
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
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

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
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
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5)地下超采,水位下降。

华北地区地下超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达2.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6)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

(7)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2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更为主要的的作用
一、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这是由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

如西北地区干旱、多风、土壤风蚀强烈;南方多暴雨,广大丘陵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

这是经过较长自然蕴蓄过程后发生的,主要受自然力操纵。

二、次生环境问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生态问题,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始积累”不可逾越的过程。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将生态问题转嫁给殖民地,而我国在该阶段,只能自己消化。

(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

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3)人口压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具有农村人口多,新增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特点。

这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

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
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4)发展思想的偏差
由于认识的历史局限性,长期以来,未能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得思想未能贯彻实施。

在处理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直采取的是“重用轻养”,只开发、不保护的态度。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派生的“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经济政策,助长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想和掠夺式地开发资源的盲目行为,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5)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生态破坏。

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大水漫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矿产资源开采的回收率很低,损失浪费严重。

铁路、公路等建设,大量开山取石、铺路搭桥中,由于管理和运作不善,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6)政府与执法部门生态保护工作不足。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全国性的生态环境检测网络,不能对环境现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一些部门单位监督不力、执法不严,使许多环境破坏现象屡禁不止,加剧生态退化。

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产业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缺乏国家支持,41%保护区未建立管理机构,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并且,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还不完善。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严格控制新的生态破坏的产生,使原有的生态破坏区域得以逐步恢复治理;在生态管理方面,坚持“强化监督”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多种手段,实现更加有效的生态管理目标;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
达到鼓励保护者,惩罚破坏者,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为实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应着重采取下列措施:(1)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落实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制定和落实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

(2)坚持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树立正确发展观。

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宣传舆论作用。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决策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统筹兼顾的大局观;树立资源有限,提倡节水、节能、降耗的资源观;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自己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3)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节能减排,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切实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

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

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

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和配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

国家在主要河流源头地区设立特殊生态保护区,防止进一步的破坏;要对严重的生态破坏实行限期恢复与治理;对天然林实行禁伐,对森林实行限采和草原实行限牧;对各种资源开发活动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区域与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已建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开展环境影
响的后评估工作。

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

行为。

(5)政府积极作为
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投入,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扶持。

4 结束语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生态管理方面,坚持“强化监督”的方针,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

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刘晓丹,孙英兰. 生态环境内涵界定探讨[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25(6):722~724 [2] 王力,李裕元,李秧秧.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J]. 自然资源报,2004(3),19(2):263~269 [3] 方世南,张伟平. 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J].自然哲学,2011,12(2):173~179 [4] 陈永奇. 浅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生态问题[J].自然哲学,2005,1(2):273~275. [5]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百度文库
[6] 如何解决当前生态问题.百度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