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广告差异
高低语境视域下的中美广告语言比较
高低语境视域下的中美广告语言比较在高低语境视域下,中美广告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达方式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差异在高低语境视域下,中美广告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高语境的中文广告通常会采用间接表达的方式,通过借古喻今、寓意隐喻等手法进行暗示,让受众在不经意间领会广告的主题。
例如李宁的广告口号“一切皆有可能”,通过简短的词语传递出对挑战和突破的潜在意义。
而在低语境的美国广告中,表达方式更加直接明了,直截了当地传递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美国人在商业交流中更注重直接而明确的表达方式,因此美国广告常采用简短、直接、有力的语言,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直接传达产品的核心信息。
二、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中美广告在语言中体现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高低语境视域下,中国文化注重尊重和保持传统价值观念,如尊重长辈、敬重师长等。
中文广告常常会通过表达文化价值观念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消费者产生共鸣。
例如中国人寿的广告口号“陪伴才有保障”,通过强调家庭关爱、贴心服务等来体现中国人重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而在美国广告中,常常会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自由的价值观念。
美国人比较注重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因此美国广告常常强调产品或服务对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可口可乐的广告口号“开心就喝可乐”,直接传达出喝可乐可以带给个人快乐的信息。
三、审美偏好与文化符号的运用在高低语境视域下,中美广告也在审美偏好和文化符号的运用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广告中,常常会运用一些古典诗词、历史典故、传统民间故事等文化符号,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这些文化符号常常会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移动的广告“龙的传人”,通过运用中国古代的龙文化,来强调中国移动长远发展和传承的力量。
而在美国广告中,常常会运用一些现代化、时尚化的符号,以迎合美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
美国广告常常关注当下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时尚需求,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和审美观。
中西方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比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愈加频繁,食品广告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广告手法、主题表述、文化价值观等。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广告手法比较1.视觉呈现中西方食品广告的视觉呈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注重表现食品的外观、颜色和纹理,通过高质量的摄影手法和后期制作,使产品看上去更诱人、更美味。
而在中国的食品广告中,则倾向于利用绚丽的色彩、明亮的灯光、雕塑般的食品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背景环境在广告的背景环境呈现上,中西方食品广告也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更注重展示食品与时尚、高品质生活的联系,常常将食品与优雅的场景、高档的餐厅、豪华的酒店相结合。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则更加注重展示家庭、团圆和温馨的氛围,常常将食品与丰盛的宴席、热闹的聚餐场面相结合。
3.情感营销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往往注重情感、故事化的营销手法,通过温情、感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的共鸣。
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朋友间的情谊等。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常常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记忆。
二、主题表述比较1.食品文化食品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
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往往强调食材的新鲜、原汁原味,强调健康、天然的食品生产和制作过程。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则更倾向于呈现食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强调家庭团圆、传统节日等。
2.消费观念中西方的消费观念也在食品广告中表现出差异。
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更注重个人享受、个性品味的满足,倾向于强调个体化的消费概念。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更加注重家庭消费、家庭团聚的意义,强调家庭幸福和亲情的传递。
3.文化符号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食品广告,在文化符号的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倾向于运用西方文化符号,如美国国旗、西方节日等来增加品牌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中外广告对比
中外户外广告对比——-——-——-以公交广告为例广告12—3班李梦媛学号:1209550311户外媒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告媒体,从城墙壁上的告示到酒家门前的幌子,伴随着商业逐渐出现的旗帜、店招等都算是户外媒体产生之后最初的方式。
现如今,日益繁多的广告媒体形式,除大众传播四大媒体以外,户外媒体也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强势媒体之一,而公交广告便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户外媒体形式。
公交车是我国大部分人首选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进行广告宣传很有优势的有效平台.城市公交色彩因为有了公交广告的出现而变得多元化,给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
近年来,我国的公交广告在户外广告中发展明显,是我国最常见的户外广告形式。
本文以公交广告为例,就我国的公交广告和国外的公交广告作对比,内容如下:上图为可口可乐在国外的公交站牌广告和中国的公交站牌广告,通过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同样的品牌在中国和国外的宣传差异,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的可口可乐广告相对比较保守且价格较低,以赠品作为宣传噱头,直观但是毫无创意。
相比之下,国外的可口可乐广告更加有创意,很能引起路过的人的注意,且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以及产品体验,有利于促进消费。
这组公交车广告,中国的以可口可乐传统宣传为主,以运动员为代言人,采用经典红色宣传与消费者互动较少,吸引眼球的能力较差。
反观国外的车身广告,风趣幽默,与消费者互动性强,吸引人注意给人印象深刻。
此图是麦当劳在国外公交站牌和我国公交站牌的广告,从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广告直白而且以价格宣传为主。
而国外的更注重体验与沟通,用拼图的方式来引起注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使消费者更容易的记住品牌。
从户外广告形式来看,国外的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创意更加多样,相比之下,中国的广告形式就较少,样式较单一以公交广告最为流行。
由上可知,中国的户外广告需要在形式上,内容上,表现上进行多元化,创意化的调整。
应该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加产品的体验,增加户外广告投资,以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效果,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国内外广告差异
中外广告在文化上的差异我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广告水平的差异就更突显文化背景,尤其对一个具有五干年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来说,广告的整体风格、广告观念、广告语等方面与外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广告的整体风格中国观众大多喜欢看西方广告,因为它们往往都很幽默、风趣,接受起来很轻松、惬意。
相反,国内的广告则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过于凝重。
国外广告,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广告节上获奖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跳出商品本身,不拘泥于商品,但又能在准确把握商品的某一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似乎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征服了消费者。
幽默风趣、诙谐逗笑、轻松快乐,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而大多数中国广告,总是习惯于抓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很难给受众带来接受的轻松与愉‘院。
比如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效一一说出来;做洗发液的广告,似乎只有通过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才能烘托产品的品质。
(二)广告观念的差异在科学、理性的广告观念的指导下,西方广告很早就确立了广告经营规范,人们都自觉地按照这些规范行事,以共同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
首先,从整个行业的经营来说,西方国家普遍遵从的是广告代理制。
广告代理制使广告客户、广告公司、广告媒介机构三方能在一个共同的市场内各处其位、各司其职,不至于因各自功能、职责的错位而引发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
其次,广告公司在具体的业务代理过程中,严格、认真地按照行业规范、运作流程进行,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某个环节,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骤。
中国人的处理方法则相当“灵活”。
这种“灵活”更多的是一种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全的“灵活”,是一种自身能力有限、根本无暇顾及其它的“灵活”。
从整体而言,中国广告市场与国外相比,显得比较混乱。
因为参与市场的三方都将广告作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或途径,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市场规范为代价。
中外广告差异分析
中外广告差异分析2008-09-30 02:13中外广告差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广告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与国外的广告水平的差异较大,广告的整体风格、广告观念、广告语等方面都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广告,往往都很幽默、风趣,接受起来很轻松、惬意。
相反,国内的广告则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过于庄重。
幽默风趣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而中国广告总是习惯于实在、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给受众带来接受的轻松与愉悦。
而且西方普遍是广告代理制。
广告代理制使广告客户、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各司其职,不至于因各自功能、职责的错位而引发恶性竞争。
代理过程中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环节。
中国人的广告三方都将广告作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或途径,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市场规范为代价。
广告应该重艺术性还是社会性?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虽然大众广告主要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但优秀的广告作品却往往都具有艺术性。
艺术品是有利于人类记忆的,但反过来过度的艺术性又会湮灭广告的传播。
广告的艺术性必须以社会性为前提来拓展空间,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换句话说:既要观众看得懂,又要新奇,上口。
西方的广告创作与监管经验值得借鉴。
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但至少在许多细节方面,思路方面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新的世纪有新的要求,中国广告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广告人应从中国广告的具体环境入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中国的广告创意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
中外广告既有共同之点,也有可相互借鉴之处,我们要研究、了解当今国际广告潮流,锐意改革,才能赶上国际广告主流的发展。
恒源祥12生肖广告这则名为“十二生肖”的广告制作简单,也可以算是该品牌“羊羊羊”系列的延伸。
在长达1分钟的时间内,由北京奥运会会徽和恒源祥商标组成的画面一直静止不动,广告语则由原来的“恒源祥,羊羊羊”,变成了由童声念出的“恒源祥,北京奥运会赞助商,鼠鼠鼠”。
依次将十二生肖叫了个遍,直至猪猪猪。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广告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媒文化形式,它能充分体现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及人们的思维方式。
各国广告在创意、风格、语言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都是由各国在历史、文化、生活、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影响和决定的。
文化背景的不同、需求物质优先次序的不同、欣赏口味的不同等等,都会造成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中西方广告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文化上的差异使东西方广告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
(1)中国广告关注的对象往往是群体、团队。
做饮料广告常是一群人争着唱着喝饮料,做食品广告常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感叹,做洗衣粉广告则是洗衣服的人排成长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集体的力量、关注众生的利益有关,也与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有关。
(2)中国广告文化中的“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层面的丰富意蕴,广告人才会不约而同地将产品与“家”相结合,力求让目标受众产生共鸣。
像黄金酒的广告,里面的广告语“送爸妈,黄金酒”,并没有特意的夸张产品的效果之类的,而是挖掘了一个消费群体—孝顺的孩子。
(3)中国对自己悠久、持续、统一的历史传统有着自豪感,如“数百年的工艺”、“传统的酿造”、“古代宫廷的珍贵秘方”等,并且在现代产品广告形象塑造中融入传统的诗歌、曲艺、服装、书法、道具等。
西方人向来崇尚自由、个性,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奔放以及张扬的个性,所以他们的广告往往幽默、风趣,给人带来轻松随和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像阿迪达斯的广告“Impossible is nothing.(没有不可能)”似乎与其实体的鞋子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其中的张扬,时尚,也足以展示自己的个性。
再看美国的百威啤酒,则选取一批蚂蚁作为广告的主角,赋予蚂蚁这种动物以人化,以一种夸张、幽默的风格来表现啤酒这一真正的主角。
2.广告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也造就了广告上的差异。
中西方电视广告的文化差异
要表达的实际意义遮蔽起来 ,以
含 蓄委婉 的手法来传达其真实意图 , 但 又能 在 准确把握商品 的某一特征画龙点睛 , 在不 经 意之 间就吸引 了消费者。
思维方式 ,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距 , 西方人 擅长推论 自然科学等等客观事物 ,比如数学 物理化学等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 。 西方人在
认知世界上更多的表现 出对立的倾 向,他们
我相信 ,只有把梦想付诸行动 , 才真够有意 思 ,我就是这样子 ,轩尼诗 , 活得痛快”和
“ 对我而言 , 过去平淡无奇 ; 而未来 ,却是 绚烂缤纷。 ” ( 三 )开门见 山与烘云托月
年 过节 不收礼 ,收礼还 收脑 白金” 。它 的宣 传策略就是开 门见山 , 选择黄金 时间轮番播
出。虽然起到了宣传效果 ,但在受众 的心里 也激发 出了一些反面的情绪。 而 美 国的康力 士广告 则是选 择铺 陈 的 方式 ,画面不停 地切换 ,一个模 特一天 当中
制作不仅要考虑所宣传商品的功能和特点 , 更要充 分考 虑影响着 广大 的消费者 的文化
( 一) 感 眭诉求与理性诉求 中国传统 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 流长 , 在 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中国人 , 待人处事一 直遵循 于一种温情和谐的方式 , 其关注的核 心是人 与人之 间的关系 , 孝心 , 亲情 , 爱情 。 这也正是国内电视广告的一个重要特性 , 讲 究感性诉求 ,以情取胜 。例如腾讯特别制作 的 “ 相伴 1 2年 ・弹指间 ,心无问”的品牌 广告 ,以亲情 为主题 “ 当人们都亲如近邻 ,
只选 择它… ‘ 想做就做… ‘ 坚持不懈”等等。
突出了年轻人 的 自 我意识 。 体现了耐克公司
中外广告差异
它既是一味“预防”灾难的定
全气囊”等,中国广告主要注
心剂,也是一张天堂之旅的回
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和日常使用
程票,这不仅为公益事业添上
中的方便性与实用性;国外广
了精彩的一笔,也让人们深深
告更注重的则是广告的艺术性, 地记住了“奔驰”这一位善良
许多西方国家消费者除注重产
的使者。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意
品本身的价值外,还很注重产
识影响深刻,万事求吉利,如果
品的附带价值,注重产品带给
一味模仿,在中国汽车中做这
人心灵上的感受。
样一则广告则未必适合。
大众汽车总体品牌形象广告“中国路 大众心”引起了不少观 众的兴趣和话题。人们发现在广告画面中不时穿插着用书 法形式写就的汉字而这些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心”字底。在中国文化中这些带“心”字底的汉字都可 以用来表现那些非常美好的品质和精神这就是“大众心” 的体现。 不少观众注意到广告中出现的每一个汉字不但涵 义隽永而且都以书法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独具中国文化深 邃韵味的汉字与视觉效果强烈震撼的广告画面融合在一起 显得如此相得益彰。大众汽车以书法的美学来提升汽车文 化的灵性不得不使人对这一创意拍案
• 在中国,汽车广告多采取直接 • 奔驰汽车有一则“天堂之旅”
表现汽车功能或外观的方法,
的广告,并没有描绘开奔驰车
常见的是直接描绘汽车马力强
美好、正面的情形。而是勇敢
劲、安全节能的特点。对于中
地通过表现一场车祸,提醒观
国消费者来说,他们想从汽车
众坐车时要注意系好安全带 ,
上得到的是“节能”“ABS”“安
广告语的差异
• 中国人创造广告特别注重广告语的设计,的确,一个成功的广告语能铸就大 半个成功的广告作品。
中美化妆品广告语中体现的男女形象差异
中美化妆品广告语中体现的男女形象差异
在中国,很多化妆品广告语都强调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比如,某品牌的广告语“让你美丽动人”,另一个品牌的广告语则是“让你成为最美的女人”。
这些广告语都强调了女性的外貌美和吸引力,让人们觉得只有拥有美丽的外表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非常普遍,很多人认为女性的价值在于她们的外貌和身材。
美国的化妆品广告语则更加注重内在美和自信。
例如,某品牌的广告语是“让你感觉良好”,另一个品牌的广告语则是“让你感觉自信”。
这些广告语都强调了女性的自信和内在美,让人们觉得只要有自信和内在美,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这种观念在美国社会中也非常普遍,很多人认为女性的价值在于她们的才华、智慧和个性。
中美两国的化妆品品牌在产品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市场上,很多化妆品品牌都推出了针对男性的产品线。
例如,某品牌的男士护肤品系列就包括洁面乳、爽肤水、面霜等多种产品。
这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也非常符合男性消费者的口味,通常采用简约大气的风格,颜色也比较低调。
相比之下,美国的化妆品品牌则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虽然也有一些专门针对男性的产品线,但更多的品牌会推出各种不同颜色、质地和功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男性消费者的需求。
浅谈中外广告差异
浅谈中外广告差异摘要:当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告作为信息的载体,它通过传达出平面的信息、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消费者。
中国的广告水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东南亚等各国相比,整体风格、广告创意,广告语言等方面都存在不同。
由于当今国际广告潮流呈两极化分布,现对中国的广告现状做一个简要分析,以及跟国外广告进行对比,分析当今的广告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告;中外;差异一、广告主旨理论差异中国的广告多蕴含传统文化思想,多数以情感为广告的主旨,表达更加地含蓄,多数以群体思想为主要输出。
中国人看重国家看重家庭,对家国有着强烈的眷恋情绪。
中国很多公益广告多数都是以情感为基调,深度发觉人们内心的诉求。
国外的广告主旨更加多样,风格更加风趣幽默,给人更加随和轻松的感觉,多数节奏鲜明更加具有表现力。
二、广告表现形式差异1.网络广告:当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广告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它也是主要的网络营销方法之一。
它的覆盖面相当广泛,受众的基数巨大,与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广告相比,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且不受时间的限制。
中国的网络广告自1999年开始发展,之后进行高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189.3亿元,且预计在未来五年,随着三网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的增速将超出预期。
网络广告最早起源于西方,比中国发展更早。
西方的口碑传播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国外的网络广告多数以论坛、邮件、博客等为媒介,与中国不同的就是中国目前更多是网站以及兴起的短视频形式传播。
2.户外广告:户外广告的形式是以在建筑外表、街道等一些公共场合设置霓虹灯、海报等。
因为户外广告可以在长时间里在固定的时间产生效益,所以对于一些公司和品牌方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中国的户外广告在近些年发展很快,因为就传媒大众媒体的成本在增多,所以其效用在下降,驱使着更多的公司和品牌方选择户外广告这种保险稳妥的形式。
西方的户外广告历史可以追溯到前六世纪罗马奴役制共和国时期,那个时期因为市场需求许多商人在街上树立着招牌以吸引人流。
浅析中外广告的差异_宫霖
中外广告诉求的差异 三 、 中外广告作品 , 在诉求点上各有侧 重 , 这也是中外广告中比较明显 的差异 。 我国的广告作品的诉求内容 大 多 都 注 重 商 品 本 身 的 价 值 以 及 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 能 。 国 外 广 告 则 不 然 , 它以使用商品服务的人 为中心 , 往往具备一定的 故 事 情 节 , 运 用 夸 张 的 表 现 手 法, 重视广告的 情感性 。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 在 中 国 的 洗 发 水 、 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以 海 及医药保健品上发现我 们 的 诉 求 重 点 。 如 就 去 屑 这 一 功 能 的 诉 求 , 。都是通过强调人们在使用产品之 飞丝去屑产品 “ 去屑就是这么简 单 ” 以 吸 引 消 费 者, 从 而 付 诸 于 购 买 行 为。 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和 好 处 , 西方广告重点表现商品 对 人 的 影 响 , 人因为拥有这种商品而进行某种 改变 , 达到某种极端的境况 ; 或者是广 告 中 的 主 角 宁 可 处 于 某 种 极 端 的 境况下 , 也不愿放弃该商 品 , 突 出 对 其 喜 爱 程 度 之 深; 或者是对拥有该 商品之前和之后进行对 比 等 。 这 不 再 单 单 是 产 品 功 能 的 诉 求 , 而是注 重品牌的宣传 。 “ 如国外一个牙医门诊 部 的 广 告 牌 上 写 着 : 请 放 心 地 来 补 牙, 就是 ” ? 等 等。 这 些 广 告 看 似 和 产 品 没 有 他( 她) 吻您的时候 , 也 不 会 察 觉。 但它们重在渲染一 种 或 优 美 、 或 荒 诞、 或以一种戏剧性的诉求意 关系 , 境, 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念 、 生活态度 , 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从而成为消费 者购买的理由 。 通过对比中外广告我 们 不 难 发 现 , 中国广告目前的诉求主流还是 一种表层模式 , 就事论事 , 以产品或 服 务 为 中 心 , 即使出现消费者, 也多 是直接推荐 , 此模 式 的 最 大 特 点 是 重 视 合 理 性, 干 脆 利 落, 直 传 信 息。 西方广告则已经把信息 、 娱乐和艺术 在 广 告 作 品 中 进 行 了 完 美 的 组 合 , 这正是他们较为高明之处 。 中外广告作品之所以在广告风格 、 广告创意的文化方面、 广告诉求 上存在着不同 , 是有其 深 层 次 原 因 的 。 第 一 , 客 观 因 素, 包括经济发展 水平不同 、 人们生活水平 差 异 、 广 告 发 展 的 程 度 高 低、 政策制度的不同 等等 。 第二 , 主观因素 , 包括 文 化 价 值 观 各 异, 风俗习惯不同以及宗教 语言习惯和审美观的差异等 。 信仰 、 导致中外广告作品差 异 的 第 一 个 因 素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 我们只有靠 缩小与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才 能 在 广 告 作 品 的 制 作 技 术 上 有 所 改 进 , 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 但是影响中外 广 告 的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归 根 结 底 是 文化因素 , 即广告文化 。 广告文化是 从 属 于 商 业 文 化 , 自身又包含了商 民族精神和 品文化以及营销文化 。 广 告 文 化 的 核 心 内 容 是 时 代 精 神 、 科学精神的辩 证 统 一 , 是 商 品 使 用 功 能 与 商 品 审 美 功 能 的 辩 证 统 一。 一定的文化传统 、 信仰和 价 值 观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左 右 着 商 业 经 营 者 以 及 消费者的心理 、 行为从而影响各国广告活动 。 优秀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 是我们优秀广告作品的来源 ,要创作 出 能与外国广告作品相媲美的优秀 作 品 ,就 要 吸 收 我 国 优 秀 文 化 传 统 以 既富 有 民 族 特 色, 又 能 为 国 际 化 的 受 众 所 接 受。 及风俗习惯中的精华 , , “ 全球化思考 , 本土化执 行 ” 即 做 到 国 际 化 和 本 土 化 的 完 美 结 合, 积极 与国际接轨 , 是中国广 告 乃 至 企 业 经 营 所 面 临 的 重 大 课 题 。 因 此 观 照 反思自我 , 以人之长 , 补己之短 , 是2 他者 , 1世纪中外广告的 必 由 之 路, 求同存异 , 和而不同则是中外广告的大势所趋 。 参考文献 : [ ] 《 , 王 健: 广告创意教程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 2 0 0 4 年版 [ ] 《 , 徐行言 : 中西文化比较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 2 0 0 4 年版 [ ] ] , 周 广 亚、 刘 彦 军: 中西人格心理的比较研究[ 天 中 学 刊, 3 J ( ) , 2 0 0 7. 2 1 1 3 9
各国广告差异
细数广告地区性差异创意,无非就是表达的欲望,以一种创新的语言、文字甚至是生活方式,诠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让它显得独特或充满个人风格。
从高雅艺术、流行娱乐甚至民间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而会追求自己的品位和特色。
创意广告,因为这些别出心裁而生。
由于文化意识的不同,中外广告在创意上的差异是必定存在的,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创意水平上的差异,而是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差异。
欧美广告比较注重视觉享受和品位,创意极佳(如轩尼诗洋酒、麦斯威尔咖啡等)。
以一种幽默和滑稽的方式表现产品的个性,让消费者在轻松一笑之后,记住产品。
由于经济条件的宽松,欧美大制作的广告屡见不鲜,人们甚至可以拿着爆米花去电影院看广告。
说到创意不得不提当今广告界的黑马,真正将广告当·做艺术的泰国。
泰国广告反对抄袭与模仿,重视广告艺术的原创性和可观性,反对图解说明,大胆创意,极富情趣和韵致,贫民化杜绝偶像崇拜,摒弃明星符号,泰国广告少有代言,多由真人和普通人演出,将遥不可以的广告拉回平民生活,引起共鸣。
泰国广告兼具名族性和国际性。
是如今创意广告发展最快的国度。
与大陆本属同源的台湾在广告上走出了别具一格的道路,广告主题鲜明,表现形式大胆,极尽夸张之能,善用明星效应,所以说要看台湾明星不用看电影,看广告就ok。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广告十分注重本土化特色,所以你经常会听到,来台湾怎样,选什么就来台北之类的字样。
与以上特色地区相比较,国内的广告大部分都是商业性质比较浓的,厂商恨不得把短暂的广告时间都用来念商品名称。
中西方广告作品,在诉求点上各有侧重,这也是中西方广告作品中比较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广告作品的诉求内容大多都注重商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能。
如潘婷“去写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一部分广告制作人已经开始放眼国际,吹起新创意的号角。
中西方广告差异分析
中西方广告差异分析西方广告和中国广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本质区别。
西方的广告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表达个人世界观,而中国的广告更具社会统领性。
本文从文化、产品理念、投放渠道等角度具体分析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从而探讨广告的本质。
首先,西方往往重视表达个人观点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文化特点,而中国往往强调坚持集体主义的社会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和中国思维方式不同的广告表现。
一般来说,西方的广告注重个性化表达和大胆有趣,追求充满活力和张力,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表达自我观念。
如洛克菲勒商业广告中常用的幸福感和动力感,以及百利恩糖果广告中常用的爱情故事。
而中国的广告往往注重实用主义和集体主义,表达社会价值观和一种精神领袖的情怀,用大规模的展示和行为表现力,来表达影响力和影响力,诉说着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
如中国汽车品牌广告中常用的中国传统精神,以及华为广告中表现的技术潮流、科技前沿等。
其次,西方广告重视产品本身的功能,而中国广告更偏重产品理念。
在西方,广告着力打动消费者的“实用”心理,重点强调产品的实质性价值和实用特点,贴近消费者对优质物质而言的实质体验,如汽车、护肤品等。
而中国的广告,更多的是从视觉和精神层面打动消费者,用图标符号、图文信息和典故等不同的方式表达产品理念,将消费者从功能表达转向价值表达,如乐视、百度、马自达等。
第三,西方广告更注重互联网投放,中国更偏重电视投放。
在西方,互联网的成熟和普及程度较高,其广告投放也大多偏重互联网方式,着力利用网络渠道打造精准营销,主要是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聊天机器人和在线营销等方式来实现。
而在中国,由于电视媒体发展相对较为成熟,中国广告主更偏重电视投放,广播、电视、网络、海报、报纸等传统投放渠道仍然有很大比重。
总而言之,中国和西方的广告有很大的差异,反映了两者的文化差异。
西方注重表达个人观点,强调产品的实用价值,重点使用互联网投放;而中国则强调集体主义,注重产品理念和表现力,更多投放电视媒体。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对于中国的广告创意,很多人一致的观点就是中国广告的整体创意水平非常的低下,和美国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
确实,中西方创意从整体上说的确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文章着重论述了中西广告创意文化的差异、创意的差异、西方广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面以及中西广告差异的原因,并且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中西差异。
一、中西方广告创意文化的差异在广告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广告创意文化的特点:(1)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在广告创意上追求自我的感官享受和价值需求。
(2)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广告创意上强调剌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创意焦点,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表现自我。
(3)西方广告常运用幽默、荒诞、夸张、恐惧等形式传播广告讯息。
以剌激、极端的形式表现矛盾、冲突,以幽默、恐惧等震撼受众的心灵,并且西方惯用黑色幽默的方式。
(4)西方广告中展现的是一种激烈竞争态势的生活基调,并且广告对这种激烈竞争的态势不是持否定的态度,而是强调要积极应对。
(5)西方广告还常常采用恐惧手法来劝说人们注意安全、戒烟、戒酒、戒毒等。
总之,西方广告呈现开放、多元的特征。
西方人强调从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短期的政治机制,他们漠视自己继承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甚至是更早时期的古代文化遗产,而更愿意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文化的创新上,尤其是美国人,他们更强调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观念。
2.中国广告创意文化的特点:(1)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的群体价值。
中国文化中的“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层面的丰富意蕴,广告人才会不约而同地将产品与“家”相结合,力求让目标受众产生共鸣。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广告中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诚实信用。
二是突出亲情友爱。
三是突出家庭温馨。
四是突出民间习俗。
(2)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广告表现偏重均衡、统一,即使有些矛盾、冲突,也会以“皆大欢喜”为结局。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中西方公益广告主题的不同中西方公益广告的主题反映了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更加注重个人意识、自我价值的宣传,比如鼓励人们关心环保、关爱动物、保护弱势群体等。
这与西方社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精神有关,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权益和幸福感。
而在中国,公益广告的主题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公共利益,比如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
这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关,人们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家庭美德的弘扬。
如此一来,中西方公益广告的主题差异也就相应体现了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
二、中西方公益广告创意的不同中西方公益广告的创意反映了两种文化在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更加注重情感宣泄、个性张扬,常常采用激发共鸣、撼动心灵的创意手法,以感染人心、引起关注。
美国的公益广告《互相尊重》通过讲述不同族裔孩子在运动场上友好相处的故事,来宣传种族和谐。
而在中国,公益广告更多地注重情感温暖、文化传承,常常采用感人肺腑、温馨唯美的创意手法,以感动人心、传承文明。
中国的公益广告《爸爸妈妈朋友和我的梦》通过讲述山区孩子梦想成真的故事,来倡导关爱教育。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中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也体现了两种文化对待情感、审美的不同态度。
三、中西方公益广告语言的不同中西方公益广告的语言反映了两种文化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更加注重直白、简练的表达方式,常常采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形象,以吸引目标受众。
美国的公益广告《毒品害人害己害人害社会》中用一句“毒品害人害己害人害社会”来警示人们远离毒品。
而在中国,公益广告更多地注重深沉、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采用典故/古诗的语言、形象,以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
中国的公益广告《关爱自闭症儿童》中用“行动起来,给爱一个家”来呼唤人们关爱自闭症儿童。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中西方对待语言表达的不同习惯,也体现了两种文化对待表达方式的不同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广告在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广告水平的差异就更突显文化背景,尤其对一个具有
五干年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来说,广告的整体风格、广告观念、广告语等方面
与外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广告的整体风格
中国观众大多喜欢看西方广告,因为它们往往都很幽默、风趣,接受起来很轻松、惬意。
相反,国内的广告则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过
于凝重。
国外广告,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广告节上获奖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那就是能跳出商品本身,不拘泥于商品,但又能在准确把握商品的某一
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似乎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已
经征服了消费者。
幽默风趣、诙谐逗笑、轻松快乐,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而大多数中国广告,总是习惯于抓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
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很难给受众带来接受的
轻松与愉‘院。
比如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
效一一说出来;做洗发液的广告,似乎只有通过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才能烘托产
品的品质。
(二)广告观念的差异
在科学、理性的广告观念的指导下,西方广告很早就确立了广告经营规范,人
们都自觉地按照这些规范行事,以共同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
首先,从
整个行业的经营来说,西方国家普遍遵从的是广告代理制。
广告代理制使广告
客户、广告公司、广告媒介机构三方能在一个共同的市场内各处其位、各司其职,不至于因各自功能、职责的错位而引发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
其次,广
告公司在具体的业务代理过程中,严格、认真地按照行业规范、运作流程进行,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某个环节,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骤。
中国人的处理方法则相
当“灵活”。
这种“灵活”更多的是一种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全的“灵活”,是一种自身能力有限、根本无暇顾及其它的“灵活”。
从整体而言,中国广告
市场与国外相比,显得比较混乱。
因为参与市场的三方都将广告作为一个赚钱
的工具或途径,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市场规范为代价。
从1990年代初我国就在一些城市试行广告代理制,到了10多年之后的今天,仍是步履维艰。
(三)广告语的差异
在表述内容上,国内广告语大都注重与时代精神联姻,树立起正确正面的广告
形象;而海外广告语则注重直接宣传企业与产品。
如钟表店广告语,国内是
“夺秒争分,须知创业艰难,时不我待,同心协力,,事在人为”,还未买钟表,就让人先上了一堂沉甸甸的政治课,而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
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
在表现形式上,国内广告语遣词用句大都严谨、工整,且喜用典。
而海外广告语多趋向不拘一格的自由体,且喜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眼镜店,国内广告语是“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上厌下平,对仗工稳。
海外广告语则非对联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
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
这个广告用的是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
在表述风格上,国内广告语大都庄重、严肃、直露;而海外广告语则大都
幽默、含蓄、典雅。
如国内娃哈哈果奶的广告,是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在撤娇似
的央求:“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同是果奶,海外广告语则含蓄、俏皮:“甜而酸的酸奶有初恋的昧道”。
二广告的管理制度差异
(一)广告立法比较
中国涉及到广告管理方面的专业法规最早的是1982 年颁布的《广告管理暂行
条例》, 1987
年颁布的《广告管理条例》, 1995 年2 月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此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食品管理法》、《药品管
理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涉及到与广告有关的条款。
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局为广告管理的主管机关。
英国从18 世纪开始一直到20 世纪初广告业极度发达和繁荣, 其广告管理在欧洲也是最成功的。
1712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报纸和杂志广告的纳税法案, 即《印花税法》, 政府由此开征广告特税。
1803 年将广告税提高到315 先令, 广告无论篇幅大小, 见报就征税一次(315 先令)。
1907 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法典”, 禁止广告妨碍娱乐场所、风景地带的自然美, 禁止广告妨碍公路、铁路、闹市等公共设施。
1968 年制订的《交易表示法》中, 有禁止商品和服务广告中的不正当表示的条款, 如虚伪陈述, 诽谤言语, 激励犯罪, 广告侵权等, 它以商业部作为实施机关。
(二) 对虚假广告的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对虚假广告除行政处罚措施以外, 还处以广告费1~ 5 倍的罚款, 严
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但对虚假广告的定义和虚假广告的危害程度并没有作具
体清楚的界定, 而且《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对虚假广告的罚款是10 万到
20 万元之间, 与《广告法》不一致。
欧美一些国家对违法广告处罚也很严, 尤其是虚假广告, 从对虚假广告的认定到处罚是按照很规范的程序进行, 对处罚
结果往往也要“广而告之”。
由于企业间竞争的激烈, 广告主和广告商们是非
常不愿意到这一步, 因为这意味着声誉倒地, 甚于面临破产, 因此, 有效的管理与处罚办法也促使广告主和广告商自我约束。
三发达国家公众对广告的信任度较高
从2003年中国科学院广告、消费与市场心理研究中心对北京消费者的润查结果及2002年在南京等地的广告调查结果看,我国消费者对广告持怀疑态度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中科院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国人认为大部分产品不象广告上宜传的那样好的比例为85%,认为大部分广告都不展现事实,它们只是在制造一种气氛的人占80%,而美国消费者比例则分别为72%和73%。
据英国广告协会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从60年代到80年代,英国公众对广告非常赞同的比例由22%上升到30%;有点赞同的比例,由46%上升到47%;有点不赞同的比例由14%下降到10%;非常不赞同的比例由11%下降到6%0由此可见,从信任度的角度上看,广告不失为在发达国家促销的一种选择方式。
四广告预算确定方式
制定企业广告预算是企业最困难的营销决策之一。
广告费用由于行业不同差异很大.既使是同业,也有不同的预算方式。
比较常用的是:其一,以企业经济能力为基础来确定促销费用的绝对额其二,根据目前或预期的销咨额确定广告预算的水平。
其三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预算来确定本企业的预算水平。
其四是目标任务法,即首先确定广告目标,然后确定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最后再估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广告费用。
在我国,采用前两种广告预算方式,特别是第一种方式似乎居多数。
但是,国际性广告特别强调积累效应。
广告促销不是在一段时间内钱多就多做,钱少就少做,无钱就不做所能起作用的,而需要在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用统一的色调、统一的广告口号、统一的构成成分,通过有计划地多频次播放,并与产品特点、渠道与定价因素相协同,才能起一定作用。
这方面日本来华广告提供了强有力的比较效果。
多年来,日本产品广告费占我国外来广告费总额的70%以止,而相应的营销效果是日本的彩电占全国进口的87.8%,冰箱占进口的68.4%.汽车占进口的63%, 从英国一系列的调查报告结论中可以发现,在7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及欧洲大企业主要使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决定广告预算水平。
但是,从70年代中期以后,经常使用第四种,即目标任务法的企业,特别是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使用的愈来愈多,己形成良性循环。
其比例己达39.8% 。
五、广告代理公司
中外广告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基本相同,但仍有一些具体的差异。
其一,在广告策划阶段,有经验的英国广告公司把广告目标界定得较细而不仅仅只是笼统地以增加销量为广告目的。
这些目标包括:1.使目标顾客知晓企业或其产品;2.
强化目标顾客对公司或其品牌的赞许态度;3.形成一种偏好;4.建立或增强公司信誉; 5.传递有关信息;6.建立或增强公司形象;7.提醒顾客对本公司或其品牌的注意;8.反击竞争者的广告攻势;9.寻找中间商或经销商;10.帮助或激励中间商或经销商;11:争取顾客对优待券等其它促销手段的较大反应;12.增加来商店的顾客流量;13.通过宜传公司声誉而提高人员推销的效果。
而我国广告公司似乎多采用质的分析。
其三,在市场调研服务方面.英国广告公司在50-60年代普遍承担市场调研任务。
由于越来趁多的企业后来都相继成立了本企业的市场调研部门。
我国的广告公司则普追接受客户的市场调研业务。
发展趋势:
中外广告既有共同之点,也有可相互借鉴之处,所以我们要研究、了解当今国际广告潮流,锐意改革,才能赶上国际广告干流的发展。
巨面对当今世界广告国际化的潮流,我们立足搞好本国广告事业的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广告界的沟通与交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扩大交流范围,采取灵活交畜乡方式,提高交流层次,在高起点上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与管理经验。
现在全国广告从业人员达51万人,已经成为一支有力的产业大军,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圣处展现着璀灿的文化,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告创意资源。
我们立足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上,多出广告精品,迎来我国广告世界百花盛开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