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
清明节的寒食节由来
清明节的寒食节由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而寒食节则与清明节有着密切的关联。
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两个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合,成为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有着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
在这漫长的流亡生涯中,重耳饱经风霜,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有一次,重耳一行人饿得几乎昏厥,这时,重耳的随臣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给重耳充饥,重耳这才得以恢复体力,继续前行。
后来,重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对那些曾经与他一同流亡的臣子们进行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并不计较,他带着母亲悄然隐居绵山。
晋文公经人提醒后,懊悔不已,连忙派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心意已决,坚决不肯出山。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
但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来。
火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去世。
晋文公悲痛万分,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吃冷食,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和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的习俗逐渐丰富起来。
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祖先的坟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寒食节也是一个亲友相聚的日子,大家一起踏青、郊游,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古代,寒食节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这对于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后来,寒食节的时间逐渐缩短,与清明节的日期也越来越接近,最终两者融合在了一起。
如今,虽然寒食节的一些具体习俗可能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遵循,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寒食节所倡导的忠诚、孝道和对正义的坚守,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清明节到来,我们在祭扫祖先、缅怀先烈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寒食节背后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以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清明节的发源地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
:作文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
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
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
”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
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
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
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
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以上故事,在先秦时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庄子·盗拓篇》、屈原《离骚·惜往日》、《吕氏春秋·介立》及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刘向《说苑》等历史名著中都有记载。
后来,介之推隐居被焚的绵上成为介休县的来历,《左传》云:“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历史典故】寒食节的传说 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历史典故】寒食节的传说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历史典故】寒食节的传说?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传说:寒食节的发源地是2640年前的山西介休绵山历史(比端午节早358年)。
据慈源、慈海对“寒食节”的解读:春秋时期,解之推协助晋亲王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
子推的母亲和儿子在隐藏的痕迹中自焚。
为了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在子推死的那天(冬至后150天)禁火禁食,形成了一个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的记载源于介休绵山介子推的焚化。
最早发现于西汉桓滩,见于《新论·十一卷·离别》,后先后发表于《后汉·郡国志·太原县》、《后汉·周举传》、曹操《明刑令》、《晋代·士乐传》等,李道元的《水经注·分水》、北魏的《齐人重术·煮丽丽芝士》《桂新杂学》和元代陈元良的《隋世广记》。
在历史上,寒食和清明这两个节日是相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被合并成一个节日。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相传,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时代,也许是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也许是白天突然乌云密布,但是,一定是什么天生异象。
因为晋献公死了,好歹是个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离开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是天地为之动容。
不幸的是,历史并没有说明如何在天地之间战斗。
它只记录了晋国的内乱,儿子们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避难。
先锋营领袖介子推和其他大臣忠实地追随崇儿,流亡国外19年。
在最困难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魏国。
他不能挨饿。
大臣们采摘野菜做饭,重耳咽不下去。
忠臣介子推潜入沟中,从腿上切下一块肉,与野菜一起煮成汤,交给崇儿。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的由来晋文公焚绵山之日,正值“清明节”。
晋文公十分感伤,令全国上下不得举火炊烟,并把清明节这天也称为“寒食节”。
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
“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
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
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
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
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现在说起清明节,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寒食与踏青。
清明节寒食的习俗已不为人所推崇,倒是清明时节上山踏青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清明”节除称寒食节外,还有踏青节之称。
介子推自焚是大家熟悉的典故。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
介子推曾在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
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
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
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
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
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
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心怀歹意,企图谋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扶持小公子莫齐继位。
介子推等忠臣知道后,便保护着重耳离开晋国避难。
有一天,他们到了卫国的深山老林里迷了路,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重耳断粮待毙之时,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非常感动,流着泪说:“永远忘不了‘割股奉君’的大恩”,并许诺将来继位之后,定不忘情。
介子推回答说:“我不求你日后报答,只求你关心百姓,做个清明的国君。
寒食节的来历300字精选,寒食节的来历300大全
寒食节的来历300字精选,寒食节的来历300大全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人们祭扫的日子,那么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有一个节日也是可以去祭扫,这个节日就是寒食节。
你知道寒食节是怎么由来的呢?寒食节的来历300字精选1、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
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
晋文公为悼念他,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将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2、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
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
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
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3、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
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清明节的寒食习俗
清明节的寒食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日子。
在这个节日里,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活动外,寒食习俗也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
寒食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相传,晋文公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在外,其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在重耳饥饿难耐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给他充饥。
后来,重耳成为国君,封赏功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心灰意冷,带着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然而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中。
晋文公深感愧疚,于是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但寒食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通常要禁烟火、吃冷食。
禁烟火意味着不能生火做饭,家中不见炊烟升起。
这种习俗在古代较为严格,家家户户都会遵守。
而吃冷食则成为了寒食节的一大特色。
说到冷食,种类繁多,且各地有所不同。
在北方,人们常常会准备一些面食,如冷面、冷馍等。
这些面食在制作好后放置一段时间,变得冰凉可口。
而在南方,青团则是常见的寒食之一。
青团是用糯米粉和艾草汁混合制作而成,里面包裹着豆沙、芝麻等馅料。
蒸熟后的青团色泽翠绿,口感软糯,带着淡淡的艾草清香,令人食欲大增。
此外,还有枣糕、馓子等也是寒食节中常见的食品。
除了饮食上的特殊,寒食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活动。
比如,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蹴鞠比赛。
蹴鞠是一种古老的足球运动,参与者们在球场上尽情奔跑、角逐,展现出活力与激情。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另外,秋千也是寒食节中的常见娱乐项目。
在庭院中或者空旷的地方,架起秋千,人们坐在上面,随着秋千的摆动,感受着春风的吹拂,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无比快乐的时刻。
寒食节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
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缅怀先人,感恩生活。
山西绵山风景区介绍
山西绵山风景区介绍绵山(又名介山)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1]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绵山上,寒食节由此起源。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
景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包括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等。
主要景点龙头寺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
又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
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古迹。
有《叶剑英元帅论绵山》、《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屈原《九章》、宋廷魁《绵山赋》、唐太宗御制诗碑等,这些石刻是领略绵山厚重历史文化的主要景观。
这里也是朝观云海,夕观日落的绝妙去处。
龙脊岭、介子推母子塑像、养生园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的背脊而得名。
该游览区主要展现李唐军事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有龙抬头、龙涎泉、龙须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园、仰止亭等二十余处景点。
子推母子塑像生动传神,再现了当年介子推偕母归隐绵山的情景。
绵山唐营是国内唯一留存的唐代古营。
督战台、插旗石等历史遗迹,讲述着秦王李世民当年布兵督战的故事。
绵山的灵气吸引了众多的仙家、圣人,仅此处就有伯子常、彭祖、子乔、华佗、汉钟离、吕洞宾、陈抟等历代古贤的修行洞十余处,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
养生源用碑石图文对养生功法做了简明生动的介绍。
李姑岩李姑岩,也叫皇姑岩,是国内罕见的皇姑出家的游览胜地。
这里保存有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的介休梁钟豫《修李姑岩记》载:“绵山之岩有名李姑岩者”。
寒食节 文化
寒食节文化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 寒食禁火" 的习俗, 被后人流传下来, 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专家表示,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 久而久之, 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文化意义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
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一一三贤故里介休
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一一三贤故里介休山西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侧,汾河南畔,距省会太原市139公里。
介休素有陕晋通衢之称,是三晋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介休又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
介休还是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上,声名最为显赫的君主就是被奉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
重耳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虽为晋献公之后,但献公晚年昏庸无道,听信谗言对他动了杀心。
重耳闻讯后逃出晋国,从此开始了历时19年的流亡生涯。
在流亡途中,重耳饱尝艰辛,受尽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之苦。
重耳最终能夠重返晋国为君,离不开随行忠臣的帮助,介子推便是其中之一。
《韩诗外传》第十卷中的一段文字揭示了介子推的忠义之举:“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
”由此看来,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尚能如此忠心,实属难能可贵。
根据《史记.晋世家》的记载可知,文公登基后论功行赏,只进行了一半周王室就发生了内乱。
忙乱之间,重耳竞没能顾得上封赏介子推。
事后,介子推并沒有邀功请赏,而是携母入绵山隐居。
晋文公得知之事后十分内疚,于是文公将整个绵山区域封给介子推,号曰“介山”,並表示这样做是“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后来在介山一带设置了“介休县”,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1992年改设为县级市。
正史里关于介子推的记载很简单,但民间传说就丰富多了。
传说文公还亲自来到绵山,寻子推而无果。
因思念心切,文公无奈,下令火烧绵山的办法逼介子推下山。
本想把他逼出来,但介子推守志不出,与母相拥,抱树而死。
“白鸦护身,羽毛成真”。
文公追悔莫及,为了悼念介子推,遂下令将这一天定为禁火日,我国流传千年之久的“寒食节”就是由此而来的。
唐朝时期寒食节已经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到寒食节时,家家户户都不举火,只吃寒食。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
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
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关于清明节清明节资料故事顺口美文 2008-03-28 12:39:59 阅读29 评论 1 字号:大中小订阅 .关于清明节清明节资料故事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
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
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
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清明节成为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缘于寒食节。
在唐代以前,寒食节在我国民间甚为盛行。
据《辞海》释义:“寒食节是为介子推而设”。
介子推,春秋晋国大夫。
因为“割股奉君”之举而名闻天下。
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大举封赏功臣,却淡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言禄,耻与争功邀赏者为伍,携母一路跋涉来到介休绵山归隐。
有人写出《龙蛇歌》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幡然悔悟,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肯相见。
晋文公情急之下,命属下放火烧山,逼迫素以孝子闻名的介子推出山。
而介子推誓保其辞禄归隐、功成身退之志,拒不出山。
为晋文公留下“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谏言诗,与母亲一起被焚。
晋文公每想到介子推割股之功、患难之情,总是痛悔难当。
为纪念介子推,下令每逢介子推被焚之日,举国禁火,家家冷食一个月。
并为介子推立寺建庙,封侯赏田。
寒食节由此而来,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流传海内外。
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
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
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九章·惜往日》中:“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唐代诗人卢象《寒食》中有:“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三国归晋以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时间却由原来的105天缩短为3天,即从清明节前一天到清明节后一天,清明节包括在寒食节当中。
唐代《唐会要》:“至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赦:‘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
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曰:”冬至后百六日为寒食,即以清明为寒食。
”寒食、清明实为同一节。
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熟食)、祭祀先人的风俗长盛不衰。
介休绵山:介子文化的朝圣地
□武帅介休绵山:介子文化的朝圣地介休市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南依绵岳,北临汾河,是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晋中市域次中心城市。
介休素有晋陕通衢之称,是三晋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介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人,素有“三贤故里”之称。
介休因纪念介子推而得名。
《介休县志》乾隆版中有“秦郡县天下,置界休县。
以晋文公旌介子绵上之田,故名。
”这里的“界”是田字下一个介,就是指这块田地是姓介的。
这就是《左传》中讲的“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以旌善人。
’”在《辞海》中查“界”字的涵义,除了“边界”的意思外,还有“范围、区域”的意思,所以乾隆志中“秦郡县天下,置界休县”,界休县的范围指的就是环绵山的田土封给介子推的范围。
正因介休是介子文化的发祥地,有介子推神灵的护佑与感召,这里历年香火最盛,是官员文人膜拜朝圣之地,介休被名正言顺命名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讲介休为介子文化的朝圣地是基于如下因素的:一、绵山为介子朝圣地由来已久到绵山朝圣介子推,最早的传说要数晋文公率众臣在子推死后第二年上绵山,臣僚们头戴柳圈,看到了复活的清明柳,找到了血衣血书,晋文公还把烧死介子推的树木带回去削木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便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
国人上绵山朝拜介子推有历史记载要提到汉代,西汉太初二年(前103年),汉武帝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
后有著名文学家杨雄就此事写了《河东赋》,言汉武帝“以览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
汉武帝上介山追悯介子推是一个信号,西汉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为当时的正统思想,介子推忠君、清正、孝道、功不言禄、执着天命,流亡中最困难时期肯割下身上的肉服侍国君,这无疑就是儒家难得的“尊君抑臣”的典范。
《汉书·古今人表》中,班固将介子推母子排位在为数不多的上三等行列,而将晋文公、秦始皇这一类国君只排在中四、中六等行列,这里足见介子推在当时社会上的阶位之高。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清明⽂化的发源地——⼭西介休县绵⼭2019-10-16清明⽂化的发源地——⼭西介休县绵⼭清明节已被国家列为重⼤传统节⽇⽽越来越被国⼈重视,⼭西介休市的绵⼭风景区的开发⼜把清明⽂化与传统道德和现代⽂明有机结合,演绎出新的现代精神⽂明。
清明节源于寒⾷节,原为纪念春秋晋国公介⼦推‘割股啖君’,‘孝母憾天’的历史典故。
介⼦推跟随晋国公⼦重⽿出国流亡19年,曾割股以啖君。
重⽿返晋被⽴为君(即晋⽂公)之后封赏功⾂,介⼦推功不⾔禄回到夏县⽼家。
公元前635年初春,介⼦推偕母来到介休(定阳县)⼩宋曲村姥姥家躲避。
晋⽂公得知后让本⽂由论⽂联盟收集整理邻居解张带路到介休寻找,介⼦推拒受封赏,⼜背着⽼母亲隐住绵⼭岩洞中草⾐寒⾷。
晋⽂公迫使介⼦推出⼭以辅其政,带领众⼤⾂来到绵⼭下,派⼈登⼭百般呼唤,不见介⼦推出林相见;这时,有的⼤⾂向晋⽂公献计说:“介⼦推是位⼤孝⼦,如果三⾯点⽕留下⼀⾯,他⼀定会背着⽼母出来。
”结果奸⾂孤偃、赵衰四⾯举⽕,正值春季风很⼤⽕越烧越旺,⽕着了三天三夜,堵住了介⼦推携母出⼭。
晋⽂公⼜派⼤⾂再次登⼭寻找,有⼈从岩洞中找到半张破草席。
晋⽂公接过草席⼦细看,只见上⾯写到:“割⾁奉君尽忠⼼,但愿主公赏清明;⾂在九泉⼼⽆愧,勤政清照复清明。
”看后,晋⽂公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为纪念这位忠孝双全的贤⾂,晋⽂公下令改绵⼭为介⼭,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并把焚⼭这⽇定为“寒⾷节”,下令全国严禁在三天内⽣⽕煮饭,只吃冷⾷。
这是历史上最先提出的寒⾷起源说,它已成为介休绵⼭独特的⽂化遗产。
第⼆年寒⾷节的次⽇,晋⽂公率领群⾂登绵⼭祭奠,看到焚烧林⼭坡上的被烧柳树死⽽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他融景⽣情,想起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个清明的国君!”便将⽼柳树赐名为“清明柳”,表达对介⼦推的思念之情,把此祭⽇(冬⾄后106⽇)定为“清明节”。
寓意天清地明之意。
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了⼆⼗四节⽓,其中便有清明节⽓,在冬⾄后105⽇,也就是寒⾷节的次⽇。
纪念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什么
纪念介子推得名的地方叫山西介休绵山,又名介山。
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位于山西介休的绵山命名为介山,然后又将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历史文化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
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
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
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
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清明节的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的寒食节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祭扫、缅怀先人的活动。
而与清明节紧密相连的,还有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
据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介子推忠心耿耿,割股奉君。
后来重耳成为国君,封赏功臣时却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和母亲被烧死在山中。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首先要遵循禁火的习俗。
家家户户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冷食的种类繁多,有青团、馓子、清明果等。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特色小吃,用糯米粉和艾草汁混合制成皮,包裹着豆沙、芝麻等馅料,口感软糯,带有艾草的清香。
馓子则是一种油炸面食,香脆可口。
清明果则有甜、咸两种口味,形状像饺子,内馅丰富多样。
除了吃冷食,寒食节还有祭扫的习俗。
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清扫坟墓、献上鲜花、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在祭扫过程中,大家会庄重肃穆,追思祖先的功绩和恩情。
插柳也是寒食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柳树在古人眼中具有驱邪避灾的作用,人们会在门口、屋檐下插上柳枝,祈求平安吉祥。
而且,到了春天,柳树抽枝发芽,新绿的柳枝也为生活增添了一抹生机。
寒食节还有踏青的传统。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郊外,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孩子们会在草地上放风筝,大人则三五成群地漫步聊天,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此外,在一些地方,还有斗鸡、秋千等娱乐活动。
斗鸡场面激烈,充满了紧张和刺激;而荡秋千则是女性和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在空中飘荡,欢声笑语回荡在春风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的一些习俗逐渐融入到清明节中,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依然深远。
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对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寒食节的习俗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寒食节
清明节的寒食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兼节日,而在这一天的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古老而特别的节日——寒食节。
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对清明节更为熟悉,而寒食节则显得有些陌生。
但实际上,寒食节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寒食节的起源,相传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有关。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介子推始终忠心耿耿地陪伴在他身边,甚至在重耳饥饿难耐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充饥。
后来,重耳成为国君,封赏功臣之时,介子推却淡泊名利,携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然而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与母亲抱树而死。
晋文公深感愧疚,于是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最初的禁火时间较长,一般要持续三天甚至一个月。
在这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的时间逐渐缩短,但吃冷食的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在寒食节,人们会准备各种冷食,如青团、寒食粥、寒食面等。
青团是用糯米粉和艾草汁制成的,色泽碧绿,口感软糯,带有艾草的清香;寒食粥则多用粗粮熬制,营养丰富;寒食面则以其简单易做、清爽可口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除了吃冷食,寒食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扫坟墓,缅怀先人。
与清明节的祭扫相比,寒食节的祭扫更多了一份庄重和肃穆。
人们会带上鲜花、水果、纸钱等祭品,到先人的墓前,清扫墓地,献上祭品,磕头祭拜,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寒食节还有插柳、踏青、斗鸡、秋千等活动。
插柳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可以辟邪驱鬼;踏青则是人们在春天走出家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斗鸡和秋千则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寒食节与清明节在时间上相近,且习俗也有一定的重合,随着历史的发展,两者逐渐融合。
如今,寒食节的许多习俗已经融入到了清明节中,但寒食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彰显了忠诚、廉洁、孝道等品质。
关于寒食节的简介
关于寒食节的简介推荐文章关于清明寒食节的习俗热度:2022寒食节的来历以及传统习俗热度:寒食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热度:寒食节的传统食物介绍_各地寒食节的饮食习俗热度: 2022年寒食节是什么时间_寒食节是几月几号热度: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后两天,过去老百姓在这一天不动悃火,吃冷食。
那么,关于寒食节,你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寒食节的简介_寒食节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寒食节简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
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
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
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
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
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寒食节的习俗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 ... 。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 ... 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寒食节的由来
寒⾷节的由来 “⼦推⾔避世,⼭⽕遂焚⾝。
四海同寒⾷,千秋为⼀⼈。
”唐代诗⼈卢象这⾸《寒⾷》诗,所⾔即是寒⾷节的来历“⼦推绵⼭焚⾝”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推(姓介名推,⼜称介之推,之为虚词,⼦为敬称)。
当时介⼦推与晋⽂公重⽿流亡列国,割股(即⼤腿)⾁供⽂公充饥。
⽂公复国后,⼦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
⽂公焚⼭以求之,⼦推坚决不出⼭,和他的母亲⼀起抱树⽽死。
⽂公葬其⼫于绵⼭,修祠⽴庙,并下令于⼦推焚死之⽇禁⽕寒⾷,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去的春祭都在寒⾷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但韩国⽅⾯,仍然保留在寒⾷节进⾏春祭的传统。
寒⾷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的⾂⼦介⼦推。
晋国公⼦重⽿,流亡外国19年,介⼦推护驾跟随,⽴下⼤功,重⽿返国继位,即晋⽂公,唯忘介⼦推,想请介⼦推上朝领赏,介⼦推坚辞不来,晋⽂公便亲⾃去请。
介⼦推就背着⽼母,躲⼊绵⼭。
晋⽂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于是他放⽕烧⼭,想把介⼦推逼出来。
不料介⼦推却和母亲抱着⼀株⼤树,宁愿烧死,也不出⼭。
晋⽂公伤⼼地下令把绵⼭改称介⼭(即⼭西介休市境内的介⼭),⼜下令把介⼦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节都要禁⽌⽣⽕,吃冷饭,以⽰追怀之意。
其实,寒⾷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求新⽕之制。
古⼈因季节不同,⽤不同的树⽊钻⽕,有改季改⽕之俗。
⽽每次改⽕之后,就要换取新⽕。
新⽕未⾄,就禁⽌⼈们⽣⽕。
这是当时的⼀件⼤事。
《周礼·秋官·司煊⽒》:“中春以⽊铎修⽕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锋,在街上⾛,下令禁⽕。
这司煊⽒,也就是专管取⽕的⼩官。
在禁⽕之时,⼈们就准备⼀些冷⾷,以供⾷⽤,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
以后,才与介⼦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节,⽇期长达⼀个⽉。
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远古时期 寒⾷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类对⽕的崇拜。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故事寒食源于重耳辜负介之推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
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
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
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后。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时节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说的是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寒食节吃冷食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重耳辜负介之推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寒食节发源介休绵山
清明节成为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缘于寒食节。
在唐代以前,寒食节在我国民间甚为盛行。
据《辞海》释义:“寒食节是为介子推而设”。
介子推,春秋晋国大夫。
因为“割股奉君”之举而名闻天下。
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大举封赏功臣,却淡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言禄,耻与争功邀赏者为伍,携母一路跋涉来到介休绵山归隐。
有人写出《龙蛇歌》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幡然悔悟,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肯相见。
晋文公情急之下,命属下放火烧山,逼迫素以孝子闻名的介子推出山。
而介子推誓保其辞禄归隐、功成身退之志,拒不出山。
为晋文公留下“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谏言诗,与母亲一起被焚。
晋文公每想到介子推割股之功、患难之情,总是痛悔难当。
为纪念介子推,下令每逢介子推被焚之日,举国禁火,家家冷食一个月。
并为介子推立寺建庙,封侯赏田。
寒食节由此而来,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流传海内外。
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
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
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
”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九章·惜往日》中:“介子忠而立
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
唐代诗人卢象《寒食》中有:“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
”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三国归晋以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时间却由原来的105天缩短为3天,即从清明节前一天到清明节后一天,清明节包括在寒食节当中。
唐代《唐会要》:“至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赦:‘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
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曰:”冬至后百六日为寒食,即以清明为寒食。
”寒食、清明实为同一节。
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熟食)、祭祀先人的风俗长盛不衰。
寒食节作为固定的天下认祖归宗日也历代相传,可谓“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
”海内外各地寒食节活动逐渐增加为挂纸、插柳、植树、踏青、赏花、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赐火、斗鸡、品茶、题诗、赛神会等。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粳饭及饧等熟食;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
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子推高风亮节……
江苏镇江有寒食节食具“京扛侪”。
《国民生活历》说:“京口(镇江)以其为寒具。
脐为六角形,谓京扛侪。
”延展到现代,因寒食节引导出的食品数不胜数,可以说只要是能冷食的熟食品都因寒食节延伸而来。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改绵山为“介山”,并把绵山作为介子推的封地。
介休绵山是介子推的归隐地,介休市的地名也是说介子推的休养之地。
因介子推而设的寒食清明节,其源头自然应该在介休绵山。
XX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XX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颁布,清明节为国家法定假日。
作为中华民族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清明节必将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感情的纽带,而介休绵山作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理当扛起弘扬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大旗,让中华文明借助着民俗传统惠及中华子孙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