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家广告拾趣

合集下载

名家读书拾趣

名家读书拾趣

名家读书拾趣作者:董艾森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0年第12期古往今来,有许多名家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传下来不少读书佳话。

夏侯湛焚书两晋初年,中书侍郎夏侯湛曾撰写前朝史《魏书》。

后来听说陈寿也在写同一部书,夏侯湛赶紧找来认真拜读,看后认为陈寿的比自己所写的“棋高一著”,于是就将自己撰写的《魏书》丢人火炉之中。

这样的胸襟真值得敬佩。

司马光惜书《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惜书”如命,每次就读前都要反复揩洗桌面,吹走灰尘,然后铺上薄毯,毕恭毕敬地把书平铺开阅读。

司马光翻书也很谨慎,每看完一页,先用大拇指轻轻捏起书边,再慢慢一翻而过,几十年如此。

凡他读过之书,毫无褶皱痕迹。

张溥抄书明朝文学家张溥,幼时喜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反复七次后才停止。

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唐汝洵听书明末诗人唐汝洵五岁时双目失明,出于对读书的喜爱,每当哥哥读书时,他就坐在旁边用心地听,把听到的诗文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

为了加强记忆,唐汝洵依照古人结绳记事的办法,在绳子上打上各种各样的结来代表诗句,他还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片上刻出各种的刀痕来代表文字。

唐汝洵用这些办法读了不少诗书后,就学着作诗,一生创作了将近一千首诗。

闻一多醉书闻一多结婚当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还不见新郎身影。

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闻一多,仍穿着旧袍,“陶醉”在书中。

华罗庚猜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时,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著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是在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

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也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

毛泽东批书毛泽东酷爱读书,每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因此他的藏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

民国老广告让你脑洞大开

民国老广告让你脑洞大开

民国老广告让你脑洞大开近代以来,西方现代营销与广告理念传入东方,被我们的商人迅速接受并很快尝到了甜头。

在商言商乃本职、本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商战如火如荼,宣传推销哪怕是忽悠伎俩,也讲究出奇制胜。

清凉健康折扇送那年冬日的一天上午,在三宫旧书市场寻寻觅觅了个把小时,也没有淘到对路的心仪之品。

准备打道回府之时,瞧见离门不远的角落里有个不声不响的小地摊,摊子上并没有几本书,反倒是杂七杂八弄得像个废品回收点儿。

心想,有枣没枣打三竿,上前几步瞄一眼再说。

乱堆里见到一副扇骨,细细的竹条参差不齐,折损不一,几乎毫无价值。

岁月无情亦有情,左右扇板完好,包浆油润,特别是上面刻写的石绿色的药品名字样深深吸引了我。

这不是别出心裁的广告折扇吗?无需犹豫。

问价,极廉,一支雪糕钱。

就扇子而言,需要“破镜重圆”;就老广告而言,也应恢复完整载体。

几经打听,找到一家作坊,修补齐扇骨,配插好扇面,连扇轴也照原样重换了牛角轴。

修旧如旧,这把广告折扇重现了往昔的清雅。

经考证,当年的送清风者是瀛西大药房。

1918年,瀛西药房创办于安东(现丹东),“瀛”即瀛洲,寓意东方,东西合璧,中医西医相互交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药品的大量涌入让瀛西药房受到冲击,生产销售处处受到掣肘。

于是,瀛西在1940年左右在天津增设制药厂,产品专供关内销售,后又将总厂迁到天津。

位于天津东马路的瀛西制药厂在当年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出品的“平热散”、“一粒丹”等药品疗效确切,有口皆碑。

瀛西为回馈各界厚爱,有一年夏季特制了这款精美的坤式折扇赠送顾客。

折扇的扇板上一面刻有专治感冒、热症的“平热散”字样,一面刻有主治腹痛、积聚的“一粒丹”字样。

雅扇与药商的关怀伴君一夏,宣传效果自然深入人心。

1956年公私合营,瀛西制药厂并入天津中央制药厂。

广告字帖辟蹊径我在旧书堆里发现了一本独特的《信谊字帖》。

字帖的名字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听说过颜真卿、欧阳询,这“信谊”二字意在何处呢?灯下读来,想起一句话叫书中自有黄金屋。

广告拾趣

广告拾趣
名人广告。苏联的《莫斯科新闻》曾刊登过美国派克钢笔的整版广告,广告标题用大号铅字排出"笔比剑更强",虾苗刊登了美苏两国首脑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用钢笔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的大幅照片,而且在照片下方附有派克钢笔的说明图。据说这使派克钢笔广告首次与苏联消费者见面。40年代,历史悠久的派克钢笔厂商还曾经用罗斯福总统在一文件商签字的照片,广告短语为"总统用的派克"。名贵高雅的派克钢笔利用名人做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培英商店用特大牛仔裤来做广告,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十分兴隆,成了闻名全市的牛仔裤系列供应处。
在西方,法国一家名叫"贝阿德"的纺织品公司在巴黎展出一件超大型西服。这位公司总经理为改变该公司的50年的形象,标新立异,设计生产了这件巨型上衣,以显示他的公司要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巴黎服装届。这件上衣比普通西装大5倍,它的口袋能装进40包加长过滤咀香烟,胸兜能装进7个法式面包,它长16英尺,包括木制衣架共重约40磅,无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西服,《吉斯尼世界大全》已经宣布承认这一记录并载入了该书。
体育明星广告。"劳莱士"手表使瑞士生产的一种高档名表,目标是共富有的上层社会人士佩戴。厂商信用了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登山健将莱茵霍尔德·梅斯纳来做广告。1078年,梅斯纳令人难以置信地不用氧气筒登上了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梅斯纳向世人宣称;尽管我不带氧气筒,但我决不会不戴上我的"劳莱士"表去登山。登山者不戴上一块可以信赖的、走时准确的表简直不可思议.梅斯纳成功地登上六座海拔8000米高的山峰,选用他佩戴"劳莱士"手表登山的照片做广告,令人信赖地展示了"劳莱士"手表的优良性能。
其实可口可乐公司改用新配方不过是推销商品的一种广告手段而已。

中国古代广告的例子

中国古代广告的例子

中国古代广告的例子
1. 商代石板广告: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在公元
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

那个时代商人们会在街上放置石板
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比如说铜器、陶器、纺织品等。

2. 铜雀台铭文:南京的铜雀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景点,
也是中国古代广告的一个例子。

铜雀台建于公元末期,唐太宗时期曾
在铜雀台上立了一块铭文,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宣传和统治理念,也
可以被视作一种古代的广告。

3. 宋代门神画: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

在宋代,一些商家会在他们的店铺门口挂上门神画,以保佑商家生意兴隆、平安无事。

这种门神画可以算是宋代的广告,
也是现在依然流传的古代文化遗产。

4. 明代的书法广告: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在公
元1368年至1644年之间。

那个时代中,一些商家会雇佣有名的书法家,让他们在平面广告(比如说海报)上撰写广告词或标语。

这些广
告通常会出现在市场或街道上,用来吸引顾客。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形式多种多样,有石板广告、铭文、门
神画、书法广告等,每种广告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在今天,这
些广告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中
国的商业模式、宣传方式和文化特色。

列举中国古代广告的形式

列举中国古代广告的形式

列举中国古代广告的形式1、口头广告口头广告又称叫卖,是最原始最简单、也是至今仍最常见的广告形式。

相传辅佐周文王建立霸业的姜太公在未被起用时曾隐居市井,操屠宰之业。

他在铺子里“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招徕主顾。

古希腊的奴隶市场和牲畜市场也是通过有节奏的吆喝作广告宣传。

还出现过诗歌形式的口头广告。

中国古代的叫卖广告也很发达,商贩叫卖时往往采用不同的腔调,使人一听便知小贩在卖什么东西。

如今偶尔在大街小巷听到的具有特殊韵味的叫卖声,如扬州调的“磨剪子来锵菜刀”,大抵还是远古遗风。

如今,你是不是想起小时候听到过得“收头发,收长头发”“收旧手机换刀换剪子嘞~”。

是不是想说我怎么可以发语音哈哈。

2、实物广告实物广告也是一种古代的广告形式,它是靠陈列商品样式来招徕顾客。

为了出卖商品,商贩就摆出商品,让买者观看挑选。

《诗经》里就有过对这种广告形式的描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这说明了当时以物换物展示商品的形式。

实物广告至今仍是商业广告中的最基本形式,只是在展示设计水平上比过去要高超得多。

其实现在实物广告也一直在运用,比如说店铺的橱窗,印象最深的还是橱窗里那件婚纱,真的很亮眼很能吸引人。

3、音响广告所谓音响广告,是利用工具所发出的音响来代替口头叫卖,如收破烂的人鸣锣为号,招徕顾客。

这也是自古有之的广告形式。

《诗经》中有商人在卖麦芽糖时吹箫为号的记载。

南宋时茶摊子往往敲响盏唱卖,以响盏作为音响广告工具。

在我国,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音响工具,如布贩子摇拔浪鼓,货郎敲小铜锣,补锅的敲大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原始的音响广告至今偶尔还能见到。

4、旗帜广告旧时用旗帜作广告,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曾经十分流行,尤以酒旗最多,以致诗人有“酒旗风”之说。

这种旗帜又叫幌子。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即在其《外储说右上》中有过对酒旗的记载:“宋人有沾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

”可见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已出现旗帜广告,而时至今日,北方地区还有以酒旗作为小酒店招牌者。

最新精品作文广告拾趣1500字作文精选作文

最新精品作文广告拾趣1500字作文精选作文

广告拾趣_1500字名人广告。

苏联的《莫斯科新闻》曾刊登过美国派克钢笔的整版广告,广告标题用大号铅字排出“笔比剑更强”,下面刊登了美苏两国首脑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用钢笔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的大幅照片,而且在照片下方附有派克钢笔的说明图。

据说这是派克钢笔广告首次与苏联消费者见面。

40年代,历史悠久的派克钢笔厂商还曾经用罗斯福总统在一文件上签字的照片,广告短语为“总统用的是派克”。

名贵高雅的派克钢笔利用名人做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

体育明星广告。

“劳莱士”手表是瑞士生产的一种高档名表,目标是供富有的上层社会人士佩戴。

厂商选用了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登山健将莱因霍尔德?梅斯纳来做广告。

1978年,梅斯纳令人难以置信地不用氧气筒登上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梅斯纳向世人宣称:尽管我不带氧气筒,但我决不会不戴上我的“劳莱士”表去登山。

登山者不戴上一块可以信赖的、走时准确的表简直不可思议。

梅斯纳成功地登上六座海拔8000米高的山峰,选用他佩戴“劳莱士”手表登山的照片做广告,令人信赖地展示了“劳莱士”手表的优良性能。

生日广告。

1988年元旦之夜,由上海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上海三菱电梯XX公司成立一周年文艺晚会”上发布一条新闻:“凡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同日出生的市区小公民,即1987年1月1日诞生的,均可得到一份生日礼物。

”第二天,三菱公司总经理一早来到生日礼物领取处,亲自将礼品送给第一位来领取礼物的小孩和家长,并合影留念。

三菱公司这一出奇的做法,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关报社记者纷纷做了专题报道。

《解放日报》刊登了题为“上海三菱电梯公司销售出奇招”的新闻,《新民晚报》做了“小孙女得礼物,老教授动真情”的专题报道。

自三菱公司发布这一消息后,仅一周内获得订货意向就超过平时的5倍。

以大取胜的广告。

走过上海柳林路、桃源路的小商品市场,谁都会被悬挂在那里的一套特大号牛仔衫裤所吸引,这套用19米石磨蓝印坚固呢做的牛仔衫裤,可称为中国的牛仔衫裤之最了。

中国古人做广告的趣味智慧创意

中国古人做广告的趣味智慧创意

中国古人做广告的趣味智慧创意当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现如今利用名人做广告就像早晨的一碗豆浆和两根油条一样,是挺平淡无奇的事,因为现在的名人多如牛毛,真的让人觉得无所谓了。

其实在我国古代,作为宣传商品的广告同样非常发达。

可是读者诸君能想象得出,两千多年前的伯乐在马市上朝一匹马瞧了一眼后是怎样的情形吗?伯乐是春秋时期的人,本名孙阳,因擅长相马而闻名遐迩,所以有人借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宿名伯乐来称呼他。

《战国策·燕二》这样记载: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这是桩趣事:有人到集市上去卖骏马,不知为什么一连三天都无人问津。

此人发愁之时想到了他的好朋友伯乐。

伯乐在当时的名人效应或许不逊于今天的NBA明星和“小贝”,他在马市一出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只见伯乐围着他朋友的马转了一圈,看了看,走开后又故作姿态地回头望了一眼。

还没等伯乐的目光收回,周围的人立刻就围上来争抢着要买那匹马,马的价格顿时翻了十倍。

如此不正是名人广告的价值吗?说句玩笑话,即使是九成的收益给伯乐可能也不多。

后人对伯乐相马的“广告行为”也不乏感触,宋代的王观国在《学林·铜斗》中就说:“凡物不以美恶,稍为名士所称,遂以可贵……所谓伯乐一顾,其价十倍。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推销产品的旗帜。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悬帜”即幌子,又称为“酒望子”。

这些幌子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识,是古代商人用来固定店铺形象和招徕顾客的,是古代原始广告中的一种,称旗帜广告。

通过象形的幌子,目不识丁的人也能知道商店经营的品种。

唐代张籍“高高酒旗悬江口”和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等诗句所描写的正是这种广告。

到了汉代,在一些出土的铜镜上铸有“长宜子孙,诏见贵人”、“长吏买竟(镜)位至三公。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作者:张剑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02期名人广告是现代社会最常运用的一种广告形式,然而它并不是近现代商业社会才开创的独特产物,纵观中国历史,名人广告由来已久,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此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名人广告也和其他传统广告形式一样缓慢而有力地发展着,并在一些时刻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一些经典的名人广告案例。

以下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些古代精彩的名人广告故事。

先秦至隋唐在这一漫长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缓慢增长,商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广告形式如招幌广告、声响广告、标记广告等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发展的,名人广告这一样式亦不例外。

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意识萌芽很早,而且在其开端就已形成完整的雏形。

此后的各个时期也出现过一些经典的案例。

然而就总体来看,唐代之前名人广告仍是零星的个别现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社会对其认识也并不充分。

直到唐代,名人广告在实践中的运用才逐渐增多,形式开始多样化,并为后代所继承与发展。

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名人广告,应该是战国时代的“伯乐相马”故事。

《战国策·燕二》记载:“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①这则故事简短而意蕴丰富,几乎包含了后代名人广告的一切关系元素。

第一,广告主、广告名人、广告对象三者明确。

第二,广告主的广告意识清晰,完整地策划了整个广告行为,准确地选择了广告名人。

第三,广告名人与商品的关联性紧密,伯乐是当时相马的权威。

第四,伯乐成功地履行了广告名人的职责,利用自己的声望来推销马匹,并且获得了丰厚的酬金——“一朝之贾”。

第五,广告策略非常精妙,伯乐未发一言,仅仅“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第六,广告效果极为成功,“马价十倍”。

这一故事说明我国古代的名人广告在其萌芽之初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古代广告诗拾趣

古代广告诗拾趣

古代广告诗拾趣作者:马一凡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第09期广告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对商品进行宣传,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在我国古代,有不少文人就曾驾驭诗歌形式,乐为商业作广告。

曹操在《短歌行》第一节,抒写人生苦短的忧叹,不经意间为杜康酒作了广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也许可算作我们至今能够确认的第一首广告诗了。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写过一首广告诗。

他在《客中作》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位嗜酒如命的“诗仙”,对“兰陵美酒”极尽赞美之辞。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此诗对“兰陵美酒”的产地、香味、色泽等都作了生动的宣传,使其美名远扬,至今不衰。

杜甫在四川成都居住了一段时间。

蜀中大邑县出白瓷,很有名,杜甫为之作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可爱)。

”这真是锦上添花,经大诗人一题诗,白瓷的名气更大了。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不少诗还有神奇的广告作用。

绍圣年间,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县,曾为一卖饼老妪写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此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

老妪将诗裱好,高悬于小店店堂之上,小店由此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至湖北黄州时所创。

为了推广这一美味,他曾写了一首《食肉歌》:“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老百姓争相仿制,“东坡肉”很快名扬天下。

元曲中的广告诗更是普遍。

当时有位名叫李德载的文人,曾应邀为一家茶馆写过十首《阳春曲》作“广告”。

其中一首写道:“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那意思是,我店里供应的茶叶就如嫩“金芽”尚带枝上的露水,多么新鲜;待好水一泡,满杯雪白像塞外乳酥一样的水泡漂浮上来,顿时茶香四溢,多么美妙。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名人广告是现代社会最常运用的一种广告形式,然而它并不是近现代商业社会才开创的独特产物,纵观中国历史,名人广告由来已久,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此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名人广告也和其他传统广告形式一样缓慢而有力地发展着,并在一些时刻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一些经典的名人广告案例。

以下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些古代精彩的名人广告故事。

先秦至隋唐在这一漫长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缓慢增长,商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广告形式如招幌广告、声响广告、标记广告等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发展的,名人广告这一样式亦不例外。

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意识萌芽很早,而且在其开端就已形成完整的雏形。

此后的各个时期也出现过一些经典的案例。

然而就总体来看,唐代之前名人广告仍是零星的个别现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社会对其认识也并不充分。

直到唐代,名人广告在实践中的运用才逐渐增多,形式开始多样化,并为后代所继承与发展。

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名人广告,应该是战国时代的“伯乐相马”故事。

《战国策・燕二》记载:“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①这则故事简短而意蕴丰富,几乎包含了后代名人广告的一切关系元素。

第一,广告主、广告名人、广告对象三者明确。

第二,广告主的广告意识清晰,完整地策划了整个广告行为,准确地选择了广告名人。

第三,广告名人与商品的关联性紧密,伯乐是当时相马的权威。

第四,伯乐成功地履行了广告名人的职责,利用自己的声望来推销马匹,并且获得了丰厚的酬金――“一朝之贾”。

第五,广告策略非常精妙,伯乐未发一言,仅仅“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第六,广告效果极为成功,“马价十倍”。

这一故事说明我国古代的名人广告在其萌芽之初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旧时广告语收集(慢慢收集中)渊童

旧时广告语收集(慢慢收集中)渊童

旧时广告语收集(慢慢收集中)渊童《小说笔谈》汪曾祺:“北京的店铺,过去都用八个字标明其特点。

有的刻在匾上,有的用黑漆漆在店面两旁的粉墙上,都非常贴切。

“尘飞白雪,品重红绫”,这是点心铺。

“味珍鸡瞧,香渍豚蹄”,是桂香村。

煤铺的门额上写着“乌金墨玉,石火光恒”,很美。

八面槽有一家“老娘”(接生婆)的门口写的是:“轻车快马,吉祥姥姥”,这是诗。

”因为这段话,使我有了收集以前广告语的念头1"纤手搓来玉米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偏佳人缠臂金"。

这是大文学家苏轼为做卖油食的一妇人所做的文字广告诗。

使这一妇人生意大振2茶叶店的:"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酒店的"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糕点铺的:"月中采得吴郎桂,天上分来王母桃3名字招牌:有名气的商品如:"王麻子刀剪","张小泉刀剪","李福寿笔庄","史善朋竹琴社","王记绢花","乐家药铺","葡萄常","花件高"等等。

以食物较为著名的,如"李记白水羊头","奶酪魏","小肠陈","爆肚王","周家馅饼","豆汁张","年糕孟","刘记素菜","白魁羊肉馆"等等。

以玩物较为著名的,如"赵子玉蛐蛐罐","风筝哈家","鸽哨胡家","鸟笼那家","徐家金鱼","石记蝈蝈葫芦","王家花炮"等等。

高三作文:广告拾趣_1500字

高三作文:广告拾趣_1500字

广告拾趣_1500字名人广告。

苏联的《莫斯科新闻》曾刊登过美国派克钢笔的整版广告,广告标题用大号铅字排出“笔比剑更强”,下面刊登了美苏两国首脑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用钢笔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的大幅照片,而且在照片下方附有派克钢笔的说明图。

据说这是派克钢笔广告首次与苏联消费者见面。

40年代,历史悠久的派克钢笔厂商还曾经用罗斯福总统在一文件上签字的照片,广告短语为“总统用的是派克”。

名贵高雅的派克钢笔利用名人做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

体育明星广告。

“劳莱士”手表是瑞士生产的一种高档名表,目标是供富有的上层社会人士佩戴。

厂商选用了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登山健将莱因霍尔德?梅斯纳来做广告。

1978年,梅斯纳令人难以置信地不用氧气筒登上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梅斯纳向世人宣称:尽管我不带氧气筒,但我决不会不戴上我的“劳莱士”表去登山。

登山者不戴上一块可以信赖的、走时准确的表简直不可思议。

梅斯纳成功地登上六座海拔8000米高的山峰,选用他佩戴“劳莱士”手表登山的照片做广告,令人信赖地展示了“劳莱士”手表的优良性能。

生日广告。

1988年元旦之夜,由上海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文艺晚会”上发布一条新闻:“凡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同日出生的市区小公民,即1987年1月1日诞生的,均可得到一份生日礼物。

”第二天,三菱公司总经理一早来到生日礼物领取处,亲自将礼品送给第一位来领取礼物的小孩和家长,并合影留念。

三菱公司这一出奇的做法,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关报社记者纷纷做了专题报道。

《解放日报》刊登了题为“上海三菱电梯公司销售出奇招”的新闻,《新民晚报》做了“小孙女得礼物,老教授动真情”的专题报道。

自三菱公司发布这一消息后,仅一周内获得订货意向就超过平时的5倍。

以大取胜的广告。

走过上海柳林路、桃源路的小商品市场,谁都会被悬挂在那里的一套特大号牛仔衫裤所吸引,这套用19米石磨蓝印坚固呢做的牛仔衫裤,可称为中国的牛仔衫裤之最了。

中外广告史 广告1202

中外广告史     广告1202

一唐1 口头叫卖: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顷。

”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口头广告内容。

2 招牌广告:具体说来,一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写“公平交易”3鼓,钲声响广告:唐代的“市'门启闭各有定时,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启闭时间,便分别以击鼓和击钲为号。

4商品展现会:商品《旧唐书韦坚传》中有记载,,这虽然是供皇帝预览的一种广告形式,但”其船皆著牌表之“,因而也就具有商品广告的性质5 旗帜广告:在一些唐代书画中,有时也可看见酒家旗帜的样子。

6 标记广告:唐代一些流通领域较为宽广的产品,除了要打上生产者的标记外,还往往有一些推销的词句,是标记广告的特质更为显著。

二宋1 店堂装饰和店招广告:其一商家更加注重经营者的是字号和名号,突出经营者的信誉和承诺。

如《清明上河图》中店铺林立较清晰可辩的就有”刘家上色陈潭董香“2 彩楼,欢门广告:北宋时期,彩欢楼的设置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彩楼广告已具相当规模。

据《都城记盛食店》记:”点锦州南一带,酒店皆结彩棚。

'当今的橱窗广告可以说是古代彩楼广告的发展。

3 招牌广告;早期的招牌广告一般比较简单,但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取得广告优势,后来就发展出请名人书写,并且出现了店铺中堂,如酒店的“太白遗风'4 吟唱广告:北宋时期较为盛行,是叫卖广告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吟唱广告实际上也是口头叫卖和民间吟唱艺术相结合的广告表现形态,如《东京梦华露》和其他史书对吟唱广告记载也较具体5 声响广告:宋代出现了声响广告。

所谓声响广告,主要是指广告者利用所持器物吉大或划,吹等发出声响来招揽顾客的广告表现形态。

根据《梦梁录》记载,宋代杭州城里有家卖梅花酒的,就用鼓,唢呐等演奏家喻户晓。

6 幌子广告:宋代出现的幌子广告主要存在于官员出行或审案之时和酒肆茶馆之地。

宋代出现的幌子广告已经超越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幌子广告,其含义更加明确,且运用领域也更加具体7 灯笼广告:灯笼广告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唐朝中后期。

名人与广告宣传

名人与广告宣传

名人与广告宣传名人与广告宣传——朱熹的足疾萍庵《中华读书报》( 2013年01月02日 15 版)如今的各类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成了各路明星大碗争奇斗艳的“主场”了。

这儿的“大碗”不是误写,正是《水浒》演义里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大碗”。

愚以为比“大腕”更贴近些儿。

十多年前,有份《文汇读书周报》的“书界短波”栏,头条映入眼帘的是:九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作为某广告片的主角云云。

印象中,那则“短波”并无丝毫贬义,指的是关于教育或者某项文化活动。

总之,余颇感触于名人广告而不揣冒昧草述一文,名为“朱熹与广告”,这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关于朱熹,自都会指其为道学家,或云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不为过誉。

而余对朱夫子的认识,理学之外的诗不可以轻忽。

幼时诵其“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是《千家诗》里的,朗朗上口而并不晓其蕴涵。

作为理学家,自与风花雪月、浅斟低唱一类非可同年语,实有其“兴观群怨”之旨在。

唐太宗谓“水能载舟”语可视为同调。

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1年)工部侍郎胡铨向朝廷举荐朱熹就是以诗人名义,而非理学身份。

传世的《诗集传》是他对《诗经》的个人诠释,影响直至如今。

对于胡铨的举荐,朱熹自谦道:仆不能诗,往岁为澹庵胡公(胡铨为南宋名臣,号澹庵)以此论荐,平生侥倖,多类此。

说谦虚话而不让人觉得虚假讨厌,这应该算一例。

除了以诗鸣,朱熹的名号多,是又一特色。

在与其名相对应的表字元晦、仲晦之外,又号晦庵。

别人奉赠的即有晦翁、考亭。

去世后朝廷追封他“信国公”后该封“徽国公”,谥曰“文”,故后世概称“朱文公”。

他还自号“遯(dùn)翁”,别号“紫阳”,晚年又号“云谷老人”“云台真逸”“沧洲病叟”等等就不大为人所知了。

这“沧洲病叟”恰可与“云谷老人”“云台真逸”做对子。

此“沧洲”不是“沧州”,非地名,不是《水浒传》中林教头刺配的地方,而是水滨,隐者所居,古人云“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之“沧洲”。

古代广告参考文献

古代广告参考文献

古代广告参考文献现代社会,类目繁多、造型各异的商业广告随处可见,在丰富大众生活的同时,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逐渐成为市场营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也有商品经济,在市场推动之下,独具特色的商业广告应运而生,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映射了古代的日常生活,研究起来颇有趣味。

广告形式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便出现了最原始的商业活动,即以物换物。

人们为了将自己的物品交换出去获得所需的物品,除了需要陈列物品供人观看外,还需高声叫卖,从而吸引他人,以便进行商品交易。

由此,实物展示和口头吆喝便成为了最早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广告形式。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和《燕京岁时记》两书中,便有关于北京小贩吆喝叫卖的记载:二月,有贩乳鸡、乳鸭者,沿街吆卖,生意畅然。

五月下旬,沿街吆卖“甜瓜,有旱玺坠、青皮脆、羊角蜜、哈蜜酥、倭瓜瓤、老头儿乐各种”。

正月,街头车推担负者叫卖小儿玩耍的各种烟火,唱道:“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在这些别具特色的叫卖声中,不仅包含着浓浓的地域风味,更展示了中华语言的巨大魅力。

为了进一步吸引顾客的注意,卖主有时还会配合各种声音以增加效果,布贩子用拨浪鼓、担货郎打小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

如宋高宗绍兴年间,杭州城内的卖家以鼓乐吹奏当时家喻户晓的乐曲《梅花引》招徕顾客,使人听曲思酒。

店铺在古代被称为“市楼”,店家为了招徕顾客,会用一块布装饰店铺门面,俗称“幌子”,亦是中国最早的平面广告。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古代酒家是当时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用来宣传的酒幌即“酒旗”,如宋代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曰:“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又如《元曲·后庭花》中说:“酒店门前三尺布,过来过往寻主顾”,不但说明了酒旗的尺寸,还说明了酒旗的作用。

说到酒旗,人们最常想起的就是《水浒传》中那个著名的例子:“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

古人诗词对联广告代言趣事

古人诗词对联广告代言趣事

古人诗词对联广告代言趣事抱布贸丝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版广告法已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近来,一些演艺界名人因参与违法广告,也被国家工商总局通报点名。

对此广大消费者无不拍手叫好。

严格执行新广告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动真格的,不论是谁名气多大都要处理,这样名人代言广告才会遵章守法。

那么,古代名人也代言广告吗?他们代言广告又有哪些趣事呢?我国古代的商业广告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当时的名著《诗经》之《卫风·氓》里,就记载了最原始的广告形态:“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小伙子抱着布等待人们来购买。

这里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而同时代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曾描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里提到的“悬帜甚高”,就是用来招徕顾客,当属于旗帜广告,可见这种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诗歌广告,则首推唐代大诗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酣畅淋漓的诗歌酒广告,早已成为千古绝句。

其实,较早的名人广告代言,当数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是以自己的书法代言。

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

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

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

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王羲之的广告代言,不仅没有收取费用,反而含有扶贫的意味。

宋代苏轼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典的“名人代言”营销案例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典的“名人代言”营销案例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典的“名人代言”营销案例前不久,台湾艺人小S代言的“胖达人”面包被查出违规添加9种人工香精,小S不得不公开道歉的新闻,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名人明星代言广告的关注。

如今,名人明星代言广告已屡见不鲜,中国古代有名人代言广告吗?中国最早的名人广告出现于何时,目前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名人广告,著名的“伯乐相马”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名人促销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伯乐开“出场费”先河,孙阳“一旦而马价十倍”获取“一朝之贾”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战国时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境内)人,后服务于秦国。

孙阳是当年的相马名人,擅长辨识马的优劣,伯乐是大家对他的习惯叫法,其事迹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籍里均有记述。

有关伯乐做商业促销一事,见于《战国策·燕策》里的“苏代为燕说齐”条。

苏代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伯乐相马”就是苏代为燕国到齐国游说时,给在齐威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淳于髡讲的一则故事。

其内容可谓众所周知: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问津。

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守候在集市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一下,这样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费用。

”伯乐答应了,真的来到集市,依言围绕着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回头再看了一眼。

结果“一旦而马价十倍”,马不仅卖了,马价还暴涨十倍。

苏代讲此故事的用意,尽管不在名人的商业广告价值上,却给中国广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鲜活的成功案例。

从所述来看,卖马人颇有商业头脑,十分了解“名人效应”的作用,仅仅花费“一朝之贾”,即一天的劳务费,便请到了当时的相马专家伯乐,实现了卖掉马的商业目的。

卖马人给伯乐的“一朝之贾”,在现代叫“出场费”,这也开了中国名人参与商业行为拿“出场费”的先河。

汉代女名人也做“促销女”,卓文君留下“文君当垆”的千古佳话现代广告喜欢使用漂亮的女明星代言做广告,古代亦然。

名家构思拾趣的历史典故

名家构思拾趣的历史典故

名家构思拾趣的历史典故导读:一、睡中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覆盖。

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

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

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

宋代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

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二、闹中思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出,让门人抄录。

清朝毛西河家境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吵嘴,一边构思文章,居然文章写得很出色。

三、坐中思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

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

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

一坐到那儿,仿佛灵感就来了。

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四、话中思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

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五、醉中思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嗜好饮酒,而且每饮必醉,醉后又能吟出好诗。

他有不少名诗出自醉酒之中,“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就由此而来。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被人尊称为“草圣”。

他也嗜好饮酒,并在酒后写出一手好字,正如杜甫称赞的“挥毫落纸如云烟”。

六、玩中思南北朝诗人王筠,好玩葫芦,写诗也离不开葫芦。

每当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注,如此循环不止。

一旦掷葫芦于地,诗已成竹在胸,下笔立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通讯
2019.
6
文史趣闻
清人董邦达曾为一家理发店题写一幅诗联作为广告:“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诗联中用语双关,且有吉祥、欢庆的气氛,堪称广告诗联之佳作。

郭沫若曾为北京的内联升靯店写过这样一首咏物诗作为广告:“凭谁踏破天险,助你攀登高峰。

克同务求克己,事成不以为功。


此诗托物言志,不仅将内联升布鞋轻便柔软、结实耐磨的特点写入诗中,而且把布鞋拟人化,颂扬了克己为人、忘我奉献的精神。

198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汪曾祺的《蒲桥集》。

在图书封面空白处,浅浅地印着一条广告提示:
“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

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说好,虽非定论,却有道理。

“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这广告写得极精彩,将汪曾祺作品的诸多优长都体现了出来,尤其是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用来比喻文章极新颖,叫人惊喜。

后来人们才知这是汪曾祺自己写的。

虽为
文人自夸,但含而不露,真实地道出了作家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成为文坛一大趣事。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笔记本是一只只的陶罐。

他平时写诗,写完就装进陶罐里,一罐装满,再另取一只新罐。

为方便以后查找,他还在陶罐上贴上标签,分别存放在木架上。

经年累月积少成多,陶罐里的诗稿经过不断修改加工、编辑整理,便汇成了
《白氏长庆集》。

北宋诗人梅尧臣旅行时,常在背上背一条布袋。

途中,他一边观察一边思索,随时随地记录、赋诗,写成后便投入布袋中,回家再苦吟推敲,写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

清朝诗人龚自珍用一个竹簏来储存自己的诗作,这就是他的“竹簏笔记”。

1839年,诗人辞官回到故乡杭州,在杭州逗留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北方。

旅途中,他每有诗作便写在纸上投入竹簏中,这便是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

当代作家艾芜20岁时就背井离乡到处漂泊,还到过缅甸。

尽管生活艰难,他仍坚持写作。

有趣的是,他常将墨水瓶用细麻绳拴住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把纸铺在膝盖上孜孜不倦地书写他的
“膝盖笔记”,山光水色、风土人情都一一记录其中。

后来,他用这些素材写成了震惊文坛的
《南行记》。

艾芜的膝盖笔记
古今文人笔记拾趣
白居易的陶罐笔记
梅尧臣的布袋笔记
龚自珍的竹簏笔记
古今名家广告拾趣
郭沫若的咏物诗广告
董邦达的诗联广告
汪曾祺的自夸广告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