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的识辨对照表

合集下载

古钱币篆书文字对照表

古钱币篆书文字对照表

古钱币篆书文字对照表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其独特的书写风格在古钱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古钱币上的篆书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字的演变和发展。

下面是一份古钱币篆书文字对照表,供大家参考。

1. 圆形钱币钱币正面:中间是一个圆形,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和谐。

圆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天”,代表着天道,天命。

钱币背面:中间是一个方形,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方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地”,代表着大地,万物生长的基础。

2. 方形钱币钱币正面:中间是一个方形,象征着社会秩序和规范。

方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中”,代表着中心、中道、中心思想。

钱币背面:中间是一个圆形,代表着社会的和谐和平衡。

圆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和”,代表着和谐、和平、团结。

3. 长方形钱币钱币正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象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长方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国”,代表着国家、国家意识。

钱币背面:中间是一个方形,代表着社会的秩序和规范。

方形中心的篆书文字是“治”,代表着治理、管理、秩序。

通过观察和研究古钱币上的篆书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篆书文字的形状和排列方式,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古钱币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交流情况。

在现代社会,虽然篆书文字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但是研究和保护篆书文化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通过对古钱币上的篆书文字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篆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小篆的识辨对照表

小篆的识辨对照表

小篆的识辨对照表
一辨别结体相异
《说文解字》分部建首,查篆字须按偏旁查找。

从繁体来讲,大多数的楷篆偏旁部首形体还是相同的,但有一部分字的楷书结构形体相同,在篆书中却是迥异的,稍微疏忽,便容易出错。

二分清形近篆法
楷字写成篆字,有些字非常相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不加以辨认,极易混淆认错。

初学者应在区别的基础上,以形索义,再加以熟记是不成问题的。

三须记楷篆差别
楷字,有一部分字和其对应的篆字相差甚大,有的字无规律可循,这些字需专门记忆,并探求其形体结构及意义,否则,对字形过度陌生,书写时就会迟疑滞笔,直接影响运笔的质量。

古文字学是一门比较艰深的学问,往往开始容易深入难,关键要有“楔而不舍”的精神。

查出一个字的篆字形体,知道了这个字的音义,还要将它放到所写内容中看看是否文义贯通。

这样做似乎不易,但是日积月累,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万不可废弃根本,任意猜测,
也绝不能仅仅依靠书中所举的些许例子,我们应当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判断篆书的正误。

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掌握篆字并不是难事。

为了帮助初学者准确无误地识篆和书写,开列工具数目如下:《说文解字》 [汉]许慎撰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代书家篆隶字集》 [日]北川博邦西泠印社
《小篆疑难字字典》王同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小篆对照表3000字

小篆对照表3000字

小篆对照表3000字小篆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起源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小篆被废除,统一采用了隶书。

小篆是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小篆的特点是笔划简练,结构规整,线条流畅。

小篆的字形一般由若干笔划构成,每一笔划都有特定的形态和顺序,字形整体呈方形或长方形。

小篆的笔画由直线、弯线、折线等构成,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小篆的基本构造有三个要素:横、竖、撇捺。

横是指从左到右的直线,竖是指从上到下的直线,撇捺是指从左上到右下或从右上到左下的直线。

基本构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字形。

小篆的字形多种多样,但可以分为两大类:象形字和指事字。

象形字是指形状与所表示的事物相似的字,如人、日、月等;指事字是指形状与所表示的事物没有直接关联,但通过抽象的符号表示出来的字,如上、下、中等。

除了象形字和指事字,小篆还有形声字,即把一个字的意义用一个字的形态表示出来,同时用另一个字的发音来表示。

形声字的例子有木、林、松等。

小篆有着非常严格的字形规范,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形态都有严格的规定。

小篆的字形规范从上到下分为六个部分:头、首、中、尾、旁、足。

头部是指字的上部,首部是指字的左上部分,中部是指字的中间部分,尾部是指字的下部,旁部是指字的左边部分,足部是指字的右下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形态和顺序。

小篆的字形规范还包括了笔画的顺序和方向。

一般来说,小篆的笔画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小篆的笔画方向主要有三种:横画、竖画和撇捺画。

横画是指从左到右的直线画,竖画是指从上到下的直线画,撇捺画是指从左上到右下或从右上到左下的直线画。

这三种笔画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小篆的各种字形。

小篆对照表是指将小篆字与现代汉字进行对照的表格,通过对照表可以了解小篆字的形态和意义。

小篆对照表通常按照小篆字的部首和笔画顺序进行排列,每个字都有对应的现代汉字和拼音。

篆字对照表2500常用字

篆字对照表2500常用字

篆字对照表2500常用字篆字对照表2500常用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篆书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符号和书写规范。

但是,由于篆书曾有过多种各异的书写形式,因此篆字的书写极具变异性,也使篆字的学习和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而对于常见的2500个汉字,篆字的写法更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篆字对照表2500常用字的汉字列表。

希望这份表格能够为读者了解篆书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一、一级汉字列表1. 一2. 乙3. 二4. 十5. 丁6. 士7. 凡8. 人9. 入 10. 匕11. 刀 12. 匚 13. 又 14. 长 15. 木 16. 水 17. 火 18. 立 19. 幺 20. 山二、二级汉字列表21. 九 22. 七 23. 出 24. 八 25. 不 26. 大 27. 中 28. 了 29. 子 30. 么31. 之 32. 千 33. 乎 34. 弓 35. 工 36. 丈 37. 力 38. 口 39. 己 40. 巾三、三级汉字列表41. 廿 42. 勺 43. 匸 44. 卜 45. 厂 46. 升 47. 乞 48. 叉 49. 右 50. 可51. 只 52. 包 53. 西 54. 北 55. 南 56. 凶 57. 半 58. 孔 59. 广 60. 井四、四级汉字列表61. 开 62. 夫 63. 矢 64. 乍 65. 氏 66. 瓦 67. 斗 68. 凸 69. 丸 70. 心71. 如 72. 马 73. 么 74. 小 75. 弋 76. 巨 77. 牛 78. 互 79. 切 80. 犬五、五级汉字列表81. 夕 82. 艮 83. 禾 84. 午 85. 田 86. 疋 87. 匕 88. 屯 89. 玄 90. 历91. 龙 92. 旦 93. 免 94. 色 95. 疒 96. 卓 97. 突 98. 市 99. 不 100. 聿六、六级汉字列表101. 毋 102. 刀 103. 比 104. 互 105. 川 106. 列 107. 巛 108. 支 109. 夈 110. 飞111. 夊 112. 龚 113. 父 114. 户 115. 寸 116. 米 117. 皮 118. 青 119. 面 120. 海七、七级汉字列表121. 单 122. 白 123. 具 124. 獬 125. 羽 126. 煤 127. 穴 128. 鸟 129. 翟 130. 靖131. 四 132. 竿 133. 十 134. 鼠 135. 炎 136. 几 137. 孝 138. 肖 139. 羊 140. 隹八、八级汉字列表141. 石 142. 耒 143. 皿 144. 瓜 145. 雨 146. 究 147. 网 148. 半 149. 皿 150. 讠151. 页 152. 列 153. 睪 154. 鼎 155. 鼎 156. 采 157. 阝 158. 阝 159. 阝 160.九、九级汉字列表161. 全 162. 壬 163. 比 164. 交 165. 代 166. 束 167. 抱 168. 耳 169. 你 170. 悉171. 亚 172. 日 173. 毙 174. 内 175. 佬 176. 燕 177. 燕 178. 燕 179. 礼 180. 车十、十级汉字列表181. 钅 182. 镜 183. 镜 184. 陈 185. 项 186. 匹 187. 争 188. 电 189. 及 190. 孙191. 五 192. 我 193. 拾 194. 旧 195. 郎 196. 包 197. 饥 198. 兆 199. 孙 200. 孔十一、十一级汉字列表201. 拜 202. 妇 203. 正 204. 瘩 205. 苍 206. 东 207. 艾 208. 号 209. 辟 210. 鱼211. 陶 212. 强 213. 劥 214. 熏 215. 甚 216. 幸 217. 知 218. 嘉 219. 贝 220. 约十二、十二级汉字列表221. 听 222. 丽 223. 妙 224. 房 225. 朵 226. 乌 227. 甲 228. 渐 229. 紫 230. 旗231. 良 232. 焊 233. 蔡 234. 岛 235. 氰 236. 申 237. 旋 238. 鸣 239. 洲 240.十三、十三级汉字列表241. 银 242. 柴 243. 蔓 244. 江 245. 没 246. 席 247. 吸 248. 芝 249. 鹰 250. 匆251. 沈 252. 忍 253. 乔 254. 炉 255. 喜 256. 雀 257. 拳 258. 茧 259. 磅 260. 泡十四、十四级汉字列表261. 玉 262. 瘦 263. 汁 264. 祥 265. 枕 266. 衔 267. 杆 268. 阔 269. 绿 270. 艰271. 甫 272. 咙 273. 咧 274. 靴 275. 驶 276. 超 277. 迪 278. 川 279. 刃 280. 铃十五、十五级汉字列表281. 驾 282. 铲 283. 狙 284. 细 285. 筒 286. 喇 287. 甬 288. 梦 289. 笔 290. 膏291. 喇 292. 蘑 293. 锹 294. 纱 295. 梳 296. 朵 297. 情 298. 纽 299. 剃 300. 石这份列表展示了2500个常用汉字中的篆书写法,它对于理解篆书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广大中文学习者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

甲、小篆对照表

甲、小篆对照表
甲骨 文 小篆 内码 拼音 癅 癅 b040 yi1 癆 癇 b042 yuan2/wu4 癇 癈 癉 癊 癋 癈 b043 tian1 癎 癏 癐 癑 癒 癓 癕 癗 癘 癙 癚 癊 b045 li4 癛 癝 癎 b047 shang4 癟 癠 癏 b048 di4 癡 癢 癤 癥 癦 癧 癨 癩
歷历 归歸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vzhi3



礽 粉 b7db deng1/deng4
礿






vzhi3

祌 份 b7dd ba2



vzhi3



vzhi3


祘 忿 b7de bu4

釆辨番 牛 牡




矵 祍 b573 pin4

















砓 但 b5ab mou2


砙 淡 b5ad sheng1

砛 当 b5b1 lao2


小篆书体简介及常用字对照表

小篆书体简介及常用字对照表

小篆书体简介及常用字对照表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出的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小篆的常用字可以在汉字对照表中找到,例如:
1. 人:rén
2. 口:kǒu
3. 手:shǒu
4. 目:mù
5. 足:zú
6. 耳:ěr
7. 鼻:bí
8. 头:tóu
9. 心:xīn
10. 气:qì
11. 水:shuǐ
12. 火:huǒ
13. 木:mù
14. 金:jīn
15. 土:tǔ
这只是一部分常用字,小篆的常用字非常丰富,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对照表,建议查阅字典或相关书籍。

如何学认篆体字(附篆真对照图)

如何学认篆体字(附篆真对照图)

如何学认篆体字(附篆真对照图)怎样学认篆字?第一,学认篆字要有所本。

五十多年前,我初中时学刻篆字图章,靠的就是一本四体千字文。

如今,谁要是想学认篆字,不妨买一本真篆对照千字文或真草隶篆四体千字文。

有了它,翻阅方便,携带轻便。

第二,如前所说,先弄清并掌握篆字部首与今日汉字部首之间的对应规律。

本人利用《康熙字典》弄了一个部首篆真对照表(见附录一)。

熟悉了对应规律后,再利用附录二,考考自己能不能看着篆字部首,想得出它所对应的真体字或简体字的部首。

第三,辨似。

即将篆体相近(如部件"支"和"攵")或真体相近(如"未"和"朱")的字放在一起(该例可在附录一中查看),进行比较,辨认。

第四,将特殊篆字,如父、牙、花、鸟、乌、必、庚、康、焉、惊、学、头等这些不能用部首对应规律来加以识别的篆字收在一起,以便硬记。

第五,注意同一个部件在一个字的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篆法。

例如部件"谷",作为一个字的左偏旁(如"欲")和作为一个字的右偏旁(如"浴"),篆法就有所不同。

而部件"立"作为一个字的左偏旁(如"飒")和作为一个字的上部(如"童"),篆法几乎完全不同(该例可在附录一中查看)。

又如部件"阝",它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篆字"阜"和"邑"变化而来的,二对一。

在篆字中,如果看到它的一个部件是"阜"的篆体,那它对应的是今天的左耳"阝";如果看到它的一个部件是"邑"的篆体,那它对应的是今天的右耳"阝"。

第六,利用网络下载篆字图片作为学习资料也是不错的选择(见附录三)。

第七,要学认更多的篆字,可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和《说文解字》扫描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篆的识辨对照表
一辨别结体相异
《说文解字》分部建首,查篆字须按偏旁查找。

从繁体来讲,大多数的楷篆偏旁部首形体还是相同的,但有一部分字的楷书结构形体相同,在篆书中却是迥异的,稍微疏忽,便容易出错。

二分清形近篆法
楷字写成篆字,有些字非常相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不加以辨认,极易混淆认错。

初学者应在区别的基础上,以形索义,再加以熟记是不成问题的。

三须记楷篆差别
楷字,有一部分字和其对应的篆字相差甚大,有的字无规律可循,这些字需专门记忆,并探求其形体结构及意义,否则,对字形过度陌生,书写时就会迟疑滞笔,直接影响运笔的质量。

古文字学是一门比较艰深的学问,往往开始容易深入难,关键要有“楔而不舍”的精神。

查出一
个字的篆字形体,知道了这个字的音义,还要将它放到所写内容中看看是否文义贯通。

这样做似乎不易,但是日积月累,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万不可废弃根本,任意猜测,也绝不能仅仅依靠书中所举的些许例子,我们应当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判断篆书的正误。

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掌握篆字并不是难事。

为了帮助初学者准确无误地识篆和书写,开列工具数目如下: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代书家篆隶字集》[日]北川博邦西泠印社
《小篆疑难字字典》王同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