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9d100a767f5acfa1c7cdca.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3.1公民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①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①含义/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内容: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①法律规定: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②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①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②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八年级下册道法提纲(精华版)2020
![八年级下册道法提纲(精华版)2020](https://img.taocdn.com/s3/m/5dbdccdacaaedd3383c4d3f1.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期末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2、3、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从地位上看,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体落实。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机构)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5.1 基本经济制度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为主体、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等。
其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它控制着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必须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非公有制经济。
(2)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获得的帮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和决定。
5.2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四课公民的义务-2020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教材解读讲义
![第四课公民的义务-2020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教材解读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98075fbf121dd36a32d82ec.png)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节公民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注: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1.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原因(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2)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3.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该怎么做?(1)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5.举例:公民要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的原因(1)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2)爱护文物和名胜古迹,不仅是个人良好文明素质的表现,而且是我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
(3)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护国家利益(变题: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1)重要性(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做法(变题: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原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内容(3)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做法(措施)和意义①做法(措施)A.个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c630520b4e767f5acfceca.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5--10课知识点 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5--10课知识点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4b0fa10975f46526d3e129.png)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一框基本经济制度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5.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态度?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6.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7.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态度?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8.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9.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0.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评价?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020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2020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243de185b7360b4c2f3f6467.png)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
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
如何珍惜平等?
疫情期间的”自由“:
近日,网民关某(化名)发帖称,自己已 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故意前往人员密集 场所,意图传染给他人。警方将关某抓获 后发现,关某未感染病毒,身体健康。关 某是出于恶作剧心态编造散布了虚假信息。 目前,关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 怖信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1.(福建中考)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
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自由平等的真谛 本课小测:
2.(安徽中考)2019年我国政府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思考:上面两幅图片体现的现象矛盾吗?
两幅图片体现了国家保障适龄儿童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不矛 盾,因为平等还表现在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对于贫困地区学生, 国家给予资助,目的为了保障平等。
践行平等 探究:疫情期间运用特权
这条赤裸裸“炫耀贴”因网友一句“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荆州了”迅速登 上热搜。
经连夜调查,已证实该微博网民真实姓名何昊,其父何炎仿,系荆州市 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14日,何昊通过其父私人关系,联系一辆由天门 来荆州采购物资的顺风车返回荆州,途中在微博上发表相关言论。目前,已 对何炎仿作停职处理。
圆桌会议在席位上不尊卑,都以平等身份参加会议,体现了平等原则和协商精神。
思考二:结合视频思考平等的意义有哪些?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7670ddf61fb7360b4c65dc.png)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重要知识点整合 新人教版
![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重要知识点整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0bf86faaea998fcd220e21.png)
第三课公民权利1.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2)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现在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关注“权利”?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3.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有哪些?这一权利对公民有何重要意义?(1)条件:年满十八周岁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在我国,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题的变题)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自由?有何意义?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7.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主要有哪些内容?(变题:表现在哪些方面?)(1)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10.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对于公民来说,人身自由有何重要意义?(1)人身自由的内容: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 加强宪法监督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 加强宪法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c7fa2579a8956bec0975e33a.png)
快乐预习感知
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 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
的 根本保证 ,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 腐败 。
2.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 宪法 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宪法
和 法律
;地方各级
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 宪法 和 法律 实施
的职责。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 实施 和___监__督_____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③④
D.①②③④
③维护
关闭
D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5.材料一 围绕加强宪法监督,某校八年级有两名同学正在热议此 事。
小勇:宪法最大,无须加强监督。 小伟:加强宪法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加强宪法监督、推动宪法实施,是保障宪法权威性的重要 举措。一方面,制定宪法的目的是实施宪法,使宪法的原则和内容 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宪法的实施有赖于完善的宪法 监督制度,使宪法权威成为国家生活的基本准则。 (1)请你任选材料一中一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行 宪法精神 ,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互动课堂理解
1.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 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3)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 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解析 答案
2020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2020最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6fe27e03d8ce2f01662367.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新最全版)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确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1)宪法确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实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则主要体现为:(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2.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1)宪法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fcd846da38376bae1fae23.png)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节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5.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四:人权的主体是什么?答: 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既保护个人又保护群体。
五:人权的内容是什么?答: 人权的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六: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答: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第二节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1)宪法规定各级机关的产生①人大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的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3)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2020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知识点详细汇总
![2020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知识点详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b80a31af1ffc4ffe47acdf.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知识点详细汇总可能很多家长都认为初中政治根本没难度,只要随便背一背就能考高分。
事实上,政治一直是困扰着很多学生的学科,知识点多且碎,考点又比较活!今天为大家带来初中道法的概念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938b0f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d.png)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应怎样做?(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 义务?)(P55)[2020 随州 30 情境二(2);2019 十堰 16]
※3.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要求、违反后果分别是什么?(P56~ 59)[2021 襄阳 13(3),宜昌 10]
(1)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019 十堰 28(1)]③依据 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 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相互谅解,进行协商,
广泛适用 司法调解
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
纷
公民与其他个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
灵活性、保 通过仲裁 人或组织之间
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
仲裁
密性、国际 机构解决 发生合同纠纷
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
性
纠纷 和其他财产权
仲裁裁判约束
益争议
人身关系或财 民事诉讼
产关系的争议
侵犯自己人
最正规、最
【关联考点】教育是民族容及宪法规定。(P41) (1)内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 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5.监督权的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P36) (1)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 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 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填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dadf30ffbd64783e08122b56.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填空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公民、人民的概念区分:公民是个体,法律概念,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人民是群体,政治概念,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与敌人、坏人相对。
公民包含人民。
3.权力和权利的概念区分:权力的主体是国家,具有鲜明阶级性、社会性、强制性,包括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
权利的主体是人,是法律赋予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7.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我国人权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10.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3.宪法内容: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a1902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d.png)
( C) D.②③④
4.(2018·毕节)2017 年 10 月 1 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的时间。民法总则第 184 条规定:“因 自愿实施的救助行为造成被救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部“好人法”的施行,将从法律层面鼓励大家“路见危险,伸出援 手”。
“好人法”的施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增强社会正能量 ③有利于预防犯罪,惩治犯罪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2.公平的内涵是什么?(P110)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 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 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 会和条件。
※3.公平有什么价值?(重要性)(P110)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 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 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 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7.正义对社会制度有什么重要性?(P113) (1)正义和制度的关系: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 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2)正义的制度的作用: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 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正义对法律的要求: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 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哪些表现?(P102~103)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 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的特权。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7b38087fd5360cbb1adb51.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第一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统编版小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件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小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件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2a8866aaea998fcd220e3f.png)
统编版小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件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学校:XX市XX镇XX中心小学班级:X年级X班教师:XXX日期:2020年X月XX日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2、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20年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1、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答: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答: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6、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答: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7、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答: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8、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答: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9、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答:①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0、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答: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1、宪法规定的内容?答: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2、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生P8 答: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3、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1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表现?答: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二、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5、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答: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6、如何加强宪法监督?答:①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②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③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17、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答: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18、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答: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宪法。
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③认同宪法。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④践行宪法。
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9、行使监督权注意什么?答: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③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公民怎样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注意那些问题?答: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1、公民怎样维护权利?答: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22、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答:①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②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③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④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3、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答:一、遵守宪法法律;二、维护国家利益;三、依法服兵役;四、依法纳税五、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P50 24、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答: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②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需遵守的行为规范,25、怎样遵守宪法和法律?答: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②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26、怎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我们怎么做?答: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7、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8、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9、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答:⑴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⑵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0、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4)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31、坚如何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答: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2、为什么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答: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33、怎样履行法定义务?答: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4、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5、公有制经济范围?答: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6、国有经济含义?地位?答:含义: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7、集体经济含义: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38、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39、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意义、政策态度?答: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0、我国的分配方式?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答: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供的劳动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现阶段,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
42、多种分配方式?答: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分配。
43、市场经济体制特征?答: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②在市场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③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45、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答: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