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复习题第二章: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2.1单项选择题(将题下所列答案中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① 砂轮的回转运动;② 工件的回转运动;③ 砂轮的直线运动;④ 工件的直线运动。

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① 均由工件来完成;② 均由刀具来完成;③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④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2.2多项选择1.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

①主运动;② 进给运动;③ 调整运动;④ 分度运动。

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来完成。

① 单独由工件;② 单独由刀具;③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④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

2.3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记为“T”;错误的记为“F”)()1.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 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

2.4问答题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各成形运动的功用是什么? 2.试说明MG1432和CK6132机床型号的含义。

2.5实作题1.试分析习图1.1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图a)在球上打盲孔φB,保证尺寸H;图b)在套筒零件上加工φB孔,要求与φD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L;图c)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B以及尺寸H和L;图d)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B和槽深H及与4分布孔的位置度。

第三章:切削与磨削原理2.1单项选择题:1. 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减小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①主偏角;②前角;③副偏角;④刃倾角;⑤后角。

2. 影响切削层参数、切削分力的分配、刀尖强度及散若情况的刀具角度是:①主偏角;②前角;③副偏角;④刃倾角;⑤后角。

2.2多项选择题:1.对刀具前角的作用和大小,正确的说法有:①控制切削流动方向;②使刀刃锋利,减少切屑变形;③影响刀尖强度及散热情况;④影响各切削分力的分配比例;⑤减小切屑变形,降低切削力;⑥受刀刃强度的制约,其数值不能过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10.粗加工时,应选择含钴量较低的硬质合金。()
三、名词解释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四、简答题
1.试述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的定义,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和用途。
பைடு நூலகம்2.为什么基面、切削平面必须定义在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处?
3.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 不能过大。
图9-9
图9-10图9-11
6.在轴上铣一平面,工件定位方案如图9-10所示,试求尺寸A的定位误差。
7.工件定位如图9-11所示。若定位误差控制在工件尺寸公差的1/3内,试分析该定位方案能否满足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应如何改进?并绘图表示。
8.一批工件如图9-12所示,以圆孔 用芯轴 定位,在立式铣床上用顶尖顶住芯轴铣槽。其中外圆 、 内孔及两端面均已加工合格,外圆对内孔的径向跳动在 之内。要保证铣槽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绪论
思考下列问题:
1.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刀具部分
一、填空题
1.在加工中,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
分为和。其中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
3.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
是和。
4.试分析图2-1所示钻孔时的切削层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及与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关系。
5.何谓直角切削和斜角切削?各有何特点?6.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那些性能?为什么?图2-1
7.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
⑴45钢锻件粗车;
⑵HT200铸件精车;
⑶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复习

切削运动一般是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合成主运动必须有且只有一个。

它可以是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可以由工件完成、刀具完成,可以是简单运动,也可以是复合运动。

进给运动:是在切削运动中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它保证切削工作连续或反复进行.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功率消耗也较少,可以是连续进行的,也可以是断续进行的(?),可以由工件完成,也可以由刀具完成,可以是简单运动,也可以是复合运动。

合成切削运动:由同时进行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

切削层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切削刃一次走刀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切削层参数:切削厚度: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宽度:沿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面积: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度量平面内的横截面积切削速度v c、进给量f(或进给速度v f), 背吃刀量值a p,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c (m/s或m/min)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瞬时线速度。

进给速度:单位时间内的进给位移量,mm/s;进给量:工件或刀具转一周(或每往复一次),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mm/r(或mm/双行程)。

切削深度/背吃刀量ap一般为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前刀面直接作用于被切削的金属层,并控制切屑沿其排出的刀面。

根据前刀面与主、副切削刃相毗邻的情况分为:主前刀面:与主切削刃毗邻的称为主前刀面;副前刀面:与副切削刃毗邻的称为副前刀面。

(2)后刀面后刀面分为主后刀面与副后刀面。

主后刀面:是指与工件上加工表面相互作用和相对着的刀面;副后刀面:是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互作用和相对着的刀面。

(3)切削刃:切削刃是前刀面上直接进行切削的锋边,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分。

主切削刃:指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的锋边,它完成主要的切除或表面成形工作;副切削刃:指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的锋边,它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切除工作,并最终形成以加工表面。

(4)刀尖刀尖是主、副切削刃的连接部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1.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2.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3.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4.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5.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6.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

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7.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8.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9.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10.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11.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12.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13.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14.基准: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

15.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16.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

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一、简答题1.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2.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正确选择砂轮;改善冷却条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考试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考试复习资料

1.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形原理(△m>0)。

2.车削方法的特点是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因此车削加工后形成的面主要是回转表面,也可加工工件的端面。

车削的生产效率较高,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刀具较简单。

3.铣削的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工件通过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完成进给运动。

4.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可分为順铣或逆铣。

5.顺铣时,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优点是:Fv朝下利于工件加紧。

缺点是:工件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容易引起打刀,在顺铣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度的工件时,铣刀首先接触工件的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

逆铣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因此,生产中多采用逆铣。

缺点:在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同时,铣削力具有将工件上抬的趋势,也易引起振动。

且刀具刀齿切入时,由于工件太薄,切不上,容易打滑,工件表面不平滑。

Fv朝上不利于工件加紧。

优点: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的间隙不影响工件运动。

6.钻削与镗削:在钻床上,用旋转的钻头钻削孔,是孔加工最常用的方法,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钻头的轴向运动是进给运动,扩孔钻和铰刀均在原底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因此无法提高孔轴线的位置精度以及直线度。

镗孔时,镗孔后的轴线是由镗杆的回转轴线决定的,因此可以校正原底孔轴线的位置精度。

在镗床上镗孔时,镗刀与车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镗刀随镗杆一起转动,形成主切削运动,而工件不动。

7.磨削的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运动。

8.磨削时,磨粒本身也会由尖锐逐渐磨钝,使切削能力变差,切削力变大。

当切削力超过粘结剂强度时,磨钝的磨粒会脱落,露出一层新的磨粒,这就是砂轮的“自锐性”。

9.磨削可分为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等,分别用于外圆面、内孔及平面的加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机械静联接多数属于(A)A可拆联接 B不可拆联接 C焊接 D以上均不是2、铣削较薄零件时,夹紧力不能太大,常采用(C)铣加工。

A 逆铣B 端铣C 顺铣D 均可3、板料在冲压弯曲时,弯曲圆弧的弯曲方向应与板料的纤维方向(C)。

A 垂直B 斜交C 一致D 任意方向4、下列加工工序中(C)不是自为基准加工的A 浮动镗刀镗孔B 无心磨床磨外圆.C 齿轮淬火后磨齿面D 浮动铰刀铰孔5、在下列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是(D )。

A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C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6、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且以最短杆为机架,则机构有( B )个。

A一个曲柄,B两个曲柄,C无曲柄,D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

7、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连续加工完成零件一部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B)。

A 安装B 工序C 工步D 工作行程8、机械加工安排工序时,应首先安排加工(D)。

A 主要加工表面B 质量要求最高的表面C 主要加工表面的精基准D 主要加工表面的粗基准9、加工Φ20mm以下未淬火的小孔,尺寸精度IT8,表面粗糙度Ra3.2-1.6,应选用(C)加工方案。

A 钻孔-镗-磨B 钻-粗镗-精镗C 钻-扩-机铰D 钻-镗-磨10、车削细长轴时,为防止工件产生弯曲和振动,应尽量减少(D)。

A 轴向力B 前角C 主偏角D 径向力11、车削的特点是(C)。

A 等面积、断续切削B 变面积、断续切削C 等面积连续切削D 变面积断续切削12、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是(B)。

A 前角B 后角C 主偏角D 刃倾角13、顺铣与逆铣相比较,其优点是(A)。

A 工作台运动稳定B 刀具磨损减轻C 散热条件好D 生产效率高14、有三点和工件相接触的一个自位支承,限制工件的(A)个自由度A 1B 2C 3D 415、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不使用(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 机械制造概论机械制造概论机械制造:从毛坯经过一系列过程成为成品机器的过程。

机械制造:从毛坯经过一系列过程成为成品机器的过程。

生产系统: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生产系统: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制造系统:原材料变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原材料变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毛坯制造、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检测和物料的存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作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作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举例说明:生产类型举例说明:大量生产:汽车、手表、手机、由于其产量大且同一类型的产品一样故为大量生产大量生产:汽车、手表、手机、由于其产量大且同一类型的产品一样故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笔记本电脑、由于其每一阶段的电脑不同,每种电脑均有一定的数量成批生产:笔记本电脑、由于其每一阶段的电脑不同,每种电脑均有一定的数量单件生产:大型机床、水力发电装置,由于其为重型设备,专用设备所以只能进行单件生产。

第二章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利用切削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从而使工件的几何形状、从而使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切削运动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切削运动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1、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切削速度Vc(m/s 或m/min) m/min)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 601000´=nd V wC p进给运动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主运动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进给运动已加工表面主运动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6010002´=rC Ln V2、进给量: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时二者沿进给方向相对位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 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8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答:背吃刀量a p和进给量f增大都会使切削面积A D增大,从而使变形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因之切削力也随之增大,但a p和f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小不同,F Z=2C ap a p,即a p增大一倍,切削力也增大一倍,因为仅增大a p,切削厚度a c不变,而切削宽度a w则随a p的增大正比增大,由于a w的变化差不多与u和ξ无关,所以a p对F z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而f增大一倍,F Z约增大0.8倍。

因为f增大,切削功增大,切削力也相应增大,而f增大,切削厚度a c也成正比增大,a c增大ξ减小,u减小,又会使切削力减小,这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使切削力的增大与f不成正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2点自位支承在工件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

a. 0b. 1c.2d. 32.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多而装配精度要求又较高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a.完全互换法b.分组装配法c.修配法d.固定调整法3.广泛采用通用机床、重要零件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a.大量生产类型b. 单件生产类型c.中批生产类型d.大批生产类型4.采用高效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可换主轴箱(刀架)机床、可重组机床和采用流水线或自动线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a.大量生产类型b.中批生产类型c.单件生产类型d.小批生产类型5.某汽车年产量为1000辆,其上某中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3个,备品率2% ,废品率0.5% ,请判断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属于()生产类型。

a.小批生产类型b.大量生产类型c.中批生产类型d.大批生产类型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6.在加工或测量工作时,应尽量选用()作为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

a.工序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设计基准7.某工件内孔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该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2个b. 3个c.4个d.5个8.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规定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是()。

a.前刀面b.主切削刃c.副切削刃d.刀尖9.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

a.正交平面b.切削平面c.基面d.前刀面10.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称为()。

a.前角b.后角c.刃倾角d.副偏角11.超精密车削有色时通常选择的刀具材料为()。

a.高速钢b.硬质合金c.陶瓷d.金刚石12.在切削用量选择中,进给量选择较小最有利于减小()。

a.尺寸精度b.位置精度c.形状精度d.表面粗糙度13. 当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答案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答案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主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C)。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2、影响刀具锋利程度、影响切削变形和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 B )。

A、主偏角B、前角C、副偏角D、后角3、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A )。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4、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C )。

A、刀尖磨损量B、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C、后刀面磨损带的宽度D、后刀面磨损的厚度5、用硬质合金刀具对碳素钢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 A )。

A、YT30B、YT5C、YG3D、YG8 .6、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C )。

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7、下列刀具材料中,综合性能最适宜制造形状复杂刀具的材料是(A )。

A、高速钢B、硬质合金C、合金工具钢D、碳素工具钢8、YT类硬质合金刀具适用于加工(D ).A、铸铁B、不锈钢C、H62D、45钢9、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系传动链的是:( C )A、主运动传动链B、机动进给传动链C、车螺纹传动链D、快速进给传动链10、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C )A、车床最大轮廓尺寸B、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C、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D、主轴中心高1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面时,其主运动是( C )。

A、砂轮直线运动B、工件回转运动C、砂轮回转运动D、工件直线运动12、工件以内圆柱面采用长销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B )个自由度。

A、5B、4C、3 D.21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 A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副偏角和后角14、麻花钻有( B )条主切削刃A、1B、2C、3D、415、在下述加工方法中不能加工不通孔的是( 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查内容一、名词解释金属切除率:毛胚件经机械加工切削后,切去的重量与毛胚重量之比;刀具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个磨损限度称为刀具磨钝标准;刀具使用寿命: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称为刀具使用寿命;磨销烧伤:由于磨削时的瞬时高温使工件表层局部组织发生变化,并在工件表面的某些部分出现氧化变色的现象;工件的装夹: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加工前,应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位置,并固定好,以接受加工或检测;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六点定位原理:欲使工件在空间处于完全确定的位置,必须选用与加工件相应的6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经济加工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下,该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尺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量;:工艺能力等级是以工艺能力系数来表示的,即工艺能满足加工工艺能力系数Cp=T/6σ精度要求的程度;Cp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工艺过程;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自激振动:在没有周期性外力相对于切削系统而言干扰下产生的振动运动;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封闭环: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工序尺寸: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与波度和表层物理、化学性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基准二、填空1. 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润滑、冷却、洗涤和防锈 , 排屑 ;2. 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时常用高速钢 ;3.从球墨铸铁的牌号上可看出其_最低抗拉强度_和_最低伸长率_两个性能指标;4.在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为_硅锰_,以强化材料基体;5.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切削速度_、_背吃刀量_和_进给量_;6.基准根据功用不同可分为_设计基准_与_工艺基准_两大类;7.刀具磨损的三种形式是_前刀面磨损_、_后刀面磨损_和_前后刀面磨损_;8.钢在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叫_淬硬性_;1.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工序基准 , 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过定位、欠定位、和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 ;3.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4.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引起;5.工件在机床上的三种装夹方法是直接找正、画线找正和夹具装夹 ;6.夹紧力确定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型块,V型块有长、短之分,长V 型块有_2_个自由度,短V型块有_4_个自由度;1.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2.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光整加工 ;4. 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和先面后孔等;5.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6.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个方面;7.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叫专用夹具 ;8.确定零件某一表面加工余量时,毛坯的加工总余量是各余量之和;1、车削是指:利用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一种金属切削方法;2、车削直径为400mm的工件外圆,选定切削速度为80m/min,试确定车床主轴的转速为: min ;3、车削三角形外螺纹的加工方法:直进法、左右切屑法、斜进法 ;4、车外圆锥面的方法:小滑板转位法、尾座偏移法、靠模法和宽刀刃法 ;5、车刀在空间中的三个辅助平面是:正交平面、切削平面、基面 ;6、常用车刀的种类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车刀、切断刀 ;1、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首先应考虑选择粗基准,在选精基准;2、圆柱铣刀安结构分可以分为直尺圆柱、斜齿圆柱和螺旋圆柱三种;3、铣削加工切削层四要素切屑层、切屑厚度、切屑宽度、切屑面积 ;4、铣斜面通常有三种方法扳转工件、扳转立洗头、角度铣刀 ;5、键槽的类型有通槽、半通槽、封闭超 ;三、简答题1、金属切削过程中有哪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第一变形区特点:沿滑移线的剪切变形和加工硬化第二变形区特点:靠近前刀面的金属发生金属纤维化第三变形区特点:表层金属发生纤维化与加工硬化2、简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的联系和区别;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工误差越大,则加工精度越低,反之越高;3、为什么常把车削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各分力有什么作用为了便于测量和和应用,常将切削力分解为以下3个分力:切削力Fc:是计算切削功率和设计机床的主要参数背向力Fp:会使机床加工系统发生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进给力Ff:是设计机床进给机构或校核其强度的主要参数4、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是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他部分可根据需要设置;5、简述积屑瘤产生的过程并给出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措施至少两种产生过程:切削时,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处发生强烈摩擦,当接触面达到一定温度时,同时又存在较高压力时,被切材料会黏结在前刀面上;连续流动的切屑从粘在前刀面上的底层金属上流过时,如果温度与压力适当,切屑底部材料也会被阻滞在已经“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属层上,粘成一体,使粘结层逐步长大,形成积屑瘤; 控制措施:a、正确选用切削速度,是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削瘤的区域;b、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削之间的压力;c、适当提高工具材料硬度,减小加工硬化倾向;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7、粗基准的选用原则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便于装夹的原则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8、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特点是什么工序集中特点:a.有利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b.工序数少,设备数少,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c.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工序分散特点:a.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简单,易于调整b.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c.工序数多,设备数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9、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2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工艺审查3由产品的年生产纲领研究确定零件生产类型4确定毛坯5拟定工艺路线6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要提出设计任务书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8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9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10编织工艺文件10、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a.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b.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c.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d.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四、画图分析题1、刀具角度的概念,画法主剖面参考系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前刀面在基面以下时前1前角γ角为正值,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时前角为负值;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一般为正值;2后角α3副后角α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4主偏角Κr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5副偏角Κr6刃倾角λ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在主切削刃上,刀s尖为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值;2、夹具定位方案的分析;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概念;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6个叫完全定位;只限制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叫不完全定位;某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未加限制叫欠定位;某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叫超定位;使用超位的条件是能保证工件顺利安装,对提高支承刚度有利;3、夹具夹紧方案的分析;4、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对结构的要求五、计算题1、工艺尺寸链计算用公式算;=增环尺寸和-减环尺寸和a.闭环尺寸A=增环上偏差和-减环下偏差和b.上偏差ESc.下偏差EI=增环下偏差和-减环上偏差和d.入体原则,被包容尺寸上偏差为0,包容尺寸下偏差为02、加工余量和加工精度的计算逆推法;3、完全互换与分组装配法;1完全互换法:a.计算封闭环基本尺寸A=增环尺寸和-减环尺寸和Ab.计算封闭环公差T=上偏差ES-下偏差EITc.计算各环平均公差Tav/m m个数中不包含此封闭环Tav=T2分组装配法在完全互换装配法基础上:a.公差同向放大4倍示例方法如下b.测量尺寸c.从大到小分为4组,标注不同颜色d.同颜色进行装配静态模型反应系统在恒定载荷或缓慢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统平衡状态下的特性:而动态模型则用于研究系统在迅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统不平衡状态下的特性;静态模型的系统现时输出仅由其现时输入所决定;而动态模型的系统现时输出还要受其他以前的输入的历史影响;静态模型一般以代数公式描述,而动态模型则需要以微分方程,或其离散形式——差分方程来描述;反馈:一个系统的输出,部分或者全部的被反过来用于控制系统的输入内反馈:在系统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然形成的反馈外反馈: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为达到某种控制目的而人为加入的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就是指系统抵抗动态过程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稳定性的要求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是指当系统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产生偏差时,消除这种偏差的快速程度;准确性:是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程序,也称为静态精度; 极点: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传递函数:在外界输入作用前,输入、输出的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定常系统、环节或元件的输出x0t的拉氏变换X0s与输入x i t的拉氏变换X i s之比,称之为该系统、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瞬态响应:稳定系统的自由响应;系统在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稳态响应:一般就是指强迫响应;当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响应在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的输出状态;主导极点:若闭环极点中距虚轴最近的极点附近无闭环零点,而其它极点均远离虚轴,则前者对应的响应分量在时间响应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极点称为系统主导极点;幅频特性:线性系统在谐波输入的作用下,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是输入信号的频率w 的函数,称之为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φw也是w的函数,称其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最小相位系统:在复平面s右平面没有极点和零点的传递函数称为最小相位系统;开环系统:当一个系统以所需的方框图表示而没有反馈回路时,称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当一个系统以所需的方框图表示存在反馈回路时,称为闭环系统;Routh劳斯稳定判据:各系数同号且不为零Nyquist 稳定判据:当由-到+时,若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GjHj逆时针方向包围-1,j0点P圈,则闭环系统稳定;P为GsHs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的极点数Bode 稳定判据: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在Bode图上,当由0变到+∞时,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为正值的频率范围内,开环对数相频特性对-180°线的正穿越与负穿越次数之差为P/2;二阶系统中一般要求阻尼比ξ的范围是 ,最佳阻尼比为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的全部特征根具有负实部 ;当P=0时,Nyquist稳定判据可描述为包围点<-1,j0>不稳定,不包含<-1,j0>稳定 ;二阶系统性能指标中,超调量Mp只与ξ有关,因此Mp的大小直接反应了系统的阻尼特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入无关 ;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时域中的数学模型为微分方程 ,复数域中的数学模型2.表A-2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和z变换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填空题1. 时间定额中的作业时间是指和的总和。

2. 机械加⼯⼯序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和四个原则。

3. 定位粗基准选择应遵循保证零件加⼯表⾯相对于不加⼯表⾯具有⼀定位置精度的原则、、和在同⼀尺⼨⽅向上粗基准⼀般不得重复使⽤的原则四个原则。

4. 表⾯层材料物理⼒学性能包括表⾯层的冷作硬化、⼏个⽅⾯。

5. 表⾯层材料物理⼒学性能包括表⾯层的冷作硬化、和,,,⼏个⽅⾯。

6. 固定调整装配法适合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较⾼、⽣产类型的机器结构。

7.分组装配法适合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特别⾼⽣产类型的机器结构。

8. 修配装配法适合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较⾼、⽣产类型的机器结构。

9. 完全互换装配法适合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不⾼、⽣产类型的机器结构。

10. 在切削⽤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影响最⼤的是、其次是、最⼩的是切削速度。

11. 在切削⽤量三要素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的是、其次是、最⼩的是切削速度。

12. 在切削⽤量三要素中,对⼑具磨损影响最⼤的是、其次是、最⼩的是切削速度。

13. ⼑具磨损的形态有、和边界磨损三种。

14. 机械加⼯通常划分、和等三个加⼯阶段。

15.机床导轨误差包括、和导轨间的平⾏度误差对加⼯精度的影响。

16. 在CA6140切削铸铁零件时,通常应该选择的硬质合⾦⼑具材料为类。

17. 在加⼯外圆柱表⾯时,对碳钢材料的加⼯采⽤最多的加⼯⽅法为、对淬硬钢的加⼯⼀般采⽤、⽽对有⾊⾦属的精加⼯多采⽤。

18.专⽤机床夹具都有、和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9.平⾯加⼯常⽤的⽅法有、和等。

20.齿轮齿⾯的加⼯⽅法主要有、和等。

⼆、选择题1.⼀个⼯⼈或⼀组⼯⼈,在⼀个⼯作地对同⼀⼯件或同时对⼏个⼯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称为()。

a.⼯序b.⼯步c.⼯位d.安装2.加⼯表⾯、切削⼑具和切削⽤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称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第2章制造工艺装备复习题1。

单项选择1-1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①同一台机床②同一套夹具③同一把刀具④同一个加工表面1-2 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①材料成形法②材料去除法③材料累加法④材料复合法1—3 工件的定位就是使( )①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②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③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④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1—4 在数控铣床上用球头立铣刀铣削一凹球面型腔,属于()。

①轨迹法②成型法③相切法④范成法1-5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①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②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③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④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1—6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①砂轮的回转运动②工件的回转运动③砂轮的直线运动④工件的直线运动1-7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

①均由工件来完成②均由刀具来完成③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④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1-8 目前使用的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为().①硬质合金②金刚石③立方氮化硼④高速钢1—9 在背吃刀量p a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①刀具前角②刀具后角③刀具主偏角④刀具副偏角1—10 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①切削层深度②切削层长度③切削层厚度④切削层宽度1—11 大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2 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3 在球体上铣平面,要求保证尺寸H (习图2—1-13),必须限制( )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1-14 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习图2—1-14所示方法定位, 则实际限制( )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1—15 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 )个自由度.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6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1.切削三要素概念与计算。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的总称,这三者又称切削用量三要素。

①切削速度v:在切削加工中,刀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v = πdn / 1000 ( m / min )式中 d --- 完成主运动的刀具或工件的最大直径(mm) n --- 主运动的转速(r / min)②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或每双行程时,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中的相对位移量。

vf = n * f (mm / min)③切削深度ap: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

⑴对于外圆车削 ap = (dw - dm) / 2 (mm)⑵对于钻孔 ap = dm / 2 (mm)式中 dw --- 工件加工前直径(mm);dm --- 工件加工后直径(mm)。

2.①高硬度②高耐热性③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④高耐磨性⑤良好的工艺性顾其它。

3.刀具的标注角度定义,作用。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刀具角度。

(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⑴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前角的作用:前角↑切屑变形↓切削力↓刃口强度↓前刀面磨损↓导热体积↓⑵后角α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面的夹角。

后角的作用:后角↑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后刀面磨损↓刃口强度↓导热体积↓⑶主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的作用:主偏角↑切削刃工作长度↓刀尖强度↓导热体积↓径向分力↓⑷副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的作用:副偏角↑副后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刀尖强度↓表面粗糙度↑⑸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刃倾角的作用:①影响排屑方向:λS >0 °排向待加工表面;λS =0 °前刀面上卷曲λS <0 °排向已加工表面;②影响切入切出的稳定性③影响背向分力大小刀具角度的选择原则:1)粗加工塑性材料时,选择大前角γ0,小后角α0,小主偏角Kr,较小或负的刃倾角λs;加工脆性材料时可适当减小前角γ0;加工高硬度难加工材料时,采用负前角(γ0<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 试分析图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

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答:如图a 所示,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外圆表面呈锥形,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如图b 所示,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沿顺时针方向的偏转。

若刀具刚度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如图c 所示,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将使工件产生鞍形误差,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2. 如习图4-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

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

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

① 主轴径向跳动②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④ 刀杆刚性不足 3.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③ )。

① 工件刚度不足② 前后顶尖刚度不足③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④ 导轨扭曲4. 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2-7),车后发现工件A 处直径比B 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 ② ③ ④ )。

①刀架刚度不足② 尾顶尖刚度不足 ③ 导轨扭曲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5. 如习图4-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

加工后测量,发现孔径偏大。

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④ )。

① 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② 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刀具热变形④ 钻头刃磨不对称6. 图所示为车床进刀轴架零件,若已知其工艺过程为:(1)粗精刨底面和凸台;(2)粗精镗φ32H7习图4-2-5习图4-2-8孔;(3)钻、扩、铰φl 6H9孔。

试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并确定各限制几个自由度。

分析工序(3)的定位基准解:第一道工序按划线找正,刨底面和凸台。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完整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完整版

1.工艺的组成: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2.工艺过程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

3.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4.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5.工件装夹由找正装夹(直接找正装夹、画线找正装夹)和夹具装夹。

6.工件定位有欠定位、过定位。

7.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8.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厚度、切削层公称宽度、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9.车刀切削部分六要素: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10.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几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

11.刀具的标注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12.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较高的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磨冲击性能、良好的工艺性。

13.常用的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工具钢、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

14.切削变形区的划分:第一变形区(从OA线到OM线的区域)、第二变形区、第三变形区。

15.切削变形程度的三种表示方法:变形系数(变形系数与剪切角有关,剪切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切削变形减小)、相对滑移、剪切角(前角增大,剪切角增大,变形减小。

摩擦角增大,剪切角减小,变形增大)。

16.积屑瘤的形成:连续流动的切削从粘在前刀面上的金属层上流过时,如果温度与压力适当,切削底部材料也会被阻滞在已经“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属层上,粘成一体,使粘结层逐步长大,形成积屑瘤。

17.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使刀具前角变大、使切削厚度变化、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18.防止积屑瘤的措施:正确选用切削速度、使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增大刀具前角、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19.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层公称厚度。

20.切削的形状类型:带状切削、节状切削、粒状切削、崩碎切削。

21.对切削的控制措施:采用断屑槽、改变刀具角度、调整切削用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封闭环确定后接着要查找各个_组成环_环,所有组成环都必须是_直接获得_尺寸.1.机械加工时,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工艺) 系统.影响该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刚度).2.切削力可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三个分力:(主切削)力、(吃刀)抗力和进给抗力。

3.夹具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通用可调整夹具(或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

4.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方面内容。

5.一批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常值系统误差影响分布曲线的(位置),随机误差影响分布曲线的(形状)。

6.工件常用的装夹方法有: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和使用(夹具)装夹.7.刀具磨损是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等作用的综合结果,其磨损形式可分磨粒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8.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的三个坐标平面分别是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

9.剪切角中是(剪切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10.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完整性)和表面(物理机械性能)两个方面。

11.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12.以(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以同一个精基准面定位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它表面,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13.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形式14.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法和(调节)法。

15.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同一))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6.确定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

17.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及准备终结时间组成。

18.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派生式(样件法)、(创成)式和(半创成(综合))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 试分析图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

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答:如图a 所示,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外圆表面呈锥形,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如图b 所示,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沿顺时针方向的偏转。

若刀具刚度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如图c 所示,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将使工件产生鞍形误差,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2. 如习图4-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

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

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

① 主轴径向跳动②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④ 刀杆刚性不足 3.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③ )。

① 工件刚度不足② 前后顶尖刚度不足③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④ 导轨扭曲4. 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2-7),车后发现工件A 处直径比B 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 ② ③ ④ )。

①刀架刚度不足② 尾顶尖刚度不足 ③ 导轨扭曲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5. 如习图4-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

加工后测量,发现孔径偏大。

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④ )。

① 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② 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刀具热变形④ 钻头刃磨不对称6. 图所示为车床进刀轴架零件,若已知其工艺过程为:(1)粗精刨底面和凸台;(2)粗精镗φ32H7习图4-2-5习图4-2-8孔;(3)钻、扩、铰φl 6H9孔。

试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并确定各限制几个自由度。

分析工序(3)的定位基准解:第一道工序按划线找正,刨底面和凸台。

第二道工序粗精镗φ32H7孔。

加工要求为尺寸32±0.1㎜、6±0.1㎜及凸台侧面K 的平行度0.03㎜。

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选择底面和凸台为定位基准,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凸台限制两个自由度,无基准不重合误差。

第三道工序钻、扩、铰φ16H9孔。

除孔本身的精度要求外,本工序应保证的位置要求为尺寸4±0.1㎜、51±0.1㎜及两孔的平行度要求0.02㎜。

根据精基准选择原则,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案:(1)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K 面限制两个自由度 此方案加工两孔采用了基准统一原则。

夹具比较简单。

设计尺寸4±0.1㎜基准重合;尺寸51±0.1㎜的工序基准是孔φ32H7的中心线,而定位基准是K 面,定位尺寸为6±0.1㎜,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等于0.2㎜;两孔平行度0.02㎜也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等于0.03㎜。

可见,此方案基准不重合误差已经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不可行。

(2)φ32H7孔限制四个自由度,底面限制一个自由度 此方案对尺寸4±0.1㎜有基准不重合误差,且定位销细长,刚性较差,所以也不好。

(3)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φ32H7孔限制两个自由度 此方案可将工件套在一个长的菱形销上来实现,对于三个设计要求均为基准重合,唯φ32H7孔对于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将会影响两孔在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应当在镗φ32H7孔时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第三方案基准基本上重合,夹具结构也不太复杂,装夹方便,故应采用。

7. 要求在轴上铣一个键槽,如图所示。

加工顺序为车削外尺寸为A 2;圆;铣键槽磨外圆,要求磨外圆后保证键槽尺寸为,求键槽尺寸A 2。

画尺寸链图b ,A 2、A 3/2为增环,A 1/2为减环,A 0为封闭环。

A 2=A 0-A 3/2+A 1/2=(62-70/2+70.5/2)mm=62.25mmT 2=ES 2-EI 2=-0.05-(-0.27)=0.22mm 则8. 试选择习图5-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其中a )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 )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c )飞轮,毛坯为铸件。

均为批量生产。

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习图5-4-1a ) AA t c )CCt b ) B B t图a :① 精基准——齿轮的设计基准是孔A 。

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A 为精基准。

以A 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

故选孔A 为统一精基准。

② 粗基准——齿轮各表面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

在加工孔A 时,以外圆定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A 定位加工外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故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图b :①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B 。

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B 为精基准。

以B 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

故选孔A 为统一精基准。

② 粗基准——液压油缸外圆没有功能要求,与孔B 也没有位置关系要求。

而孔B 是重要加工面,从保证其余量均匀的角度出发,应选孔B 的毛坯孔作定位粗基准。

图c :①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C 。

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C 为精基准。

以C 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

故选孔C 为统一精基准。

② 粗基准——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与不加工孔要求同轴,且不加工内端面与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能的均匀,故应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

9. 习图5-4-2所示a )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和 已加工好,b )、c )、d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

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

∆2)图c :尺寸A 2,005.08-构成一个尺寸链5X4-2c ),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 2和005.08-是组成环,且A 2为增环,005.08-为减环。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A 2-8,→A 2=18mm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0.1=ESA 2-(-0.05),→ESA 2=0.05mm;-0.1=EIA 2-0,→EIA 2=-0.1mm 。

故:05.01.0218+-=A mm3)图d :尺寸A 3,10±0.1,005.08-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d ),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 3,005.08-和01.038-是组成环,且01.038-为增环,A 3和005.08-为减环。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A 3+8),→A 3=28mm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a ) 习图5-4-3ans c ) d )0.1=0-(EIA 3+(-0.05)),→EIA 3= -0.05mm;-0.1= -0.1-(ES A 3+0),→ESA 3=0。

故:005.0328-=A mm10. 图示零件加工时应如何选择粗精基准,(标有符号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图a 、b 要求保持璧厚均匀,图c 、d 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该孔加工余量均匀。

)答案:(1) 图a 中以不加工面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

这样可保证壁厚均匀,保证孔与外圆的同轴度。

(2) 图b 中以不加工面小端外圆作粗基准,以孔作精基准,可保证壁厚均匀。

(3) 图c 中以孔作粗基准,以小外圆为精基准,可简化夹具制造,保证孔加工余量均匀。

(4) 图d 中以轴承孔作粗基准,以底面作精基准。

可保证轴承孔加工余量均匀。

11.在加工如图所示零件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6士0.lmm ,因这一尺寸不便于测量,只能通过测量尺寸L 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 及其公差。

解:A0为封闭环,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其中:L 和 A1 为增环, A2 为减环,所以L 的基本尺寸=36—26+6=16mm上偏差=0.05—(—0.05)—0.1=0mm下偏差= —0.1+0.05+0= —0.05mmL=16005.0-mm 12.如图所示,(a)为工件铣槽工序简图,(b)为工件定位简图。

试计算加工尺寸015.090-mm的定位误差(外圆直径0035.0100-φ ,工件内孔025.0040+φ,定位心轴009.0025.040--φ)。

解:工件内孔中心线为定位基准,工件内孔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定位心轴的外圆柱面为限位基面。

基准位移误差: ()mm Y 0205.02009.0025.0025.0--+=∆ 90015.0-尺寸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外圆柱面的下母线,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基准不重误差为工序基准到定位基准尺寸的公差,即:又因为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准面上,所以,定位误差为:13·如图(a)所示为轴套零件简图,其内孔、外圆和各端面均已加工完毕,试分别计算按图(b)中3种定位方案钻孔时的工序尺寸及偏差。

解:方案一,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所以,A1=mm 1.012+-,,方案二,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其中,A2为增环,8006.0-mm 为减环,所以,A2的基本尺寸=8+12=20mm上偏差=0.1—0.06=0.04mm下偏差= —0.1—0= —0.1mm所以A2=2004.01.0+-mm方案三,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其中,4001.0-为增环,8006.0-和A3为减环,所以的基尺寸=40—(8+12)=20mm上偏差=0.1—0+0.1=0下偏差= 0—(—0.06) —0= —0.04mm所以A3=20004.0-mm14.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20-0.2mm ,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10分)已知:A 2=40+0.05 A 3=65±0.05 A ∑=20-0.2 求A(1) 尺寸链图(2分)(2) 判断封闭环A ∑=20-0.2(2分)(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分)A Σ=A+ A2―A3 A =45BsA Σ= BsA+BsA2-BxA3 BsA=-0.1BxA Σ= BxA+BxA2-BsA3 BxA=-0.15(4)入体尺寸标注:44.9-0.05(2分)(5)校核δ∑= δ+δ2+δ3 = 0.2(2分)15.习图2-4-7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025.0035+=φD mm ,01.080-=φd mm ),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2.005.38+=H mm 。

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