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

合集下载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引言概述:护士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护士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患者身份查对1.1 患者身份确认: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之前,护士应子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1.2 防止患者混淆:护士应利用多种方式,如问询患者、核对住院号、扫描患者腕带等,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避免患者混淆。

1.3 避免错误操作:通过患者身份查对,护士可以避免将错误的治疗措施应用于患者身上,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查对2.1 药物标签核对:护士在给患者用药之前,应子细核对药物标签上的信息,包括药名、剂量、用法等。

2.2 避免药物混淆:护士应注意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混淆,特殊是外观相似的药物,可以通过核对药物名称和标签颜色等方式来避免错误。

2.3 防止药物过敏:护士应子细核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给患者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手术查对3.1 手术准备核对:护士在手术前应与患者核对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患者身份等信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3.2 防止手术器械混淆:护士应核对手术器械的种类、数量、规格等信息,避免手术中的器械混淆,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3.3 手术后核对:护士应与团队成员一起核对手术后的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手术用品、手术记录等,确保手术操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护理操作查对4.1 护理操作前核对: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应核对操作的名称、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时间等信息,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4.2 避免护理操作混淆:护士应注意避免不同的护理操作之间的混淆,如清洁伤口和更换敷料,可以通过核对操作名称和具体步骤来避免错误。

4.3 护理操作后核对:护士应与患者核对护理操作的效果和患者的感受,确保护理操作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五、病历文书查对5.1 病历书写规范:护士在进行病历记录时,应遵循规范的书写要求,包括使用规范的术语、清晰的字迹等,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引言概述:护士查对制度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护士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患者身份查对1.1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应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确保与患者的身份一致。

1.2 确认患者病历号:护士在为患者建立病历时,应核对患者的病历号,避免因病历号错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1.3 确认患者病情: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子细问询患者的病情、症状等信息,并与医生进行核对,确保患者的病情准确。

二、药品查对2.1 核对药品名称:护士在给患者配药时,应子细核对药品的名称,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2.2 核对药品剂量:护士在给患者配药时,应子细核对药品的剂量,避免因剂量错误而导致的药物过量或者不足。

2.3 核对药品途径:护士在给患者配药时,应核对药品的给药途径,确保患者按正确的途径服药,避免给药错误。

三、手术查对3.1 核对手术项目:护士在手术前,应核对患者的手术项目,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3.2 核对手术部位:护士在手术前,应核对手术部位,避免因手术部位错误而导致的手术事故。

3.3 核对手术器械:护士在手术准备时,应核对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确保手术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器械。

四、输血查对4.1 核对输血血液类型: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输血时,应核对患者的血型与输血血液类型是否匹配,避免因血型不符而引起的输血反应。

4.2 核对输血血袋标签: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输血时,应核对输血血袋上的标签,确保血袋的标签与患者的信息一致。

4.3 核对输血速度:护士在进行输血时,应子细控制输血速度,避免因输血速度过快或者过慢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五、护理记录查对5.1 核对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核对护理操作的正确性,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护理服务。

5.2 核对护理时间:护士在记录护理时,应准确记录护理的时间,避免因时间错误而导致的护理不及时。

护士的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
护士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护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确保护士在执行医嘱、准备药品和护理操作等环节中,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避免因疏忽导致医疗事故或不良后果。

以下是护士查对制度的详细描述:
一、医嘱查对
1.护士在接收医嘱时,需对医嘱内容进行仔细查对,确认医嘱内容完整、
清晰、无误。

2.如有疑问或发现错误,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确保医嘱得到准确执
行。

3.每日查对医嘱一次,确保医嘱与执行单相符。

二、药品查对
1.护士在准备药品时,需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给药时间和途径进行
仔细查对。

2.确认药品与医嘱相符,避免用错药品或剂量。

3.如发现药品有异常或疑问,应及时与药房联系解决,确保患者用药安
全。

三、护理操作查对
1.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需对操作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仔细查
对。

2.确认操作前准备充分,操作过程符合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
果。

3.如遇特殊情况需暂停操作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记录。

四、患者身份查对
1.护士在给药、输液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前,需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
信息与医嘱相符。

2.防止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用错药或错误护理操作。

五、其他查对内容
1.护士在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时,如采血、做心电图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
查对。

2.确保操作前准备充分,操作过程符合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
果。

总之,护士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保证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记录处理时间,及时查对并签全名。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方可执行。

2.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甄,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3.整理转抄长期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它治疗等)后须经二人查对。

4.医嘱必须每班查对,办公室护士负责每日医嘱查对,并与查对者双签名。

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二)给药查对制度1.给药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用药前查、用药中查、用药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用法。

2.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注意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有无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摆药后须经第二人认真核对后方可执行。

5.对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待皮试阴性后方可遵医嘱执行,如皮试阳性或缺药,应及时记录,并尽快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取消或更改医嘱。

6.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安薇备查,剩余药液经二人销毁,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静脉用药时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8.给药、注射、处置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并向患者解释。

(三)输血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取血时与发血人员共同做好三查: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等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查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八对:对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护士必须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1.各班医嘱必须由两人核对,每天小查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一次,并登记签名。

2.处理医嘱后,应班班查对。

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室护士核对,小夜班护士核对白班未核对的医嘱,大夜班护士核对小夜班医嘱。

大夜班医嘱由次日主班核对,并在医嘱单和微机上签名。

3.口头医嘱按常规不执行,必须在抢救病人或特殊紧急情况下,由执行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师确认后方可弃去。

抢救病人结束后,应及时补上医嘱。

4.临时医嘱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和输液卡上签名。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口头医嘱、医嘱不规范、医师未签名、治疗医嘱未注明时间、剂量、用法者不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守三查七对制度:三查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包括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摆药后必须由两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2.口服药、注射剂、毒麻药品、外用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避免意外发生。

3.各类药品瓶签与药名相符,内服药用蓝色标签,外用药用红色标签,内外有别,帐物相符。

4.各类静脉注射液体,收发药液时,必须先检查药液的生产日期、批号、有无过期、瓶体有无裂纹,液体内有无絮状物,软包装液体要检查有无漏液、漏气,外包装有无损坏等方可使用。

5.口服药物:严格遵守口服药给药操作规程,病人不在时不能发放口服药。

要送药到口,发药时必须携带服药单,如有疑问及时核对,发药时向病人说明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药者在服药单上签字,签执行时间。

6.液体管理:使用大液体时,要严格把好“四关”,做到“五查”。

四关包括:摆液体进治疗室的检查关摆药前的检查关配液体前的检查关上挂输液架前的检查关XXX包括:查瓶口有无松动液体输注完后按规定粘贴输液卡并保存入档。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一)处理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并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二)处理医嘱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均在医嘱转抄本上签全名。

(三)每日两人总核对医嘱一次。

护士长每周总核对一次。

(四)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复诵二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再弃去。

(五)抢救结束后医生及时补开医嘱,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及时签全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二)三查:备药(治疗)前查、备药(治疗)中查、备药(治疗)后查。

(三)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四)备药前要检查药物名称、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液体瓶口有无松动,软包装有无渗液,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五)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准确后方可执行。

(六)对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必须询问病人过敏史,有过敏者应在床头做明显标记。

(七)使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须反复核对。

用后的安瓿按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保留。

(八)静脉给药使用多种药物要注意配伍禁忌。

(九)发药或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无误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沟通。

对病人因诸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记录在护理单上。

三、输血查对制度(一)标本采集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后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原则上采集血样一次一人。

将血样与输血申请单再次核对后送交血库。

(二)取血1.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查对受血者科室、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含Rh因子)、血液类型及剂量、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2.核对血袋标签:血型(含Rh因子)、血液类型及剂量、血袋号、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无溶血或凝血块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再血库领血单上签字后方可发出。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医疗质量的高低以及医院的形象。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护理部根据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内容,制定了护理查对制度,要求临床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1. 执行医嘱须严格三查、七对”,做到班班查对。

2. 医嘱处理、打印、执行前后,医嘱班护士和执行护士认真查对,若有疑问必须核实后再执行。

3. 医嘱班护士每天上午上班后,检查前一日医嘱未执行”项,查对是否有未执行的医嘱。

4. 医嘱班护士每天上午查对前一日夜班所出现的新医嘱及费用录入情况。

5. 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或医嘱班、治疗班、辅助护士)每天负责查对分管病人的所有医嘱。

6. 夜班查对本班出现的所有医嘱。

7. 病人出院前,医嘱班查对医嘱与费用是否相符,及时补费或退费。

8. 每周大查对医嘱1次,要求2人以上核对,护士长必须参加,并做登记签名。

9. 抢救人群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复述1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抢救结束2人核对无误后弃掉。

保留原始抢救记录,执行护士在补记医嘱上签执行时间及全名。

10. 查对医嘱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立即予以纠正,必要时报告护士长。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 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3.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有效期。

4.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5.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6.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7. 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护理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水准要求的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准确、全面的查对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护士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并分别加以阐述,以便护士们更好地实施这些制度来保障病人的健康。

1. 病人基本信息查对在进行护理工作前,护士必须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查对。

这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不发生因信息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护士应当与病人互相确认基本信息,避免患者混淆或身份错位,确保实施的医疗措施正确有效。

2. 用药查对用药查对是护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药物前,必须进行用药查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频次等核对工作。

只有确认药物无误,才可以给病人使用。

此外,在给病人注射药物时,护士应当确认注射部位、注射方式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3. 医嘱查对医嘱查对是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涉及到医生的医嘱执行是否准确。

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必须仔细核对医生开具的医嘱内容,包括药物名称、用量、用法、时间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护士还应当与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等进行对照,避免遗漏或错误。

4. 动作查对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护士必须进行动作查对,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动作查对包括操作的步骤、方法、技巧等的核对,确保操作符合标准和要求。

同时,护士还应当与病人进行交流,说明操作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病人的配合和理解。

5. 随机查对除了以上四大查对制度外,护理工作中还应当进行随机查对,以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随机查对是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验证、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随机查对,护士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护理五大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护士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在实施这些查对制度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验证和确认。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引言概述:护理核心制度,也被称为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它的目的是通过核对和验证的方式,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以确保操作对象正确无误。

1.2 核对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之前,必须子细核对医嘱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以避免因医嘱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1.3 记录核对结果: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的结果,以便其他医护人员参考和核对。

二、核对用药和输液2.1 核对药品标签:护士在给患者用药之前,需要核对药品的标签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2.2 核对药品配制:护士在给患者配制药物时,需要子细核对药品的配制方法和比例,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核对输液过程: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输液时,需要核对输液的速度、剂量等,以避免因输液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三、核对手术准备和操作3.1 核对手术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核对手术器械、药品、患者身份等,确保手术准备工作的完整和准确。

3.2 核对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核对手术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3 记录核对结果: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手术准备和操作的核对结果,以便术后总结和改进。

四、核对护理措施和交接班4.1 核对护理计划: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之前,需要核对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2 核对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核对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交接班核对:护士在交接班时,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护理措施等,以确保交接班的准确和顺利进行。

总结: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确保医疗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查对并签全名。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4、整理、转抄长期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它治疗等)后须经两人查对。

5、医嘱必须每班查对,办公室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查对并双签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理前查;服药、注射、处理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有效期。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格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用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请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利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需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仔细进行“三查八对”,确定无误落后行输血,并两人署名。

3、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统一处理。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
护士查对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必须在工作中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进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⒈医嘱应做到每班查对并登记全名.
⒉下班核对上班医嘱并登记全名.
⒊护士长每日核对全天医嘱.
⒋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⒌护士长每周组织总查对医嘱二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⒈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时间和用法.
⒉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⒊摆药后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⒋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⒌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⒈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损.
⒉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反应.
⒊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⒋输血前配血报告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⒌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后送化验室.。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总则)(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查对应贯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病人身份识别、临床护理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进行病人身份识别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唯一身份查对的标识。

使用电子设备辨别病人身份时,仍需进行语言查对。

杜绝病人身份识别错误事件的发生。

1)语言查对:询问和反问病人姓名(即核对时,让病人或其亲属陈述病人姓名),双向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嘱。

2)视觉查对:核对腕带、床头卡、就诊卡卡号(门诊)等信息。

(3)腕带使用规范和管理要求1)意识不清、老年人、抢救病人、语言障碍、手术等特殊病人需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之一。

2)新病人入院时,由两名护士进行双核对,确认信息无误后(一名护士值班时进行二次核对)将腕带佩带病人手腕,松紧以放入病人一指为宜,原则上佩带于右手腕。

3)腕带信息清晰可辨。

腕带若遗失、损坏、字迹模糊,护士需及时重新填写,双人核对后再佩带。

4)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说明佩带腕带的重要性,无特殊情况,病人出院当天由护士取下。

5)腕带上应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药物过敏、传染病腕带上有标识。

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应标明过敏药物名称。

(4)对无法有效沟通,且无亲属在场的病人,如手术、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病人等,护士需要加强视觉识别。

在居家和服务站点可通过家属/照护者口述,明确病人身份。

(5实施临床护理操作、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四查八对一注意”。

1)四查:治疗、操作前查;治疗、操作中查;治疗、操作后查;下班前查。

2)八对: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有效期。

3)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6)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护理部)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护理部)
● 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血袋低温保留24小时,必要时送检)
06
手术安全查对制度
手术安全查对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血型、麻醉方式、手 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查对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查对化验单,以确认受血 者
● 3.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
● 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3-5分钟再离开。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 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过程须严 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先减慢输血速度,立即通知医生,如出现溶血反应立即停止 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保留血液及血袋,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抢救。
07
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
● (1)护理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患 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确实保证对正确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操作。
● (2)认真核对患者身份,操作前必须进行三查七对,输血及血制品必须查对血型。 ● (3)病人入院时佩戴腕带,腕带信息一定要由两名护士核对无误。 ● (4)对患者身份识别至少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识别方式,即:床号、姓名、性别;床头卡信息;手腕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目的确认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品质及病人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实施各项护理操作。

三、内容1.医嘱查对程序:(1)电脑处理者仔细核对医嘱各项内容是否正确,对于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

(2)医嘱处理者在处理医嘱时,重新在医嘱变更单上逐条审核医嘱,打蓝钩、签名,由另一名护士核对并打红钩、签名,夜班一人时一人双次核对。

(3)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4)在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瓿,经二人核对无误后弃去。

事后督促医师及时、据实补开医嘱并签名。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程序:(1)凡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九对(姓名、病案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确保正确的药物给予正确的患者。

(2)备药前要仔细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浑浊、絮状物、裂痕、失效。

如不符合要求、标签不清和缺损的,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配置后检查药物的性状有无浑浊、絮状物、沉淀。

口服药应协助患者服用后,方可离开。

(4)给药前应详细查对过敏史,需作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

使用麻醉药时,双人取用、双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5)发药和注射时,核对姓名、住院号并让患者或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后用PDA扫描病人腕带,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病人提出疑问,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并向患者解释。

3.输血查对程序:(1)确认输血医嘱后,由2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严格核对患者姓名、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实施标本采集前,再次核对试管标签,与患者或家属确认采集血样,并在临时医嘱单上双签名。

(2)接到血液制品后签上接收时间和签名,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查对以下内容:①查对交叉配血单上病人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与检验血型单核对。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五大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五大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是从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医疗护理全过程中,保证所有的治疗护理过程准确进行,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一种核心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配血与输血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查对者和执行者需要签名确认并记录执行时间。

口头医嘱仅在抢救患者的情况下使用,需要由医生下达,护士复述,医生确定无误后方。

可执行,安培要留到抢救以后再次核对。

对有问题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服药、注射、处置)前、中、后各查对一次。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备药前打印电脑标签,检查药品质量、外观、有效期、标签。

备药后双人查对。

给药前询问过敏史,查看手腕带、床头卡、医嘱单的过敏标志。

麻醉、精神药品双人查对,使用前登记,使用后登记余液,安培交回药房。

同时给予多种药物要注意配伍禁忌。

如有疑问,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配药后留下安培,经另一人核对无误并签名后方可使用。

静配中心配置液体,需要查看签章是否完整。

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查对过程。

三、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麻醉前查对体位摆放前查对手术开始前查对手术物品使用前查对手术器械及物品查对手术标本查对手术结束时查对主要内容:主动邀请清醒的患者参与手术查对婴幼儿、意识不清、言语障碍者与陪同者进行查对临床护士送患者到手术室前需要在病房完成患者的身份双查对临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时,根据《手术病人交接记录表》进行核对,内容包括: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和部位及其标识、静脉通道、管道、术前用药、用药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核对双人无误签名。

手术完毕后交接查对患者从手术室或复苏室转出与临床科室交接,根据《手术病人交接记录表》,由护送医生或麻醉医生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腕带、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中情况、管道、术后用药、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及各项文书,核对无误双人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一)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各班医嘱均由两名当班护士进行查对。

(二)每班护士对当班及上一班医嘱要进行查对,每周定期大核对一次,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整。

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三)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四)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二)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三)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四)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五)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六)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七)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

三、输血查对制度
(一)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含Rh 因子)、肝功,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二)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

(三)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 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四)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 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五)输血完毕后血袋应送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六)输血单应该保留在病历中。

四、手术患者查对制度(含介入和有创操作)
(一)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术前用药,所带的术中用药,病历与资料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等,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

(二)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三)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进行逐一核查。

使用后将包外信息卡及植入物标签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四)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凡病情需要填入体内的纱布、纱条或内植物等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手术医师确认签字。

以便取出时核对。

(五)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六)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并交由家属保管。

(七)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五、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
(一)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
(二)“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
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六、查对要求
在抽血、治疗、给药或输血等护理操作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间、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七、与患者沟通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八、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一、所有住院患者,急诊科留观室及输液室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手术前、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医务人员辨识患者身份的一种必备的手段.对于腕带过敏患者,可将腕带系于病员服第二个扣眼处,以便于核对。

二、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就诊卡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

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三、对需要佩戴“腕带”的患者,护士必须于入院、留观及门诊输液时为其佩戴.患者在院期间须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士为其剪断、取下.
四、护士应用正楷字体认真、清晰、完整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新生儿需另外注明出生时间及体重),便于患者身份的准确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