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知识点总结

运动疗法知识点总结概述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来改善人体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以规则、适量、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来提高个体身体素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的一种康复技术。
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改善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功能、改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多种途径来减少或消除疼痛、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运动疗法的体育锻炼原则、运动疗法的应用范围、常见的运动疗法方式和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运动疗法的体育锻炼原则1. 适量原则适量的运动有益于人体健康,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减轻体重等。
适量的运动量应根据个人的年龄、体力、健康状况等情况制定,一般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2. 个性原则个性化是运动疗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不同的人因为年龄、性别、体质差异、患病情况等各种因素有不同的运动需求,因此运动疗法应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确保运动的安全、有效和愉悦。
3.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指在进行运动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逐步递增运动强度和时间,以避免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
4. 多样化原则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有利于激发人的兴趣,减少因训练单一性而带来的厌倦感,从而使人更加愿意坚持锻炼。
多样化的运动方式还可以更全面地调动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5. 配套原则在制定运动疗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运动的配套性,即通过合理的配合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调动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形成动态均衡,促进身心健康。
二、运动疗法的应用范围1. 预防疾病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循环,增加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
2. 保健养生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机体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睡眠,增加个体的抗病能力。
3. 康复训练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调整体形,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失智老年人康复照护—运动疗法

坐位训练--动态平衡
坐位训练--动态平衡
坐位训练--动态平衡
坐位训练--动态平衡
任务一:运动疗法
四、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1.在运动中或增加运动强度后感觉疼痛或任何不适, 应立即停止运动 2.运动前必须热身,结束后放松
轻度,持续约1-3年。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障碍,不安和抑郁症状,健忘多为常见
站立位训练--动态平衡
2.老人站在平地上, 双足分开,有较大的 支撑面,利于保持平 衡。治疗师站于老人 旁边,向不同方向推 动患者,逐渐增加推 动的力度和幅度,增 加训练的难度
站立位训练--动态平衡
3.向前方、侧方、后 方伸手从桌子上拿物 体及做各种不同程度 的用手伸出及指向的 任务
为减少正常65岁以上老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 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适量肌肉力 量训练。
任务一:运动疗法
三、失智老人早-中期的运动
此阶段的老人,通常运动中不会遇到困难,应鼓励 老人长期坚持下去。 运动量: 轻度,持续约1-3年。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障碍,不安和抑郁症状,健忘多为常见 每周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WHO推荐) 每天运动30分钟,一周至少5天ຫໍສະໝຸດ 三、失智老人早-中期的运动
运动疗法如有氧运动、步行、瑜伽、太极、力 量训练等有可能成为药物无效的老人的有效治疗方 法
二、运动前评估
评估老人的年龄、疾病、 能力、失智类型及需求
berg平衡评定量表
二、运动前评估
评估老人的年龄、疾病、 能力、失智类型及需求
berg平衡评定量表
二、运动前评估
总分56分,按总分为0~20、21~40、21~56分 为三组,其代表的平衡能力则分别相应于坐轮椅、 辅助步行和独立行走三种状态 总分少于40分,预示有跌倒的危险性
运动疗法的重点知识点

运动疗法的重点知识点1. 什么是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利用运动和身体活动来达到康复和健康目标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可以用于预防、管理和康复各种疾病和损伤。
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改善个体身体机能、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2. 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心血管系统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2 呼吸系统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3 骨骼系统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2.4 肌肉和关节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保护关节,减少关节炎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2.5 代谢和体重控制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速率,促进脂肪燃烧,调节体重,预防和管理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
2.6 免疫系统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3. 运动疗法的应用3.1 康复医学运动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3.2 心理健康运动疗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运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和压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改善心理状态。
3.3 内分泌系统运动疗法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运动可以促进激素的分泌和平衡,改善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疾病。
3.4 神经系统运动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大。
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记忆力,预防神经系统疾病。
4. 运动疗法的原则4.1 个体化运动疗法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因为不同人需要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
4.2 渐进性运动疗法应该从小到大、从浅入深进行,遵循逐步适应的原则,以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损伤。
4.3 多样性运动疗法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运动,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方面,增强身体的综合功能。
运动疗法重点

一.名词解释1.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称之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
3.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
4.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5.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作业)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6.平衡能力: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的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重新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能力。
二.非名词解释制动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一)消极:(1)心血管血容量减少,心率增加,每搏量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到直立位)。
(2)呼吸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通气效率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增加(3)肌肉骨骼1.肌代谢障碍: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肌蛋白的合成速度便开始下降。
2.肌萎缩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以神经性瘫痪引起的肌萎缩最为明显。
肌萎缩速度为非线性的,即制动早期肌萎缩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伸肌萎缩的程度要重于屈肌。
3.肌力下降由于肌萎缩、支配肌运动的神经兴奋性下降、运动单元募集减少等因素,导致肌力下降。
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肌力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又是造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4.肌性挛缩制动会导致肌膜的胶原纤维发生改变,使肌膜硬化、弹性下降。
由于肌膜的限制作用,将会使整块肌丧失其伸展性,造成肌性挛缩。
5.骨代谢异常骨钙负平衡,骨密度降低(4)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雄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心钠素早期升高,后期下降;胰岛素和前胰岛素C肽分泌增高(二)积极影响: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损伤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
论述运动按摩的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论述运动按摩的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运动按摩是一种结合了运动和按摩的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和手法按摩,能够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对身体有益。
本文将就运动按摩的生理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一、运动按摩的生理作用1. 改善血液循环:运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到肌肉和组织,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排除代谢废物和毒素,从而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减少疲劳感。
2. 放松肌肉:运动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和拉伸肌肉,消除肌肉的疲劳和紧张感,改善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减少肌肉酸痛和僵硬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缓解疼痛:运动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和释放内啡肽等物质,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和神经痛等疼痛症状,提高身体的舒适度。
4.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运动按摩可以刺激消化器官,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胃肠蠕动,减少消化不良、胃胀和便秘等问题。
5.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运动按摩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和心率,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 调节神经系统:运动按摩可以通过刺激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身心健康。
二、运动按摩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运动按摩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应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按摩方式,如经典按摩、推拿、拔罐等。
在选择运动按摩方式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和个人喜好。
2. 寻求专业的按摩师:运动按摩需要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操作,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在接受运动按摩时,要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按摩师,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风险和伤害。
3. 注意运动按摩的强度和频率:运动按摩的强度和频率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如果按摩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告知按摩师,避免过度按摩导致损伤。
同时,运动按摩的频率也不宜过高,一周进行1-2次即可。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一、运动疗法的定义和原理(500字)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是以运动为手段,通过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运动能够调整身体的生理机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运动疗法的适应症(800字)1. 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增加心肌供血和心肺功能,对心脑血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2. 呼吸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扩充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促进气体交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3. 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可提高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道功能紊乱等。
4. 神经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5. 骨骼和肌肉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康复。
6. 代谢性疾病: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耗,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对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7. 精神心理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三、运动疗法的运动选择与方法(2000字)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中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呼吸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运动疗法的重点知识点

运动疗法的重点知识点一、运动疗法概述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它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同时还可以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问题。
二、适用人群1.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2.处于康复期的人群,如骨折后恢复训练、手术后康复训练等;3.想要增强身体健康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不运动的上班族等。
三、运动方式1.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2.力量训练:如举重、引体向上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3.柔韧性训练:如拉伸、瑜伽等,可以提高关节灵活性。
四、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和年龄的运动方式;2.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避免受伤;3.运动时要注意呼吸,避免窒息;4.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引起身体损伤;5.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拉伸。
五、运动疗法的作用1.改善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氧气摄入量。
2.增强肌肉力量: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
3.提高关节灵活性:柔韧性训练可以提高关节灵活性,预防关节炎。
4.调节情绪: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压力和紧张感,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问题。
六、常见的运动疗法1.水中健身:水中健身可以减轻关节负担,适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膝盖痛等人群。
2.普拉提:普拉提可以改善姿势、塑造身材、增强核心稳定性。
3.瑜伽:瑜伽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身体柔韧性。
4.太极拳:太极拳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
七、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2.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和年龄的运动方式;3.注意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4.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引起身体损伤;5.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
脂肪肝的运动自然疗法

脂肪肝的运动自然疗法肝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对于它的保护可不能忽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饮食中摄入的脂肪量也不断攀升。
从而会有很多人得脂肪肝。
下面,来为你介绍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脂肪肝患者宜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在这个大原则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的选择与脂肪肝的程度无关。
在确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之前,*做全面的体检,对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因为脂肪肝患者容易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些运动并不适合,因此体检是必要的。
对于老年人,步行是*的运动方式。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将心率或脉搏控制在每分钟125次的中等强度范围以内。
另外,老年患者*不要离家太远,*和其他朋友一起运动。
老人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及健康记录卡,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常规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等,脂肪肝患者都可以选择。
最佳运动方式为大步快走,每次至少走3公里。
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脉搏确定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加快(以170减去实际年龄),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锻炼后如果有轻度疲劳感,但是精神好,体力充沛,食欲、睡眠俱佳,说明运动量合适。
每次运动持续30~60分钟,每周坚持至少3~5次。
运动前适当热身5-8分钟,活动四肢关节、颈腰,以防肌肉、韧带损伤,运动后不要马上坐卧休息,应适当放松,使心率、呼吸逐渐恢复至运动前的水平。
脂肪肝运动疗法注意事项1、必须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达到最佳的运动疗效;2、运动治疗前后要有准备运动,运动后要有放松运动,避免心脑血管意外或肌肉损伤的发生;3、运动疗法的指导以个体教育指导为佳,根据各人的病情及体力,指导患者从较低强度的运动逐渐过渡到较大强度的运动;4、对已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来说,初期运动量不宜过大,应按常规运动量减少10-20%,但运动的时间可稍许延长。
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康复

临床应用改良法:为了使评 分更细、更准确一些, 当
认为肌力可在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 上角加“-”: 0 肌肉无收缩,无关节活动。 1 可摸到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 可见到肌肉收缩,除掉重力情况下关节可以轻微活动。 2 消除重力下关节轻度活动,可达关节活动范围的 80%。 2+ 消除重力下关节可全范围活动,但不能做抗重力运动。 3- 有抗重力运动出现,但运动范围不足 50%。 3 能抗重力运动。 3+ 能灵活抗重力运动,并可重复运动多次或稍抗阻力 4- 抗阻力运动出现,仅能抗较小阻力。 4 能抗中等阻力活动。 4+ 能抗中等或稍强阻力活动。 5- 能抗较大阻力运动,但较健侧力量稍弱。 5 正常。
(二) 常用的运动形式
1、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2、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在外 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的运动。外力可来自器械,也可来自健侧肢 体或他人的帮助。
3、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4、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ment):由患 者主动克服外界阻力来完成的运动。阻力可 以来自器械、重物,也可由人力施加,如瘫 痪后恢复肌肉力量的训练。
MMT 检查方法: 依据受试肌 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肉活动、带动的关节
活动范围、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 而定。分为 0—5 共6级。
0 级 肌肉无收缩 代表符号(zero, O),评定结果为:全瘫 1 级 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代表符号 (trace, T),评 定结果 为:微有收缩 2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代 表符 号 (poor, P), 评定结果为:差,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25%。 3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 抗外加 阻力。代表符号 (fair, F),评定结果为:尚可,肌力为 正常肌力的 50%。 4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代表符号 (good, G), 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75%。 5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代 表符号 ( normal, N ), 评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100%。 虽然此方法较为粗糙, 但仍被认为是最方便可靠的肌力评定方 法而被广泛应用。
如何让运动逆转脂肪肝 运动疗法三大注意事项[推荐下载]
![如何让运动逆转脂肪肝 运动疗法三大注意事项[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b072ae6bcf84b9d528ea7a8f.png)
如何让运动逆转脂肪肝运动疗法三大注意事项[推荐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脂肪肝的出现与脂肪、肥胖脱不了关系,而运动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有着不小的作用,但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很难坚持运动。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运动逆转脂肪肝呢?
运动对脂肪肝患者的好处
运动时,肝脏和肌肉的代谢大大增强,使能量消耗大大增加,一方面迫使更多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从而减少糖向脂肪转化,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合成。
所以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体重,控制血糖,治疗其它诱发病因(如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
运动治疗脂肪肝往往纸上谈兵,如何养成锻炼习惯
工作、生活压力大,缺乏充分的运动时间;或者由于习惯了出门坐车、久坐办公室,很多人难以坚持运动。
所以往往网运动治疗脂肪肝成为纸上谈兵。
专家指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从小处做起,让患者养成锻炼的习惯。
一次性过量的运动或许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仅仅是如饭后散步久坐办公后起身活动十几分钟等小事情,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拒绝了。
此外,也可以让患者逐渐养成慢跑、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低强度、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脂肪肝的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与实践

运动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与实践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痛苦。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运动疗法逐渐受到了专家和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运动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与实践。
一、运动疗法的作用1. 生理作用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提高大脑对氧气的摄取,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有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从而提升人的情绪,减轻焦虑症状。
2. 心理作用运动可以使人分散注意力,转移焦虑的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
进行有氧运动的人会产生内啡肽和β-内啡肽,这些内源性物质可以缓解痛苦和焦虑情绪。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使得人们情绪更加稳定。
二、运动疗法的实践1.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针对焦虑症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有氧舞蹈等可以有效减轻焦虑症状。
这些运动不仅能够增加身体状况,还能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
2. 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在进行运动疗法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一方面,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反而加重焦虑症状;另一方面,运动强度太低或频率太低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3.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可以作为焦虑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等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疗效。
患者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
三、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 初次进行运动前,最好先进行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如果患者有其他身体疾病或者运动前不适,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疗法。
3. 患者应该注意运动时的环境选择,避免影响安全和舒适度。
4. 运动应该坚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负担。
结语:运动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善身体状况和调节情绪,能够有效减轻焦虑症状。
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注意问题

运动处方中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中注意事项运动处方中注意事项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运动处方中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喜欢。
运动处方中注意事项运动处方锻炼法是指医生以处方的形式规定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注意事项,从而指导人们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
运动处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育保健医生给锻炼者开运动处方,就象医生给病人开处方一样。
另一种是锻炼者自己给自己开处方。
根据锻炼者不向的身体状况以及锻炼目的.运动处方可分为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
常见的运动处方模型包括如下基本要素:1.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的诊断结果及其总体评价。
2.确定练习的内容,即写明锻炼采用何种方法,手段、动作要求。
3.确定练习的强度,这是运动处方的关键部分,要根据锻炼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来确定。
4.确定每次锻炼的时间。
每天锻炼时间也要根据身体能力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来考虑。
日本学者提出,“在定运动处方时,运动的时间最短是五分钟,最长是—个小时”。
5.确定锻炼的频度,即每周活动的次数。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每日活动1—2次为佳。
制定运动处方的最基本要求是每周不能少于2次。
6.提出注意事项。
可指出禁忌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自我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运动的标准。
因此,运动处方法是一种极力适宜的方法。
运动处方的作用(一)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
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
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
但注意在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要慎重,(二)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三)运动处方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髂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
抑郁症的运动疗法锻炼身体舒缓心情

抑郁症的运动疗法锻炼身体舒缓心情运动疗法:锻炼身体舒缓心情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运动疗法,并探讨其对身体和心情的积极影响。
一、运动与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疲劳、失去兴趣等。
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提高患者的心情。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神经递质的供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有效的运动方式1. 有氧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促进身体内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心情。
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2. 瑜伽和太极:瑜伽和太极是一种结合身体姿势、呼吸和冥想的运动方式。
通过练习瑜伽和太极,患者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和呼吸控制的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内心平静。
3. 健身房锻炼:在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的结合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力素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身体形象满意度,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三、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运动计划。
初期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
2. 寻找运动的乐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提高长期坚持的动力。
可以和朋友一起运动,增加社交互动,缓解孤独感。
3. 定期监测心情变化:患者应当定期记录自己的心情变化,并将运动与心情的关系进行对比与分析。
这有助于患者认识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对运动疗法的信心。
四、运动疗法的益处1. 缓解焦虑和压力:运动可以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
在运动中,身体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提高患者的心情,带来轻松和快乐的感觉。
康复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康复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中,有的老人收效明显;有的老人得益不多;有的由于过量蛮干,反而导致身体负担加重。
以体育运动作为康复训练项目是有其规律和特点的,接下来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是康复运动疗法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1)掌握活动量,不能操之过急。
活动量要由少到多,渐次增加,适可而止。
采用运动疗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见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坚持长期锻炼十分重要。
(2)安排好时间。
每天以早晨锻炼为好,此时空气新鲜,精力充沛,全身肌肉器官也可得到充分休息,体疗效果较好。
不能到室外进行锻炼者,可以在室内或床上随时安排锻炼项目。
(3)一个人的体疗项目不宜多,一般只选1~2项,坚持不懈,动作必须认真,思想要集中。
(4)如在体疗中发现病人食欲差、失眠、体重明显下降、脉搏超过原来的30%,这往往是锻炼过度引起或者有疾病,应该酌减运动量。
必要时,请医生检查。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一.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对需要选用运动疗法的患者要注意行身体检查,有如下禁忌证存在时,不宜施行运动疗法技术操作:1.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情不稳定者。
2.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存在,如体温超过38℃,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等。
3.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如:(1)脉搏加快,安静时脉搏大于100次/分。
(2)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明显,舒张压高于120mHg(16kPa),或出现低血压休克者。
(3)有明显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全身浮肿、胸水、腹水等。
(4)严重心律失常。
(5)安静时有心绞痛发作。
4.休克、神志不清或有明显精神症状、不合作者。
5.运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动脉瘤破裂者。
6.有大出血倾向者。
7.运动器官损伤未作妥善处理者。
8.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者。
9.患有静脉血栓,运动有可能脱落者。
10.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
11.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
二.运动疗法的工作原则?1.因人而宜。
2.循序渐进。
3.持之以恒。
4.主动参与。
5.全面锻炼。
三.运动疗法适用对象?(一)神经系统疾病1.脑卒中2.颅脑外伤3.脑肿瘤术后4.小儿脑瘫5.脊髓损伤6.周围神经疾患7.帕金森病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9.脊髓灰质炎10.多发性硬化症(二)骨科疾病1.骨折和脱位2.截肢和假肢3.关节炎4肩周炎6.颈椎病7.全髋、膝人工关节置换(三)内脏器官疾病1.急性心机梗死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糖尿病4.高血压病5.胸腔疾病术后(四)肌肉系统疾病(五)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1.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2.烧伤(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重度抑郁症的运动疗法及其益处

重度抑郁症的运动疗法及其益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针对重度抑郁症患者,心理学专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即运动疗法。
本文将探讨重度抑郁症的运动疗法及其益处。
一、运动对重度抑郁症的影响1.1 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等。
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运动可以增加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1.2 降低炎症反应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的增加,而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
运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1.3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运动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通过锻炼身体和提高运动能力,患者可以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减轻抑郁症的症状。
二、运动疗法的种类2.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那些能够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的运动,如跑步、游泳和有氧操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氧供,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
2.2 静态锻炼静态锻炼主要包括瑜伽和太极等。
这些运动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呼吸控制,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2.3 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和休息交替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运动疗法的益处3.1 缓解抑郁症状运动疗法可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如消除焦虑、改善睡眠、增加食欲和提高注意力等。
运动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积极和乐观。
3.2 增强社交支持参与运动活动可以增加抑郁症患者的社交支持。
在运动中,患者可以结识新朋友,分享运动的乐趣和挑战,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社交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自我负担,促进康复过程。
运动疗法知识点总结(康复治疗士考试)

运动疗法第一节关节活动度训练一、基本原理与原则(1)功能活动的原则进食时的要求:肩关节:屈曲5~45、外展5~30、内旋5~25肘关节:屈曲70~130,旋前40、旋后60腕关节:屈曲10,伸展20,尺侧偏20、桡侧偏5步行的要求:髋关节:屈曲30,后伸20膝关节:屈曲0~65踝关节:背伸15、跖屈15(2)逐步、反复多次的原则(3)二、基本方法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全靠外力来完成,治疗师、健侧肢体、器械。
(2)目的:增强瘫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黏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为主动运动做过渡性准备(3)适应证:不能主动运动(0级或1级),迷、麻痹状态;存在炎症反应,主动有疼痛(4)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若运动破坏愈合过程,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时,训练应禁忌(5)操作:动作平滑、有规律,轻柔,有节奏,每个运动方向5-10次。
2.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1)外力辅助+主动收缩(2)目的:增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工作模式。
(3)适应证:主动收缩肌肉的患者,肌力相对较弱,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2级以上)(4)操作:肌力偏弱时,仅在ROM的开始或末端施加助力。
其他同上3.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主动用力收缩,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2)目的:改善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和恢复肌肉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3)适应证:主动收缩肌肉的患者;肌力>3级注意事项:(1)训练完成后,监测患者总体情况(命体征,皮温和皮色以及活动度、疼或运动量的改变(2)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手法轻柔缓慢有节奏(3)每个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全方位方向的运动4.持续被动关节运动训练CPM(真题考点):(1)指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参数,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2)目的:预防制动引起的关节李缩,促进关节软骨和韧带,肌腱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消除肿胀,疼痛等症状(真题考点)(3)特点:①与一般被动运动相比,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同时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更为安全,舒适,②与主动运动相比,CPM不引起肌肉疲劳,可长时间持续进行,同时关节力小,可在关节损伤炎症时早期应用且不引起损害(4)应用:关节一外科手术术后、内外骨折稳定固定后、软骨损伤、轻度挛缩或松解后和肌腱撕裂伤等(5)CPM的操作:术后即可开始(1-3d),20°-30·短弧运动开始-最大,1~2min一个运动循环,可连续24h,或连续1h,3次/d(6)注意事项:①运动时不要夹闭引流管;②手术切口与肢体长轴垂直者不宜采用:③避免使用抗凝药物,易造成血肿:④设定的程序根据患者反应、外科手术方式或疾病的整体情况调整获得一定的范围之后,继续其他方式关节活动度训练。
运动治疗

o
通过反复刺激可以学习强化, 通过反复刺激可以学习强化, 从而纠正某些不正确的动作。 从而纠正某些不正确的动作。
治
疗
可用于……………………………………… 可用于 唇裂、腭裂修补术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 瘫痪、颈椎病、劳损性腰腿痛、脊柱侧弯、 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便秘、 各种腹腔术后、肥胖、子宫异位症。
让患者通过训练科学地改善和恢复运 动功能, 动功能 , 提高日常生活动作和回归社会活 动的能力。 动的能力。
采用关节松动术、牵伸手法、 采用关节松动术、牵伸手法、治疗性 锻炼,治疗关节创伤和骨折后的关节僵硬、 锻炼,治疗关节创伤和骨折后的关节僵硬、 疼痛,疗效明显。 疼痛,疗效明显。
谢谢!
运动疗法 的基本类型
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向心性收缩 离心性收缩
按运动时用力方式和程度分类
1.被动运动(利用机械或徒手方法,用于肌力(0-1级) 被动运动(利用机械或徒手方法,用于肌力( 级 被动运动 有牵引、按摩、关节松动法、 有牵引、按摩、关节松动法、肌肉牵拉 2.主动运动 (用于关节运动,肌肉力量训练) 主动运动 用于关节运动,肌肉力量训练) 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有发展呼吸功能的作用 平衡练习和协调练习: 平衡练习和协调练习:可改善平衡和协调功能 牵伸练习和放松练习: 牵伸练习和放松练习:牵伸挛缩肌群 ROM练习:增进关节活动,改善关节僵直 练习: 练习 增进关节活动,
速度可依据需要来拟定并借助一定的阻力来保证 速度可依据需要来拟定并借助一定的阻力来保证 目前常用有简单的 和带电脑的CybexⅡ 目前常用有简单的Orthotron和带电脑的 有简单的 和带电脑的 Ⅱ ………. 优点:不引起肌肉疼痛。 优点:不引起肌肉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对需要选用运动疗法的患者要注意行身体检查,有如下禁忌证存在时,不宜施行运动疗法技术操作:
1.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情不稳定者。
2.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存在,如体温超过38℃,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等。
3.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如:
(1)脉搏加快,安静时脉搏大于100次/分。
(2)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明显,舒张压高于120mHg(16kPa),或出现低血压休克者。
(3)有明显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全身浮肿、胸水、腹水等。
(4)严重心律失常。
(5)安静时有心绞痛发作。
4.休克、神志不清或有明显精神症状、不合作者。
5.运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动脉瘤破裂者。
6.有大出血倾向者。
7.运动器官损伤未作妥善处理者。
8.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者。
9.患有静脉血栓,运动有可能脱落者。
10.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
11.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
二.运动疗法的工作原则?
1.因人而宜。
2.循序渐进。
3.持之以恒。
4.主动参与。
5.全面锻炼。
三.运动疗法适用对象?(一)神经系统疾病
1.脑卒中
2.颅脑外伤
3.脑肿瘤术后
4.小儿脑瘫
5.脊髓损伤
6.周围神经疾患
7.帕金森病
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9.脊髓灰质炎
10.多发性硬化症
(二)骨科疾病
1.骨折和脱位
2.截肢和假肢
3.关节炎
4肩周炎
6.颈椎病
7.全髋、膝人工关节置换
(三)内脏器官疾病1.急性心机梗死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糖尿病
4.高血压病
5.胸腔疾病术后
(四)肌肉系统疾病
(五)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
1.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
2.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