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推荐)
读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读后感家长说法
![读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读后感家长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3eac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6.png)
读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读后感家长说法示例文章篇一:《读〈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有感——家长说法》最近读了《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这本书,真的是感触颇多啊。
我家孩子啊,以前总是很胆小。
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有个风吹草动就害怕得不行。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就躲在自己房间里,怎么叫都不肯出来。
我当时就很纳闷,这孩子咋这样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孩子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陌生人。
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如果没有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它就不能茁壮成长。
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就像园丁一样,要给小树苗创造合适的环境。
我有个朋友,她也是家长。
我们聊天的时候啊,她就跟我说,她孩子老是发脾气,像个小炸弹一样,一点就着。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就跟她说,我在书里看到啊,孩子发脾气可能是有很多原因的。
也许是他们心里有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就像一条河流,如果河道堵住了,水就会泛滥。
孩子的情绪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正确的疏导途径,就会爆发出来。
她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
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书里说的一些方法。
比如说,多和孩子沟通,像朋友一样聊天。
以前我总是以家长的姿态去命令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孩子虽然表面听话,但是心里可能很不情愿。
现在我会坐下来,和孩子平等地对话。
我会问他:“宝贝,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想和妈妈分享呀?”孩子听到我这样问,就会很开心地和我说他在学校里的点点滴滴。
这时候我就感觉,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还有啊,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我孩子有一次参加学校的比赛,没有拿到名次,回来就很沮丧。
要是以前啊,我可能就会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但是读了书之后,我知道这样的话其实很空洞。
我就和孩子一起分析,在比赛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我跟他说:“宝贝,这次比赛就像是一场冒险,虽然你没有找到宝藏,但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本领啊。
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感
![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41dc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a.png)
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感一、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性。
1.1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如同一张洁白无瑕的纸。
我们怎么教育他们,就如同拿什么样的画笔在这张纸上作画。
要是教育方法得当,那画出来的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你看那些懂教育的家庭,孩子就像是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比如说,有的孩子在父母鼓励式教育下,小小年纪就对探索世界充满热情,像个小探险家一样,这就是正确教育方法的成果。
1.2 错误教育的影响。
反之,如果教育方法错了,那就像是拿着错误的颜料在纸上乱涂乱画。
像有的家长,老是打骂孩子,孩子就变得胆小怕事,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他们原本该有的童真和创造力都被打压没了,这多可惜呀。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错误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书中提到的教育方法。
2.1 正面激励。
书中强调正面激励是个特别好的方法。
这就好比给孩子的内心注入一股暖流。
孩子做对了一件小事,哪怕是自己收拾了玩具这么简单的事,咱们就夸他“真能干”“太棒了”。
这时候孩子就像被阳光照耀的花朵,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以后也会更愿意做这些正确的事。
这种激励就像给汽车加了油,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远。
2.2 以身作则。
还有以身作则这个方法。
家长是什么样,孩子就容易学成什么样。
要是家长整天抱着手机玩,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
家长爱看书,孩子往往也会对书本感兴趣。
这就像影子跟着人走一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可大了。
2.3 尊重孩子个性。
尊重孩子的个性也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喜欢静悄悄地画画,不喜欢像别的孩子那样在外面疯跑。
这时候家长就得尊重孩子的这个喜好,不能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
要是硬来,那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三、结合实际的思考。
3.1 教育要与时俱进。
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咱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10篇)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d27cd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d.png)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10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1能做到不惩处孩子,对于我来讲是最难的部分。
有时候,道理上很明白似的,比方,惩处孩子,事实上就是剥夺了从他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还有,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主动参加者等等。
可是,到实际操作中,发觉自己还是常常会被孩子的实际行为所套路,引发自己心理、心情上的急躁,尤其孩子屡教不改之时,总是自己忍无可忍之时。
比方,暑假期间,好几次,说好了学习的时间,大宝非得上床上装睡觉去,大白天的明显就是躲避,不想干。
当各种沟通技巧用完了之后,还是做不通工作,我就压不住火气,说:数到3,不行动就上戒尺。
只有这个时候,才慢吞吞的从床上挪下来,真的是让人无奈的抓狂,心里知道这是最低级的方式,但貌似自己水平有限,又使不出其他有效的方式。
如何对孩子说“不”,的确是个有技巧的问题。
读书的过程,我始终在反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并且是越长大越不听。
总结我们家的状况是:家长对孩子说了太多的“不行”。
孩子喜爱吃甜,要这个,要那个,我们每次都是“不行,太甜了,对你身体不好”;孩子在同学家吃饭,我们每次都是“不能跟人家要这个,要那个”;孩子放了学要先玩,再写作业,每次都是“不行,先把作业写完”;孩子不想弹钢琴,每次都是“不行,花了钱,必需坚持”。
总之,他们想干的貌似都不是我们情愿的,我们想让他们干的貌似都不是他们情愿的。
所以,如何表达能让双方达成共同目标显得尤其重要。
我如今就练习着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她的需求,然后表达客观状况或者自己的感受,然后尽量在可接纳的范围内达成她的需求。
回应的语言中避开消失“不行”两个字。
比方,孩子说“爸爸,我想玩嬉戏”。
我会说“可以啊,做完这张卷子之后就可以”。
“爸爸,我想看电视”“可以啊,你准备看20分钟还是半小时?”我发觉我开头有了一种思维模式,就是当有冲突点消失,努力查找双方的共同目标,用最可能多的方法做到求同存异。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9篇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bf768cf5335a8103d2207f.png)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9篇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9篇《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是由张文质老师主编的。
本书分为四辑,共收入全国各地38位老师写的自己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
本书有很多的事例,各有各的育儿经。
看完这本书,有的育儿事例似曾相识。
但我还是很欣赏书中的一些事例,如《袖儿,生命的另类成长》中父亲送给女儿上大学的十句话。
我觉得这十句话大局部内容天下的父母都可以拿来送给自己上大学的子女,教育他们上大学后该怎样去做人处世和怎样学习的道理。
在这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黄伟红写的《慢慢等待……》一文。
由于儿子过于淘气,我免不了打骂他,每一次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忏悔。
明知道这样做是无效的,却只为出一口恶气。
黄老师说得好“我知道,孩子是有许许多多的缺点,虽然他才六岁零五个月,但他是有自尊的生命,我会用敬仰生命的态度去尊重他、呵护他。
我不想用伤害他的方式去强迫他改正,我也不想给他定太多的规矩。
我会利用一切时机,甚至有意创造时机,在无意中,使勤奋、宁静、宽容等好习惯、好品质在他的身上固定下来。
然而这一切是急不来的,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播种、浇水、松土、施肥、除草,需要阳光与雨露,需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白天和黑夜,需要慢慢等待、耐心守候。
”读完这段话,我在质问自己:“你尊重孩子了吗?你伤害他了吗?”无奈地答复:“没有。
没想过伤害。
”现在想来,面对儿子的错误和缺点,积极想法引导而是强迫他去改正,孩子毕竟是孩子?急着让孩子做好每件事,孩子稍有过失就在旁边“急”,这样只怕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过早产生逆反心理呢。
就像植物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阳光雨露,需要除草施肥,需要度过白天与黑夜一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慢慢等待,慢慢用心去教育,用期待的眼光守候孩子的成长。
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假期中读了《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令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
其实教育学生,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那么。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6dff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e.png)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情感,增强人格魅力。
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且及时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读后感。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网上下载的一篇范文,分享一下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首先,家长应该在孩子阅读之前就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在孩子选择阅读的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同时,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让孩子知道每天应该读多少页,以及在什么时间段内完成阅读,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其次,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读后感。
当孩子完成阅读之后,家长可以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询问他们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的看法,以及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过多地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意见,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最后,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读后感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比如购买他们喜欢的书籍或玩具,或者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地阅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家长应该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及时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读后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格魅力,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孩子要记住三件事的读后感
![教育孩子要记住三件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d09bd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d.png)
教育孩子要记住三件事的读后感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件事情值得家长们牢记。
首先,家长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
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家长们可以通过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责任范围,并鼓励他们承担起责任。
同时,家长们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让他们对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们在社交中学会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
为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们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团、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社交中的问题。
总之,教育孩子要记住这三件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
责任感和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家长们应该牢记这些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做好准备。
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3篇
![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9a75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5.png)
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3篇教育孩子读后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所读的书籍,开拓思维,增强想象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
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言语和文字表达对所读书籍的感受,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因此,对于教育孩子如何写好读后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
一、带着目的去阅读首先,要教育孩子在阅读中带着目的,即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后期望达到什么目的。
这有助于孩子更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容易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和精髓。
例如,如果是读一本历史书,目的就是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过去的文化和社会情况;如果是读一本文学作品,目的就是鉴赏文学的构思、描写、独特的用词和象征意义等。
孩子在读书时应该逐渐学会自己思考,积极去品味,就能在阅读中获得愉悦。
二、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二、教育孩子阅读后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有种说不出的奇妙感受,这时候需要父母和老师倾听孩子对书籍的描述,发表想法。
同时,要简化问句、缩短句子和单词,问孩子最简单的问题,例如: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你觉得主人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哪一部分对你来说最有趣或最有意义?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孩子乏味,而且不能让孩子觉得问题很深入、费神、转移专注力。
当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父母和老师要认真倾听,并通过积极的反馈激励孩子,尤其是对孩子好点子挖掘和鼓励,孩子将愿意将自己的思考更深入,这对孩子启迪思考非常有益。
三、文字表达与思维训练三、教育孩子文字表达是阅读后感的重要环节之一,学会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关注的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可以先构思自己的思路,然后写成一个小段落,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逐步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所以,老师和家长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朗读和写作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育孩子的心得读后感(优秀8篇)
![教育孩子的心得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11e6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8.png)
教育孩子的心得读后感(优秀8篇)教育孩子的心得读后感篇1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每位家长都感慨万千。
我也不例外,多年来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使我感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以老师和家长这一双重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当老师要爱学生,作父母要爱子女。
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
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
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
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
当他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着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当今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美滋滋的,总是主动思考问题,还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假期里我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儿,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
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像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精力、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
教育孩子无小事读后感
![教育孩子无小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3ad2aa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a.png)
教育孩子无小事读后感1. “哎呀,教育孩子真的一点小事都不能马虎呀!”就像那次,我看到弟弟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妈妈没有立刻责怪他,而是耐心地说:“宝贝,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哦,我们送它们回家好不好呀?”这让我明白,教育要从细微处引导。
教育孩子无小事,真的太对啦!2. “教育孩子无小事,这句话太对啦!”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我很害怕,但是爸爸没有生气,而是温和地问我:“有没有受伤呀?以后要小心点哦。
”这小小的举动却让我感受到了大大的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哇,教育孩子无小事,真的是这样呢!”那次我和妹妹一起画画,妹妹不小心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我刚想发脾气,妈妈却笑着说:“没事没事,我们一起清理就好啦。
”这让我知道教育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呀。
4. “可不是嘛,教育孩子无小事真的好重要!”有一回我在外面玩得浑身脏兮兮地回家,奶奶没有骂我,而是一边给我换衣服一边说:“宝贝,要爱干净哦,这样才是乖孩子。
”从那以后我就更加注意卫生了,教育真的就在这些小事里呀!5. “教育孩子无小事,我现在才深深体会到!”那次我考试没考好很难过,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鼓励我说:“一次没考好没关系呀,我们找找原因,下次努力就好啦。
”这简单的话语却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教育的力量真强大!6. “哎呀呀,教育孩子无小事,绝对没错!”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小朋友主动和大人打招呼,我就问妈妈为什么他这么有礼貌,妈妈说:“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平时就很注重这些小细节的教育呀。
”我恍然大悟,原来小事能成就大教育啊!7. “真的呀,教育孩子无小事这句话好有道理!”记得有一次我不想做作业,想偷懒,爸爸就坐在我旁边说:“宝贝,坚持一下,做完作业就可以开心玩啦。
”这让我懂得了坚持和责任的重要,教育就在这些点滴中呀!8. “教育孩子无小事,真的是真理啊!”那次和小伙伴闹矛盾了,妈妈知道后没有一味指责我,而是耐心地听我讲事情经过,然后说:“那你觉得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呢?”我开始反思,教育真的要这样细致入微啊!9. “哇塞,教育孩子无小事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有一次我把自己的零花钱乱花了,爷爷没有生气,而是给我讲了节约的道理,说:“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呀。
家庭教育读后感(通用19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cc97a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7.png)
家庭教育读后感(通用19篇)家庭教育读后感(通用19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读后感篇1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后,深知“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
书中对于小孩的生活教育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睡,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从游戏到学习等,种种问题都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
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
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
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
书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有时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经意间我们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这样她就会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问:“为什么爸爸可以这样、妈妈可以那样?,我不可以呢?”她的是非观会混淆,对你以后的话也会将信将疑、不会那么采纳听从的。
所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则说来简单,实施起来却着实不易,我们自己应在从生活习惯、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习惯,更称职地为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现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里她爱吃的东西最好只给她一人留着别人是不能碰的,喜欢的玩具也不肯给别人玩,而且有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坏习惯。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2427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5.png)
如何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小王子》的童话故事。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爱心。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狐狸、行星居民等人物之间的交流,都充满了耐心和爱心。
小王子对待玫瑰花的细心呵护,对待狐狸的耐心驯化,对待行星居民的关怀和帮助,都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这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只有耐心和爱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教育孩子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
小王子通过与他们的交流,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这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只有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最后,教育孩子需要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和飞行员的友情、小王子和狐狸的情谊、小王子和玫瑰花的爱情,都展现了真善美的力量。
这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只有让孩子懂得真善美的意义,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充实和幸福。
通过阅读《小王子》,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需要我们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充实和幸福。
希望我们能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用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育儿书籍读后感(通用5篇)
![育儿书籍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4de2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c.png)
育儿书籍读后感育儿书籍读后感(通用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育儿书籍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我在读者上看到了一篇文章《狮子育儿法》,感受颇多。
"狮子育儿法"是韩国国内正在流行的教育方法。
所谓"狮子育儿法"就像森林里的上狮子一样去教育、养育孩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从楼梯上滚下来,本可以扶起孩子的父母却无动于衷,孩子从楼梯上撞了个大包,原本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的父母却药水都不跟孩子上。
在孩子没有生命危险时,韩国的父母决不伸出援助之手。
总是让孩子自己解决。
而在中国,我们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
当我们遇到一点儿困难,父母就心疼地不得了。
大家都熟悉这样的镜头,小孩摔倒在地,爸爸心疼的摸了摸脚,说宝贝,痛不痛。
妈妈连忙用手抱住孩子,口里喊着:“孩子,你疼不疼。
”在医院里你也许看到小孩的普通感冒,也时常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忙前忙后,这个削苹果,那个买饮料,这个抱一抱,那个摸摸后脑勺,一遍又一遍地问烧不烧、渴不渴,结果是大人越关注孩子就越感到疼痛的厉害,哭闹的声音就越来越大。
两种多么不同的教育方式。
韩国人认为:养育孩子并不复杂,非常简单就象大狮子养育小狮子一样。
要相信孩子的成长欲望,孩子的自我认识能力,孩子所面对的一切。
在中国人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能做,什么事都依靠父母。
其实,我们这些孩子必然要走进社会,走向竞争,并且需要我们自己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如果总在父母的关注爱护下,怎么才能成长呢?读到这儿,我想用文章的结尾与大家共享。
孩子,你不用哭,你也不要害怕,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每天晚上都有父母的陪伴,你要学会自己走路,因为鹰长大以后,需要独自飞向蓝天。
《这样育儿更智慧》这本书给我总体印象就是返璞归真,崇尚一切自然的东西,不刻意去追求。
《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8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101ab6cf84b9d529ea7a00.png)
《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8篇)《正面管教》读后感1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
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作为家长,我要如何的运用书中的理念来教育好我的孩子。
书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时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想想平时,每天都要面对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要怎么面对呢,当然我们要从正面教育我们可以运用本书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概念,来帮助孩子矫正错误:一是承认,即我承认我在家时跟孩子大声讲话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后不会这样大声讲话了;三是解决,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声讲话的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累效果。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正面管教》读后感2夏天在书店的一次公益讲座结识了乃心老师,并接受了乃心老师一系列《正面管教》家长课,颠覆了我之前的育儿观,我意识到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必须要把这门课程深入学习下去。
作为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我概念中的科学育儿就是跟着公众号__学习各种方法,筛选之后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在学习了家长课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学习专业系统的育儿理念太重要了,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和敏感期,如何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自尊和完善的人格,再不能凭我自己的摸索了。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eba93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8.png)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正面管教》读后感1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
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暑假里,读了简尼尔森的著名作品《正面管教》一书,深深被作者的教育思想所折服。
之前,在我的思想里,正面管教就是赏识教育,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适当的惩罚更需要鼓励。
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在实施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明白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方法坚持下去。
在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冷静期,使自己冷静下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当我们理智的看待问题,而不是问题的结果,就不会那么生气,孩子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担当引导和陪伴的作用,谁都会犯错,但这是一种成长的方法,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惩罚和骄纵是永远存在的。
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也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认为惩罚有效的人,惩罚就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
认为鼓励有效的人,往往演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
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作者的意思是让我们多鼓励,但作者所说的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赞扬。
作者所说的鼓励是指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
这种尊重会引导孩子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孩子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方法,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今后,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们老师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正面管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自信而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d7f99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d.png)
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教育孩子的书籍读后感1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
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
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
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
我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__,利用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感触颇深: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学习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
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
人们便会给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
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人文气氛。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
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
其实,课堂是学生的。
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的学。
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
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
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争论、学会学习。
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广泛深入的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两间电脑房,建成了校园教学网络,教师的控制电脑不仅可以控制学生使用的电脑,还可以解除对学生的控制,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精选8篇)
![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887b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a.png)
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精选8篇)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1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
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
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
虽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
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
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
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
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
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
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
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
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
育儿心得的读后感(通用7篇)
![育儿心得的读后感(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4f7e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a.png)
育儿心得的读后感(通用7篇)育儿心得的读后感篇1育儿教育的读书心得在我儿子出生前,我对于育儿教育充满了困惑和焦虑。
作为一个职场父亲,我在工作上已经很努力了,但我仍然不知道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同时,我也担心我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指导。
幸运的是,我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就购买了一本关于育儿教育的书籍,并在育儿过程中不断阅读和反思。
这本书涵盖了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到家庭关系,从饮食健康到习惯养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逐渐明白了育儿教育的真谛,并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更好地照顾孩子。
首先,我深刻地理解到,育儿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
我意识到,我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自信、独立、有爱心的人。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我开始意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而事业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将工作与家庭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平衡我的生活。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我开始尝试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
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我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更好地理解了孩子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提供了我育儿方面的指导,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家庭、事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去教育孩子,他们一定能够成长为健康、快乐、有爱心的人。
育儿心得的读后感篇2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读后感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01a5c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9.png)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读后感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对于教育孩子不少父母会借鉴书籍中的方法,那么父母读过教育孩子的书籍后有什么读后感呢,一起来看看。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读后感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读后感一《父母课堂>》这本书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让我从一个无知妈妈成长为一个略有点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本杂志对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有帮助的,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层面也很广,给我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不懂教育的家长又怎能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呢。
孩子不光要学习好,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以后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而如今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宠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实在差,如果离开了父母,孩子们会干啥?以后又怎么能去适应社会?先别说洗衣做饭,就是独自出门购物恐怕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遇到事情独立解决的能力就更差了。
光学习好不是全部,生活的白痴更可怕。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独立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对孩子要放开手脚。
不要什么事情都担心孩子会出错,而不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久而久之家长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就会无意中扼杀孩子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是,放手让他独立去做,就如家里的家务活要他亲自参与并实践,洗碗、拖地他现在不在话下,做起来得心应手。
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
实践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在这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这样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积极的去面对去解决。
再就是不能以家长的身份高高在上的与孩子相处,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与孩子沟通、交流。
就如生活中的实例来说吧,我老是教育儿子不要老是记得玩电脑游戏,沉迷于游戏中就什么也不想去做,对视力、身体都是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要适度的掌控学习与游戏的尺度,让孩子高兴的学习和快乐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推荐)
学会学习,学习爱做家长的不仅要学会提高自己的修养,自身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给孩子正确的爱,只有爱的对了,才能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下面为您收集了怎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学生。
工作上我勤勤恳恳,在教育学生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总觉得学生的发展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对自己教育学生的做法也有诸多困惑。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令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
其实教育学生,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则。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针对自己的学生的个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放平心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不顾他们的感受,最终受伤害的会是我们自己。
因此,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首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给自己一种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心态,将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扑救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学生也将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乐趣。
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说来一大串,当时玩耍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
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又是多么的可怜。
每天除了必
须的作业外,玩的内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样了。
我们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其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可怜了,他们的童年在已经失去了很多的乐趣。
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童年。
其实,在教育学生时,许多的难题和不解只要我们从学生的角
度去考虑,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作为教师,我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环境,更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要科学地引领他们不断成长,要多关注学生,要拿出爱心和耐心来,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手中宝,心头肉,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成龙成凤。
那么如何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一人积极上进的学习环境,如何当好这终生老师,如何培育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是令每个家长都头疼的问题。
在一个很巧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本《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本书,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几页,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从智慧妈妈杨澜到放任教育的潘长江,从霸气慈爱的陈道明到言传身教的徐子健,从以柔克刚的梁晓声到狠心爸爸李嘉诚,他们的育儿经验各有千秋,但都值得做妈妈的你去欣赏与感悟。
杨澜的教子经: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
大家都知道杨
澜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非常累,但她每天回家都能要求自己细心地听孩子为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每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这就是身为一个智慧妈妈应该给予孩子的尊重。
其实做妈妈的都一样,
没有谁是天生的智慧妈妈,所谓智慧妈妈也是通过不断学习成长的。
只要你不断学习,让自己的视野更广阔更深邃,让自己的心再细一点,你就会成为一个智慧妈妈,你的孩子会向着你期望的道路越走越顺。
梁晓声:以柔克刚,和风细雨润子心。
顺其自然,物尽所能,
是梁晓声对孩子成长的期望。
这种辩证的观点不仅于他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更鲜明地反映了一位名作家的人生观和人才观。
在一般人眼中,望子成龙是被家长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以学分高低论英雄更为
普通大众司空见惯。
由此推断,一些人也会认为梁晓声是名人,他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更高,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定更会看
重高分、名校。
梁晓声却不这样认为。
他曾对孩子谈过:“有机会接
受高等教育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丘吉尔、巴尔扎克上中学时都不是成绩好的学生。
关键是根据个人的条件选准人生的坐标,定好位,发挥自己所长。
”
梁晓声的教子方法,使我们不仅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父
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中国父母又有多少能真的做到呢?
在这本书中还讲了很多名人的教子经,不管你现在是不是一个
妈妈,都值得仔细阅读。
一本能改变你的家庭的书。
第一次我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
感觉这么多年来我心灵的指导师终于出现了,书中提到的许多家长所犯的错误我几乎全犯过,同样的问题王老师处理的结果令我茅塞顿开,于是我第二次读的时候认真的做了笔记,把书中的案例及解决方法都
出来,然后照着实施,效果果然不错,和孩子的沟通愉快了,孩子学习劲头也变高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感谢王老师的书,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拜读一下,你会受益匪浅的!
学会沟通
以前我也很羡慕那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爸爸妈妈,也许是我
个人的原因,总有做长辈的威严,所以对孩子总是要求很严格,尽量以一个严父的角色来对待儿子,搞得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孩子看见我就犯怵,有什么事情也是直接跟他妈妈说。
前一段时间经朋友介绍,我才认识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不承认,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我还真的做的很差劲。
我现在也在按照王老师所说的这些告诉我们家长的招数里面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去多表扬孩子,不再那么严肃地去和孩子交流,现在我们的父子关系也在慢慢改善,昨天晚饭的时候,儿子还竟然给我讲起了在学校里的趣事,说真的,我很感动。
在找自己的缺点的同时我也在尝试慢慢改进,就想王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人间,就有责任有义务把他教育好,给他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父子兄弟。
从这本书我已经知道孩子学习教育方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
王老师真是一位懂得孩子心里的好老师,不知道未来我的孩子
能否有幸也碰上这样的好老师,起码现在在幼儿园她的老师可不咋地,对孩子们凶神恶煞般,孩子老跟我要说不想去幼儿园了,觉得没意思,
幼儿园没意思那意味着什么?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没有自由,多么受拘束。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未来在孩子学习教育方面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了。
孩子没有所谓的好坏与优差之分,人为的划分,只会扼杀一个个有潜质的孩子,了解孩子,欣赏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与孩子沟通,就可以跨越隔代之间的鸿沟。
就可以将“差”生在短时间内转变为优等生。